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第八届福星拟推荐表彰人选主要事迹_第1页
全第八届福星拟推荐表彰人选主要事迹_第2页
全第八届福星拟推荐表彰人选主要事迹_第3页
全第八届福星拟推荐表彰人选主要事迹_第4页
全第八届福星拟推荐表彰人选主要事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省第八届福星拟推荐表彰人选主要事迹 排名不分先后 1 郁蓬山主要事迹 郁蓬山 女 1919 年 5 月出生 淮上区吴小街镇八大 集农场居民 虚岁百岁的郁蓬山老人四世同堂 如今已有 23 名子孙后代的她是邻里亲朋人人称羡的福星老人 老人 现在与小儿子葛国和生活在一起 老人头发花白 却整理 得十分干净利落 安详地坐在轮椅上 只要见到来人老人 总是露出慈祥的笑容 伸出手打着招呼 坚持早起早睡 合理的饮食习惯 经常锻炼身体 积极乐观的心态 再加 上小儿子的无微不至的照顾 这是老人总结出的她的长 寿秘诀 一 土坯制成课桌 烽火中坚持上课 在郁蓬山老人 的家中 有一个破旧的纸盒子 装满了几百张小纸片 上 面工工整整写满汉字 据女儿葛国侠介绍 郁蓬山 1919 年 出生 一辈子爱学习 并且懂音乐 擅长吹笛子和箫 解 放前 郁蓬山曾是一名老师 抗日战争时期带着学生一边 躲避日寇一边学习 郁蓬山老人回忆 上世纪 30 年代末 她在老家安徽省 亳州市蒙城县泰山小学任教 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 为了 让学生有课桌使用 郁蓬山用土坯堆成课桌 将上面打磨 平整 让学生趴在上面写字 由于师资匮乏 郁蓬山教授 语文 算术 音乐 体育等很多学科 为了躲避日寇的突 袭 上课期间 专门有人在外面放哨 一旦发现可疑情况 他们便带着学生从教室逃离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 郁 蓬山从教十余年 桃李满天下 1958 年 郁蓬山进入安徽省蚌埠市原第三玻璃厂 当 了一名配料工人 人家都说粉尘有毒 时间长了对身体 不好 别人不干 我不怕 郁蓬山说 她在工厂一直干 了 15 年 然后下放两年后 又回到工厂 一直工作到 1979 年 60 岁退休 二 乐善好施 收养孤儿 为残疾人送终 离休后 郁蓬山老人来到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八大集农场 和小儿 子葛国和生活在一起 她乐于助人 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影响着身边每一个人 平时 郁蓬山老人总是乐呵呵的 碰到有人遇到困难 乐于伸出援手 小儿子葛国和介绍 郁蓬山老人一辈子不管碰到啥困 难 不管遭受多大委屈 都能积极面对 从不抱怨 而且 喜欢帮助他人 上世纪 90 年代 农场小朱的残疾哥哥朱宜 宣从农村老家过来投奔他 当时 60 多岁的朱宜宣无儿无女 是个聋人 而且眼睛几乎看不见 到农场不到半年时间 弟弟小朱突然去世 一时间朱宜宣生活没了门路 吃饭都 成了问题 郁蓬山老人知道后 便将他喊到家中 说多口 人就多一双筷子 从此 朱宜宣就成了郁蓬山家中一员 这一待就是近 20 年 直到朱宜宣去世 郁蓬山老人将朱宜 宣和弟弟埋在一起 郁蓬山老人说 弟兄俩又在一起了 这事圆满了 此外 让郁蓬山更牵挂的人 便是小秀了 小秀是上 世纪 90 年代郁蓬山回蒙城老家时收养的弃儿 当时才 4 岁 郁蓬山老人将她抚养大 并手写识字卡片 教她认字 2003 年 小秀小学毕业 因为户口问题 她到了蚌埠市福 利院 并在那里考上了大学 为了帮助小秀找到亲生父母 2010 年 郁蓬山和家人 带着小秀多次回到蒙城老家 经过多方打听 终于帮助小 秀找到了亲生父母 如今 小秀已经大学毕业 走上工作 岗位 虽然小秀回蚌埠的机会不多 但郁蓬山时刻惦记着 她 希望小秀回来再喊自己一声 太太 三 捐献遗体 40 年夙愿如今终于实现 上世纪 80 年 代 郁蓬山老人的小儿子葛国和为了照顾老母亲 放弃去 城里生活的机会 靠制作 销售小板凳 养活并陪伴着老 母亲 是农场人尽皆知的大孝子 母亲已百岁 还有一个 夙愿 捐赠遗体未实现 这让葛国和很着急 于是 他 再一次和蚌埠日报联系 希望帮助母亲完成最后的愿望 您好 俞站长 淮上区八大集农场有一名百岁老太 太希望捐献遗体 您能过来帮助办理手续吗 2018 年 4 月 4 日上午 蚌埠日报社记者陈昂打电话与 蚌埠医学院遗体捐献接收站俞鹏站长取得联系 俞站长正 在外面办事 得知这个消息后 没有犹豫便答应了 好 的 我赶快回到站里拿登记表 估计要一个小时才能到 上午 11 时许 俞站长来到淮上区八大集农场 他走进 门 看到坐在轮椅上的郁蓬山老人正笑呵呵地望着大家 得知老太太不平凡的一生后 俞站长表示无比崇敬 老太太 您成为我市第 649 位遗体捐赠志愿者 感 谢您为祖国医学事业做出的贡献 祝您身体健康 安享晚 年 临行前 俞站长向郁蓬山表示感谢和祝福 死后烧了可惜 捐了还或许有用 郁蓬山老人说 40 年前 自己曾到蚌埠市红十字会填写过一份捐赠器官的 登记表 但工作人员说必须要子女签字同意才可以 