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方法类试题_第1页
历史方法类试题_第2页
历史方法类试题_第3页
历史方法类试题_第4页
历史方法类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史学方法类试题解法 威远中学校历史组威远中学校历史组 罗胜罗胜 考向指引考向指引 史学方法是对史料的搜集 甄别 阐释 运用的方法 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它是新课程下历史学史学方法是对史料的搜集 甄别 阐释 运用的方法 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它是新课程下历史学 习与研究 实现习与研究 实现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目标的的重要手段 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近年来 这类高考目标的的重要手段 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近年来 这类高考 试题出现很多 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新课标教材选修试题出现很多 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新课标教材选修 5 5 探索历史的奥妙探索历史的奥妙 专题一中有专门的论述 专题一中有专门的论述 20112011 年全国卷年全国卷 1212 题 题 20112011 年安徽卷年安徽卷 2222 题 题 20112011 年浙江卷年浙江卷 1414 题 题 20112011 年上海卷年上海卷 1919 题 题 20102010 年全年全 国新课标卷国新课标卷 3535 题 题 20102010 年福建卷年福建卷 1717 题 题 20102010 年四川卷年四川卷 2222 2323 题 题 20102010 年海南卷年海南卷 2424 2525 题 题 20092009 年福年福 建卷建卷 2323 题 题 20092009 年辽宁卷年辽宁卷 3535 题 题 20122012 年四川卷年四川卷 1313 1717 题等均属于史学方法类试题 题等均属于史学方法类试题 20122012 年四川卷年四川卷 1717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 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材料之外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 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材料之外 一点也不一点也不 越过去说越过去说 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 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 19181918 年在成都和年在成都和 19231923 年在北京时消费情况 根据傅斯年的观点 年在北京时消费情况 根据傅斯年的观点 此表可以证明此表可以证明 类别类别成都成都 北京北京 衣食住宿衣食住宿 68682323 书籍教育书籍教育 23233232 娱乐享受娱乐享受 9 94545 A 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 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 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 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20102010 年四川卷年四川卷 2222 法国史学家马克 法国史学家马克 布洛赫在布洛赫在 为历史学辩护为历史学辩护 中指出 中指出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 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 人 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原因 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 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 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原因 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 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 马克马克 布洛赫布洛赫 强调历史研究应强调历史研究应 A 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 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 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D 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考点拓展考点拓展 一 史料的分类一 史料的分类 一 按表现形式 一 按表现形式 文献史料 实物史料 口述史料 1 1 文献史料 文献史料 以文字形式记录的史料 包括官 私修史书 文书档案 地方史志 人物传记 个人文集 日记 信 件 野史笔记 报刊 杂志等 1 优点 最主要的史料载体 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 2 缺点 局限性 2 文献史料的真实性受以下因素制约 个人因素 政治因素 时代因素 例例 1 1 20112011 年成都二诊年成都二诊 1515 南宋遗民郑思肖根据元朝法律将人分为 南宋遗民郑思肖根据元朝法律将人分为 一官 二吏 三僧 四道 一官 二吏 三僧 四道 五医 六工 七猎 八民 九儒 十丐五医 六工 七猎 八民 九儒 十丐 十个等级 认为知识分子在元朝的地位极其低下 而现代学者萧十个等级 认为知识分子在元朝的地位极其低下 而现代学者萧 启庆则认为元朝儒士地位应在贵族 官吏之下 与僧侣相同 较一般人民为高 关于郑 萧二人对元朝儒启庆则认为元朝儒士地位应在贵族 官吏之下 与僧侣相同 较一般人民为高 关于郑 萧二人对元朝儒 士社会地位的不同看法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士社会地位的不同看法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 郑思肖是当时人 他的观点最可能接近历史真相 B 萧启庆是现代人 他的观点不可能接近历史真相 C 作为读书人的南宋遗民郑思肖 对于元朝的统治政策表示出强烈不满 D 作为现代的萧启庆 由于占有的史料更多 评价历史时自然会更公正 2 2 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是指人类在过去的活动中遗留下来的不含文字或含少量文字的残存物 包括遗迹 遗址 遗 物 出土文物等 1 优点 一般情况下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可信 关于史前和上古历史 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 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 可以弥补 充实和纠正文献史料的不足 2 缺点 局限性 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 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 对有些器物 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 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3 3 口述史料 口述史料 口述史料是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 包括神话 传说 故事 史诗 俗谚 遗训 回忆录 对话录 采访记 座谈录等 1 优点 弥补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的不足 2 缺点 局限性 口述史料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 会与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 口述史料中的史诗 神话 传说 故事会有大量创造和虚构的情节 由于种种客观原因 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不全面 二 按史料价值 二 按史料价值 第一手史料 第二史材料 1 含义 1 第一手史料 原始资料 即历史人物 事件 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 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 史料 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 2 第二手史料 距离某个时代较远的记录 转述 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 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 例例 2 2 20112011 年上海卷年上海卷 1919 某学生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 在搜集史料 下列属于第一手史 某学生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 在搜集史料 下列属于第一手史 料的是料的是 A 斯大林传 B 大独裁者 电影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丘吉尔 D 二次大战三巨头 3 3 与三类史料的关系 1 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 2 文献史料中第二手史料居多 3 口述史料辗转相传 更需要仔细甄别 二 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几个主要因素二 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几个主要因素 1 1 研究者的立场不同 研究者的立场不同 例例 3 3 20102010 年全国新课标卷年全国新课标卷 3535 中日双方对 中日双方对 18941894 年年 7 7 月月 2525 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 中方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 中方 济远航济远航 海日志海日志 记载 记载 7 7 点点 4545 分 倭三舰同放真弹子 轰击我船 我船即刻还炮 分 倭三舰同放真弹子 轰击我船 我船即刻还炮 日文出版的日文出版的 二十七八年二十七八年 海战史海战史 称 称 7 7 点点 5252 分 彼我相距约分 彼我相距约 30003000 米之距离 济远首先向我发炮 旗舰吉野立即迎战 以左舷米之距离 济远首先向我发炮 旗舰吉野立即迎战 以左舷 炮向济远轰击 炮向济远轰击 这说明这说明 A 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2 2 研究的方法 角度不同研究的方法 角度不同 例例 4 4 20102010 年四川卷年四川卷 2222 