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纪年与历史年代的计算问题_第1页
关于历史纪年与历史年代的计算问题_第2页
关于历史纪年与历史年代的计算问题_第3页
关于历史纪年与历史年代的计算问题_第4页
关于历史纪年与历史年代的计算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历史纪年与历史年代的计算问题关于历史纪年与历史年代的计算问题 准确把握时间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 知道古代纪年方法 正确计算历史年代 是历史课程标准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 但在实际教学中 有的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 导 致学生存在模糊认识 本文结合历史教科书和 2009 年各地中考试题谈谈如何加强这方面的 教学 一 中国古代纪年方法 纪年 是指以文字确切记载历史现象发生的年代 我国历史悠久 从商代开始就有文 字记载 但直到西周中期也没有确切年代记载 司马迁根据前人留下的资料 在 史记 中明确记载了西周共和元年及其以后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共和元年即公元前 841 年 从 这一年起 我国历史开始有了确切纪年 中国古代的纪年方法并不是单一的 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帝王纪年法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纪年方法 它是以帝王即位之年或次年为元年 依次则为二年 三年 按顺序计算 每一个王或皇帝新即位 重新开始元年称作 改元 如上所述 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时间是西周时期的共和元年 从此以后 每 一个帝王都有确切的纪年 如周平王元年为公元前 770 年 汉高祖元年是公元前 206 年 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惠文王十六年 廉颇为赵将 就是用帝王纪年法来记载历史事 件 2 年号纪年法 年号纪年法是帝王纪年法的继续 自从汉武帝 刘彻 建元元年 公元前 140 年 开 始 以后我国历代帝王就都用年号纪年了 年号一般都是吉祥的字眼 例如 唐太宗的年 号为 贞观 他的统治时期就用 贞观 纪年 从西汉的汉武帝到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宣 统帝 我国历史上共有 600 多个年号 有的皇帝在位期间经常更改年号 每更改一次便要从新的年号开始进行纪年 如汉武帝 在位 54 年即改变年号 11 个 唐高宗李治有 14 个年号 武则天有 17 个年号 再如同学们 熟悉的唐玄宗 其在位近 30 年先后就用过 先天 开元 天宝 三个年号 每一个年 号都是从元年重新开始往下计算的 713 年为开元元年 742 年为天宝元年 明清的诸位皇帝都是使用一个年号 如明太祖 朱元璋 在位 31 年只用一个年号 洪 武 明成祖朱棣一直使用 永乐 年号 清朝的玄烨在位 61 年也只用一个年号 康熙 对于这样的皇帝我们只记住这一个年号从元年往下排直到他死时就可以了 因此 明清两 朝时也就以年号作为皇帝的代称了 例如 崇祯帝 顺治帝 康熙帝 乾隆帝 等 等 但在历史教科书中通常用 双时法 即将公元纪年附在后面 如康熙三十九年 公元 1700 年 帝王纪年法也是如此 在使用年号纪年时 有三种情况需要加以说明 一是有的以王 或皇帝 生前即有的 尊号 称谓来纪年 如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自称 始皇帝 以后二世 三世传之无穷 因 此 秦朝就以秦始皇 年 秦二世 年来纪年 二是有的以 庙号 来纪年 如汉高 祖 汉文帝 汉景帝等都分别是刘邦 刘恒 刘启等死后的 庙号 三是有的是用谥号纪 年的 如西汉末年的汉哀帝刘欣和隋炀帝杨广等的 哀 炀 就是他们的谥号 所谓庙号 是和封建宗法祭祀相联系的一种专有称号 古代帝王死后 在奉入宗庙立 室祭祀时 都要给予相称的尊号 这就是庙号 除少数例外 一般来说 统一王朝的开国 皇帝称 祖 第二代以后的多称 宗 前者如汉高祖刘邦 唐高祖李渊 后者如唐太宗 宋真宗等等 所谓谥号 是古代帝王 贵族和大臣死后由后人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褒贬而给予的称号 谥号有褒 怜 贬三种寓意 象周文王之 文 汉武帝之 武 孝文帝之 孝文 等都 含有褒意 周厉王之 厉 隋炀帝之 炀 等则含贬意 周平王之 平 汉哀帝之 哀 就有怜悯和同情之意了 一般来说 帝王的谥号最后一字往往是 王 或 帝 而且从时间上看 唐以前的皇 帝由于谥号还比较简单 一般只有一两个字 所以多用谥号称皇帝 如周文王 汉景帝等 等 唐到宋元时期 皇帝的谥号变得越来越复杂 有的皇帝的谥号字数增加到十多个字 于是一般都用庙号称皇帝 3 干支纪年法 这是我国古代特有的由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照一定的顺序 配对组成的纪年法 十天 干指甲 乙 丙 丁 戊 巳 庚 辛 壬 癸 十二地支包括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干支纪年法即以天干首字甲 地支首字子合为 甲子 称第一 年 依次 乙丑 为第二年 丙寅 为第三年 直到最后 癸亥 为第六十年 六十 年轮回一次 称一甲子 周而复始 该种方法始于汉代 是我国古代记事用的纪年标准 与年号纪年法并用 在我国的历史教科书里 该纪年法多用于近代史方面 例如 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 辛丑条约 庚子赔款 辛亥革命等 干支纪年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如凡是甲字开头的 公元年代的末位数必然是 4 乙字开头的是 5 丙为 6 辛为 1 依次类推 例如 东 汉末年黄巾起义发生于甲子年 即 184 年 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年是 1894 年 又如 辛丑条 约 签订的时间是 1901 年 辛亥革命则发生在 1911 年 其尾数皆相同 二 中国近现代纪年方法 1 中华民国纪年法 1912 年 1 月 1 日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宣告中华民国正式 成立 改用公历 