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电大本科 微观部分题目及参考答案 电大本科 微观部分题目及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共一 单项选择题 共 209 个题 个题 1 二 多项选择题 共二 多项选择题 共 96 个题 个题 14 三 判断题 共三 判断题 共 126 个判断题 个判断题 21 四 概念连线 共四 概念连线 共 92 个名词 个名词 24 一 单项选择题 共一 单项选择题 共 209 个题 个题 1 1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 两部门经济是指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 两部门经济是指 D D A A 厂商与政府 厂商与政府 B B 厂商与外贸 厂商与外贸 C C 家庭与政府 家庭与政府 D D 家庭与厂商 家庭与厂商 2 2 西方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西方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A A A A 研究任何配置资源 研究任何配置资源 B B 政府如何干预市场 政府如何干预市场 C C 消费者如何获得收益 消费者如何获得收益 D D 企业如何进行管理 企业如何进行管理 3 3 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A A A A 与稀缺性和选择有关的问题 与稀缺性和选择有关的问题 B B 如何在证券市场上获利 如何在证券市场上获利 C C 何时无法作出选择 何时无法作出选择 D D 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 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 4 4 资源稀缺是指 资源稀缺是指 C C A A 世界上大多数人处于贫困之中 世界上大多数人处于贫困之中 B B 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 资源是不足的 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 资源是不足的 C C 资源要保留给我们的未来 资源要保留给我们的未来 D D 资源最终会被耗光 资源最终会被耗光 5 5 经济物品是指 经济物品是指 D D A A 有用的物品 有用的物品 B B 稀缺的物品 稀缺的物品 C C 市场上出售的物品 市场上出售的物品 D 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6 6 西方经济学者认为美国的经济是一种 西方经济学者认为美国的经济是一种 C C A A 完全的市场经济制度 完全的市场经济制度 B B 严格的计划经济制度 严格的计划经济制度 C C 混合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混合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D D 自给自足的经济制度 自给自足的经济制度 7 7 西方经济学萌芽时期的代表流派是 西方经济学萌芽时期的代表流派是 B B A A 重农主义 重农主义 B B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 C C 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 D D 庸俗经济学 庸俗经济学 8 8 西方经济学萌芽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是 西方经济学萌芽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是 A A A A 托马斯 托马斯 B B 威廉 威廉 配第配第 C C 亚当 亚当 斯密斯密 D D 布阿吉尔贝尔 布阿吉尔贝尔 9 9 西方经济学萌芽时期的代表著作是 西方经济学萌芽时期的代表著作是 A A A A 赋税论赋税论 B B 国富论国富论 C C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D D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1010 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形成时期的代表流派是 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形成时期的代表流派是 C C A A 重农主义 重农主义 B B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 C C 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 D D 庸俗经济学 庸俗经济学 1111 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形成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是 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形成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是 C C A A 托马斯 托马斯 B B 李嘉图 李嘉图 C C 亚当 亚当 斯密斯密 D D 马尔萨斯 马尔萨斯 1212 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形成时期的代表著作是 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形成时期的代表著作是 B B A A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B B 国富论国富论 C C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D D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1313 被经济学界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著作是 被经济学界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著作是 A A A A 国富论国富论 B B 赋税论赋税论 C C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D D 政治经济学新原政治经济学新原 理理 1414 西方经济学完善与发展时期的代表著作是 西方经济学完善与发展时期的代表著作是 A A A A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B B 国富论国富论 C C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D D 赋税论赋税论 1515 1919 世纪初期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是 世纪初期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是 A A A A 西斯蒙第 西斯蒙第 B B 李嘉图 李嘉图 C C 萨伊 萨伊 D D 马尔萨斯 马尔萨斯 2 1616 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二次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二次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B B A A 亚当 亚当 斯密斯密 B B 马歇尔 马歇尔 C C 瓦尔拉斯 瓦尔拉斯 D D 凯恩斯 凯恩斯 1717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分为两个学科的时间是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分为两个学科的时间是 C C A A 1919 世纪中世纪中 B B 1919 世纪末世纪末 C C 2020 世纪初世纪初 D D 2020 世纪中世纪中 