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三版张辉课后习题答案.pdf_第1页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三版张辉课后习题答案.pdf_第2页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三版张辉课后习题答案.pdf_第3页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三版张辉课后习题答案.pdf_第4页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三版张辉课后习题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章 2 第二章 3 第三章 9 第四章 12 第五章 18 第六章 30 第九章 37 第一章第一章 1 1 e 的信息量 1 log2 eP Ie3 25bit v 的信息量 1 lo g 2 vP Iv6 96bit 1 2 因为全概率1 1 0 PP 所以 P 1 3 4 其信息量为 1 1 log2 P I0 412 bit 1 3 平均信息量 熵 n i ii xPxPxH 1 2 lo g 2 375 bit 符号 1 4 1 一个字母对应两个二进制脉冲 属于四进制符号 故一个字母的持续时间为 10ms 传送字母的符号速率为 100 1052 1 3 BRB 等概率时的平均信息速率 200log2sbitMRR Bb 2 平均信息量为 n i ii xPxPxH 1 2 lo g 1 985 bit 符号 则平均信息量为 5 198sbHRR Bb 1 5 1 2400sbitRR Bb 2 96004240016log2sbitRR Bb 1 6 1 先求信息源的熵 n i ii xPxPxH 1 2 log 2 23 bit 符号 则平均信息速率 1023 2 3 sbHRR Bb 故传送 1 小时的信息量 10028 81023 23600 63 bitRTI b 2 等概率时有最大信息熵 33 25log2 max 符号bitH 此时平均信息速率最大 故有最大信息量 10352 8 6 max bitHRTI B 1 7 因为各符号的概率之和等于 1 所以第四个符号的概率为 1 2 则该符号集的平均信息 量为 75 1 2 1 log 2 1 8 1 log 8 1 2 4 1 log 4 1 222 符号bitH 1 8 若信息速率保持不变 则传码率为 1200 log2 B M R R b B 1 9 传码率为 1200 log2 B M R R b B 半小时 1800 秒 内传送的码元个数为 6 1016 212001800 B RTN 错误码元数个216 e N 因此误码率为 4 10 N N P e e 1 10 由 N N P e e 和 B RTN 可得时间为 103 4 s RP N T Be e 第二章第二章 2 3 在 t 1 时 t 的数学期望 1 2 cos 2 1 0cos 2 1 2 cos2 2 cos 2 2cos 2 1 1 EEEE t 在 t1 0 t2 1 时 t 的自相关函数 2 2 cos 2 1 0cos 2 1 4 cos4 2cos 2cos2 1 0 1 0 222 EEER 2 4 由题意可知 x t 是平稳随即过程 则 0 aaTtxEtxETtxtxEtyE 2 yxxx xxxx y RTRTRR RTRTRR TtxTtxtxTtxTtxtxtxtxE TtxtxTtxtxE tytyEttR 可见 y t 的均值与时间无关 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 有关 所以 y t 是平稳随机过程 2 5 解 1 因为和相互独立 所以有 又因 方差 所以有 故 2 因为和服从高斯分布 是和的线性组合 所以也服从高斯分布 其一维概率密度函数 3 因为 故 2 7 1 欲证随机过程 z t 广义平稳 只需验证 z t 的数学期望与时间无关 z t 的自相关函 数 仅 与 时 间 间 隔 有 关 即 可 由 题 意 可 知 m t 的 数 学 期 望 为 常 数 20 2 1 f 则 0 2 1 cos cos cos 2 0 0 00 dttmE tmtEtmEttmEtzE独立与 cos 2 1 cos 2 1 0 cos 2 1 2cos 2 1 cos 