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生效日 _第1页
保险合同生效日 _第2页
保险合同生效日 _第3页
保险合同生效日 _第4页
保险合同生效日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保险合同生效日案例分析:保险合同生效时间的界定刘竞蔚【案情】XX年7月22日14时11分,原告陈某驾驶某小型轿车沿羲皇大道由东向西行驶到烧伤医院路口处与同向行驶的无号牌普通二轮摩托车相碰,致摩托车驾驶员张某某伤情严重送到某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经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机动大队认定原告陈某与死者张忠良承担同等责任。事故发生后原告陈某赔偿给死者张某某家属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误工费、伙食补助费等各项共计370000元。原告陈某与李某于XX年3月29日签订车辆转让协议,由原告李某所有的某小型轿车转让给陈某,双方未办理车辆过户手续。原告李某此前在某甲保险公司投保了交强险,车辆转让后约拖保两个月,原告李某在XX年7月22日11时53分在某乙保险公司为该车投保了交强险,保险费用由陈某缴纳。【争议】本案在庭审过程中的焦点在于:第一,保险合同生效时间的认定;第二,保险合同实际投保人的认定。首先,保险合同生效时间是本案争议的最大焦点,在审判实2/13践中也分为不同的意见,有的人认为保险合同生效时间应当按保险单上载有保险期间的起止日期计算;亦有人认为保险期间应当按照保险合同成立之日起计算。本案是一起交通事故,原告于XX年7月22日提出投保申请、缴纳保险费,被告于XX年7月22日11时53分生成保单、缴费确认、签字盖章,保险单上保险期间为XX年7月23日0时起至2016年7月22日24时止,事故发生在XX年7月22日14时21分。在庭审中,保险公司认为事故未发生在保险期间内,因此保险公司不予理赔。保险合同生效时间的认定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是否赔偿的问题;其次,本案中涉及机动车转让已交付机动车但未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且实际投保人不是被保险人的问题,也影响着保险公司的实际赔付主体。【评析】保险合同生效时间与保险期间的认定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依法成立的保险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投保人与保险人完成要约、承诺后合同依法成立,保险人承诺的意思表示因见之于保险单上签字盖章后合同生效,但保险合同是即时生效还是次日3/13生效是本案最大争议点,认为次日生效的理由在于保险单上对保险期间的约定,根据我国保险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投保人和保险人可以对合同的效力约定附条件或附期限,故合同生效时间应当是保险期间的起止时间;认为即时生效的理由在于保险单出单之时即合同生效之日,虽已约定保险期间,但如保险人未尽到合理提示及说明义务,根据合同法第41条的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因此应当本着有利于投保人利益的原则,选择保险合同生效时间。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目前的保险销售业务中,尤其是机动车交强险的购买过程中,机动车车主往往会在4S汽车销售店直接投保交强险,属于保险代售,不能强求4S店店员对保险合同内容如同专业的保险业务员一样做过多解释,且保险单一般是格式条款,对涉及到的免责条款等会加注黑体、加粗等予以提示,而对保险期间并没有黑体、加粗等标注。即便是在保险公司投保交强险,如果投保人并未对保险期间加以合理提示及说明,应当本着有利于被保险人利益的原则,苛责保险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完善合同,避免争议事项的出现。因此,保险合同中有保险期间,要看保险人有无履行合理说明及提示义务,由投保人选择是即时生效还是附期限生效。本案中,原告李某于4/13XX年7月22日提出投保申请、缴纳保险费,系要约行为。被告某乙保险公司于XX年7月22日11时53分生成保单、缴费确认、签字盖章,系承诺行为。双方之间的保险合同自承诺生效时成立;虽保险单上保险期间自XX年7月23日0时起至2016年7月22日24时止,但保险人可以对合同的效力约定从次日零时生效或即时生效,在投保交强险时,被保险人有义务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期限,由投保人选择是即时生效还是附期限生效,而某乙保险公司并没有履行合理提示及说明义务,故应认定合同于XX年7月22日11时53分生效。而本次事故发生于XX年7月22日14时21分,故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内。保险合同中实际投保人的认定保险合同中实际投保人的确定决定了保险公司的实际赔付主体。本案涉及机动车转让已交付但未办理过户手续的车辆所有人的认定以及实际缴纳保险费用人与被保险人不一致的认定。第一,车辆所有人的认定。