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输电线路架线工程安全保证措施_第1页
35KV输电线路架线工程安全保证措施_第2页
35KV输电线路架线工程安全保证措施_第3页
35KV输电线路架线工程安全保证措施_第4页
35KV输电线路架线工程安全保证措施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5kv35kv 输电线路架线工程安全保证措输电线路架线工程安全保证措 施施 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石器 35kv 线路改造 西六环路 工程 在丰台区 大灰厂北侧待建的西六环路立交桥与北京电力公司所属石器 35kv 线路 29 32 段架空线路交叉 其中 30 杆和 31 塔位在待 建西六环路立交桥路面上 为双回杆塔单回路导线 由混凝土 杆与铁塔混合架设 导线为 lgj 185 型钢芯铝绞线 无地线 绝缘子为瓷绝缘子 改造方案 将石器 35kv 线路 27 杆和 34 铁杆保留 迁移 线路由 27 起向西方向偏出现状线路路径 躲开待建六环路立 交桥桥区后再回到原线路路径 与线路 34 铁杆相接 导线为 lgj 400 35 型纲芯铝绞线 地线为 jlb40 50 型铝包纲绞线和一 根 24 芯 opgw 光缆 二 一般安全管理 一 加强安全学习和教育 1 架线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使全体施 工人员掌握安全基本知识并进行安全规程考试 考试合格后方 可上岗工作 2 各施工队要严格遵守每周一次的安全学习日制度 学 习时间不得少于 2 小时任何人不得占用学习时间 二 施工安全管理 1 放线分部工程开工前制定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并在施 工中严格执行 2 各施工队再施工中严格执行 架线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严格按照技术方案施工 确保施工任务顺利完成 3 项目部要组织好每周一次的安全检查工作 发现问题 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确保施工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 4 认真执行安全工作命令票制度 并在工作前宣读 使 工作人员明确职责 5 认真遵守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及管理规定 6 认真执行施工前的工器具检查制度 各施工队在工器 具使用前要严格对其进行检查 严禁工器具超负荷及带病使用 7 各施工队建立起以施工队长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小组 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监护制度 8 施工班组认真做好每周一次的安全检查工作 检查内 容要有记录 9 严禁违章指挥 违章操作的现象存在 严禁无票工作 现象的存在 杜绝习惯性违章现象 10 各施工队在自己管理的范围内 严禁火灾事故的发生 严禁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一 跨越架搭设注意事项 1 搭设重要的跨越架 应由技术部门制定搭设方案 经 审批后实施 搭设完毕后由技术 安全部门验收方可使用 2 搭设或拆除跨越架时 必须设安全监护人 3 越线架搭设垂直立杆埋深不得少于 0 5 米 回填土因夯 实 横杆应和立杆成直角搭设 遇无法挖坑时 应绑扎扫地杆 确保架体的稳固性 4 越线架搭设两端 6 7 根立杆应设剪刀撑 支感 拉线 剪刀撑的对地夹角不得大于 60 支杆埋设深度应大于 30cm 5 大风 暴雨过后应对越线架进行检查 确定无问题后 方可使用 6 拆除跨越架时应由上至下逐根拆除 严禁乱拆 防止 架体倾倒 二 放线安全规定 一 吊挂绝缘子前 应检查放线滑车转动是否灵活 绝 缘子串弹簧销是否齐全到位 吊挂绝缘子串或滑车时 吊件的 垂直下方不得有人 二 人工展放导引绳或牵引绳应遵守以下的规定 i 领线人由技工担任 并随时注意前后的信号 发现问题 后立即停止 拉线人员应走在同一直线上 相互间保持一定的 距离 ii 通过河流或渠沟时 应由船只或绳索引渡 iii 通过陡坡时 应防止滚石伤人 遇悬崖或险破应采取先 放引绳或设扶绳等措施 三 牵引场转向布置应遵守下列规定 i 使用专用的转向滑车 锚固必须可靠 ii 各转向滑车的荷载应均衡 不得超过允许承载力 iii 牵引过程中 各转向滑车围成的区域内严禁有人 四 导引绳 牵引绳的端头连接部位 旋转连接器及抗 弯连接器再使用前应由专人检查 钢丝绳损伤 销子变形 表 面裂纹等严禁使用 五 放线前应由专人检查下列工作 i 牵引设备的锚固必须可靠 接地应良好 ii 牵引段内的越线架结构牢固 可靠 iii 