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课 程 设 计 2014 2015 学年第 2 学期 课程名称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王成群 专业班级 12 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学 院 工程学院 学 号 169440003 学生成绩 2 目录目录 一 前言 3 二 设计的原始资料 4 2 1 建筑物用途 4 2 2 气象资料 4 2 3 热源情况 4 2 4 土建资料 4 三 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 5 3 1 计算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5 3 2 热负荷计算 6 四 供暖系统方案的选择与确定 10 4 1 选择热媒种类 热媒参数 10 4 2 确定供暖系统的形式 根据热源的位置 10 4 3 主要供暖设备 构件型号的选择及布置 11 4 4 系统的泄水及排出空气的考虑 管道的坡度与坡向等 12 五 散热器的计算 12 5 1 确定散热器的位置 12 5 2 散热器片数计算 12 六 供暖管路与设备计算 13 6 1 在平面图上布置干管及立管 绘制供暖系统图 13 6 2 根据系统的作用压力进行水力计算 13 6 3 膨胀水箱 集气罐等辅助设备的选择及其尺寸的确定 15 七 结论 15 八 参考文献 16 九 附录 17 3 1 1 前言前言 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热能 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 称为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又分为供暖工程和集中供热 供暖工程是以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 以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 为主要任务 集中供热是集中供热是指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 由一个或多 个热源通过热网向城市 镇或其中某些区域热用户供应热能的方式 集中供热系统包括热源 热网和用户 三 部分 热源主要是热电站和 区域锅炉房 工业区域锅炉房一般采用蒸汽锅炉 民用区域锅炉房一般采用 热水锅炉 以煤 重油或天然气为燃料 有的国家已广泛利用垃圾作燃料 工业余热和地热也可作热源 核能供热有节约大量矿物燃料 减轻运输压 力等优点 热网分为热水管网和蒸汽管网 由输热干线 配热干线和支线组 成 其布局主要根据城市热负荷分布情况 街区状况 发展规划及地形地质 等条件确定 一般布置成枝状 敷设在地下 主要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采 暖 通风 空调和热水供应 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加热 烘干 蒸煮 清洗 溶化 致冷 汽锤和汽泵等操作 集中供热的优点是 提高能源利用率 节约能源 供热机组的热电联 产综合热效率可达 85 而大型汽轮机组的发电热效率一般不超过 40 区域锅炉房的大型供热锅炉的热效率可达80 90 而分散的小 型锅炉的热效率只有 50 60 有条件安装高烟囱和烟气净化装置 便于消除烟尘 减轻大气污染 改善环境卫生 还可以实现低质燃料和垃圾 的利用 可以腾出大批分散的小锅炉房及燃料 灰渣堆放的占地 用于 绿化 改善市容 减少司炉人员及燃 料 灰渣的运输量和散落量 降低运行费用 改善环境卫生 易于实现科学管理 提高供热质量 本次课程设计是运用供热工程的技术知识对某一建筑物进行设计计算 以 及散热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合理的选择供暖系统以及管路的水力计算 本次课 程设计的目的有以下几点 课程设计是供热工程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课程设计 使学生了解供热设计的程序 内容和基本原则 学习设计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进一步提高运算 制图和使用资料的能力 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4 二 二 设计的原始资料设计的原始资料 2 12 1 建筑物用途建筑物用途 本次课程设计的建筑物选择沈阳的沈阳农业大学校能源基地培训楼 用于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 2 22 2 气象资料气象资料 沈阳市室外的气象资料 供暖室外的计算温度 tw 19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Vpj 3 2m s 2 32 3 热源情况热源情况 选择热水供暖系统 直接从城市热水供热管网中获取热水 供水温度 