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_第1页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_第2页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_第3页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_第4页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 从二十年代开始 他先后创办了南京鼓楼幼稚园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 从二十年代开始 他先后创办了南京鼓楼幼稚园 及江西幼师 上海女师 国立幼专等学校 在我国幼儿教育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陈鹤琴及江西幼师 上海女师 国立幼专等学校 在我国幼儿教育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陈鹤琴 先生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是我国家庭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 特别是独生子女日益先生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是我国家庭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 特别是独生子女日益 增多的今天 家庭教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重温陈鹤琴先生有关家庭教育理论的论述 增多的今天 家庭教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重温陈鹤琴先生有关家庭教育理论的论述 对当今的父母不无启迪和教育意义 对当今的父母不无启迪和教育意义 一 树立正确的家教观一 树立正确的家教观 1 1 从从 为个人型为个人型 向向 为国家型为国家型 转变转变 陈鹤琴先生认为 儿童早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关系着人一生的发展 具有积极的奠基陈鹤琴先生认为 儿童早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关系着人一生的发展 具有积极的奠基 作用 他在作用 他在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 中写道 中写道 一个人知识丰富与否 思想发展与否 良好习惯养成一个人知识丰富与否 思想发展与否 良好习惯养成 与否 家庭教育应负完全的责任 与否 家庭教育应负完全的责任 家庭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 是整个教育的基家庭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 是整个教育的基 础 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础 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如是赋予了家庭教育之双层意义 其一为浅层次 即早期家教 如是赋予了家庭教育之双层意义 其一为浅层次 即早期家教 对于个人一生的重要影响 其二是深层次 即早期教育对于国家兴衰有更深远的意义 由对于个人一生的重要影响 其二是深层次 即早期教育对于国家兴衰有更深远的意义 由 此涉及到为谁教子的问题 即家教的指导思想 方向的出发点与归宿 此涉及到为谁教子的问题 即家教的指导思想 方向的出发点与归宿 但现今不少家长对家庭教育意义的认识多从浅层次含义出发 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但现今不少家长对家庭教育意义的认识多从浅层次含义出发 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 财产 仅从光宗耀祖的角度或是抱着在下一代身上弥补自己失去的东西 实现自己未能实财产 仅从光宗耀祖的角度或是抱着在下一代身上弥补自己失去的东西 实现自己未能实 现之梦想的目的去教育子女 如此难免目光短浅 教育片面 故目前家长应充分挖掘家庭现之梦想的目的去教育子女 如此难免目光短浅 教育片面 故目前家长应充分挖掘家庭 教育的深层意义 在家教目标上尽快摆脱个人家庭的束缚 树立为国教子的大教育观 将教育的深层意义 在家教目标上尽快摆脱个人家庭的束缚 树立为国教子的大教育观 将 能否为社会作贡献作为衡量孩子成材的标准 由能否为社会作贡献作为衡量孩子成材的标准 由 为个人型为个人型 向向 为国家型为国家型 转变 转变 2 2 由由 片面发展型片面发展型 向向 全面发展型全面发展型 转变转变 陈鹤琴先生的陈鹤琴先生的 全面发展全面发展 观点清晰 内容丰富 对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观点清晰 内容丰富 对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 