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6 6 课课 黄河颂黄河颂 导学案教学设计反思导学案教学设计反思 六 黄河颂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人光未然和音乐家冼星海的相关资料 2 识记诗中生字 生词 3 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 波澜壮阔的形象 重点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 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 大精神 知识链接 1 走进光未然 原名张光年 1913 年出生 湖 北光化县人 1927 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后辍学 曾做过学徒 店员和 小学教师 1936 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 事进步文艺活动 1935 年 8 月创作 五月的鲜花 歌词 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 广为传唱 新中国成立后 曾担任 文艺报 人民 第 2 页 共 9 页 文学 主编 2 作品介绍 黄河大合唱 是著名诗人光未 然 张光年 为配合音乐家洗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 响乐而写的组诗 共有八个乐章 分别是 黄河船 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对口曲 黄水谣 黄河怨 保卫黄河 怒吼吧 黄河 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 组成一幅 壮阔的历史画卷 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 场面 3 背景知识 1938 年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 救亡运动的高潮 许多进步作家 艺术家的心愿就是 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斗争 激发起全 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 他站在高山之巅 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 向着黄河唱 出了颂歌 发出了要向它学习的誓言 导学过程 一 过关预习 1 朗读课文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气魄 哺育 山巅 澎湃 劈开 狂澜 屏障 第 3 页 共 9 页 2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澎湃 狂澜 屏障 哺育 九曲连环 二 自主学习 一 自由诵读 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 1 自由诵读 黄河颂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酝酿感情 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诵读 3 自我评价 品味课文中的语言 二 诗歌的朗诵要点 1 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 2 再次自由朗诵 体会朗诵要点 三 整体感知诗歌语言 理解诗歌内容 1 解题 本课题目是 黄河颂 哪个词是关键 2 这首诗的一 三节很明显是首尾呼应 但这 两段文字的着眼点完全相同吗 第一节重点落在 上 第三节重点落在 上 3 第二节是主体部分 主要是 颂黄河 但 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 在 颂 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 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总领全文 应该是哪个字 第 4 页 共 9 页 4 颂黄河 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 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 啊 黄河 默读第二节 思考 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 每个层次的主 要内容是什么 四 拓展延伸 1 我们学过的诗歌中 有些诗直白抒情 风格 豪迈 有些诗则委婉含蓄 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 为 什么 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2 再次朗读 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 齐读诗歌 共同赞颂黄河 歌颂伟大的中华民族 五 课后练习 1 根据你平时的积累 写出三个关于黄河的著 名诗句 并标明作者及出处 2 和黄河有关的俗语 谚语 名言很多 请你 写出其中的一条 并简要介绍相关的故事 总结反思 六黄河颂 两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的内涵 合作探 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 第 5 页 共 9 