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一) 文言文阅读二_第1页
(江西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一) 文言文阅读二_第2页
(江西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一) 文言文阅读二_第3页
(江西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一) 文言文阅读二_第4页
(江西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一) 文言文阅读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42014 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 江西专用 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 江西专用 十一十一 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二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问题 去 宥 东方之墨者谢子 将西见秦惠王 惠王问秦之墨者唐姑果 唐姑果恐王之亲谢子贤于己 也 对曰 谢子 东方之辩士也 其为人甚险 将奋于说 以取少主也 王因藏怒以待 之 谢子至 说王 王弗听 谢子不说 遂辞而行 凡听言以求善也 所言苟善 虽奋于取 少主 何损 所言不善 虽不奋于取少主 何益 不以善为之悫 而徒以取少主为之悖 惠 王失所以为听矣 用志若是 见客虽劳 耳目虽弊 犹不得所谓也 人之老也 形益衰而智 益盛 今惠王之老也 形与智皆衰邪 荆威王 学书于沈尹华 昭嫠恶之 威王好制 有中谢 佐制者 为昭嫠谓威王曰 国 人皆曰 王乃沈尹华之弟子也 王不说 因疏沈尹华 中谢 细人也 一言而令威王不闻 先王之术 文学之士 不得进 令昭嫠得行其私 故细人之言 不可不察也 且数怒人主 以为奸人除路 奸路以除而恶壅却 岂不难哉 夫激矢则远 激水则旱 激主则悖 悖则 无君子矣 夫不可激者 其唯先有度 邻父有与人邻者 有枯梧树 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 邻人遽伐之 邻父因请而以为 薪 其人不说曰 邻者若此其险也 岂可为之邻哉 此有所宥也 夫请以为薪与弗请 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齐人有欲得金者 清旦 被衣冠 往鬻金者之所 见人操金 攫而夺之 吏搏而束缚之 问曰 人皆在焉 子攫人之金 何故 对吏曰 殊不见人 徒见金耳 此真大有所 宥也 夫人有所宥者 固以昼为昏 以白为黑 以尧为桀 宥之为败亦大矣 亡国之主 其 皆甚有所宥邪 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 别宥则能全其天矣 节选自 吕氏春秋 卷十六 先识览第四 注 宥 通 囿 局限 荆威王 即楚威王 古时楚地亦称 荆 中谢 官名 亦作 中射 古时王侯的侍御近臣 文学之士 精通古代文献典籍的人 旱 通 悍 勇猛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将奋于说 奋 用力 尽力 B 中谢 细人也 细 仔细 C 以为奸人除路 除 清除 打通 D 殊不见人 殊 极 根本 2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皆甚有所宥邪 其皆出于此乎 B 文学之士不得进 吾得兄事之 C 人皆在焉 善莫大焉 D 凡听言以求善也 以其无礼于晋 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 全部属于 所宥 表现的一组是 王因藏怒以待之 人之老也 形益衰而智益盛 王不说 