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_第1页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_第2页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_第3页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_第4页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祭十二郎文 教学设计 获奖教案 2016 02 16 16 56 45 转 载 标签 教育 分类 高中语文选修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1 领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2 体会作者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 3 学习破骈为散 不拘常格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 领会叙事中的抒情 难点 体会 邪 也 乎 矣 等虚词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设想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 讨论法 媒体设计 录音播放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 导入设计一 导入设计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 今 天我们要学习的 祭十二郎文 就是一篇字字含泪 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 千 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 成了祭文中的 千古绝调 大家在读课文时要注意 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深挚感情 解说 一是激起悬念 调动兴趣 二是突出理解的重难点 二 解题二 解题 汉 魏以来 祭文多仿 诗经 中雅 颂的四字韵语 也有用骈文的 韩 愈的这篇祭文 虽沿用四言 但文意曲折 气势飞动 打破了一般祭文为死者 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 此文破骈为散 不拘常格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特 色 三 研习课文三 研习课文 1 整体感知 总体把握 听读 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最好是背诵 要求学生注意作者在文中倾 注的深沉真挚的感情 解说 让学生感悟文章的抒情基调 悲哀凄楚 诵读 要求学生带感情地诵读全文 然后用一两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 解说 让学生调动直觉思维 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查读 预读 重点查学生字 词 句学习情况 解说 养成学生充分利用注解阅读课文并注重词句积累的好习惯 2 具体研读 这篇祭文共分为几部分 各写了哪些内容 解说 让学生把握全文内容与结构 明确 全文按祭文体例由三部分构成 引语 主体 结语 引语即第 一段 结语为最后一句 主体部分可分为 5 层 第一层 从开头到 亦未知其 言之悲也 写丧兄仗嫂 孤苦伶仃 与十二郎相依为命 第二层 从 吾年 十九 至 吾不以一日辍泣而就也 写外出谋生 与十二郎谋面时少 哪料 十二郎过早夭亡 第三层 从 去年 至 呜呼哀哉 写少殁长存 强夭病 全 十二郎遗留幼子 令作者悲哀至极 第四层 从 汝去年书云 至 其不 然乎 写作者责己怨人 沉痛万分 第五层 从 呜呼 至全文结束 写作 者无法同十二郎相养以生 相守以死 只能以改葬十二郎 抚养 教育十二郎 遗子 使其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来告慰死者 这篇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解说 让学生具体理解作者的感情 明确 文章反复抒写自己对十二郎的怀念与叔侄之间生离死别的哀痛 于 萦纡中见深挚 于呜咽处见沉痛 语语从肺腑流出 这篇祭文是怎样把叙事和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 解说 让学生领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明确 总的来说 这篇祭文抒发生离死别之情 深沉真挚 悲哀凄楚 婉 转曲折 这得力于作者将叙事 抒情有机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以事显情 融 情于事 叙述平常琐事毫不觉得平淡单调 只觉一片哀情出自肺腑 读来催人 泪下 这是间接抒情 作者感情不断积蓄 到高潮时 则直接抒情 感情的潮 水喷涌而出 令人感动 如课文第五自然段 3 课堂小结 本文的成功 告诉我们 写抒情散文 须得自己先动情才能打动别人的心 真情 是记叙文写作一道亮丽的风景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巩固性阅读一 巩固性阅读 1 揣摩文章第五自然段中 邪 也 乎 矣 的用法 体会它们在 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解说 思想感情除了借助叙事来表达 也可借助文言虚词来表达 进行 这一练习 