t tg g 95 回水温度 th 70 2 42 4 土建资料土建资料 1 建筑名称 沈阳农业大学校能源基地培训楼 2 结构形式 单层砖混结构 3 建筑层高 2 层 每层 3 8m 4 建筑面积 127 86m2 5 围护结构条件如下 外墙 外墙厚 370mm 外表面为水泥砂浆抹面 厚 20mm 内表面为水泥 砂浆抹面 厚 20mm 白灰粉刷 门窗 门窗规格详见表 2 1 表表 2 2 1 1 门窗规格及尺寸门窗规格及尺寸 名称洞口尺寸 宽高 mm备注 M11260 2700 铝合金地弹门 C1 1000 塑钢单框双玻璃中空窗空气层厚 度 12mm C21760 1780 塑钢单框双玻璃中空窗空气层厚 度 12mm 5 屋面 图图 2 12 1 屋面构造屋面构造 1 三毡四油卷材防水层 厚 10mm 2 冷底子油一道 3 1 3 水泥砂浆 厚 20mm 4 膨胀珍珠岩 厚 100mm 5 一毡二油 厚 5mm 6 冷底子油一道 7 屋面预置空心板 厚 120mm 8 1 3 水泥砂浆 厚 20mm 9 板下抹混合砂浆 厚 20mm 6 各房间用途及冬季供暖室内计算温度见表 2 2 表表 2 2 2 2 房间用途及冬季采暖室内计算温度房间用途及冬季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房间编号房间名称 室内计算温度 备注房间编号房间名称 室内计算温度 备注 101 门卫 16105 卫生间 16 102 实验室 16201 实验室 16 103 实验室 16202 实验室 16 104 实验室 16 走廊 16 7 地面 不保温地面 k 值按划分地带计算 三 三 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 6 3 3 1 1 计算计算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1 外墙 查书上表 1 1 表 1 2 和附录五 得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系数 n 8 7W m2 外表面换热系数 w 23W m2 外表面水泥砂浆抹面导热 系 1 0 87W m 内表面水泥砂浆抹面 白灰粉刷导热系数 2 0 87W m 红砖墙导热系数 3 0 81W m 计算外墙传热系数 得 24 1 23 1 87 0 02 0 87 0 02 0 81 0 49 0 7 8 1 1 11 1 22 mWmWK wi i n 2 屋面 查书上表表 1 1 表 1 2 和附录五 得内表面换热系数 n 8 7W m2 板下 抹混合砂浆 1 0 87W m 1 20mm 1 3 混合砂浆 2 0 87W m 2 20mm 屋面预制空心板 3 1 74W m 3 120mm 一毡二油 4 0 17W m 4 5mm 膨胀珍珠岩 5 0 07W m 5 100mm 1 3 混 合砂浆 6 0 87W m 6 20mm 三毡四油卷材防水层 7 0 17W m 7 10mm 外表面换热系数 w 23W m2 屋面传热系数为 55 0 23 1 17 0 01 0 87 0 02 0 07 0 1 0 17 0 005 0 87 0 02 0 74 1 12 0 87 0 02 0 7 8 1 1 11 1 2 2 mW mW K wi i n 3 外门外窗 铝合金地弹门 K 2 8W m2 塑钢单框双玻璃中空窗 K 3 49W m2 3 3 2 2 热负荷计算热负荷计算 7 1 首先 将各房间编号 如 101 102 等计入表 2 1 中 在把采暖房间的 名称如实验室 门卫室等计入到第 2 栏内 2 维护结构朝向及名称如北外墙 南外墙 计入第 3 栏中 维护结构的传 热面积等依次记录 3 房间的热负荷 Q 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Q Q1 Q2 Q3 式中 Q1 围护结构耗热量 Q2 冷风渗透耗热量 Q3 冷风侵入耗热量 1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atKFQ n1 w t 式中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W K F 围护结构的计算面积 冬季室内空气的计算温度 n t 冬季室外空气的计算温度 w t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是用来考虑供暖房间并不直 接接触室外大气时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会因内外传热温差的 削弱而减少的 修正 其值取决于邻室非供暖房间或空间的保温性能和透气情况 地面各地段的传热系数见表 地带名称地面传热系数地带名称地面传热系数 第一地带 0 47 第二地带 0 23 第三地带 0 12 第四地带 0 07 2 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 采用缝隙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 Q2 8 公式如下 Q2 0 28V w Cp tn tw 式中 V ChbLoLn Lo 每米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空气量 