1818 被经济学界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著作是 被经济学界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著作是 C C A A 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 B B 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 C C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D D 经济学经济学 1919 实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结合的经济学家是 实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结合的经济学家是 A A A A 萨缪尔森 萨缪尔森 B B 凯恩斯 凯恩斯 C C 斯蒂格利茨 斯蒂格利茨 D D 曼昆 曼昆 2020 运用数学和现代计算工具 确定经济运行中目标最优化的论证方法是 运用数学和现代计算工具 确定经济运行中目标最优化的论证方法是 B B A A 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 B B 最优分析 最优分析 C C 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 D D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 2121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提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 作为决策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的分析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提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 作为决策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的分析 方法是 方法是 C C A A 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 B B 最优分析 最优分析 C C 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 D D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 2222 是以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的方法是 是以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的方法是 D D A A 流量分析 流量分析 B B 存量分析 存量分析 C C 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 D D 总量分析 总量分析 23 23 以下属于存量的是 以下属于存量的是 A A A A 20012001 年我国第五次普查人口我国大陆人口是年我国第五次普查人口我国大陆人口是 12 612 6 亿亿 B B 某人某人 20012001 年共存款年共存款 5 5 万元万元 C C 每年的出口量每年的出口量 D D 某一时期的变量某一时期的变量 24 24 以下属于流量的是 以下属于流量的是 B B A 2001A 2001 年我国第五次普查人口我国大陆人口是年我国第五次普查人口我国大陆人口是 12 612 6 亿亿 B B 某人某人 20012001 年共存款年共存款 5 5 万元万元 C C 某一定时点上的变量某一定时点上的变量 D D 某人在某人在 20012001 年底存款年底存款 5 5 万元万元 25 25 下列经济变量既有流量也是存量的是 下列经济变量既有流量也是存量的是 A A A A 储蓄和投资储蓄和投资 B B 工资和保险工资和保险 C C 注入量和漏出量注入量和漏出量 D D 供给量与需求量供给量与需求量 26 26 下列经济变量只有流量而没有存量的是 下列经济变量只有流量而没有存量的是 B B A A 储蓄和投资储蓄和投资 B B 工资和保险工资和保险 C C 出口量出口量 D D 外汇储备量外汇储备量 2727 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 其倾斜的方向为 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 其倾斜的方向为 A A A A 右下方右下方 B B 右上方 右上方 C C 左下方左下方 D D 左上方 左上方 2828 下列体现了需求规律的是 下列体现了需求规律的是 D D A A 药品的价格上涨 使药品质量得到了提高 药品的价格上涨 使药品质量得到了提高 B B 汽油的价格提高 小汽车销售量减少 汽油的价格提高 小汽车销售量减少 C C 丝绸价格提高 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 丝绸价格提高 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 D D 照相机价格下降 导致销售量增加 照相机价格下降 导致销售量增加 2929 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只是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 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只是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 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C C A A 需求增加 需求增加 B B 需求减少 需求减少 C C 需求量增加 需求量增加 D D 需求量减少 需求量减少 3030 下列变化中 哪种变化不会导致需求曲线的位移 下列变化中 哪种变化不会导致需求曲线的位移 B B A A 人们的偏好和爱好人们的偏好和爱好 B B 产品的价格产品的价格 C C 消费者的收入 消费者的收入 D D 相关产品的价格相关产品的价格 3131 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A A A A 减少 减少 B B 不变 不变 C C 增加 增加 D D 难以确定 难以确定 3232 当咖啡价格急剧升高时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对茶叶的需求量将 当咖啡价格急剧升高时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对茶叶的需求量将 B B A A 减少 减少 B B 不变 不变 C C 增加 增加 D D 难以确定 难以确定 3333 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 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 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 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 C C A A 减少 减少 B B 不变 不变 C C 增加 增加 D D 难以确定 难以确定 3434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B B A A 都是由于一种原因引起的 都是由于一种原因引起的 B B 需求的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 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 需求的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 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 3 C C 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一种因素引起的 