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习题集及答案2_第1页
物理化学习题集及答案2_第2页
物理化学习题集及答案2_第3页
物理化学习题集及答案2_第4页
物理化学习题集及答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相平衡相平衡 一 选择题 1 二组分体系恒温时 可能同时存在的最大相数为 A 2 B 3 C 4 2 在 两项中都含有 A 和 B 两种物质 当达相平衡时 下列哪种情况正确 ABAAABAB A C D B 3 在 101325Pa 下 水 冰和水蒸气平衡的系统中 自由度为 A 0 B 1 C 2 4 在密闭容器中有食盐饱和溶液 并且存在着从溶液中析出的细小食盐结晶 则系统的自由度是 A 0 B 1 C 2 D 3 5 系统是 N2和 O2两种气体的混合物时 自由度应为 A 1 B 2 C 3 D 4 6 在 101325 Pa 下 水和水蒸气呈平衡的系统 其自由度 f 为 A 0 B 1 C 2 D 3 7 NH4Cl s 在真空容器中分解达到平衡 NH4Cl s HCl g NH3 g A K 3 2 f 2 B K 2 2 f 1 C K 1 2 f 1 D K 4 2 f 1 8 25 及标准压力下 NaCl s 与其水溶液平衡共存 A K 1 2 f 1 B K 2 2 f 1 C K 2 2 f 0 D K 4 2 f 1 9 已知在 318 K 时纯丙酮的的蒸气压为 43 063 kPa 今测得氯仿的摩尔分数为 0 30 的丙酮 氯仿二元溶液上丙酮的蒸气压为 26 77 kPa 则此溶液 A 为理想液体混合物 B 对丙酮为负偏差 C 对丙酮为正偏差 D 无法确定 10 苯 A 与甲苯 B 形成理想混合物 当把 5 mol 苯与 5 mol 甲苯混合形成溶液 这时 与溶液相平衡的蒸汽中 苯 A 的摩尔分数是 A yA 0 5 B yA 0 5 D 无法确定 11 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沸点的论述正确的是 A 沸点与溶液组成无关 B 沸点在两纯组分的沸点之间 C 小于任一纯 组分的沸点 D 大于任一纯组分的沸点 12 由 A 及 B 二种液体组成理想溶液 A B 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 p A p B x 为液相组成 y 为气相组成 若 p A p B 表示纯态 则 A xA xB B xA yA C 无法确定 D xA xl D f 1 xg xl 19 一定温度下 二元理想液态混合物中若纯 B 的饱和蒸汽压大于纯 A 的饱和蒸 汽压 pB pA 则当 xB增大汽液两相达平衡时 系统压力 A 不变 B 减少 C 增大 D 不一定 20 由 A B 二组分组成一理想液态混合物 若 pB pA 则系统总蒸气压 p 总 有 A p总 pB B p总 p总 pA 21 组分 A 与组分 B 形成完全互溶体系 一定温度下 若纯 B 的饱和蒸汽压大 于纯 A 的饱和蒸汽压 pB pA 当此组分构成的混合液 处于汽液平衡时 A yB xB B yB x2 B y2 x2 C y2 x2 D 不确定 28 二元恒沸混合物的组成 A 固定 B 随温度而变 C 随压力而变 D 无法判断 29 一单相体系 如果有 3 种物质混合组成 它们不发生化学反应 则描述该 系统状态的独立变量数应为 A 3 B 4 C 5 D 6 30 对于相律 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 相律不适用于有化学反应的多相系统 B 影响相平衡的只有强度因素 C 自由度为零意味着系统的状态不变 D 平衡的各相中 系统包含的每种物质都不缺少时相律才正确 31 关于三相点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纯物质和多组分系统均有三相点 B 三相点就是三条两相平衡线的交点 C 三相点的温度可随压力改变 D 三相点是纯物质的三个相平衡共存时温度和压力所决定的相点 32 用相律和 Clapeyron 方程分析常压下水的相图所得出的下述结论中不正确的 是 A 在每条曲线上 自由度 f 1 B 在每个单相区 自由度 f 2 C 在水的凝固点曲线上 Hm 相变 和 Vm的正负号相反 D 在水的沸点曲线上任一点 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率都小于零 33 Clapeyron 方程不适用于 A 纯组分固 纯组分固 可逆相变 B 理想溶液中任一组分的液 气可逆相变 C 纯物质固 气可逆相变 D 纯物质在等温等压下的不可逆相变 34 对于下述结论 正确的是 A 在等压下有确定沸点的液态系统一定是纯物质 B 任何纯固体物质都有熔点 C 在一定温度下 纯液体的平衡蒸气压与液体所受外压力无关 D 纯固体物质的熔点可以有很多个 35 下面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定压下 纯固体物质不一定都有确定的熔点 B 定压下 纯液态物质有确定的唯一沸点 C 定压下 固体混合物都不会有确定的熔点 D 定温下 液体的平衡蒸气压与外压有关 36 当用三角形坐标来表示三组分物系时 若某物系其组成在平行于底边 BC 的 直线上变动时 则该物系的特点是 A B 的百分含量不变 B A 的百分含量不变 C C 的百分含量不变 D B 和 C 的百分含量不变 37 在一定压力下 在 A B 二组分溶液的温度 组成图的最高 或最低 恒沸 点处 气 液两相组成的关系为 气相摩尔分数 yB 液相摩尔分数 xB A C D 远远大于 38 在一定压力下 若在 A B 两组分系统的温度 组成图 即 T xB图 中出现 最高恒沸点 则其蒸气总压对拉乌尔定律必产生 偏差 A 一般正 B 一般负 C 最大正 D 最大负 39 氢气和石墨粉在没有催化剂存在时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不发生化学发应 体系的组分数为多少 A K 2 B K 3 C K 4 D K 5 40 若上述体系中 在有催化剂存在时可生成 n 种碳氢化合物 平衡时组分数 为多少 A K 2 B K 4 C K n 2 D K n 41 一个含有 K Na NO3 和 SO42 四种离子的不饱和水溶液 其组分数为多少 A K 3 B K 4 C K 5 D K 6 42 若在水中溶解 KNO3和 