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上海杉达学院_第1页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上海杉达学院_第2页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上海杉达学院_第3页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上海杉达学院_第4页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上海杉达学院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 表 备案专业适用 学校名称 盖章 上海杉达学院 学校主管部门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专业名称 机械电子工程 专业代码 080204 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 08 工学 0802 机械类 学位授予门类 工学 修业年限 四年 申请时间 2014 年 7 月 专业负责人 贾学堂 联系电话教育部制 1 目 录 1 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 2 学校基本情况表 3 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 4 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 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 6 教师基本情况表 7 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 8 其他办学条件情况表 9 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情况表 2 填 表 说 明 1 本表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增设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内专业 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除外 2 申请表限用 A4 纸张打印填报并按专业分别装订成册 3 在学校办学基本类型 已有专业学科门类项目栏中 根据学校 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方框中画 4 本表由申请学校的校长签字报出 申请学校须对本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3 1 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 专业代码 080204 专业名称机械电子工程 修业年限四年学位授予门类工学 学校开始举办本科 教育的年份 2002 年 现有本科专业 个 27 学校本年度 其他拟增设的 专业名称 网络与新媒体 软件工程 翻译 本校已设的相 近本 专科专 业及开设年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 本 2002 年 船舶工程技术 专 机电一体化 专 电气自动化 专 2007 年 拟首次招生时间 及招生数 拟 2015 年首次招生 招生数为 60 名 五年内计划 发展规模 300 人 师范专业标识 师范 S 兼有 J 所在院系名称沪东工学院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 评议专家组织审核 意见 同意 主任签字 李 进 2014 年 7 月 10 日 学校审批意见 校长签字 同意 盖章 李进 2014 年 7 月 10 日 高等学校 主管部门专业 设置评议专家 组织意见 增设 尚未列入 专业目 录 的新专业填写 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高等学校 主管部门审核 审议 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注 注 专业代码按教育部公布的填写 尚未列入 专业目录 的新专业请填写建议代 4 码 学校基本情况表 学校名称上海杉达学院学校地址上海金海路 2727 号 邮政编码201209校园网址 部委院校 地方院校 公办 民办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学校办学 基本类型 大学 学院 独立学院 在校本科生总数10634 人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111 人 已有专业 学科门类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管理学 艺术学 专任教师 总数 人 510 专任教师中副教授及以上 职称教师数及所占比例 32 94 学校简介和 历史沿革 300 字以内 无需加页 1992 年 6 月 由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部分教授发起创办 杉达大学 专科 2002 年 3 月 升格为本科层次普通高校 现有本科专业 27 个 涵盖经济 管理 文学 法学 医学 艺术学 工学 理学 教育学 等 9 大学科门类 20 余年 学校秉承公益性 非营利性办学原则 建成金海和嘉善两个校 区 占地 808 亩 建筑面积 29 57 万平方米 总资产逾 8 亿元 教学仪器设 备逾 7466 70 万元 馆藏纸质图书 103 74 万册 电子图书 140 万册 电子出 版物 5037 件 建成 60 余个适合学科专业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验 实训室 学校专任教师 510 人 其中正高职称 51 人 副高职称 117 人 博士 硕士 347 人 上海市教学名师 1 人 上海市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5 人 上海 市 海外名师 项目 2 项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11878 人 其中本科生 10634 人 占 89 53 专科生 1244 人 占 10 47 20 年培养了 31022 名毕 业生 学校坚持内涵建设 积极转型发展 现拥有教育部和财政部高校特色专 业建设点 1 个 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 3 项 上海民办高校教学高地 建设项目 8 项 上海市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扶持资金项目 26 项 上海高校本 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 5 项 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 3 项 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38 项 上海市精品课程 1 项 上海市教学成 果奖 5 项 其中一等奖 1 项 学校荣获全国先进民间组织 中国社会组织 五 A 单位 中国民办高等 教育优秀院校 上海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党委被中共上海市委授予 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称号 因学校办学的突出成就和社会影响 2012 年 学校被上海市教委列入 上海民办高校示范校创建校 2013 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 