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局旅游的基本情况及思路 _第1页
--林业局旅游的基本情况及思路 _第2页
--林业局旅游的基本情况及思路 _第3页
--林业局旅游的基本情况及思路 _第4页
--林业局旅游的基本情况及思路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0*林业局旅游的基本情况及思路 *林业局旅游的基本情况及思路 非常荣幸的迎来了森工系统的首长,我们由衷的高兴,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林业局在上级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五大产业长足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下面就旅游的基本情况和思路汇报如下:一、总体情况 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座落在*林业局施业区内,占地 66,101 公里。黑龙江省*林业局地处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东北麓,松花江国游南岸,牡丹江下游西侧,林地总面积 203,582 公倾,是国家大型国有森林工业企业和国有重点林区。林区跨*、林口、依兰、三个行政县,森林茂密,山川秀美,河清水碧,具有“涵养两江,屏障三县,益民百万”之重要生态地位,素有“中国龙江绿色翡翠”之称。 *林业局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兼具哈同高速公路横跨东西,方虎公路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同时又处于黑龙江省 OKL 旅游大框架东部线的“亮点”上,因此又有龙江东部“万倾林海第一游”之重要旅游地区。现在,公园内沿方虎公路自北而南,已经形成“百公里黄金旅游带” ,20 个景区犹如 20 颗珍珠,镶嵌在绿色翡翠上,熠熠闪光。省级双 A 风景名胜区响水河漂流,就是 20 颗珍珠中最亮的一颗,景区中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到响水河一漂,亲临“登佛手探龙珠丹江添秀色,观仙洞2 / 30闻虎啸响水任漂流“之美境。让您留连向往。 历史沿革 :1876 年始有人烟,1947 年建立依兰林务所, 1958年更名为*林业局。在上百年的历史中,一直有着“树木无边水无际,神兽异鸟成群居”的神奇描绘。 森林资源:林区地质复杂,地貌奇特,森林蓊郁,物种丰富。千万大山,分布着红松、紫椴、白桦、黑槐及水曲柳、胡桃楸等20 余种珍贵树种;万倾林海,栖息着东北虎、马鹿、黑熊、野猪、狍子、飞龙等 30 多种走兽飞禽;丰茂的林下,生长着野山参、五味子、何首乌、羊肚菌、松茸蘑、山蕨菜等数不清的山珍异宝;崇山峻岭,蕴藏着水晶石、大理石、花岗岩、黄金矿、石灰岩等丰富的矿藏。 气候特征: 全区必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三江平原长白山气温区。四季分明,景物奇特。春季阳光明媚,山水一新犹如楚楚少女;夏季刻红剪翠,好象靓装新娘;秋季层林尽染,五花山点缀千峰万壑;冬季玉树琼花,满眼全是童话世界。乡土诗人云:“翡翠润泽绿灵魂,四时八节日日新” 。 林区文化: 抗联旧址,风烟犹在,每忆英烈常激奋;华灯初上,锣鼓阵阵,浪扭秧歌山伴唱;新装彩裳,靓男倩女,一路欢歌惊宿鸟;流水潺潺,碧潭清溪,畅情适志斗笠雨;绿色餐饮,神仙妒忌,回眸颊齿留余香。 接近绿色翡翠,您将恬淡适志,贴紧绿色灵魂,您会恣意忘情。来吧,抖落林外一身尘埃,抛开昨天满身疲倦,让润泽的翡翠滋3 / 30润您,让生态之旅慰藉您! 二、具体情况 *林业局二一年九月二十日文批准成立了“旅游领导小组” ,同年十月林业局正式批准成立了旅游局。*林业地区旅游局,是林业局的一个行政科室,配备局长 1 人,副局长 2 人,科员 3 人,共 5 人。其职能是负责 *林业地区所管辖的旅游行业的开发、经营与管理工作。四年来,林业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把旅游事业放在“五大产业”之首的重将成为21 世纪最具生机与活力的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 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旅游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江泽民主席专门听取了国家旅游局党组关于我国旅游业发展和恢复振兴工作的汇报,详细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温家宝总理在世界旅游组织第 15届全体大会上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 ,为发展旅游业提供千截难逢的新机遇。这些都是各级党政领导更加重视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振兴旅游业的坚强保障。 2、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0 年全国旅游总收入达到 4500 亿元,占 GDP 的 5%。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 年,将有近亿国外游客到中国旅游,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随着我国加入 WTO 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旅游消费者将会越来越多,居民旅游消费4 / 30也会越来越高。