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医学统计学学习与实习题集目录第四章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3第五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8第六章 总体均数的估计11第七章 假设检验14第八章 t检验18第九章 方差分析21第十章 二项分布和Poisson分布及其应用26第十一章 检验29第十二章 秩和检验33第十三章 双变量关联性分析37第十四章 直线回归分析42第十五章 生存分析45第四章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思考与习题】 一、思考题1. 均数、中位数、几何均数的适用范围有何异同?2. 同一资料的标准差是否一定小于均数?3. 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标准差、变异系数的适用范围有何异同?4. 正态分布有哪些基本特征?5. 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时,正态分布法和百分位数法分别适用于何种资料?二、案例辨析题某市抽样测定了150名健康成年男性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mmol/L),资料如下,据此资料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和离散程度指标。0.23 0.84 1.16 1.39 1.64 1.76 1.89 2.04 2.18 2.28 0.34 0.85 1.24 1.39 1.68 1.78 1.91 2.05 2.21 2.29 0.49 0.86 1.25 1.41 1.70 1.79 1.91 2.06 2.21 2.30 0.57 0.87 1.30 1.41 1.71 1.81 1.91 2.06 2.21 2.30 0.62 0.91 1.30 1.43 1.71 1.82 1.92 2.06 2.22 2.32 0.62 0.95 1.33 1.44 1.71 1.83 1.93 2.10 2.24 2.33 0.65 0.96 1.33 1.47 1.72 1.83 1.94 2.10 2.24 2.35 0.67 0.99 1.34 1.53 1.73 1.83 1.96 2.10 2.25 2.36 0.68 1.04 1.35 1.56 1.74 1.84 1.97 2.12 2.25 2.36 0.71 1.08 1.35 1.58 1.74 1.84 1.98 2.14 2.25 2.37 0.71 1.08 1.36 1.58 1.74 1.86 2.00 2.15 2.25 2.38 0.72 1.09 1.36 1.58 1.75 1.87 2.01 2.15 2.26 2.39 0.78 1.14 1.37 1.60 1.75 1.87 2.01 2.15 2.27 2.39 0.80 1.15 1.39 1.60 1.75 1.88 2.02 2.16 2.27 2.40 0.80 1.16 1.39 1.61 1.75 1.89 2.03 2.17 2.28 2.41 计算结果为: 集中趋势指标 (mmol/L) 离散程度指标 (mmol/L)以上分析是否恰当,为什么?三、最佳选择题1. 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A. 总体与样本 B. 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C. 统计量与参数 D. 标准差与标准误E.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2. 描述一组正态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宜选用的指标是A. B. C. D. E. 3. 数据分布类型无法确定时,描述集中趋势宜选用的指标是A B C D E4. 反映一组血清抗体滴度资料的平均水平,常选用的指标是A. B. C. D. E. 5. 以下资料类型中,适宜用均数与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的是A. 正偏态分布 B. 负偏态分布 C. 对称分布D. 正态分布 E. 任意分布6. 当资料两端含有不确切值时,描述其变异度宜采用A. B. C. D. E. 四分位数间距7. 越大,表示A. 资料变异程度越大 B. 资料变异程度越小 C. 均数越大 D. 样本含量越大 E. 均数的代表性越好8. 正态分布曲线下范围内的面积(%)为A95 B90 C97.5 D99 E99.59. 某地拟制定正常学龄前儿童血铅值99%参考值范围,若正常学龄前儿童血铅含量服从近似对数正态分布,宜采用A BC DE四、综合分析题1. 测定了176名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的尿总砷含量(),资料如下,0.01690.02620.34330.05050.22660.16900.01650.03560.09680.16280.09040.10590.05820.02110.08670.03180.02560.02670.15920.13640.05830.02750.22850.02460.05080.10760.01950.04000.06460.11090.02120.01640.14010.06460.01390.03770.01610.01210.06170.26860.05320.07240.12800.01430.09800.56780.02280.12790.08720.06750.03610.06800.05910.08210.14180.10510.06620.10330.11880.08870.01020.01540.17750.02230.03190.09860.10190.04190.06780.03470.07530.05320.01510.02190.11390.11240.05240.02900.03760.15100.12500.03390.05490.09740.07530.29020.02220.02040.13250.04620.30470.04640.14860.02710.39530