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PA 备考专题 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法备考专题 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法 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法基本上贯穿了整本教材 在多个章节中均有涉及 比如金融资产中 持有至到期投资 贷款利息调整的摊销 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固定资产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 销等等 由于涉及到财务管理中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关知识点 对于没有学习过财务管理课 程的学员 理解会比较困难 本专题分别对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进行详细剖析 希望能够 对大家理解此知识点的有所帮助 摊余成本 摊余成本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 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 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 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 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实际利率法 实际利率法 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的实际利率 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摊余成本通用公式摊余成本通用公式 本期末摊余成本 上期末摊余成本 现金流入或流出 应付性质的为减已付或应付 应收性质的为减已收或应收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为 0 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 已发 生的减值损失 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注意 上期末摊余成本可以理解为本金 而每期的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可以理解为 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两部分 其中 现金流入或流出 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 可以理解为本期 收回的本金 关于实际利率关于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 折现为 该金融资产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确定实际利率时 不应考虑未来信用损失 但合同约定的提前还款权 看涨期权等需要 考虑 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 在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 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确定实际利息时应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的合同条件 包括提前还款权 看涨权 类似期权等 的基础上确定未来现金流量 但不考虑未来信用损失 无法可靠预计未来现 金流量时 应当采用整个合同期内的合同现金流量 实际利率在取得投资时确定 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别较小时也可按票面利率计算投资 收益 如果用插值法求实际利率 则一个值用票面利率 另一个值则根据是折价还是溢价 如 果折价 则用比票面利率大的值试 溢价反之 这样效率会高一些 摊余成本系列之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系列之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界定及特征一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界定及特征 一 如何界定持有至到期投资 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 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 都属于持有至到期投 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具有长期性质 但期限较短 一年以内 的债券投资 符合持有 至到期投资条件的 也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企业不能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1 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 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 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 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定义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如果企业管理层决定将某项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 则在该金融资产未到期前 不能随 意地改变其 最初意图 也就是说 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应当是明确的 除非遇 到一些企业所不能控制 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 否则将持有至到 期 如果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 通常表明其违背了将投资持有到 期的最初意图 如果处置或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 即企业全部持 有至到期投资 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 达到或超过总量的达到或超过总量的 10 10 则企业在处置或重 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 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扣除已处置或重分类的部 分 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且在本会计年度及以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再将该 金融资产 包括新购入的债券 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例如 某企业在 2007 年将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出售了一部分 且重分类或出售部分的金额相对于该企业没有重分类或出售之前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总额 比例较大 那么该企业应当将剩余的其他持有至到期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而且 在 2008 年和 2009 