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中致病菌的控制_第1页
食品生产中致病菌的控制_第2页
食品生产中致病菌的控制_第3页
食品生产中致病菌的控制_第4页
食品生产中致病菌的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生产中致病菌的控制 发布日期 2016 05 22 来源 北京五岳恒通认证有限公司 作者 杜风刚 浏览次数 587 核心提示 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 由于人员 环境 设备设施 原辅料和包装材料 其 他与产品接触面 生产加工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容 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 由于人员 环境 设备设施 原辅料和包装材料 其他与产品接 触面 生产加工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容易在食品中引入致病菌 无论是食品安全管 理体系 还是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HACCP 体系 根据 HACCP 原理 对微生物的控制和 管理要从以上方面进行充分的危害分析 特别针对不同食品中易产生的致病菌进行识别 确定可接受水平 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实施控制 从而预防因致病菌导致食品安全事故 的情况发生 为企业减少损失和降低风险 一 食品生产中可能存在的致病菌 食品中的致病菌是指可以引起食物中毒或以食品为传播媒介的致病性细菌 常见的致病菌 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沙门氏菌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等 致病性细菌直接或间接污染食品和水源 人经口感染可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食物中毒 以及畜禽传染病的流行 食源性致病菌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来源 致病菌会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 外毒素主要是由革兰氏阳性菌产生 肉毒毒素 金黄色葡 萄球菌等 内毒素 热原 主要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 脂多糖 致病微生物引起食物 中毒发生的机理主要有感染型 内毒素 毒素型 外毒素 和混合型三种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执行 GB29921 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给出了 食品中致病菌的控制要求和可接受水平 二 控制措施 一 基础控制措施实施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前提方案 PRP HACCP 体系中的良好生产规范 GMP 主要有 1 中国国内食品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卫生部的 PRP 和 GMP 包括 总则和部分食品生产单独制定的专则 欢迎关注 CHINA HACCP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14881 2013 我国食品 PRP 和 GMP 的总则 1 罐头厂卫生规范 GB8950 2 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 GB 12694 3 白酒厂卫生规范 GB8951 4 啤酒厂卫生规范 GB8952 5 果酒厂卫生规范 GB12697 6 葡萄酒厂卫生规范 GB 12696 7 黄酒厂卫生规范 GB 12698 8 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GB 12695 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 GB12693 10 膨化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GB 17404 11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GB 17405 12 酱油厂卫生规范 GB 8953 13 食醋厂卫生规范 GB 8954 14 巧克力厂卫生规范 GB 17403 15 蜜饯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GB 8956 16 糕点厂卫生规范 GB 8957 17 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 GB8955 18 面粉厂卫生规范 GB 13122 等 以及可采用或参考的推荐性标准 如 配合饲料企业卫生规范 GB T16764 食品加工用酶 制剂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GB T23531 等 另外 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结合 29 个食品行业专项技术要求实施 