因疏沈尹华 一言而 令威王不闻先王之术 邻者若此其险也 岂可为之邻哉 殊不见人 徒见金耳 A B C D 2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 分 1 用志若是 见客虽劳 耳目虽弊 犹不得所谓也 4 分 译文 2 夫请以为薪与弗请 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4 分 译文 3 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 别宥则能全其天矣 4 分 译文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问题 李森先 字琳枝 山东掖县人 明崇祯进士 顺治二年 自国子监博士考选江西道监察 御史 启睿亲王发大学士冯铨贪秽及其子源淮诸不法状 略谓 明二百余年国祚 坏于忠 贤 而忠贤当日杀戮贤良 通贿谋逆 皆成于铨 此通国共知者 请立彰大法 戮之于市 御史吴达 给事中许作梅 庄宪祖 杜立德 御史王守履 罗国士 邓孕槐 桑芸等先后 论劾 睿亲王于重华殿集大学士 刑部 科道诸臣 召铨等面质 以为无实迹 责森先启请 肆市 语过当 夺官 世祖 顺治 既亲政 铨罢去 九年十一月 大学士范文程以劾铨诸疏 进 上阅之竟 曰 诸臣劾铨诚当 何为以此罢 文程曰 诸臣劾大臣 无非为君国 上当思所以爱惜之 且使大臣而能钳制言官 非细故也 越数日 上谕吏部 诸臣以劾铨 罢者皆起用 森先补原官 十三年 巡按江南 劾罢贪吏淮安推官李子燮 苏州推官杨昌龄 论如律 巡苏州 杖 杀不法僧三遮 优王紫稼 一时震悚 淮安吏张电臣坐侵蚀漕粮 折银一百二十两有奇 例 当追比 森先为疏请缓之 上责森先徇纵 夺官 逮至京讯鞫 事白 复原官 十五年 应诏陈言 略曰 上孜孜图治 求言诏屡下 而诸臣迟回观望者 皆以从前 言事诸臣 一经惩创 则流徙永锢 相率以言为戒耳 臣以为欲开言路 宜先宽言官之罚 如流徙谏臣李呈祥 季开生 魏琯 李裀 郝浴 张鸣骏等 皆与恩诏因公诖误例相应 倘 蒙俯赐轸恤 使天下昭然知上宽宥直臣 在远不遗 凡有言责者 有不洗心竭虑而兴起者乎 上责其市恩徇情夺官下刑部议流徙尚阳堡上仍宽之复原官寻命察荒河南用左都御史魏裔介 言给敕印未讫事而卒 十七年 上命吏部开列建言得罪诸臣 其流徙者 举呈祥 琯 裀 开生及彭长庚 许 尔安凡六人 上命释呈祥 魏琯 开生归葬 余虽系建言 情罪不同 无可宽免 节选自 清史稿 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三十一 注 肆市 古代指人处死刑后暴尸示众 追比 限期破案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请立彰大法 戮之于市 戮 杀 B 且使大臣而能钳制言官 非细故也 细 细小 C 逮至京讯鞫 鞫 审问 D 相率以言为戒耳 率 率领 6 下列各句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诸臣以劾铨罢者皆起用 不赂者以赂者丧 B 求言诏屡下 而诸臣迟回观望者 泉涓涓而始流 3 C 一经惩创 则流徙永锢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D 上阅之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7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上责其市恩徇情夺官 下刑部议流徙 尚阳堡上 仍宽之复原官 寻命察荒河 南用左都 御史 魏裔介言给敕印 未讫事而卒 B 上责其市恩徇情 夺官 下刑部议 流徙尚阳堡 上仍宽之 复原官 寻命察荒河南 用左 都御史魏裔介言 给敕印 未讫事而卒 C 上责其市恩 徇情夺官下 刑部议流徙 尚阳堡 上仍宽 之复原官 寻命察荒河南 用左 都御史 魏裔介言给敕 印未讫事而卒 D 上责其市恩徇情 夺官下 刑部议流徙尚阳 堡上仍宽 之复原官寻命 察荒河南 用左 都御史 魏裔介言 