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摸鱼儿赏析(综合)_第1页
辛弃疾 摸鱼儿赏析(综合)_第2页
辛弃疾 摸鱼儿赏析(综合)_第3页
辛弃疾 摸鱼儿赏析(综合)_第4页
辛弃疾 摸鱼儿赏析(综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辛弃弃疾疾 1140 1207 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 改字幼安 别号稼轩 历城 今山东济南 人 出生时 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 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 江 西 湖南 福建 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 美芹十论 与 九议 条陈战守之策 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 但提出的抗金建议 均未被采纳 并 遭到打击 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 铅山一带 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 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对当时执政者的屈 辱求和颇多谴责 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风 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在苏轼的基础上 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 提高了 词的文学地位 后人遂以 苏辛 并称 有 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 辛稼轩诗文钞 存 3 辛弃疾的始祖辛维叶 在唐曾任大理寺评事 由陇西狄道迁济南 故世为济南人 高祖辛师古 曾任儒林郎 曾祖辛寂 曾任宾州司户参军 祖父辛赞 因累于族众 靖 康之变时未能随宋室南渡 仕于金 先后为谯县 开封等地守令 辛弃疾父辛文郁早 卒 他自幼随祖父辛赞生活 辛弃疾在文学上与 苏轼齐名 号称 苏辛 与李清照并称 济南二安 有人这样 赞美过他 稼轩者 人中之杰 词中之龙 刘辰翁 辛稼轩词序 说 自辛稼轩前 用一语如此者 必且掩口 及稼轩 横竖烂熳 乃如禅宗棒喝 头头皆是 又如悲笳万 鼓 平生不平事并巵酒 但觉宾主酣畅 谈不暇顾 词至此亦足矣 他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金人之手 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 却一直希望有机 会 投衅而起 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 并常常带着辛弃疾 登高望远 指画山河 美芹十论 同时 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 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 报国雪耻的志向 而另一方面 正由于辛 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 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 在他身上 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这首先表现在他的词中 他不断重复对北方的怀念 另外 在 贺新郎 摸鱼儿 等词中 他用 剩水残山 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 等词句讽刺苟安残喘的南宋小朝廷 表达他对偏安一角不思北 上的不满 胸怀壮志无处可用 表现在词里就是难以掩饰的不平之情 理想与现实的激 烈冲突 为他的词构成悲壮的基调 辛词在苏轼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题材范围 他 几乎达到了无事 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 他将豪放词推帜至一个顶峰 二 二 这是辛弃疾四十岁时 也就是宋孝宗淳熙六年 