按当地冬季平均风速 m3 h m L 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 m n 渗透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 w 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 Kg m3 Cp 冷空气的定压比热 C 1KJ Kg tn 冬季室内空气的计算温度 tw 冬季室外空气的计算温度 3 冷风侵入耗热量计算 公式 Q3 N w 1 Q 式中 外门基本耗热量 1 Q N 考虑冷风侵入的外门附加率 4 一楼 104 房间的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 1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的计算 1 南外墙 传热系数 K 1 24W m2 温度修正系数 1 传热面 积 F 2 980 3 8 1 760 1 780 m2 8 1912m2 基本耗热量 q1 KF tn tw 1 0 1 24 8 1912 16 19 355 50w 查表 1 6 沈阳南向的朝向修正率取 1 20 本培训楼设置在小山上 周围基本没有遮挡物 风力附加率 2 7 层高为超过 4m 不需要进行高度修 正 南外墙实际耗热量 q1 q1 1 1 2 355 50 1 20 7 w 309 29w 9 2 南外窗 传热系数K 3 49W m2 温度修正系数 1 传热面积 F 1 760 1 780 m2 3 1318m2 基本耗热量 q2 KF tn tw 1 0 3 49 3 1318 16 19 382 67w 查表 1 6 沈阳南向的朝向修正率取 1 20 本培训楼设置在小山上 周围基本没有遮挡物 风力附加率 2 7 层高为超过 4m 不需要进行高度修 正 南外窗实际耗热量 q2 q2 1 1 2 382 67 1 20 7 w 332 92w 3 地面 划分如图所示 第三地带 第二地带 第一地带 第一地带 传热系数 K1 0 47W m2 传热面积 F1 2 98 0 02 2 m2 5 92m2 第一地带传热耗热量 q3 KF tn tw 0 47 5 92 16 19 w 97 38w 第二地带 传热系数 K2 0 23W m2 传热面积 F2 2 98 0 02 2 m2 5 92m2 第二地带传热耗热量 q4 KF tn tw 0 23 5 92 16 19 w 47 66w 第三地带 传热系数 K3 0 12W m2 传热面积 F3 6 59 1 69 4 0 185 0 01 2 98 0 02 m2 2 0868m2 第三地带传热耗热量 q5 KF tn tw 0 12 2 1164 16 19 w 8 76w 4 维护结构耗热量 Q1 q1 q2 q3 q4 q5 309 29 332 92 97 38 47 66 8 76 w 796 01w 10 5 维护结构耗热量的修正 按照暖通规范的规定 维护结构的耗热量修正应考虑朝向修正 风力附 加和高度附加三个方面 上面公式已修正 2 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 采用缝隙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 Q2 南外窗缝隙长度 L 1 76 2 1 78 3 m 8 86m 查附录 7 可知 沈阳市的朝向修正系数 南向 n 0 4 高度修正系数 Ch 0 3h0 4 0 3 100 4 0 75 h 10m 取 h 10m 基准高度单纯风压作用下每米门窗缝隙进入室内的理论渗透空气量 b 2 0 2 vL w O 查表 1 8 取 0 5 又取 b 0 67 根据 tw 19 差得 w 1 39kg m3 查附录 3 可知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Vpj 3 2m s 因此 Lo 0 5 1 39 2 3 22 0 67m3 h m 1 86m3 h m 南外窗的冷空气渗透量 V ChbLoLn 0 4 0 750 67 1 86 8 86 5 44m3 h 南外窗的冷风渗透耗热量 Q2 0 28V w Cp tn tw 0 28 5 44 1 39 1 16 19 74 10w 3 冷风侵入耗热量计算 由于该房间没有外门故冷风侵入耗热量为零 4 综上可得 104 房间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Q Q1 Q2 Q3 796 01 74 10 0 w 870 11w 5 其余房间供暖热负荷 其它房间的热负荷 和 104 房间计算方法相同 具体结果见附录一 11 四 四 供暖系统方案的选择与确定供暖系统方案的选择与确定 4 14 1 选择热媒种类选择热媒种类 热媒参数热媒参数 选择热水供暖系统 热媒为热水 热媒参数 供水温度 t tg g 95 回水温 度 th 70 4 24 2 确定供暖系统的形式确定供暖系统的形式 根据热源的位置根据热源的位置 1 城市热网提供热媒 热水参数 tg 95 th 70 且系统与室外管网 连接 但由于该楼离热源比较远 故可确定本设计为机械循环系统 2 供 回水方式 供 回水方式可分为单管式和双管式 