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 年为民国元年 这样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所谓的 民国纪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元纪年 1949 年 9 月 21 日 在北平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会上 大 家一致认为 应采用现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公用的纪年制度 即用公元为新中国的纪年 9 月 27 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四项决议的第二项就是 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 三 世界公用的公元纪年法 公元纪年 也称公历纪年 或称基督纪年 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 为历史算起 在中国这一年正好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 以这一年为界 在此以前的时间称 公元前多少年 在此以后的时间称公元多少年 或直接称 年 注意不能写成公元后 年 我国从 1949 年起开始采用公元纪年 现行的历史教材 实际上也是把各种纪年 方法换算成公元纪年来表达历史时间的 因此公元纪年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纪年方法 四 2009 年中考试题赏析 1 干支纪年的计算 例一 黄冈市 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 其中天干是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 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干支纪年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如 1894 年是甲午年 1898 年是戊戌年 由此推算 1901 年应该是 A 庚子年 B 己亥年 C 辛丑年 D 辛亥年 赏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天干与地支编排方法的掌握情况 题干材料中已提供了甲午年 戊 戌年两个例子 学生可以按照天干与地支的先后顺序推导出 1901 年应是辛丑年 第二种方 法是根据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规律来判断 即凡 辛 字开头的 公元纪年的最后 一位数必是 1 1901 年自然对应辛丑年 此外 本题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 1901 年清 政府与列强签订了 辛丑条约 因此 本题选 D 例二 江西省 小青同学绘制了如下 中华民族复兴示意图 读图及相关材料 回答问题 说明 本题 有删减 小青同学认为 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之路上迈上的一个重要台阶 主 要理由是这场革命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这里所说的 历史性巨变 主要指什么 赏析 辛亥革命是以干支纪年命名的重大历史事件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即它 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 中华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例一 安徽 1912 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 右图杂志 革命 第四期 发行时间按公 元纪年换算为 A 1924 年 B 1925 年 C 1926 年 D 1927 年 例二 娄底市 学生小明的爷爷今年 2009 年 恰好满八十大寿 即 1929 年出生 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 生于民国 寿宴上 一位历史老师问小明 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多少年 小明的正确回答应 该是 A 十八年 B 二十八年 C 三十八年 D 四十八年 例三 孝感市 如果让你穿越时空隧道 回到民国三十四年 你一定会知道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件历史大事 A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 B 重庆人民庆祝 双十协定 的签订 C 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内战爆发 D 中国军民在抗日战场上展开局部反攻 例四 岳阳市 在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有一台历 透过历史的尘埃还可以看到上面写着 中华民国三十 八年 四月小 二十三日 星期六 作为历史记录 它已定格为永恒 由此记录 你能想 到的是 A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B 日军攻占南京 开始大屠杀 C 抗战胜利 南京光复 D 南京解放 国民党政权垮台 赏析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是中考的常见题型 学生因没有真正掌握换算方法而常 常出错 民国纪年方法 月日同公历一样 不必换算 年代的换算法也很简便 公元纪年 与民国纪年差值为 1911 年 公元纪年 民国纪年 1911 年 民国纪年 公元纪年 1911 年 例一题干材料中 第四期 革命 杂志出版于中华民国十四年 换算后应是公元 1925 年 本题应选 B 例二中 小明的爷爷出生于 1929 年 可换算为民国十八年 本题应选 A 例三与例四难度增大 学生不仅要学会换算 还要掌握这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 民国 三十四年 即公元 1945 年 中国军民在抗日战场上展开局部反攻 民国三十八年 即公元 1949 年 南京解放 国民党政权垮台 因此 例三 例四都应选 D 