片面发展片面发展 的畸形局面有很大启示 陈先生认为 家庭教育的内容不是单一的 家庭教育同幼儿园一的畸形局面有很大启示 陈先生认为 家庭教育的内容不是单一的 家庭教育同幼儿园一 样 也担负着儿童体 德 智 美 劳诸方面的教育任务 教育内容也相当丰富 首先 样 也担负着儿童体 德 智 美 劳诸方面的教育任务 教育内容也相当丰富 首先 强健的体魄是孩子幸福的根源 故主张家长应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 加强户外活动 强健的体魄是孩子幸福的根源 故主张家长应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 加强户外活动 注意孩子的营养与休息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在家庭德育方面 从小注意孩子的营养与休息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在家庭德育方面 从小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与习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与习惯 是构建健全人格的基础是构建健全人格的基础 家长应教育孩子体谅他人 具 家长应教育孩子体谅他人 具 有同情心 对长者有礼貌 尊重别人 养成诚实不作伪的品质 不横行霸道 不欺侮别人 有同情心 对长者有礼貌 尊重别人 养成诚实不作伪的品质 不横行霸道 不欺侮别人 适当参加家务劳动 家庭智育上 主要是丰富儿童生活常识 积累其生活经验 鼓励孩子适当参加家务劳动 家庭智育上 主要是丰富儿童生活常识 积累其生活经验 鼓励孩子 大胆探索 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给孩子创设适宜的条件与环境 以激励他们读书的兴趣 大胆探索 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给孩子创设适宜的条件与环境 以激励他们读书的兴趣 家庭美育方面 主要是给孩子创造艺术的家庭氛围 使孩子在与音乐 美术等接触中 陶家庭美育方面 主要是给孩子创造艺术的家庭氛围 使孩子在与音乐 美术等接触中 陶 冶情操 增强审美意识 形成良好的审美习惯 此外 家长还应该让孩子做点家务劳动 冶情操 增强审美意识 形成良好的审美习惯 此外 家长还应该让孩子做点家务劳动 凡孩子自己能做的事 父母不可替代 让孩子在学会劳动技能的过程中接受思想品质教育凡孩子自己能做的事 父母不可替代 让孩子在学会劳动技能的过程中接受思想品质教育 和意志的锻炼 陈先生对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 要求全面 符合实际 有利于孩子和意志的锻炼 陈先生对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 要求全面 符合实际 有利于孩子 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为孩子入学读书 以至一生的发展都打下良好的基础 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为孩子入学读书 以至一生的发展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重视父母的作用二 重视父母的作用 2 陈鹤琴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 陈鹤琴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 小孩子生来是无知的 不知小孩子生来是无知的 不知 什么是好 什么是坏 他们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是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 一方面受环境的约什么是好 什么是坏 他们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是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 一方面受环境的约 束 受教育的支配 小的时候 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 教养中的最重要因素 恐怕束 受教育的支配 小的时候 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 教养中的最重要因素 恐怕 也是父母 也是父母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教师 他对父母提出了以下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教师 他对父母提出了以下 要求 要求 1 1 父母要尊重儿童的人格 陈鹤琴认为父母要尊重儿童的人格 陈鹤琴认为 父母对子女应当有相当的礼貌父母对子女应当有相当的礼貌 做父母做父母 的不应迁怒于子女的不应迁怒于子女 也就是说做父母的不可常常用命令式的语气去指挥他们的孩子 而 也就是说做父母的不可常常用命令式的语气去指挥他们的孩子 而 应相互尊重 父母的威信应建立在对子女的尊重上 