页 2 激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为中华之强盛而努 力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 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 伟大坚强的精神 导学过程 一 自主学习 学生自由朗诵课文 小组朗诵展示 推荐课堂朗 诵展示 二 合作探究 在大量朗读的基础上 小组合作 完成下列问题 并展示 1 诗人从那三个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2 诗句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中 望 字 把它换成 看 字好不好 为什么 3 啊 黄河 在文中多次出现 所用的修辞 手法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4 为什么说黄河是 摇篮 是 屏障 5 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三 精读精练 阅读全诗 回答完成下列各题 1 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他借黄 河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 6 页 共 9 页 2 它表现出我们的民族精神 一句 你认 为 民族精神 是指一种什么精神 3 这首诗歌写道 有多少英雄故事 在你身 边扮演 你知道在历史上 在黄河畔有哪些民族英 雄 请简述其事迹 4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的含 义是什么 谈谈你的理解 类文品读 黄河颂 浩瀚壮阔的黄河 奔腾澎湃 流经黄土高原 黄 河流域是黄种人滋生繁衍的地区 也是轩辕黄帝居住 营卫的所在 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得到这 份自然的恩赐 瓜瓞绵延 永无止境 与山川相辉映 与日月共长久 据远古记载 黄河流经壶口 华阴 孟津 流入 渤海 而砥柱则岿然屹立于浊浪怒涛之中 显示出坚 忍不拔的气概 砥柱之北的大阳县也因处于大河之阳 而得名 又以在大河之北 遂定名为河北县 其后乃 改称平陆 小县得大名 实为鲜见 黄河流域气候温和 土壤肥沃 适宜农业的经营 炎黄子孙得天独厚 在此肥沃的土地上 经之营之 日臻文明 淳朴勤俭的风俗 早见于 诗经 国风 第 7 页 共 9 页 的歌育 也深得吴国季札的称道 太史公著 货殖传 班孟坚撰 地理志 亦皆颂扬不止 而关西尚雄 武 山东称儒雅 两汉将相洵出其间 称为盛世 隋 唐而后 更见发扬 自远古时起 黄河流域即为都城所在 三皇五帝 的传说 就未远离此城 夏商周三代更辗转迁徒于其 间 由秦汉以迄唐宋 咸阳 长安 洛阳 开封 迭 为建都之地 都城所在 人文荟萃 历久不衰 奔腾 的黄河 激励人民向外发展 齐鲁方士 期望三神山 秦皇汉武 亲临东海上 虽说是景慕神仙 实际是谋 图海外开拓 而张骞凿空 甘英远行 始知西域的广 大无垠 海上三神山诚渺茫难稽 日南交趾的设郡 汉迁使者遂得远至已不程国 以今地按之 已达到印 度南部海岸 这种向往开拓的精神 历隋唐而至于近 世 初未稍泯 黄河流域 既是肥沃的地区 又有瑰丽的文化 但与北方草原相毗邻 不免引起游牧族类骚扰 为了 促进文化发展 也为了使农业地区不受蹂躏 从战国 时起 就修建了长城 历秦汉而至明代 皆有所修建 由于有了长城 黄河流域的文化不仅受到了保护 而 且更显得采 长城并未使黄河流域受到封闭 也并未 使人趋于保守 霍去病驰骋于祁连山下 徐自为筑城 第 8 页 共 9 页 于卢胸山旁 窦宪勒铭于燕然山侧 王越取胜于红盐 池畔 都是不以长城为限 而参于可汗道的建筑 丝 绸之路的畅通 又皆显示出没有受到任何的阻隔 这 些都是开拓和进取 而不是封闭和保守 黄河的激荡 和奔放 是不会使人封闭和保守的 近世以来 黄河屡经泛滥 造成了若干破坏 这 是人为作用的恶果 是不肖的炎黄子孙的造作 植被 的破坏 水土的流失 愈至挽近而愈形严重 黄河怎 能不频繁泛滥 如果除旧布新 有所改革 黄河必能 充分恢复它原来的哺育力量 中华民族也必能因之早 日得到振兴 益臻于繁荣富强 1 给下列加点字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神经系统各类评估方法
- 麻醉科麻醉期间风险评估要点
- 精神文化建设成果汇报
-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2025年北京市二手交易合同(BF)
- 2025济南市已购公有住房出售合同
- 2025影视拍摄场地布置合同协议书
- 幼师培训心得体会
- 小旅店监督管理
- 2025网络安全合同样本
- 共青团团课主题班会课件PPT模板PPT
- 2022年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获奖项目
- GB/T 3033.1-2005船舶与海上技术管路系统内含物的识别颜色第1部分:主颜色和介质
- GA/T 1173-2014即时通讯记录检验技术方法
- GA 1800.2-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2部分:火力发电企业
- 《公路设计》第九章-挡土墙设计(39P)课件
- 工程案例-金域华府住宅小区
- 肾病综合征护理查房课件-
-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规程》2017年1月18日
-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上《蜗牛与黄鹂鸟》课件
- 土壤样品采集现场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