3 公元纪年的推算 例一 宿迁市 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 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 下列哪一现象反映了佛教传入后对 中国的影响 A 使用公元纪年法 B 在洛阳建造白马寺 C 端午节吃粽子 划龙舟 D 圣诞节前人们互赠圣诞贺卡 赏析 本题考查公元纪年的来历 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 与佛教没有关系 因此 不能选 A 和 D 端午节吃粽子 划龙舟是民俗 而非宗教现象 本题只能选 B 例二 岳阳市 准确把握时间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 请判断公元前 221 年属于 A 公元前二世纪前期 B 公元前二世纪后期 C 公元前三世纪前期 D 公元前三世纪后期 例三 莆田市 小华同学出生于 1994 年 该年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 A 19 世纪 80 年代 B 19 世纪 90 年代 C 20 世纪 80 年代 D 20 世纪 90 年代 赏析 在使用公元纪年时 要搞清与公元纪年相关的两个概念 即 世纪 和 年代 每一个世纪为 100 年 从理论上讲 公元 1 年至公元 100 年为一世纪 公元 101 年至公元 200 年为第二世纪 以此类推 但是按照习惯的用法 人们常把某个 100 年的最后一年 作为下个世纪之首 如公元 100 年 人们并不把它作为一世纪的最后一年 而是把它作为 二世纪的最初一年 这样公元一世纪中剩下 99 年 变成公元 1 年到 99 年 这一点是要弄 清楚的 以后的每一个世纪仍是 100 年 即二世纪变成公元 100 年到 199 年 三世纪变成 200 年到 299 年 公元前的世纪推算与此同理 所不同者 只是每一个世纪的推算要 从绝对值大的年代向绝对值小的年代顺序进行 如公元前一世纪为公元前 99 年到公元前 1 年 判定某一年在哪个世纪时 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 即如果这个年份是两位数 即在 1 到 99 年间 那么这一年肯定是在公元一世纪里 如果这一年是三位数 即在 100 到 999 年之间 那么把这一年的第一位数加上 1 就可得到这一年所在的世纪 例如 公元 618 年 第一位数为 6 6 1 7 所以这一年是在公元 7 世纪里 如果这一年是四位数 即在 1000 以上 那么就以这一年的前两位数加上 1 就可得到所在的世纪了 如 1840 年 前两位数为 18 18 1 19 所以这一年在公元 19 世纪内 公历的一个世纪中 又分为早期 初期 中期 晚期 末期 或前半期 后半期等 早 期一般是一个世纪的前 30 年 中期指一个世纪的中间 50 年 晚期指一个世纪的后 20 年 前半期和后半期是指一个世纪的前 50 年和后 50 年 从理论上讲 每一个世纪分为几个年代 每一个年代为 10 年 但习惯上人们并不具体称 每个世纪的前 20 年 公元后的第一个世纪为 19 年 为某年代 而是笼统的称之为某世纪 初 把以后的 20 29 年称为 20 年代 30 39 年称为 30 年代 90 99 年称为 90 年代 这样每个世纪实际上只有 8 个年代 掌握了上面的推算方法 就不难回答 例二选 C 例三选 D 例四 河南省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 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例五 陕西省 写出下列年代尺上 A B C D E F 六个年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赏析 用年代尺来识记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学生应该学会并能熟练运用 1842 年 1895 年 1901 年清政府分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和 辛丑条约 标志着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所以 例四选 B 例五中 A 公元前 221 年发生的事件有秦统一六国 秦王赢政称始皇帝 秦兼并六国 建立统一的秦帝国 战国结束 上述中的任何一点 都可得分 B 1840 年爆发鸦片战争 英国对华发动鸦片战争 C 1949 年发生的事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开国大典 国民党政权覆灭 人民解放军 占领南京 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 淮海 平津战役取得胜利 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第一次政协召开 考生可选答其中任何一个事件 D 476 年发生的事件有西罗马帝国灭亡 上古时代结束 中古时代开始 西欧奴隶社会结 束 考生只要答出上述中的任何一点 都可得分 E 1640 年发生的事件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查理一世被迫重开议会 考生无论答出哪一 个事件 都可得分 F 1917 年发生的事件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美国参加第一 次世界大战 考生答出其中一点 即可 例六 扬州市 今年是 2009 年 某班围绕发生年尾数为 9 的事件举行学习报告会 下列题目不符 合这一要求的是 A 北京街头响起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的呐喊 B 卢沟桥成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场 C 新中国升起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D 澳门迎来镶有五星 莲花的旗帜 例七 重庆綦江县 5 月 4 日 北京学生高呼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和约签 字 等口号 发表宣言 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 举行示威游行 痛打卖国贼章宗祥 火烧曹宅 该运动的发生距今已经有 A 90 年 B 180 年 C 80 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