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数学串讲基础数学串讲 课程名称图形的世界课程主题基础数学串讲 课程课时90参与人数 课程设计者马天宇授课班级1 3 年级 教学目标1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 形 正方 形 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 通过 摆 画各种图形 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 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 4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 活的联系 5 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合作 探究和创新意识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资源小型平面几何图形 5 套 小型立体几何图形 5 套 几何图形小钉板背 面圆形 10 个 七巧板 10 套 白纸若干 剪刀 6 个 大图钉 一盒 塑料吸管 一袋 彩笔 教学活动 流程 1 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数学 数学中有很多个世界 今 天带领大家进入数学中图形的世界 2 画图形 让学生们画出自己平时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 一些图形只需画出大体轮廓即可 3 找同学来介绍一下他所画的图形 尝试着说出图形的 名称即用途特点等等 4 分组下发道具 平面图形 5 出示长方形 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两条长边相等 两条短边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 也请 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这些平面图形他们的特点 看看是否能通过别的图形拼出 现有的图形 6 联系实际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7 根据人数分出若干小组 根据七巧板的附带说明书去 拼成相应的图形 短时间内完成个数最多的组获胜 会有 相应的奖品 8 完成说明书上的目标后 老师可以随意想出一个图形 让孩子们去用现有的材料进行拼接 考察孩子们对图形 的认知能力及反应能力 9 折纸游戏 小朋友们 老师知道大家平时特别喜欢折 纸 今天我们一起来折一折好吗 10 学生自主探索有关平面图形相互转换的知识 做小风车 1 小朋友们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风车 2 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和一张正方形的纸根据例 1 要求 沿虚线折一折 3 汇报交流自己折后的发现 教师小结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4 做小风车 使学生既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 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利用了正方形 四边相等的特征 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 看到了 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转动风车时 又看到了风车所转 1 对于高年级 同学可以适 当引入三角 形稳定性的 知识 以及 像立体图形 他们所具有 的一些性质 可以简单说 一下 2 用剪刀 图 钉的时候要 格外小心 有助教完成 工作 动的路径是一个圆 再次将这些平面图形之间进行联系 方便记忆 风车可以自行涂色 11 感知正方体 圆柱 球 正方体 方方的 6 个面 棱 顶点 不能滚动 圆柱 上下一样粗 圆的 能滚 动 球 光光的 能滚动 根据同学们的理解能力进 行选择性的讲解 12 小朋友们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 13 谈一谈你的收获 最后归纳总结 课程名称数的认识即简单的进位加法 减法课程主题基础数学串讲 课程课时210参与人数 课程设计者马天宇授课班级1 3 年级 教学目标 教学资源打印的图片 数字连线图片 计数棒 