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有效策略谈.doc_第1页
习作教学有效策略谈.doc_第2页
习作教学有效策略谈.doc_第3页
习作教学有效策略谈.doc_第4页
习作教学有效策略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作教学有效策略谈安徽省界首市逸夫第一小学 刘 军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良好的习作习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修改的能力,并在习作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要实现这一目标,修订版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作文教学改革的思想,那就是要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习作空间,提倡自主习作,自由表达。 我们发现,目前由于受固有教育思想、教学方式的影响,加之实践新理念的时间尚短,习作教学中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仍然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缺乏自主选择、自由表达和真情实感,具体表现在: (1)在习作内容上,比较单一,偏重于让学生写记实作文,而对想象作文安排的不够。(2)在习作形式上,教材限制、教师指导过多,学生缺乏自由表达的主动性。(3)在习作方法上,要求过于模式化,致使写出的文章接近千篇一律,缺乏新颖独特,更无创意可言。(4)课外,学生由于没有主动观察、积累思考的习惯,导致学生缺乏习作素材,致使写出的文章内容空洞,感情不真实,学生也失去了写作兴趣。针对以上习作教学中的弊端,我们用科学的理论为依据,结合习作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构思了加强学生自主习作的五个有效教学策略。具体内容如下:一、拓宽视野,自主搜集习作素材1、多阅读,善积累,广泛汲取习作营养。“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的营养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溜”,书读多了,文章自然而然也就会写了,要想习作内容充实,必须让学生多阅读,从书中汲取营养,让优美的词句,娴熟的手法手到擒来。而学校的图书室,班级的图书角,家庭的图书架,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为了让学生多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平时每上一篇课文,要求学生至少查阅类似课文三篇以上的文章读,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写作方法,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利用阅读课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慢慢学会欣赏、评价、汇报。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定期举行阅读汇报比赛,评出“小小读书家”“故事大王”“知识能手”等学生颇感兴趣的称号;由于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各班每周都有学生新购的图书入橱。通过阅读,学生的知识面大增,有时上一篇课文,学生能头头是道的引出好多相关的知识,扩充了视野,充实了习作。2、勤观察,善捕捉,自主搜集习作素材。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学生生活的空间是广阔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校里,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性格不同的老师和同学;家里,有轻重不等的家务,或浓或淡的家庭气氛;社会上,气象万千,有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化;大自然中有千奇变化的物种,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都充满着时代的特色,都是学生可汲取的新鲜的一手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而发现生活之美、生活之乐、生活之味。只要学生平常善于观察,善于倾听,就会捕捉到与众不同的信息,为搜集新颖的材料做好坚实的铺垫。所以平时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接触社会,认识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周围的人、事、物,用自己的耳朵听取各种语言,用心去感受多彩的生活,从广阔的大千世界中汲取各种营养,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充自己的视野,开阔自己的思路。我校的学生大多生活在城郊的农村,对乡村万象、田野气息观闻真切。借助这有利的地理优势,训练学生感悟“听雨”“鸟鸣”“找春天”“颂夏”“秋日的私语”“冬趣”等内容,学生通过听、看、说、感,主动乐于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因此,作文课上,学生写出了蚂蚁,能预报天气吗蜜蜂住在地下的秘密等许多素材新颖且有考究的文章。3、开展活动,亲身体验,用心感悟。重视体验,是学生抒发真情实感的必由之路。为了提供给学生真情实感的素材,我校常常举行这样的活动:如五年级学了秋天的怀念一文,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便让他们搜集母爱的文章阅读谈感受,当学生的感情一度被“母爱”占据的时候,及时让他们为自己的母亲洗洗脚,把洗脚的过程及当时的感受写出来,全班交流,因为都是农村孩子,家里的母亲基本都下地干活,不下地的也整日奔波劳累,脚自然粗糙、裂口、蜕皮,这些学生平时是观察不到的,洗脚之后,学生的感受可就深了,有的学生由母亲的脚联想到母亲的辛苦,读着文章竟然泪流满面。体验感受的力量是巨大的,触及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冲开学生感情的阐门,奔泻的写作之源便会源源不尽。当母亲看完孩子的文章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孩子再读的时候,学生的感情又一次得到升华,母子交心的激动场面更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盲人的辛苦路人皆知,而却屡屡遭遇盲道被占,过路口不被领的事情,那是因为人们没有体验过作为一名盲人的感受,我们便创设盲人的情境,蒙上了学生的眼睛,让他们买菜、购物、过十字路口、倒水结果学生遇到了“数不清钱,不知菜质量的好坏,撞车、水倒在手上”等等的困难,学生真正体验到了盲人生活的艰难,同时深深懂得了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今后为盲人做什么,他们也会由感所触,真心帮助。当每年的第一场雪到来的时候,我们带领学生欣赏雪中的美景,吟诗、编诗,讨论交流,和他们扫雪、堆雪人、打雪仗,然后让学生围绕雪写文章,不拘形式,自由表达,结果有的学生写得特美,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力,用了许多的比喻;班里举行元旦庆祝会,让学生自己主持、设计、排练,学生演得特棒,有的学生甚至把赵本山演得小品卖拐也搬上了舞台,让人捧腹,演出完毕,每个学生都很兴奋,就赶紧让他们拿起笔,把元旦的快乐及自己高兴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还有一些别得训练项目,如比比看看家乡的变化啦,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啦,贴鼻子、粘耳朵、揣生蛋、尝百家菜、包饺子等等的活动,因为每次活动都是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先让学生有观察、有体验,有感悟,然后再写,所以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生动有创意,感情真实,形式多样,题目新鲜而特别。