.02880.15200.05590.12440.12640.05760.01120.02220.40850.11280.04630.12400.02260.08090.03710.01830.14300.05590.03530.13330.23830.09290.02090.27480.01890.45420.07820.07410.14600.13170.04560.04990.03170.08630.05050.26910.35700.02270.03920.04060.05960.02600.09060.15160.06950.07230.03890.08100.23260.03110.01740.08680.05160.09700.03720.01260.06780.21330.52650.43850.03570.37060.06210.23300.09470.15910.06360.18450.04450.04300.02360.04290.01340.58050.06000.03870.03920.07470.04700.04250.2218(1) 绘制频数分布图,简述分布类型和分布特征;(2) 计算适当的集中趋势指标。2. 抽样调查某市4555岁健康男性居民的血脂水平,184名4555岁健康男性居民的血清总胆固醇(TC)的,已知健康人的血清总胆固醇服从正态分布。 (1) 估计该市4555岁健康男性居民的血清总胆固醇的95%参考值范围; (2) 估计该市4555岁健康男性居民中,血清总胆固醇在3.25mmol/L5.25mmol/L范围内的比例; (3) 估计该市4555岁健康男性居民中,血清总胆固醇低于3.80mmol/L所占的比例。3某地区120名3035岁组健康女性右足跟骨的硬度指数(stiffness index, SI)如下,求该地区3035岁女性的SI的95%参考值范围。53.18135.01133.4886.52118.50111.86121.35120.58126.71114.96111.49116.4868.65121.4892.03120.8995.25131.68105.51146.9876.25142.37121.95119.57138.15131.35135.85140.0591.33140.10133.00120.86130.75129.53127.87119.5393.59123.37143.21119.77115.5299.27118.2278.66119.80128.79106.49143.34134.0086.11110.85130.95121.2184.2597.71117.06103.5794.64128.83133.61112.19134.86139.31114.58111.88111.5688.22117.9988.13135.9183.63137.34141.59121.80111.29134.02117.33125.57131.32129.98109.31115.58139.4870.7291.82105.25125.62126.0897.9768.3357.9361.50114.63113.71139.74126.20114.85131.9453.06121.47126.90101.23108.1983.64133.1996.7989.6394.40102.61141.53117.87100.36137.39143.67137.9698.25119.5788.92145.06110.66第五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应用相对数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 为什么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3. 标准化率计算的直接法和间接法的应用有何区别?4. 常用动态数列分析指标有哪几种?各有何用途?5. 率的标准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二、案例辨析题某医生对98例女性生殖器溃疡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发现杜克雷氏链杆菌、梅毒螺旋体和人类单纯疱疹病毒2型病原体感染患者分别是30、51、17例,于是该医生得出结论:女性生殖器溃疡患者3种病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30.6%()、52.0%()和17.4%()。该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三、最佳选择题1. 某地2006年肝炎发病人数占当年传染病发病人数的10.1%,该指标为A. 率 B. 构成比 C. 发病率 D. 相对比 E. 时点患病率2. 标准化死亡比SMR是指A. 实际死亡数/预期死亡数 B. 预期死亡数/实际死亡数 C. 实际发病数/预期发病数 D. 预期发病数/实际发病数 E. 预期发病数/预期死亡数3. 某地人口数:男性13,697,600人,女性13,194,142人;五种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男性16774人,女性23334人;其中肺心病死亡人数:男性13952人,女性19369人。可计算出这样一些相对数:, , , 该地男性居民五种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为A. B. C. D. E. 4. 根据第3题资料,该地居民五种心血管病的总死亡率为A. B. C. D. E. 5. 根据第3题资料,该地男、女性居民肺心病的合计死亡率为A. B. C. D. E. 6. 某地区20002005年结核病的发病人数为,则该地区结核病在此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A B. C. D. E. 7. 经调查得知甲、乙两地的恶性肿瘤的粗死亡率均为89.94/10万,但经过标准化后甲地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为82.74/10万,而乙地为93.52/10万,发生此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 甲地的诊断技术水平更高B. 乙地的恶性肿瘤防治工作做得比甲地更好C. 甲地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乙地多D. 