有助于学生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一练习可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 请学生口头翻译 第二步 让学生注意标点符号以及虚词所处的位置 第三步 揣摩虚词对思想感情的表达所起的作用 明确 3 个 邪 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夭亡的事实 用反诘的语气 强化作者极度震惊的心情 第 5 句 也 乎 合用 表明作者仍不相信事实 所以用推断来排除现实的可能性 整个一句用的是假设语气 第 6 7 句末尾用 乎 来表示作者的质疑 不愿意接受残酷的现实 第 8 句末尾用 也 表明作者始终难以接受事实 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第 9 句前两个 也 连 用 表假设 后一个表反问 作者清醒地明白 眼前这一切是事实 第 11 12 13 句连用 矣 来表明自己的不解与迷惑 实在无法接受残酷的事实 最后两句末尾用 矣 相当于 了 表明天道难测 神机难明 天理不可 推究 人的寿命难以预知 2 将第 6 自然段译为现代汉语 体会这篇课文在记叙中抒情的特点 解说 此练习 可让学生通过翻译 领会这篇课文在记叙中抒情的特点 明确 这段话在晚年状况的叙述中 道出了作者心情的落寞和伤痛 第 1 句以叙事为主 叙事中储满深情 着实让人动情 第 2 句以抒情为主 情深意 切 委实动人 二 扩展性阅读二 扩展性阅读 读读下面一篇祭文 将它同课文比较 看看有何异同 祭石曼卿文 欧阳修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 具官欧阳修 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 以清 酌庶羞之奠 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 而吊之以文 曰 呜呼曼卿 生而为英 死而为灵 其同乎万物生死 而复归于无物者 暂 聚之形 不与万物共尽 而卓然其不配者 后世之名 此自古圣贤 莫不皆然 而著在简册者 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 吾不见子久矣 犹能仿佛子之平生 其轩昂磊落 突兀峥嵘而 埋藏于地下者 意其不化为配壤 而为金玉之精 不然 生长松之千尺 产灵 芝而九茎 奈何荒烟野蔓 荆棘纵横 风凄露下 走磷飞萤 但见牧童樵叟 歌吟上下 与夫惊禽骇兽 悲鸣踯躅而咿嘤 今固如此 更千秋而万岁兮 安 知其不穴藏孤貉与鼯鼪 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 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呜呼曼卿 盛衰之理 吾固知其如此 而感念畴昔 悲凉凄怆 不觉临风 而陨涕者 有愧乎太上之忘情 尚飨 注释略 解说 这祭文是石曼卿死后 26 年祭墓之作 感叹旧友之死 肯定其不朽 之名 感情真挚 音节悲哀 用散文句来写韵文 风格独特 让学生把此文同 课文比较 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 同一文体 写法各异 但有一个共同点 即 要传颂千古 须得情真意切 这是文章打动人心的根本 第七届 语文报杯 全国中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一等奖 一 教学设 1 文字 文学 文化三维目标的达成是一切文言文教学的共性追求 立足共性 目标 挖掘个性文本的独特语文价值 有助于教学设计的准确定位 祭十二 郎文 以情之真 意之切终成 千古绝调 以 情 为抓手 以 入情 悟情 品情 为教学流程 最终达成文言教学的多维目标 应是可行的思路 2 诵读是表现文本之声 是诵读者语感与文本言语之声的碰撞 交流与融合 也是学生广化 深化 美化 敏化语感的重要途径 以默读 研读 赏读等多 种朗读形式对话文本 体悟情感 提升语感 是文言教学传统复归的应有之义 3 在教学过程中总结文言规律和方法是文言教学由篇及类 实现迁移的不二法 门 也是授之以渔 提高效率的不二法门 教会学生学习 应是教师牢记于心 的教学追求 二 教学流程 1 导入 刘勰在 文心雕龙 中写到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一千两百多年前 韩愈饱含失侄之痛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写下了千古同悲的 祭十二郎文 通观全篇 无一字一句不在写情 文中流淌的情感就是韩愈 心中永恒的亲情之河 一千两百多年后的今天 我们要走进韩愈的内心 应披 文入情 于情感之河采撷情感浪花 以朗朗书声邂逅唯美的千古悲情 2 初读入情 教师范读全文 学生默读 整体感知情感 并完成以下任务 1 圈点疑难字词 结合投影留意字音 字形及文言断句 2 从文章二 三 四 六 七自然段中圈画出一个你认为情感最强烈的句子 3 研读悟情 文章第一自然段 衔哀致诚 中的 哀 字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学生整体感知韩 愈失侄之痛应非难事 关键是要深入领悟 哀 情笼罩下的复杂情感 学生课堂交流默读时圈画的相关段落中感情最强烈的句子 合作探究 研读悟 情 能把文本解读引向深入 二 三 四 六 七自然段中感情强烈的句子例举 第二段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 韩氏两世 惟此而已 细节描写形象可感 犹在眼前 抚汝指吾 四字渲染出了韩门门衰祚薄 两世 单传的窘迫境地 韩氏两世 惟此而已 之语言描写更是把嫂子对韩门人丁不 兴 后继无人的忧虑传递得淋漓尽致 韩愈写作此文时 十二郎已 少者强者而 夭殁 韩愈自己也是 视茫茫 发苍苍 齿牙动摇 此情此景 怎能不让读者 对韩氏家族衰败之境心怀悲悯 