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学大师的修养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烈历史感的民族,史学在中国传统学术中占有特殊地位。梁启超曾经感叹:“于今日泰西通行诸学科中,为中国所固有者,惟史学。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中国古代史学是人类古代史学史上最鲜艳夺目的奇葩。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个国家,用如此丰富的文献,如此长期不断地记载自己的历史。中国古代仅正史就有二十四部之多,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明代末年四千多年的历史。古今中外,真正的史学大师犹如凤毛麟角。汉朝的司马迁和唐朝的刘知幾是世界古代史学史上无可争议的史学大师。司马迁的史学成就明显超过西方的“历史之父”希罗多德,他的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如果说司马迁在历史编撰方面为中国后世史家树立了楷模的话,刘知幾则在系统的史学理论方面有开山之功。他的史通是世界史学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在中国史学史上,像司马迁这样的史学大师,估计两千多年才出一个;而像刘知幾这样的史学大师,估计一千多年才出一个。要成为史学大师,必须同时具备多方面难能可贵的素质。刘知幾长期担任史官,深知治史之难,良史难求。礼部尚书郑惟忠曾经问刘知幾:“自古以来,文士多而史才少。何也?”刘知幾回答说:“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这就是人们熟知的史家“三长”史才、史学和史识的来历。“史才”是指历史叙述的才能,它与文学叙述的才能既相通,又有区别;“史学”是指广泛搜集和深入挖掘史料的能力;“史识”是指对史料的鉴别和选择能力以及对历史的洞察力。此外,刘知幾还强调史家的个人品德和职业操守。他说:“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宁为兰摧玉折,不为瓦砾长存”。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进一步明确提出:“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对于有志成为优秀的历史学家的人来说,仅仅知道良史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史学大师的超凡能力是如何获得的。一个人要想集史才、史学、史识和史德于一身,自然需要先天的禀赋,也需要有利于史家成长的客观条件,尤其需要长期不懈的主观努力。时势造英雄。真正史学大师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司马迁和刘知幾是汉唐盛世的产物。秦统一中国后,客观上产生了在总结前人成果基础上编撰中国通史的要求。但秦朝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二世而亡,不大可能也来不及做这件事。汉朝的文化政策相对宽松,到汉武帝时,中国不但国家统一,而且社会安定。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谈立志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可惜至死未能如愿。司马迁继承父亲的遗志,最终完成了史记这部不朽的历史巨作。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政治上长期分裂的局面,列国竞相修史,民间修史之风极盛。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这一时期所编写的有据可查的纪传体和编年体的断代史至少在百部以上。时代呼唤系统的史学理论以总结历来治史的成败得失,指导后世史学的发展。盛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文化繁荣,为史家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刘知幾的史通应运而生。中国古代杰出史家大多出身于书香门第,有的出身于名门望族甚至史官世家。在古代社会经济发展普遍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这样的背景使他们更容易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史学教育和精英文化的熏陶,在著史的时候更有条件接触和利用官方的典籍和档案。司马迁出身于典型的史官世家。他的先世是周朝史官,父亲司马谈和他本人都长期官居太史令。刘知幾出身士族名门,也做过史官。一个人要想成为史学大师,必须对史学有极其浓厚的兴趣,在史学方面有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使命感,对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有强烈的信念。正是这些异乎寻常的品格所产生的强大内在动力,驱使中国古代史学大师几十年如一日,专心致志、百折不挠地打造不朽的史学巨著。爱因斯坦说:“大多数人以为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他们错了,是品格。”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史记,历史时间跨越三千载,地理空间涵盖当时已知的文明世界,内容包罗万象,其史学志向之高远,可以说前无古人。刘知幾以司马迁自比,著史通“以史为主”,“总括万殊,包吞万千”。司马迁和刘知幾都将史学作为个人终生经营的“名山事业”, 而不是急功近利之事,或适合于集体运作的“项目”。刘知幾更是明确指出“史馆监修”远不如个人修史。真正的史学名著大多是个人长期呕心沥血之作。史记几乎耗费了司马迁毕生的精力;杜佑写通典、谈迁写国榷长达三十多年;班固写汉书、马端临写文献通考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史才、史学和史识均源于人类的经验。要获取这种经验,无非通过两种途径:间接途径主要靠读书;直接途径要靠亲身参加社会实践,即古人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古代杰出史家大多自幼博览群书。司马迁“十岁颂古文”,学习左传和国语,到20岁时基本读完先秦典籍。刘知幾12岁读左传,13岁读史记、汉书和三国志。司马迁年轻时就好远游,后来又奉命出使西南夷,随汉武帝出巡,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史记之所以能写得如此出神入化,除了作者读书破万卷之外,与司马迁阅历丰富、洞悉人性有很大的关系。司马迁和刘知幾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崇尚理性,不迷信权威,对历史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敢于质疑和批判当时流行的理论和教条。没有这种品格和境界的史家,不可能具备高尚的史德,不可能作出重大的史学创新,也就没有资格被称为史学大师。司马迁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简直就是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唱反调。刘知幾的史学思想远远超越了当时的时代,史通中不乏惊世骇俗之论,表现出强烈的理性主义和批判意识。真正的史学大师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这就是中国传统史学中所谓的“通”和“会通”。这种观念与现在的长时段思维和跨学科研究在某种意义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通”和“会通”的观念从司马迁、刘知幾、杜佑、郑樵到马端临一脉相承。杜佑的通典、郑樵的通志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被称为“三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数字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政策创新实施效果分析
- 宁夏党建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测试卷附有答案详解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检测题型汇编(巩固)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提分题库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能力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分析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B卷题库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子宫肌瘤术后体位真题试题(含答案)
- 道路运输执法规范流程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试题及详解
- 肝性脑病(课件)
- 【名校】《三思而后行》 完整版课件
- 公司内部程序文件(格式模版)
- 泛光施工招标文件
- 旅游策划实务整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课件汇总(最新)
- DB23∕T 2661-2020 地热能供暖系统技术规程
- 人工挖孔桩施工监测监控措施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1年版) 6-18-01-07 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
- 办公楼加层改造施工组织设计(10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