Na2SO4两种盐 形成不饱和溶液 则该体系的组分 数为多少 A K 3 B K 4 C K 5 D K 6 43 碳酸钠与水可组成下列几种水合物 Na2CO3 H2O Na2CO3 7 H2O Na2CO3 10 H2O 问在 101 kPa 下 与 Na2CO3的水溶液和冰共存的含水盐最多 可以有几种 A 没有 B 1 种 C 2 种 D 3 种 44 下列说法中 哪一种比较准确 相律可应用于 A 封闭体系 B 开放体系 C 非平衡开放体系 D 已达平衡的多相开放体系 45 单一组分物质的熔点温度 A 是常数 B 仅是压力的函数 C 同时是压力和温度的函数 D 除了温度和压力外 还是其他因素的函数 上述说法中 哪一个正确 46 某种物质在某溶剂中的溶解度 A 仅是温度的函数 B 仅是压力的函数 C 同时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 D 除了温度和压力外 还是其他因素的数 上述说法中 哪一个正确 47 NaCl 水溶液和定压纯水经半透膜达成渗透平衡 该体系的自由度数是多少 A f 1 B f 2 C f 3 D f 4 48 在实验室的敞口容器中 装有单组分液体 如对其不断加热 将看到什么 现象 A 沸腾现象 B 三相共存现象 C 临界现象 D 升华现象 49 在一个固体的透明真空容器中 装有少量单组分液体 如对其不断加热 可见到什么现象 A 沸腾现象 B 三相共存现象 C 临界现象 D 升华现象 50 上题中 如使容器不断冷却 可得什么现象 A 沸腾现象 B 三相共存现象 C 临界现象 D 升华现象 51 克 克方程可适用下列哪些体系 A I2 s I2 g B C 石墨 C 金刚石 C I2 s I2 l D I2 l I2 g E I2 g n T1 p1 I2 g n T2 p2 F I2 l H2 g 2HI g 52 同一只液化石油气罐 每一次都用到无气流出时才去灌气 但冬季灌气时 该罐可装 8 kg 夏季灌气时 可装 10 kg 产生这种差异可能的原因是 A 气罐热胀冷缩 B 液化气是多组分 C 磅秤不准 D 气温的影响 53 接上题 为了使该气罐冬季也能装 10 kg 采取什么办法比较正确 A 把罐内残余物倒出 B 用火烘烤罐体放气 C 用气时 将罐放在热水中浸泡 D 换大号气罐 54 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 相图说明的是什么体系 A 封闭体系 B 开放体系 C 未达平衡的开放体系 D 已达平衡的多相开放体系 55 相图与相律之间是什么关系 A 相图由相律推导得出 B 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 相图不能违背相律 C 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 与相律无关 D 相图决定相律 56 下述说法中 哪一个是错误的 A 通过相图可确定一定条件下体系由几相构成 B 相图可表示出平衡时每一相的组成如何 C 相图可表示出达到相平衡所需的时间长短 D 通过杠杆规则可在相图上计算各相的相对数量多少 57 物质 A 与 B 的体系在蒸馏时可按一定比例构成低共沸混合物 E 已知纯物 质时 A 与 B 的沸点之间的关系为 Tb B Tb A 若将任意比例的 A B 体系 在一个精馏塔中蒸馏 则塔顶馏出物应是什么 A 纯 B B 纯 A C 低共沸混合物 E D 不一定 58 若 A 与 B 可构成高共沸混合物 E 则将任意比例的 A B 体系在一个精馏 塔中蒸馏 塔顶馏出物应是什么 A 纯 B B 纯 A C 高共沸混合物 E D 不一定 59 组分 A 与 B 可形成共沸混合物 E 现欲将 A B 的体系进行共沸蒸馏 将二 组分分离 则 E 应是什么 A 高共沸混合物 B 低共沸混合物 C 无论是高共沸混合物或低共沸混合物均可 D 无论是高共沸混合物或低共沸混合物均不可 60 组分 A 与 B 体系用共沸蒸馏法分离 所用的两个精馏塔中只有塔 1 有进料 口 现若将任意比例的 A B 物料加入塔中 则从塔 1 底部应得到什么物质 A 纯 A B 纯 B C 共沸混合物 D 不一定是纯 A 或纯 B 61 当外压恒定时 同一比例的 A 与 B 组成的溶液其沸点和冷凝点有何关系 A 一定重合 B 一定不重合 C 不一定重合 62 已知温度为 T 时 液体 A 的蒸气压为 13330 Pa 液体 B 的蒸气压为 6665 Pa 设 A 与 B 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 则当 A 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为 0 5 时 其 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为多少 A 1 3 B 1 2 C 2 3 D 3 4 63 固熔体是几相 A 一相 B 二相 C 三相 D 四相 64 用什么仪器即可以区分固熔体和低共熔混合物 A 放大镜 B 金相显微镜 C 超显微镜 D 电子显微镜 65 组分 A 与 B 可以形成以下几种稳定混合物 A2B s AB s AB2 s AB3 s 设所有这些化合物都有相合熔点 则此 A B 体系的低共熔点最多有几 个 A 3 个 B 4 个 C 5 个 D 6 个 66 在水与苯胺的相图 C 点为最高临界溶解点 温度为 T0 C 点下面的区域 为两相区 若在某项化工工艺中欲用水萃取苯胺中的物质 则操作的最佳温度 应如何选择 A T T0 B T pB 在一定温度下 由 A B 组成的气液平衡系统 当系统 组成 xB0 3 时 注系统中加入 B 1 则系统压力降低 这一结果说明该系统是具有 恒沸点 13 对三组分相图 最多相数为 最大自由度数为 它们分别 是 等强度变量 填空题答案 1 3 2 1 1 3 1 1 0 2 3 C 2 P 3 F 1 4 1 5 1 1 6 2 3 7 能够维持系统原有相数而可以独立改变的变 量 F C P 2 8 4 9 2 3 1 10 11 yB 0 625 12 最高 13 5 4 温度 压力及两个组成 三 判断题 1 多组分系统 物种数会因思考问题的方法而异 组分数却是一定的 2 单组分系统的物种数一定等于 1 3 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变量 AA 4 在恒定压力下 根据相律得出某一系统的 F 1 则该系统的温度就有一个确定 的值 5 根据二元液系的 p x 