乙地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甲地多E. 甲地的男性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乙地多8. 下列不属于相对比的指标是A. 相对危险度RR B. 比值比ORC. 病死率 D. 变异系数CVE. 性别比9. 计算标准化率时,宜采用间接法的情况是A已知被标准化组的年龄别死亡率与年龄别人口数B已知被标准化组的死亡总数与年龄别人口数C已知标准组年龄构成与死亡总数D已知标准组的人口总数与年龄别人口数E被标化组各年龄段人口基数较大四、综合分析题1. 为研究经常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关系,19982000年间,某医生收集了356例COPD患者的吸烟史,经常吸烟(日平均1支以上,年)的COPD患者有231例;而同时期同年龄段的479名非COPD患者中,经常吸烟的有183例。试计算两组患者的经常吸烟率,并分析经常吸烟对COPD的影响。2. 某地居民19982004年某病的死亡率资料如表5-1所示,试作动态分析。 表5-1 某地居民19982004年某病死亡率(1/10万)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死亡率160.5144.2130.0120.285.669.538.53对某地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HBsAg阳性率进行检测,结果如表5-2所示,试比较该地男、女HBsAg阳性率。表5-2 某地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HBsAg阳性率(%)年龄组(岁)男性女性检查数阳性数阳性率检查数阳性数阳性率 0521122.30560132.3220516142.71957262.7240710436.06836546.4660838637.52570498.60合计25851325.1129231424.86第六章 总体均数的估计【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什么是均数的抽样误差?决定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样本均数的抽样分布有何特点?3阐述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4如何运用抽样分布规律估计总体均数?5阐述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区别。二、案例辨析题2005年随机抽取某市400名7岁男孩作为研究对象, 计算得其平均身高为122.5 cm, 标准差为5.0 cm。请估计该市7岁男孩身高的总体均数。某学生的回答如下:“该市2005年7岁男孩平均身高的点估计值为122.5 cm,按公式计算得到其总体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112.7, 132.3) cm”。请指出学生回答中的不恰当之处。三、最佳选择题1表示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A B CD E四分位数间距2关于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布是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的一簇单峰曲线B自由度越小,曲线越低平C当自由度为时,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D自由度相同时,越大,概率值越小E自由度越大,相同概率的界值越大3从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分别估计总体均数的95%置信区间,则精确度高的是A均数大的样本B均数小的样本C标准差小的样本D标准误大的样本E标准误小的样本4关于置信区间,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99%置信区间优于95%置信区间B置信区间的精确度反映在区间的长度C当样本含量确定时,准确度与精确度是矛盾的D置信区间的准确度反映在置信度的大小上E当置信度确定时,增加样本含量可提高精确度5总体均数的95%置信区间的含义是A总体95%的个体值在该区间内B样本95%的个体值在该区间内C平均每100个总体均数,有95个在该区间内D平均每100个样本(样本含量相同)均数,有95个在该区间内E平均每100个样本(样本含量相同),有95个样本所得的区间包含总体均数6假设某地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的收缩压的总体均数120.2mmHg,标准差为11.2 mmHg,后者反映的是A个体变异的大小B抽样误差的大小C系统误差的大小D总体的平均水平E样本的平均水平7上述第6题中,从该地随机抽取20名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测得其平均收缩压为112.8 mmHg,又从该地随机抽取10名7岁正常男孩,测得其平均收缩压为90.5mmHg,标准差为10.4 mmH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12.8mmHg与120.2mmHg不同是由于系统误差B112.8mmHg与120.2mmHg不同是由于两总体均数不同C90.5mmHg与112.8mmHg不同是由于抽样误差D90.5mmHg与120.2mmHg不同是由于抽样误差E90.5mmHg与112.8mmHg不同是因为两总体均数不同8上述第7题中,7岁正常男孩收缩压的总体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ABCDE四、综合分析题1从某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25例,其红细胞沉降率(mm/h)的均数为9.15,标准差为2.13。假定该类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服从正态分布,试估计其总体均数的95%置信区间和99%置信区间。