1 单管热水供暖系统 构造简单 节省管材 造价低 而且可减轻垂直失 调现象 故五到六层建筑中宜采用单管式采暖系统 不过一个垂直单管采暖系 统所连接的层数不宜超过十二层 层数过多会使立管管径过大 下部水温过低 散热器面积过大不好布置 为了提高下层散热器的水温可设成带闭合管的单管 垂直式采暖系统 本工程为培训楼无需分户热计量 又总建筑为二层 由上述比较及分析 可以确定本工程采用单管热水供暖系统 3 系统敷设方式 系统敷设方式可分为垂直式和水平式系统 1 垂直式热水供暖系统 结构管路简 单 节省管材 施工管理方便 造 价低 但易造成垂直平失调 在无需考虑分区问题 目前被广泛采用 根据上述比较与分析 结合本工程单层散热器较多 房间结构简单 无 需考虑分区问题 所以 本工程采用垂直式系统 4 供 回水管布置方式 供 回水管布置方式可分为同程式和异程式 1 同程式系统可消除式减轻水力失调现象 故有条件时宜采用同程式系统 本设计采用同程式系统 5 工程方案确定 综合上述分析 本工程热水供暖系统采用机械循环 垂直单管 同程上 供下回式系统 4 34 3 主要供暖设备 构件主要供暖设备 构件 散热器 集气罐 膨胀水箱散热器 集气罐 膨胀水箱 型号的选择及型号的选择及布置布置 12 1 散热器 1 散热器的选择 考虑到散热器耐用性和经济性 本工程选用铸铁二柱 M 132 型 高度为 584mm 它结构简单 耐腐蚀 使用寿命长 造价低 传热系数高 散出同样热 量时金属耗量少 易消除积灰 外形也比较美观 每片散热器的面积少 易组 成所需散热面积 暖通规范 规定 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供暖系统不 宜采用水流通道内含有粘砂的散热器 应采取可靠的质量控制措施 所以要选 用内腔干净无砂 外表喷塑或烤漆的灰铸铁散热器 具体性能及参数如下表 铸铁散热器参数表 型号散热面积水容量重量工作压力传热系数 k 二柱 M 132 型 0 24m 2 1 32L 7kg 片 0 5Mpa 7 99 w m 2 2 膨胀水箱 机械循环系统膨胀水箱设在系统的最高处 水箱下部接出的膨胀管连接 在循环水泵入口前的回水干管上 作用是除了容纳水受热膨胀而增加的体积外 还能恒定水泵入口压力 保证水泵入口压力稳定 3 集气罐 在供水干管末端最高点处设置集气罐 以便空气能顺利地同水流方向流 动 集中到集气罐处排除 4 44 4 系统的泄水及排出空气的考虑系统的泄水及排出空气的考虑 管道的坡度与坡向等管道的坡度与坡向等 机械循环系统中水流速度较大 一般都超过水中分离出的空气泡的浮升 速度 已将空气带入立管引起气塞 所以机械循环上供下回系统水平敷设的供 水干管应沿水流方向设上升坡度 坡度值不下于 0 002 一般为 0 003 回水干 管也应采用沿水流方向下降的坡度 坡度值不小于 0 002 一般为 0 003 以便 于集中泄水 五 五 散热器的计算散热器的计算 5 15 1 确定散热器的位置确定散热器的位置 1 散热器的布置 散热器布置在窗台下 这样能迅速加热室外渗入的冷空气 阻挡沿外墙 下降的冷气流 改善外窗 外墙对人体冷辐射的影响 使室温均匀 为防止散 热器冻裂 两道外门之间 门斗及开启频繁的外门附近不宜设置散热器 散热 器一般明装或装在深度不超过 130mm 的墙槽内 13 2 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 底部距地面不小于 60mm 通常取 150mm 顶部距窗台板不小于 50mm 背部与墙面净距不小于 25mm 该设计取距地面 200mm 距窗台 200mm 5 25 2 散热器片数计算散热器片数计算 查设计手册知 对二柱 M 132 型 不宜超过 20 片 1 104 房间 实验室 房间热负荷 Q 870 11W 供水温度为 tg 95 th 70 tpj 95 70 2 82 5 16 t 82 5 16 66 5 查教 n t p jn t t 材附录 10 8 06 w m 286 0 426 2tK 2 修正系数 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 先假定 1 1 0 散热器连接形式 修正系数 查教材表 3 2 2 1 0 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 查教材表 3 3 3 1 02 取 A 100mm 根据式 2 2 F Q K t 1 2 3 870 11 8 06 66 5 1 1 1 02 1 59 2 m 二柱 M 132 型散热器每片散热面积为 0 24 m2 计算片数 n 为 n F f 1 59 0 24 7 片查表 3 1 当散热器片数为 6 10 片时 1 1 因此 实际所需散热器面积为 F F 1 1 59 1 1 59 m2 实际采用片数 n 为 n F f 6 625 片 取整数 应采用二柱 M 132 型散热器 7 片 散热器为 一个 2 其余房间计算过程与 104 房间的相同 所以结果如下表所示 各房间的散热器 房间 编号 热负荷温 差 KF n 1 2 3 Fn 散热 器个 数 1011758 013 22141 053 38151 1023233 765 91251 106 50282 103870 111 59711 5971 104870 111 59711 5971 1052079 923 96171 054 16181 一楼 走廊 916916 