200 只 算盘 教学活动 流程 第一节课第一节课 1 认识 11 20 简单的数 学会数数 2 认识和会数 100 内的数 3 4 引入加法的概念 对于低年级学生 10 以内的加法可以 数手指 高年级可以直接口算 5 6 学会列竖式进行运算 7 第二节课第二节课 1 认识简单的数 学会数数 可以请同学们一起来数 低年级可以数同桌的手指等 或者班里一共有多少 人 2 1 第一节课详 细内容见文 档 课程名称货币认识课程主题基础数学串讲 课程课时90参与人数 课程设计者马天宇授课班级1 3 年级 教学目标学会辨认不同面值的纸币 会计算打折与降价后的商品价格 教学资源1 5 分 1 元硬币 1 毛 5 毛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100 元 的纸币 彩印图片 2 古代各种货币的图片 白纸若干 剪刀 胶带 教学活动 流程 1 老师学生互相交流 分享自己见过的流通货币 2 认识纸币 古代和现代的 3 讲解人名币的换算单位 元 角 分之间的转化 4 结合平时生活中的买卖问题提问 5 每个同学代表不同的面值 可用报纸这一个帽子 并 标注自己所代表的面额是多少 之后 老师说出一个数 值的总额 大家随机抱团使得所得的总值与所说相同 6 货币买卖游戏 选择一节课以买卖商品为游戏目的 用纸张写下纸币的面值 写下商品的名称和金额 全班同 学分成买家和卖家两组 每种商品最多买两个 卖家负责 找钱 每个买家最初都有 100 元钱 通过多次交易 剩下 钱最少的买家为胜利者 能得到一定的奖励 然后 买卖 双方交换角色 继续游戏 7 2 课程名称小学生活动课课程主题基础数学串讲 课程课时90参与人数 课程设计者马天宇授课班级1 3 年级 教学目标 教学资源部分图片打印 教学活动 流程 详见活动课教案3 基础科学实验基础科学实验 示范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了解身边的物理现象 溶解课程主题科学素养 课程课时45参与人数 课程设计者马天宇授课班级1 3 年级 教学目标激发幼儿对溶解现象的好奇心 引导幼儿观察溶解的现象 并能用语言表述 自己的发现 在了解溶解原理的基础上对溶解的快慢进行探究并尝试联系实 际生活 教学资源水 冰糖 盐 奶粉 果汁 奶糖等若干 若干一次性杯子 筷子 玻璃杯 热水 冷水 墨水 泥巴 教学活动 流程 8 首先老师演示糖溶解实验 9 提出问题糖去哪了 给孩子们 5 分钟时间分组讨论 10 5 分钟时间大家各抒己见 11 老师原理解释 糖为什么不见了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给溶解下个定义 12 给孩子们分组 让他们亲身实践盐 奶粉 冰糖 泥 巴等物质的溶解过程 13 发现有的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而有的物质不能溶解在 水中 老师此时简单介绍液体的种类 溶液 悬浊液 和乳浊液 14 在以上知识的基础上 让孩子们一起讨论影响溶解快 慢的因素 都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溶解的更快呢 15 对于同学们的答案老师先不做点评 1 演示实验冷热两 墨水的实验 即分别在冷水和热水的玻璃杯中倒入等 量的墨水 2 再演示用不用筷子搅拌 冰糖的溶解快慢 程度 3 再研究同种 不同大小的物品 如冰糖和白砂 糖 的溶解速度的快慢 对于高年级的同学可适当解 释控制变量法这一物理实验方法 16 老师进行总结 影响物体溶解速度的快慢的主要因素 为温度 颗粒物大小 是否搅拌 17 孩子们自主实验 并且可以把做出的糖水 果汁最终 统统喝掉 预期效果 4 知道什么是 溶解 5 知道分子间 存在空隙 6 能够大概了 解溶液的种 类 7 能够说出影 响溶解快慢 的因素 8 高年级的同 学能够理解 什么是控制 变量法 9 激发同学对 日常生活中 普遍存在的 现象的探讨 提高同学们 科学素养能 力 示范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了解身边的物理现象 密度与浮力课程主题科学素养 课程课时60参与人数 课程设计者马天宇授课班级2 3 年级 教学目标探究让物体浮在水面的原理 水面有张力 知道什么是密度并能快速解决一 些小问题 教学资源水 碗 纸巾 针 盐 食油 鸡蛋 冰块 图片 鱼 人在水面的漂浮 视频 关于死海的介绍 教学活动 流程 1 课程开始前 老师先下发一些关于鱼 人 冰块等在水 面上漂浮的图片给同学们看 并提出他们为什么能飘在水 面上这一问题 让同学们分组讨论 2 老师演示实验 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用一个叉子 小 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慢慢地移出叉子 