教育应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地位上 因应相互尊重 父母的威信应建立在对子女的尊重上 教育应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地位上 因 为孩子有孩子的意志 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格 他们才会尊重你 才会接受你的教育 为孩子有孩子的意志 只有尊重孩子的人格 他们才会尊重你 才会接受你的教育 2 2 父母步调要一致 陈鹤琴认为 父母步调要一致 陈鹤琴认为 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 他 他 反对中国传统家庭中的父严母慈 一个黑脸 一个白脸的做法 也就是说父母要反对中国传统家庭中的父严母慈 一个黑脸 一个白脸的做法 也就是说父母要 在小孩在小孩 子面前取同一态度子面前取同一态度 只有步调一致 才能使儿童按着统一的 正确的方向发展 只有步调一致 才能使儿童按着统一的 正确的方向发展 3 3 父母要给儿童以真正的爱 陈鹤琴认为许多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父母要给儿童以真正的爱 陈鹤琴认为许多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什么都听其自便 百依百顺 甚至对小孩打骂长辈或危害他人的行为都不加禁止 所以陈什么都听其自便 百依百顺 甚至对小孩打骂长辈或危害他人的行为都不加禁止 所以陈 鹤琴反复强调鹤琴反复强调 对子女要爱护 但绝不可溺爱对子女要爱护 但绝不可溺爱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 应当让他自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 应当让他自 己做己做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 应当让他自己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 应当让他自己想 家长的责任 是帮助孩子生活 家长的责任 是帮助孩子生活 自立和做人 给他以关心和爱护 帮助他做事 而不是代替他做事 否则是有害的 其害自立和做人 给他以关心和爱护 帮助他做事 而不是代替他做事 否则是有害的 其害 处 处 一是剥夺了小孩子肌肉发展的机会 二是养成小孩子怠惰的习惯 三是养成小孩子一是剥夺了小孩子肌肉发展的机会 二是养成小孩子怠惰的习惯 三是养成小孩子 不识世务 不知劳苦的习性 四是阻止儿童发展独立自主的精神 不识世务 不知劳苦的习性 四是阻止儿童发展独立自主的精神 三 家庭教育的科学实施三 家庭教育的科学实施 1 1 创设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创设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 陈鹤琴先生认为 陈鹤琴先生认为 小孩子生下来都是好的 到了后来 或者是好 或者变坏 这和小孩子生下来都是好的 到了后来 或者是好 或者变坏 这和 环境有很大关系 环境好 小孩子就容易变好 环境坏 小孩子就容易变坏环境有很大关系 环境好 小孩子就容易变好 环境坏 小孩子就容易变坏 凡是可凡是可 以给小孩子的刺激都是他的环境 以给小孩子的刺激都是他的环境 其中包括物质的环境与人的环境 而人的环境尤为重其中包括物质的环境与人的环境 而人的环境尤为重 要 家长应为孩子选择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用以支持他们的模仿 诸如良好的精神环境 要 家长应为孩子选择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用以支持他们的模仿 诸如良好的精神环境 游戏环境 艺术环境和阅读环境等 但目前 由于功利主义倾向严重的教育观 家长们过游戏环境 艺术环境和阅读环境等 但目前 由于功利主义倾向严重的教育观 家长们过 于重视物质环境的创设 而对于父母之间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所支配的家庭精神环境于重视物质环境的创设 而对于父母之间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所支配的家庭精神环境 都易忽视 从而导致了儿童胆怯 自私 孤独 任性 懒惰等不良性格的形成 故父母应都易忽视 从而导致了儿童胆怯 自私 孤独 任性 懒惰等不良性格的形成 故父母应 随时注意自己的眼神 表情 语言交流 行为举止 性格表现 作风习惯和对儿童的态度随时注意自己的眼神 表情 语言交流 行为举止 性格表现 作风习惯和对儿童的态度 等等 这些都在无形之中给儿童以很大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等等 这些都在无形之中给儿童以很大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2 2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如今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儿童越来越多 