77701 1018 45775 二楼 走廊 689512 61531 1013 87583 2013774 139 15391 1010 07422 2025878 56 66 5 8 06 10 75451 10 11 02 11 83505 14 六 六 供暖管路与设备计算供暖管路与设备计算 6 16 1 在平面图上布置干管及立管 绘制供暖系统图在平面图上布置干管及立管 绘制供暖系统图 系统图见附录二 6 26 2 根据系统的作用压力进行水力计算根据系统的作用压力进行水力计算 考虑到本工程的实际规模和施工的方便性 本设计一楼和二楼采用机械循 环单管垂直同程式的上供下回系统 散热片安装形式为同侧的上供下回 设计 供回水温度为 95 70 根据建筑的结构形式 布置干管和立管 为每个房间分配散热器组 见 图纸 1 水力计算 1 标注 画出轴侧图 进行管段编号 立管编号并且标注各管段的热负荷和管长 如图纸所示 图上小圆圈内的数字表示管段号 热负荷对应前面计算所得的值 管段长度与图示长度一一对应 A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中规定 管网干管管径 不应小于 50mm 通往各单体建筑物的管径对热水管道来讲不宜小于 32mm B 热水管道水力计算表见表 其中最长环路是经过一楼走廊散热器和二 楼走廊散热器的环路 2 最远立管环路 N6的计算 1 10 管段 仍采用推荐的经济比摩阻 Rpj 60 120Pa m 确定管径 具体计算结果见附录三 最远立管环路 N6的总压力损失为4923 9Pa 6 p N jy p 3 最近立管环路 N1的计算 最近立管环路 N1包括 管段 具体计算结果见附录三 管段的压力损失Pa17 3011p 1812 jy p 最近立管 N1的总压力损失 4830 58Pa 11 10181221 N p 1 jy pp 4 求最远立管 N7和最近立管 N1环路的压力损失平衡率 应注意 同程式热水供暖系统最远 最近立管环路的不平衡率宜控制在 的范围内 5 最远立管 N6的 3 9 管段与最近立管 N1的 12 18 管段并联 具体结果见 附录三 3011 17Pa 1812 p jy p 15 3404 19Pa 93 p jy p 不平衡率 3104 49 3011 17 3104 49 100 3 0 5 供暖系统的循环作用压力 1 1 4923 9 5416 29Pa 6 N p1 1p 6 其他立管环路的计算 应注意 单管同程式热水供暖系统各立管间的不平衡率宜控制在 以内 10 通过最远立管 N7环路的计算可确定供水干管各管段的压力损失 通过最 远立管 N1环路的计算可确定回水干管各管段的压力损失 根据并联节点压力平衡的原则可确定各立管的资用压力 如立管 N2的资 用压力 1110 74Pa 3143112 N p 2 jyjy pppp 立管 N2的 19 20 管段水力计算列在附录三 其压力损失1080 36Pa 2019 p jy p 不平衡率为不平衡率 1110 74 1080 36 1110 74 100 2 7 上述结果列于附录三 其他立管可按同样方法进行计算 6 36 3 膨胀水箱 集气罐等辅助设备的选择及其尺寸的确定膨胀水箱 集气罐等辅助设备的选择及其尺寸的确定 1 膨胀水箱 膨胀水箱的有效容积的计算公式为 QVtV cmax 式中 V 膨胀水箱的有效容积 L 水的体积膨胀系数 1 一般取 0 0006 1 Vc 每供给 1kw 热量所需设备的水容量 L kW 见书表 3 8 Q 供暖系统的热负荷 系统内水温的最大波动值 对于低温热水供暖系统 系 max t 统给水水温最小值取 tmin 20 系统水温最大值取 tmax 95 因此 75 max t 所以QVV c 045 0 V 0 045 9 49 34 53 14 75L 2 集气罐 16 集气罐的有效容积大约为膨胀水箱的 1 水在集气罐中的流速不超过 0 05m s 使气泡能够分离开来 V V 0 01 0 01 14 75 0 1475L 选用集气罐的型号为 1 D 100mm H 300mm 7 7 结论结论 该培养楼采用热水供暖系统采用机械循环 垂直单管 同程上供下回式系 统 散热器选用铸铁二柱 M 132 型 高度为 584mm 膨胀水箱的有效容积 14 75L 集气罐的型号为 1 D 100mm H 300mm 101 房间 散热器的个数为 1 个 热负荷为 1758 01w 102 房间 散热器的个数为 2 个 热负荷为 3233 76w 103 房间 散热器的个数为 1 个 热负荷为 870 11w 104 房间 散热器的个数为 1 个 热负荷为 870 11w 105 房间 散热器的个数为 1 个 热负荷为 2079 92w 一楼走廊房间 散热器的个数为 5 个 热负荷为 9169w 二楼走廊房间 散热器的个数为 3 个 热负荷为 6895w 201 房间 散热器的个数为 2 个 热负荷为 3774 13w 202 房间 散热器的个数为 5 个 热负荷为 5878 56w 8 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王宇清 刘春泽 供热工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1 2 建筑工程常用数据系列手册编写组 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 北京 