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2012年广州中考语文试卷分析与应对策略 智康1对1 段可老师 春风又绿江南岸,时值四月春暖花开,正是2013中考考生备考冲刺阶段。为进一步掌握考试题型及知识点考查范围,本文通过对比20082012五年广州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并总结出考试题型的规律、知识点范围以及重点难点的学习方法。 总的来说,语文试卷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作文”三大板块,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概述和知识点分析。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4分,23%) 作为语文试卷中的基础知识部分,积累与运用题共有8题,具体题型及分值分布如下: 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08拼音 (选择) 3分错字 (填空) 4分成语理解 (选择) 3分病句辨析 (选择) 3分标点 (选择) 3分句子改写 (简答) 3分诗词默写 多音字 划分节奏 默写 8分古文理解 文言文实词解释 语境默写 7分09拼音 (选择) 3分错字 (填空) 4分词语理解 (选择) 3分病句辨析 (选择) 3分得体表达 (选择) 3分语言表达 (简答) 3分诗词默写 双选 默写 语境默写 10分文言实词 实词解释 5分10拼音 (选择) 3分错字 (选择) 3分词语理解 (选择) 3分病句辨析 (选择) 3分中心概括 (选择) 3分语句排序 (选择) 3分诗词默写 双选 默写 语境默写 10分文言实词 实词解释 5分11拼音 (选择) 3分错字 (选择) 3分词语理解 (选择) 3分病句辨析 (选择) 3分图文转换 (选择) 3分句子仿写 (填空) 4分诗词默写 双选 默写 语境默写 10分文言实词 实词解释 5分 12 拼音 (选择) 3分错字 (选择) 3分成语理解 (选择) 3分病句辨析 (选择) 3分句子改写 (选择) 3分信息概括 (简答) 4分诗词默写 双选 默写 分类默写 10分文言实词 实词解释 5分 一,题型特点: 从表中可以看出,08年12年中考基础知识部分题型、分值变化不大,考察的重点在于字音字形、词语的理解运用、病句辨析、语言综合能力以及古诗词文言的积累五大板块。其中:14题和7、8题的考查方式最为稳定,每年必考;5、6题属于语言的综合运用,考查方式相对灵活且难度系数较高,包括信息概括、句子的仿写改写、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等等。此外,11、12年的第6题从10年的选择题又回到填空、简答的形式,且分值上升到4分,这也直接导致衔接排序题可能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第5题,第6题则以信息概括及句子改写仿写为主要内容,13年的考试应该会继续这种模式。 二,考查重点及复习技巧: 1, 拼音: 语音是语言的外壳,是交流表达最重要的媒介。作为中考开篇第一题,辨析拼音正误主要考察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多音字: 读音不准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多音误读,特别是汉字作为方块表意文字,存在许多“多音多义字”,即一个字在不同场合中读音不同、意义也不相同,如【08】“参差不齐”与差异、差劲、差事,以及【10】“倔强”与强大,中考复习中应加强常见多音字的归类复习,并区分不同环境下词语的意思。 形近字: 对于形近字字音的考查也是中考的重点之一,如【09】蹒跚(pn)与满意(mn),断壁颓垣(yun)与盘桓(hun),【08】陨落(yn)与损坏(sn)等,而【12】直接考查了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复习这类拼音时需认清字形,联系形近字组词,避免混淆。 声旁误读: 汉字大多属于形声字,学生看到不认识的字往往会只读形旁或声旁,这点在中考卷中最常见到,如【08】拮据(ji)只读声旁“j”,恪尽职守(k)只读声旁“g”,【11】蜷伏(qun)只读声旁“jun”等等。 习惯性误读: 由于日常生活习惯、方言等的影响,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习惯性字词的误读,比如脑髓(su)、绯闻(fi),【08】玲珑剔透、挑剔、剔除(t),【11】剽悍 (pio),【12】锲而不舍(qi)等等。 总的来说,虽然语音识记内容庞杂,当不会脱离教材,因此复习中要反复多记初中教材七至九年级课本课后“读一读,写一写”词语和课文注释词语的读音,根据多音字、形近字等特点分类训练,督促学生改错和识记。此外,老师上课过程中还需特别注意纠正学生的方言读音,如【10】征兆(zho),粤方言学生常误读“sho”。 2, 字形:与拼音辨析一样,错别字辨析历来都是中考必考题。从5年真题来看,08、09年考的是填空题,10-12年改为选择题后难度相对减小,但考查形式都是四组词语加上四组成语,考查内容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形近字的辨识:这点在词语中较常考,如【12】葱茏(笼),磅礴(滂),历历在目(沥),【11】蓬蒿(篙)、搏击(博)等等。