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夺冠】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语文 专题检测卷(十二)_第1页
【金榜夺冠】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语文 专题检测卷(十二)_第2页
【金榜夺冠】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语文 专题检测卷(十二)_第3页
【金榜夺冠】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语文 专题检测卷(十二)_第4页
【金榜夺冠】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语文 专题检测卷(十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专题检测卷专题检测卷 十二十二 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灞上 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 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 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 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 久 何年致此身 注 灞上 又作 霸上 在长安东 郊扉 犹郊居 致此身 意即以此身为 国君尽力 1 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 第三联写景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试做分析 答 2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 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 倩魂犹恋桃花月 梦好莫催醒 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 枕畔红冰 薄 塞马一声嘶 残星拂大旗 注 桃花月 农历二月 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红冰 指眼泪 古书有 言 时天寒 泪结为红冰 1 词的上片是怎样虚实相生的 以寄托词人的思亲之情的 请具体说明 答 2 结合全词内容 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 塞马一声嘶 残星拂大旗 两句 答 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按要求答题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 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 遥见樵渔一路归 1 本诗的题目为 题春晚 请分析诗句是怎样紧扣诗题的 答 2 为什么说本诗的意境是 静而不寂 答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 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 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 此词为黄庭坚被贬至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 太平御览 时序部 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 梅花落公主额上 成五出花 拂之不去 1 这首词写梅花很有层次 请结合上片简要分析 2 答 2 作者 老尽少年心 了吗 请结合全词说明理由 答 5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落第东归 唐 罗邺 年年春色独怀羞 强向东归懒举头 莫道还家便容易 人间多少事堪愁 落第 明 袁崇焕 遇主人多易 逢时我独难 八千怜客路 三十尚儒冠 出谷莺偏媚 还枝鸟亦安 故园泉石好 归去把渔竿 1 袁诗中 出谷莺偏媚 还枝鸟亦安 一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它在全诗中有何 作用 答 2 这两首诗都写于科考落第之后 两位诗人的心境是否完全相同 请结合诗句进行简 要分析 答 6 阅读下面的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孤山寺端上人 房写望 林逋 底处 凭阑思渺然 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 零落棋枰 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 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 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 端上人 一个名叫端的和尚 底处 何处 枰 棋盘 葑上田 又称架 田 古人将木框浮于水面 框内充满葑泥 水涨水落而架田不颠覆 1 诗人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 答 2 请对颔联作简要的赏析 答 7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游 杨亿 江南节物 水昏云淡 飞雪满前村 千寻翠岭 一枝芳艳 迢递寄归人 寿阳 妆罢 冰姿玉态 的的写天真 等闲风雨又纷纷 更忍向 笛中闻 注 寿阳 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 1 此词为咏物之作 在这首词中 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 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答 2 词作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并作简要分析 答 3 8 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小园 清 黎简 水影动深树 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 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 寒花 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 新月似新霜 注 寒花 菊花 1 你认为这首诗的首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 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 答 2 本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 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人的形象特点 答 9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题红叶 唐 韩氏 流水何太急 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 好去到人间 