给敕印未讫事而卒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 分 1 诸臣劾铨诚当 何为以此罢 4 分 译文 2 淮安吏张电臣坐侵蚀漕粮 折银一百二十两有奇 例当追比 4 分 译文 3 使天下昭然知上宽宥直臣 4 分 译文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问题 游武夷记 明 曹学佺 以七夕前一日发建溪 百里 抵万年宫 谒玉皇太姥十三仙之列 履汉祀坛 即汉武帝 时所谓 乾鱼荐武夷 者也 泛舟溪上 可以望群峰 巍然首出 为大王 次而稍广 为幔 亭 按魏志 魏子骞为十三仙地主 筑升真观于峰顶 有天鉴池 摹鹤岩诸胜 以始皇 二年 架虹桥而宴曾孙 奏 人间可哀 之曲 今大王梯绝不可登 幔亭亦惟秋蝉咽衰草 矣 玉女兜鍪 m u 之下 数里 为一线天 道经友定故城 虎为政 游人不敢深入 两崖 相阖者里许 中露天光仅一线 有风洞 白玉蟾斩蛇于此 今祠之 而肃杀之气犹存云 移舟过大藏峰踵御茶园万磴而上其山如鸟巢盖魏王易裸服以登天柱者为更衣台 渡隔岸 谒朱子所读书 拜其遗像 徘徊久之 以一径入云窝 陈丹枢修炼之所 存其石灶 出大隐 屏以西 登接笱木梯铁缆之路 视上则恐错趾 视下则恐眩目 千盘而度龙脊 乃有仙弈亭 可憩 修竹鸣蝉之外 黄冠启闭于丹房而已 天游虽称崔嵬过之 然迢递可肩舆入 登一览 台 于是三十六峰之胜 可屈指数矣 复命舟里许 过隘岭 为陷石堂 小桥流水之中 度 石门而桑麻布野 鸡犬声闻 依稀武陵之境 乎 于是望鼓子峰相近 穿修篁五里 木石栈 道 相为钩连 叩岩石 逢然作鼓声 岩下为吴公洞 洞旁为道院 是游凡以次达九曲矣 乃归万年宫 从山麓走二十里 游水帘 乱崖飞瀑而下 衣裾入 翠微 尽湿 以别涧出崇安溪之西楚道上 曹学佺曰 余考 武夷祀典志 详哉其言之 则知人主之媚于神仙所从来矣 始皇 遣方士徐巿 求仙海上 而武夷不少概见 何以故 又按魏子骞遇张湛十三仙 及宴曾孙 俱始皇二年事 何其盛也 而后无闻焉 夫山灵之不以此易彼明矣 语云 遗荣可以修真 4 是之谓夫 选自 古代散文鉴赏辞典 注 魏志 三国志 中 魏志 曾孙 对乡人的称呼 武陵之境 代指桃 源洞 翠微 指未及山顶 近旁陂陀之处 徐巿 齐人 一名徐福 不少概见 不见 梗概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大王梯绝不可登 梯 用梯子 B 白玉蟾斩蛇于此 今祠之 祠 祠堂 C 视上则恐错趾 错 挪错 D 于是三十六峰之胜 胜 胜景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七夕前一日发建溪 去以六月息者也 B 拜其遗像 徘徊久之 不知东方之既白 C 视下则恐眩目 金就砺则利 D 乃归万年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 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移舟过大藏峰 踵御茶园 万磴而上 其山如鸟巢 盖魏王易裸服以登天柱者 为更衣台 B 移舟 过大藏峰踵 御茶园万磴而上其山 如鸟巢盖魏王 易裸服以登天柱者为更衣台 C 移舟过大藏峰踵御茶园 万磴而上其山如鸟巢 盖魏王易裸 服以登天柱者 为更衣台 D 移舟过大藏峰 踵御茶园万磴而上 其山如鸟巢 盖魏王易裸服以登天柱者 为更衣台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 分 1 道经友定故城 虎为政 游人不敢深入 4 分 译文 2 天游虽称崔嵬过之 然迢递可肩舆入 4 分 译文 3 语云 遗荣可以修真 是之谓夫 4 分 译文 5 2014 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 江西专用 十一 1 B 解析 细 渺小 卑微 2 A 解析 A 语气副词 大概 B 助词 的 代词 他 C 代词 那里 语气助词 无实义 D 连词 用来 连词 因为 3 C 解析 是评论 是说细人 4 1 拥有这样的想法 会见说客即使再多 勤劳 辛劳 耳朵眼睛 因会客频繁 即使 