如 GB T27301 GB T27307 CCAA0001 CCAA0022 2 中国出口食品企业 除了遵守以上国内相关要求外 还应遵守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要求 通用准则 专则 共 10 类 包括肉类屠宰加工 罐头 水产品 饮料 速冻方便食品 速冻果蔬 脱水果蔬 肠衣 茶叶 泡菜生产企业注册卫生规范 出口国的相关要求 如 欧盟微生物限量 日 本食品卫生法 美国食品生产企业 GMP 法规等 根据以上要求转化成企业的具体要求 加以实施 二 对面上的致病微生物控制 对面上的致病微生物控制一般是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操作性前提方案 OPRP HACCP 体系中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SSOP 有些致病菌需要通过 OPRP 或 SSOP 控制措施的实施和 CCP 关键控制点 的实施才能达到 预期的控制效果 满足可接受水平的要求 通过实施 OPRP 或 SSOP 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的控制程度可分为二个方面进行 监控 一是菌落总数 环境污染 二是大肠菌群 个人卫生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检测可按照 GB4789 的检测方法进行 可接受水平根据具体产品的执 行标准确定 OPRP 和 SSOP 主要控制方面 1 与食品或食品接触表面接触的水或生产用冰的安全 2 食品接触表面的状况和清洁 3 防止交叉污染 4 洗手 手消毒和卫生间设施的维护 5 防止外来物质对食品 食品包装材料和与食品 6 接触的表面污染 6 正确标识 存放和使用有毒化合物 7 员工健康状况的控制 避免对食品 食品包装材料和与食品接触的表面造成微生物污染 8 害虫的灭除 9 废弃物的处置和管理 其他相关可操作性的要求 如储存 运输 车间温度控制 三 对点上的致病微生物控制 控制致病菌危害常用的方法有 1 控制 pH 值 pH 4 6 是酸性食品和低酸性食品的分界限 肉毒杆菌孢子不能在 pH4 6 以下的酸性食品中发育及产生毒素 肉毒杆菌在 pH 值小于 4 8 时 不会产生毒素 要使得低酸食品成为酸性食品 可以采用直接添加酸 或者通过发酵 产酸的方式 这个过程称为酸化 酸化的目标通常为 pH 4 6 2 控制水分活度 微生物对水分活度的最低要求如 霉菌 0 75 酵母菌 0 88 肉毒杆菌 0 93 金黄色葡萄 球菌 0 85 沙门氏菌 0 93 等等 当水分活度0 93 pH 4 6 等 置于微生物繁殖的危险温度 5 46 区 间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 4 小时 超过以后容易感染致病菌 并导致致病菌的大量繁殖 在加工过程中有些场所或设备的温度应控制在 0 4 如禽类屠宰分割的预冷工序 肉制 品的腌制工序 畜类屠宰分割过程中的预冷排酸 水果蔬菜等某些食品的保鲜等 冷冻 一般控制在冷冻温度在 28 以下 冷藏温度一般控制在 18 以下 冷藏温度对控制病原 菌的生长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李斯特菌和耶尔森氏菌在接近冻结点时仍可生长 4 热处理 1 热力杀菌的原理 a 酵母菌的大部分营养细胞在 50 58 下 10 15min 孢子细胞在 60 下 10 15min 即会死亡 若加热到 100 所有酵母在数分钟内死亡 b 大多数霉菌菌丝 和孢子在 60 下经 5 10min 会死亡 C 细菌具有更强的耐热性 在 70 下 30min 后死亡 细菌孢子在 100 下耐受数小时也不死亡 欢迎关注 CHINA HACCP d 食品中大多数酶 在 70 80 情况下就会失活 热力杀菌主要是利用高温使细菌菌体变性或凝固 酶失去活性 而使细菌死亡 高温变可 导致细菌的膜可能损伤而使小分子物质以及降解的核糖体漏出 2 热力杀菌是最可靠而普遍应用的杀菌法 包括湿热杀菌和干热杀菌法 湿热杀菌主要有 煮沸法 流通蒸汽杀菌法 间歇杀菌法 巴氏消毒法 高压蒸汽杀菌法 干热杀菌主要有 干烤 烧灼和焚烧 红外线 微波 按杀菌过程可分为 1 间歇式杀菌 2 连续式杀菌 3 在热力杀菌过程中要确定相关的杀菌值 F 值 即在恒定的加热标准温度条件下 121 或 100 杀灭一定数量的细菌营养体或 芽胞所需要的时间 min 也称为杀菌效率值 杀菌致死值或杀菌强度 D 值 即在指定的温度条件下 如 121 100 等 杀死 90 原有微生物芽孢或营养体细 菌数所需要的时 min Z 值 表示使加热致死时间变化为 10 倍时所需的温度 从而确定杀菌公式 对于水分活度大于 0 85 的高风险食品 生物危害的控制目标应当在 6D 12D 达到灭菌效 果 内毒素有很强的耐热性 在 121 30 分钟的干热环境下无法破坏其活性 只能经过 180 200 30 60 分钟干热才能处理 对于加工环境 生物危害的控制目标应当在 3D 达到灭菌效果 5 辐照 辐射加工 是指将电子加速器 0 2MeV 10MeV 产生的电子线 射线 或放射性同位素 Cs 137 或 Co 60 产生的 射线的能量转移给被辐照物质 电离辐射作用到被辐照的物质上 产生电离和激发 释放出轨道电子 形成自由基 通过控制辐射条件 而使被辐照物质的 物理性能和化学组成发生变化并能使其成为人们所需要的一种新的物质 或使生物体 微生 物等 受到不可恢复的损失和破坏 达到人们所需要的目标 这种新的加工技术称为辐射加 工技术 比如 使高分子材料分别实现接枝 聚合 裂变或交联 抑制或刺激生物生长 有效地杀灭害虫 虫卵 致病菌等 可能使用到主要品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