沪东工学院是上海杉达学院与国家特大型央企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合作 办学 于 2007 年创办的工科类二级学院 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三年制专科 专业于同年设立并招生 七年来机电专业专科先后招收 7 届学生约 630 人 平均就业率 100 2014 届机电专业专科毕业生有 62 人 截止 2014 年 6 月 30 日签约率为 100 专业对口率为 58 学院现有力学 电工电子 计算 机 机械制图 CAD 等专业基础实验室 机械制造 数控 电气实训中心和 船舶电气控制等实验 实训室 面积达 1 9 万平方米 几年来 合作办学方 企业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为建设和提高实验 实训条件先后投入资金 5000 5 多万 注 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 学校当年本科招生数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总数 3 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 6 简述学校定位 人才需求 专业筹建等情况 无需加页 一 学校定位一 学校定位 上海杉达学院秉承 以诚信对待社会 以严谨的教育管理取信于社会 以较高的 教育质量回报社会 的办学理念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 向 是一所应用性教育特色鲜明的教学型普通高等学校 其发展定位是建设国内名列 前茅 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应用型 国际化 高水平的民办大学 人才培养目标是 以英语 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为特长 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培养具有中华美 德 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 人才需求分析二 人才需求分析 当今 世界高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 高新 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 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 机械电子工程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 中产生的新兴领域 机电产品的功能 除了精度 动力 快速性外 更需要自动化 柔性化 信息化 智能化 逐步实现自适应 自控制 自组织 自管理 向智能化过 渡 从典型的机电产品来看 如 数控机床 加工中心 机器人和机械手等 无一不 是机械类 电子类 计算机类 电力电子类等技术集成融合成一体化 这必然需要机 械电子设备操作 维修 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港口城市 也是我国传统的制造业龙头城 市 自从国家制定了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战略目标以来 上海一直以成为国 内高端装备产业前沿城市 国家化的高端装备产业聚集区作为城市制造业发展的战略 定位 同时 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 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 展阶段 因此对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大增 其中以船舶行业 港口交通运输 类尤为显著 三 专业筹备情况三 专业筹备情况 1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 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 优化人才培养方法 从培养方案 和教学运行入手 着力构建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的人才培养体系 取得了良好的 经验和效果 为开设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2 建立了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 教学和管理工作规 范 科学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健全 质量监控措施得力 3 校企双方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投资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 先后投入资金 5000 多 万元 拥有面积达 19000m2 的各类先进实验 实训室 作为独立的教育教学资源供学 生使用 包括力学实验室 电工电子实验室 自控技术实验室 制图室 金工实训中 心 数控实训中心 电气实训中心 计算机实训室 机械制造实训室 以上内容涵盖 了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所需的实验实训内容 大大提升了民办高校举办工科专业的 办学条件 4 在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下 学院形成了以高校 企业专家为骨干的 双师型 教师队伍 专业所有核心课程均能安排具有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 双师型 教师任教 从而为开办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为筹建本专业 我们还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对该专业现状进行了调研论证 明确 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除了建立固定的实验室和实训中心外 还与康士伯控制 系统有限公司 特莱萨崎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与周边机电企 业加强了联系和合作 为学生的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和就业积极创造条件 4 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包括培养目标 基本要求 修业年限 授予学位 主要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 要专业实验 教学计划等内容 如需要可加页 7 一 培养目标一 培养目标 该专业主要面向先进制造业 海洋工程和港口运输等领域 进行机械装备运 行管理 机电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管理等方面工作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德 智 体全面发展 掌握 机械 电工电子 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及自 动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对各类机电一体化装备具有较强的分析 应用和维护能 力 对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较强的安装 调试 维修等技术服务的能力 并具有 较强的计算机 CAD CAM CAE 等方面应用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 