行宫 唐 元稹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1 这两诗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遭遇 而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尽相同的 请分 析其异同 答 2 韩诗委婉含蓄 元诗平白如话 请指出各采用什么手法写宫女的心事和命运 答 10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1 两诗中的 柳 的形象有何不同 各自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2 这两首诗共同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答 11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注 纳兰性德 1655 1685 字容若 满族正黄旗人 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 1682 年 时作者随康熙帝出山海关 榆关 即今山海关 1 分析 山一程 水一程 中叠用两个 一程 的作用 答 4 2 这首词风格婉约 请从思想感情与语言特点两个方面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 12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回答问题 大德歌 秋 关汉卿 风飘飘 雨潇潇 便做陈抟 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 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 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 陈抟 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 传说其在华山修道时能一睡百日不醒 1 飘飘 潇潇 这两个叠音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2 这首曲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请对此略作分析 答 13 阅读下面的宋诗 回答问题 金陵驿二首 其一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 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 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 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 这首诗是祥兴元年 1278 文天祥被俘后 次年被押赴元都大都 今北京 途经金陵 今江苏南京 时所作 1 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2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试作简要分析 答 14 阅读下面两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纵笔三首 其一 苏轼 寂寂东坡一病翁 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 一笑那知是酒红 注 苏轼被贬至儋州 今属海南省 时作 1 回乡偶书 的首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答 2 这两首诗的尾联中都有一个 笑 字 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5 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清江曲 苏庠 属玉 双飞水满塘 菰蒲深处浴鸳鸯 白苹 满棹归来晚 秋著芦花两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 萧萧两鬓吹华发 5 万事不理醉复醒 长占烟波弄明月 注 属玉 一种水鸟 白苹 水中浮草 1 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 请简析这些意象的作用 答 2 本诗给人一种脱尽尘世烟火的感觉 因而使苏轼大为赞赏 此篇若置太白集中 谁复疑其非也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 引 认为可与李白的诗媲美 味其与太白诗有相似 处 请从诗歌的主题与风格两个方面说明它与李白诗的相似之处 答 16 阅读下面的元曲 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 普天乐 江头秋行 赵善庆 稻粱肥 蒹葭秀 黄添篱落 绿淡汀洲 木叶空 山容瘦 沙鸟翻风知潮候 望烟江 万顷沉秋 半竿落日 一声过雁 几处危楼 注 落 院落 村落 1 这首元曲写出了秋天的哪些特点 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 2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瘦 字 答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1 解析 答题步骤 第一步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二步 概括景物所营造 的氛围特点 第三步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意境 氛围 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 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 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缥缈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参考答案 这首诗通过秋风秋雨 晚飞雁群 飘飞的落叶 如豆的寒灯 滴落的露珠等 意象 生动地勾画出了萧森 寂静的秋夜景色 营造了凄苦 孤寂的意境 表达怀才不遇的 孤独凄凉和进身渺茫的郁闷之情 2 解析 答题步骤 指出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结合诗句分析 怎样用了这种手法 这种手法产生的表达效果 可从诗人的心境或情感上分析 参考答案 运用衬托手法 卧听滴露 孤单无依 用露珠滴落的响声烘托空园长夜的寂 静 独对孤灯偏与绝迹尘世的野僧为邻 更加衬托出处境的孤独 此联在写景的同时进一步 6 写出了诗人的心境 表达了诗人孤独愁苦的心情 2 1 解析 词的前两句写寒冷的北风 深夜的大雪 这是环境描写 实写眼前景色 然后回忆了 桃花月 即与妻子快乐生活的时光 又写了好梦等 是想象的内容 是虚写 参考答案 上片既写边塞夜半三更 北风猛烈 大雪纷飞的苦寒荒凉的实景 又写与妻 子在一起的温馨快乐的梦境 二者虚实相生 形成鲜明的对比 突出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 2 解析 所谓 景 与 情 即描写的景物以及借此抒发的情感等 词末两句拓开情 境 让读者感受到一股悲怆无依的愁绪 一种苍茫阔大的意境 只要结合上片内容 对末两 句从内容 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塞马在旷野上仰天嘶叫 在残星的余辉下 风大雪猛 军旗猎猎作响 