未来 20 年,中国将实现从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黑龙江省旅游业异军突起,呈现迅猛发展之势,短短几年时间内,旅游业从一般事业型调整为经济产业型,并初具支柱产业态势,其中滑雪游、森林生态游、河流惊险漂游等森林旅游项目正成为新的热点。在龙江国有林区,森林旅游业发展较快,伊春林区、牡丹江林区森林旅游业渐成规模,并呈日渐壮大的趋势。“旅游强省” 、 “旅游强县”和“旅游强局”已成为全省上下包括国有林区和森工企业的共识。加入 WTO 后,森工局的一些产业受冲击较大,而森林旅游业独具优势,将成为国有林区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 3、森林旅游业在国有林区经济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首先,发展森林业是解决三大利益主体矛盾的重大突破。国有林业实施“天保”工程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措施后,国家要“被子” 、企业要“路子” 、和职工要“票子”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森林旅游业,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积极协调了国家、企业、职工三个利益主体矛盾,是林工行业走“生态经济”之路的正确选择。其次,森林旅游在国有林区产业体系中具有支柱产业作用。森林旅游业是投资少、见效快、生命力长、回报率高的“黄金产业” ,与林区其它传统产业相比,可以称为“高效益产业” 。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 1 元直接投入,可带来元的效5 / 30益。在可采林木资源濒临枯竭的森工企业局,森林旅游业的崛起,不仅将取代木材的支柱产业和主财源地位,还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群中的新的支柱产业。第三、森林旅游业具有强劲的牵动作用。森林旅游具有辐射广泛、关联性强的特点,是牵动性较强的综合性产业,不仅直接拉动交通、餐饮、宾馆业,而且间接带动建筑、通讯、保健、文化娱乐业等行业。是林区诸多产业中产业链最长的产业,更重要的关联作用在于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职工收入。本行业就业一人,可带动关联行业间接就业三人以上。森林旅游业在林区经济中的战略作用十分突出。 第二、整合森工旅游资源,用好“五个统筹” 1、搞好旅游资源的整合。一是整合景点资源。把我省的大冰雪、大森林、大山川、大草原、大湿地、大疆界、大湖泊的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出来,通过整合把零星资源和个性资源转化为具有内在联系、整体感强、相互补充、可连续游览,具备特有文化韵味和较强吸引力的景点群;二是整合季节旅游资源,让四季都有丰富优化的景点、景区,使游人来到大森林四季都是享受;三是整合旅游消费定总体规划和设计的同时,制定好狩猎、漂流、森林公园等专项规划,两个层次规划要紧密联系,珠连壁合。二是尽量聘请专业设计院所和高水平专家参加规划设计。 、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要因专营项目不同,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搞好市场定位。狩猎6 / 30场要突出野性粗犷的特点,把市场定位在国内外高消费阶层;惊险漂流要突出回归自然,有惊无险,市场定位在城市游客;森林公园要突出自然和谐,宁静清新,市场定位要有闲群体。专项规划既要与总体规划搞好衔接,又要保持差异性,努力避免项目趋同化。 、突出可操作性,不搞花架子。规划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分析市场需求和游客消费趋向。一方面要研究比较优势,挖掘森林文化,在“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做好文章,使旅游资源变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要按近、中、远期构想突出可操作性,既考虑长远发展,又获取近期效益。规划的可操作性就是要适应市场需求,绝不能搞“假大空”的东西。 、突出“生态”这个根本内容。林区既是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区,又是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甚至永远不会恢复。因此,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专项规划,都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第一原则,而我们的森林旅游也必须是“森林生态旅游” ,这是制定规划的关键与核心问题。