再疲困 也不能明晓别人说的什么 虽 劳 弊 所谓 各 1 分 2 请求或不请求把梧桐树当柴烧 这不能用来怀疑枯死的梧桐树的吉利与不吉利啊 以为 薪 可以 善 各 1 分 3 所以只要是人必须去除局限后才能明白事理 去除局限就可以保全自己的命运了 别 知 全 天 各 1 分 参考译文 东部地区的墨家 墨子学说 学者谢先生 将要西行去见秦惠王 秦惠王问秦国的墨家学 者唐姑果 唐姑果担心秦惠王亲近谢先生 认为他比自己贤能 于是回答说 谢先生 是 东方善于辩论的人 他的用心非常险恶 他将尽力向您游说 来取悦迷惑您的继承人 秦 惠王因此怀着怒气等待着谢先生 谢先生到了以后 游说秦惠王 秦惠王不听 谢先生很不 高兴 于是告辞离去 凡是听别人的见解是为了寻求正确的 治理 方法的 所说的如果正确 就算他为了取悦继任的王子尽力游说 又有什么损失 所说的如果不正确 就算他不是为了 取悦继任的王子 又有什么好处 不把采纳对方的良言作为自己的忠厚 却只因对方取悦少 主而形成自己的蔽塞 秦惠王在听取见解方面有过失啊 拥有这样的想法 会见说客即使再 多 耳朵眼睛即使 因会客频繁 再疲困 也不能明晓别人说的什么 人老了以后 身体衰老 但是智慧更高 如今秦惠王年老了 身体和智力都衰弱了吗 楚威王向沈尹华学习书法 或治国之法 昭嫠 楚国大夫 很忌恨这件事 楚威王喜欢创 制一些式样 也有解释为法制的 有个协助他创制式样担任中谢 官职名 的人 替昭嫠对楚 威王说 国人都说 大王是沈尹华的弟子 楚威王很不高兴 因此疏远了沈尹华 担任 中谢的那个人是个小人 地位卑微的人 一句话就让楚威王学不到先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有 学问的人不能得到晋升 让昭嫠能够实行自己的阴谋 所以小人的话 不可以不详加考察 况且多次激怒国君 通过这种方法为奸佞的人扫清了道路 奸佞小人的仕途前进之路打通了 则邪恶积累 治国不是更难了吗 疾飞的箭 可以射得很远 湍急的流水汹涌澎湃 激怒的 君主就会受到蒙蔽 受到蒙蔽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那些不可能被激怒的人 他们大概事先心 里早有准则 有一个和别人做邻居的人 家里有一棵枯死的梧桐树 他的邻居 一个老汉 说这棵枯死 的梧桐树不吉利 这个人就马上把树砍掉了 与他为邻的老者请他把砍下来的梧桐树给自己 当柴烧 这个人不高兴地说 邻居像这样阴险 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 这就是认知上有 局限 请求或不请求把梧桐树当柴烧 这不能用来怀疑枯死的梧桐树的吉利与不吉利啊 有个想得到金子的齐国人 早晨起来 穿上衣服 走到卖金子的人那里 见别人手里拿 着金子 上前就去抢夺 官吏把他抓住并绑了起来 问他 人都在那里 你就抢人家的金 子 为什么 他回答说 根本就没看见人 只看见了金子 这真是极端的认知局限啊 存在 认知 局限情况的人 当然就把白天当成晚上 把白的当成黑的 把尧帝当成夏桀 局 限带来的祸害实在太大了 亡国之君 大概他们都有很深的认知局限的情况吧 所以只要是 人必须去除局限后才能明白事理 去除局限就可以保全自己的命运了 5 D 解析 率 应为 都 6 A 解析 A 项介词 因为 B 项连词 表转折 连词 表修饰 C 项连词 表顺承 连词 表转折 D 项代词 它 助词 取消句子独立性 6 7 B 解析 原句 上责其市恩徇情 夺官 下刑部议 流徙尚阳堡 上仍宽之 复 原官 寻命察荒河南 用左都御史魏裔介言 给敕印 未讫事而卒 8 1 各大臣弹劾冯铨确实是恰当的 为什么因为这罢免官职呢 诚 何为 以 各 1 分 句意 1 分 2 淮安官吏张电臣因犯贪污漕粮罪 折合白银一百二十多两 按例应当限期办案 坐 侵蚀 例 各 1 分 句意 1 分 3 让天下人明明白白知道皇上宽容直臣 使 昭然 宽宥 各 1 分 句意 1 分 参考译文 李森先 字琳枝 是山东掖县人 曾经考中明朝崇祯年间进士 顺治二年 由国子监博 士考选为江西道监察御史 上书睿亲王揭发大学士冯铨贪污和放纵儿子为非作歹的情况 大 略说 明二百多年的国运 毁坏在魏忠贤手里 而魏忠贤当年杀戮贤良 