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历史典故_第1页
常用历史典故_第2页
常用历史典故_第3页
常用历史典故_第4页
常用历史典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常用历史典故与常用历史典故与 精辟论述精辟论述 其次来说研究历史 虽则有少数党员和少数党的同情者曾其次来说研究历史 虽则有少数党员和少数党的同情者曾 经进行了这一工作 但是不曾有组织地进行过 不论是近百年经进行了这一工作 但是不曾有组织地进行过 不论是近百年 的和古代的中国史 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 许多的和古代的中国史 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 许多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 对于自己的祖宗 则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 对于自己的祖宗 则 对不住 忘记了 认真地研究现状的空气是不浓厚的 认真地对不住 忘记了 认真地研究现状的空气是不浓厚的 认真地 研究历史的空气也是不浓厚的 研究历史的空气也是不浓厚的 毛泽东选集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 第第三卷 第 797797 页页 希望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地读一点历史 首先要了解中希望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地读一点历史 首先要了解中 国的历史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为了适应扩大国际交往的国的历史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为了适应扩大国际交往的 需要 更好地借鉴世界各国的长处 还要了解世界的历史 以需要 更好地借鉴世界各国的长处 还要了解世界的历史 以 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 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 摘自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摘自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 党成立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党成立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军军 队高中级干部理论学习读本队高中级干部理论学习读本 第第 935935 页 页 1 1 三皇五帝三皇五帝 注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三皇有六种说法 注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三皇有六种说法 1 1 天皇 地皇 泰皇 天皇 地皇 泰皇 2 2 天皇 地皇 人皇 天皇 地皇 人皇 2 3 3 伏羲 音西 伏羲 音西 女娲 音娃 女娲 音娃 神农 又称炎帝 传说神农尝百草 神农 又称炎帝 传说神农尝百草 看看那种草能给人治病 看看那种草能给人治病 4 4 伏羲 神农 炎帝 伏羲 神农 炎帝 祝融 祝融 5 5 伏羲 神农 炎帝 伏羲 神农 炎帝 共公 传说共公用头碰触天柱 把天柱也撞 共公 传说共公用头碰触天柱 把天柱也撞 断断 了一根 所以天向西北倾斜 地向东南倾斜了一根 所以天向西北倾斜 地向东南倾斜 毛泽东说毛泽东说 共公是胜利的英雄 共公是胜利的英雄 6 6 燧人 伏羲 神农 由于没有文字记载 都是传说 但史学家认为 燧人 伏羲 神农 由于没有文字记载 都是传说 但史学家认为 第六种说法比较符合原始社会生产发展的情况 第六种说法比较符合原始社会生产发展的情况 五帝有三种说法 五帝有三种说法 1 1 黄帝 颛顼 音专虚 黄帝 颛顼 音专虚 帝喾 音哭 帝喾 音哭 唐尧 禹舜 音顺 唐尧 禹舜 音顺 2 2 太皞 音号 太皞即伏羲 太皞 音号 太皞即伏羲 炎帝 神农 炎帝 神农 黄帝 少皞 颛顼 黄帝 少皞 颛顼 2 2 少昊 也称少皞 昊也念号 少昊 也称少皞 昊也念号 颛顼 高辛 帝喾 颛顼 高辛 帝喾 唐尧 禹舜 唐尧 禹舜 这些人都是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領袖这些人都是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領袖 由于没有文字记载 所以说法不一 由于没有文字记载 所以说法不一 以上所说三皇五帝 说法不一 但大部分说法都提到黄帝和炎帝 神农 以上所说三皇五帝 说法不一 但大部分说法都提到黄帝和炎帝 神农 是中 是中 国人的老祖宗 所以中国人都称为国人的老祖宗 所以中国人都称为 炎黄子孙炎黄子孙 2 2 君子不庄则不威君子不庄则不威 注 这是孔子的话 