针将会浮 在水面上 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 针就沉下去了 3 提出问题 为什么不加清洁剂前针能够飘在水面上 而 加了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让同学们思考讨论 4 老师讲解原理 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 使之不会 沉下 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 这种内聚 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 分子间相 互挤压 形成一层薄膜 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 它可 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 针 就浮不住了 5 将冰块放入不同的溶液中 水和食油 观察现象 6 解释原理 提出密度这一概念 7 提出怎样让沉在水底的鸡蛋浮起来这一实际问题 让同 学们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 4 5 年级的同学 8 对于每组不同的方案老师进行适当的点评 并当堂演示 正确的做法 即往水里加食盐 提高容易的密度 鸡蛋就 能浮起来了 4 对于刚刚的实验进行适当的总结 即当固体的密度大于 溶液的密度 固体则会下沉 反之 固体就会飘在水面上 9 对于高年级的同学 可以适当提出浮力的概念 5 拓展延伸 向同学们播放一个介绍死海的视频 巩固所 学知识 预期效果 1 所有同学都 能了解密度 这一概念 并知道当固 体的密度大 于溶液的密 度 固体则 会下沉 反 之 固体就 会飘在水面 上 2 对于高年级 的同学能知 道什么是浮 力 并能将 所学知识运 用到解决实 际生活问题 比如不用手 怎样让沉着 的鸡蛋浮起 来 3 知道死海这 条海 能简 单说出 死海不死 的原理 4 激发同学对 日常生活中 普遍存在的 现象的探讨 提高同学们 科学素养能 力 示范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了解身边的物理现象 大气压课程主题科学素养 课程课时90参与人数 课程设计者马天宇授课班级1 4 年级 教学目标知道大气压的存在 了解生活中其他气压种类 了解蜡烛熄灭的原理 学会不用手而是运用空气压力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比如把瘪了的乒乓球弄饱 了解影响大气压的大小的因素 教学资源水杯 温开水 矿泉水瓶 乒乓球若干水 厚一点的塑料纸 剪刀 小口玻 璃瓶蜡烛 火柴 小漏斗 平盘 固定蜡烛 火机 教学活动 流程 1 老师通过演示两个小实验来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1 演示 瓶子变瘪的实验 将温开水到入瓶子 用手摸摸瓶子 是 否感觉到热 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 并迅速盖紧 瓶子盖 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 及水不往低处流的现象 在装满水的水杯上轻轻盖上一张白纸 注意千万不要有 气泡出现 然后轻轻倒置水杯 发现水竟然不往低处流 2 让同学们分组思考讨论 是什么把瓶子弄瘪了 是什么 阻止了水往低处流呢 3 老师进行原理解释 提出大气压的概念 加热瓶子里的 空气 使它压力降低 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 气压力大 所以把瓶子压瘪了 4 原理解释完毕后 老师鼓励大家发展逆向思维 引出问 题 怎么样利用大气压将瘪了的乒乓球恢复原样呢 5 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并演示解决方案 6 对同学们的演示进行评价后 由老师演示瘪了的乒乓球 变饱实验 将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一段时间 7 得出结论 加热乒乓球外面的空气 使它压力降低 由 于乒乓球内的空气比乒乓球外的空气压力大 所以把瘪了 的乒乓球压饱了 8 分组演示蜡烛吹不灭实验 点燃蜡烛 并固定在平盘上 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 从漏斗的小口对着火 焰用力吹气 使漏斗的小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 从漏斗 