后来 一忙 这事就给耽误了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 这个多年的 心愿如影随形 如今终于实现了这个夙愿 百岁人生 百年传奇 郁蓬山老人希望将来辞世后也 要为医学事业奉献自己最后的价值 她用自己的一生阐述 奉献精神 雷锋曾经说过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可是为人 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 投入到无限的为人 民服务中去 在这一点上 郁蓬山老人是我们身边的 雷锋 2 王秀英主要事迹 王秀英 女 家住蚌山区喻义巷 虽年逾 84 岁 依 然红光满面 耳聪目明思维敏捷 家庭十分和睦 子女事 业有成 老少关系十分融洽 王秀英老人拥有健康的心态 保持规律生活 老人 自退休后 不论严冬还是酷暑 每天坚持5 30 起床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粗细搭配 饮食清谈 每天坚持看健 康节目 老人一直都说 身体的健康与心理的健康同样 重要 老人与儿媳相处融洽 儿媳也很孝顺 像对待 自己的母亲一样 每逢节假日都买上老人爱吃的东西陪老 人享受儿女之欢天伦之乐 邻居们见面都说老人真有福气 老人总是乐呵呵的说我的儿媳妇们都跟闺女一样亲 老人平时为人热情大方 与邻里和睦相处 乐于助 人 看到谁家有困难总是主动去询问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地 方 谁家有什么红白喜事 她总是积极地帮忙 群众威望 高 邻居谁家有家庭纠纷 她都主动帮助调解 街坊邻居 谁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有次两家邻里因为楼上漏 水的问题争吵了起来 原来楼上的水管破裂漏楼下厨房里 都是水 楼下住户说话不好听导致两家争吵 王秀英老人 知道后 分别和两家人谈谈了解情况 对楼上说你家漏水 给人家照成麻烦 人家说两句你应该理解 说些好话也就 没事了 都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都退一步还是好邻 居 远亲不如近邻啊 最后楼上觉得自己做的确实不对 于是主动向楼下道歉 两家又成了好邻居 老人年轻时生活水平不高 肩负着日益繁重的家庭 生活 为赡养父母 抚养子女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和汗水 但从不叫苦喊累 每天都是踏踏实实的劳作 用自己辛勤 的劳动换来幸福的生活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 都先想着留 给老人和孩子 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 但不能亏待老人孩 子 但对孩子的培养 老人非常注重爱心 让孩子爱家人 爱社会 爱每个人 老人在今年蚌埠市创建文明城市时不 但主动把自家门口打扫干净还带领邻居都把自家门口打扫 干净 有了他的引导 邻居们也都自觉遵守 也都为他竖 起了大拇指 王秀英 她善良朴实 吃苦耐劳 几十年来她对媳妇 的爱超过对亲生女儿的爱 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 她是一位勤劳 善良的普通妇女 她虽没有较高的文化水 平 但识大体 顾大局 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 与丈 夫生活几十年来 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 任劳任怨 她的 家庭和睦 邻里和谐 勤劳善良 纯朴是她们一家做人的 标准 是邻里们羡慕的家庭 人们常说 世上的关系最难 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 但在她看来却不然 因为她与媳妇 之间的关系是很和谐融洽的 王秀英老人是左邻右舍出了 名的好婆婆 多年来 她通情达理 持家有方 爱护晚辈 团结邻 里 家庭和睦的事迹广为邻里所称道 她用家庭妇女特有 的勤劳 善良 纯朴 用她全身心的爱让她的家庭始终保 持着一种祥和欢乐的幸福 她为了使我们安心工作 她默 默奉献家中四个孩子 不辞辛苦 任劳任怨 把他们拉扯 大 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 懂事了 平时经常回来看望自 己的奶奶 三年前王秀英不幸腿折断住院 孙子孙媳他们日夜守护在 奶奶身旁 王秀英不想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工作 也不想让 孩子们破费 多次劝孩子们把她带回家休息 可以节省孩 子们的时间和金钱 可是孩子们还是坚持在医院照顾老人 直到老人康复回家 可见老人的健康身体跟家人的爱护也 是息息相关的 因为她的善良朴实她才有福气活得那么健 康 