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_第1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_第2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_第3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_第4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衰老的生物体内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B.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对于生物体是有积极意义的C.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D.细胞衰老表现为细胞核体积变小、色素积累、细胞不能继续分化2.下列几种生物学现象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人因为交通事故导致脊髓从胸部折断,膝跳反射可能不会存在,但针刺足部有感觉B.新生儿出生六个月内不易生某些传染病,因为其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能力C.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冲水马桶都可以传染艾滋病D.密封果酒发酵装置是因为发酵的微生物可以进行无氧呼吸3.下列关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神经调节人体呼吸频率的中枢位于下丘脑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D.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4.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是指优势取代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也是一种群落演替现象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D.群落演替一定就是原有物种的恢复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B.杂交育种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获得新物种的方法C.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化学、病毒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D.转基因食品的构成与非转基因食品一样都是由蛋白质,糖类等组成,所以任何转基因食品都是绝对安全的6.下列与生物进化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B.长期地理隔离可能使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C.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共同进化D.基因频率改变,标志着一定形成了新物种7、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防止白色污染应将废旧塑料加以焚烧B.加热能杀死H7N9禽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C.富脂禽品包装中常放入活性铁粉袋,以防止油脂氧化变质D.用K2FeO4代替Cl2处理饮用水时,既有杀菌消毒作用,又有净水作用8、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温下,5.6g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B.60g乙酸与足量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充分反应后断裂的C-O键数目为NAC.100g质量分数为17%的H2O2的水溶液中,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NAD.室温下向1L pH=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所得溶液中的H+数目大于0.1NA9、 分子式为C8H11N的有机物,分子内含有苯环和氨基(-NH2)的同分异构体共数目为A.12 B.13 C.14 D.1510、用下列实验方案及所选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所选玻璃仪器A.除去KNO3中少量的NaCl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酒精灯、烧杯、玻璃棒B.海带提碘将海带剪碎,加蒸馏水浸泡,取滤液加稀硫酸和H2O2试管、胶头滴管、烧杯、漏斗C.测定待测溶液中Fe2+的浓度量取20.00mL的待测液,用0.1mol/L的KMnO4溶液滴定锥形瓶、碱式滴定 管、量筒D.配制 500mL0.2mol/L CuSO4溶液将称量好的25.0gCuSO45H2O 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 摇匀烧杯、玻璃棒、量筒、500mL容量 瓶、胶头滴管11、已知 A、B、C、D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主族元素,A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的氧化物均含离子键B.C离子的半径小于D离子的半径C.A、B可形成多种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D.含D元素的盐溶液只能显酸性12、己知AgCl在水中的溶解是吸热过程。不同温度下,AgCl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己知T1温度下Ksp(AgCl)=1.610-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T2B.a =4.010-5C.M点溶液温度变为T1时,溶液中Cl-的浓度不变D.T2时饱和AgCl溶液中,c(Ag+)、c(Cl-)可能分别为2.010-5mol/L、4.010-5mol/L13、氢氧化锂是制取锂和锂的化合物的原料,用电解法制备氢氧化锂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b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B.a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4e-=O2+4H+C.该法制备LiOH还可得到硫酸和氢气等产品D.当电路中通过lmol电子时,可得到2mol LiOH二、选择题:共8小题,毎小题6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都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镭Ra的半衰期为,则经过2的时间,2 kg的镭Ra中有1.5 kg已经发生了衰变B.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衰变和6次衰变C.用14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使其电离D.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射线电离能力最强15.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2:1,现在原线圈两端加上交变电压 (V) 时,灯泡L1、L2均正常发光,电压表和电流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交流电的周期为0.2 sB.电压表的示数为155.5 VC.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滑动,则电流表读数变大D.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滑动,则L1将变暗、L2将变亮 16.均匀带正电的薄圆盘的右侧,用绝缘细线A、B挂一根水平通电直导线ab,电流方向由a到b导线平行于圆盘平面。现圆盘绕过圆心的水平轴沿如图所示方 向匀速转动(电荷随着圆盘一起转动,可视为形成了一圈一圈的环形电流),细线仍然竖直,与圆盘静止时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线上的张力变大B.细线上的张力变小C.细线上的张力不变D.若改变圆盘转动方向,细线上的张力变大17.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圆形磁场区域,其内分布者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圆形区域边界上放有圆形的感光胶片,粒子打在其上会感光。在磁区边界与x轴交点A处有一放射源A,以相同的速率发出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其方向分布在由AB和AC所夹角度内,B和C为磁区边界与轴的两个交点。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结果光斑全部落在第II象限的感光胶片上,则下列这些速率中,满足题目情景的粒子的最大速率是A. B. C. D. 18.如图所示,A、B、C是水平面上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其中AB=BC,在A点正上方的O点以初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刚好落在B点,小球运动的轨迹与0C的连线交与D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从抛出至D点的水平位移是落到B点的水平位移的1/4B.