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实意义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 从古到今 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 对 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把握 经历了一个从素朴到科学 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 虽然在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但是它终究未对世界的物质性 对物质范畴做出科学的解释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 继承了前人的成果 吸收了其物质观中的正确论点和思想 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 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 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经典论述中 即 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 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 的感觉所复写 摄影 反映 这一种物质观的确立 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 它指出 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明确了物质对意识的独立性 根源 性和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派生性 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 同唯 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其次 它指出物质 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 能 为我 们的感觉所复写 摄影 反映 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同不可知 论划清界限 第三 它指出 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突出了 客观实在 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 阐明了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物质形态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 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朴素性 直观性 以及近代唯物主义的 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第一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 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 规定物质 是马克 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 列宁对物质做出了最本质的规定 指 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 根源性 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 派生性 第二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 可以认识的对象 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目前人类还有很多未知事物和难题 但 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 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之间的区别只是未知与已知 它 们都是客观存在的 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实践与意识为转移的 随着实践和科 学的发展 它们迟早会为人们所认识 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 不存在不可认 识的东西 第三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 既肯定了 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 联系 又把它们区别开来 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不管物质的形 态 属性 结构多么特殊 复杂和多变 它们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这一共同的根本 属性 从个性中看到共性 从相对中找到绝对 从有限中掌握无限 这是唯物辩证法 的精髓 第四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 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 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 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在此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 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之所以能够正确地解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建立科学的物质观 关键 在于它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的 而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 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 对对象 现实 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没 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 这就是说 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受动方面去 理解世界 不理解实践对物质的作用 结果导致其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以及 认识论上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 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物质本原的理解 不仅从客体 方面去理解 而且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从人的感性活动 从实践处去理解 把人的活 动本身理解为一种客观实在 这种理解进一步揭示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回答人的补充 2010 11 28 22 11 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这是哲学的基本任务 而要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首 先就要探讨世界的本质 探讨自然 社会 人类是在什么基础上统一起来的 这是哲 学世界观的基础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 空间中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 变化和发 展着 这是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础 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前提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物质 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 承认了世界的物质 性 也就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从而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区别开来 唯物主 义本身对 物质 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原则 彻底贯穿到 物质 问题的解决上 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不仅同唯心主义 相对立 同时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原则的区别 2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 知的事物 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 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 精 神而存在 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 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 内涵 第一 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上的具体物质形态一方面千差万别 纷繁 多样 各有各的特点 另一方面又有共同本质 共同特性 就是它们都是在人的意识 之外的客观实在 无论它们的具体结构如何 形态怎样 一切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这就从根本上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 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 具有可知性 物质是人的感觉可以反映的对象 而不 是不可捉摸 不可认识的 自在之物 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不存在永远 不可认识的事物 因此 要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可知性 只有这样 才能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 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性 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它是从客观存在 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 体现了个性和共性 特殊和普遍 相对和绝对 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 不管物质的具体形态 结 构和属性如何千变万化 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一共同本质 在任何时候 任何地方 都是不变的 第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是 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即具有彻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苏州张家港市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专业化青年人才定岗特选(岗位代码098)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不良资产预警体系构建-洞察与解读
- 2025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招聘专任教师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度七台河市人民医院第二批公开招聘编外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广西来宾市投资促进局招聘后勤服务控制数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福建省南平市园林中心招聘园林养护综合专员1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上半年四川绵阳市游仙区考核招聘教师3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班组安全培训心得简短课件
- 2025年青岛科技大学公开招聘人员(1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昌吉州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暨“千硕进昌”上半年引才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特高压建设分公司招聘10人(第一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6.2 人大代表为人民 第二课时 课件 2025-2026学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统编版
- 2025年甘肃省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能操作人员社会招聘40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会议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T/CIE 189-2023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
- 借游戏账号合同5篇
- 《医疗器械监督抽验介绍》
- 2025年中职政治专业资格证面试技巧与答案解析大全
- 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一)生物试卷(含答案)
- 3.4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说课稿 2023-2024学年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 2025-2026学年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3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