2某实验室随机测定了100名正常成人血浆内皮素(ET)含量(ng/L),得均数,标准差。计算抽样误差;试估计正常成人ET含量(ng/L)总体均数的95%置信区间。3某医院呼吸内科用相同方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液二氧化碳分压,肺心病组24例,为(kPa);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组20例,为(kPa),试求:两组患者的血液二氧化碳分压的95%置信区间:两组患者的血液二氧化碳压分压差值的95%置信区间,并说明其含义。第七章 假设检验【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 1解释零假设与备择假设的含义。2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3比较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的区别。4解释I型错误、II型错误和检验效能,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5简述假设检验与置信区间估计的联系。二、案例辨析题为了比较非洛地平与常规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差异,现已知常规药能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平均下降20 mmHg,某医生随机抽取10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测量患者接受非洛地平治疗前后的血压差值,计算得其mmHg,mmHg。该医生进行了t检验,零假设是,备择假设是,检验水准。计算得,按查界值表,得,故接受,认为非洛地平与常规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无差别。你认为该结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三、最佳选择题1比较两药疗效时,下列哪种情况可作单侧检验A已知A药与B药均有效 B已知A药与B药均无效C已知A药不会优于B药 D已知A药与B药差不多好E不知A药好还是B药好2假设检验的步骤是 A计算检验统计量、确定值、作出推断结论B建立无效假设、建立备择假设、确定检验水准C建立无效假设、计算检验统计量、确定值D确定单侧检验或双侧检验、选择检验或Z检验、估计I型错误概率和II型错误概率E建立检验假设和确定检验水准、计算检验统计量、确定值并作出统计推断3假设检验时,下列关于检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值小于0.05,则不拒绝,此时可能犯II型错误B若值小于0.05,则拒绝,此时可能犯II型错误C若值小于0.05,则不拒绝,此时可能犯I型错误D若值大于0.05,则拒绝,此时可能犯I型错误E若值大于0.05,则不拒绝,此时可能犯II型错误4假设检验时,取以下何种检验水准时可能犯II型错误的概率最小A B C D E5下列有关检验统计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越大,说明总体参数差别越大B越大,说明总体参数差别越小C越大,说明样本统计量差别越大D越大,说明样本统计量差别越小E越大,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参数不等6在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比较的检验中,结果,按检验水准,正确的结论是A可认为此样本均数与该已知总体均数不同B可认为此样本均数与该已知总体均数差异很大C可认为此样本均数所对应的总体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差异很大D可认为此样本均数所对应的总体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相同E可认为此样本均数所对应的总体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不同7下列关于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采用单侧检验更好 B采用双侧检验更好 C采用单、双侧检验都无所谓D根据专业知识确定采用单侧检验还是双侧检验 E根据检验统计量的计算结果确定采用单侧检验还是双侧检验8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比较的检验时,值越小说明A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差别越小 B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样本所对应的总体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差别越大D越有理由认为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样本所对应的总体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不同 9下列关于I型错误概率和II型错误概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样本量确定时,越小,越大 B当样本量确定时,越大,越小 C欲减小犯I型错误的概率,可取较小D欲减小犯II型错误的概率,可取较大E若样本含量足够大,可同时避免犯这两型错误四、综合分析题1已知服用某种营养素一个疗程后,受试者某项生化指标平均增加52个单位。一家研究所对该营养素进行改进后,随机抽取服用新产品一个疗程的受试者36名,测得该生化指标平均增加了52.75个单位,标准差为2.0个单位。问该营养素新产品是否比旧产品的效果好?2经研究显示,汉族正常成年男性无名指长度的均数为10.1cm。