的宽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 9 讨论影响大气压强因素 温度和流速 对于 4 5 年级的 同学开设 10 最后老师进行反思与总结 预期效果 1 知道大气压 的存在 2 知道利用大 气压将瘪了 的乒乓球恢 复原样 3 对于高年级 的同学知道 影响大气压 的因素 4 能够善于利 用大气压解 决身边的小 问题 5 激发同学对 日常生活中 普遍存在的 现象的探讨 提高同学们 科学素养能 力 示范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了解身边的物理现象 彩虹的形成课程主题科学素养 课程课时45参与人数 课程设计者马天宇授课班级3 6 年级 教学目标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 知道什么是折射 能解释生活中的简单光现象 教学资源清水 水盆 平面镜 三棱镜 手电筒 筷子 教学活动 流程 1 提出问题 小朋友 当筷子插一半在水中时 看到的是 筷子 折断 的样子 这是什么原因呢 2 同学们各抒己见 老师解释原理 光由空气进入水中 或由空气进入玻璃中 就会产生一些折射的现象 3 老师提出彩虹是怎么形成的这一问题 将同学们分小组 讨论之后 一组发一个三棱镜 并让他们试着探究三棱镜 的作用 4 演示彩虹形成实验 把镜子斜插入水盆中 镜面对着阳 光 在水盆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5 原理讲解 将镜子插入水中时 在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 美丽的彩虹 它是光的折射作用 6 提出问题 小朋友 想一想 还有什么办法 可以制造出美 丽的彩虹 7 小组讨论之后 将三棱镜在太阳底下转动 转到一定位 置在地面上即可看到彩虹的纹路 8 对于 5 6 年级可以适当解释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9 拓展延伸 那么 就请你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光的 折射事例呢 10 倾听同学们的回答 并作出适当的讲解和补充 预期效果 1 基本了解彩 虹是怎么形 成的 2 知道简单的 光的折射反 射现象即原 理 3 激发同学对 日常生活中 普遍存在的 现象的探讨 提高同学们 科学素养能 力 示范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了解身边的物理现象 神奇的力课程主题科学素养 课程课时45参与人数 课程设计者马天宇授课班级2 5 年级 教学目标了解纸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与纸受力的弯矩有关 教学资源纸 胶带 书 卡片 教学活动 流程 1 问题引入 你能想象一张纸能够举起一本书吗 你知道 怎样才能做到吗 组织同学们分组讨论 2 分组动手实践 看看怎么样能做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 3 展示实验 把纸放在两本并排分开放的书上 使纸的中 间部分悬空 把一本书放在纸的悬空处 把纸卷成一个 纸卷 用胶带粘好纸的边缘处 把纸卷立起来 并在上面 放一本书 4 思考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 5 原理讲解 1 一张纸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主要取决于纸 张受力时的弯矩 弯矩即纸张的受力点和受反作用力的点 之间的距离 弯矩越大 纸张承受的力越大 反之越小 2 直接把重物放在纸上 则纸的受力点和受反作用力点几 乎在同一位置上 因此弯矩小 所承受的力就小 3 把重物放在竖直的纸卷上 纸的弯矩较大 因此承受的 力较多 6 对于 5 6 年级思考 为什么卡纸变形后 它的承载量会 不同 因为弯矩不同 7 最后得出结论 把卡纸卷成圆筒状 这样能承受的硬币 最多 8 对于 5 6 年级学生 适当延伸力臂与力矩的概念和杠杆 定理 比如用杆子提水 靠近木桶的一端需要使很大的力 气 再比如压水井的原理 9 拓展延伸 一张纸最多能对折的次数 10 让同学们提出自己的意见 并自己动手实践 预期效果 1 对弯矩有个 初步的概念 知道弯矩越大 纸张承受的力 越大 反之越 小 2 高年级同学能 够对力臂和力 矩有个概念 了解杠杆定理 3 激发同学对 日常生活中普 遍存在的现象 的探讨 提高 同学们科学素 养能力 示范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了解身边简单的物理现象 电课程主题科学素养 课程课时90参与人数 课程设计者马天宇授课班级4 6 年级 教学目标知道一些简单的静电现象 