年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能将任何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注意 这是惩罚性规定 但教材上注明了例外的情况 要注意理解这些内容 二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特征 1 到期日固定 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2 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 3 有能力持有至到期 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是指企业有足够的财务资源 并不受外部因 素影响将投资持有至到期 二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二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1 初始计量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 面值 利息调整 差额 或贷记 应收利息 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 银行存款 实际支付的金额 2 后续计量 1 资产负债表日 计提债券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 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 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 应收利息 债券面值 票面利率 贷 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差额 或借记 此时 期末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 本金 现金流入 面值 票面利率 实 际利息 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 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 这里可以将期初摊余成 本理解为本金 而每期的现金流入可以理解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两部分 其中 现金流入 实际利息 可以理解为本期收回的本金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 应计利息 债券面值 票面利率 贷 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差额 或借记 此时 期末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 本金 实际利息 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 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 因为是一次还本付息 所以此时的现金流入为 0 则实际利息 增加期末摊余成本 发生减值时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账面价值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贷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的价值已经恢复 且客观上与确认减值损失后发生的事 项有关 原已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 计入当期损益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 资产减值损失 2 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 银行存款 实际收到的价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 账面余额 利息调整 账面余额 或借记 应计利息 账面余额 投资收益 差额 或借记 3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转换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成本 债券面值 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与债券面值的差额 或贷记 贷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 债券面值 利息调整 该明细而科目余额 或借记 应计利息 或借记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或借记 注 上述贷方的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应当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 终止确认时转出 计入当期损益 借 资本公积 其资本公积 贷 投资收益 三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摊销三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摊销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 对于 投资者而言 债券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即期初摊余成本 对于债券发行方而言 期初摊余 成本意味着自己实际承担着多少债务 对于双方来说 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不一致时 表 面上的现金流入或流出 即根据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或应付利息 本身并不 是双方实际得到的收益或承担的费用 而实际利率法摊销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实际利率法的原理是用财务管理中的资金时间价值为基础的 出题人在设计一道题目 时 首先会将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得出现值 这个现值就是投资者购买债券实际支付 的价款 例题 1 计算题 正保公司于 2008 年 1 月 1 日购入中原公司发行的 2 年期债券 支 付价款 41486 万元 债券面值 40000 万元 每半年付息一次 到期还本 合同约定债券发 行方中原公司在遇到特定情况下可以将债券赎回 且不需要为赎回支付额外款项 甲公司 在购买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 并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该债券票面利率 8 实际利率 6 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 则甲公司 2009 年 6 月 30 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 摊余成本为 万元 A 40764 50B 41130 58C 40387 43D 41600 答案 C 解析 1 2008 年 1 月 1 日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 4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1486 贷 银行存款 41486 2008 年 6 月 30 日 借 应收利息 1600 40000 8 2 贷 投资收益 1244 58 411486 6 2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355 42 借 银行存款 1600 贷 应收利息 1600 