图可以准确地判断该系统的液相是否是理想液态混合物 6 二组分的理想液态混合物的蒸气总压力介于二纯组分的蒸气压之间 7 双组分相图中恒沸混合物的组成随外压力的不同而不同 8 依据相律 恒拂混合物的沸点不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9 依据相律 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 蒸气压应该是定值 10 相是指系统处于平衡时 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都均匀的部分 11 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总蒸汽压大于任意纯组分的蒸汽压 12 在一定温度下 由纯液态的 A 与 B 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已知 pA pB 当气 液两相达到平衡时 气相组成 yB总是大于液相组成 xB 13 如同理想气体一样 理想液态混合物中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14 在一定压力下 A B 二组分溶液的温度 组成图的最高 或最低 恒沸点处 气 液两相组成相等 15 在一定压力下 若在 A B 二组分系统的温度 组成图中出现最高恒沸点 则其蒸气总压对拉乌尔定律必产生最大负偏差 16 水的冰点与水的三相点没有区别 17 二组分沸点 组成图中 处于最高或最低恒沸点时其自由度为零 18 含不挥发性溶质的理想稀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19 克拉佩龙 Clapeyron 方程式对于任何纯物质的任何两相平衡均适用 20 组分数 K 就是表示在一个平衡体系中所含各种物质的种类数 21 杠杆规则只适用于 T x 图的两相平衡区 22 对于二元互溶液系 通过精馏方法总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 23 二元液系中 若 A 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 那么 B 组分必定对拉乌 尔定律产生负偏差 24 恒沸物的组成不变 25 若 A B 两液体完全不互溶 那么当有 B 存在时 A 的蒸气压与系统中 A 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26 三组分系统最多同时存在 5 个相 27 在一个密封的容器内 装满了 373 15 K 的水 一点空隙也不留 这时水的 蒸气压等于零 28 在室温和大气压力下 纯水的蒸气压为 p 若在水面上充入 N2 g 以增加外 压 则纯水的蒸气压下降 29 小水滴与水汽混在一起成雾状 因为它们都有相同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所 以是一个相 30 面粉和米粉混合得十分均匀 肉眼已无法分清彼此 所以它们已成为一相 31 将金粉和银粉混合加热至熔融 再冷却至固态 它们已成为一相 32 1 mol 的 NaCl s 溶于一定量的水中 在 298 K 时 只有一个蒸气压 33 1 mol 的 NaCl s 溶于一定量的水中 再加入少量的 KNO3 s 在一定的外压 下 当达到气 液平衡时 温度必有定值 34 纯水在三相点和冰点时 都是三相共存 根据相律 这两点的自由度都应 该等于零 35 在克拉贝龙方程中 dp dT H T V H 和 V 的符号可相同或不同 36 恒沸物的组成不变 电化学电化学 一 选择题 1 已知 CuSO4 溶液的重量摩尔浓度为 m 则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A m B 3m C 4m 2 法拉第 Faraday 常数 表示 A 1mol 电子的电量 B 1mol 电子的质量 C 1mol 电子的数量 3 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率最大 A 0 1M KCl 水溶液 B 0 001M HCl 水溶液 C 0 001M KOH 水溶液 D 0 001M KCl 水溶液 4 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 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则溶液的电导 率 与摩尔电导 m变化为 A 增大 m增大 B 增大 m减少 C 减少 m增大 D 减少 m减少 5 在一定的温度下 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 其摩尔电导变化为 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 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 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 弱电解质溶液减少 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6 已知 298K CuSO4 CuCl2 NaCl 的极限摩尔电导率 分别为 a b c 单 位为 S m2 mol 1 那么 Na2SO4 是 A c a b B 2a b 2c C 2c 2a b D 2a b c 7 离子运动速度直接影响离子的迁移数 它们的关系是 A 离子运动速度越大 迁移电量越多 迁移数越大 B 同种离子运动速度是一定的 故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 其迁移数相同 C 在某种电解质溶液中 离子运动速度越大 迁移数越大 D 离子迁移数与离子本性无关 只决定于外电场强度 8 质量摩尔浓度为 m 的 H3PO4溶液 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 则溶液中 H3PO4的活度 aB为 A 4m4 4 B 4m 4 C 27m 4 D 27m4 4 9 将 AgCl 溶于下列电解质溶液中 在哪个电解质溶液中溶解度最大 A 0 1M NaNO3 B 0 1M NaCl C 0 01M K2SO4 D 0 1M Ca NO3 