复习时要注意通过形近字组词、释义来辨析。 同音字的辨识: 在成语书写中,常常由于不理解成语意思,望文生义,因此同音字的辨识经常出现在成语当中,如将“墨守成规”写成“墨守陈规”,【09】“张皇失措”写成“张惶失措”,【11】“断章取义”写成“断张取义”等等。在做成语复习时,老师需要重点讲解成语的含义,避免“张冠李戴”。 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5年中考真题的第三题都是词语理解及运用,可见该知识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之一,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词语含义的理解: 词语理解题考查的对象不仅包括词语、成语,还包括俗语、惯用语等。如【10】“作秀”、“一刀切”等,学习中学生需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生活积累。 近义词的辨析: 【11】“鳞次栉比”与“星罗棋布”、“绘声绘色”与“栩栩如生”、“年龄”与“年纪”,近义词虽然词义相似,但在使用范围、语义色彩、适用对象等方面都存在差别,因此成为考试中的难点,教学时需注意对比讲解。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08、09年及10年、12年考了对成语(或四字词语)、惯用语的正确理解及在句子的运用,而11年则考了近义词的辨析,依据这个比例,13年中考近义词辨析的可能性较大。 4, 病句辨析与修改:病句辨析一直都是语文学习的重点难点,全国各地中考卷每年都以选择、填空、简答等形式考查该知识点,而广州 近5年的病句辨析题都是考的选择题,形式稳定,相对难度较小。但由于病句类型较多,又涉及到语法知识,题目总体难度较大: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 否定不当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 否定不当成分残缺 句式杂糅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语序不当 我们知道,病句类型主要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从上表看出,0812年的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搭配不当以及成分残缺,这也是13年中考复习的重点: 成分残缺: 一般来说,成分残缺考查学生对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的掌握程度,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坚持练习划分句子成分,并了解各个成分的词性特征。 搭配不当: 包括主谓搭配、动宾搭配、主宾搭配、肯定与否定搭配等,对此需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问题,如【08】“体现途径”(动宾搭配)、【10】“遭遇天气”(动宾搭配)、“广州是绿道”(主宾搭配)等。 其他类型:在否定句的判断中,我们需注意本身含有否定意义的动词,如【09】“避免”、【10】“否认”,以及“怀疑”、“阻止”、“防止”等,若在句中又出现否定词,就会造成病句。 总的来说,病句的辨析题需要学生结合语法知识持之以恒地练习,并且注重分辨偏误原因及动手修改,从句子到语段,避免作文时出现类似错误。5, 综合运用:横向对比近五年真题,我们发现积累与运用部分最灵活的题型就在第5、6小题-语言的综合运用,涵盖标点、仿句改句、信息概括、衔接排序、得体表达、图文转换等类型,而在每个类型之下还可进行二次划分,因此这也成为中考语文卷中最无法掌控的题型之一。下面就常见的几种题型分析考点及备考方法: 仿写句子:仿句是语言运用的基本技能,一般涵盖修辞、句式特点、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意象特征四方面,其中意象特征是最难把握的,应学会总结常用意象以及其蕴含特征,如高山-包容伟岸、河流/小溪-积累坚持/积少成多、大海-宽广包容等。 改写句子:包括肯定句改否定句、长句改短句、陈述句改感叹句/反问句等,要注意句子改写完之后保持语义、感情色彩不变。 信息概括:包括拟写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概括材料内容等。一般题目有字数要求,概括时需注意抓主干,保证答案简洁明了,全面把握材料内容,以免以偏概全。 得体表达:与病句题中的俗语、惯用语辨析相重合,注意说话的语境色彩和褒贬色彩、敬谦色彩等。 压缩语段、扩展语段:压缩语段就是提取句子主干,扩展语段是给句子加定语、修饰语,掌握此类题型需熟悉句子成分。6, 诗词默写从0912年,诗词默写题都是以双选、名句默写、语境默写三种题型出现,13年应该同样如此。 双选题:占4分一般考查诗句的易错字,同时需特别注意诗句的正确语序,如【10】“旦辞爷娘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等。 