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41486 1244 58 1600 41130 58 万元 2 2008 年 12 月 31 日 借 应收利息 1600 40000 8 2 贷 投资收益 1233 92 41130 58 6 2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366 08 借 银行存款 1600 贷 应收利息 1600 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41130 58 1233 92 1600 40764 50 万元 3 2009 年 6 月 30 日 借 应收利息 1600 40000 8 2 贷 投资收益 1222 93 40764 50 6 2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377 07 借 银行存款 1600 贷 应收利息 1600 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40764 50 1222 93 1600 40387 43 万元 4 2009 年 12 月 31 日 借 应收利息 1600 40000 8 2 贷 投资收益 1212 57 倒挤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387 43 1486 355 42 366 08 377 07 借 银行存款 1600 贷 应收利息 1600 借 银行存款 40000 贷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 40000 这个题目中 支付价款 41486 万元 这个金额是怎么确定下来的 它实际上就是未来 现金流量折现计算的结果 本题的未来现金流量是每半年收到的利息 40000 8 1 2 1600 万元 以及最后一期收到的本金 40000 万元 将这些现金流量折现 1600 1 3 1600 1 3 2 1600 1 3 3 1600 1 3 4 40000 1 3 4 41486 84 万元 即支 付的价款 41486 元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是每半年付息一次 而题目中给出的利率在没有特 别说明的情况下是年利率 所以折现的期数为 4 期 利率为半年的利率 3 说明这些目的 是想告诉大家 实际利率法的摊销实际上是折现的反向处理 例题 2 单选题 正保公司于 2008 年 1 月 1 日购入中原公司发行的 2 年期债券 支 付价款 41486 万元 债券面值 40000 万元 每半年付息一次 到期还本 合同约定债券发 行方中原公司在遇到特定情况下可以将债券赎回 且不需要为赎回支付额外款项 甲公司 在购买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 并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该债券票面利率 8 实际利率 6 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 则甲公司 2009 年 6 月 30 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 摊余成本为 万元 A 40764 50B 41130 58C 40387 43D 41600 答案 C 答案解析 1 2008 年 1 月 1 日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 4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1486 贷 银行存款 41486 2008 年 6 月 30 日 借 应收利息 1600 40000 8 2 贷 投资收益 1244 58 411486 6 2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355 42 借 银行存款 1600 贷 应收利息 1600 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41486 1244 58 1600 41130 58 万元 2 2008 年 12 月 31 日 借 应收利息 1600 40000 8 2 贷 投资收益 1233 92 41130 58 6 2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366 08 借 银行存款 1600 贷 应收利息 1600 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41130 58 1233 92 1600 40764 50 万元 3 2009 年 6 月 30 日 借 应收利息 1600 40000 8 2 贷 投资收益 1222 93 40764 50 6 2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377 07 借 银行存款 1600 贷 应收利息 1600 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40764 50 1222 93 1600 40387 43 万元 4 2009 年 12 月 31 日 借 应收利息 1600 40000 8 2 贷 投资收益 1212 57 倒挤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387 43 1486 355 42 366 08 377 07 借 银行存款 1600 贷 应收利息 1600 借 银行存款 40000 贷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 40000 例题 3 单选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于 2007 年 1 月 1 日以 20420 万元购入乙公司发行 的面值总额为 20000 万元的公司债券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该债券系 5 年期 按年付息 票面年利率为 6 实际利率 5 515 甲公司对债券的溢折价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 2008 年 12 月 31 日应确认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A 20420B 20346 16C 20268 25D 20186 05 答案 C 解析 2007 年末摊余成本 20420 20420 5 515 20000 6 20346 16 万元 2008 年末摊余成本 20346 16 20346 16 5 515 20000 6 20268 25 万元 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单选题类型 实际利率法下根据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得出的金额即为债务人应该确认的财务 费用 同样 它也是投资者应该确认的投资收益 在债券市场上 这个投资收益是要形成 债券的公允价值的 也就是债券必需要反应投资者应得的报酬率 因此实际利率计算的投 资收益增加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形成了现金流入 那 么对于债券来说就是公允价值的下降 这个下降同时也反应了投资者的风险要求 现金流 入等量的降低了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 另外如果债券发生了减值损失 说明债券的摊 余成本大于其公允价值 此时要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减至公允价值的水平 综上 因此期末的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息 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 现金流入 面值 票面利率 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 实际利率法摊销就是上面的思路 当实际利率大于票面利率时 人们宁愿把资金存入 银行或进行其他投资 而不愿购买债券 