需求变动是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因素引起的 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一种因素引起的 需求变动是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因素引起的 D D 是一回事 是一回事 3535 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表明 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表明 A A A A 需求增加 需求增加 B B 需求减少 需求减少 C C 价格提高 价格提高 D D 价格下降 价格下降 3636 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 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 A A A A 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 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 B B 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 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 C C 需求量的减少 需求量的减少 D D 价格下降 价格下降 3737 在同一条曲线上 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 在同一条曲线上 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 A A 点移动到点移动到 B B 点是 点是 D D A A 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 B B 收入的变动 收入的变动 C C 偏好的改变 偏好的改变 D D 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 3838 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原因是 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原因是 C C A A 因价格变动 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 因价格变动 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 B B 因供给曲线发生了位移 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 因供给曲线发生了位移 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 C C 因影响需求量的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动 而引起需求关系发生了变动 因影响需求量的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动 而引起需求关系发生了变动 D D 因社会经济因素发生变动引起产品价格的变动 因社会经济因素发生变动引起产品价格的变动 3939 下列因素中哪一种因素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下列因素中哪一种因素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B B A A 消费者收入变化 消费者收入变化 B B 商品价格下降 商品价格下降 C C 其他商品价格下降 其他商品价格下降 D D 消费者偏好变化 消费者偏好变化 4040 供给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 其倾斜的方向为 供给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 其倾斜的方向为 B B A A 右下方右下方 B B 右上方右上方 C C 左下方左下方 D D 左上方左上方 4141 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供给量由于 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供给量由于 C C A A 鸡蛋的需求量增加而引起的增加 鸡蛋的需求量增加而引起的增加 B B 人们对鸡蛋偏好的增加 人们对鸡蛋偏好的增加 C C 鸡蛋的价格提高而引起的增加 鸡蛋的价格提高而引起的增加 D D 由于收入的增加而引起的增加 由于收入的增加而引起的增加 4242 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该商品价格上升 导致 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该商品价格上升 导致 C C A A 供给增加 供给增加 B B 供给减少 供给减少 C C 供给量增加 供给量增加 D D 供给量减少 供给量减少 4343 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 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 A A A A 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B B 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C C 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D D 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4444 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材料的价格上升 则这种商品 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材料的价格上升 则这种商品 B B A A 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B B 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 C 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D D 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4545 供给规律中可以反映在 供给规律中可以反映在 D D A A 消费者不再喜欢消费某商品 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消费者不再喜欢消费某商品 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B B 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 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 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C C 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D D 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4646 当供求原理发生作用时 粮食减产在市场上的作用是 当供求原理发生作用时 粮食减产在市场上的作用是 C C A A 政府规定个人购买粮食的数量 政府规定个人购买粮食的数量 B B 粮食价格上升 粮食价格上升 C C 粮食价格下降 粮食价格下降 D D 粮食交易量增 粮食交易量增 加加 2121 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 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 C C A A 均衡价格是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均衡价格是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 