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 3 陆亚俊 马最良 暖通空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11 17 9 9 附录附录 附录一附录一 房 间 名 称 围 护 结 构 围护结 构传热 系数 K W 室内 计算 温度 室外 计算 温度 计 算 温 度 差 温 差 修 真 系 数 基 本 耗 热 量 Q W 附 加 实际 耗热 量 Q W 冷风 渗透 耗热 量 Q W 名称 及朝 向 尺寸 m 长 宽 面积 F 朝向 风 力 外门 东外 墙 1 69 0 37 3 8 7 831 24 340 5 347 北外 墙 19 68 0 37 2 3 8 4 1 1 78 70 0 5 1 24 304 0 7 3466 北外 窗 4 1 1 787 123 49 870 7 992 545 西外 墙 2 33 0 37 2 3 8 3 14 0 5 10 8 9 1 24 473 5 482 西外 窗 3 14 0 5 0 793 49 96 5 98 43 南外 墙 2 95 0 37 3 8 1 26 2 7 9 211 24 400 20 348 一 楼 走 廊 南外 门 1 26 2 73 402 80 16 19351 333 20 7 500 29097 18 房间耗热量计算表 耗热量修正 围护结构 传热 系数 室内 计算 的温 度 供暖 室外 计算 温度 室 内 外 计 算 温 度 差 温 差 修 正 系 数 基本 耗热 量 朝 向 风 向 修正 后耗 热量 高度 修正 围护 结构 耗热 量 冷 风 渗 透 耗 热 量 冷 风 侵 入 耗 热 量 房间 总耗 热量 面积 Ktntw tn tw Q1 j Xcn Xf 1 X cn Xf QXgQ1 Q2 Q3 Q4 房 间 编 号 房间 名称 名称及 方向 计算面积 m2 12345 67891011 12 13 1415 1617 18 19 20 南外墙 5 89 0 37 3 8 2 2 1 78 2 5 6 1 78 15 0 5 1 241 653 17 20 0 8 7 522 54 522 54 102 实验 室 南外窗 2 2 1 78 2 56 1 78 8 74 3 49 16 19 35 1 1076 59 20 7 0 8 7 863 07 1 863 07 地面 19 68 0 37 2 1 69 0 37 0 64 0 37 5 875 0 37 48 3 7 0 47796796 通过南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 Q 5 333 1655 围护结构耗热量 6819 房间总耗热量 9169 南外 墙 2 925 0 37 3 8 1 76 1 78 9 391 24407 45 20 7 354 4 8 南外 窗 1 76 1 783 133 49382 67 20 7 332 9 3 63 93 西外 墙 4 26 0 37 3 8 3 14 0 5 16 8 1 1 24729 55 5 7 624 0 0 西外 窗 3 14 0 5 0 793 4995 61 5 7 97 5242 73 地面 1 2 925 0 12 2 4 26 0 12 2 13 8 9 0 47228 49 228 4 9 地面 2 0 81 2 141 730 2313 93 13 93 围护结构耗热量 1651 35 1 0 1 门 卫 房间总耗热量 1758 01 19 北内墙 5 89 3 8 1 26 2 7 18 9 8 1 241 823 73 5 1 0 5 864 92 864 92 北内门 1 26 2 73 40 2 911 346 29 5 1 0 5 363 60 363 60 地面 4 26 2 5 89 2 2 2 24 9 6 0 471 410 59 01 410 59 410 59 地面 2 26 2 1 89 2 8 3 0 23 1 66 8 2 01 66 8 2 66 8 2 地面 0 26 1 890 490 121 2 0601 2 062 06 3093 60 140 16 0 00 3233 76 耗热量修正 围护结构 传 热 系 数 室 内 计 算 的 温 度 供 暖 室 外 计 算 温 度 室 内 外 计 算 温 度 差 温 差 修 正 系 数 基 本 耗 热 量 朝 向 风 向 修 正 后 耗 热 量 高 度 修 正 围护 结构 耗热 量 冷风 渗透 耗热 量 冷 风 侵 入 耗 热 量 房 间 总 耗 热 量 面积K tn tw tn tw Q1 1 2 1 1 2 QXg Q1Q2Q3 Q 房 间 编 号 房 间 名 称 名称 及方 向 计算面积 m2 w w w w w w 12345 678910 11 12131415 1617 18 19 20 南外 墙 2 980 3 8 1 760 1 780 8 19 12 1 2 4 1 355 50 20 0 8 7 309 29 309 29 南外 窗 1 76 1 783 13 18 3 4 9 1 382 67 20 7 0 8 7 332 92 332 92 103 实 验 室 第一 地带 2 98 0 02 2 5 92 0 4 7 16 19 35 1 97 38 0 01 97 38 1 97 3 8 20 第二 地带 2 98 0 02 