从而债券的发行受阻 发行方只能折价发行 折 价的金额作为发行方将来少付利息的代价和投资方少收到的利息部分的补偿 同理 当实 际利率小于票面利率时 人们争相购买该债券 债券供不应求 发行方适当提高发行价 即溢价发行 也仍然有人购买 此时溢价的金额作为发行方将来要多付出利息的补偿和 投资方将来多收到的利息部分的代价 实际利率法的目的就是将溢价和折价金额在持有期 间逐期确认调整投资方的收益和发行方的费用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在分期还本的方式下 摊余成本的处理有两种方法 一种 是调整折现率 不调整期初摊余成本 另一种是调整期初摊余成本 不调整实际利率 从 理论上来讲 调整实际利率是更加合理的 因为未来现金流量发生了变化 相应地风险水 平也发生了变化 那么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也会发生变化 所以调整折现率是比较合适的 处理方式 教材中的处理方法是假定实际利率不变而调整期初摊余成本 主要考虑到调整 实际利率计算比较烦琐 但这种处理思路本身是与实际不符 考试时候调整摊余成本的思 路比较容易一些 实际利率的计算由于涉及到财务管理的知识 做一般了解 比如债券的面值为 1000 万 元 5 年期按年支付利息 本金最后一次支付 票面利率 10 购买价格为 900 万元 交 易费用为 50 万元 实际利率为 r 则期初摊余成本 950 1000 10 P A r 5 1000 P F r 5 即 100 1 r 100 1 r 2 100 1 r 3 100 1 r 4 100 1 r 5 1000 1 r 5 950 采用插值法 设 r 11 代入上式 则期初摊余成本 963 04 设 r 12 代入上式 则期初摊余成本 927 9 则 11 r 11 12 963 04 950 963 04 927 9 可以计算出企业的实际利率 r 11 963 04 950 963 04 927 9 11 12 11 371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 1000 贷 银行存款 950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 50 摊余成本系列之贷款摊余成本系列之贷款 贷款 科目主要用于金融企业 所以对于大部分学员来说比较陌生 建议参考新准则的 附录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中 贷款 科目的账务处理说明 一 贷款的特殊处理一 贷款的特殊处理 贷款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的处理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类似 但在计提减值准备时 要注 意同时将贷款的本金 利息调整的科目余额以及应收未收的利息转到 贷款 已减值 科目中 这是比较特殊的处理 这样做目的是便于金融机构对于减值的贷款进行专项的管 理和追踪 减值以后 按照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为基础确认的利息收入要冲减 贷款损失准备 对于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金额应进行表外登记 在贷款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发生变化时 不调整实际利率 而是调整摊余成本 教材 在这一点上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理相同 二 贷款的核算 1 初始计量 借 贷款 本金 贷款合同规定的本金金额 利息调整 差额 或贷记 贷 吸收存款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实际支付的金额 2 后续计量 1 确认贷款利息收入 借 应收利息 合同本金 合同利率 贷 利息收入 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 贷款 利息调整 差额 或借记 注 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 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2 收到贷款利息 借 吸收存款 存放中央款项 存放同业 贷 应收利息 3 资产负债表日 确认贷款减值损失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贷 贷款损失准备 同时 借 贷款 已减值 贷 贷款 本金 利息调整 或借记 应收利息 若存在应收未收利息时 4 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为基础确认利息收入 借 贷款损失准备 贷 利息收入 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 注 此时应将 合同本金 合同利率 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进行表外登记 不需要 确认 借 存放同业等 减值后收到的本金或利息 贷 贷款 已减值 借 资产减值损失 摊余成本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贷 贷款损失准备 注 后续计提减值时不需要再将本金与利息调整转入 贷款 已减值 因为在 第一期减值时已经做过处理了 5 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呆账予以转销 借 贷款损失准备 贷 贷款 已减值 同时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转销表外登记的应收未收利息 减少表外 应收未收利 息 科目金额 6 已确认并转销的贷款以后又收回的 借 贷款 已减值 原转销的已减值贷款余额 贷 贷款损失准备 借 吸收存款 存放同业等 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 贷款 已减值 资产减值损失 差额 或借记 三 贷款利息调整的摊销三 贷款利息调整的摊销 例题 计算题 2008 年 1 月 1 日 商业银行向 A 企业发放一笔 8000 万元 A 企业实 际收到款项 7514 万元 贷款合同年利率为 10 期限 4 年 利息按年收取 A 企业到期一 次偿还本金 该商业银行将其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假定初始确认该贷款时确定的实际 利率为 12 2009 年 12 月 31 日 有客观证据表明 A 企业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商业银行据此认定对 A 企业的贷款发生了减值 并预期 2010 年 12 月 31 日将收到利息 300 万元 2011 年 12 月 31 日将收到本金 5000 万元 2010 年 12 月 31 日 商业银行预期原来的现金流量估计不会改变 但当年实际收到的 利息为 200 万元 2011 年 12 月 31 日 商业银行经与 A 企业协商 最终收回贷款 6000 万元 假定不考 虑其他因素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1 2008 年 1 月 1 日发放贷款 借 贷款 本金 8000 贷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7514 贷款 利息调整 486 摊余成本 8000 486 7514 万元 2 2008 年 12 月 31 日确认并收到贷款利息 借 应收利息 800 8000 10 贷款 利息调整 101 68 贷 利息收入 901 68 7514 12 借 存放同业等 800 贷 应收利息 800 摊余成本 7514 901 68 800 7615 68 万元 3 2009 年 12 月 31 日 确认贷款利息 借 应收利息 800 8000 10 贷款 利息调整 113 88 贷 利息收入 913 88 7615 68 12 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前 贷款的摊余成本 7615 68 913 88 8529 56 万元 2009 年 12 月 31 日 商业银行预计从 A 企业贷款将收到的现金流量现值计算如下 300 1 12 5000 1 12 2 