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速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情节结构;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品读小说的语言,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3.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体会文章主人公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语(学生齐读小诗说出课题)怎忍看最后一眼,那眼里全是眷恋。静静的是课堂,不平静的是心中的波澜。战争的音讯令人厌倦,多少双眼睛把和平企盼。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童年在瞬间长成成年。今天,我们学习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都德的优秀短篇小说最后一课,都德先生的最后一课从1913年被介绍到中国以来已九十几个年头,它整整影响了我们好几代人,不知有多少人读完这篇小说后,为之动容,掩面而泣。二、检查预习1 文学常识介绍(学生展示,教师总结)2 感知小说背景3小说三要素三、初读课文,初步把握文意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内容(情节),对特定的环境以及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的分析来学习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体验在这篇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情感。1、快速自由朗读课文,概况情节同学们都已预习过,谁能说说,“最后一课”是谁的“最后一课”?2、小说题目是最后一课,那为什么取名“最后一课”,请你结合小说的故事背景谈一谈。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二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士。普鲁士政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让两个州的学生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四、再读课文,捕捉心路历程1、我们的心也跟着沉重起来,那么在这么一个特定的“最后”的氛围下,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弗朗士的心路历程。再读课文,请同学们试着从三个方面来找出小弗朗士的心情变化?哪些词语最能表现这样的变化?操练有趣 知道布告牌的内容 强迫鸽子说德语对普鲁士兵: 幼稚 坏家秋 仇恨、轻蔑迟到对老师: 怕骂 可怜 崇高想逃学、画眉鸟的歌声 旷课找鸟窝、溜冰愿花任何代价对学习法语: 讨厌 懊悔 难受、渴望2、在这一过程中,小弗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幼稚的小男孩一下子成长为一个心事重重的成熟的小大人,童年在瞬间成长为成年,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 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 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朗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总结:战争、国家主权的丧失,民族语言被剥夺,对于一个跟我们差不多大小的孩子,生活对他来说本来很正常。痛苦的事该由大人去承担,现在却要他过早地面对这残酷的现实,这不禁让我们感到痛心,除了这些原因,还有就是韩麦尔先生言行的影响。五、品读体验,感悟真情1、请同学们找出韩麦尔最能打动我们的一些言行?语言主要集中在11、18、19节,行动2429小节。11小节主要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听说是最后一课,就像我们刚才分析的一样,使小弗产生悲伤、沉重、依意、惜别等感情,下面我们着重分18、19小节(请一个同学朗读)。2、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句话?为什么?自责的话。通过韩麦尔先生的自责,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忏悔,让我们感觉到难受,激起人们对侵略者的恨和对祖国的爱,所以也就有了韩麦尔先生最后的言行。3、请同学朗读2429小节:的确,国将不国,这是何等的悲哀。在韩先生最后的言行里,韩先生有几个定格动作,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怎样的一种感情?站、哽、转身、拿起、使出、写、呆、靠、做手势连续几个猛烈的动作,突出表现了韩麦尔老师内心的激动和愤慨,说明亡国奴的痛苦使他失去了平时的镇静,他痛苦得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以至于话也说不出来了。4、我们看一下25小节,请大家联想一下,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韩麦尔先生,设身处地的你会说些什么?千言万语都包含在“法兰西万岁”这五个大字上。5、我们再来看一下课文最后,韩麦尔先生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手势有什么含义?无奈、悲愤,做一个了断等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在将失去教授本国语言资格之际,他最后的几个形体语言显得苍白无力,但我相信它将成为几个画面长久地定格在他的学生和镇上人的脑海中。6、同学们,面对老师的这么一个手势,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小弗或者其他人,你会怎么做,请同学们紧承文末一句话,展开合乎情理的想象,为课文续写一个情节(三、五句话说行)。愤怒的人们久久不愿离开教室,人们高呼:“我们要法语,不要德语!”“打倒普鲁士!”“法兰西万岁!”普鲁士兵凶神恶煞的冲进教室,与人们厮打起来人们含恨离去几天后,大人、小孩、男人、女人聚在一起,韩麦尔先生又给人们上起法语课(这时可能每个人发泄情感的方式全不一样。但老师相信即使是一片寂静,此时也是无声胜有声,是沉默的抗议。)本该是一堂很普通的课,现在却因加了“最后”两个字而变得特殊起来,课文中最能渲染这种气氛的描写在哪里?指出来,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情感。第10小节教室的氛围,来了一些镇上的人。(感受气氛的沉重、悲伤)表现依恋、惜别在22小节。六、总结全文,交流收获1、确实,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喷泉里扬出来的是水,而从一个饱含爱国激情的作家笔下,写出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