通贿谋逆的坏事 皆是由冯铨促成的 这是全国都知道的事情 请求立即彰显法令 在菜市口杀了他并暴尸示 众 御史吴达 给事中许作梅 庄宪祖 杜立德 御史王守履 罗国士 邓孕槐 桑芸等 先后写信弹劾冯铨 睿亲王在重华殿集合大学士及刑部 科道的大臣们 召唤冯铨当面质询 睿亲王认为没有事实证据 指责李森先上书请求将冯铨斩杀于市的说法过当 免去他的官职 顺治皇帝亲政以后 罢免了冯铨的官职 顺治九年十一月 大学士范文程把弹劾冯铨的各种 奏章上奏皇上 皇上阅完后 说 各大臣弹劾冯铨确实是恰当的 为什么因为这罢免官职 呢 范文程说 各大臣弹劾冯铨 无非是为君为国 皇上应当考虑爱惜他们 而且如果 让大臣能够钳制言官 不是细小而不值得计较的事 过了几日 皇上给吏部下旨 因为弹 劾冯铨而被罢免的大臣都被起用 李森先官复原职 顺治十三年 李森先以监察御史之职巡视江南 弹劾罢免贪官淮安推官李子燮 苏州推 官杨昌龄 依照法令论罪 巡视苏州 对不守法令的和尚三遮 艺人王紫稼 用杖刑处死 一时间坏人受到震慑 淮安一名官吏张电臣贪污漕粮折合白银一百二十多两 按例应当限期 办案 李森先为张电臣上疏请求缓免 皇上责怪李森先徇纵贪官 剥夺官职 逮捕至京城审 问 案情大白 官复原职 顺治十五年 李森先应诏上书 说 皇上孜孜不倦谋求天下太平 多次下求言诏 但 是大臣们犹豫观望的人很多 都是因为从前上书言事的大臣 一旦受到惩处 就流放永不续 用 互相都把进谏作为警戒呀 我认为想要广开言路 应该宽容对待进谏的大臣 像流徙的 谏臣李呈祥 季开生 魏琯 李裀 郝浴 张鸣骏等 都与下诏恩准进谏因为公事受连累有 关 倘使蒙受皇上顾念和怜悯 让天下人明明白白知道皇上宽容直臣 即使发配到偏远地方 的直臣也不会被遗漏 凡是有进言责任的人 能不竭心竭虑地进言吗 皇上责怪他买恩徇 情 夺去官职 下放刑部议罪 流放尚阳堡 皇上仍宽恕他 官复原职 不久命李森先往河 南查荒 采用左都御史魏裔介的建议 给他查荒御史的印信 事情还没完成而死在任上 顺治十七年 皇上命吏部开列建言获罪的诸臣 那些流放的 列举了李呈祥 魏琯 李 裀 季开生和彭长庚 许尔安一共六人 皇上命释放李呈祥 使魏琯 季开生归葬 其余的 虽然是建言 情况和罪行不同 不可以宽容免罪 9 B 解析 祠 修建祠堂 10 C 解析 C 项 连词 那么 就 A 项 介词 表时间 在 介词 用 凭借 B 项 助词 凑足音节 无实义 助词 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可不译 D 项 副词 表承接 于是 副词 竟 11 A 解析 原文 移舟过大藏峰 踵御茶园 万磴而上 其山如鸟巢 盖魏王易裸 服以登天柱者 为更衣台 12 1 途经友定旧城 那里虎患厉害 游客不敢深入前行游览 道 政 省略句 各 1 分 句意 1 分 7 2 天游峰虽然说是巍然高耸 高出周围山峰 然而尽管路途远却可以乘坐轿子进入 过 之 迢递 各 1 分 句意 1 分 3 古语说 只有舍弃荣华富贵才能修身养性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遗 修真 宾语前置句各 1 分 句意 1 分 参考译文 我在七夕前一天从建溪出发 行经百里 到达万年宫 拜谒了玉皇 太姥两位道教尊神 和十三位仙人 登上汉祀坛 就是汉武帝时所说的祭祀武夷君的坛 我乘船泛游于建溪水上 可以望见武夷的几座著名的山峰 首先望到的是大王峰 其次是峰巅略平稍微开阔的幔亭峰 魏志 记载 魏国人王子骞是十三仙的盟主 在大王峰山顶修建了升真观 大王峰顶上 有天鉴池 摹鹤岩等诸多美景 相传秦始皇二年 武夷君在幔亭峰架起虹桥来大会乡人 演 奏 人间可哀 的曲子 如今的大王峰即使借助云梯也绝对不可能再有人登上了 幔亭峰 也只有秋蝉在那里吞咽衰草罢了 玉女峰 兜鍪 m u 峰以下 有几里路程 是一线天 途 经友定旧城 那里虎患厉害 游客不敢深入前行游览 两边的山崖相互遮挡 大约有一里路 程 从洞底仰视 岩顶呈现天光一线 上有风洞 附近有纪念白玉蟾斩蛇除害而建立的祠堂 附近的肃杀气氛宛如宋代当年 划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