名句默写:0812年出题范围如下表所示。由此我们可总结,名句默写大多集中在八年级和九年级上册,课内诗词是重点识记部分,但课外诗词也不容忽视。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 七上册 观书有感 次北固山下 观书有感 钱塘湖春行 七下册 论诗 孙权劝学 江南风李龟年 逢入京使 八上册 三峡 归园田居 秋词 春望 桃花源记 核舟记 桃花源记 三峡 核舟记 八下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小石潭记 行路难、苏幕遮 赤壁 行路难 与朱元思书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九上册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望江南、 出师表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山坡羊骊山怀古 江城子密州出猎 九下册孟子两章曹刿论战月下独酌 邹忌讽齐王纳谏 愚公移山曹刿论战(注:加粗字体为课外诗词背诵范围) 语境默写:根据题目的语境提示默写诗词,如含有颜色的诗句、表现望月思乡的诗句,对于诗词的感情理解较高,因此复习时需注意按照分类背诵,并且掌握诗句情感。7, 文言文实词从08年到12年的真题卷来看,紧随诗词默写之后的就是对文言文实词的考查,特别是从09年开始,形成了解释5个文言实词的固定模式。总的来看,中考文言实词基本从课内重点文言文中来,且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古今异义字:古文中含有大量古今含义不同的实词,比如【0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迅速)等等,对于这类实词,学习过程中需注意分清古今含义,以免混淆。 通假字:通假字的解释每年中考都会涉及,如【12】“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着),考试时出了发现通假字外,还需正确书写所“通”之字及其解释,平时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积累。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一般包括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六大类型。如【09】“故人不独亲其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人),【10】“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名词作状语)等等。 一词多义:此类词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往往能熟练地掌握某一个意思,对词的另外几个含义不太了解,导致翻译出现错误,如【1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重新),一般学生知道“更”为“改变”、“更换”、“时间单位”等,容易先入为主,所以学习中要注意将所学的实词总结归类。 总的来说,文言文实词翻译题难度并不大,所考的也大多是经典句子中的重点词汇,因此只要学生踏踏实实地积累和总结,一定能很好地掌握。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56分,37%)通过对比0812年中考真题发现,阅读与鉴赏部分考查内容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是古诗词文言阅读,另一个是现代文阅读,共设13题,具体题型和分值如下表所示: 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第9题文言文阅读 词语理解 选择 3分词语理解 选择 3分词语理解 选择 3分词语理解 选择 3分词语理解 选择 3分第10题句子翻译 4分句子翻译 4分内容理解 选择 3分内容理解 选择 3分句子翻译 5分第11题语义理解 简答 3分品析情感 简答 3分句子翻译 4分句子翻译 4分内容理解 选择 3分第12题古诗词鉴赏 句意理解 名句赏析 简答 6分情感分析 简答 6分 句意理解 名句赏析 简答 6分 词语理解 情感分析 简答 6分 词语理解 情感分析 简答 5分第13题 说明文阅读内容概括 选择 3分文意理解 选择 3分文意理解 选择 3分文意理解 选择 3分文意理解 选择 3分第14题文意理解 选择 3分文意理解 选择 3分说明顺序 简答 4分内容理解 选择 3分内容理解 选择 3分第15题 议论文阅读把握论点 选择 3分文意理解 选择 3分内容理解 选择 3分文意理解 选择 3分 内容概括 简答 4分第16题 句意理解 感悟启迪 简答 7分 情感品析 技巧分析 简答 7分 论证方法及作用 拓展延伸 简答 7分 词语理解 概括论据 简答 7分把握论点 选择 3分第17题 记叙文阅读内容概括 简答 6分情节概括 简答 5分情节概括 简答 5分情节概括 简答 5分 论证方法及作用 拓展延伸 简答 7分第18题内容理解 简答 4分人物分析 简答 8分内容理解 简答 6分形象分析 简答 