平时不管在课上还是课下,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谁有好的思路和想法,及时交流,使学生乐于习作。二、开放内容,不拘形式,自主习作1、不搞命题作文。平时的训练中,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习作,都不把学生的思路禁锢在一个题目上,只是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习作的大致范围和要求,让学生自己拟定喜欢或者引人兴趣和好奇的题目,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作文内容也由学生自己选择。2、允许学生写“作文提示”以外的内容,允许自由选择习作话题。在平时的习作中,有的学生对作文提示中的内容不感兴趣,则允许他写别的,不把学生的思路限制在一个“窄胡同”里。如学生参加了坊子在四中举行的“全民运动会”的开幕式后,让学生写写当时的所见和所感,有的学生竟不感兴趣,竟愿意写自己当天的演讲感受,完全可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另辟蹊径,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是锻炼学生写作的好方法。3、不拘形式,自由表达,重在抒发真情实感。为了让学生的作文变成开放式的,有时不向学生提出任何范围,既不规定内容范围,也没有形式限制,更没有中心的困扰,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同时为了锻炼学生开口就说的能力,学生每天预铃前举行演讲,演讲内容多样,形式不一;为了不扼杀学生的语言,鼓励他们课上说,课下说,对同学说,老师说,家人说,大自然说,也可以自言自语,对自己所思所感所想所听所看的一切畅所欲言。总之,有了表达的冲动,就利用各种机会让他们倾吐,使他们尽其所言,练就能力,习作时也好“文思泉涌”。三、虚实并重,自由思维,丰富想象小学生爱想象,是想象作文的写作基础;小学生又有一定的社会生活基础,是记实作文的基础,两者充分运用,锻炼学生的习作。1、记实作文:真实是文章的生命线。平时的训练中,我要求学生的选材、叙述首先要真实,把自己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写下来,在真实的基础上再写出自己的风格。2、想象作文:想象作文切合儿童富于幻想的天性,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儿童的约束,为儿童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思维是想象的源泉,思维有多广,想象就有多丰富。为了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举行了“讲故事、成语接龙、抽签作文、接力作文、想象接龙”之类的活动,给学生写故事的开头,让学生想象续接后面发生的故事;学生自由命题写想象作文;用一连串的景物或事物想象一个完整的故事;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给出一定的意境或实物让学生自由展开联想;学生老师进行想象接力;让学生幻想未来、展望高科技。四、勤于训练,写作贯穿日常生活之中。古人云: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说的就是一个“勤”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要想有习作的功底,重在平时的日积月累,。为此从以下八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习作训练:(1)日记。让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把自己的所观所思所感,不拘形式地尽情倾吐在日记上。坚持日日写,月月写,年年写,开始学生感觉到为难,观察许多不知写什么,教师就树榜样,读文章让学生回归大自然,再观察再写。渐渐地,他们的日记锋芒毕露,主题不一了,有爱写家庭生活的,有爱写自然风光的,有爱写小鸟打趣的,还有爱写校园趣事的同时为日记的材料撷取来源,又促进了他们勤于观察善于积累习惯的养成。(2)读书笔记。学生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了解了众多的风土人情,认识了立体鲜明,形象不一的人物,就训练学生写读书笔记,把自己的感受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把书中优美诙谐、值得借鉴的词、句、段、篇摘录并背诵;(3)开“四会”。平时生活中,学生也读也听也观也思,让他们展示的最好机会就是开“四会”,即“讨论会”“新闻发布会”“辩论会”“汇报会”,既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又锤炼心理素质。主持人由学生自选,教师只充当小小的指导者,更多的是充当听众,必要时还参与其中,与他们同喜同怒同哀同乐。(4)开展比赛。为了调动学生从多方面积累素材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口头习作的能力,学习期间寻找时机举行“编故事”“想童话”“抽签演讲”“故事接力”等比赛活动。(5)手抄报。手抄报能直接体现学生的组织与审美能力,因此刚开始先让学生合作办报,有了经验后,便每周要求学生自办一期“手抄报”,从主题、内容、版面设计上让学生自己评选“优秀报”;(6)观、听后感。学生经常看电视,听新闻广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为此我训练学生互相交流写观、听后感。(7)生活随笔。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学生会偶有发现,有时心头会涌起那么一两句,这些往往都是灵感的火花,鼓励学生写出来,记录他们成长过程迸发的的只言片语,养成他们有话就写的习惯。(8)诗文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优美的古诗,能让人感觉到深远的意境,诗是语言的精华,能把诗巧妙地运用到作文中,可使文章凝练,意味深长。为此,训练学生每天读背一首古诗,了解大意,画出意境。利用课余搞“古诗竞背,画意境,古诗交流”之类的比赛活动,学生背多了,背熟了,诗句也就自然地运用到习作中了,如观察校园的一处景物,有的同学观察了柳树,便自然地用上了咏柳一诗;写村西的荷花池,恰当地穿插“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写春天的美景,同学们有感而发,情不自禁地写出了“春色满园关不注,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句子;还有的同学善于创意古诗,学习了桂林山水,自编了“美在人间,仙境也在人间。美在人间何方?便在桂林处”的诗句;学生平时还善于在作业本的首页题诗;编一些有趣的打油诗等等。通过训练,学生的受益很深,不但语言积累日益丰富,而且文章的内容也逐渐充实。通过每天与学生日记的见面,老师和学生的沟通也日益加深。五、学生参与,自主评改,共同提高习作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让学生学会修改,就要先学会评价,因此,我们在批改上进行了创意,鼓励学生自己当评改小老师。学生每一篇习作的批阅大体分三步:1、学生自己评改。认为自己文章写得如何,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落实到文章中。2、学生互相评改。吸取别人的长处,同时找出不足,相互交流补充文章。3、教师评改。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习作、修改、补充的点滴成绩和进步,扣住学生意见不一,有分歧的问题,让学生再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习作个性和创造性。三步过后,学生对文章进行再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