2 10 浓度为 1 mol kg 1的 CuSO4浓度的离子强度 I1 浓度为 1 mol kg 1的 NaCl 浓度的离子强度 I2 那么 I1与 I2的关系为 A I1 I2 B I1 I2 C I1 4I2 D I1 2I2 11 下列说法不属于可逆电池特性的是 A 电池放电与充电过程电流无限小 B 电池的工作过程肯定为热力学可逆过程 C 电池内的化学反应在正逆方向彼此相反 D 电池所对应的化学反应 rGm 0 12 下列电池中 哪个电池反应不可逆 A Zn Zn2 Cu2 Cu B Zn H2SO4 Cu C Pt H2 g HCl aq AgCl Ag D Pb PbSO4 H2SO4 PbSO4 PbO2 13 对韦斯登标准电池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温度系数小 B 为可逆电池 C 正极为含 12 5 镉的汞齐 D 电池电动势保持长期稳定不变 14 电极 Pt Cl2 g KCl a1 与 Ag s AgCl s KCl a2 这两个电极的电极反应 相界面有 A 1 2 个 2 2 个 B 1 1 个 2 2 个 C 1 2 个 2 1 个 D 1 1 个 2 1 个 15 铅蓄电池放电时 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 2H 2e H2 B Pb Pb2 2e C PbSO4 2e Pb SO42 D PbO2 4H SO42 2e PbSO4 2H2O 16 下列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无关的是 A Zn ZnCl2 aq Cl2 p Pt B Zn ZnCl2 aq KCl aq AgCl Ag C Ag AgCl KCl aq Cl2 p Pt D Pt H2 p HCl aq Cl2 p Pt 17 25 时电池反应 H2 g O2 g H2O l 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势为 E1 则 反应 2H2O l 2H2 g O2 g 所对应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E2是 A E2 2E1 B E2 2E1 C E2 E1 D E2 E1 18 下列反应 AgCl s I AgI s Cl 其可逆电池表达式为 A AgI s I Cl AgCl s B AgI s I Cl AgCl s C Ag s AgCl s Cl I AgI s Ag s D Ag s AgI s I Cl AgCl s Ag s 19 可以直接用来求 Ag2SO4的溶度积的电池是 A Pt H2 p H2SO4 a Ag2SO4 s Ag B Ag AgNO3 a K2SO4 a PbSO4 s Pb s C Ag s Ag2SO4 s K2SO4 a HCl a AgCl s Ag s D Ag AgNO3 a H2SO4 a Ag2SO4 s Ag s 20 若某电池反应的热效应是负值 那么此电池进行可逆工作时 与环境交换 的热 A 放热 B 吸热 C 无热 D 无法确定 21 原电池 Pt H2 p H2SO4 0 01m O2 p Pt 在 298 K 时 E 1 228 V 并已知 H2O l 的生成热 286 06 kJ mol 1 n 2 那么该电池的温度系数是 H A 8 53 10 4 V K 1 B 4 97 10 3 V K 1 C 4 12 10 3 V K 1 D 8 53 10 4 V K 1 22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 以实际工作电压 E 放电过程中 电池的反应热 Q 等于 A H zFE B H zFE C T S D T S zFE 23 下列电池中 E 最大的是 A Pt H2 p H a 1 H a 0 5 H2 p Pt B Pt H2 2 p H a 1 H a 1 H2 p Pt C Pt H2 p H a 1 H a 1 H2 p Pt D Pt H2 p H a 0 5 H a 1 H2 2 p Pt 24 法拉第定律限用于 A 液态电解质 B 无机液态或固态电解质 C 所有液态或固态电解质 D 所有液态 固态导电物质 25 在一般情况下 电位梯度只影响 A 离子的电迁移率 B 离子迁移速率 C 电导率 D 离子的电流分数 26 浓度为 m 的 Al2 SO4 3溶液中 正 负离子的活度系数分别为 和 则平 均活度系数 等于 A 108 1 5m B 2 3 1 5m C 2 3 1 5 D 3 2 1 5 27 室温下无限稀的水溶液中 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A 1 3La3 B 1 2Ca2 C NH4 D OH 28 科尔劳许定律 m m 1 Bc1 2 适用于 A 弱电解质 B 强电解质 C 无限稀溶液 D 强电解质的稀溶液 29 在应用电位计测定电动势的实验中 通常必须用到 A 标准电池 B 标准氢电极 C 甘汞电极 D 活度为 1 的电解质溶液 30 0 001 mol kg 1K3 Fe CN 6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A 6 0 x 10 3 B 5 0 x 10 3 C 4 5 x 10 3 D 3 0 x 10 3 31 已知 m H2O 291 K 4 89 x 10 2 S m2 mol 1 此时 291 K 纯水中的 mH mOH 7 8 x 10 8 mol kg 1 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 k 为 A 3 81 x 10 9 S m 1 B 3 81 x 10 6 S m 1 C 7 63 x 10 9 S m 1 D 7 63 x 10 6 S m 1 32 已知 Cu2 Cu0 0 337 V Cu Cu0 0 521 V 由此可知 Cu2 Cu 0等于 A 0 184 V B 0 184 V C 0 352 V D 0 153 V 33 已知 Cu 的原子量为 63 54 用 0 5 法拉第电量可从 CuSO4 溶液中沉淀出多 少克 Cu A 16 g B 32 g C 64 g D 127 g 34 已知 LiCl 晶体 0 384 kJ mol 1 则 Li Cl2电池 Li LiCl 饱和溶液 Cl2 101 325kPa M 