法国史学家马克 法国史学家马克 布洛赫在布洛赫在 为历史学辩护为历史学辩护 中指出 中指出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 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原因 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 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 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原因 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 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 马克马克 布洛布洛 赫强调历史研究应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A 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 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 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D 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3 3 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 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 例例 5 5 20112011 年浙江卷年浙江卷 1414 有学者根据材料一 有学者根据材料一 苜汴都数百万家 尽仰石炭 煤 苜汴都数百万家 尽仰石炭 煤 无一家燃薪 木柴 者 无一家燃薪 木柴 者 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 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 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 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 赐在京 汴都 官员柴 炭各有赐在京 汴都 官员柴 炭各有 差 柴差 柴 578578 万 炭万 炭 585585 万万 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 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 结论都不能成立 B 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 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 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 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 材料一指的是民众 材料二指的是官员 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4 4 时代的局限性时代的局限性 例例 6 6 20102010 年福建卷年福建卷 1717 李大钊在 李大钊在 史学要论史学要论 中指出 中指出 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 一时代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 一时代 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 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 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 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 他在这他在这 里强调历史研究要里强调历史研究要 A 与时代同行 B 有历史观引导 C 为现实服务 D 充分掌握史实 三 历史观三 历史观 4 1 1 含义 含义 历史观又称 社会历史观 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 总的看法 也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例例 7 7 20122012 年成都一诊年成都一诊 1616 学习历史 应学会分清哪些是事实 哪些是观点 下列西方学者布利耶特对 学习历史 应学会分清哪些是事实 哪些是观点 下列西方学者布利耶特对 明末政局的叙述中 属于观点表述的是明末政局的叙述中 属于观点表述的是 A 1644 年 李自成攻占北京 B 像李自成那样没有文化而很有暴力倾向的人 成功只是短暂的 C 明朝将领吴三桂没有与李自成共事 D 他 吴三桂 和满族结成了联盟 2 2 主要历史观 主要历史观 1 1 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 也称整体史观也称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 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世界各个地区 各种 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 逐步打破了孤立 分散状态 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 例例 7 7 20102010 年海南卷年海南卷 2525 历史学家吴于廑说 世界历史的内容是 历史学家吴于廑说 世界历史的内容是 对人类历史自原始 孤立 分散的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 孤立 分散的人 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 杰弗里 杰弗里 巴勒克拉夫认为 巴勒克拉夫认为 现在世界现在世界 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 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 2020 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 历史 历史 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解释突出反映了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解释突出反映了 A 进化史观 B 文明史观 C 整体史观 D 现代化史观 2 2 文明史观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就是以 文明 为单位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 通过不 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 纵向看包括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横向看包括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 生态文明 例例 8 8 20092009 山东文综山东文综 1414 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 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 火车的发明火车的发明 大清帝国的衰落大清帝国的衰落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全世界无产者联合 起来起来 逐渐缩小的世界逐渐缩小的世界 等章节 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等章节 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 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 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3 3 社会史观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 经济 思想 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 更是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 的小事件的历史 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 社会日常生活史 社会习俗史 家庭婚姻史 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 社会保 障史 社会政策史 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例例 9 9 20092009 海南卷海南卷 1515 从 从 1919 世纪中叶开始 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 设计并试穿了世纪中叶开始 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 设计并试穿了 短裙和女式长裤 但受到舆论责难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 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 妇女裤装和短裙开短裙和女式长裤 但受到舆论责难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 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 妇女裤装和短裙开 始流行 这说明始流行 这说明 A 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 5 C 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 D 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 4 4 现代化史观现代化史观 也称近代化史观也称近代化史观 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 包括政治 经济 思 想等 其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 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与法制化 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 学化 社会生活现代化等 例例 1010 20092009 江苏单科江苏单科 7 7 2020 世纪世纪 3030 年代蒋廷黻的年代蒋廷黻的 中国近代史大纲中国近代史大纲 称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称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 个问题 即追求近代化 如果这一观点成立 是基于它个问题 即追求近代化 如果这一观点成立 是基于它 A 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