B B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C C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 D D 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 2222 均衡价格随着 均衡价格随着 D D A A 供给和需求的增加而上升 供给和需求的增加而上升 B B 供给和需求的减少而上升 供给和需求的减少而上升 C C 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D D 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2323 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出现同时减少的情况时 那么 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出现同时减少的情况时 那么 C C A A 均衡价格下降 均衡产量减少 均衡价格下降 均衡产量减少 B B 均衡价格下降 均衡产量无法确定 均衡价格下降 均衡产量无法确定 C C 均衡价格无法确定 均衡产量减少 均衡价格无法确定 均衡产量减少 D D 均衡价格上升 均衡产量减少 均衡价格上升 均衡产量减少 2424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 QD 14 3PQD 14 3P QS 2 6P QS 2 6P 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 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 A A A A 4 34 3 B B 4 54 5 C C 2 52 5 D D 5 25 2 2525 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 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 Q 3 2PQ 3 2P 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 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 4 4 那么 当需求曲线变为 那么 当需求曲线变为 Q 5 2PQ 5 2P 后 后 4 均衡价格将 均衡价格将 A A A A 大于 大于 4 4 B B 小于 小于 4 4 C C 等于 等于 4 4 D D 小于或等于 小于或等于 4 4 2626 需求的变动引起 需求的变动引起 A A A A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B B 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C C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D D 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2727 供给的变动引起 供给的变动引起 B B A A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B B 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C C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D D 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2828 政府为了扶植农产品 规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为此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政府为了扶植农产品 规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为此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A A A A 增加农产品的税收 增加农产品的税收 B B 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 C 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 D 对农产品生产者给予补 对农产品生产者给予补 贴贴 2929 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 可能导致 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 可能导致 A A A A 黑市交易 黑市交易 B B 大量积压 大量积压 C C 买者按低价买到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 买者按低价买到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 D D A A 和和 C C 3030 假定 假定 A A 为自变量 为自变量 B B 为因变量 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 为因变量 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 A A A A E E B A B A A BA B B B E E A B A B B B A A C C E E B B B B A A A A D D E E B B B B A AA A 3131 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达中 正确的是 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达中 正确的是 A A A A 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B B 价格变动的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的影响价格变动的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的影响 C C 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 D D 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 3232 需求完全无弹性可以用 需求完全无弹性可以用 C C A A 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表示 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表示 B B 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表示 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表示 C C 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线表示 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线表示 D D 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表示 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表示 3333 哪一种商品的价格弹性最大 哪一种商品的价格弹性最大 C C A A 面粉 面粉 B B 大白菜 大白菜 C C 手表 手表 D D 化妆品 化妆品 3434 若某商品价格上升 若某商品价格上升 2 2 其需求量下降 其需求量下降 10 10 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 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 B B A A 缺乏弹性 缺乏弹性 B B 富有弹性 富有弹性 C C 单位弹性 单位弹性 D D 无限弹性 无限弹性 35 35 