的标准电动势 E0约为 A 1 V B 2 V C 3 V D 4 V 35 往电池 Pt H2 101 325 kPa HCl 1 mol kg 1 CuSO4 0 01 mol kg 1 Cu 的 右边分别加入下面四种溶液 其中能使电动势增大的是 A 0 1 mol kg 1CuSO4 B 0 1 mol kg 1Na2SO4 C 0 1 mol kg 1Na2S D 0 1 mol kg 1 NH3 H2O 36 电池 Pt H2 p1 HCl a Cl2 p2 Pt 的反应可写成 1 H2 p1 Cl2 p2 2HCl a 2 1 2 H2 p1 1 2 Cl2 p2 HCl a 则 A rGm 1 rGm 2 E1 E2 B rGm 1 rGm 2 E1 E2 C rGm 1 rGm 2 E1 E2 D rGm 1 rGm 2 E1 E2 37 欲求 AgCl 的活度积 则应设计的电池为 A Pt Cl2 p HCl a1 AgNO3 a2 Ag B Ag AgCl s HCl a Cl2 p Pt C Ag AgCl s HCl a1 AgNO3 a2 Ag D Ag AgNO3 a1 HCl a2 AgCl s Ag 38 下列电池中液接电势不能被忽略的是 A Pt H2 p1 HCl m H2 p2 Pt B Pt H2 p HCl m1 HCl m2 H2 p Pt C Pt H2 p HCl m1 HCl m2 H2 p Pt D Pt H2 p HCl m1 AgCl Ag Ag AgCl HCl m2 H2 p Pt 39 为测定由电极 Ag AgNO3 aq 及 Ag AgCl HCl aq 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 下列哪一项不可采用 A 电位计 B 饱和 KCl 盐桥 C 标准电池 D 直流检流计 39 温度 T 时电池反应 A B C D 所对应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 E1 则反应 2C 2D 2A 2B 所对应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E2 则 A E2 E1 B E2 E1 C E2 2E1 D E2 2E1 40 298K 在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 A Na 的迁移数为定值 B Na 的迁移速率为定值 C Na 的电迁移率为定值 D Na 的摩尔电导率为定值 41 下列电池中 电池电动势 E 与 Cl 浓度无关的是 A Zn ZnCl2 aq AgCl s Ag s B Zn ZnCl2 aq KCl aq Cl2 g p Pt C Ag AgCl s KCl aq Cl2 g p Pt D Hg HgCl2 s KCl aq AgNO3 aq Ag 42 在一测定离子迁移数装置中 放有浓度为 c 的 ZnCl2的水溶液 当在某一测 量条件下 Zn2 的迁移速率刚好与 Cl 1的迁移速率相等 则此时所测得的 Zn2 的迁移数 t Zn2 t Cl 1 A 2 倍于 B 的 1 2 为 C 等于 D 无法确定 43 某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m 0 05 mol kg 1 离子强度 I 0 15 mol kg 1 该电解 质是 A NaCl B CuSO4 C CaCl2 D AlCl3 二 填空题 1 电解质溶液中含有相同浓度的 Fe2 Ca2 Zn2 Cu2 的电解质溶液 若不 考虑超电势时 在惰性电极上金属析出的次序如何 2 电池 Ag s AgCl s Cl aq Ag aq Ag 可选用 做盐桥 3 电池 Ag s AgNO3 aq KCl aq Cl2 g Pt 的电池反应为 4 298 K 时 电池 Pt H2 g H2SO4 b Ag2SO4 s Ag 的 E 0 6501V E Ag Ag 0 799V 则 Ag2SO4的活度积 Ksp为 5 常用的甘汞电极的电极反应 Hg2Cl2 s 2e 2Hg l 2Cl aq 设饱和甘汞电 极 摩尔 1 mol dm3 的甘汞电极和 0 1 mol dm3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分别为 E1 E2 E3 则 298 K 时三者的相对大小为 6 25 时 要使电池 Na Hg 1 Na aq Na Hg 2 成为自发电池 则 1 2 填或 7 有一自发原电池 已知其温度系数为负值 则该反应的 rHm 0 填或 8 电池反应 1 Cu Cu2 Cu2 Cu Pt 2 Cu Cu Cu2 Cu Pt 的电 池反应均可写成 Cu Cu2 2 Cu 则 298K 时如上两电池的 E1 E2 rGm 1 rGm 2 9 在温度 T 下 若将浓度为 cB的某强电解质 B 的溶液稀释至浓度为 1 2 cB时 则稀释后的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 稀 稀释前的溶液电导率 浓 kk 而摩尔电导率 m 稀 m 浓 10 在电解池中 其电极间距离为 1 m 外加电压为 1 V 池中放有 m 0 01 mol kg 1NaCl 溶液 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仅将电极距离从 1 m 改为 2 m 正 负离子的迁移速率 u 正 负离子的迁移数 t 11 在 25 下 将电导率 KCl 0 141 S m 1的 KCl 装入电导池中 测得其电 阻为 525 而在同一电导池中放入浓度为 0 10 mol dm 3的 NH3 H2O 溶液 测 得其电阻为 2030 则 NH3 H2O 的摩尔电导率 m为 12 若原电池 Ag s AgCl s HCl a Cl2 g p Pt s 的电池 反应写成以下两种反应式 2rm 2rm 1 Ag s Cl g AgCl s 1 1 1 2 2Ag s Cl g 2AgCl s 2 2 2 GE GE D D 则 rG 1 rG 2 E 1 E 2 13 已知下列两电池的标准电动势分别为 E10和 E20 3 3 2 3 3 2 2 2 2 Pt H g H H 1 Fe Fe 1 Fe Fe 1 Pt 1 Pt H g H H 1 Fe Fe 1 Fe 2 Pt H g H H 1 Fe Fe 1 Fe 3 paaa paa paa 上述原电池 3 的标准电动势 E30与 E10和 E20的关系式为 