第三段 诚知其如此 虽万乘之公相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是韩愈心中强烈的儒家入世情结 也是使韩家转 衰为盛的现实力量 韩愈十九岁赴京 其间的宦海沉浮非人世所堪 十二郎的 意外辞世更是使韩愈为自己因追求功名而与侄子聚散离多心生自责与悔恨 十 二年宦海沉浮 叔侄二人只有过三次短暂的重逢 当叔侄暂别成为永诀 万乘 公相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韩愈的痛悔之情很能引人共鸣 第四段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少者强者而夭殁 长者病者而全存 命运无情的捉弄 把韩愈逼到了不敢直 面现实的疑惧境地 在饱受宦海沉浮之苦 身体衰弱之忧后 韩愈面对韩老成 之死 怎能不心生人生无常之悲 孰谓 二字道尽韩愈内心的无限震惊和凄凉 第六段 死而有知 其几何离 其无知 悲不几时 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失侄之悲 阴阳相隔之苦 竟使韩愈不讳言死 假如死后有知 能迎来叔侄相 聚 假如死后无知 能解脱萦绕于心的悲伤 死似乎是最好的解脱 此语既是 不合常态的情感宣泄 也是韩愈对自己年未四十而 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 动摇 者欲脱而落矣 毛血日益衰 志气日益微 之身体虚弱的现实深深的担忧和痛苦 第七段 如此孩提者 又可冀其成立邪 对死的毫不避讳竟怀疑到后代不能成人自立 这是理智丧失 悲情泛滥时的心 灵呓语 是韩愈担忧孩提难保时的绝望之语 段落连用两个 呜呼哀哉 韩愈 把悲情渲染到了极致 教师小结 祭十二郎文 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抒情方式 具体见下板书 叙 事 家族衰败 聚少离多 人生无常 身体虚弱 孩提难保 抒 情 忧 惧 自 责 恐 惧 痛 苦 绝 望 学生研读悟情时 努力做到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教师范读和学生朗读的结合 二是强化文言知识与研读悟情的对接 三是强化文言规律和方法的归纳 以上文所选句子为例 可在课堂中动态总结出以下文言方法 1 古今贯通法 理解文言实词要重视文言与现代汉语间的内在联系 以 诚知其如此 虽万乘之 公相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中 辍 就 二字的理解为例 在现代汉语中有 笔 耕不辍 就任 等词 即可知 辍 可解释为 停止 这里解释为 离开 就 是 就 职 就任 的意思 在 如此孩提者 又可冀其成立邪 一句中 现代汉语中有词语 希冀 即可知 冀 是 希望 之意 2 对举释义法 对称性结构有助于快速理解实词含义 在句子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强者夭而 病者全乎 中 要理解 殁 和 全 的意思 即可由对应的 夭 字得出 殁 是 死 的意思 由对应的 存 字得出 全 是 保全 的意思 3 触类旁通法 理解文言词语时 要重视相关词语在其他语境含义的联想 以期联想释义 触 类旁通 如在句子 死而有知 其几何离 其无知 悲不几时 而不悲者无穷期 矣 中 要理解 死而有知 中 而 字的含义 即可联想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中的 而 字 联想出 而 在这里有假设的作用 四 赏读品情 特定文学作品都富有个性语文价值和育人功能 甚至一个作品的不同章节也具 有不同的语言教学价值 祭十二郎文 二 三 四 六 七自然段记叙与抒 情相结合的特色决定了其 研读悟情 的语文教学价值 而文章第 5 自然段和第 11 自然段中 作者直抒胸臆强烈抒情 感情喷薄而出 动人肺腑 如何段落适 合赏读 学生应因声求气 在赏读中走进韩愈内心 品出感情之至真至纯 故可要求学生任选第 5 段或第 11 段作为赏读文本 自由朗读一分钟 并思考 该如何读才能最准确地读出文本的感情 第 5 自然段赏读 1 读出韩愈感情的变化与矛盾 疑其非真 叹其非梦 悲其信然 赏读时要读出感情变化 2 通过比较读出虚词强化的情感 感受语助词对强化情感的作用 呜呼 其信然邪 其梦邪 其传之非其真邪 呜呼 其信然乎 其梦乎 其传之非其真乎 呜呼 其信然矣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而不克蒙其 泽矣 所谓天者诚难测 而神者诚难明矣 所谓理者不可推 而寿者不可知矣 呜呼 其信然也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也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而不克蒙其 泽也 所谓天者诚难测 而神者诚难明也 所谓理者不可推 而寿者不可知也 通过朗诵和比较可知 邪 强化了 怀疑 的情感 乎 强化了 疑问 的情感 也 强化了 分析 的情感 矣 强化了 判断 的情感 诚如费衮在 梁溪漫志 中所 云 祭十二郎文 中语助词 反复出没 如怒涛惊湍 变化不测 非妙于文章 者 安能及此 第 11 自然段赏读 本段多用两两相对的骈句 铺陈恣肆 有如江河之急下 张扬宣泄 有如天雨 之倾盘 自伤自责 推心痛悔 无以复加 天涯海角 阴阳相隔 天涯之恨 泣血以诉 真可谓 字字是血 字字是泪 五 读余思情 茅坤云 祭十二郎文 通篇词意刺骨 无限凄凉 乃祭文中千古绝调 古 文观止 亦云 情之至者 自然流为至文 读此等文 需想其一面写 一面哭 字字是血 字字是泪 未尝有意为文 而文无不工 为何 祭十二郎文 千年 来能不断激发后人的感动和共鸣 因为韩愈在文中流露的情感是人类普遍的情 感 韩愈遭遇的人生困境是人类都将面临的人生困境 祭十二郎文 能带给 后人怎样的人生启迪 韩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