能够解释身边常见的现象 进一步对电路有所了 解 教学资源气球 线绳 白纸 电路板 充电宝 电子元器件 二极管 三极管 开关 教学活动 流程 第一节课第一节课 1 问题引入 女生冬天梳头发的时候有没有听见过噼里 啪啦的声音 同学们冬天脱毛衣的时候有没有听到过 类似的声音或者是看到过电光产生 2 让同学们自由讨论 商讨原因 3 演示带电的气球实验 将两个汽球分别吹起来并将 口系住 用线将将两个汽球连接起来 用汽球在头发 或 羊毛衫 上摩擦 提起线绳 两个汽球立刻分开了 将 白纸放在两个汽球之间 汽球都吸在了白纸上 4 由老师解释静电原理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 叫摩擦起电 任何两个物体摩擦 都可以起电 18 世纪中 期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 认为自然界中 只存在两种电荷 叫做正电和负电 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 不是正电就是负电 科学上规定 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 棒所带的电相同的 叫做正电 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的电相同的 叫做负电 摩擦起电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 推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对于低年级学生只需浅尝辄止 5 创新提问 不用胶水 胶布等粘合的东西 报纸就能贴 在墙上掉不下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让同学们结合刚 刚所讲的知识 给出一种简易的解决办法 6 老师演示 展开报纸 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用铅笔的侧 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 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 不下来了 掀起报纸的一角 然后松手 被掀起的角会 被墙壁吸回去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 注意倾听 静电的声音 7 对该部分进行简单的小结 摩擦铅笔 使报纸带电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 尤其是在冬天 如果你把报纸从 墙上揭下来 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第二节课第二节课 此节课只针对高年级同学开设 1 基本介绍一下什么是电路 解释一下各种元器件在物 理上的表达 即用竖线代表导线 斜线代表开关 代表小灯泡等等 它由电源 开关 连接导线和负 载等组成 解释一下负载就是电路中消耗电能的器件 可讲电能转换为非电形式的能量 常见的有白炽灯 荧光灯 电炉等 2 解释一下一个完整电路的必要条件 即电源 闭合回 预期效果 1 基本了静电 现象的原理 能够解释日 常生活中的 小现象 2 高年级同学 了解电路的 组成 并能 画出一些电 子元器件的 物理图形 3 能够说出一 些常见的电 子元器件的 名字 4 激发同学对 日常生活中 普遍存在的 现象的探讨 提高同学们 科学素养能 力 路 负载 此部分选择拿我自己亲身焊的电路板来讲 解 通过开关的开闭 是否有电源 断路等来从实验 现象中获得结论 3 稍微解释一下这些用电器的画法 然后让同学们想办 法设计一个电路 在纸上画下来 要求能够使灯泡变 亮 4 让同学们分组讨论 想出方案并画下来 老师最后进 行点评 5 演示一些生活中的电子元器件 增加同学们对物理的兴 趣 示范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了解简单的升华现象和化学现象课程主题科学素养 课程课时60参与人数 课程设计者马天宇授课班级4 6 年级 教学目标知道碘的升华过程 碘在油脂里极易溶解 教学资源碘酒 剪好的易拉罐小盒 蜡烛 白纸 火柴 图片 视频 关于指纹 教学活动 流程 1 老师给同学们分发关于指纹的图片 播放视频展示什么 是指纹 2 小组讨论对指纹的认识 问题引入 用手指肚在纸上用 力按一下 看一看纸上什么痕迹也没有留下 怎样才能看 见你留下的指纹 3 再现指纹的实验 1 在白纸上印上指纹 2 看一看白纸 上并没有指纹的印迹 3 用少量碘酒放进铁盒里 4 点燃蜡烛 使碘酒在蜡烛上方加热 一直加热到碘酒 变干 有紫红色蒸气放出时 将印有指纹一面的白纸对 着蒸气 5 