众多家长深感自己的无力 其根本原因在如今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儿童越来越多 众多家长深感自己的无力 其根本原因在 于家长不了解儿童的心理 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仅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 强迫儿于家长不了解儿童的心理 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仅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 强迫儿 童按自己设计的模式走下去 一旦此发展模式不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 即可导致童按自己设计的模式走下去 一旦此发展模式不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 即可导致 不良结果 故父母对子女教育第一步应从了解幼儿的心理入手 遵循科学的宏观指导 陈不良结果 故父母对子女教育第一步应从了解幼儿的心理入手 遵循科学的宏观指导 陈 3 鹤琴先生在鹤琴先生在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 一书中首先阐述了儿童心理并以之为施行家教的基础 强调一书中首先阐述了儿童心理并以之为施行家教的基础 强调 家家 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心理方能行之得当 若不明儿童心理而妄加教育 那教育必定没有成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心理方能行之得当 若不明儿童心理而妄加教育 那教育必定没有成 效可言的效可言的 带孩子不要姑息 也不要严厉 娇生惯养的教育在家庭里是常看见的 会带孩子不要姑息 也不要严厉 娇生惯养的教育在家庭里是常看见的 会 使孩子养成利己害人的坏思想 成为很倔强很刚愎的孩子 相反 规矩多而严 也是不好使孩子养成利己害人的坏思想 成为很倔强很刚愎的孩子 相反 规矩多而严 也是不好 的 其实施秉承父母意志 以父母意志为意志 以父母性情为性情 也会损害孩子的发展 的 其实施秉承父母意志 以父母意志为意志 以父母性情为性情 也会损害孩子的发展 应该一方面予以充分的机会以发展孩子的能力和健全的意志 一方面限以自由范围 使他应该一方面予以充分的机会以发展孩子的能力和健全的意志 一方面限以自由范围 使他 不得随意乱动 以免侵犯他人的权利 如此 小孩未有不受其惠的 不得随意乱动 以免侵犯他人的权利 如此 小孩未有不受其惠的 他在长期的观察实他在长期的观察实 践中总结出儿童的七大心理特点 好游戏 好模仿 好猎奇 喜欢成功 喜欢野外生活 践中总结出儿童的七大心理特点 好游戏 好模仿 好猎奇 喜欢成功 喜欢野外生活 喜欢群体 喜欢称赞 并据此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正面教育 以身作则 及早施教 严格要喜欢群体 喜欢称赞 并据此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正面教育 以身作则 及早施教 严格要 求 教养态度一致 宽严适度 责罚慎重等七条教育原则和游戏法 激励法 榜样法 诱求 教养态度一致 宽严适度 责罚慎重等七条教育原则和游戏法 激励法 榜样法 诱 导法 暗示法 动作教育法等十种教育方法 例如 他根据儿童喜欢称赞 嘉许 奖励 导法 暗示法 动作教育法等十种教育方法 例如 他根据儿童喜欢称赞 嘉许 奖励 而不喜欢禁止 抑阻的心理特征提出了而不喜欢禁止 抑阻的心理特征提出了 正面教育正面教育 的原则 主张对小孩子多给予积极的的原则 主张对小孩子多给予积极的 鼓励和诱导 不要给予消极的刺激 采用鼓励和诱导 不要给予消极的刺激 采用 激励教育法激励教育法 用言语来激励他 使得他居于 用言语来激励他 使得他居于 自动的地位 而且使得他很高兴地去做 自动的地位 而且使得他很高兴地去做 3 3 加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加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 陈鹤琴先生指出 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和意义都非常重大 陈鹤琴先生指出 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和意义都非常重大 但二者不能脱节 必须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而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但二者不能脱节 必须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而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 育往往配合得不太好 相互脱节 如在有些方面分歧较大 幼儿园教师们煞费苦心所取得育往往配合得不太好 相互脱节 如在有些方面分歧较大 幼儿园教师们煞费苦心所取得 