小球从抛出至D点的水平位移是落到B点的水平位移的1/3C.小球从抛出至经过D点时与落在B点时重力做功的比为1/4D.小球从抛出至经过D点时与落在5点时重力做功的比为1/319.如图所示,是在匀强电场中画出的一个正六边形,该六边形所在平面与电场线(图中没有画出)平行,已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 cm,将一电荷量为1.0l0-8C的正点电荷从B点移动到C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2.010-8J,将该点电荷从B点移动到A点,电场力做的功为2.0l0-8J,由上述信息通过计算能确定的是A.电场强度的大小B.过A点的等势线C.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为由C指向FD.该点电荷沿直线由B点移到F点电场力所做的功20.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现观测到一稳定的三星系统: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设这三个 星体的质量均为m,且各星间的距离均为L,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星系统中星体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B.三星系统中星体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C.三星系统中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D.三星系统中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1.如图所示,倾角为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将一质量m=1 kg的小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放上传送带,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沿传送带向上为正方向,g=lOm/s2, sin37=0.6, 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B. 08 s内物体位移的大小为14 mC. 08 s内物体机械能的增量为84JD. 08 s内因放上物体,传送带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为216 J第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題,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40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2.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B是质量为m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第一次实验,如图所示,将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况 对齐并固定,让滑块从滑槽最髙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M距离地面的高度H、M与P 间的水平距离。 第二次实验,如图b所示,将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并固定,让滑块B从 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的距离L、M与P间的水平距离。(1)第二次实验中, “ ”处应填 。(2)第二次实验中,滑块到从点的速度大小为 。(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3)若实验中测得H=25cm、=30cm、L=10cm、=20cm,则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 R为电阻箱,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3k)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 );导线若干。(1)请根据图甲的电路图,在图乙中画出连线,将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2)实验时,改变并记录电阻箱及的阻值,记录对应电压表的示数U,得到如下表示的若干组R、U的数据。根据图丙所示,表中第4组对应的电阻值读数是 ; (3)请推导与的函数关系式(用题中给的字母表示) ,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丁所示的图线,由图线得出电池组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所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4.(12分)如图所示,带有圆管轨道的长轨道水平固定,圆管竖直(管内直径可以忽略),底端分别与两侧的直轨道相切,圆管轨道的半径R=0.5m, P点左侧轨道(包括圆管)光滑,右侧轨道粗糙。质量m=lkg的物块A以的速度滑入圆管,滑过最高点Q,与直轨上P处静止的质量M=3kg的物块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物块B与粗燥轨道的动摩擦因数,(A、B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取lOm/s2),求:(1)物块A滑过Q点时受到管壁弹力的大小F。(2)若碰后物块B在粗糙轨道上滑行6m就停下了,请判断物块A能否再次滑过圆管的最高点Q。25.(20分)如图所示,倾角的足够长的固定绝缘斜面上,有一个n=5匝、质量M=1kg、总电阻的矩形线框abcd,ab边长,bc边长。将线框置于斜面底端,使cd边恰好与斜面底端平齐,在斜面上的矩形区域efgh内有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1T,现通过沿着斜面且垂直于ab的细线以及滑轮把线框和质量m= 3kg的物块连接起来,让物块从离地面某高度处静止释放,线框沿斜面向上运动,恰好能够匀速进入有界磁场区域。当线框cd边刚好穿出磁场区域时,物块m恰好落到地面上,且不再弹离地面,线框沿斜面能够继续上升的最大的高度h=1.92m,线框在整个上滑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36J,已知线框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 g取, ,求:(1)线框进入磁场之前的加速度;(2)线框cd边刚好穿出有界磁场区域时的速度;(3)济界磁场的宽度(即ef到gh的距离)26、(14分)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铁盐与亚铁盐相互转化的实验: 实验I:将Fe3+转化为Fe2+(1)Fe3+与Cu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探究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请填写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现象结论步骤1:取4mLmol/LCuSO4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KSCN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uSO4与KSCN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步骤2:取_,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查阅资料:.SCN-的化学性质与I-相似,.2Cu2+4I-=2CuI+I2 则Cu2+与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实验:将Fe2+转化为Fe3+实验方案现象向3mL0.1mol/LFeSO4溶液中加入1mL8mol/L稀硝酸溶液变为棕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棕色消失,溶液变为黄色探究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查阅资料:Fe2+NOFe(NO)2+(棕色)(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O产生的原因_。(4)从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角度对体系中存在的反应进行分析:反应:Fe2+与HNO3反应;反应:Fe2+与NO反应依据实验现象,甲认为反应的速率比反应_(填“快”或“慢”)。乙认为反应是一个不可逆反应,并通过实验证明其猜测正确,乙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由棕色变为黄色的原因_。27、(15分)砷(33As)在元素周期表中与氮同主族,砷及其化合物被运用在农药、防腐剂、染料和医药等领域,及其多种合金中。(1)砷化氢的电子式为_,其稳定性比NH3_(填“强”或“弱”)。(2)成语“饮鸩止渴”中的“鸩”是指放了砒霜(As2O3)的酒。Al2O3是一种两性氧化物,写出As2O3溶于浓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3)冶炼废水中砷元素主要以亚砷酸(H3AsO3)形式存在,可用化学沉降法处理酸性高浓度含砷废水,其工艺流程如下:己知:I.As2S3与过狼的S2-存在以下反应:As2S3(s)+3S2-(aq)3AsS33-(aq);II.亚砷酸盐的溶解性大于相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