填空题答案 1 Fe2 Cu2 Zn2 Ca2 2 NH4NO3或 KNO3 3 Ag s 1 2 Cl2 g Ag Cl 4 9 58 10 6 5 E1 E2 7 8 9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大于 10 变小 不变 11 2 1 364 7 S mmol 12 E 1 E 2 2 rG 1 rG 2 13 31 3 2 1 22 EEE QQQ 三 判断题 1 由公式 m c 可知 对强电解质 若浓度增大一倍 离子数目增大一倍 其电导率也增大一倍 故 m不随浓度变化 2 只要在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与充电时的反应互为可逆 则该电池就是可逆电池 3 无论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 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m均随浓度的增大而减 小 4 无限稀释时 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可由作图外推法得到 5 溶液是电中性的 正 负离子所带电量相等 所以正 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 也相等 6 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 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 其迁移数也一 定 7 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8 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 1 9 电解池通过 lF 电量时 可以使 1mol 物质电解 10 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 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 之和 这一规律只用于强电解质 11 对于电池 Zn ZnSO4 aq AgNO3 aq Ag 其中的盐桥可以用饱和 KCl 溶液 12 用 Pt 电极电解 CuCl2水溶液 阳极上放出 Cl2 13 在一定温度下稀释电解质溶液 摩尔导电率 m肯定会增大 而电导率 k 值的变化则不一定 14 摩尔电导率 m k c 对于弱电解质溶液 式中的 c 表示已解离部分的浓 15 在一定温度下 1 1 价强电解质稀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m值的大小反映了 溶液浓度的大小和离子迁移率的大小 16 工业电解槽可通过 104 A 以上的大电流 可见正 负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 移速率是很大的 17 电解时在电极上首先发生反应的离子总是承担了大部分的电量迁移任务 18 一定的温度下 给定离子 B 在一定溶剂的无限稀溶液中的摩尔电导率和电 迁移率都是常数 19 电池的电动势决定于电池内的氧化还原反应 因此 对应着一定的电池总 反应必有确定的电动势 20 电极反应是可逆反应的电极不一定能选作参考电极 21 对于给定的电极反应 标准电极电势的数值随温度而变 22 对任一种有液接的浓差电池 加盐桥比不加盐桥的电动势大 23 恒温下 电解质的溶液的浓度增大时 其电导率增大 摩尔电导率减少 24 以 m对 作图 用外推法可以求得弱电解质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c 25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既可应用于无限稀释的强电解质溶液 又可应用于无限 稀释的弱电解质溶液 26 浓度等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仅改变电位梯度 则离子电迁移速率要随 之变化 因此离子的迁移数也要改变 27 电导率 k Kcell R 所以电导率 k 与电导池常数 Kcell成正比关系 表面现象表面现象 一 选择题 1 下列措施中 不一定会使溶胶发生聚沉的是 A 加热溶液 B 加入电解质 C 加入大分子溶液 2 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 2 p r A 一定大于零 B 一定小于零 C 一定不等于零 3 附加压力 p 与液面曲率半径和表面张力的关系为 2 A B C 2 ppp rrr 4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比表面自由能的物理意义是 在定温定压下 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引起 系统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 B 表面张力的物理意义是 在相表面的功面上 垂直作用于表面上任意单位 长度功线的表面紧缩力 C 比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量纲相同 单位不同 D 比表面自由能单位为 J m2 表面张力单位为 N m 1时 两者数值不同 5 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 25 和 75 的水中 则毛细管中的水在两不同 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 A 相同 B 无法确定 C 25 水中高于 75 水中 D 75 水中高于 25 水中 6 某温度压力下 有大小相同的水滴 水泡和气泡 其气相部分组成相同 见 图 它们三者表面自由能大小为 A Ga Gc Gc C Ga Gb W D 不能回答 29 用同一滴管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滴下同体积的三种液体 水 硫酸水溶液 丁醇水溶液 则它们的滴数为 A 一样多 B 水的最多 丁醇水溶液最少 C 硫酸水溶液最多 丁醇水溶液最少 D 丁醇水溶液最多 硫酸水溶液最少 