如果某商品是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 则该商品价格上升 如果某商品是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 则该商品价格上升 C C A A 销售收益增加 销售收益增加 B B 销售收益不变 销售收益不变 C C 销售收益下降 销售收益下降 D D 销售收益可能上升也可能下 销售收益可能上升也可能下 降降 36 36 一般来说 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关系是 一般来说 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关系是 A A A A 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 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 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B B 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 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大 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C C 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小 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小 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D D 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与价格弹性没有关系 购买该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与价格弹性没有关系 3737 如果价格下降 如果价格下降 20 20 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 2 2 则该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则该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B B A A 富有弹性 富有弹性 B B 具有单位弹性 具有单位弹性 C C 缺乏弹性 缺乏弹性 D D 无法确定 无法确定 3838 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 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会 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 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会 C C A A 大大增加 大大增加 B B 稍有增加 稍有增加 C C 下降 下降 D D 不变 不变 3939 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 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 5 5 元降到元降到 4 4 元 需求量从元 需求量从 9 9 个上升到个上升到 1111 个 则该商品的总收益将 个 则该商品的总收益将 C C A A 不变 不变 B B 增加 增加 C C 减少 减少 D D 无法判断 无法判断 4040 两种商品中如果其中的一种商品价格发生下降或上升时 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 两种商品中如果其中的一种商品价格发生下降或上升时 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 请问二者的交叉弹性系数是 请问二者的交叉弹性系数是 A A A A 负 负 B B 正 正 C C 0 0 D D 1 1 4141 某类电影现行平均票价为 某类电影现行平均票价为 4 4 元 对该类电影需求的价格弹性为元 对该类电影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1 51 5 经常出现许多观众买不到票的现 经常出现许多观众买不到票的现 5 象 这些观众大约占可买到票的观众的象 这些观众大约占可买到票的观众的 15 15 要想使所有想看电影而又能买得起票的观众都买得到票 可 要想使所有想看电影而又能买得起票的观众都买得到票 可 以采取的办法是 以采取的办法是 D D A A 电影票降价 电影票降价 10 10 B B 电影票提价 电影票提价 15 15 C C 电影票降价 电影票降价 15 15 D D 电影票提价 电影票提价 10 10 4242 什么情况下应采取薄利多销政策 什么情况下应采取薄利多销政策 B B A A 价格弹性小于 价格弹性小于 1 1 时时 B B 价格弹性大于 价格弹性大于 1 1 时时 C C 收入弹性大于 收入弹性大于 1 1 时时 D D 任何时候都应薄利多 任何时候都应薄利多 销销 4343 所有产品的收入弹性 所有产品的收入弹性 B B A A 都是负值 都是负值 B B 都是正值 都是正值 C C 绝对值总大于 绝对值总大于 1 1 D D 不一定 不一定 4444 下列产品中 哪种产品的交叉弹性为负值 下列产品中 哪种产品的交叉弹性为负值 A A A A 汽车和轮胎 汽车和轮胎 B B 花生油和豆油 花生油和豆油 C C 棉布和化纤布 棉布和化纤布 D D 大米和面粉 大米和面粉 4545 对于一个不吃猪肉的人来说 猪肉的需求量和牛肉价格之间的交叉弹性是 对于一个不吃猪肉的人来说 猪肉的需求量和牛肉价格之间的交叉弹性是 A A A A 0 0 B B 负值 负值 C C 非弹性 非弹性 D D 弹性大小不一定 弹性大小不一定 4646 如果 如果 Y Y 的价格上升 对替代品的价格上升 对替代品 X X 的影响是 的影响是 A A A A 需求量增加 需求量增加 B B 需求量减少 需求量减少 C C 需求增加 需求增加 D D 需求减少需求减少 4747 已知需求方程为 已知需求方程为 Q 50 2PQ 50 2P 在 在 P 10P 10 处的点价格弹性是 处的点价格弹性是 B B A A 6 6 B B 0 670 67 C C 0 330 33 D D 0 0 4848 假如 假如 Q 200 0 1MQ 200 0 1M M 2000M 2000 元 其点收入弹性为 元 其点收入弹性为 D D A A 2 2 B B 2 2 C C 0 10 1 D D 0 50 5 4949 如果说两种商品 如果说两种商品 A A 和和 B B 的交叉弹性是的交叉弹性是 3 3 则 则 A A A A A A 和和 B B 是替代品是替代品 B B A A 和和 B B 是正常商品是正常商品 C C A A 和和 B B 是劣质品是劣质品 D D A A 和和 B B 是互补品是互补品 5050 劣质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 劣质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 B B A A 正 正 B B 负 负 C C 零 零 D D 难以确定 难以确定 5151 蛛网理论主要是针对 蛛网理论主要是针对 B B A A 正常商品正常商品 B B 周期性商品周期性商品 C C 任何商品任何商品 D D 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 5252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均等于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均等于 1 51 5 则蛛网的形状是 则蛛网的形状是 C C A A 收敛型收敛型 B B 发散型发散型 C C 封闭型封闭型 D D 圆圈型圆圈型 5353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 0 50 5 供给弹性等于 供给弹性等于 1 81 8 则蛛网的形状是 则蛛网的形状是 A A A A 收敛型收敛型 B B 发散型发散型 C C 封闭型封闭型 D D 圆圈型圆圈型 5454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 