因此,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即利用与保护、产业与资源、人与自然、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干“杀鸡取卵”的蠢事,不能因小利而忘大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局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经营,保证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积极开发森林旅游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面 抢占市场靠精品,7 / 30打造精品靠功夫。能否把我局森林旅游业做大做强,关键在于能否打造出一批在省内、国内甚至国外叫得响的旅游精品,关键在于能否在大市场中树立起我局的旅游形象。在产业打造的近、中期,开拓旅游市场应侧重三个方面: 1、打造系列产品。产品是企业的形象,产品在市场占不住脚,企业就占不住脚。一是森林狩猎产品。如:筹建中的*狩猎是森林旅游业的骨干和龙头企业,狩猎场的产品形象在旅游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充分利用葱葱郁郁的森林空间和我局山特养殖的产业优势,重点打造狩猎产品。二是响水河惊险漂流产品。要针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城市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心态紧张后调节身心健康的需要,打造漂流、观光、休闲、动植物考察等产品,形成组合性产品系列,市场向城市消费者定位。三是森林游憩产品。森林公园要提高层次,开发观赏、休闲、考察等功能。四是森林文化产品。要挖掘、整理、升华森林文化和地域文化,提高文化品位,丰富文化内涵,以独特的林区文明和林区文化吸引游客。除上述四种产品外,要针对不同消费品位游客的消费需求,打造一批层次丰富、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旅游产品打造一定要高立意、大手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绝不能搞“初加工” ,更不能粗制滥造。要组织旅游局、旅游商业开发设计生产商到云南、浙江、江苏等地考察,学习当地先进的旅游商开发经验,搞好我们8 / 30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生产。 2、加强市场营销力度。龙江森林旅游的资源比较优势是“生态资源” ,大林莽、大雪野、大生态圈,得天独厚,这是我们旅游市场的“眼” ,一定要紧紧抓住不放松。一是要建立起内外结合的由旅游、宣传、文化、新闻、广告等部门构成的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形成强大的促销态势。二是要做到“六统一” 。即形象统一,资料统一,口号统一,对外统一,宣传统一,气势统一。只有做到协调统一,才有利于打造大产业,创造大商机。三是宣传资料配套。广告牌匾、宣传画册、旅游指南、旅游示图等,编印要精美,区的建设。加快水上旅游项目的开发,对西河、大小罗密河、江边等水上旅游资源实行统筹规划,统一租让,集休闲、娱乐、旅游于一体,打造林区特色旅游品牌。 第二、着力抓好行业管理,积极打造旅游良好形象。一要内提素质,外树形象。组织全局旅游系统的员工积极开展“满意在旅游”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努力为富民强企做出贡献。坚持抓实基础,组织开展旅游行业之间的各种交流、学习、评选活动,深化旅游行风建设,切实提高旅游业在全社会的地位和形象。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建立良好的旅游环境。抓好规范,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和第四轮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公开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规范办事行为,不断修订完善旅饭店的考评办法,树立标兵,分类指导,努力9 / 30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切实加强旅游安全工作,认真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制,召开旅游安全工作现场会议,进一步推进旅游安全工作。提升方林旅游质量,深化和推进创建绿色饭店活动,实现扩容扩量上等级、上层次。快速加入省旅游协会,通过协会,为企业发展打造信息和服务平台。二要合理收费,增加旅游后劲。设立公园大门。第一个方案是在吉岭经营所西一公里处和三道通经营所的木材检查站处,分别设一处公园大门,吉岭至三道之间,设若干验票点,实行微机联网,全线监控。第二个方案是根据三年游客的平均数下达门票指标,由各景区景点一次购买。公园门票的价格。通过物价申报门票面额,每张面额 30 元。二 00 五年暂收游客门票每人 5 元。按年游客 3万人计算,林业局年收入 15 万元。收取景区景点租让费。凡在方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区域内建设、开发景区景点的单位和个人,一律向林业局交景区景点租让费,以竞价的形式收取租让费。 第三、全面开放,广泛招商。 1、利用我国名城名景和边界友好国家,建立旅游互动的多元化格局,逐步开拓北美、欧盟、拉美等国家的旅游市场。 2、学习上海人的做法招商引资,用好下代人的钱,即用债券融资;用好上代人的钱,即有偿转让景区经营权;用好当代人的钱,即企业规划的基础设施和未开发的资源全面开放,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尽快形成林业企业多元化对10 / 30外开放的格局。 