某医生记录了某地区12名汉族正常成年男性无名指长度(cm)资料如下: 10.05 10.33 10.49 10.00 9.89 10.15 9.52 10.33 10.16 10.37 10.11 10.27问该地区正常成年男性无名指长度是否大于一般汉族成年男性?3将18名某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药物A或药物B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色素变化,结果见表7-1。表7-1 某病患者经A、B两药治疗前后血色素的变化结果A药病人号123456789治疗前364453566258454326治疗后476268877358694950B药病人号123456789治疗前564967587340483629治疗后818670628476584960问:(1) A、B两药是否都有效? (2) A、B两药的疗效有无差别?第八章 t检验【思考与练习】 一、思考题1在检验中,一般当,则拒绝,其理论根据是什么?2在检验中是否都应采用双侧检验?3配对检验的应用条件是什么?4正态性检验时,如何确定检验水准?5变量变换的目的是什么?6. 对于大样本两组均数的Z检验(大于50),是否可以使用公式来计算统计量并进行假设检验?二、案例辨析题将20名某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甲、乙两种药物治疗,用药一个月后测得治疗前后的血沉(mm/小时)如下表。表8-1 甲、乙两药治疗前后的血沉(mm/小时)甲药组乙药组 受试者治疗前治疗后受试者治疗前治疗后11061942139210236339541110413651010583674663782710488581129539105109310104问:甲、乙两种药物的疗效有无差别?要分析甲、乙两种药物的疗效有无差别,某医生分别将服用甲、乙两种药物治疗后的血沉值,进行两样本均数的检验,所得结果如下:(1) 正态检验 用SPSS统计软件算得正态检验结果:甲 乙 故,甲、乙两组资料均服从正态分布。(2) 假设检验 由甲、乙数据得:且,方差不齐,用 检验。=1.596,于是,该医生得到结论:甲、乙两种药物的疗效无差别。你是否同意这种分析结果?有人提议用甲、乙两种药物各自治疗前后的差值作分析数据,你是否同意?三、最佳选择题1甲乙两人分别从随机数字表抽得35个(各取两位数字)随机数字作为两个样本,求得,则理论上A. B. C. 作两样本方差齐性的检验,必然方差齐D. 作两样本均数的检验,必然得出无差别的结论E. 两样本总体均数的95%置信区间很可能有重叠2正态性检验时,按水准,尚不能认为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有错,其犯错误的概率为A. 等于 B. 等于 C. ,且未知D. ,且知道E. ,且未知3两样本均数比较时,按水准,认为两总体均数有差异,此时若推断有错,其错误的概率为A. 大于0.05 B. 小于0.05 C. 等于0.05 D. ,而未知 E. ,而未知4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已知,总体方差不齐但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宜用A. 检验 B. 检验 C. 检验 D. 配对检验 E. 几何均数检验5两小样本均数比较时,已知相等,两总体方差齐且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可考虑A. 检验 B. 检验 C. 检验 D. 配对检验 E. 根据资料设计类型选择配对或成组检验6. 比较某县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是否高于该省的正常水平,应采用A. 检验B. 配对检验C. 成组检验D. 检验E.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检验7. 为研究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将24名患者配成12对,采用配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则其自由度为:A. 24B. 12C. 11D. 23E. 2四、综合分析题1.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成年男子脉搏的均数为72次/min。某医生在某山区随机调查了16名健康成年男子,测得其脉搏(次/min)资料如下:69 72 74 68 73 74 80 73 75 74 73 75 74 79 72 74 问该山区成年男子的脉搏是否与一般成年男子脉搏不同?2根据本章案例辨析题中的资料,检验甲、乙两药是否有效?3将钩端螺旋体患者的血清分别用标准株和水生株作凝溶试验,测得稀释倍数如下,问两组的平均效价有无差别?表8-2 钩端螺旋体病患者血清作凝溶试验测得的稀释倍数标准株(11人)1002004004004004008001600160016003200水生株(9人)100100100200200200200400400第九章 方差分析 【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条件是什么?2. 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各表示什么含义?3. 什么是交互效应?请举例说明。4. 重复测量资料具有何种特点? 5. 为什么总的方差分析的结果为拒绝原假设时,若想进一步了解两两之间的差别需要进行多重比较?二、最佳选择题1.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为A. 组间均方大于组内均方B. 误差均方必然小于组间均方C. 总变异及其自由度按设计可以分解成几种不同来源D. 组内方差显著大于组间方差时,该因素对所考察指标的影响显著E. 组间方差显著大于组内方差时,该因素对所考察指标的影响显著2. 同一两样本均数比较的资料,方差分析的结果与t检验的结果A. 理论上不同B. 完全等价 C. 完全等价 D. 不同,检验的结果更可靠 E. 不同,方差分析的结果更可靠3.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 B. C. D. E. 4. 总的方差分析结果有,则结论应为A. 各样本均数全相等 B. 各总体均数全相等 C. 各样本均数不全相等D. 各总体均数全不相等 E. 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不等5. 