1 51 5 供给弹性等于 供给弹性等于 0 80 8 则蛛网的形状是 则蛛网的形状是 B B A A 收敛型收敛型 B B 发散型发散型 C C 封闭型封闭型 D D 圆圈型圆圈型 5555 一般来说 香烟的蛛网的形状是 一般来说 香烟的蛛网的形状是 B B A A 收敛型收敛型 B B 发散型发散型 C C 封闭型封闭型 D D 圆圈型圆圈型 5656 一般认为 农产品的蛛网的形状是 一般认为 农产品的蛛网的形状是 B B A A 收敛型收敛型 B B 发散型发散型 C C 封闭型封闭型 D D 圆圈型圆圈型 57 57 目前我国私家车的蛛网形状是 目前我国私家车的蛛网形状是 A A A A 收敛型收敛型 B B 发散型发散型 C C 封闭型封闭型 D D 圆圈型圆圈型 5858 某消费者偏好 某消费者偏好 A A 商品甚于商品甚于 B B 商品 原因是 商品 原因是 D D A A 商品 商品 A A 的价格最低的价格最低 B B 商品 商品 A A 紧俏紧俏 C C 商品 商品 A A 有多种用途有多种用途 D D 对其而言 商品 对其而言 商品 A A 的效用最的效用最 大大 5959 下列对物品边际效用的不正确理解是 下列对物品边际效用的不正确理解是 C C A A 每增加 减少 一个单位的对物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 减 量 每增加 减少 一个单位的对物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 减 量 B B 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的消费所提供的效用 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的消费所提供的效用 C C 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所获得总效用 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所获得总效用 D D 数学表达式为 数学表达式为 MU TU QMU TU Q TUTU 表示总效用 表示总效用 Q Q 表示物品数量 表示物品数量 6 6060 关于基数效用论 不正确的是 关于基数效用论 不正确的是 C C A A 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以确定的数字表达出来 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以确定的数字表达出来 B B 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加总 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加总 C C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完全相同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完全相同 D D 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一定量的某物的总效用可以由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加总得出 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一定量的某物的总效用可以由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加总得出 6161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 直到达到了效用最大化 在这个过程中 该商品的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 直到达到了效用最大化 在这个过程中 该商品的 C C A A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 B 总效用不断下降 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总效用不断下降 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C C 总效用不断增加 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总效用不断增加 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D D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6262 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B B A A 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 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 B B 边际效用为零 边际效用为零 C C 边际效用为正 边际效用为正 D D 边际效用为负 边际效用为负 63 63 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 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 D D A A 递减递减 B B 递增 递增 C C 不变不变 D D 先增后减 先增后减 6464 序数效用论认为 商品效用的大小 序数效用论认为 商品效用的大小 D D A A 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B B 取决于它的价格取决于它的价格 C C 不可比较不可比较 D D 可以比较可以比较 6565 如果消费者消费 如果消费者消费 1515 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 100100 个效用单位 消费个效用单位 消费 1616 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 106106 个个 效用单位 则第效用单位 则第 1616 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 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 D D A A 108108 个个 B B 100100 个个 C C 106106 个个 D D 6 6 个个 6666 已知商品 已知商品 X X 的价格为的价格为 8 8 元 元 Y Y 的价格为的价格为 3 3 元 若某消费者买了元 若某消费者买了 5 5 个单位个单位 X X 和和 3 3 个单位个单位 Y Y 此时 此时 X X Y Y 的边际效用分别为的边际效用分别为 2020 1414 那么为获得效用最大化 该消费者应该 那么为获得效用最大化 该消费者应该 B B A A 停止购买两种商品 停止购买两种商品 B B 增加 增加 X X 的购买 减少的购买 减少 Y Y 的购买的购买 C C 增加 增加 Y Y 的购买 减少的购买 减少 X X 的购买的购买 D D 同时增加对两种商品的购买 同时增加对两种商品的购买 6767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 从消费中得到的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 从消费中得到的 B B A A 满足程度 满足程度 B B 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C C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 D D 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6868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C C A A 实际所得 实际所得 B B 主观感受 主观感受 C C 没有购买的部分 没有购买的部分 D D 消费剩余部分 消费剩余部分 6969 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的是 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的是 C C A A MUA PAMUA