6分情节概括 填空 4分第19题句意理解 简答 6分句意理解 简答 5分情节理解 填空 6分句意理解 简答 6分句意理解 简答 6分第20题赏析理解、分析形象 简答 6分故事背景分析 简答 4分人物分析 简答 5分情节概括 简答 5分语段赏析 简答 4分 第21题 文学常识 选择 2分文学常识 选择 2分文学常识 选择 2分文学常识 选择 2分感想领悟 简答 6分一,题型特点:由上表可看出阅读与鉴赏部分的题型特点及主要考查内容: 1文言文阅读:总分一直为10分,自10年开始都以两道选择题加两个句子翻译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对文章实词、虚词的理解及古文翻译能力;2古诗词鉴赏:前4年分值一直固定在6分,12年变成5分,考查重点在于对字词、名句的赏析和理解,对诗词内容及诗人情感的整体把握等;3说明文阅读:前四年分值基本保持在6分,用客观选择题的方式考查重点在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但12年增加了一道主观问答题,分值增至10分,难度有所增加。4议论文阅读:分值一直稳定地维持在10分,除了考查理解概括能力外,论证方法和写作技巧等也是重点内容。此外,在12年的试题中设置了一条客观选择题,相对主观问答题来说难度稍有下降。5记叙文阅读:前四年分值稳定在24分,12年减少至20分;考查的重点包括对故事情节、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与赏析,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情感等。 值得一提的是,0811年的记叙文阅读最后一题都是考查作者及其文学作品,而12年的中考卷却改变这一模式,考了读者的感想领悟,题型开放。至于13年会否延续这种模式不得而知,但根据广州2013中考语文指导书来看,文学常识依然是考查的重要内容,因此,备考时不得轻视。二,考查重点及备考技巧:1, 文言文阅读: 从选材看:中考文言文的选材有何规律?由下表可知近5年的文言文均出自八、九年级,文章主题包括寓言故事、山水、战争等。对此,学习文言文时可根据文章主题分类来复习,便于理解把握文章主旨。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 七上册 七下册 八上册 三峡 八下册 岳阳楼记 九上册 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不辱使命 九下册愚公移山 从题型上来看文言文的词语理解考查对象主要是文言实词及虚词,根据语境辨析一词多义现象。其中辨析虚词的一词多义是难点,中考要求掌握的虚词包括而、夫、乃、其、然、为、以、于、者、之,学习时要注重归纳和总结。 句子翻译:一般考查学生对重点实词虚词的翻译,对语气词的把握,以及对各类文言句式的掌握程度,如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等。如【10】“以头抢地耳”翻译成用头撞地罢了,注意翻译出虚词“耳”字。此外,翻译时应遵守逐字对译、字字落实、直译为主的原则。2,古诗词鉴赏: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 七上册 七下册 竹里馆 八上册 八下册 游山西村 过零丁洋 九上册 江城子密州出猎 月夜 九下册 从诗词选材上看5年中考诗词大多集中在八、九年级,涵盖课内外诗词。值得注意的是,11、12年考的两首诗均出自课外古诗词背诵,因此13年的备考课内与课外诗词需给予同等关注。 从考试内容看11、12年连续出了“词语理解”题,因此学生需特别注意对重点识记书本注释的含义,并且多加练习“炼字题”。 总的来说,诗词鉴赏无非就是品词品句、分析语言表达技巧、理解作品内容、把握诗人情感,据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读懂每首诗,并根据主题将诗词分类复习。3,说明文阅读: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水藻将成为最绿色的能源苏州园林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寓言-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艺术说园说明文阅读的考查材料大都来自课外,包括科技成果【08】、工艺制造【09、12】等。考查的题型大致分为两大类型: 理解概括类:包括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等。如【11】寓言一文中考了对“寓体”、“寓意”的理解。做这类题需要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义项,抓住原文承前启后或省略了的相关内容,谨防题目转述后“偷换概念”。而在做概括题时,需注意答案与分值挂钩,并且在阅读时留意文章中具有标志性的词语,如【08】“不属于的优势”一问中,需紧扣“优势”在原文寻找答案。 技巧分析类:说明文的技巧包括结构方式、说明顺序(空间、时间、逻辑)、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三大部分,一般与其作用一起考查,如【10】“按照怎样的顺序为什么这样写?”实际上就是考查说明的顺序及其作用。