2 1 2cos 2 1 cos cos cos cos 0210 210210 210210 201021 2021012121 zmm m m z RRttR ttEttER ttttER ttEtmtmE ttmttmEtztzEttR 可见 z t 的均值与 t 无关 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 有关 故 z t 广义平稳 2 其它 0 10cos 1 2 1 01cos 1 2 1 cos 2 1 0 0 0mz RR 如下图 2 7 所示 图 2 7 3 因为 z t 广义平稳 所以其功率谱密度 zz RP 由上图 2 7 可见 z R的 波形可视为一余弦函数与一三角波的乘积 因此 224 1 1 22 1 2 1 02022 00 SaSaSaPz 2 1 2 1 dPS z 或 2 1 0 z RS 2 8 解 1 由题意知 是平稳随机过程 故有 即 2 的图形如图 2 8 1 所示 图 2 8 1 的图形如图 2 8 2 所示 图 2 8 2 2 9 1 方法一 高斯白噪声的功率谱密度 2 0 n Pn 则滤波器输出噪声的功率谱密度 其他其他 0 2 2 0 2 0 0 BB n H n P cc 根据 00 RP 则输出噪声的自相关函数 c B B B B jjj BBSan de n de n dePR c c c c cos 22 1 22 1 2 1 0 00 00 平均功率 BnRN o00 0 或 BndPN 000 2 1 方法二 高斯白噪声的自相关函数 2 0 n Rn 根据滤波器的图形 对其求傅立叶反变换 得 c BBSahcos2 所以滤波器输出噪声的自相关函数 cn BBSanhRRcos 00 2 高斯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后的输出仍为高斯过程 且有 0 0 HtEtE io BnRRtD o0 0 因此 输出噪声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 Bn x Bn xf 0 2 0 2 exp 2 1 2 10 解 低通滤波器的传输特性 根据式 2 52 可得输出功率谱密度为 因为 并利用 故输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为 2 13 解 互相关函数为 因为平稳 则 故 互功率谱密度为 令 则 故 2 14 解 方法一 由图可得输出 故 根据 方法二 该系统的单位冲击响应 故其传递特性 因而 第三章第三章 3 1 解 由信道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可以得出信道的传输函数为 d tj eKH 0 deHtH tj 2 1 deeK tjtj d 0 2 1 deK d ttj 0 2 1 d ttK 0 信号 s t 通过该信道后的输出信号 so t 的时域表达式为 tHtstso d ttKts 0 d ttsK 0 可见 信号 s t 通过该信道后信号幅度变为 K0 时间上延迟了 td 3 2 解 设 Hth 传输函数 s ss Tjs T j ss T j ss e T e TT e TT H 4242 cos1 2 22 冲激响应 2 1 2 2 4 s sss Tt T t T t T th 输出信号 2 1 2 2 4 0s sss Tts T ts T ts T thtsts 3 3 解 R Cj R H 1 RCj RCj 1 2 2 1RC RCjRC 2 2 2 11RC RC j RC RC 2 2 2 2 2 11 RC RC RC RC H 21 1 RC RCRC RC RC RC RC RC 1 arctan 1 1 arctan 2 2 2 由于 常数 H 说明信号通过该信道时会产生幅度失真 常数 说明信号通过该信道时会产生相位失真 3 4 图 a 的传输特性为 21 2 RR R Ha 有 21 2 RR R Ha 0 a 0 d d a a 可见 该系统的 常数 a H 常数 因此 信号通过该系统时不会产生群延 迟 在整个频域内 群延迟的曲线图为 0 图略 图 b 的传输特性为 RCj Cj R Cj Hb 1 1 1 1 21 1 RC RCj 2 2 11 1 RC RC j RC 有 2 2 2 2 11 1 RC RC RC Hb 2 2 1 1 RC RC RC RC RC RC b arctan 1 1 1 