这两 句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塞外冬夜天地空旷苍茫的景象 以健笔写柔情 烘托出词人梦醒后内心 的悲凉寂寥 3 1 首句 花落 写暮春之晚 昏鸦数点 写乌鸦绕林 距离较远 模糊不清 是 傍晚的景色 樵渔归家也是写日之晚 2 村野薄暮时分和谐 静谧 但并不显得清冷 空寂 因为 花 在 落 鸦 在 飞 人 在 归 三个动词化寂为动 富有生机 4 1 作者写边地宜州看到梅花含苞欲放 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 最后写早 晨梅花开满枝头 由 梅破 到 梅香 再到 开遍 作者很有层次地描写了梅花 2 参考答案一 老尽了 理由是 词的上片写早梅报春 开遍向南枝 给词人带来 了惊喜 但这种惊喜是短暂的 恰恰反衬出郁积词人心中已久的压抑之情 词的下片直言 经过十年的贬谪 宦海沉沦之后 即便是面对如此的美景 亦不复有少年的兴致了 参考答案二 没老尽 理由是 上片传达了边地见到梅花的喜悦之情 表现出豁达乐 观的情怀 下片化用典故表现自己的浪漫情怀 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 开放作答 言之 成理即可 5 1 解析 答题步骤 第一步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二步 分析作者运用了 哪些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 第三步 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描绘出黄莺在山谷中婉转地鸣叫 鸟儿飞回枝头安适自在的一派田园风光 作用 由落第后情绪的低落转向回归田园的豁达 为下文作者抒发自己的感慨做铺垫 借景抒情 用这两句诗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以解作者落第后的沮丧之情 答出 其中一点即可 2 解析 抓住关键词句 结合全诗分析 即可区别两位诗人的心境是不同的 参考答案 不完全相同 袁诗虽有落第后的失意 但 归去把渔竿 等句更多的是抒写 诗人豁达的心境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罗诗 人间多少事堪愁 等句则主要表现了诗人落第 后的沮丧 忧愁之情 6 1 林间寺 古寺 葑上田 架田 独鸟 夕阳 寒烟 2 远远望去 暮色苍茫 昏暗树林里 寺院隐约闪现 犹如一幅画轴 画面 幽深古 朴 一块块零散的架田 就像棋盘上的一个个方格 宁静祥和 颔联通过奇特的想象和贴切 的比喻 描绘出素淡幽邃的意境 7 1 梅花 不惧风雨严寒 冰肌玉骨 2 侧面烘托 或铺垫 如用严冬的风雪肃杀烘托出梅的傲雪精神 或为写梅的 芳艳 作铺垫 或用 千寻翠岭 烘托梅的 一枝芳艳 正面描写梅的芳艳 冰姿玉态 天真 等 拟人的修辞手法 如 冰姿玉态 天真 等 赋予梅以人的品质 托物言志或象 征 借写梅花抒写个人怀抱 词人屡遭人生风雨摧残 有伤感 但更有一种无惧 豁达和傲 岸 8 1 窥 角度好 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 却说 山光窥短墙 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 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 巧妙地突出了小园景物的魅力 拟人 化 以物拟人 写活了山光的意态神情 动 小园中池水澄清 树木倒映其中 本是静止的 傍晚微风乍起 水中树影也 随风婆娑荡漾 这样静动结合 画面更美 深 深树本谓茂密的树林 从水中倒影能看出树林茂密的深浅层次 更突出了水 之深 之清 7 2 幽竹寒花 菊花 是孤傲贞美的意象 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 白璧无暇的象征 幽竹静立亭亭 秋菊凌霜傲放 显示出诗人的劲节高风 一片冰心 此时诗人小立于这幽竹 寒花 新月之中 他高尚的节操 澄明的胸怀 与周围景物浑融一体 一个孤清高洁的形象 跃然纸上 9 1 相同点 两首诗都表达了宫女寂寞 哀怨的感情 不同点 韩诗表现了宫女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冲破樊笼的愿望 而元诗流露出凄凉哀 怨 怀旧度日以了残生的情绪 2 韩诗运用了托物言情或寄情于物手法 元诗 反衬 或以乐景写哀情或相互映衬或托 物言情 用红艳的宫花反衬白发宫女凄凉哀怨的心境和寥落的行宫 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盛 衰之感 10 1 解析 首先指明两诗所咏之柳的不同 然后指明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从春柳之 秀美与环境之恶劣的对比描写中 可以看出白诗旨在指责当时社会的政治腐败和人才不得其 所 从春日得意与秋日零落的对比描写中 可以看出李诗旨在感叹人生 参考答案 白诗中的柳是春日之柳 李诗中的柳是秋日之柳 白诗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 败 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李诗则表达了自伤迟暮 自叹身世的思想感情 2 解析 两诗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这点不难看出 而白诗先写柳自身之美 再写环境之差 李诗先写春日得意 再写秋日零落 显然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答题时不仅要 写出具体手法 还要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 共同运用了托物言志和对比的艺术手法 白诗托 西角荒园 的春柳发人才 不得其位之概 李诗托清秋之柳发迟暮之叹 白诗以柳树之美与环境之差作对比 李诗以春 日之柳与秋日之柳作对比 11 1 参考答案 叠用两个 一程 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 又突显本词 韵律之优美 2 从思想感情方面说 本词描写了夜深人静 风雪交加 远在塞外宿营的词人思念远 方的亲人 辗转反侧 卧不成眠 感情细腻 主要是抒发词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从语 言风格来说 本词音律和谐 自然清新 有着柔婉之美 如 山一程 水一程 风一更 雪一更 12 1 解析 分析叠音词的表达效果 答题步骤是 第一步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 面 第二步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第三步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它营造氛围的意 图 参考答案 这两个叠音词 音韵悠长 倍增空寂之感 进一步突显了女主人公愁苦的心 境 2 解析 分析 结构特点 类试题的解题步骤是 第一步 分析诗歌的首尾特点 认 识采用这种结构的好处 第二步 有机整合 准确表述 参考答案 以秋景切入 又以秋景作结 首尾呼应 全曲由物及人 又由人及物 情境 相生 物我交融 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公真实的内心世界 13 1 解析 1279 年深秋 南宋政权灭亡已半年有余 金陵亦被元军攻破四年之久 诗人途经金陵 抚今思昨 触景生情 写下了这首寄托亡国之恨的著名诗篇 根据这一背景 解题时只要抓住景物特点 结合当时的情况进行分析就可准确作答 参考答案 夕阳落照之下 当年金碧辉煌的皇帝行宫已被荒草重重遮掩 天边孤云飘拂 不知飘向哪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