过一会儿 纸上就显现出浅色的指纹 4 原理讲解 1 纸上为什么会显出指纹来呢 原来 人的 皮肤表面总有些油脂 对皮肤起保护作用 皮肤表面的指 纹是凸凹不平的 低的地方油脂多一些 高的地方油脂就 少些 手指肚按到纸上 油脂就被纸吸收 油脂在纸上分 布也同样是不均匀的 但和指纹上油脂分布情况相同 2 碘酒受热时会变成气体 气体受冷时又会直接变成固 体 它在油脂里极易溶解 于是纸上就出现颜色深浅不一 的指纹 5 对于高年级同学 可适当扩充升华 凝华 液化等等物 理过程 6 互动实践 每个同学都按照上述过程去看一下自己的指 纹 比较一下自己与班级其他人的指纹 看看都一样吗 7 拓展指纹的用途 比如 DNA 的鉴定等方面 对于 5 6 年 级同学开设 预期效果 5 低年级同学 能知道什么 是指纹 并 知道怎样去 简单获得 6 对于高年级 同学 知道 简单的物理 过程升华等 并能说出指 纹在实际生 活中的用途 7 激发同学对 日常生活中 普遍存在的 现象的探讨 提高同学们 科学素养能 力 思维拓展思维拓展 课程名称不碎的鸡蛋课程主题思维拓展 课程课时 90 参与人数30 到 50 人 课程设计者史宛鑫授课班级3 到 6 年级 教学目标开动脑筋 了解各种减震知识 教学资源鸡蛋 硬纸盒 海绵 皮筋 塑料袋 一次性筷子 布 优秀作品的视频 图像资料 教学活动 流程 一 激发兴趣 活动导入一 激发兴趣 活动导入 1 师 大家看 这是一枚鸡蛋 如果我松开手 让它落在地上结果会怎么样 碎了 2 师 那么 谁知道鸡蛋为什么会碎呢 3 今天我们就来挑战这个鸡蛋 开展一次 鸡蛋 撞地球 实验活动 板书 让鸡蛋从这个高度掉在地 上而不碎 请你思考一下 你有什么好办法 让学生 各抒己见 4 自由结组 3 到 5 人 在组内探讨 确定你们认 为最合适的方案 二 团队合作 方案设计二 团队合作 方案设计 1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 2 教师出示制作要求 制作要求 1 制作要体现科学性 创造性 2 制作 尽量做到用材少 用时少 3 作品要外形美观 简单 而结实 三 三 实践操作 深化体验实践操作 深化体验 1 明确制作注意事项及测试要求 1 安全 2 等你们的装置做完了 请组长派代表 站到这个演示台上 把你的装置连同鸡蛋一起扔下去 然 后回到本组进行检验 如果鸡蛋没有破损说明装置成 功 如果鸡蛋有了破损就说明装 置没有成功 然后 各小组要进一步讨论你们组成功的经 验失败的原因 演示结束后 各组派代表带着你的装 置到前面来进行全班展示交流 介绍从材料的选择 材料起到的作用 实施的方法 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 教训四部分进行 比一比 看哪个小组的创作最成功 2 各组派代表领取材料 动手实施操作 3 学生随时进行演示 各小组派代表到前面展示不 碎的鸡蛋 四 评价交流 成果展示四 评价交流 成果展示 1 各组派代表向大家汇报你们的创作 学生分组带着装 置到前面进行汇报 教师组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2 学生评价创作最成功的小组 3 教师总评 颁发奖品 师 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很好 老师觉得 你们每 一组的同学在这次活动中都获得了探究的乐趣 并展示了 你们合作的能力 所以 老师认为你们每一组都很棒 大 家同意吗 五 联系实际 总结提高五 联系实际 总结提高 1 引导学生指出大家选择的共同材料 并研讨应用 的目的或道理 预期效果 1 使学生 初步 了解 减震 缓冲 的道 理 2 通过让 同学 们自 行设 计方 案制 作 启发 学生 将现 有材 料 进行 巧妙 的加 工和 组合 设计 实验 实现 自己 的创 意 从而 培养 学生 的动 手能 力 解决 问题 的能 力 创造 性思 维 2 教师简单小结出减速和缓冲的原理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的减速和缓冲 原理的现象 六 拓展延伸 深化探究 六 拓展延伸 深化探究 5 65 6 年级 年级 1 观看设计的照片 视频 并简单介绍其中所用原 理 2 小组讨论 认为可以如何修改本组作品 3 二次修改并测试 2 通过提出具 有挑战性的问 题 创设解决 问题的情境让 学生经历解决 具体问题的过 程 构建一个 轻松有趣和谐 的教学氛围 3 在小组合作 活动中 是同 学们充分了解 团队的作用 找到自己在团 队中俄位置 培养学生合作 意识及合作能 力 4 使学生体验 参与的快乐 对成功和失败 有一个较好的 认知和心态 并逐渐养成多 观察 多思考 勇于尝试的好 习惯 5 5 6 年级 培养通过查阅 资料 吸收他 人优点 并合 理修改自己作 品的能力 课程名称最稳定的桥课程主题思维拓展 课程课时 90 参与人数 