本案中原告李某所有的某小型轿车转让给陈某,双方达成转让协议。双方并未办理车辆过户手续,根据我国物权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因此机动车变更所有权登记是对抗要件,不是生效要件。该合同经5/13双方达成合意签字后即生效,故原告陈某是该车的实际车主;第二,被保险人的认定。本案中保险单上被保险人虽为原告李某,但原告陈某实际缴纳了保险费用且是甘EA0020小型轿车的实际车主,并在事故发生后已向死者张某某赔偿,故推定为原告陈雪是该车的实际投保人,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当事人之间已经以买卖等方式转让并交付机动车但未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受让人承担赔偿责任。”该条肯定了机动车已交付但未办理登记保险公司仍应承担赔偿责任。【结论】保险合同成立之日即生效之时,但时间点的计算仍应当看有无附期限,有无特别约定。该约定影响着保险合同生效的起算时间,本案中涉及的保险期间起止时间决定着合同生效的起算时间,保险公司应当对即时生效还是次日生效尽到合理提示及说明义务。保险合同的生效和种类一、保险合的同生效1.保险合同生效的含义保险合同中的“保险合同生效”与“保险合同成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保险合同成立,是指合同当事人6/13就保险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协议;保险合同生效,指合同条款对当事人双方已发生法律上的效力,要求当事人双方恪守合同,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的关系有两种:一是合同一经成立即生效,双方便开始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二是合同成立后不立即生效,而是等到保险合同生效的附条件成立或附期限到达后才生效。2.保险合同生效的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因而,保险合同若要有效订立,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缔约能力,并在保险合同内容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上意思表示真实。二、种类、按保险标的分类:财产保险合同、人身保险合同、按保险标的的分合及变动情况分类:特定式保险合同、总括式保险合同、流动式保险合同、预约式保7/13险合同、按合同的性质分类:补偿性保险合同、给付性保险合同、按照标的价值在订立合同时是否确定分类:定值保险合同、不定值保险合同、按合同承担风险责任的方式分类:单一风险合同、综合风险合同、一切险合同、按保险人的承保方式分类: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来源:招标师在线网,欢迎分享本文!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人身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张秀全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二、人身保险合同的生效人身保险合同的生效时间如果说合同的成立意味着合同内容的确定,非依法定或约定事由,或经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不得变更、解除或终止合同。那么,合同的生效则意味着当事人双方或者一方须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其应负的义务。一般情况下,合同的成立与合同的生效是同时的,即如果合同的形式和内容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当事人双方没有相反的约8/13定,则随着合同的成立就产生了相应的履行效力。但特殊情况下,由于合同的内容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则已成立的合同将因此而无效。当事人双方有特殊约定时,已成立的合同也可能并不立即生效,而于合同约定的生效时间届至或合同约定的生效条件成就时生效。人身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也是如此。但人身保险合同作为射幸合同的一种,其生效时间更具有特殊性,在保险实务上更易引起纠纷。因此,有必要对其作些深入的探讨。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我国保险法第14条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开始承担保险责任。”因此,保险合同的生效主要涉及投保人履行交纳保险费的义务和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的期间问题。在人身保险合同理论和实务上,常常引起争议的是保险人应何时开始承担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而非投保人应于何时交纳首期保险费。