PA MUB PBMUB PB B B MUA PAMUA PA MUB PBMUB PB C C MUA PAMUA PA MUB PBMUB PB D D 以上三个公式都不对 以上三个公式都不对 7070 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 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 TU 14Q Q2TU 14Q Q2 Q Q 为消费商品数量 该家庭获得最大效用时的商品数量为为消费商品数量 该家庭获得最大效用时的商品数量为 B B A A 4949 B B 7 7 C C 1414 D D 2 2 7171 已知商品 的价格为 元 商品 的价格为 元 如果消费者在获得最大满足时 商品 的边际效 已知商品 的价格为 元 商品 的价格为 元 如果消费者在获得最大满足时 商品 的边际效 用是 元 那么 商品 的边际效用是 用是 元 那么 商品 的边际效用是 D D A A 2020 B B 3030 C C 4545 D D 6060 72 72 一般来说 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 一般来说 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 B B A 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 B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 C 是一条垂线 是一条垂线 D D 是一条水平线 是一条水平线 7373 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 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 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B B A A 可以替代的可以替代的 B B 完全替代的完全替代的 C C 互补的互补的 D D 互不相关的 互不相关的 7474 在同一个平面图上有 在同一个平面图上有 B B A A 三条无差异曲线三条无差异曲线 B B 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C C 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 D D 二条无差异曲二条无差异曲 线线 7575 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C C A A 消费消费 X X 获得的总效用等于消费获得的总效用等于消费 Y Y 获得的总效用获得的总效用 7 B B 消费消费 X X 获得的边际效用等于消费获得的边际效用等于消费 Y Y 获得的边际效用获得的边际效用 C C 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D D 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总效用相等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总效用相等 7676 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 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 X X 和和 Y Y 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C C A A 价格之比价格之比 B B 数量之比数量之比 C C 边际效用之比边际效用之比 D D 边际成本之比边际成本之比 7777 如图所示的无差异曲线表明 如图所示的无差异曲线表明 X X 和和 Y Y 的关系为 的关系为 A A A A 完全互补品 完全互补品 B B 完全替代品 完全替代品 C C 没有关系 没有关系 D D 互不上关 互不上关 7878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B B A A 效用水平不同 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效用水平不同 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 B 效用水平相同 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效用水平相同 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C C 效用水平不同 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效用水平不同 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 D 效用水平相同 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 效用水平相同 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 同同 7979 预算线上的表明 预算线上的表明 C C A A 没有用完预算支出 没有用完预算支出 B B 处于均衡状态 处于均衡状态 C C 预算支出条件下的最大可能数量组合 预算支出条件下的最大可能数量组合 D D 状态不可能确定 状态不可能确定 8080 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C C A A 消费者的收入 消费者的收入 B B 商品的价格 商品的价格 C C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D D 以上都不正确 以上都不正确 8181 商品 商品 X X 和和 Y Y 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 而收入不变 预算线 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 而收入不变 预算线 A A A A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 B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 C 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D D 不变动 不变动 8282 M Px X Py YM Px X Py Y 是消费者的 是消费者的 C C A A 需求函数需求函数 B B 效用函数效用函数 C C 预算约束条件方程预算约束条件方程 D D 不确定函数不确定函数 8383 商品 商品 X X 和和 Y Y 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预算收入都按同一比率同方向变化 预算线 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预算收入都按同一比率同方向变化 预算线 D D A A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 B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 C 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D D 不变动 不变动 8484 商品的收入不变 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动 消费可能线 商品的收入不变 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动 消费可能线 C C A A 向左下方移动向左下方移动 B B 向右上方移动向右上方移动 C C 沿着横轴或纵轴移动沿着横轴或纵轴移动 D D 不动不动 8585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点必定落在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点必定落在 C C A A 预算线右侧区域 预算线右侧区域 B B 预算线左侧区域 预算线左侧区域 C C 预算线上 预算线上 D D 预算线上和左侧区域 预算线上和左侧区域 8686 