对有k个处理组,b个随机区组的资料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其误差的自由度为A. B. C. D. E. 6. 22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总变异可分解为A. B. C. D. E. 7. 观察6只狗服药后不同时间点(2小时、4小时、8小时和24小时)血药浓度的变化,本试验应选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A. 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 B.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C.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D. 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 E. 两阶段交叉设计的方差分析8. 某研究者在4种不同温度下分别独立地重复10次试验,共测得某定量指标的数据40个,若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其组间自由度是A. 39 B. 36 C. 26D. 9 E. 39.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五个总体均数得,若需进一步了解其中一个对照组和其它四个试验组总体均数有无差异,可选用的检验方法是A. Z检验B. t检验C. Dunnettt检验D. SNKq检验E. Levene检验三、综合分析题1. 某医生研究不同方案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将36名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给予一般疗法、一般疗法+药物A低剂量,一般疗法+药物A高剂量三种处理,测量一个月后患者红细胞的升高数(102/L),结果如表9-1所示。问三种治疗方案有无差异?表9-1 三种方案治疗一个月后缺铁性贫血患者红细胞的升高数(102/L)编号一般疗法一般疗法+A1一般疗法+A210.811.322.3520.751.412.5030.741.352.4340.861.382.3650.821.402.4460.871.332.4670.751.432.4080.741.382.4390.721.402.21100.821.402.45110.801.342.38120.751.462.402. 在药物敏感试验中,欲比较三种弥散法的抑菌效果,每种方法均采用三种药物,观察其抑菌效果,以抑菌环的直径为观察指标,结果如表9-2所示,试比较三种方法的抑菌效果。表9-2 三种药物在不同弥散法下的抑菌效果(mm)药物弥散法纸片挖洞钢圈黄芪27.524.320.027.624.621.026.925.020.627.327.720.8大黄20.924.619.121.224.719.320.523.918.721.324.818.5青霉素27.422.029.627.621.730.226.921.829.526.722.330.43. 某试验研究饮食疗法和药物疗法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胆固醇的效果有无差别,随机选取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饮食疗法和药物疗法治疗一个疗程,测量试验前后患者血胆固醇含量,结果如表9-3所示,请问两种疗法降胆固醇效果有无差异。表9-3 不同治疗方法下胆固醇变化情况(mmol/L)编号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试验前试验后试验前试验后16.116.006.406.3527.597.287.007.1036.426.306.536.4146.946.647.316.8359.178.426.816.7367.617.228.167.6576.606.656.986.524. 为研究某中学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和初三年级学生周日锻炼时间情况,从这三个年级中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调查得到学生周日锻炼时间如下表9-4所示。问这三个年级学生周日锻炼时间是否不同? 表9-4 初中不同年级学生的锻炼时间(分)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37.85659.16448.77870.79336.65051.05786.92838.51147.60958.78548.94548.42873.92329.36742.81461.43541.98852.30364.13069.41954.32767.16933.10935.59149.09938.87255.01362.72853.40136.08452.53462.81421.30745.23038.45446.41940.40032.80241.83644.39937.68337.48133.09148.94435.78163.46948.86931.35441.70441.92045.19062.26846.85940.92458.20965.06738.87763.31938.40327.259 经数据分析结果见下表: 表9-5 三个年级之间的t检验结果组别tP一年级和二年级2.850.0071一年级和三年级4.090.0002二年级和三年级1.120.2710问:(1) 该资料采用的是何种统计分析方法? (2) 所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3) 若不正确,可以采用何种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请作分析?第十章 二项分布和Poisson分布及其应用 【思考与练习】 一、思考题1. 简要回答Bernoulli试验的适用条件。2. 简要回答Poisson分布的性质。3. 简要回答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的区别。