2 5 92 0 2 3 1 47 66 01 47 66 47 6 6 第三 地带 6 59 1 69 4 0 185 2 98 0 02 2 11 64 0 1 2 1 8 7 6 01 8 7 6 8 76 796 01 74 1 0 0 00 870 11 耗热量修正 围护结构 传 热 系 数 室 内 计 算 的 温 度 供 暖 室 外 计 算 温 度 室 内 外 计 算 温 度 差 温 差 修 正 系 数 基 本 耗 热 量 朝 向 风 向 修 正 后 耗 热 量 高 度 修 正 围护 结构 耗热 量 冷风 渗透 耗热 量 冷 风 侵 入 耗 热 量 房 间 总 耗 热 量 面积 Ktn tw tn tw Q1 1 2 1 1 2 QXgQ1Q2Q3 Q 房 间 编 号 房 间 名 称 名称 及方 向 计算面积 m2 w w w w w w 12345 678910 11 12131415 1617 18 19 20 南外 墙 2 980 3 8 1 760 1 780 8 19 12 1 2 4 1 355 50 20 0 8 7 309 29 309 29 南外 窗 1 76 1 783 13 18 3 4 9 1 382 67 20 7 0 8 7 332 92 332 92 104 实 验 室 第一 地带 2 98 0 02 2 5 92 0 4 7 16 19 35 1 97 38 0 01 97 38 1 97 3 8 21 第二 地带 2 98 0 02 2 5 92 0 2 3 1 47 66 01 47 66 47 6 6 第三 地带 6 59 1 69 4 0 185 2 98 0 02 2 11 64 0 1 2 1 8 7 6 01 8 7 6 8 76 796 01 74 1 0 0 00 870 11 22 房间耗热量计算表 耗热量修正 围护结构 传 热 系 数 室 内 计 算 的 温 度 供 暖 室 外 计 算 温 度 室 内 外 计 算 温 度 差 温 差 修 正 系 数 基 本 耗 热 量 朝 向 风 向 修 正 后 耗 热 量 高 度 修 正 围护结 构耗热 量 冷风 渗透 耗热 量 冷风 侵入 耗热 量 房间总 耗热量 面 积 K tn tw tn tw Q1 j Xc n Xf 1 X cn Xf Q XgQ1 Q2 Q3 Q4 房 间 编 号 房 间 名 称 名 称 及 方 向 计算面 积 m2 1234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17 18 19 20 南 外 墙 1 895 0 37 3 8 0 96 1 78 6 9 0 1 24 1 29 9 46 20 0 8 7 26 0 53 260 53 南 外 窗 0 96 1 78 1 7 1 3 49 1 20 8 88 20 0 8 7 18 1 73 181 73 东 外 墙 0 37 4 9 3 8 20 03 1 24 1 86 9 30 5 1 0 2 88 6 69 886 69 北 内 墙 1 895 3 8 1 26 2 7 3 8 0 1 24 1 16 4 92 5 1 0 5 17 3 17 173 17 北 内 门 1 26 2 7 3 4 02 2 91 1 34 6 29 5 1 0 5 36 3 60 363 60 地 面 1 895 4 9 9 2 9 0 47 1 15 2 82 01 15 2 82 152 82 1 0 5 卫 生 间 16 19 35 7 1 2018 5 4 61 38 0 2079 9 2 23 围 护 结 构 附 加 房 间 编 号 房 间 名 称 名称及 朝向 尺寸 m 长 宽 面积 F 围护 结构 传热 系数 K W 室 内 计 算 温 度 室 外 计 算 温 度 计 算 温 度 差 温 差 修 真 系 数 基本 耗热 量 Q W 朝向风力外 门 实际 耗热 量 Q W 冷 风 渗 透 耗 热 量 Q W 东外墙 07 831 2416 193510000 北外墙 5 63 6 105 0 37 3 8 2 0 95 1 78 3 14 0 95 4 41 2 0 1 24 1788 7 7 2038 北外窗2 0 95 1 78 3 14 0 95 4 4 803 49 586 7 7 668 17 7 93 西外墙 2 33 0 37 2 3 8 3 14 0 5 10 8 9 1 24 473 5 7 482 西外窗 3 14 0 5 0 793 4996 5 7 9843 南外墙 5 63 0 37 3 8 1 26 2 7 19 41 24 842 20 7 733 南外门 1 26 2 73 402 80333 20 7 500 29097 屋面 5 63 0 37 2 23 0 37 0 37 6 105 1 69 0 24 0 37 31 8 6 0 55613613 通过南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 Q 5 333 1655 围护结构耗热量 4922 二 楼 走 廊 房间总耗热量 6895 24 围护结构 室 内 计 算 温 度 室 外 或 邻 室 温 度 室 内 外 温 差 传 热 系 数 温 差 修 正 系 数 基 本 耗 热 量 耗热量修正 换 气 次 数 房 间 体 积 渗透 冷空 气耗 热量 采 暖 室 外 计 算 温 度 下 密 度 空 气 定 压 比 热 渗 入 冷 空 气 耗 热 量 各房 