3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任何液面都存在表面张力 B 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 C 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方向指向曲率中心 D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31 将装有润湿性液体的毛细管水平放置 在其右端加热 则管内液体将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动 D 左右来回移动 32 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基本无关 A 温度 B 液体密度 C 大气压力 D 重力加速度 33 298K p0下 将直径 1 mm 的毛细管插入水中 需多大压力才能防止水面 上升 已知此时水的表面张力为 72 x 10 3 N m 1 A 288 kPa B 144 kPa C 576 kPa D 316 kPa 34 微小晶体与同一种的大块晶体相比较 下列说法哪一个不正确 A 微小晶体的饱和蒸气压大 B 微小晶体的表面张力未变 C 微小晶体的溶解度小 D 微小晶体的熔点较低 35 水在某毛细管内上升高度为 h 若将此管垂直地向水深处插下 露在水面 以上的高度为 h 2 则 A 水会不断冒出 B 水不流出 管内液面凸起 C 水不流出 管内凹液面的曲率半径增大为原先的 2 倍 D 水不流出 管内凹液面的曲率半径减小为原先的一半 36 设反应 CaCO3 s CaO s CO2 g 已达平衡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 CaCO3 进一步粉碎 则平衡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不移动 D 不能确定 37 下面对于物理吸附的描述 哪一条不正确 A 吸附力基于范德华力 吸附一般没有选择性 B 吸附层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C 吸附速度较快 吸附热较小 D 吸附较稳定 不易解吸 38 Freundlich 吸附等温式 m kpn适用于 A 低压 B 中压 C 高压 D 任何压力 39 用 BET 流动法测定多孔固体的比表面时 要求气体与固体之间最好 A 只有物理吸附 B 只有化学吸附 C 兼有两类吸附 D 只在高压下吸附 40 兰缪尔吸附等温式所基于的一个假设是 A 理想的气体行为 B 平整的固体表面 C 吸附热为一常数 不随吸附过程变化 D 吸附与脱附的活化能均为零 41 气体在固体表面发生等温吸附时 A S 0 B S 0 产生正吸附 B d dc 0 产生负吸附 C d dc 0 产生正吸附 D d dc 0 产生负吸附 43 W O 型乳化剂的 HLB 值范围是 A 2 6 B 7 10 C 12 15 D 14 18 44 对临界胶束浓度 CMC 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MC 是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B 在 CMC 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都有显著变化 C 在 CMC 前后溶液的电导值变化显著 D 达到 CMC 以后溶液的表面张力不再有明显变化 45 在用最大气泡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实验中 下述哪一条操作规定是错误 的 A 毛细管壁必须清洗干净 B 毛细管口必须平整 C 毛细管必须垂直放置 D 毛细管插入液体内部一定深度 46 已知 298 K 时水 辛醇的界面张力为 0 009 N m 1 水 汞的界面张力为 0 375 N m 1 汞 辛醇的界面张力为 0 348 N m 1 由以上数据可以判定 A 水可以在汞 辛醇的界面上铺展 B 辛醇可以在汞 水界面上铺展 C 水不能在汞的表面铺展 D 辛醇不能在汞的表面铺展 47 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相同点是 A 热力学稳定体系 B 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C 动力学稳定体系 D 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48 在稀的砷酸溶液中通入 H2S 制备硫化砷 As2S3 溶胶 H2S 适当过量 则胶 团结构为 A As2S3 m nH n x HS x xHS B As2S3 m nHS n x H x xH H C As2S3 m nH n x HS x xHS D As2S3 m nHS n x H x xHS 49 在溶胶的下列几种现象中 不是基于其动力性质的为 A 渗透 B 电泳 C 扩散 D 沉降平衡 50 下列诸性质中 哪一个属于亲液溶胶 A 胶溶与胶凝作用可逆 B 需要第三种物质作为稳定剂 C 对电解质十分敏感 D 丁达尔效应很强 51 对电动势 描述错误的是 A 它是指胶粒的相对运动边界与液体内部的电位差 B 其值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 C 其值一般高于热力学电势 D 有可能因外加电解质而改变符号 52 以 30 ml 0 01 mol dm 3的 KCl 溶液和 10 ml 0 02 mol dm 3的 AgNO3 溶液 混合制备溶胶 其胶粒的电泳走向是 A 向正极移动 B 向负极移动 C 因温度而异 D 因电位梯度而异 53 将带正电的 Fe OH 3 溶胶与带负电的 Sb2S3 溶胶混合 结果将是 A 发生聚沉 B 不聚沉 C 聚沉与否取决于搅拌速度 D 聚沉与否取决于正负电量是否接近相等 54 在 pH 2 4 3 B 1 2 4 3 2 1 D 4 3 2 或 4 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总受到一个指向 力 而表面张力则是 方 向上的力 5 在恒 T p 下 纯液体是通过 来降低其表面吉布斯自由能的 例 如 荷叶上的水滴呈球状是因为 6 分散在大气中的小液滴和小气泡 