arctan 2 2 21 ar ct an RC RC d RCd d d b b 可见 该系统的 常数 b H 常数 b 因此 信号通过该系统时会产生群延 迟失真 在整个频域内 群延迟的曲线如下图 3 11 解 见课件 3 13 解 接收信号为 3 s o T tstskts 波形图略 3 14 解 信道的相关带宽kHzMHzB m c 500 2 11 根据工程经验 信号带宽 cs BB 3 1 5 1 故码元宽度 sT ms 10 65 3 3 15 解 见课件 3 18 解 由香农公式 69 79 10001 log1081log 2 6 2 sMb N S BC 3 19 解 1 信道容量 9 33 10001 log104 31log 2 3 2 skb N S BC 2 应满足skb N S BC 6 331log2 当取 C 33 6kb s 时 可得最小的输出信噪 比 dB N S B C 7 2994312即即 3 20 每个像素所含的平均信息量为 416log 2 像素像素bitxH 每张图片包含的信息量为 104 21064 65 bitI 信息传输速率为 1076 5104 224 76 sbRb 由信道容量 b RC 得到 b R N S BC 1log2 所以 78 5 1001lg32 3 1076 5 1lg32 31log 7 2 MHz N S R N S R B bb 即信道带宽至少应为 5 78kHz 第第四章四章 4 1 解 AM 信号 ttAtsAM 4 0 10cos2000cos2 DSB 信号 tttttsD S B 444 108 0cos102 1cos10cos2000cos2 USB 信号 ttsU S B 4 102 1cos LSB 信号 ttsL S B 4 108 0cos 频谱图略 4 2 解 设载波 1 DSB 信号的波形如题 4 2 图 b 通过包络后的输出波形为题 4 2 图 c 2 AM 信号 设 波形如题 4 2 图 d 通 过包络后的输出波形为题 4 2 图 e 讨论 DSB 解调信号已严重失真 故对 DSB 信号不能采用包络检波法 而 AM 可采用此法恢复 题 4 2 图 b c d 和 e 4 5 解 1 为了保证信号顺利通过和尽可能地滤除噪声 带通滤波器的宽度等于已调信号 带宽 即kHzfB m 8422 其中心频率为 100kHz 故有 为常数为常数 其中 其中 其他其他 K kHzfkHzK H 0 10496 2 已知解调器的输入信号功率WmWSi 3 1022 输入噪声功率为 1032101021082 2 6633 WfPBN ni 故输入信噪比 5 62 i i N S 3 因为 DSB 调制制度增益2 DSB G 故解调器的输出信噪比 1252 i i o o N S N S 4 根据相干解调器的输出噪声与输入噪声功率关系 108 4 1 6 WNN io 又因解调器中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kHzfm4 故输出噪声的功率谱密度 kHzfHzW f N fP m o No 4 101 108 108 2 3 3 6 或者 根据相干解调器的输出噪声与输入噪声功率关系 2 1 tntn co 其中 tnc是解调 器输入端高斯窄带噪声的同相分量 其功率谱密度 kHzfHzWfPfP nnc 4 104 2 3 因此输出噪声 tno的功率谱密度kHzfHzWfPfP ncno 4 101 4 1 3 功率谱图略 4 6 解 方法如上题 1 为常数为常数 其中 其中 其他其他 K kHzfkHzK H 0 10096 2 125 i i N S 3 125 o o N S 4 7 解 练习题 4 7 图 接收机模型 1 设双边带信号 则输入信号功率 2 双边带信号采用相干解调的输出为 故输出信号功率 3 因 则 故输出信噪比 或由 得 4 8 解 设 发 射 机 输 出 功 率 为 损 耗 已 知 1 DSB SC 方式 因 则 又因 则 所以 2 SSB SC 方式 因 则 又因 则 所以 讨论 若要获得相同的输出信噪比 采用 DSB 传输是所需的小于 SSB 的 4 10 证 设 AM 信号为 式中 输入噪声为 则解调器输入的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分别为 设同步检测 相干解调 中 相干载波为 则 故输出有用信号和输出噪声分别为 所以 故 4 11 解 1 设 AM 信号为 ttmAts cAM cos 且0 tm 则 10010280 