4253 83 万元 应确认贷款减值损失 8529 56 4253 83 4275 73 万元 借 资产减值损失 4275 73 贷 贷款损失准备 4275 73 借 贷款 已减值 8529 56 利息调整 270 44 486 101 68 113 88 贷 贷款 本金 8000 应收利息 800 确认减值损失后 贷款的摊余成本 8529 56 4275 73 4253 83 万元 4 2010 年 12 月 31 日 确认利息收入并收到利息 借 贷款损失准备 510 46 贷 利息收入 510 46 4253 83 12 借 存放同业等 200 贷 贷款 已减值 200 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前 贷款的摊余成本 4253 83 510 46 200 4564 29 万元 2010 年 12 月 31 日 商业银行预期原来的现金流量估计不会改变 因此从 A 企业将收到的现金 流量现值计算如下 5000 1 12 4464 29 万元 应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 4564 29 4464 29 100 万元 借 资产减值损失 100 贷 贷款损失准备 100 确认减值损失后 贷款的摊余成本 4564 29 100 4464 29 万元 5 2011 年 12 月 31 日 结算贷款 借 贷款损失准备 535 71 4464 29 12 贷 利息收入 535 71 借 存放同业等 6000 贷款损失准备 3329 56 4275 73 510 46 100 535 71 贷 贷款 已减值 8329 56 8529 56 200 资产减值损失 1000 摊余成本系列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系列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时 其后续计量会涉及摊余成本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表明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仍然是以公允价值进行 后续计量 一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概述一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概述 当企业管理者持有金融资产的目的不明确时 即既不想将金融资产短期出售 也不想 持有至到期时 就可以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这一点从教材上对可供出售金融资 产的定义就可以看出来这一层意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 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 1 贷款和应收款项 2 持有至到期投资 3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二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1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投资 1 初始计量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成本 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 应收股利 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 银行存款等 实际支付的金额 2 后续计量 期末公允价值变动的处理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贷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而税法规定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 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市价的波动在计税时不予考虑 有关金融资产在某一会计期末的计税 基础为其取得成本 因此 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升时 账面价值大于其初始取得成本 即账 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贷 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 借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此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下降 账面价值小于其初始取得成本 即账面价值 小于计税基础 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发生减值 借 资产减值损失 应减记的金额 贷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原计入的累计损失 原计入的累计收益应借记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期末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转回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贷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注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的减值损失不能通过损益转回 出售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借 银行存款等 实际收到的金额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 或贷记 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账面余额 或借记 投资收益 差额 或借记 2 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投资 1 初始计量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成本 债券面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利息调整 差额 或贷记 应收利息 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 银行存款等 实际支付的金额 2 后续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分期付息 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 应收利息 债券面值 票面利率 贷 投资收益 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利息调整 差额 或借记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应计利息 债券面值 票面利率 贷 投资收益 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利息调整 差额 或借记 期末公允价值变动的处理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贷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或 借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注 关于递延所得税的处理同前 发生减值 借 资产减值损失 应减记的金额 贷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原计入的累计损失 