因此,我们这里仅探讨人身保险合同生效中保险人应于何时开始承担其保险责任的问题。在人身保险合同实务上,保险公司的有关保险条款对保险人开始承担保险责任的时间虽无统一的规定,但基9/13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形。第一种是自保险人承保后责任开始,其要件是保险人收取首期保险费并同意承保。第二种是自保险单签发后责任开始,其要件是保险人同意承保、收取首期保险费并签发保险单。第三种是自收取首期保险费后责任开始,其要件是保险人同意承保并收取首期保险费。第四种是保单明确规定了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的期间为自某年某月某日0时起至某年某月某日24时止。这种情形较少发生纠纷,但前三种情形则较易引发纠纷。就前三种情形而言,保险期间实际上分别自保险人同意承保、交付保险单、收取首期保险费时开始。具体而言,保险人分别自上述日期的24时或次日的0时起开始承担保险责任。第一种情形保险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是同时的;第二种情形保险合同成立在先,生效在后;第三种情形表面上看是保险合同成立在后,生效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在先,但实际上是保险合同的效力自合同成立时开始,并回溯到保险人收取首期保险费时。保险责任追溯至合同成立前的情形,在保险业发展的初期就已出现。保险人在收到投保单和保险费后往往采取观望态度,迟迟不签发保险单。在观望期间,如果被保险人平安无事,保险人则将保险合同的效力回溯到收取首期保险费时,从而得10/13以收受保险费但不负任何保险责任。如果被保险人出险,保险人则坚持在保险单签发之前保险合同尚未成立,仅退还保险费而不承担保险责任。由此可见,保险责任回溯至合同成立前的游戏规则客观上存在为保险人恶意利用的可能。因此,保险人使用该游戏规则应当有一个前提条件,即排除恶意利用该规则的行为。预收首期保险费与人身保险合同的生效在人身保险实务上,保险人于投保人提出投保申请时预收首期保险费是一种行业惯例。通过预收首期保险费,保险人事实上处于一种比较有利的地位,规避了在保单生效后收取首期保险费的风险,节省了保险营销的成本。但是,如果保险人核保的期限过长,或迟迟不提出核保意见,则投保人虽然预交了首期保险费,被保险人却得不到任何保险保障。这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是非常不利的,在保险单不具有追溯效力的情形下尤其如此。即使保险单具有追溯效力,如回溯至投保人预交首期保费时,仍不能在核保期间为被保险人提供有效保护。因为,一方面很难排除保险人恶意利用保险责任回溯规则的可能性;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另一方面,我们无法设想,也不能要求一个诚信的保险人在投保人预交首期保险费后、核保意见提出之前,11/13已知被保险人死亡的情形下,继续进行审核,并提出核保意见。应当说,当被保险人于核保期间死亡,而保险人并不知情时,保险人作出的核保结论,即使是拒绝承保或者要求投保人进一步提供资料,通常都是善意的。但在保险实务上,被保险人的受益人对保险人作出的拒绝承保的结论往往无法接受,由此引发的纠纷层出不穷,加上舆论的介入,常常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导致社会大众对保险人的不信任。这种纠纷有些通过保险人的通融赔付而解决,另一些则诉诸法庭,通过司法程序了结。如果受益人胜诉,则似乎保险人本来就该赔。如果受益人败诉,则司法似乎不公。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保险人预收了首期保险费,就应当对被保险人的死亡承担保险责任,从而无理地剥夺保险人的核保权。根据有关人身保险合同条款的规定,预收保险费仅仅是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的一个条件,而非唯一条件和充分条件,保险人同意承保,甚至保险单的签发也是人身保险合同生效的重要条件。在人身保险实务上,投保人提交投保单、预交首期保险费后,保险人随即开具首期保险费暂收收据,并于一定期限内对投保人的投保申请进行审核后提出核保意见。核保期间,保险人是否对被保险人的死亡和其他可保危险承担保险责任,保险费暂收收据上通常有明确的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12/13律问题书面规定。目前,我国人身保险实务中使用的保险费暂收收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承担保险责任的保险费暂收收据。这种收据明确规定,在保险单签发前,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核保期间的风险不承担任何保险责任。事实上,如果保险费暂收收据对被保险人核保期间的风险保障未作出任何明确的约定,保险条款对此也未作出约定,则其后果与不承担保险责任的暂收收据并无区别。此类收据表面上看对保险人非常有利,但实际上核保期间内一旦被保险人死亡,如果保险人不愿通融赔付,或者其通融赔付方案不为受益人接受,则双方势必对簿公堂,保险人即使胜诉,也是虽胜犹败,对其商业信用可能会产生消极影响。很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