的成果往往被家长们不经意的一言一行所否定 也有一些家长 倒很注意教育 但不了解的成果往往被家长们不经意的一言一行所否定 也有一些家长 倒很注意教育 但不了解 幼儿园的情况 孩子在家里学的和在幼儿园里学的 常不能相融合 甚至两方面发生冲突 幼儿园的情况 孩子在家里学的和在幼儿园里学的 常不能相融合 甚至两方面发生冲突 另外 幼儿园也不主动去和家庭合作 因此 家庭和幼儿园都应该改变观念 加强联系和另外 幼儿园也不主动去和家庭合作 因此 家庭和幼儿园都应该改变观念 加强联系和 合作 他强调合作 他强调 儿童教育是整体的 连续的儿童教育是整体的 连续的 因为儿童与父母的亲和力很深 相处的因为儿童与父母的亲和力很深 相处的 时间长 他们对儿童的影响从而也较大 往往儿童在学校得到的一些好处 抵挡不住家庭时间长 他们对儿童的影响从而也较大 往往儿童在学校得到的一些好处 抵挡不住家庭 不利环境的影响 因而现今中国的家庭 更有联络的必要 不利环境的影响 因而现今中国的家庭 更有联络的必要 此外 他还列举了探访家庭 此外 他还列举了探访家庭 讨论会 报告与恳谈会等形式 一直被我国幼儿园广泛采用 基本上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讨论会 报告与恳谈会等形式 一直被我国幼儿园广泛采用 基本上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文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张瑞芳张瑞芳 一 一 家庭教育对儿童个体成长发育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儿童个体成长发育的作用 他认为 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人在七岁他认为 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人在七岁 前 习惯 语言 技能 思想 态度 情绪都打下了基础 基础打得不好 健全人格就难前 习惯 语言 技能 思想 态度 情绪都打下了基础 基础打得不好 健全人格就难 以建立 以建立 二 二 家庭教育的内容家庭教育的内容 他认为 家庭虽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父母也不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 但家庭教育的他认为 家庭虽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父母也不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 但家庭教育的 任务和内容却是很多的 在儿童的身体健康方面 家长需要培养训练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任务和内容却是很多的 在儿童的身体健康方面 家长需要培养训练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穿衣 刷牙 洗脸 饭前洗手 午间睡觉 吃饭定量 便溺有定所等等 还要让孩子参如穿衣 刷牙 洗脸 饭前洗手 午间睡觉 吃饭定量 便溺有定所等等 还要让孩子参 加游戏锻炼身体 创造条件让他们画图 剪图 穿珠 浇花 玩沙等 不要随意地恐吓他 加游戏锻炼身体 创造条件让他们画图 剪图 穿珠 浇花 玩沙等 不要随意地恐吓他 或随便打骂 或随便打骂 4 在品德教育方面 他主张要教以下在品德教育方面 他主张要教以下 9 9 条 条 1 1 教孩子心中有他人教孩子心中有他人 2 2 教孩子有同情心教孩子有同情心 3 3 使孩子养成收藏玩物的习惯使孩子养成收藏玩物的习惯 4 4 教育孩子对人有礼貌教育孩子对人有礼貌 5 5 教育孩子尊重别人和别人的劳动教育孩子尊重别人和别人的劳动 6 6 教育孩子要诚实教育孩子要诚实 7 7 教育孩子不可强横霸道教育孩子不可强横霸道 8 8 教育孩子适当参加家务劳动教育孩子适当参加家务劳动 9 9 教育孩子爱父母 爱别人教育孩子爱父母 爱别人 在智育方面 陈鹤琴不主张让孩子过早的读书写字 而要求从孩子的实际出发 创造在智育方面 陈鹤琴不主张让孩子过早的读书写字 而要求从孩子的实际出发 创造 条件 让孩子增长对周围事物的感性认识 丰富生活常识 开阔眼界 激发求知欲望等 条件 让孩子增长对周围事物的感性认识 丰富生活常识 开阔眼界 激发求知欲望等 具体要求是 具体要求是 1 1 丰富孩子的生活常识 增进生活经验 丰富孩子的生活常识 增进生活经验 2 2 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 支持孩子的探索 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 支持孩子的探索 3 3 鼓励孩子的好问精神 激发求知欲望 鼓励孩子的好问精神 激发求知欲望 4 4 给孩子创造阅读的条件和环境 激发阅读的兴趣 给孩子创造阅读的条件和环境 激发阅读的兴趣 三 家庭教育的原则三 家庭教育的原则 1 1 正面教育的原则 要对孩子多鼓励 多赞许 少责骂或殴打 正面教育的原则 要对孩子多鼓励 多赞许 少责骂或殴打 2 2 以身作则 小孩子好模仿 成人的言行举止就要合乎规范 以身作则 小孩子好模仿 成人的言行举止就要合乎规范 3 3 及早施教 幼儿的可塑性很大 及早给予良好的教育 可使孩子受益终身 反之 及早施教 