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II )卷_第1页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II )卷_第2页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II )卷_第3页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II )卷_第4页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岳麓版备考岳麓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1515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2019 厦门模拟 小历同学整理出 禁用鲜卑语 采用汉族官制 以孝治国 等关键语句 他学习的内容是 A 所以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大化改新 D 明治维新 2 2 分 2019 七上 昆明期末 电视剧 锦绣未央 中提到魏的统治者姓拓跋 在我国古代鲜卑拓跋部 建立了哪个政权 统一了北方 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A 北齐 B 北魏 C 后唐 D 后汉 3 2 分 2019 三明模拟 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 改革鲜卑的习俗 是 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此 孝文帝决定 A 地方建立县制 B 实施汉化政策 C 创立科举制度 D 册封鲜卑贵族 4 2 分 2018 七下 临桂期末 九年级 1 班正在进行有关我国 古代民族融合 的探究活动 下列 史实与这一主题无关的是 第 2 页 共 15 页 A 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 唐朝时 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 元朝时 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 D 明朝时 戚继光抗倭 5 2 分 2019 黔南 我国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 女真族 B 鲜卑族 C 党项族 D 契丹族 6 2 分 2019 日照 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史料记载 明朝建立后 留在中原的少数民族大多改用汉姓 促进了新的融合 历史上 曾通过改革要求本民族改用汉姓的帝王是 A 孝文帝 B 金太祖 C 康熙帝 D 元世祖 7 2 分 2019 惠民模拟 下面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鲜卑人汉服乐俑汉人胡食 A 民族交融 B 中外交流 第 3 页 共 15 页 C 经济发展 D 文化成就 8 2 分 2019 衡阳 孝文帝引见朝臣 诏断北语 一从正者 于是诏 年三十以上 习性已久 容或不可卒革 三十以下 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 当降爵黜官 材料反映了孝文帝在改 革中 A 严禁贪污 B 颁布均田令 C 迁都洛阳 D 实行汉化政策 9 2 分 2019 张家界 采用汉姓 改穿汉服 使用汉语 同汉人通婚 促进了民族交融 的历史事 件是 A 商鞅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大化改新 D 彼得一世改革 10 2 分 2018 七上 江海期末 下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序 号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 1 禁胡语 胡服 2 改鲜卑姓为汉姓 3 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A 推动经济发展 B 促进民族交融 C 加强中央集权 第 4 页 共 15 页 D 实现南北统一 11 2 分 2017 七上 东莞月考 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 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 把公主嫁给 汉人 改姓为元 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 对 30 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 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 容有 采用汉姓 改穿汉服 学说汉语 提倡与汉族联姻 发展经济 A B C D 12 2 分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都进行了都城迁移 B 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C 都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D 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13 2 分 2019 孝感 皇帝对胡汉联姻非常高兴 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与汉族官僚的女儿联姻 他还 把自己的鲜卑姓氏改为 元宏 材料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A 商鞅变法 B 孝文帝改革 C 回族的形成 第 5 页 共 15 页 D 唐蕃 和同为一家 14 2 分 2016 揭西模拟 下列关于历史说法错误的是 A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 B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富强的国家 C 古代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西汉 D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汉族文化 15 2 分 2018 七上 罗湖期末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的表述 正确的一项是 A 都进行了迁都 B 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C 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 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16 2 分 观察下图 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B 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 C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D 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 17 2 分 关于南北朝时期出现 胡人汉服 现象的解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 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趋势 第 6 页 共 15 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北方少数民族有穿异族服装的喜好 A B C D 18 2 分 2018 七上 郑州期末 下列关于北魏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 其先后顺序是 北魏建立 迁都洛阳 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分裂 A B C D 19 2 分 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 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是 A 迁都洛阳 B 军队战斗力提高 C 北方民族大融合 D 社会矛盾激化 20 2 分 2019 珠海模拟 中国古代专制王朝都打上了 家天下 的烙印 朝代前往往加上皇帝姓氏 如唐朝被称为 李唐 宋朝被称为 赵宋 等 其中 元魏 指的是 第 7 页 共 15 页 A 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 B 三国鼎立之一的魏国 C 北魏孝文帝的魏国 D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 21 2 分 2017 惠民模拟 以时序为基础 容易理解历史发展模式 容易理清历史发展脉络 下列朝代 更替 正确的 A 西汉一东汉一三国 南北朝 B 两汉 三国二两晋 南北朝 C 两汉 两晋 南北朝一隋唐 D 两汉一宋一齐一梁一陈一隋 22 2 分 下图所示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 促进了民族融合 B 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 C 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D 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23 2 分 经过近 3 年的策划 筹备 创作 新编历史剧 北魏孝文帝 于 2016 年 6 月 1 日 2 日晚在洛 阳歌剧院试演 再现北魏孝文帝风采 下列在历史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独尊儒术 开发江南 迁都洛阳 实行汉化 第 8 页 共 15 页 A B C D 24 2 分 2018 七上 泰兴期末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获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B 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C 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D 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25 2 分 如表所示 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某次改革的内容 