原计入的累计收益应借记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期末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贷 资产减值损失 出售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借 银行存款等 实际收到的金额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 或贷记 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账面余额 或借记 应计利息 账面余额 或借记 利息调整 账面余额 或借记 投资收益 差额 或借记 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的摊销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的摊销 例题 计算题 2008 年 1 月 1 日 嘉吉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诺华公司于 2007 年 1 月 1 日发行的 5 年期债券 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面值为 2000 万元 票面年利率为 5 实际利率为 4 每年 1 月 5 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 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 息 实际支付价款为 2172 60 万元 假定按年计提利息 2008 年 12 月 31 日 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 2040 万元 2009 年 12 月 31 日 该债券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 2000 万元并将继续下降 2010 年 12 月 31 日 该债券的公允价值回升至 2010 万元 2011 年 1 月 20 日 嘉吉公司将该债券全部出售 收到款项 1990 万元存入银行 要求 编制 A 公司从 2008 年 1 月 1 日至 2011 年 1 月 20 日上述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答案 1 2008 年 1 月 1 日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成本 2000 应收利息 100 2000 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利息调整 72 60 贷 银行存款 2172 6 2 2008 年 1 月 5 日 借 银行存款 100 贷 应收利息 100 3 2008 年 12 月 31 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 2000 72 60 4 82 9 万元 借 应收利息 100 贷 投资收益 82 9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利息调整 17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 2000 72 60 17 1 2055 5 万元 公允价值为 2040 万 元 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2055 5 2040 15 5 万元 借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15 5 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15 5 4 2009 年 1 月 5 日 借 银行存款 100 贷 应收利息 100 5 2009 年 12 月 31 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 2000 72 60 17 1 4 82 22 万元 注意这里不考虑 2008 年末的公允价值暂时性变动 借 应收利息 100 贷 投资收益 82 2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利息调整 17 7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 2040 17 78 2022 22 万元 公允价值为 2000 万元 由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会持续下降 所以公允价值变动 2022 22 2000 22 22 万元 并将 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转出 借 资产减值损失 37 72 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22 22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15 5 6 2010 年 1 月 5 日 借 银行存款 100 贷 应收利息 100 7 2010 年 12 月 31 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 2000 72 60 17 1 17 78 37 72 4 2000 4 80 万元 借 应收利息 100 贷 投资收益 8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利息调整 2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 2000 20 1980 万元 公允价值为 2010 万元 应该转 回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 2010 1980 30 万元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30 贷 资产减值损失 30 8 2011 年 1 月 5 日 借 银行存款 100 贷 应收利息 100 9 2011 年 1 月 20 日 借 银行存款 199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7 72 15 5 22 22 30 投资收益 20 贷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成本 2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利息调整 17 72 72 6 17 1 17 78 20 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时要注意的地方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时要注意的地方 通过上面的例题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时 计算摊余成本不考虑暂时性的公允价值变动 但要考虑发生的减值损失 第二 可供出售 金融资产为债券时 计算公允价值变动额是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比 较 而不是用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比较 因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比较特殊 一般情况下 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可以理解成账面 价值 只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例外 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时 为股票时不存在摊余 成本的问题 如果期末公允价值发生了变动 不计提减值时 计算摊余成本时不考虑由 于公允价值的暂时变动的影响 而当发生了减值 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时 对 可供出售 