或者毛细管中的凸液面和凹液面 所产生 的附加压力的方向均指向于 7 水平放置的一根毛细管 设管中液体对毛细管壁完全润湿 当加热管中水柱 的右端时 则水柱将向 移动 8 将同样量的两小水滴中之一灌在玻璃毛细管中 该水滴能很好地润湿管壁 而另一小水滴则放在荷叶上 若两者均放在同温度地大气中 则最先蒸气掉的 是 9 产生过冷 过热和过饱和等亚稳态现象之原因是 10 在一定的 T p 下 无论何种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过程的熵变一定是 而焓变也一定是 11 在恒 T p 下 于纯水中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时 则表面活性剂在表面层 中的浓度 其在本体中的浓度 此时溶液的表面张力 纯水的 表面张力 填空题答案 1 凸 低于 下降 2 132 ppp 3 G 0 H 0 St1 2 C t1 2 E2 B E2 E1 47 表述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 Arrhenius 公式适用于 A 一切复杂反应 B 一切气相中的复杂反应 C 基元反应 D 具有明确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的所有反应 48 反应 2I H2O2 I2 2H2O 的速率方程为 dcH2O2 dt kcI cH2O2 又知 其反应历程为 I H2O2 IO 2H2O I IO I2 2H2O 则对反应 2 I H2O2 I2 2H2O 来说 A 反应级数为 2 反应分子数为 3 B 反应级数为 2 反应分子数为 2 C 反应级数为 2 不存在反应分子数 D 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均不存在 49 欲研究某化学反应的反应截面和它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应采用下列方法中 的 A 停止 流动法 B 分子束法 C 闪光光谱法 D 碰撞理论计算法 50 环氧乙烷的分解为一级反应 380 时 t1 2 363 min 活化能 Ea 217 kJ mol 1 则 450 时分解 75 环氧乙烷所需时间约为 A 5 min B 10 m C 15 min D 20 min 51 H2O2分解成 H2O 和 O2反应的活化能为 75 3 kJ mol 1 用酶作催化剂则活化 能降为 25 1 kJ mol 1 因此 25 时由于酶的作用使反应速率大致改变了 A 5 x 104倍 B 5 x 1010倍 C 6 x 1010倍 D 6 x 108倍 52 BET 公式 A 只能用于多层的物理吸附 B 只能用于单层的化学吸附 C 能用于单层的化学 物理吸附 D 能用于多层的化学 物理吸附 53 下列对于催化剂特征的描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对已达到平衡的反应无影响 B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自身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均不变 C 催化剂不影响平衡常数 D 催化剂不能实现热力学上不能发生的反应 54 对于一级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 2与初始浓度成正比 B 1 c 对 t 图为一直线 C 速率常数的单位为 t 1 D 只有一种反应物 55 某复杂反应速率常数与其基元反应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为 3 12 4 2 k kk k k 则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与基元反应活化能之间的关系为 A E 2E1 E2 1 2 E3 E4 B E E1 E2 1 2 E3 E4 C E E1 E2 E3 E4 D E 2 E1 E2 1 2 E3 E4 11 22 B aa C a12a1122 aa1122 A A B C k E kE kE EEEEk Ek E k Ek Ek E 56 有一平行反应 若分别表示总反应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 和活化能 则必存在的关系式是 D 都不对 57 某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 dcB dt kA1cA2 kA2cB k2cB 则该反应的机理为 A12 2A1 A2A2 A1 A122 A2 k 2ABC B 2ABC C 2AB B CD D 2A2 A BC kk kk k k kkk k 58 氢和氧的反应发展为爆炸是因为 A 大量的引发剂引发 B 直链传递的速率增加 C 自由基被消除 D 生成双自由基 形成支链 59 连串反应 在下列情况下 能使 B 的产率提高的是 12 ABC kk A B 分子很不活泼 A 分子较活泼 B 两个反应速率常数 k1远小于 k2 C A 分子很不活泼 B 分子较活泼 D 反应时间尽量延长 60 破坏臭氧的反应机理为 NO O3 NO2 O2 NO2 O NO O2 在此机理中 NO 是 A 总反应的产物 B 总反应的反应物 C 催化剂 D 上述都不是 61 某反应进行时 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 则此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 物初始浓度 A 成反比 B 成正比 C 平方成反比 D 无关 62 对于反应 A B P 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A 0 mol L 1 B 0 mol L 1 初始反应速率 mol L 1 s 1 10 2730 7632 83 20 2731 5262 83 30 8190 76325 47 A 物质的反应级数为 A 1 B 3 C 2 D 0 63 在一定条件下 基元反应为 A B D 则此反应为 分子反应 若实 验测定时 起始浓度 cA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