因此,学生需要掌握说明文的几类基本技巧及其作用。4,议论文阅读: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论美节选自水浒中鲁智深、武松形象对比不完满才是人生汉字之妙 妙在多维说知论智议论文阅读和说明文阅读都属于实用类文体阅读,在广州中考中各占半壁江山。议论文阅读中,考查的重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感知内容、把握论点:这类题目一般以“选项是否符合文意”为考查形式,比如【08】论美中问到与作者观点不符的选项,需正确理解作者的中心论点是“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围绕中心答题。 理解关键词句、品析语言:理解关键词句的方法主要是联系文章内容,特别是中心论点,另外结合语境作答,如论美中“美”的具体含义,需围绕中心外形与德行作答。 认识分析论据以及分析论证方法等:议论文包括论点、论据及论证三方面,分析论据需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并学会用简洁的话概括事实论据。论证方法一般为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如【12】“作者举老子的例子,其目的是什么?”学习时需搞懂各种论证方法的作用和意义。5, 记叙文阅读:记叙文阅读一直是中考的难点重点,分值在整个阅读部分占了35%,比重较大。从近几年的文章选材来看,08、12年考的是散文阅读、0911年连续考了三次小说阅读,可见散文和小说是该部分的考查重点。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戴袖套的孙李先生 铁凝柔弱的人 契诃夫小酒桶 莫泊桑童年 高尔基风筝仙女 铁凝 从每年的考试题型可以看出,记叙文阅读的考查重点包括以下三部分: 理解、概括内容:了解文段及全文的内容是文学作品阅读的基本要求,在过去5年中每一年都会考到该知识点,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边读边提取重要信息的习惯,包括看标题、画重点词句、关注过渡句,标记抒情语段等,争取做到边读边想,带着疑问阅读。如【08】带袖套的孙犁先生一文,从题目可感知讲述孙犁先生的故事,但为什么作者要用修饰语“带袖套的”?阅读过程中应重点关注。 理解、赏析重点词句:记叙文属于文学类作品,词句方面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蕴含作者情感,因此成为记叙文阅读中的重点考查对象。词句的赏析一般从艺术效果、结构作用、情感抒发等方面思考。如【12】风筝仙女对划线句子的理解,首先从句式上分析排比的艺术效果,再联系文章内容从文意和情感两方面作答。 人物形象分析:这类题型一般出现在小说当中,如“结合文本分析角色的性格特征”等,如【11】童年中分析三兄弟的不同个性,我们可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心理和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作答时不能忽略“结合文本”,在罗列文章内容同时,需要作简要分析。此外,记叙文阅读还在不同角度考查读者对文章中心、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桥梁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6届河北省巨鹿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机关事务管理面试宝典门诊部岗位面试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徐州市中考生物试题卷(含答案及解析)
- 2025江苏高校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初级摄影课程学员面试题
- 2025年度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船舶检验法律法规考前冲刺模拟题及答案(网页版)
- 2025年验船师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实务)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摄影摄像岗位面试预测题
- 硅锰合金的冶炼要点
- 人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期中考试初一数学试卷及答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课件
- PDCA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护士交接班质量
- 减速机整机检验报告修改版
- 叉车日常检查维护记录
- DID双重差分法
- 如何让你的标书评审专家青睐
- 人工智能中的搜索问题36
- GB∕T 5273-2016 高压电器端子尺寸标准化(高清版)
- 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