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 能力 素质结构二 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 能力 素质结构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 包括力学 现代机 械学 电工与电子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 本知识 并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 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 制造及设备控制 维修 生产组织管理的综合应用能力 根据上述总体目标的要求 结合本专业长 期总结与累积的基础经验 参照国家通用标准 机械行业标准 企业和用人单位 的反馈意见与要求 将本专业所应具备的知识 能力和素质分解为如下特征目标 一 知识结构 一 知识结构 1 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相关数学和机电电子学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 具有机械制图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3 具有机械设计和机电控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4 具有机械加工的基础知识 5 具有计算机使用 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基础知识 6 具有电气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7 初步具有科学实验 文件检索 情报信息 技术经济分析和生产管理等方 面的知识 二 能力结构 二 能力结构 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较好的人文 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 用本国语言 文字的表达能力 2 具有运用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及知识和解决一般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 具有阅读和绘制较为复杂的零件图和机械装配图能力 4 具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 5 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机械 电子等方面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科技发展的应变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 三 素质结构 三 素质结构 1 具有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基本素质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2 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 修业年限和学分要求三 修业年限和学分要求 1 本专业基本在校修读年限为四年 实行学分制 学生应在六年内完成学业 2 本专业毕业总学分 165 学分 9 四 授予学位门类四 授予学位门类 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 的毕业生 经审核通过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 主干学科五 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六 主要课程六 主要课程 工程制图与 CAD 理论力学 材料力学 电工基础 电子技术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制造基础 控制工程基础 PLC 原理及其应用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液压与气 压传动 机电传动控制 机床电气控制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微机原理及应用 数控机床及数控编程 机械 CAD CAM 船舶电气设备与控制 电力电子技术 船舶 电站及其自动化等 七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七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专业认知实习 金工实习 机械设计综合训练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工程技能训练 工程技能训练 社会实践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 论文 含毕 业实习 等 八 各类课程体系结构 含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学时 学分安排及分配比例 八 各类课程体系结构 含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学时 学分安排及分配比例 课程类别学分比例 通识教育课程64 539 1 专业基础课程28必修课程 学科专业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22 5 30 6 通识选修课程9 专业限选课 6 5 专业方向课 7 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任选课 8 18 5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19 511 8 合计165100 0 实践教学的学时 学分安排及分配比例实践教学的学时 学分安排及分配比例 学时数 学时 学分数 分 其中其中 总数理论教 学 实践教 学 总数课内理 论教学 实验 实践教 学 集中性实 践教学 39872085190216511629 519 5 百分比 52 3 47 7 百分比 70 3 17 9 11 8 九 教学进程安排九 教学进程安排 附表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10 11 5 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 一 性别男专业技术职务教授第一学历本科 姓名贾学堂 出生年月1945 5行政职务 曾任电院副 院长 最后学历本科 第一学历和最后学历 毕 业时间 学校 专业 1969 7 毕业于上海交大船舶电气本科专业 主要从事工作与 研究方向 电类专业的电路 电子技术及非电类的电工学教学 电子技术应用 本人近三年的主要工作成就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篇 出版专著 译著等 两 部 获教学科研成果奖共 项 其中 国家级 项 省部级 项 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共 项 其中 国家级项目 项 省部级项目 项 近三年拥有教学科研经费共 万元 年均 万元 近三年给本科生授课 理论教学 共 学时 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共 人次 序号成果名称等级及签发单位 时间本人署名位次 1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 1997 年 2 2 上海市电工精品课程第一 负责人 上海市 2005 年 1 