幼儿的可塑性很大 及早给予良好的教育 可使孩子受益终身 反之 则会给以后的教育带来困难 则会给以后的教育带来困难 4 4 严格要求 父母可以爱孩子 但不能溺爱 迁就放任 这样会害了孩子 严格要求 父母可以爱孩子 但不能溺爱 迁就放任 这样会害了孩子 5 5 教养态度一致 家庭中的成人教育态度要一致 不能有偏爱 或一个提出这种要 教养态度一致 家庭中的成人教育态度要一致 不能有偏爱 或一个提出这种要 求 一个提出另一种要求 有的要求严格 有的放任自流 这对孩子的发展很不利 求 一个提出另一种要求 有的要求严格 有的放任自流 这对孩子的发展很不利 5 6 6 宽严适度 过于严格和过于宽容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父母应把握适中的尺度 宽严适度 过于严格和过于宽容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父母应把握适中的尺度 7 7 责罚要慎重 孩子有过失 家长可以用责罚的手段 但必须弄清情况和原因 不 责罚要慎重 孩子有过失 家长可以用责罚的手段 但必须弄清情况和原因 不 要当着别人的面责罚孩子 不在早上或晚间责罚孩子 不要迁怒于孩子 要当着别人的面责罚孩子 不在早上或晚间责罚孩子 不要迁怒于孩子 总之 不要滥用责罚 最好不要打骂孩子 总之 不要滥用责罚 最好不要打骂孩子 二 名句摘抄内容二 名句摘抄内容 我们晓得栽花有了载花的学识技能 花才能载得好 养蜂有了养蜂的学识技能 蜂才我们晓得栽花有了载花的学识技能 花才能载得好 养蜂有了养蜂的学识技能 蜂才 能养的好 育蚕有了育蚕的学识技能 蚕才能育的好 甚至养牛 养猪 养羊 养马 养能养的好 育蚕有了育蚕的学识技能 蚕才能育的好 甚至养牛 养猪 养羊 养马 养 鱼 养鸟莫不都要有专门的学识技能 而一般人对于他自己的儿女反不若养鸡 养蜂 养鱼 养鸟莫不都要有专门的学识技能 而一般人对于他自己的儿女反不若养鸡 养蜂 养 牛 养猪来看得重要 我们只要是一个人就好像都有资格可以教养儿童的 至于怎样教养 牛 养猪来看得重要 我们只要是一个人就好像都有资格可以教养儿童的 至于怎样教养 怎样培育 事先既好无准备 事后更不加研究 好像儿童的价值不及一只猪 一只羊 这怎样培育 事先既好无准备 事后更不加研究 好像儿童的价值不及一只猪 一只羊 这 种情形在中国是非常普遍 司空见惯 种情形在中国是非常普遍 司空见惯 有时候 你不晓得他应当穿什么衣服 吃什么食物 有时候你不晓得他为什么哭有时候 你不晓得他应当穿什么衣服 吃什么食物 有时候你不晓得他为什么哭 的 为什么不肯吃 的 为什么不肯吃 有时候 他非常来的倔强 你不晓得骂他好呢 还是打他好 让有时候 他非常来的倔强 你不晓得骂他好呢 还是打他好 让 他去强霸好呢 还是去抑制他好 有时候 他睡在床里哭喊 你不晓得去抱他起来摇摇他他去强霸好呢 还是去抑制他好 有时候 他睡在床里哭喊 你不晓得去抱他起来摇摇他 好呢 还是让他大哭大喊的好 好呢 还是让他大哭大喊的好 陈鹤琴在陈鹤琴在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 中总结出儿童心理的七大特征 中总结出儿童心理的七大特征 1 1 小孩子是喜欢游戏的 小孩子是喜欢游戏的 二三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地敲手踢脚 独自玩弄 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 二三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地敲手踢脚 独自玩弄 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 看见东西就要来抓 抓住了就要放到嘴里去 看见东西就要来抓 抓住了就要放到嘴里去 到了三四岁的时候 他的游戏动作比以到了三四岁的时候 他的游戏动作比以 前还要繁多而他的游戏方法也与从前不同了 从前他只能把椅子推来推去 现在他要把椅前还要繁多而他的游戏方法也与从前不同了 从前他只能把椅子推来推去 现在他要把椅 子抬来抬去 当花轿了 从前他只能把棒头敲敲做声以取乐 现在他要背着棒当枪放了 子抬来抬去 当花轿了 从前他只能把棒头敲敲做声以取乐 现在他要背着棒当枪放了 到了八九岁的时候 他的身体比从前更加强健得多了 精神也非常充足了 知识也渐渐丰到了八九岁的时候 他的身体比从前更加强健得多了 精神也非常充足了 知识也渐渐丰 富了 因此他的游戏动作也就与前不同了 此时他喜欢玩各种竞争游戏了 什么放风筝 富了 因此他的游戏动作也就与前不同了 此时他喜欢玩各种竞争游戏了 什么放风筝 踢毽子 什么斗蟋蟀 拍皮球 什么打棒头 捉迷藏他都能够玩了 踢毽子 什么斗蟋蟀 拍皮球 什么打棒头 捉迷藏他都能够玩了 2 2 小孩子是喜欢模仿的 小孩子是喜欢模仿的 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 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 若家中人之言语粗陋 他的言语大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 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 若家中人之言语粗陋 他的言语大 概也是粗陋的 概也是粗陋的 3 3 小孩子是好奇的 小孩子是好奇的 