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的金额就应考虑在内 因为此时是相对较长时间内的减值问 题 其对成本的影响应考虑在内 考虑的金额就是资产减值损失中核算的金额 因此 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时 同时存在计算公允价值变动和摊余成本 就要 分清楚 当计算公允价值变动额时是用此时点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 比较 而不是用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比较 当计算摊余成本时 不考虑暂时性的公允价值 变动 要考虑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 本例题 2010 年底确认投资收益的分录中 就是按照这个原则来计算的 摊余成本系列之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摊余成本系列之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 在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中 外购的固定资产存在分期付款购买的情况 这里的分期付款方 式要求合同中规定的付款期限比较长 超过了正常信用条件 但是准则没有明确说明衡量 这个 比较长 的具体期限 因此实务中要求会计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职业判断 在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的情况下 该类购货合同实质上具有融资 租赁性质 购入资产的成本不能以各期付款额之和确定 而应以各期付款额的现值之和确 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 行摊销 摊销金额除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外 均应当在信用期 间内确认为财务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 初始确认时 借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购买价款现值 未付本金 未确认融资费用 差额 利息 贷 长期应付款 应支付金额 应付的本利和 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时 借 在建工程 资本化 财务费用 费用化 贷 未确认融资费用 每一期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 额 实际利率 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 长期应付款的金额可以理解为应付的本利和 而未确认融资 费用则理解为利息 所以用 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 就是 本金的期初余额 然后用本金 实际利率 就是当期应该摊销的利息 即 未确认融资费用每一期的摊销额 每一期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 未确认融资 费用的期初余额 实际利率 例题 1 计算及会计处理题 2007 年 1 月 1 日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购货合同 从乙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大型机器设备 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 9000000 元 增值税税额为 1530000 元 合同约定 甲公司于 2007 2011 年 5 年内 每年 的 12 月 31 日支付 2106000 元 发生保险费 装卸费等 7000 元 2007 年 1 月 1 日 甲公司 收到该设备并投入安装 发生安装费 50000 元 2007 年 12 月 31 日 该设备安装完毕达到 预定可使用状态 假定甲公司综合各方面因素后决定采用 10 作为折现率 不考虑其他因 素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 2007 年 1 月 1 日 确定购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 包括购买价款 增值税税额 保险费 装卸费等 购入固定资产成本 2106000 3 7908 7000 7983424 8 7000 7990424 8 元 借 在建工程 7983424 8 现值 本金 未确认融资费用 2546575 2 利息 贷 长期应付款 10530000 本金 利息 借 在建工程 7000 贷 银行存款 7000 2 2007 年度发生安装费用 50000 元 借 在建工程 50000 贷 银行存款 50000 3 确定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信用期间的分摊额 实际利率法 每期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 每期期初应付本金余额 实际利率 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表 尾数调整 4 2007 年 12 月 31 日 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结转工程成本 支付款项 2007 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 10530000 2546575 2 10 798342 48 元 借 在建工程 798342 48 贷 未确认融资费用 798342 48 借 固定资产 8838767 28 贷 在建工程 8838767 28 借 长期应付款 2106000 贷 银行存款 2106000 5 2008 年 12 月 31 日 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支付款项 2008 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 10530000 2106000 2546575 2 798342 48 10 667576 73 元 借 财务费用 667576 73 贷 未确认融资费用 667576 73 借 长期应付款 2106000 贷 银行存款 2106000 6 2009 年 12 月 31 日 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支付款项 2009 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 10530000 2106000 2106000 2546575 2 798342 48 667576 73 10 523734 40 元 借 财务费用 523734 40 贷 未确认融资费用 523734 40 借 长期应付款 2106000 贷 银行存款 2106000 7 2010 年 12 月 31 日 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支付款项 2009 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 10530000 2106000 2106000 2106000 2546575 2 798342 48 667576 73 523734 40 10 365507 84 元 借 财务费用 365507 84 贷 未确认融资费用 365507 84 借 长期应付款 2106000 贷 银行存款 2106000 8 2010 年 12 月 31 日 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支付款项 2009 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 2546575 2 798342 48 667576 73 523734 40 365507 84 191413 75 元 借 财务费用 191413 75 贷 未确认融资费用 