关于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不正确的是 关于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不正确的是 D D A A 在基数效用论下 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其价格之比 在基数效用论下 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其价格之比 B B 在基数效用论下 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之比 在基数效用论下 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之比 C C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实质上是相同的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实质上是相同的 D D 均衡状态下 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必定大于减少的另一种商品所带来 均衡状态下 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必定大于减少的另一种商品所带来 的效用减少量的效用减少量 8787 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 消费者均衡是 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 消费者均衡是 A A A A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切之点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切之点 B B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交之点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交之点 C C 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D D 离原点最近的预算线上的任何一点 离原点最近的预算线上的任何一点 88 88 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 TU 4X YTU 4X Y 如果消费者消费 如果消费者消费 1616 单位单位 X X 和和 1414 单位单位 Y Y 则该消费者的总效用是 则该消费者的总效用是 8 A A A A 7878 B B 1414 C C 6262 D D 1616 8989 假设消费者张某对 假设消费者张某对 X X 和和 Y Y 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 U XYU XY 张某收入为 张某收入为 500500 元 元 X X 和和 Y Y 的价格分别为的价格分别为 PX 2PX 2 元 元 PY 5PY 5 元 张某对元 张某对 X X 和和 Y Y 两种商品的最佳组合是 两种商品的最佳组合是 C C A A X 25X 25 Y 50Y 50 B B X 125X 125 Y 25Y 25 C C X 125X 125 Y 50Y 50 D D X 50X 50 Y 125Y 125 9090 由于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均衡点的连线 称为 由于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均衡点的连线 称为 D D A A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 B B 价格价格 消费曲线消费曲线 C C 恩格尔曲线恩格尔曲线 D D 收入收入 消费曲线消费曲线 9191 当 当 X X 商品的价格下降时 替代效应增加 收入效应也增加 则商品是 商品的价格下降时 替代效应增加 收入效应也增加 则商品是 A A A A 正常商品正常商品 B B 低档商品低档商品 C C 吉芬商品吉芬商品 D D 独立商品独立商品 9292 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 替代效应增加 则收入效应 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 替代效应增加 则收入效应 B B A A 不变不变 B B 下降下降 C C 增加增加 D D 9393 当 当 X X 商品的价格下降时 替代效应增加 收入效应下降 但总效应是增加的 则商品是 商品的价格下降时 替代效应增加 收入效应下降 但总效应是增加的 则商品是 A A A A 低档商品低档商品 B B 正常商品正常商品 C C 吉芬商品吉芬商品 D D 独立商品独立商品 9494 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 在其他情况不变时 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 在其他情况不变时 C C A A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 B B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 C C 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 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 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 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 D D 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 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 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 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 9595 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这一成本定义是指 这一成本定义是指 C C A A 会计成本会计成本 B B 隐成本隐成本 C C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 D D 边际成本边际成本 9696 反映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食品安全法规解读讲解
- 新质生产力的面试问题
- 纺织业:新质生产力的转型路径
- 新质生产力引领汕头文旅
- 新质生产力利好银行吗
- 2025年药理学基础知识考察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医学康复评定及干预策略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全科医学综合能力素质评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核医学临床应用实践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标准)出资收车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家具与陈设设计》课件(共十章)
- 高一新生入学家长会校长讲话:携手启航新篇章共育英才向未来
- 胎盘早剥病例汇报
- 湖北省天门市市级名校2026届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辅警招聘考试考试试题库含答案详解(新)
- 2025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
- 2025年农行招聘笔试题目及答案(可下载)
- 2025年内蒙古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读及答案讲评(课件)
- 乒乓球基础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