4. 简要回答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和正态分布间的联系。二、案例辨析题一学生对某种溶液进行细菌学检测,发现平均每10ml含有细菌数650个。据此,他认为每1ml该溶液含有细菌数为65个,并采用正态近似法估出计每1ml该溶液所含细菌数的95%置信区间为。你认为这位同学所估计的95%置信区间正确吗?为什么?三、最佳选择题1. 若某人群某疾病患病人数X服从二项分布,从该人群中随机抽取n人,患病人数X至少为k人的概率为A. B. C. D. E. 2. 若某人群某疾病患病人数X服从二项分布,从该人群中随机抽取n人,患病人数X至多为k人的概率为A. B. C. D. E. 3. 随机变量XB(10, 0.6),概率最大值时,随机变量X的取值为A. 5 B. 6 C. 7 D. 10 E. 6和74. 对于二项分布,其对应的样本率p近似正态分布的条件是A. B. C. D. 或E. 且5. Poisson分布的均数和方差的关系是A. B. C. D. E. 与无固定关系6. 用计数器测得某放射性物质半小时内发出的脉冲数为570个,则该放射性物质平均每10分钟脉冲计数的95%置信区间为A. B. C. D. E. 7. 随机变量X服从以为参数的Poisson分布,且其方差为,则Poisson分布近似正态分布的条件是A. 接近0或1 B. 较小C. 较小 D. 接近0.5E. 208. 随机变量X服从以为参数的Poisson分布,m为不等于零的常数,则mX也服从Poisson分布,其均数为A. B. C. D. E. 四、综合分析题1. 某药物常规剂型治疗某种非传染性疾病的治愈率为85%,现某医院采用该药新剂型治疗该非传染性疾病患者20例,19例治愈。问该药新剂型能否增加疗效?2. 某研究者调查甲、乙两地妇女乳腺癌患病情况,其中甲地调查了20000人,有乳腺癌患者41人;乙地调查了10000人,有乳腺癌患者15人。问甲地区妇女乳腺癌的患病率是否高于乙地?第十一章 检验【思考与练习】 一、思考题1. 检验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可以用于解决哪些问题?2. 检验的应用条件有哪些?3. 四格表的Z检验和检验有何联系?4. 简述拟合优度检验的基本思想及用途。5. 为什么有些四格表资料的假设检验必须用确切概率法?二、案例辨析题某研究者欲比较甲、乙两种抗生素治疗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将3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分别用甲、乙两药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见表11-1,两组治疗有效的病例数分别为12和8人。该研究者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率比较的检验,查界值表,得,按水准,拒绝,接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两种抗生素治疗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有差别,甲药有效率较高。该研究者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是否合理?如不合适请简述理由,并进行正确的统计分析。表11-1 甲、乙两种抗生素治疗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组别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甲药1221485.71 乙药881650.00 三、最佳选择题1. 检验不能用于A. 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的比较B. 配对设计两样本率的比较C. 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D. 频数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E. 率的线性趋势检验2. 列联表资料检验的自由度计算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基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输血科应急预案v4(3篇)
- 安全防控措施及应急预案(3篇)
- 南昌交通学院《理论与实践(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区城市防洪排涝应急预案(3篇)
- 天然气消防演练应急预案(3篇)
- 宁夏伊利污水处理
-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成形设备B》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民办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行书理论与技法I》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四川都江堰宏惠医院招聘考试真题
- ks-9000气体报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 《SPC统计过程控制》课件
- GB/T 14153-1993硬质塑料落锤冲击试验方法通则
-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新版】
- 并购贷款业务培训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知情同意书汇编
-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 牙体牙髓病最全课件
-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疫苗运输温度记录表
- 各国钢材-合金牌号对照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