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背后环境压力.docx_第1页
光伏产业背后环境压力.docx_第2页
光伏产业背后环境压力.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伏产业背后的环境压力 摘要:光伏企业在2011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据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已经发布年报的光伏企业,拓日新能全年亏损达1.35亿元,向日葵、东方日升、横店东磁、天威保变等光伏企业2011年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幅度都超过了60%。经过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光伏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环境污染严重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四氯化硅和氯化氢,这几种有毒物质再利用的成本极为高昂,因此大约有一半中国多晶硅公司考虑到经济投入而未安装回收设备。环境管理和生产流程监管的不严格,加上执法不严、违法成本低,都会使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疏于防范。中国企业总是把经济效益的增长看作是主要目标,而环境保护被列为了次席,因此首先需要有最严格的政府及行业标准,来规范企业的行为。 关键字:光伏产业 技术瓶颈 环境污染1, 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技术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技术。光伏行业则是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备制造业;光伏系统中最重要的是直接将太阳能变成电能的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池,通常称为光伏电池。近年来,随着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不断提升、价格不断下降,光伏发电广泛应用且规模日益扩大。2008年,全球光伏产业产量几乎增加一倍,太阳能组件产量在6.9GW到8GW之间。光伏产业在过去10年的年均增速超过40,已成为增长最快行业之一。所谓“日中则昃” ,光伏企业在2011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据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已经发布年报的光伏企业,拓日新能全年亏损达1.35亿元,向日葵、东方日升、横店东磁、天威保变等光伏企业2011年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幅度都超过了60%。经过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光伏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环境污染严重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1年,光伏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甚至出现大面积亏损。金风科技的年报显示,公司201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同比下降27.01%;实现净利润6亿元,同比下降73.5%。华锐风电则预计公司2011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50%以上。 此外,天威保变2011年实现净利润3515.9万元,同比下降94.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540.8万元;公司年内获得的政府补助高达2.1亿元。 同时,天威保变下属新能源公司受到严重影响,公司新能源企业投资收益为-12095万元,较上年度下降33608万元,下降幅度为156.22%。公司下属的保定天威薄膜光伏、四川新光硅业、乐山乐电天威硅业均出现亏损。该行业的生产之所以目前存在不令人满意的状况,企业和政府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有些企业仍将清洁生产停留在末端治理的阶段,使得治理成本高而效果并不理想;而环保部门在光伏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缺少监管,配套治污设施不到位,这为光伏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埋下了隐患。这使得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只能通过低价低质的恶性竞争在行业中挣扎。 2,“近零排放”技术上无瓶颈根据国家工信部发布的多晶硅行业准入名单,有20 家企业符合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目前中国的多晶硅企业有70 多家,只有20 家通过了审查,说明中国的多晶硅企业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企业能够满足能耗和环保达标的基本要求。这20 家企业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生产规模达到了万吨级,有的规模较小,有的还在建设中没有实际生产。 目前国内还没有企业能够做到100% 的四氯化硅和三氯氢硅的循环生产,没有达到“近零排放”的标准。从国际经验来看,“近零排放”在技术上是不存在瓶颈的。未来,多晶硅企业可以通过产业的升级和技术改造,进一步降低能耗水平,其减排和降低成本的潜力巨大。 在能源短缺、电价较高的地区,出现了重复建设倾向,一些地区违法、违规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的现象。这些项目缺乏配套综合利用、环保不达标。国外先进企业的能耗能够做到80-100 kWh/kg ,生产成本低于25 美元/kg,而国内多数企业的能耗还远远达不到先进水平,其产品也不具备竞争力,代价高昂,造成了一部分落后产能出现。 通过牺牲环境来降低生产成本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光伏行业要寻求长期健康发展,从源头做起的清洁生产是必然的选择。光伏市场正在经历的严冬,正是企业停产技改的好机会,从长远看来会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清洁的产能才能应对长期的挑战。实际上,目前光伏行业先进的产能并不过剩,过剩的都是落后产能。如果企业使用清洁生产的技术和方法,成本是下降的,可以实现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双赢的局面。3, 环境污染光伏行业污染问题主要存在于上游多晶硅制造企业,制造光伏板最主要的物质多晶硅,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高达十几种的危险及有害物质,包括氯、氯化氢、三氯氢硅、四氯化硅、氢氟酸、硝酸、氮气、 氟化氢和氢氧化钠等物质,对环境和人体都存在危害。生产1000多吨多晶硅会产生三氯氢硅3500吨、四氯化硅4500吨,而未经处理回收的三氯氢 硅、四氯化硅是有毒液体,对环境的污染极为严重。目前光伏产业的多个环节均会产生污染物,而目前国内的现状是大多数光伏企业规模较小,为了节约成本,没有采用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也没有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据了解,不少光伏企业仍然将其生产的废水直接排入到雨水管道,而不是将废水送入污水处理管道,再与雨水管道合并,之所以偷工减料是为了逃避污水处理费。 早在2008年,央视曾对国内产能最大的多晶硅企业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查,在工厂的一条明沟中,记者见到了像雪一样的泡沫,这就是工厂最后排出的废物。洛阳中硅公司和当地的环保部门表示,洛阳中硅确实对多晶硅生产中产生的剧毒尾气和副产品进行了回收;但另一方面专家又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技术还不具备根治污染的能力。然而,国内投资多晶硅正在成为一股热潮,各方利益都希望从多晶硅上面挖出一座金山。此前在河南也有过当地多晶硅工厂污染环境的传闻。当地媒体报道称,河南省林州市城郊乡张家庄部分村民出现胸闷、恶心、眼发红、四肢无力等症状。由于症状相似,村里人怀疑这和年初在当地开工兴建的一个多晶硅项目有关。由于民心惶惶,城郊乡政府为此专门进行调研,将之归结为多晶硅厂的一次意外事故。4,清洁生产的问题分析和解决办法1.大多数国内企业还是把清洁生产停留在末端治理阶段,并没有将清洁生产的概念从源头实施,未升级换代生产技术,使得治理费用高,而效果却并不理想。所以我们需要将清洁生产从源头做起,努力实现全产业链清洁生产; 2.行业缺少监管以及统一的行业生产标准,加之各地方政府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过程中,盲目追求数量,地方有关部门以及工业园区为了招商引资降低三废排放标准,或者不严格执行相关环境标准,配套污染治理设施落实不到位,使得光伏行业的环境影响存在一定隐患。所以环保部门应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加强监管;3.多晶硅行业在发展前期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得生产企业忽略环保标准和清洁生产。而国内的多晶硅行业由于起步较晚,又同时面临工艺和装备落后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制定并定期更新清洁生产的行业标准;建立相关认证体系;政府或行业协会和企业要发布年度清洁生产报告。 总结:人们之所以发展光伏产业,是为了满足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在现在提倡低碳生活形势下的一个十分理想的能源,发展太阳能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道路。但我们在发展光伏产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