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 谈 中 医 护 理,淮北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张艳红,一:中医护理学发展史二: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1. 整体观念 2. 辩证施护 3.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与护理方法三: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1. 护病求本 2 .扶正祛邪 3. 护标与护本 4 .三因制宜四:中医护理 1.生活起居护理 2 .情志护理 3.饮食护理 4.中药用药护理,内 容 提 要,(一)春秋战国时期 原始社会:遮体御寒、居穴避暑战国时期: 扁鹊救治虢国太子尸厥病时,采用了针刺、热敷等护理技术。 黄帝内经系统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养生等问题,奠定了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 生活护理:素问.脏器法时论强调病人要寒温适宜,不宜过湿、过冷。 饮食护理:灵枢.五味指出: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中医护理学发展史,(二) 汉唐时期 伤寒杂病论(东汉 张仲景 ): 奠定了中医辩证论治、施护的理论体系,开创了临床辩证施护的先河。该书对煎药方法、服药注意事项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处理方法、饮食禁忌方面都有具体的论述。 “五禽戏”(华佗): 开创了我国体育保健的先河。 备急千金药方(唐朝 孙思邈):论述了中医护理原则及各科疾病护理内容,并首创葱管导尿术、外科手术、切口引流换药方面都有论述。,(三)明清时期鼎盛时期 许多医学明著都有护理专篇,对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病的护理方法都有详细的论述。 本草纲目( 李时珍):对药物疗法有了更加详细的论述,使中医护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更加充实,逐渐走向完整独立的发展体系。,(四)近代及现代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中医工作,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医事业,1955年,我国成立了中医研究院,全国各地成立了中医院校及中医医院,中医护理队伍日益壮大,标志中医护理理论与实践的总结进入崭新阶段。 继三甲复审后,我科在2013年11月也顺利通过国家级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评审,获全国综合性医院中医药重点示范专科殊荣,并取得全省排名第二的好成绩。,(一) 整体观念 1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在生理上: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九窍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组成了以心、肝、脾、肺、肾为中心的五大功能系统,并且通过精、气、血、津液等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功能活动。 在病理上:“察外知内” 通过观察五官、形体、舌质、舌苔、脉象外在变化,了解内在病变,从而进行正确护理。 2.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3.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二: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二)辩证施护 所谓辩证施护,就是将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通过整理、归纳、分析,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确定为某种证侯,从而在饮食、起居、情志、用药、康复方面确定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两者关系辩证是施护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辩证的目的和手段。同病异护 :相同的病因其证侯不同护理方法不同 胃脘痛:如患者表现隐隐作痛,空腹加剧,得食痛减,喜温喜按、大便溏软、舌淡苔白、脉细弱,证型当属脾胃虚寒证。护理措施应注意保暖,腹部热敷饮食宜温、禁寒凉食物,少食多餐、中药饭前温服。如患者表现为胃脘胀痛牵及胁部伴嗳气恶心、喜叹息、苔薄白、脉弦细时,证型当属肝气犯胃证。此时护理措施开导患者、怡情悦志、鼓励患者诉说烦恼与不快,使其肝气调达,缓解病痛。异病同护 :不同病症出现相同证侯时,可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 如多种疾病导致高热患者后期都会出现邪去伤津证,表现为低热或微热,咽干唇燥,舌质红、少津液、脉细数等证。此证护理原则应予养津清热、充分休息、饮食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及时补充水分。,(三)独特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与护理方法是中医护 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与护理方法包括艾灸法、推拿法、拔罐法、刮痧法、热熨法、熏洗法、贴药法、敷药法、及生活起居、饮食、情志、中药、养生、康复等护理内容。,(一) 护病求本,三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求本 是指辨清病机、病因,确立证型后进行护理。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显现出许多症状和体征这些都是疾病过程中反应于外的现象,中医护理疾病必须通过四诊来收集症状和体征,再利用中医的辩证方法,透过现象找本质,针对疾病本质进行护理,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同是胃脘痛患者,因其证型不同,所采用的护理方法不同,但疗效相同。这就是中医“护病求其本”的真正意义所在。,(二)扶正祛邪 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即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邪正的盛衰,对疾病的发展和转归有重要影响。扶正:即扶助机体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和康复能力的护理原则,这一护理方法主要适应于“虚证”。祛邪:即祛除邪气,是指排除或消弱病邪侵入和损害的护理原则,祛邪主要适应于“实证”患者。扶正与祛邪的关系:扶正是为了祛邪,通过增加正气,祛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继尔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祛邪有助扶正,扶正有利祛邪。,(三)护标与护本 “标”和“本”是相对的概念,“标”指现象,“本”指本质 1 急则护其标如鼓胀患者、腹水严重、呼吸喘促不得卧、大小便不利时,护理原则应解决腹水之标病,急症缓解后,再调理肝脾,以利护理本病。 