3、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林区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到林区投资、建设、发展。 第四、着力抓好宣传营销,积极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创新宣传,做深做透森林生态这篇大文章,精心组织“XX 森林生态旅游年”活动。要坚持稳固哈市中心市场,主攻佳、牡市场,拓展省外市场的战略。同时,要弘扬特色,抓住重点,尝试拓展和深化俄罗斯市场。要加强网络宣传,完善功能,办好*龙山旅游网,为*旅游发展建好平台。要搞好媒体和平面宣传,做好客流量大、知名度高的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的宣传广告。要创新节会,努力通过五花山节、民族风情节、艺术节等旅游节庆宣传旅游。要鼓励和引导旅游企业增强促销意识,加强宣传促销,成为旅游宣传促销的主力军。 第五、着力抓好人才培养,积极提升旅游队伍素质。要坚持创新体制,搞活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旅游队伍的素质。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旅游企业管理人员赴外地实习、交流,引进先进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第六、向上争取政策,着力抓好几件事。 1、成立“*林业地区旅游公司” ,进市场、搞经营。注册资金由林业局垫付,注册后,林业局再抽回注册资金。第一年找市场,第二年向林业局缴利润。 2、争取资金,打造经营平台。一是通过总局旅游管理局,公园办,向*林业局旅游的基本情况及思路 11 / 30森林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中的发展总体思路摘 要:为了探讨森林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中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宁明县派阳山森林生态旅游区为例,在分析旅游区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以发挥区域联动作用,挖掘文化内涵及特殊性卖点为发展总体思路,并旅游区性质、旅游形象等进行准确定位,旨在为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提供参考案例。关键词:森林旅游;总体思路;发展定位具备较强环保意识并且期望从旅游活动中学到知识的旅游者不断增加,这使得生态旅游这种有益的旅游方式逐渐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主流趋势1。森林资源凭借其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成为生态旅游发展的热门区域。森林旅游是以森林景观作为12 / 30旅游景点、景区或旅游目的地的观赏、休闲等方面的活动2,笔者认为那么森林生态旅游即是在森林旅游的基础上突出在旅游开发、规划和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生态理念宣传和生态文化教育。由于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大多数由林场转型而来,面临着经营方式的巨大转变,因此景区旅游规划应当首先明确发展总体思路,准确进行旅游定位,以此指导景区生态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派阳山森林生态旅游区的分析,旨在探讨森林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总体思路,为生态旅游景区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案例参考。一.国内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概况1982 年,我国建立了13 / 30亿元。规划总面积 2000 万 hm2,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800 处,规划面积 1 300 万 hm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森林旅游事业正在进入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森林旅游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期,同时也是森林产业面临艰巨转型发展的时期,应当抓住机遇,乘势转型,实现森林产业现代化。文章将以宁明县派阳山森林生态旅游区为例,探索森林生态旅游区在进行总体规划时,如何明确发展总体思路,进行准确定位。二.派阳山森林生态旅游区开发条件分析区位条件旅游区位于宁明县中部,距县城约 20km。宁明县属于崇左市管辖,14 / 30地处桂西南边陲,背靠南宁、崇左两大中心城市,左右连接东兴、凭祥两大边陲重镇,面向越南及东南亚各国,具有沿边、沿河、沿铁、沿高速公路的优势,是连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结合部和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南友高速公路、湘桂铁路及南凭 322 国道穿境而过,距首府南宁 180km、距边陲重镇凭祥市 38km,交通便利。