3 上海市第四届教育科学研 究成果二等奖 上海市 1992 年 主要参与者 最具代表 性的教学 科研成果 4 项以内 4 上海市优秀教师大奖亿利达 和刘永龄奖各一次 1991 1996 1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经费本人承担工作 1电工及电子技术试验实训交大出版社2011主编 2电工学概论第三版高教出版社2014第二主编 3 目前承担 的主要教 学科研项 目 4 项以 内 4 序号课程名称授课对象人数学时课程性质授课时间 1教学督导 2 3 4 目前承担 的主要教 学工作 5 项以内 5 教学管理部门审 核意见 情况属实 签章 教务处 注 注 填写三至五人 只填本专业专任教师 每人一表 12 5 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 二 性别男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员级高 级工程师 第一学历大专 姓名高建文 出生年月1955 3行政职务 最后学历大专 第一学历和最后学历 毕 业时间 学校 专业 1981 年 8 月造船联大 主要从事工作与 研究方向 电气设计 本人近三年的主要工作成就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10 篇 出版专著 译著等 1 部 获教学科研成果奖共 3 项 其中 国家级 1 项 省部级 3 项 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共 3 项 其中 国家级项目 1 项 省部级项目 2 项 近三年拥有教学科研经费共 1000 万元 年均 350 万元 注 指项目实施费用 近三年给本科生授课 理论教学 共 300 学时 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共 2 人次 序号成果名称等级及签发单位 时间本人署名位次 1正弦波交流焊机引弧装置1997 年国家发明专利一 2 250t 船尾液压工作台车 中船总科技进步二等奖三 3 液化天然气 LNG 运输 船殷钢焊接设备制造技术 上海市科技三等奖 最具代表 性的教学 科研成果 4 项以内 4 一种交直流电焊机引弧控 制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经费本人承担工作 1 LNG IAS 集成自动化系 统 国家能源2014 系统集成 出 图 2大型起重机电气及工艺设计 3起重机电气工艺三维设计 目前承担 的主要教 学科研项 目 4 项以 内 4电气及电子电路设计研究 序号课程名称授课对象人数学时课程性质授课时间 1专题讲座专科 908 必修每学期一次 2毕业实践课题专科 1024 必修每年一次 3 4 目前承担 的主要教 学工作 5 项以内 5 教学管理部门审 核意见 情况属实 签章 教务处 注 注 填写三至五人 只填本专业专任教师 每人一表 13 5 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 三 性别女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员级高 级工程师 第一学历本科 姓名李绍琍 出生年月 1962 08行政职务主任工程师最后学历本科 第一学历和最后学历 毕 业时间 学校 专业 1988 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 主要从事工作与 研究方向 中低速柴油机零部件制造 大型结构件精密加工 本人近三年的主要工作成就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篇 出版专著 译著等 部 获教学科研成果奖共 3 项 其中 国家级 项 省部级 3 项 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共 2 项 其中 国家级项目 2 项 省部级项目 项 近三年拥有教学科研经费共 万元 年均 万元 近三年给本科生授课 理论教学 共 学时 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共 人次 序号成果名称等级及签发单位 时间本人署名位次 1 MAN B W5S42MC 船用 低速柴油机研制 2001 年获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科技进步一等奖 2 2 MAN B W5S42MC 船用 低速柴油机研制 2001 年获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 优秀新产品二等奖 2 3 MAN B W7K90MCC 船 用低速柴油机研制 2008 年获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科技进步三等奖 4 最具代表 性的教学 科研成果 4 项以内 4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经费本人承担工作 1 船用中速柴油机关键技术 开发及样机研制 国家科技部 2012 2014 零部件制造工 艺研究 2 自主品牌船用小缸径低速 柴油机研制 国家工信部 2012 2015 零部件制造工 艺研究 目前承担 的主要教 学科研项 目 4 项以 内 3 序号课程名称授课对象人数学时课程性质授课时间 1 2 3 目前承担 的主要教 学工作 5 项以内 4 教学管理部门审 核意见 情况属实 签章 教务处 注 注 填写三至五人 只填本专业专任教师 每人一表 14 5 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 四 性别男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第一学历本科 姓名葛康 出生年月70 6行政职务最后学历 研究生 第一学历和最后学历 毕 业时间 学校 专业 1992 年 上海技术师范学院 机械制造本科 2005 年 上海同济大学 机械制造硕士 主要从事工作与 研究方向 机械制造专业教学 本人近三年的主要工作成就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3 篇 出版专著 译著等 部 获教学科研成果奖共 项 其中 国家级 项 省部级 项 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共 项 其中 国家级项目 项 省部级项目 项 近三年拥有教学科研经费共 万元 年均 万元 近三年给本科生授课 理论教学 共 学时 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共 人次 序号成果名称等级及签发单位 时间本人署名位次 1 沪东工学院产学结合的个 案研究 2010 第九届国际人力资源开发 学会年会亚洲分会 二等奖 1 2 基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能力本 位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 沪东中华科协论文一等奖 1 3 OJT 教学模式在涉外培训 中的运用 2012 上海企业教育模式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最具代表 性的教学 科研成果 4 项以内 4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经费本人承担工作 1 2 目前承担 的主要教 学科研项 目 4 项以 内 3 序号课程名称授课对象人数学时课程性质授课时间 1机械设计基础专科 12072 专业基础课2008 2 3 4 目前承担 的主要教 学工作 5 项以内 5 教学管理部门审 核意见 情况属实 签章 教务处 注 注 填写三至五人 只填本专业专任教师 每人一表 15 5 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 五 性别男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第一学历本科 姓名马殿光 出生年月1962 3行政职务最后学历博士 