间总 负荷 房 间 编 号 名 称 及 方 向 面积计 算 前 宽后高 m 减 去 窗 户 m 2 面积 m 2 K W m a Q W 朝 向 修 正 率 风 力 附 加 外 门 附 加 修 正 值 修正 后的 热量 高 度 附 加 围护 结构 耗热 量 W h 1 m3 Q W m3 h nWQ W 南 外 墙 6 47 3 8 7 9 4 16 6 5 16 0 0 19 35 0 0 1 25 1 728 26 25 0 16 00 0 8 4 611 7405 0 611 74 南 外 窗 1 2 23 1 7 8 3 97 16 0 0 19 35 0 0 3 49 1 484 93 55 0 16 00 0 8 4 407 3458 2 0 407 3 5 0 8 0 15 9 56 127 65 1 3 9 1 0 0 177 43 南 外 窗 2 2 23 1 7 8 3 97 16 0 0 19 35 0 0 3 49 1 484 93 55 0 16 00 0 8 4 407 3458 2 0 407 3 5 0 5 0 15 9 56 79 7 8 1 3 9 1 0 0 177 43 西 外 墙 7 5 3 8 28 5 0 16 0 0 19 35 0 0 1 25 1 124 6 8 75 0 05 00 0 9 5 1184 531 25 0 1184 53 2 0 1 屋 面 5 99 7 0 1 41 9 9 16 0 0 19 35 0 0 0 55 1 808 30 557 5 0001 808 3055 75 0 808 31 3774 13 25 房间 编号 及名 称 围护 结构 长 m 宽 高 m 计算 面积 室内 计算 温度 室外 计算 温度 室内 外温 差 温度 修正 系数 围护结构传 热系数 K W 基本 耗热 量 朝 向 修 正 修正后 的耗热 量 Q W 冷风 渗透 耗热 量 Q W 总耗 热量 Q W 北外 墙 8 32 3 80 26 8 0 16 0 0 19 0 0 35 0 0 1 00 1 24 1163 08 0 0 7 1244 49 东外 墙 6 96 3 80 26 4 5 16 0 0 19 0 0 35 0 0 1 00 1 24 1147 84 0 0 5 1090 45 南外 墙 8 32 3 80 23 6 6 16 0 0 19 0 0 35 0 0 1 00 1 24 1026 77 0 1 7 852 2 2 北外 窗 1 90 1 78 4 80 16 0 0 19 0 0 35 0 0 1 00 3 49 586 08 0 0 7 627 1 0 91 2 7 南外 窗 4 46 1 78 7 94 16 0 0 19 0 0 35 0 0 1 00 3 49 969 72 0 1 7 804 8 7 193 57 202 屋面7 83 6 47 50 6 3 16 0 0 19 0 0 35 0 0 1 00 0 55 974 58 974 5 8 5878 56 26 27 附录三附录三 管 段 号 Q W G kg h D mm L m V m s R Pa m Py RL Pa 总局 部阻 力系 数数 Pd Pa 局部 阻力 损失 Pa 总阻 力损失 Pa 最远立管 N6环路 1 74528 6 2564DN5 0 9 50 3330 74292 031 053 5453 54345 57 2 34528 6 1188DN3 2 7 20 3453 12382 464 056 83227 3 2 609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长期招聘高层次人才笔试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
- 应急值守人员安全培训课件
- 2025湖南省沅江市中考物理达标测试带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4年安全员考试考试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5银行岗位综合提升测试卷审定版附答案详解
- 秋季腹泻护理中疼痛缓解方法
- 采购代理中介合同(标准版)
- 2024-2025学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试题含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5年汽车行业芯片短缺应对策略与汽车租赁市场投资建议报告
- 2025年特色乡村旅游项目旅游品牌形象塑造评估报告
- 专用车产品规模设计手册
- 储能技术-氢储能
- 西方国家的宪法制度课件
- 网站对历史发布信息进行备份和查阅的相关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的说明
- 中医四大经典题目及答案
- 近代中国交通交通运输业变迁课件
-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ppt课件
- 非油气探矿权变更延续申请登记书
- 鱼塘补偿协议书范文
- 印度白内障小切口手术学习笔记
- 卢春房副部长讲话《树立质量意识,强化风险控制,持续纵深推进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