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 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来拿 到了四五岁 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 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来拿 到了四五岁 他的好奇动作格外多了 看见路上的汽车马车来了 他总要停住脚看看 听见外面的锣声他的好奇动作格外多了 看见路上的汽车马车来了 他总要停住脚看看 听见外面的锣声 鼓声响了 他总要跑出去看看 鼓声响了 他总要跑出去看看 4 4 小孩子是喜欢成功的 小孩子是喜欢成功的 因为事情成功 一方面固然自己很有趣的 但是还有一方面可以得父母和老师的赞因为事情成功 一方面固然自己很有趣的 但是还有一方面可以得父母和老师的赞 许 这种心理是很好的 我们做父母或教师的应当利用这种心理去鼓励他去做各种事情 许 这种心理是很好的 我们做父母或教师的应当利用这种心理去鼓励他去做各种事情 但是一定要注意鼓励小孩子做事的难度 即不要太难 因为但是一定要注意鼓励小孩子做事的难度 即不要太难 因为 若太难 就不能有所成就 若没有成就 小孩子或者要灰心而下次不肯再做了 反若太难 就不能有所成就 若没有成就 小孩子或者要灰心而下次不肯再做了 反 而言之 若所做的不甚难 小孩子能够胜任而有成就的 一有成就 就很高兴 就有自信而言之 若所做的不甚难 小孩子能够胜任而有成就的 一有成就 就很高兴 就有自信 力 所成就者愈多 自信力也愈大 自信力愈大 事情就愈容易成功 自信力与成功因此力 所成就者愈多 自信力也愈大 自信力愈大 事情就愈容易成功 自信力与成功因此 互相为用的了 互相为用的了 5 5 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 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 到门外去就喜欢 终日在家里就十分不高兴 到门外去就喜欢 终日在家里就十分不高兴 6 他们在旷野里跑来跑去 看见野花就采采 看见池塘就抛石子入水以取乐 这种郊游于他们在旷野里跑来跑去 看见野花就采采 看见池塘就抛石子入水以取乐 这种郊游于 小孩的身体 知识 行为都有很好影响的 小孩的身体 知识 行为都有很好影响的 要知学问 不仅仅在书本中求的 也应在天然界得的 什么要知学问 不仅仅在书本中求的 也应在天然界得的 什么 动物学动物学 什么 什么 植物植物 学学 什么 什么 地理地理 什么 什么 常识常识 大概可以从天然界得的 我们在书本中看死的标本 死 大概可以从天然界得的 我们在书本中看死的标本 死 的山水 应当到野外去看活的动物 采活的草木 玩真的沙石 的山水 应当到野外去看活的动物 采活的草木 玩真的沙石 6 6 小孩子是喜欢合群的 小孩子是喜欢合群的 幼小婴儿 离群独居 就要哭喊 两岁时就要与同伴游玩 到了五六岁 这个乐群心幼小婴儿 离群独居 就要哭喊 两岁时就要与同伴游玩 到了五六岁 这个乐群心 更加强了 更加强了 到了十余岁 儿童就喜欢结队成群的游玩了 到了十余岁 儿童就喜欢结队成群的游玩了 7 7 小孩子是喜欢称赞的 小孩子是喜欢称赞的 假使他不愿意刷牙齿 你可以指着一个牙齿洁白而肯刷牙齿的小孩子说 假使他不愿意刷牙齿 你可以指着一个牙齿洁白而肯刷牙齿的小孩子说 他的牙齿多他的牙齿多 好看 多清洁 你若天天刷牙齿也会象他这样整齐好看呢 好看 多清洁 你若天天刷牙齿也会象他这样整齐好看呢 小孩子听了你的话 恐怕就小孩子听了你的话 恐怕就 要去刷了 若刷了之后 你可就称赞他说 要去刷了 若刷了之后 你可就称赞他说 呀 你的牙齿是白一点了 好看得多了 呀 你的牙齿是白一点了 好看得多了 他他 听了必然觉得非常的高兴 下次洗脸时就喜欢刷牙了 听了必然觉得非常的高兴 下次洗脸时就喜欢刷牙了 二 心得感悟二 心得感悟 在学习化社会和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 陈鹤琴提出的儿童心理特征的现实意义表现在 在学习化社会和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 陈鹤琴提出的儿童心理特征的现实意义表现在 1 1 重视游戏的作用 重视游戏的作用 现在课程改革强调的现在课程改革强调的 活动课程活动课程 即是重视儿童游戏天性的表现 可以说 儿童生来即是重视儿童游戏天性的表现 可以说 儿童生来 即是好动的 游戏本身的趣味性也是吸引儿童不断探索和学习的根本动力 重视游戏的作即是好动的 游戏本身的趣味性也是吸引儿童不断探索和学习的根本动力 重视游戏的作 用 也是贯彻用 也是贯彻 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及自我教育能力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及自我教育能力 的主要途径 的主要途径 2 2 重视榜样的作用 重视榜样的作用 陈鹤琴提出儿童是喜欢模仿的 喜欢野外生活的和喜欢和群的 即是为榜样和环境的陈鹤琴提出儿童是喜欢模仿的 喜欢野外生活的和喜欢和群的 即是为榜样和环境的 作用找到了依据 可以说 儿童的模仿力是很强的 他常以自己亲近和作用找到了依据 可以说 儿童的模仿力是很强的 他常以自己亲近和 崇拜崇拜 的人为模的人为模 仿的对象 这样 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