课程设计者史宛鑫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通过桥梁搭建 了解各种结构的稳定性 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资源一次性筷子 纸 胶水 皮筋 石头 奖品 教学活动 流程 一 问题引入 一次性筷子 纸可以做什么 大家有没有想过用它做 桥来承重 二 介绍 1 通过观察视频 图片 问问同学们桥分为几部分 2 3 到 5 人为一组 小组讨论说如何用纸和一次性筷 子搭桥 如何设计用材更少 承重更多 如何设 计又美观又实用 可以尝试画出草图 15 分钟 3 全班自由发言 老师可以进行简单的引导 三 自由制作 1 材料发放 2 安全强调 3 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制作 40 分钟 四 自制桥承重赛 1 各组分别进行承重 记录桥不塌情况下最大承重 教师提醒大家注意放重物的方法 2 记录各组用材多少 3 评出比赛名次 五 原理讲解 1 教师讲解一些制作技巧 制作中涉及的原理以及测 试时的小技巧 六 总结 颁奖 老师点评大家的表现 进行颁奖 注 可以根据年级不同选择材料 如一到三年级可以制作 纸桥 四到六年级可以主要用一次性筷子制桥 同时原 理讲解时根据年级不同有所调整 预期效果 1 提高观察 发现 分析 解决问题的 能力 2 提高动手能 力 3 提高合作能 力 4 了解桥梁承 重 压力方 面知识 课程名称万花筒制作课程主题思维拓展 课程课时 2 参与人数 课程设计者史宛鑫授课班级1 到 3 年级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反射 折射 做出自己的万花筒 教学资源玻璃 透明胶带 这种颜色卡纸 画笔 自制万花筒 可从淘宝上购买 万花筒制作常用图片 相应视频 文字资料 教学活动 流程 一 情境引入 通过出示教师制作的万花筒的 吸引学生的眼球 并通过 让孩子上台玩一玩的体验方式 有效激发孩子对本课的学 习兴趣 1 展示万花筒 让学生看一看是什么 2 玩过吗 请几个同学上前玩一玩 找 3 名同学 3 感觉怎么样 学生感觉感觉很漂亮 转过来转过去的图案都不一样 等回答 4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万花筒 板书 万花筒 5 其他同学 你们也想观察万花筒吗 播放万花筒的视频 图片 请同学们思考它的特点 对称 二 探究万花筒内部结构 做法 1 师生把教具万花筒拆开 跟学生一起观察万花筒 的内部构造 了解万花筒是利用三棱镜成像原理 通过光 的反射产生影像的原理 通过移动 旋转图案 观察其镜 像及其与物像形成的效果 充分感受探索学习的乐趣 2 学生仔细观察万花筒中的图形 自己探究其是如 何剪出来的 更加深刻地了解对称的概念 三 自主制作 1 强调安全要求 分发材料 2 学生发挥创造力 自由制作 30 分钟 3 附近同学制作完成后 可以有序欣赏其他同学作 品 四 总评 1 评价大家的表现 对其中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表 扬 2 总结 复习其中涉及到的知识 3 带领大家一起清扫卫生 养成良好习惯 预期效果 1 通过观察 激发其兴趣 提高他们发 现问题 总 结问题的能 力和观察能 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馆装修露营方案(3篇)
- 电厂球阀检修方案(3篇)
- 县项目招商方案(3篇)
- 农机改装加装方案(3篇)
- 承接企业送礼方案(3篇)
- 房屋横梁修建方案(3篇)
- 茶室书房分割方案(3篇)
- 家具特价处理方案(3篇)
- 诊所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 采砂船只防汛方案(3篇)
- 共享工作室租赁合同
- 新部编版语文1-6年级2460个生字表(带拼音)
- 溧阳市安息堂规划建设方案
- 中国成人ICU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南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3第三讲 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起源(史前时期)
- 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
- 培训采耳师课件
- 建筑项目的合规与法律要求
- 玻璃粉生产工艺
- 高处坠落及应急救援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金川公司社会招聘考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