1179 年 暮春写的词 由于从小受到民 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他自幼就立下了杀敌报国 收复失地的宏愿 辛弃疾自绍兴 三十二年 1162 年 渡淮水投奔南宋 十七年中 他的抗击金军 恢复中原的主张 始终 没有被南宋朝廷所采纳 自己抗金杀敌收拾山河的志向也无法实现 只是作一些远离战事 的闲职 这一次 又是被从荆湖北路转运副使任上调到荆湖南路继续当运副使 转运使亦 称漕司 是主要掌管一路财赋的官职 对辛弃疾来说 当然不能尽快施展他的才能和抱负 何况如今是调往距离前线更远的湖南去 更加使他失望 他知道朝廷实无北上雄心 当同 僚置酒为他饯行的时候 他写了这首词 抒发胸中的郁闷和感慨 三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句句意意 更更能能消消几几番番风风雨雨 匆匆匆匆春春又又归归去去 晚春时节 百花凋零 风雨常至 难免令人伤春 词人对这一切更是敏感 他牵挂 着那美丽的春花 还能经受得起几番风雨 他心绪不宁 为春的匆匆离去惋惜 却又无 可奈何 惜惜春春长长怕怕花花开开早早 何何况况落落红红无无数数 花是春天的象征 花开得早 自然落得早 春就去得早 词人对春天是这般珍惜 连花儿开早了都会感到遗憾 又怎能忍受落花无数呢 春春且且住住 见见说说道道 天天涯涯芳芳草草无无归归路路 花儿既然无法迟开晚放 那么就留住春天离去的脚步吧 春天啊 听说海角天涯 并没有你的归处 你就留在这里吧 情至深处 词人仿佛一个天真任性的孩子 怨怨春春不不语语 算算只只有有殷殷勤勤 画画檐檐蛛蛛网网 尽尽日日惹惹飞飞絮絮 春天没有理会词人的挽留 她依旧悄然离去 词人只能轻轻埋怨春的无言自去 只 能四处寻找一些春的痕迹 给自己一丝慰藉 他找了又找 最终发现 只有屋檐上的蛛网 沾满了飘飞的柳絮 还留有少许春色 五彩缤纷的春过后 是绿意盎然的夏 按说生性豪放的词人应该看到这一点 然而 他深深地陷在春逝的伤感中 难以自拔 这是因为触景伤情 落红无数的暗淡让情绪低 落的他更加黯然伤神 长长门门事事 准准拟拟佳佳期期又又误误 蛾蛾眉眉曾曾有有人人妒妒 千千金金纵纵买买相相如如赋赋 脉脉脉脉此此情情谁谁诉诉 蛾眉 形容女子眉如飞蛾触须 代指美人 据 文选 长门赋序 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先得宠幸 后来失宠被废 贬居长门 宫 陈氏听说司马相如的文章天下最工 便送去百斤黄金 求得一篇 长门赋 后 来汉武帝看到此赋 有所感悟 陈皇后再度承宠 事实上 长门赋 并非司马相如 所作 史书上也没有陈皇后被废后复得宠幸的记载 正如 长门赋序 的作者敢于不拘泥故事真伪一样 辛弃疾此处也来了个大胆生 发 他说 被冷落的陈皇后本已有了与汉武帝重聚的希望 但是由于遭到武帝身边其他 女子的妒恨 致使佳期无望 这时候 纵使陈皇后千金买得相如的生花妙笔 脉脉真情 又能向谁倾诉呢 词人似为陈皇后而伤感 其实是为自己伤感 南宋国势日衰 政权腐朽 收复中原的希望渺茫 辛弃疾热爱自己的祖国 却又不 免对它痛惜 失望 在词的上片 春的离去 实际上喻指国家的败落 他期望春天长驻 久留 但国势却如残春 风雨飘摇 他不愿面对这个现实 然而他又怎能回避得了 他 的济世之志 救国理想都寄托在南宋王朝的复兴上 可是事与愿违 眼见这些都落了空 他的心中异常苦痛 矛盾 爱而不成 则生恨心 他痛恨权奸当道 蒙蔽君主 陷害忠良 痛恨朝廷不思恢复 失地 反而排挤抗金志士 所以 他以长门陈皇后自比 哀叹自己遭受小人妒忌 无法 大展宏图的悲惨命运 君君莫莫舞舞 君君不不见见 玉玉环环飞飞燕燕皆皆尘尘土土 杨玉环 赵飞燕都是古代著名的美女 一个是唐玄宗的贵妃 三千宠爱在一身 后来安史乱中被缢死马嵬坡下 一个是汉成帝宠极一时的皇后 结局是被废为庶人后自 杀 词人对妒恨陈皇后的女子说 你们不要高兴得跳起舞来 须知玉环 飞燕也难免归 于尘土 一切成空 实际上 他是在申饬 诅咒那些打击陷害忠良的权贵奸小 你们休 要得意忘形 你们难道不知道 玉环 飞燕那样的命运 最终也会降临到你们头上吗 闲闲愁愁最最苦苦 休休去去倚倚危危楼楼 斜斜阳阳正正在在 烟烟柳柳断断肠肠处处 词人此刻正与同事一道饮酒话别 在这闲暇之时 他的愁 依然是家国之愁 命运 之愁 惟其如此 才令他感到 闲愁最苦 才说道 不要去倚靠高楼 否则会看见斜 阳坠落烟柳中 令人伤心断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唐温 庭筠 望江南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北宋柳永 蝶恋花 从这些词中 读者可以想见 靠着高楼 会看见一点点下坠的残阳 苍茫迷蒙的江 水 轻烟笼罩的垂柳 这些都会令人伤悲 所以 辛弃疾说 休去倚危楼 他害怕看 