2 缓则护其本一般适应于慢性病,此时标病不至于危及生命,本病得愈,标病自然消除。 3 标本同护 如外感湿热病,因热入中焦阴液耗伤、燥结胃肠,表现发热、腹硬满痛,口干、舌燥、脉细。标本同护,采用滋阴补液、泄热通便法护理。,四)三因制宜,因时制宜护理 春夏 气候由温转热,阳气升发,腠理疏松开泄,外感风邪时,在用药、饮食上不宜过于辛温;秋冬 气候由凉转寒,阳气内敛,阴盛阳衰,腠理致密,外感风寒时饮食、用药应温热服,服后并热粥、热饮以助药力。因地制宜护理 不同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护理方法不同 西北地区寒凉,应注意保暖,防冻伤; 南方炎热,注意室内通风,防暑降温。因人制宜护理 年龄: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减弱,重在补虚扶正,注意休息,饮食宜清淡。儿童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功能娇嫩,易被邪侵,应注重调其饮食起居,薄衣淡食,药量宜轻,疗程宜短。 性别:妇女有经、带、胎、产,如月经期间,应慎用破血、活血之品;妊娠期间,禁用或慎用峻下、破血、滑胎或有毒药物。 体质: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影响,导致体质各有不同,存在着强弱、寒热多方面的差异护理应区别对待。,一 生活起居护理二 情志护理 三 饮食护理四 中药用药护理,四 中医护理,生活起居护理,一)顺应四时阴阳变化,防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致病因素,做到春防风、夏防暑、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 二)保持良好的康复环境: 病室应安静 、通风、整洁、 温湿度适宜 、保持适当的光线 三)遵循科学的生活规律 ,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 ,进行适当的活动与锻炼,畅调情志,防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致病一)关心体贴患者二)言语开导 三)移情易性 四)顺情解郁 五)暗示调理,饮食调护,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有以下三点:一)因人因病,辩证施食 药食同源食物具有四性、五味特点,根据证型做到寒热协调,五味不偏二)因时因地,灵活选食 本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念,做到春宜升补,夏宜清补,秋宜平补,冬宜温补三)审证求因,协调配食根据患者证型选择合适饮食,四季补益膳食食种类温补类膳食适用于冬季: 性质温热、热量高、补益性强,具有温中补阳散寒功效。适应于禀赋不足、久弱体病、阳虚、寒证患者。温性食物有:鸡肉、牛肉、羊肉、鱼类、桂圆、红枣荔枝、葱姜蒜、芫荽、南瓜等。清补类膳食适用于夏季 : 性质寒凉、热量低、多为清淡类食品,有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禀赋不足、素体虚弱、久病亏损、阴虚阳亢、热证患者。常见食物有梨子、芦柑、柚子、甘蔗、西瓜、黄瓜、冬瓜、海带、莲藕、豆制品等,平补类膳食适用于秋季: 性质平和。适用于阴、阳、寒、热证偏颇不明显、阴阳两虚证患者。常见食物猪肉、鸭肉、鹅肉、鸡蛋、蜂蜜、莲子、山药、土豆、豆制品等。辛辣类膳食: 指姜、葱、蒜、胡椒、芫荽、辛辣食品,具有辛行、发散作用。适用于寒证患者生冷类膳食: 指瓜果、生冷、凉菜等食物,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作用。适用于热证患者,中药用药护理,一:中药煎煮方法二:中药服用方法三:服药后观察,一:中药煎煮方法 (1)煎煮用具砂锅最为理想,禁用铁锅(2)煎煮用水多用饮用水。煎煮水量应根据药物吸水性和药量来定,一般,第一煎加水应漫过药面3-5厘米,二煎加水漫过药面2-3厘米即可。煎煮用水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途加水,更不可药煎干后再添水重煎。(3) 煎前泡药 煎煮前先用冷水室温浸泡30-60分钟。(4)煎煮火候与时间 武火煎开煮沸数分钟后改文火慢煎,煮药时不宜频频打开药盖。一般药物一煎煮沸后20-30分钟,倒出药液。二煎加水煮沸后15-20分钟,将两次药液合并待服。(5)特殊煎煮法 先煎 包煎 烊化 后下,二 中药服用方法,一般药物 分服: 一日两次,等量分服。温度有温服、热服、冷服之分服药时间 一般药物应于餐前或餐后1小时服用,特殊药物服药时间应根据病情或遵医嘱来定。急性病、热性病应及时给药,可2小时服一次,使药力持久安神药、滋补药、抗衰老药都宜睡前服下。健脾和胃、止酸药宜于餐前服用。润肠通便药宜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以利清除肠胃积滞。服药剂量 150-200毫升为宜。服药禁忌 药物对应忌口,如人参忌萝卜、鳖甲忌苋菜、甘草忌鲢鱼、茯苓忌醋等不同病情条件下的忌口,慢性病患者服中药期间应忌生冷类食物;热证治疗期间忌辛辣、肥甘厚味之品;痈疡疮毒、皮肤疾患、过敏性皮炎患者忌鱼虾类发物。总之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油腻、腥臭、等不易消化或特殊刺激性食物,都应忌口。,三 服药后观察,1 观汗出情况 服用解表药后,不可大汗,只宜遍体微汗,观察患者面色、肢温、脉象变化,了解证候是否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木台面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3.1 温度(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 2024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鲁科版第二册
- 2.6.3 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教学(冀少版河北专版)
- 17、条形统计图(一)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浙教版
- 1.4 C程序的上机步骤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编程语言基础-C语言(第5版)高教版
- 第4课 认识大数据(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江摄影版
- 2025年LED控制与驱动产品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商家中心工作流程
- 熊猫水墨画课件
- 行前说明会流程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 《另眼观察》(课件)-2024-2025学年沪书画版五四学制(2024)美术六年级上册
- 2023部编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竞选竞选大学心理委员参考课件
- 体育运动概论1
- DZ∕T 0248-2014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正式版)
- FBS-GC-001-分布式光伏施工日志
- 月考试卷讲评课课件
- 游戏:看表情符号猜成语PPT
- 影视鉴赏-第一章-影视鉴赏的基本概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