宁明县的边贸经济和边境旅游发达,属广西社会经济发展区划布局中的桂西经济区,属广西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中的德天跨国大瀑布旅游区和左右江红色旅游区,位于广西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总体框架的东西黄金旅游带上。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宁明爱店国际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为本旅游区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契机。资源条件15 / 30项目区旅游资源丰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旅游资源分类系统和评价标准,对派阳山林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划分,可分为 7 个主类,15 个亚类,29个基本类型,46 个主要资源单体,包括派阳山、西施浣纱瀑布等丰富的地文景观,原生态植被水源林、桐棉松林、老八角林、桫椤、金花茶等独特的生物景观,以及桐棉种源马尾松改良代种子园、八角种质基因库、马尾松高产脂种子园等林业科普设施。对项目区旅游资源从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进行定量打分评价,结果旅游区资源总体得分 85 分,整体上属四级旅游资源。其中五级景点 1 个:桐棉松林;四级景点 1 个:八角林;三级景点 12个:派阳山、元16 / 30宝桃花岛、西施浣纱瀑布、米老牌、金花茶、南街沟溪谷、鸿鸪水库、桐棉种源马尾松改良代种子园、桐棉种源马尾松人工母树林、八角种质基因库、马尾松高产脂种子园、八角鸡等。项目区以山地森林,溪谷景观为总体特征。旅游资源呈现出“雄、碧、茂、幽”的特征。 “雄”是指旅游区山体的雄伟浑厚,主峰派阳山山体浑厚险峻,连绵数里;“碧”是指水之碧,由岩缝、洞穴汩汩涌出的淙淙细流汇成道道流水从山涧蜿蜒而下,潭池清澈碧绿;“茂”是指森林茂密,是旅游区的主体景观,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幽”是指溪谷之幽,林间之幽。优美的自然风光、*林业局旅游的基本情况及思路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上其独特的林业科普资源,使派阳山成为开展观光、度假、科普旅游17 / 30的理想之地。三.派阳山森林生态旅游区规划的总体思路总体构架 森林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1.发挥区域联动作用。旅游区旅游资源质量优良,将其纳入区域旅游资源大系统中更能成就其旅游价值。从宏观尺度上,通过三大特色性资源的旅游项目策划,形成丰富多样的旅游内容,将旅游区纳入崇左市的区域旅游环境中,显示和强化其森林溪谷和生态环境的特色。从中观尺度上,旅游区所在的宁明县拥有花山壁画、花山温泉、骆越古寨、蝴蝶谷等多处旅游资源,形成一条贯穿整个县域的黄金旅游线路,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旅游区则是该黄金旅游线中的重要补充。因此应加强区域联动,加18 / 30强区域重要景点的建设力度,加强整体线路的营销和品牌联合打造,通过资源整合、特色品牌塑造以及知名度、影响力提升将宁明县做大做强,以整个区域发展带动旅游区旅游业的发展。2.策划以森林溪谷生态观光游览、森林生态休闲度假、森林生态文化体验为主的特色游憩产品。充分发挥旅游区山林溪谷的特点,策划规模不大但新鲜有趣的森林生态休闲活动,营造别致高雅、富有文化韵味的森林生态休闲活动场所,辅以丰富多样、富有地方特色的森林旅游商品,打造富有吸引力的特色森林生态旅游目的地。下页 余下全文 浅谈推动黄土源区林业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和对策摘要:林业特色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最终方向,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19 / 30要组成部分。本人通过对全县林业生态旅游现状的分析,探讨了从根本上解决了林业生态旅游发展思维滞后、措施不当、推进速度不快等矛盾。其思路和做法无疑对加快推进当前林业生态旅游建设工作步伐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关键词: 林业特色生态旅游 发展思路林业特色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最终方向,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林业特色生态旅游项目发展,贯彻落实打造魅力新千阳的宏伟目标,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思路,以千湖水面风光为依托,以生态观光、登山狩猎、休闲渡假、黄土风情为特色,以旅游开发为重点,以开发求发展,充分挖掘潜力,突出开发重点,整体推进,分期实施,加快重要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开拓客源市场,实现特色生态旅游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为拉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1、千阳县林业生态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千阳地处黄土高20 / 30原丘陵沟壑区,川原交错,地形地貌独特,既有森林茂密、植被完好的山色美景,又有碧波荡漾的湖泊,加上诸多寺庙、道观散布其间,使得我县旅游资源呈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特点,为我县林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千阳林业生态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千湖风景区风光独特。