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D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D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D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D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四川教育版奈曼旗四川教育版奈曼旗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626 题 共题 共 5252 分分 1 2 分 战国整套编钟出土于 A 北京西南周口店 B 浙江余姚河姆渡 C 陕西西安半坡村 D 湖北随州 2 2 分 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A 元谋人遗址 B 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大汶口原始居民 3 2 分 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之一 某学习小组准备实 地参观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 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他们应该去 A 陕西蓝田 B 北京周口店 C 云南元谋 D 浙江河姆渡 4 2 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 黄河流域出现了 胡人汉服 汉人胡食 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 对出现这一景 象影响最大的事件是 A 昭君出塞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 2 页 共 13 页 C 文成公主入藏 D 册封达赖 班禅 5 2 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得益于 A 优越的自然条件 B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带去先进的技术 C 统治者的措施 D 稳定的社会环境 6 2 分 周杰伦创作的 中国风 歌曲 兰亭临帖 行书如行云流水 忙不迭 千年碑易拓 却难 拓你的美 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联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 A 钟繇 B 胡昭 C 王羲之 D 顾恺之 7 2 分 公元 200 年 曹操和袁绍的军队展开决战 曹操采取声东击西 各个击破的战术 迅速歼灭袁绍 军队的主力 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这场决战是 A 桂陵之战 B 赤壁之战 C 官渡之战 D 巨鹿之战 8 2 分 根据下列信息判断此人是谁 他生活在北魏和东魏 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 A 郦道元 B 贾思勰 第 3 页 共 13 页 C 祖冲之 D 王充 9 2 分 下列政权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有 曹魏 西晋 东晋 前秦 北魏 A B C D 10 2 分 某出版社将 齐民要术 天工开物 列为同类古籍出版发行 这类古籍是 A 医学著作 B 史学著作 C 文学著作 D 科技著作 11 2 分 下列有关 三国鼎立 的资料 其中最接近第一手资料的是 A 易中天 品三国 B 韩震 三国故事 C 陈寿 三国志 D 罗贯中 三国演义 12 2 分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开凿于 A 北魏时期 B 东魏时期 第 4 页 共 13 页 C 东晋时期 D 西晋时期 13 2 分 三国时期称帝的是 A 曹操 刘备 孙权 B 曹操 诸葛亮 孙策 C 曹丕 刘备 孙权 D 曹丕 诸葛亮 孙权 14 2 分 东汉末年 曹操在封建军事集团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A 挟持汉献帝 挟天子以令诸侯 B 实行屯田制 保证军粮供应 C 奖励农耕 得到劳动人民的支持 D 官渡之战 打败强敌袁绍 15 2 分 东汉末年 定都建业 今南京 据有今江苏 安徽 魏 蜀 吴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江 西 湖南 湖北南的广大地区的政权是 A 魏 B 吴 C 蜀 D 东晋 16 2 分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 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 正确的是 A 夏商周时期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秦汉时期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 5 页 共 13 页 D 明清时期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17 2 分 右面表格所反映的改革措施 产生的作用是 A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B 刺激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 C 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D 促成了北方民族的大量南迁 18 2 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 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的落后状态 南宋时 苏 湖 常 秀 秀水 今浙江嘉 兴 有 天下粮仓 之美称 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 水利工程的兴修 B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C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D 牛耕的广泛推广 19 2 分 哪吒传奇 里面的哪吒打败了纣王 此故事反映的是哪个朝代 A 夏 B 商 C 西周 D 东周 20 2 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第 6 页 共 13 页 A 广泛的民族大融合 B 国家政权不断更替 C 南北方经济得到不同的发展 D 国家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 21 2 分 宋代 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职能是 A 主持变法 B 监察百官 C 管理海外贸易 D 执行削藩政策 22 2 分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 时间都发生在东汉末年 交战双方中都有曹操的军队 结局都是以少胜多 战争中都设计采用火攻 A B C D 23 2 分 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 编钟 B 铜钟 C 七孔骨笛 D 陶埙 24 2 分 我们说大汶口原始居民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 主要判断依据是 第 7 页 共 13 页 A 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 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 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 随葬品的多少 25 2 分 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 下列四幅示意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 是 A 图一 图三 图二 图四 B 图四 图二 图一 图三 C 图一 图三 图四 图二 D 图四 图一 图二 图三 26 2 分 下列对华佗的介绍 错误的是 A 东汉末年人 B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C 创制了 五禽戏 D 提出了中医病理学说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4848 分分 27 15 分 古老的丝绸之路 充满神秘色彩 令人向往 请结合以下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地图 识路线 材料一 第 8 页 共 13 页 诗歌 论影响 材料二 高祖刘邦 统一华夏 建都长安 西汉盛大 极盛汉朝 经济繁华 纵贯西亚 沟通交流 丝绸 献裟 传承技术 互通庄稼 葡萄番茄 苜蓿甘瓜 琵琶胡琴 舞蹈吉他 文学宗教 纺织日杂 开阔眼界 来往驼驾 何朝东 丝绸之路 时政 谋发展 材料四 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 承接古今 连接中外 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因为 它 既传承以团结互信 平等互利 包容互鉴 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 又顺应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 的 21 世纪时代潮流 将 中国梦 与 世界梦 进行有机地衔接 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1 材料一是丝绸之路线路图 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的路线填充完整 从 A 出发 经 B 今 C 地区 通往中亚 西亚 直到 D 2 西汉时期哪一人物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他有何重大贡献 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 两汉政府起 了什么作用 3 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是哪一种宗教 根据诗歌内容 说一说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重大意义 4 据材料四 指出今天在共建 一带一路 的进程中应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28 13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晋建国初期 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 封二十七个同姓王 以郡建国 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 王的权力 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 收取封国的租税 材料二 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 今司马氏骨肉相残 四海鼎沸 兴邦复业 此其时矣 晋书 刘元海载记 1 西晋初年为什么要恢复分封制 大封同姓为王 这种做法造成了怎样的不利局面 第 9 页 共 13 页 2 材料二中的 司马氏骨肉相残 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9 12 分 2017 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 90 周年的峥嵘岁月值得纪念和庆祝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军大业 是一部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博纳影业集团 南昌广播电视台和八一电影制片厂 共同出品 刘伟强执导 刘烨 朱亚文 欧豪 刘昊然 马天宇 马伊琍等主演的战争史诗电影 讲述了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的创建历程 搜狗百科 材料二 毛泽东诗词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 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 不怕牺牲 在这次战役中 八路军共作战 1800 余次 毙伤日军 伪军 2 万 多人 拔掉据点 2000 多个 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 1 7 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摘编自 光明日报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说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 作风优良 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1 看了电影海报的介绍结合所学知识 请你说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 创建历程中的重大 事件及名称的变化 2 请说出红军远征开始的时间 宣告这次远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 材料三中的 这次战役 是指哪次战役 指挥员是谁 八路军这一名称出现在哪一时期 4 为了圆 解放梦 从 1947 年开始 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反动派采取了哪些主要军事行动 30 8 分 阅读下列引文 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 202 年 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 打败袁绍 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第 10 页 共 13 页 材料二 公元 208 年 曹操帅大军南下同孙权 刘备的联军决战 孙权的大将周瑜 利用曹军不习水性的弱 点 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 大败曹军 材料三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请回答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的是哪两次战役 这两次战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 会现象 2 材料三中的这首诗抒发了曹操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 想一想 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他的抱负实现 了吗 3 曹操在两次战役中的结局如何 4 材料二反映的战争之后形成了什么局面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626 题 共题 共 5252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