第一学历和最后学历 毕 业时间 学校 专业 1985 7 毕业于上海交大精密仪器系生物医学工程及仪器本科专业 1994 5 毕业于上海交大电子工程系通讯与电子系统博士专业 方向 主要从事工作与 研究方向 电类专业基础课教学 信号处理及计算机网络 本人近三年的主要工作成就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 两 篇 出版专著 译著等 部 获教学科研成果奖共 项 其中 国家级 项 省部级 项 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共 2 项 其中 国家级项目 2 项 省部级项目 项 近三年拥有教学科研经费共 30 万元 年均 10 万元 近三年给本科生授课 理论教学 共 480 学时 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共 24 人次 序号成果名称等级及签发单位 时间本人署名位次 1 2 3 最具代表 性的教学 科研成果 4 项以内 4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讫时间经费本人承担工作 1数字信号处理课建985 项目2011 20132 万 1 2电路与电子学课建985 项目2011 20132 万 1 3 目前承担 的主要教 学科研项 目 4 项以 内 4 序号课程名称授课对象人数学时课程性质授课时间 1电路本科 9864 专业基础 每年循环上 2模拟电子技术本科 9848 专业基础 每年循环上 3数字电子技术本科 9848 专业基础 每年循环上 4信号系统本科 9848 专业基础 每年循环上 目前承担 的主要教 学工作 5 项以内 5通讯原理本科 9832 专业基础 每年循环上 教学管理部门审 核意见 情况属实 签章 教务处 注 注 填写三至五人 只填本专业专任教师 每人一表 16 6 教师基本情况表 序序 号号 姓名姓名 性性 别别 年年 龄龄 专业技专业技 术职务术职务 第一学历毕业学校 第一学历毕业学校 专业 学位专业 学位 最后学历毕业学校 最后学历毕业学校 专业 学位专业 学位 现从事专业现从事专业 拟任课程拟任课程 专职专职 兼职兼职 1 贾学堂 男 69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船舶电气 上海交通大学 船舶电气 船舶电气 电类基础课 专职 2 马殿光 男 52 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精密仪器系生物医 学工程及仪器 上海交通大学 电子工程 博士 电子工程 船舶通信与 导航 兼职 3 高建文 男 59 研究员 级高级 工程师 造船联合大学 工厂电气自动化 造船联合大学 工厂电气自动化 电气工程 PLC 编程及 其应用 专职 4 李绍琍 女 52 研究员 级高级 工程师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机械工程 数控加工技 术 专职 5 张增泰 男 68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材料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材料工程 材料工程工程材料专职 6 葛康男 44 副教授 上海技术师范大学 机械制造 工学学士 同济大学 机械工程 工学硕士 机械工程 机械设计基 础 专职 7 龚炜昌 男 63 副教授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 备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 备 机械设计 与理论 工程制图与 CAD 专职 8 刘世杰 女 38 副教授 上海电力学院 工业自动化 工学学士 同济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工学硕士 电气工程 电工基础 电子技术 专职 9 杨程女 35 讲师 上海海事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 工学学士 上海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 工程硕士 机械工程 理论力学 材料力学 专职 10 史丽花 女 34 讲师 上海海事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 工学学士 同济大学 机械工程 工程硕士在读 机械工程 机械设计基 础 液压与 气压传动 专职 11 徐汉成 男 63 讲师 上海海港职工大学 港口电气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工业自动化 电气工程 控制工程基 础 单片机 原理 专职 12 高新春 男 47 高级讲 师 江苏科技大学 船舶工程 工学学士 江苏科技大学 工业工程 硕士在读 船舶工业 工程 工程材料 船舶概论 专职 13 朱海波 男 37 高级工 程师 哈尔滨工程大学 工业自动化 工学学士 上海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 工程硕士 船舶电气 设计 船舶电气设 备与控制 专职 14 吉鸿翔 男 41 高级工 程师 上海船舶工业学校 电气技术 重庆大学 软件工程 工程硕士在读 电气工程 机电传动控 制 专职 15 顾利英 女 40 副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 应用电子 工学学士 上海师范大学 应用电子 工学学士 应用电子 电力电子技 术 专职 16 杨菊宝 女 44 副教授 上海技术师范大学 机械制造 工学学士 同济大学 机械工程 工学硕士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基 础 兼职 17 7 7 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 序号序号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课程课程 总学时总学时 课程课程 周学时周学时 授课教师授课教师授课学期授课学期 1 工程制图与 CAD 1264 龚炜昌1 2 2 理论力学 543 杨程 2 3 材料力学 543 杨程 3 4 电工基础 543 贾学堂 刘世杰 3 5 电子技术 724 贾学堂 刘世杰 4 6 工程材料 364 张增泰 高新春 3 7 机械设计基础 724 葛康 5 8 机械制造基础 543 杨菊宝 5 9 控制工程基础 452 5 徐汉成 5 10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543 徐汉成 4 11 PLC 原理及其应用 364 陈国鹰 6 12 液压与气压传动 452 5 史丽花 6 13 机电传动控制 543 吉鸿翔 5 14 机床电气控制 236 孙才荣 6 15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452 5 高建文 7 16 电力电子技术 362 顾利英 6 17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364 徐汉成 6 18 微机原理及应用 364 赵杨 6 19 船舶电气设备与控制 543 朱海波 7 20 船舶电站及其自动化 364 王旭 7 21 机械制造工艺与工装设计 543 杨菊宝 6 22 数控加工技术及编程 543 李绍琍 7 23 船舶通讯与导航 362 马殿光 6 24 现代测量技术 364 李绍琍 6 25 自动化制造系统 364 高建文 7 18 8 其他办学条件情况表 专业名称机械电子工程 开办经费及 来源 200 万 企业投入经费 申报专业副高及以上 职称 在岗 人数 12 其中该专业 专职在岗人数 16 其中校内 兼职人数 0 其中校外兼职 人数 1 是否具备开办该 专业所必需的图书资 料 是 可用于该专业的 教学实验设备 千元以上 325 台 件 总 价 值 万元 2000 万 序 号 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