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doc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doc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doc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doc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认识碳的化学性质随温度的升高可变得比较活泼,依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进行理解。2、掌握碳跟氧气、氧化铜的反应。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能说出碳的用途。3知道还原反应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过程与方法:1、会对展示或演示的资料分析、归纳。2、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辩证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2、树立对立统一与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单质C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单质C与CuO、CO2发生的化学反应。教学过程1、出示图片,思考: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为什么呢?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永流传”,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能长久保存的缘故。2、师:碳的化学性质为什么在常温下不活泼?碳原子内质子数为6,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最外层有4个电子,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比较困难,所以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3、师:最早的威尼斯人在岛上建房子时,会先在水中打下一圈密密麻麻的、九米深的木桩作地基。在打下木桩前,总是要将其表面烧焦的,你能说说为什么吗?4、应用:档案资料用碳素墨水书写 ;埋木桩,把埋入土里的部分烧焦成碳。目的是为了让电线杆不易腐烂,可以保存久一些;用墨汁书写的字画,年长日久不褪色。练习:在国际上为了使作为历史资料的重要文件在长期保存中签署的姓名清晰,则签署文件时一般用( )A.蓝墨水 B.碳素墨水 C.蓝黑墨水 D.红墨水5、回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点燃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CO2 6、出示图片,室内烧烤和室内烧煤的危险点燃2C+O2= =2CO 7、小结:1、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 燃烧条件化学方程式结论启示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点燃C + O2 CO2(O2充足)碳具有可燃性 反应物的条件不同,生成物不同冬天用煤取暖一定要注意通风。燃烧不充分点燃2C + O2 2CO (O2不充足)应用:作为燃料将一块烧红的木炭放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塞住瓶口,反应停止后,木炭有剩余,注入适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瓶中气体是( )A.CO B.CO2 C.CO、CO2 D.O2、CO2高温8、2、碳与某些氧化物反应(还原性)C + 2 CuO 2 Cu + CO2n 在这个反应里,氧化铜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n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该化合物是氧化剂。n 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还原性,是还原剂。高温n 单质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与生产煤气。高温2Fe2O3 + 3C 4Fe + 3CO2 CO2+ C 2CO下图所示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1)反应开始后,在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反应中有 生成,被加热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反应完成后,把被加热的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可以看到有亮红色的物质,这是由于 。(3)图中酒精灯上加一金属罩的作用是 。(4)实验结束时,应先 ,再撤掉 9、练习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 高温2.碳燃烧可以生成两种氧化物, 和,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和。 3、在C+CO2= 2CO反应中,还原剂是( ) (A)C (B)CO (C)C02 (D)C 和 CO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g碳在20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A)26g(B)44g(C)13g(D)22g板书设计一、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性。 二、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性增强,在点燃或高温条件下具有: 1、可燃性点燃点燃C + O2 CO2 (O2充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