2 2 22 mWPP tmA S sci 式中 Pc为载波功率 Ps为边带功率 又 1 0102105 02 48 mWBfPN ni 故 1000 i i N S 2 假定 tntmA i 则理想包络检波输出为 tntmAtE c 则 402022 2 mWPtmS so 1 0 2 mWNtnN ico 故400 o o N S 3 制度增益 4 0 1000 400 ii oo NS NS G 4 13 解 1 该调频波的瞬时角频率为 此时 该调频波的总相位为 因此 调频波的时域表达式为 2 根据频率偏移的定义 调频指数为 根据式 4 48 可得该调频波的宽度为 3 现调制信号频率由Hz 提高到 因频率调制时已调波频率偏移与调 制信号频率无关 故这时调频信号的频率偏移仍然是 而这时调频指数变为 这时调频信号的带宽为 由上述结果可知 由于 所以 虽然调制信号频率增加了一倍 但调频信 号的带宽变化很小 4 14 解 1 该角调波的瞬时角频率为tt 2000sin200010102 6 故最大频偏 10 2 2000 10kHzf 调频指数 10 10 1010 3 3 m f f f m 而最大相偏 10 rad 因为 FM 波与 PM 波的带宽形式相同 即 mfFM fmB 1 2 mPM fB 1 2 所以带宽为 2210 110 2 3 kHzB 2 因为不知调制信号 m t 的形式 所以无法确定该角调波 sm t 究竟是 FM 信号还是 PM 信号 第第五章五章 5 2 解 1 随机二进制序列的双边功率谱密度为 由得 式中 是的频谱函数 在功率谱密度中 第一部分是连续谱成分 第二 部分是离散谱成分 随机二进制序列的功率为 2 当基带脉冲波形为 的付式变换为 因为 所以该二进制序列不存在离散分量 3 当基带脉冲波形为 的付式变换为 因为 所以该二进制序列存在离散分量 5 3 解 1 由图 5 7 得 的频谱函数为 由题意 且 所以 代入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的双边功率谱密度函数式 可得 2 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的离散谱分量为 当 代入上式得 因为该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中存在离散谱分量 所以能从该数字基带信号中 提取码元同步所取得频率的分量 该频率分量的功率为 5 6 解 AMI 码为 1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1 0 1 HDB3 码 1 0 1 1 0 0 0 V B 0 0 V 0 1 0 1 5 7 解 PST 码为 0 0 0 双相码为 01 01 10 01 10 10 01 01 01 10 10 01 01 01 10 10 5 8 解 原信息代码为 101000010000110000101 5 9 解 1 令 由图 5 8 可得 因为的频谱函数为 所以 系统的传输函数为 2 系统的传输函数由发送滤波器 信道和接收滤波器三部分 组成 即 因为 则 所以 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为 5 10 解 1 总特性 H f 可以看成是图 5 11 两个三角形特性之差 即 H f H1 f H2 f 其中 2 1111 1 1 1 2 Hfh tW SaWt 2 2211 1 1 1 2 Hfh tW SaWt 所以冲激响应 12 22 22 1 1 1 1 1 1 22 h th th t W SaWtW SaWt 2 因为该系统克等小成理想低通特性 1 1 1 0 eq fW Hf fW 它所对应的无码间串扰的最高传码率为 2W1 所当传输速率为 2W1 时 在抽样店无码间串 扰 3 系统实际带宽为 2 i ss HC TT 1 1 BW 因此频带利用率为 1 1 22 1 1 B RW BW 4 该系统的 h t 的谓不衰建较快 与 2 t成反比 因此有利于减小由码元定时误差所引起 的码间串扰 5 11 解 方法一 根据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当最高传码率 1 B s R T 时 能够实现无码间串扰 传输的基带系统的总特性 H 应满足 2 i ss HC TT 因此 当 2 B s R T 时 基带系统的总特性 H 应满足 42 i ss HC TT 容易严正 除 c 