这次改革是 鲜卑姓汉姓 拓跋元 丘穆陵穆 步六孤陆 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魏孝文帝改革 D 王安石变法 26 2 分 2018 九下 福州模拟 下图是有关北魏时期的图片 它们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第 9 页 共 15 页 A 国家统一 B 经济发展 C 民族交融 D 中外交往 27 2 分 2018 七上 汕头期末 为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曹操 刘备 孙权 北魏孝文帝 A B C D 28 2 分 孝文帝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他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穿汉服 学汉语 改汉姓 与汉人通婚 他的目的是 A 恢复北方生产 B 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C 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D 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29 2 分 2019 桂林 下表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 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利于 鲜卑姓拓跋独孤步六孤勿忸于贺赖拔拔丘穆陵尉迟 汉姓元刘陆于贺长孙穆尉 A 政权分立 B 江南开发 C 南朝稳定 第 10 页 共 15 页 D 民族交融 30 2 分 2018 七上 丹徒期末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A 受到北方其它少数民族的骚扰 B 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 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 D 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9090 分分 31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内容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废除井田制 奖励军功 确立县制 鼓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材料二 北魏帝王出御图 1 商鞅从政治 经济 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请从上述材料中选出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 写序号 2 结合所学知识 从材料中任选一项变法措施 分析其对秦国发展的作用 3 图中的帝王和大臣们穿的衣服宽而长 请你判断它见证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措施 依据所学 请再列 举其他两项措施 4 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请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说明两项改革所反映的时代主 第 11 页 共 15 页 题 32 20 分 2015 南京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历史朝代 时期 更替示意图 材料二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 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 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 紧密地联为一体 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 为了有效地维系 大一统 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 用以规范 整齐全 国上下的思想 秦汉以后 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 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 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 之梦 请回答 1 材料一示意图中的 处应该填写的朝代 时期 分别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西周的建立者是谁 据材料 二 归纳西周实行政治制度的作用 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秦朝统治者用以 规范 整齐 思想的措施是什么 汉武帝选择的 统治思想 是 什么 举两例说明 追求统一仍始终是 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3 综上所述 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33 15 分 2018 七上 北碚期末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要发展 就要 不断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 阅读下面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 史记 商君列传 记载 商鞅合并小都 小乡 小邑 小聚为县 设置县令 县丞 共三十一个 第 12 页 共 15 页 县 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 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 免除本人徭役 变法五年后 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 魏主欲变北俗 引见群臣 帝曰 夫名不正 言不顺 则礼乐不可兴 今欲断诸北语 一从 正音 其年三十以上 习性已久 容不可猝革 三十以下 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 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一反映了哪两条变法内容 2 公元前 350 年 秦国平民张三 因斩一敌国甲士 获爵一级 田一顷 宅九亩 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 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 3 以上改革措施 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4 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 34 20 分 2017 扬州模拟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 免除劳役 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 全家罚作奴隶 材料二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 目睹了洛阳的风貌 感慨的说 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 异族 风气 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 人才济济 难以言传 材料三 下令把许多牧场重新恢复为农田 禁止掠夺人口为奴 朝廷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 司农司 规 定以 户口增 田野辟 赋税平 作为衡量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 材料四 发展农工商业 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北师大版八上历史教科书 1 材料一 三表述了哪两次改革的内容 指出材料三改革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创新 2 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直接控制而采取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3 结合材料四揭示这场改革的性质并概括其积极社会影响 4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第 13 页 共 15 页 35 15 分 2018 七上 柳州期末 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 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阅读 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西北面 击退了游牧民族 为防止他们卷土重来 还修筑世界著名的长城 斯托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 大量的南下的少数民族与 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 他们互相渗透 取长补短 材料三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孝文帝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 于 494 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摘自北师大版七 上 历史教材 1 材料一中所说的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结台所学知识写出大量内迁的两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重大改革 这一重大改革有什么积极影响 4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 概括我国从秦朝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趋势 第 14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