191413 75 借 长期应付款 2106000 贷 银行存款 2106000 从上面的例题中 我们可以看出 我们可以通过列式子来计算 也可以通过画表格的 方式来计算 但是不管用哪一种方法 核心都是要算出每一期期初本金余额是多少 例题 2 计算及会计处理题 假定 A 公司 2007 年 1 月 1 日购入固定资产已到货 购 货合同约定 N 型机器的总价款为 2000 万元 分 3 年支付 2007 年 12 月 31 日支付 1000 万元 2008 年 12 月 31 日支付 600 万元 2009 年 12 月 31 日支付 400 万元 假定 A 公司按 照 3 年期银行借款年利率 6 为折现率 答案 1 总价款的现值 1000 1 6 600 1 6 2 400 1 6 3 1813 24 万元 总价款与现值的差额 2000 1813 24 186 76 万元 会计分录 借 固定资产 1813 24 现值 即本金 未确认融资费用 186 76 利息 贷 长期应付款 2000 本金 利息 2 2007 年末支付价款时摊销上述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 长期应付款 1000 贷 银行存款 1000 借 财务费用 108 79 1813 24 6 贷 未确认融资费用 108 79 3 2008 年末支付价款 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 2008 年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 2000 1000 186 76 108 79 6 55 32 万元 借 长期应付款 600 贷 银行存款 600 借 财务费用 55 32 贷 未确认融资费用 55 32 4 2009 年末支付价款 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 2009 年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 186 76 108 79 55 32 22 65 万元 借 长期应付款 400 贷 银行存款 400 借 财务费用 22 65 贷 未确认融资费用 22 65 摊余成本系列之应付债券摊余成本系列之应付债券 应付债券核算的是企业发行的超过一年期以上的债券 属于企业的长期负债 一 溢折价发行的理解一 溢折价发行的理解 公司债券的发行分三种方式 面值发行 当债券票面利率 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时 折价发行 当债券票面利率 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时 折价是企业以后少付利息而事 先给投资者的补偿 溢价发行 当债券票面利率 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时 溢价是企业以后多付利息事先 得到的补偿 这个怎么记呢 很简单 当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时 如果你有一笔钱 你愿意把它存到银行还是买此债券呢 当然是买债券 因为买债券得到的利息会高于存到 银行的利息 现在的人都很有头脑 除了你这样想之外 还有很多和你一样有这样想法的 人 所以大家都争相购买 债券的发行商此时适当抬高价格 只要抬高的部分不超过按实 际利率利率计算得到的收益 买家还是有得赚 债券仍然可以顺利发行 此时债券就是溢 价发行 反之 折价发行是因为债券票面利率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大家都愿意把钱存 入银行 而不愿购买债券 导致债券无人问津 债券发行商只有折价发行才会有人买 二 应付债券的账务处理 1 一般应付债券 1 发行债券时 借 银行存款 实际收到的款项 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 差额 或贷记 贷 应付债券 面值 债券票面金额 注意 发行债券发生的手续费 佣金 计入负债的初始入账金额 体现在利息调整明 细科目中 溢 折价也是包含在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中的 2 资产负债表日 利息调整在债券存续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 本金 期初摊余成本 本金 应付利息 即面值 票面利 率 实际利息 即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 其中 应付利息 实际利息 可以理解 为清偿的本金 对于分期付息 一次还本的债券 借 在建工程 制造费用 研发支出 财务费用 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 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 差额 或贷记 贷 应付利息 面值 票面利率 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 借 在建工程 制造费用 研发支出 财务费用 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 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 差额 或贷记 贷 应付债券 应计利息 面值 票面利率 3 长期债券到期 支付债券本息 一次还本付息方式 借 应付债券 面值 应计利息 贷 银行存款 一次还本 分期付息方式 借 应付债券 面值 应付利息 贷 银行存款 例题 1 单选题 甲公司于 2008 年 1 月 1 日发行 5 年期 一次还本 分期付息的公 司债券 每年 12 月 31 日支付利息 该公司债券票面利率为 5 面值总额为 300000 万元 发行价格总额为 313347 万元 支付发行费用 120 万元 发行期间冻结资金利息为 150 万元 假定该公司每年年末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折价 实际利率为 4 2009 年 12 月 31 日 该应付债券的账面余额为 A 308008 2 万元 B 308026 2 万元 C 308316 12 万元 D 308348 56 万元 答案 D 解析 2008 年 1 月 1 日摊余成本 313347 120 150 313377 万元 借 银行存款 313377 贷 应付债券 面值 300000 利息调整 13377 2008 年 借 在建工程等 12535 08 313377 4 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 2464 92 差额 贷 应付利息 15000 300000 5 借 应付利息 15000 贷 银行存款 15000 2009 年 借 在建工程等 124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字的笔画笔顺课件
- 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
-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微积分中的真善美》(视频课)知到智慧树答案
- 平凡中演讲稿
- 店面承包合同(10篇)
- 2025食品原料采购合同
- 汉字书法演变课件
- 2025年新型便携式温、湿、风向风速仪项目规划申请报告范样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5以内数加与减 第1课时 一共有多少
- 《物业管理法规》课件
- 2024华为干部管理资料第7版
- 《复活》(节选)列夫托尔斯泰-精讲课件
- (完整版)投标文件范本(格式)
- 中国风肺胀中医护理方案
- GB/T 10433-2024紧固件电弧螺柱焊用螺柱和瓷环
- 2024年样板注塑机转让合同范本
- 医院耗材供货服务方案
- 丹江口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4
-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数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数学试题
- 2024年施工承包合同电子版(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