图的 H 之外 图 a b d 的 H 均不满足无码间串扰传输 的条件 方法二 由 H 等效成最宽的矩形 奈奎斯特带宽 W1 系统无码间串扰得最高传码率 1max 2WRB 与实际传输速率 sB TR2 比较 若满足 3 2 1 max nnRR BB 则 以实际速率 RB进行数据传输时 满足抽样点上无码间串扰得条件 a max 12 BB ss RR TT 故不能满足无码间串扰的条件 b max 3 B s R T 虽然大于 B R 但非整数倍关系 故不能满足无码间串扰的条件 c max 2 BB s RR T 故 H 能满足无码间串扰的条件 d max 12 BB ss RR TT 故不能满足无码间串扰的条件 5 12 解 根据误码间干扰时系统传输函数应满足的条件分析 图 5 10 中所示的三个 传输函数 a b c 都能够满足以的码元速率无码间干扰传输 此时 需要比 较 a b c 三个传输函数在频带利用率 单位冲激响应收敛速度 实现难易程度等方面的 特性 从而选择出最好的一种传输函数 1 传输函数 a 的无码间干扰传输速率为 其频带宽度为 此时系统频带利用率为 2 传输函数 b 的无码间干扰的传输速率为 其频带宽度为 此时系统频带利用率为 3 传输函数 c 的无码间干扰传输速率为 其频带宽度为 此时频带利用率为 从频带利用率性能方面比较可得 图 5 10 中传输函数 b 和 c 的频带利用率为 1Band Hz 大于传输函数 a 的频带利用率 所以 应选择传输函数 b 或 c 传输函数 b 是理想低通特性 其单位冲激响应为 和时间 成反比 尾部收敛慢且传输函数 难以实现 传输函数 c 是三角形特性 其单位冲激响应为型 与时间成反比 尾部收敛快且传输函数较易实现 因此 选择传输函数 c 较好 5 13 解 因为 其它 0 cos 1 0 00 H 它是 1 的升余弦特性 它的频谱宽度为 00 频率范围 00 2 1 2 1 f 即 fH 左右平移 0 2 1 后 在 00 2 1 2 1 f 内可以叠加为一个常数 所以它允许的最高 码元传输速率为 0 2 1 B R 码元宽度 0 2 1 B s R T 5 14 证明 1 由传输函数得 因为 所以 根据对称性可得 因此 单位冲激响应为 2 当时 根据奈奎斯特第一准则知 所以 可以用速率传输数据 5 16 证明 系统总的误码率为 在单极性波形情况下 和分别为 其中 式判决门限 误码率为 可以通过求偏导数得到最佳判决门限 即 因为 所以 上式两边取对数可得 化简上式可得最佳判决门限为 当时 最佳判决门限为 此时系统误码率为 5 17 解 1 由图 5 2 可知接收滤波器输入噪声双边功率谱密度为 则 接收滤波器输出噪音双边功率谱密度为 接收滤波器输出噪声功率为 2 系统总的误码率为 在单极性波形情况下 和分别为 其中 是判决门限 误码率为 可以通过求偏导数得到最佳判决门限 当时 化简上式可得最佳判决门限为 此时系统误码率为 5 18 解 1 由题知 传送的是单极性基带信号 且 误码率 为 2 根据题意 即 可得 5 20 解 的峰值畸变值为 由公式 可得 其它值均为零 输出样值序列的峰值畸变值为 5 22 解 5 11 中理想低通滤波器的传输函数为 其对应的单位冲激响应为 图 5 11 系统单位冲激响应为 系统传输函数为 其中 第第六章六章 6 1 解 1 由题意知 所以 其频谱如题图 6 1 a 所示 a b 题 6 1 图 2 同理 其频谱如题图 6 1 b 所示 6 2 解 1 基带信号中最大角频率为 由抽样定理可得抽样频率为 所以抽样间隔 2 由题可知 因为 所以 抽样信号的频谱图如题图 6 2 所示 题图 6 2 6 3 解 1 滤波后的信号频率为 其最高频率为 由抽样定理可得理 想抽样速率为 2 当抽样速率时 其已抽样信号的频谱如题图 6 3 c 所示 题图 6 3 c 6 4 解 由题意可得 已抽样信号频谱为 设如图 6 4 b 所示 则如图 6 4 c 所示 题 6 4 图 b c 6 5 解 的单个脉冲的时域表示式为 的频谱表示式为 设的频谱如 题图 6 5 b 所示 则若 则 所以 的频谱图如题图 6 5 c 所示 题 6 5 图 b c 6 6 解 已抽样信号为 其频率表示式为 用该矩形脉冲以频率对该信号抽样时 其频谱的表示式为 6 7 解 门函数的频谱函数为 当时 Hz Hz 所以最小抽样速率为 1000 s 6 8 解 因为 所以所需二进制码为 6 位 量化级间隔为 6 9 解 量化间隔 量化区间终点依次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