被媳妇和孙女照顾得那么好 如今老人已 84 周岁 依然身体健康 精神十足 虽 然年纪大了 但还是喜欢关心国家大事务 经常通过电视 节目了解当前社会百态 思想上始终保持先进性 心态乐 观健康 谁家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还是想到去找老人商 量商量 老人言传身教 教育子孙们要做诚信守法的好公 民 以身作则 树立了良好的模范榜样 老人经历了一个 世纪的风风雨雨 现在 老人以乐观的态度 豁达的思想 胸襟 奉献社会的道德情操 为邻里做出榜样来 为晚辈 们做出表率 成为大家敬重的楷模和值得效仿的长者 是 我们社区公认的福星代表 3 3 张怀宾主要事迹张怀宾主要事迹 张怀宾 男 93 岁 蚌埠市高新区山南新村居民 90 多年人生的他 经历了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以 及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 见证了在 三座大山 蹂躏下的 国家积贫积弱 民不聊生 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祖国日 益强盛 人民富足安康 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历程 他为 人豁达 不为名 不为利 他一生勤俭 对生活乐观向上 四世同堂营造和睦大家庭 他与老伴尚玉珍相濡以沫 造 就了 70 年的钻石婚姻传奇 令世人感慨 夫妻恩爱 家庭 和睦 教子有方 邻里相处非常友善 他热爱学习 从不 争强好胜 他始终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 作为一名退休 教师 为了使孩 子能健康的成长 他一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味 另一 方面率先垂范 在生活方面 他勤勉刻苦 教育孩子们要做 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 四世同堂营造和睦家庭 张怀宾 尚玉珍夫妇一 生共生育了 3 个子女 2 个儿子 1 个女儿 从出生到上学 工作 直至成家立业 几乎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 物资供 应极度匮乏的年代完成的 夫妻二人省吃俭用 一个个把 他们拉扯大 教育成人 在张怀宾眼里 尚玉珍勤劳持家 疼爱子女 关心丈夫 与邻里和睦相处 是个难得的好妻 子 在尚玉珍眼里 张怀宾是个乐观向上 诚实守信 善 解人意 体贴入微的好丈夫 在子女们的眼里 张老宽厚 仁德 是责任心极强的好父亲 平时 子女都能常回家看 看料理家务 一来陪二老聊聊天 使他们的精神得到慰籍 情感有了依托 二来了解老人身体情况 如有不适 能做 到早发现早治疗 三来照料生活 买些时令蔬菜及鱼肉孝 敬 帮助拖地 洗衣被 检查用电 用水 用气安全隐患 每年中秋节 春节之际 儿孙乃至曾孙们都会来孝敬二老 两位老人有时还和孙子 曾孙子们做游戏 逗得大家哈哈 大笑 四世同堂让老俩口好生幸福 快乐 自豪 如今 这个家庭其乐融融 这样的家庭团聚也让邻里们羡慕不已 二 邻里相处友善 从不争强好胜 二 邻里相处友善 从不争强好胜 张怀宾与人相处 从不说东家道西家 从中拨弄是非 心底无私天地宽 有 一句俗话说 金邻居 银亲戚 这句话说明了邻里团 结和睦的重要性 主动处理好邻里关系 营造良好睦邻 气氛 他常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和家人 哪家邻居有困 难 他都会主动帮助 周围的邻居都说他们是热心肠的人 他每遇烦心的事总能做到坦然处之 及时化解 三 乐于助人 传颂美德 三 乐于助人 传颂美德 张怀宾一直热心社区公益 活动 做些力所能及事 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就应该为社会 做点贡献 奉献自己的爱心 让社会更加和谐 这是张怀 宾老的口头禅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多年来他默默为社区 为他人奉献爱心 乐于助人 是他的美德 坐公共汽车 张怀宾常给体弱病残的妇女 小孩让座 有的乘客说 你这么年纪大还给人让座啊 说 人老心不老 我就 是要给当今的年轻人做个榜样 四 作息规律 生活丰富精彩 四 作息规律 生活丰富精彩 张怀宾现在已经 93 岁 了 每天什么时间干什么事 生活起居特别有规律 他早 上 6 时 30 分会准时起床 中午休息 1 小时 晚上 10 时以 前上床睡觉 早晨起床后先把全身按摩一遍 接着在家门 口锻炼身体 还能在卧室里做了几个蹲立动作 问及张怀 宾老人的长寿秘诀 老人开心地笑着说 老年人要选择适 合自己的运动 并持之以恒 每天早晚运动 2 3 次 好 习惯 好心态 多运动 正是由于他经常运动 93 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