千湖是我省最大的人工湖,有水面平方公里,85%的水面在千阳境内。景区两岸群山环抱,逶迤起伏,植被茂密,田舍交错,恬静明丽;湖面辽阔,水质清澈,微波起伏,水天一色。目前,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已得到国家林业局批准,千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审批设立,投资近亿元的千湖国家湿地公园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南岸的门户区、民俗园、观鸟平台及纸坊湾观光水面沿岸的绿化、道路同时上马建设,生态观光型原始景观区域及游览线路基本形成。依托纸坊湾库区招商引资的陕西卓越生态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于 XX 年 11 月编制了 千湖万亩扁桃特色生态观光园区规划 ,并从 XX 年开始,累计栽植大扁桃7000 余亩,并安装、架设相应的配套设施,更新了千湖南岸植被类型,农林生态观光体验区域初具规模。同时据民间传说,千湖21 / 30南岸不远处有古代秦王藏身的洞穴和铸剑的作坊遗址,在东岸付家沟有明清时挖掘的古地道,分上、中、下三层,有四个出口,深不可测,附近纸坊湾一带还有地热资源。唐家山风景区引人入胜。位于南山,距县城 17 公里,大部分为国有唐家山林场所有,面积万亩。景区属陇山山地典型地貌,柏树成片,森林茂密,与宝鸡吴山风景区隔岭相望,极目远眺,爽心悦目。古刹启觉寺附近,古柏参天,松林参差、庶天敝日,山花野草争奇头艳,姹紫嫣红。省旅游局专家曾赋诗“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瓣”给以盛赞。景区内有双天井、仰天池、一线天、龙泉、石沟、卧虎等天然景观,是生态观光、消夏避署的理想之地。目前,还未开发。陕西莲花山风景区独树一帜。丘位于北山,距县城 39 公里,大部分为国有高崖林场,总面积万亩,是黄土陵区的代表。区内森林植被茂密,生态景观丰富多彩,山杨、栎树与油松、刺槐镶嵌有序,山桃、山杏、沙棘、杜梨、核桃星罗棋布,野生动物栖居繁衍,野猪、野兔、野鸡成群出没,金钱豹、草鹿等时有发现。建设的莲花山狩猎场自开业运行以来,年均接待游客 2 万人次。目前,住宿、就餐等基本设施落后,枪械损坏较多,新融资建设的水茨沟景区建设速度不22 / 30快,虽然靶场、餐饮等主体工程基本建成,但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融资开发。红土坡风景区坡耕文化底蕴深厚。位于南寨半山林场,距县城 15 公里。区内有大沟水库、城墙岭、红土坡寺庙群、马鞍山、马蹄山、前殿、立马寨、倒回庙、甘树枝庙等历史遗迹。人工刺槐林、飞播油松林蔚为壮观,风光独特,是登山、观光、垂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大山梁风景区具有潜在优势。位于县城南龟山之顶,距宝鸡 30 公里,新老公路相夹,面积 4 万余亩。区内槐林无边无际,地势平担,是建设别墅群、避署、观光、休闲娱乐的天然宝地,极具开发价值。诸多生态资源亟待开发。位于柿沟乡南山的清凉山,水沟镇的清凉洞和燕及墓,草碧上店沿线区内的石鱼沟等生态景观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千阳林业生态旅游资源经营现状。从千阳林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的资源现状分析,这些都为开发旅游产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基础条件,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一笔宝贵财富。23 / 30千湖风光独具魅力但未开发。按照其知名度、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环境质量、区位因素、交通条件、聚集性、建设状况、季节适游等多元素综合分析,最具吸引力的当属千湖风光。其浩大的水面、优雅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对久居闹市渴望回归自然的都市人群来说,都是极为理想的选择。但由于其属于宝鸡人饮水源保护地,发展水面旅游观光项目十分困难。原始黄土风光资源丰富开发速度慢。位于国有唐家山林场的诸多景点、莲花山、红土坡、大山梁多姿多彩的天然生态、原始群落、黄土风光,以其登山、观光、狩猎等户外活动,尽情享受大自然风光,很受到城镇游客的欢迎。但由于开发商注资困难,投资的项目进展缓慢,效益低下。文化底蕴深厚但宣传推介氛围不足。千阳地处孔子七十二贤弟子燕伋之乡,俗称“三贤故里” ,历史遗存的燕及拜师望鲁台、燕伋墓等今日犹存,在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倡导尊师重教的今天,无疑是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课堂。