到那落日残阳的光景 害怕由此想到江河日下的国家 他的哀愁 本就已经太多太多了 4 四 本篇作于淳熙六年 1179 春 时辛弃疾四十岁 南归至此已有十七年之久了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 作者满以为扶危救亡的壮志能得施展 收复失地的策略将被采纳 然而 事与愿违 不仅如此 作者反而因此遭致排挤打击 不得重用 接连四年 改官 六次 这次 他由湖北转运副使调官湖南 这一调转 并非奔赴 他日夜向往的国防 前线 而是照样去担任主管钱粮的小官 现实与他恢复失地的志愿相去愈来愈遥远了 行前 同僚王正之在山亭摆下酒席为他送别 作者见景生情 借这首词抒写了他长期积 郁于胸的苦闷之情 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失宠女人的苦闷 实际上却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屡遭排 挤打击的沉重心情 词中对南宋小朝廷的昏庸腐朽 对投降派的得意猖獗表示强烈不满 上片写惜春 怨春 留春的复杂情感 词以 更能消 三字起笔 在读者心头提出 了 春事将阑 还能经受得起几番风雨摧残这样一个大问题 表面上 更能消 一句 是就春天而发 实际上却是就南宋的政治形势而言的 本来 宋室南渡以后 曾多次出 现过有利于爱国抗金 恢复中原的大好形势 但是 由于朝廷的昏庸腐败 投降派的猖 狂破坏 使抗战派失意受压 结果抗金的大好时机白白丧失了 这中间虽有几次北伐 结果均以签订屈膝投降的 和 而告终 北伐的失败 反过来又成为投降派贩卖妥协投 降路线的口实 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匆匆春又归去 就是这一形势的形象 化写照 抗金复国的大好春天已经化为乌有了 这是第一层 但是 作者是怎样留恋着 这大好春光呵 惜春长怕花开早 然而 现实是无情的 何况落红无数 这两句 一起一落 表现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落红 就是落花 是春天逝去的象征 同时 它又象征着南宋国事衰微 也寄寓了作者光阴虚掷 事业无成的感叹 这是第二 层 面对春天的消失 作者并未束手无策 相反 出于爱国的义愤 他大声疾呼 春且住 见说道 天涯芳草无归路 这一句 实际是向南宋王朝提出忠告 它形象地 说明 只有坚持抗金复国才是唯一出路 否则连退路也没了 这两句用的是拟人化手法 明知春天的归去是无可挽回的大自然的规律 但却强行挽留 词里 表面上写的是 惜春 实际上却反映了作者恢复中原 统一祖国的急切心情 反映了作者对投降派的 憎恨 这是第三层 从 怨春不语 到上片结尾是第四层 尽管作者发出强烈的呼唤与 严重的警告 但 春 却不予回答 春色难留 势在必然 但春光无语 却出人意外 所以难免要产生强烈的 怨 恨 然而怨恨又有何用 在无可奈何之际 词人又怎能不 羡慕 画檐蛛网 即使能象 蛛网 那样留下一点点象征春天的 飞絮 也是心灵中莫 大的慰藉了 这四句把 惜春 留春 怨春 等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 以小小的 飞 絮 作结 上片四层之中 层层有起伏 层层有波澜 层层有顿挫 巧妙地体现出作者 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 下片借陈阿娇的故事 写爱国深情无处倾吐的苦闷 这一片可分三个层次 表现三 个不同的内容 从 长门事 至 脉脉此情谁诉 是第一层 这是词中的重点 作者以陈 皇后长门失宠自比 揭示自己虽忠而见疑 屡遭谗毁 不得重用和壮志难酬的不幸遭遇 君莫舞 三句是第二层 作者以杨玉环 赵飞燕的悲剧结局比喻当权误国 暂时得志的 奸佞小人 向投降派提出警告 闲愁最苦 至篇终是第三层 以烟柳斜阳的凄迷景象 象征南宋王朝昏庸腐朽 日落西山 岌岌可危的现实 这首词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 一是通过比兴手法 创造象征性的形象来表现作者对 祖国的热爱和对时局的关切 拟人化的手法与典故的运用也都恰到好处 第二是继承屈 原 离骚 的优良传统 用男女之情来反映现实的政治斗争 第三是缠绵曲折 沉郁 顿挫 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词风 表面看 这首词写得 婉约 实际上却极哀怨 极沉 痛 写得沉郁悲壮 曲折尽致 2 五 词中抒发了作者南归后 在权奸排挤 压迫下的悲愤 伤感的心情和对国事危殆的忧患意识 全词运用比兴手法 借物起兴 托古寓今 寓激愤于婉约之中 隐曲含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