通信联络不得缺岗 iv 转角塔防线滑车的预倾斜措施和导线上扬处的压线措施 必须可靠 v 交叉 平行或邻近带电体的接地措施必须符合安全施工 技术的规定 vi 重要跨越相邻杆塔放线滑车加装 二道防线 保护 六 放线牵引过程中注意事项 i 放线必须有可靠的通讯系统 放线场必须专人指挥 ii 放线时接到任何岗位的停止信号时都必须停止 放线人 员必须按现场指挥的指令操作 iii 导线的尾绳或牵引绳的尾绳在线盘或绳盘上盘圈数不得 少于 6 圈 iv 放线过程中发现导线跳槽 滑轮斜出规定角度等情况时 必须停止处理 v 同时应满足对被跨越物的安全距离的要求 vi 导线过夜必须采取临锚安全措施 三 紧线 挂线的安全措施 一 导线 地线升空注意事项 i 升空作业必须使用压线装置 严禁直接用人压线 ii 导线 地线升空作业应与紧线作业密切配合并逐根进行 iii 升空场地在山沟时 升空的导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二 紧线前应由专人检查下列工作 i 按施工技术措施的规定检查工器具 ii 紧线杆塔的临时拉线和补强措施以及导线 地线的临时 锚准备应设置完毕 iii 通信畅通 iv 埋入地下或临时绑扎的导线 地线必须挖出或解开 导 线 地线应压接 升空完毕 v 障碍物以及导线 vi 地线跳槽应处理完毕 vii 各交叉跨越处的安全措施可靠 三 紧线牵引过程中 应遵守下列规定 i 导 地 线离开地面时 严禁有人跨越穿行 导地线悬 空后 严禁有人在悬空到 地线的垂直下方逗留 若线上挂有 杂物 要用大绳晃县使杂物清除 ii 余线处的作业人员不得站在线圈内或线弯的内角侧 iii 行人不得靠近牵引中的导地线 iv 导地线收紧接近弧垂要求时 观测人员应及早通知指挥 人 慢速牵引 传递信号必须及时 清晰 不得擅自离岗 信 号中断必须停止紧线 v 紧线时 紧线杆塔塔上划印人员应站在横担上的安全位 置 待弧垂看好后 划印人员方可下到挂线点处划印 四 紧线应使用卡线器 卡线器的规格必须与线材规格 匹配 不得代用 钢绞线型地线使用地线卡线器时 应加装绳 卡以防止卡线器打滑 五 耐张线夹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 i 高处安装导线 地线的耐张线夹时 必须采取防止跑线 的可靠措施 ii 在杆塔上割断的线头应用绳索放下 iii 地面安装时 导地线的锚固应可靠 锚固工作应由技工 担任 六 挂线时 应严格控制过牵引长度 当连接金具接近 挂线点时应提高制牵引 然后作业人员方可从安全位置到挂线 点操作 七 导线划印前必须采取防止跑线的可靠措施 八 挂线后应缓慢回松牵引绳 在调整拉线的同时应观 察耐长金具串和杆塔的受力变形情况 九 锚线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i 导线在完成地面临锚后应及时在操作塔设置过轮临锚 ii 导线地面临锚和过轮临锚的设置应相互独立 工器具必 须按各自能承受全部紧线张力选用 四 平衡挂线安全要求 i 平衡挂线前的必须对所使用的工器具 如 卡线器 旋 转连接器 u 型环 锚线 挂胶钢绞线 链条葫芦 手搬葫芦 作业平台及绞磨按规格选用 使用前进行认真检查 不合格者 严禁使用 ii 高处临锚导线 应用挂胶锚线绳将耐张塔两侧的同相子 导线对称锚固在横担上 并应保持平衡 防止横担受扭 断线 操作人员应站在固定在横担上的专用操作平台上作业 不得站 在放线滑车上作业 同时导线切断后必须在当天接挂完毕 如 特殊原因不能挂线 则必须在未挂的导线上增加一套锚线装置 以防跑线 iii 高处平衡挂线人员一定要按施工要求的程序进行操作 必须正确使用安全 三保 用品 不得空档 iv 紧线过程中严禁在耐张塔两侧的同相导线上进行其他作 业 v 待割的导线应在断线点两端事先用绳索绑牢 割断后应 通过滑车将导线松至地面 vi 高处断线时 作业人员不得站在放线滑车上操作 割断 最后一根导线时 应注意防止滑车失稳晃动 五 附件安装注意事项 i 附件安装前必须对所使用的工器具 安全带 二道防线 进行认真检查 不符合规定的严禁使用 相邻杆塔不得同时在 同相位安装附件 作业点垂直下方不得有人 ii 附件安装前应在紧线区段两端设半永久接地 同时检查 接地是否良好 附件必须设置临时工作接地 工作结束后既可 拆除 施工段长 交叉跨越电力线路频繁 或平行高压线路较 长的施工段 应每隔 3 5 公里增加一组防护接地 线路上所有 紧线区段两端的半永久接地必须在工程验收后方可拆除 iii 双钩紧线器或链条葫芦应挂在横担的施工孔上提升导线 无施工孔时 承力点位置应位于塔材节点处 必要时经技术部 门确定 并在绑扎处衬垫软物 iv 附件安装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 三保 用品 地面 监护人员必须认真负责 确保施工作业人员安全 v 附件安装时 重要的跨越物如 电力线 公路 必须搭 设二道防线措施 vi 附件安装时 安全带 绳 应系在横担主材上 不得系 在绝缘子串上 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