但由于千阳是个贫困县,开发资金不足,对外推介宣传力度不大,24 / 30致使文化底蕴深厚的三贤故里文化旅游发展速度较慢。管理服务机构尚不健全。但由于诸多条件的制约,我县森林生态旅游业尚属起步阶段,资源未能得到规模开发和利用,旅游还没有成为一个主导产业,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还很不健全,游客数量少,逗留时间短。特别是陕西莲花山狩猎场,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形成规模,甚至还未与宝鸡市的旅游市场接轨,更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市场链,尚未形成有体系。同时管理层面和从业人员思想意识滞后,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缺乏大手笔、大思路。2、林业生态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立足优势,解放思想,大力开发森林资源,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扩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整体和长远分析,我县发展林业生态旅游具有以下独特优势:区位优势独一无二。我县距宝鸡市 34 公里,宝中铁路、宝平公路、陇风公路、千灵公路横贯东西,素有“川陕甘宁咽喉”之称,是连接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即将动工建设的宝平高速25 / 30公路在我县留有三个出入口,为发展旅游业带来更为快捷方便的交通条件。从全省旅游布局看,我县位于西安、宝鸡北部旅游热线上,是游客途经法门寺、凤翔东湖等景点到关山草原、龙门洞的必经之地,在全省旅游网络中,与关山构成重要的西线分支,成为开发旅游资源的重要优势。随着宝鸡旅游名市的建设必将给千阳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旅游资源独具魅力。千湖的水色,莲花山、唐家山的神奇,黄土窑洞的原始风情、拟建的千湖国家湿地公园都为我县独有,是都市现代人群返朴归真、享受自然、感今怀古、荡涤心灵的世外桃源,独具魅力。依托名城客源广泛。以西安、咸阳、宝鸡、天水、兰洲、平凉、银川、汉中、广远等大中城市为依托,客源市场稳定广阔。据专家预测,XX 年前来我县观光休闲的人数为 20 万人次/年,到 XX 年将达到 50 万人次/年。旅游收入每年将以 20%的速度增长,XX 年估计达到 5000万元。政策创造机遇。国家扩大内需政策为我县开发特色生态旅游产业提供了新的政策机遇。26 / 303、开发林业特色生态旅游产业思路按照省市旅游发展规划,今后一段时期千阳林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宝鸡后花园、打造魅力新千阳”总体目标,以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莲花山狩猎场、燕伋望鲁台、乡村游四大名片建设为载体,依托我县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景区建设、宣传促销、产品开发四大战略,努力建设具有我县地域特色的,集湿地考察、野外狩猎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项目,逐步壮大我森林生态旅游产业规模,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林业生态旅游产业定位要准。目前,开发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兴朝阳产业,在新一轮旅游开发热的情况下,我县要以“建设西部明星县、打造魅力新千阳”为途径,以建设“宝鸡后花园”为目标,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的工作思路,依托项目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合理定位、科学布局、逐步开发,迅速推出我县独特的生态旅游产业品牌,带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生态旅游线路27 / 30设置要广。我县自然、人文景观丰富,极具深度开发潜力。从全县旅游资源总体布局分析,考虑到主流游客不同年龄层次的兴趣不同以及停留时间的长短,已拟建的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商务游乐中心为起点,辐射县境内各旅游景点,分别设计出一日游和二日游路线。4、林业生态旅游开发启示与对策拓宽投入渠道,广泛开展引资招商。在市场经济和投入主体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既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先导作用,更要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发展特色生态旅游投入的新机制。以政策换资金。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和优惠政策,动员各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