意思是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 注 这是孔子的话 意思是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 3 3 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 注 这是孔子的话 意思是 在一些小事上如果忍不住 就会影响大的注 这是孔子的话 意思是 在一些小事上如果忍不住 就会影响大的 谋划 计划 打算等 谋划 计划 打算等 4 4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 而从心所欲 而从心所欲 注 这是孔子的话 意思是 一般来说 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就能够自立注 这是孔子的话 意思是 一般来说 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就能够自立 3 了 到了四十岁 看问题就比较明白了 到了五十岁 就能够认识和驾驭社会了 到了四十岁 看问题就比较明白了 到了五十岁 就能够认识和驾驭社会 活动的规律了 天命可理解为规律 活动的规律了 天命可理解为规律 到了六十岁 就什么样的话都能听进去了 到了六十岁 就什么样的话都能听进去了 耳朵就顺了 耳朵就顺了 到了七十岁 才能达到处理任何事情都得心应手的程度 到了七十岁 才能达到处理任何事情都得心应手的程度 5 5 以貌取人 失之子羽以貌取人 失之子羽 注 这是孔子的话 意思是 单纯以相貌判断人 就会像判断子羽那样注 这是孔子的话 意思是 单纯以相貌判断人 就会像判断子羽那样 犯错误 子羽是孔子的学生 相貌丑陋 凶恶 但他的心地很善良 犯错误 子羽是孔子的学生 相貌丑陋 凶恶 但他的心地很善良 6 6 杀贵大 赏贵小杀贵大 赏贵小 注 这是著名的古兵书注 这是著名的古兵书 六韬六韬 中的话 全文是 中的话 全文是 将以诛大为威 以将以诛大为威 以 赏小为明 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 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 杀之 赏一人而万人赏小为明 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 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 杀之 赏一人而万人 说说 与悦同与悦同 者 赏之 者 赏之 杀贵大 赏贵小 杀贵大 赏贵小 大人物违法 敢杀 小人物就会不大人物违法 敢杀 小人物就会不 寒而栗 自会老实 赏小的激励作用很大 小人物作了都赏了 大人物做出大寒而栗 自会老实 赏小的激励作用很大 小人物作了都赏了 大人物做出大 的奉献 就更不用说了 的奉献 就更不用说了 7 7 恩威并施 先福而后威恩威并施 先福而后威 注 这是著名的古兵书注 这是著名的古兵书 三略三略 中的话 意思是 对部下既要严格要求 中的话 意思是 对部下既要严格要求 又要关心爱护 光严格要求不行 光关心爱护也不行 两者必须有机结合起来 又要关心爱护 光严格要求不行 光关心爱护也不行 两者必须有机结合起来 但必须是关心爱护在前 严格要求在后 先关心下级 把关系处好 再严格要但必须是关心爱护在前 严格要求在后 先关心下级 把关系处好 再严格要 求 求 8 8 大智若愚大智若愚 注 有大智慧的人表面看起来很愚笨 相反 水平不高的人 表面看起注 有大智慧的人表面看起来很愚笨 相反 水平不高的人 表面看起 来却显得很聪明 来却显得很聪明 9 9 吾三相楚而身愈卑 禄愈厚而施愈博 位兹高而礼愈恭吾三相楚而身愈卑 禄愈厚而施愈博 位兹高而礼愈恭 注 这是春秋时楚国著名宰相孙叔敖的话 孙叔敖三次任楚国的宰相 注 这是春秋时楚国著名宰相孙叔敖的话 孙叔敖三次任楚国的宰相 4 辅佐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楚国人始终拥护他 这在那个时代是很不简单辅佐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楚国人始终拥护他 这在那个时代是很不简单 的 朋友们问他有什么经验 他就说了这番话 意思是 我三次当宰相 一次的 朋友们问他有什么经验 他就说了这番话 意思是 我三次当宰相 一次 一次的不是觉得自己越来越高贵了 而是觉得自己越来越卑贱了 我收入的俸一次的不是觉得自己越来越高贵了 而是觉得自己越来越卑贱了 我收入的俸 禄 银两 越多 施舍也就越广博 这个送一点 那个给一点 我的地位越高 禄 银两 越多 施舍也就越广博 这个送一点 那个给一点 我的地位越高 对别人的礼节就越谦恭 所以对别人的礼节就越谦恭 所以 楚人不弃也 楚人不弃也 10 10 多惟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多惟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注 这是注 这是 道德经道德经 上的话 意思是 正因为你不争 所以天下的人都上的话 意思是 正因为你不争 所以天下的人都 争不过你 这里说的是处世谋略 不该争的时候千万不要乱争 越争影响越不争不过你 这里说的是处世谋略 不该争的时候千万不要乱争 越争影响越不 好 威信越低 越争不到 但该争的时候还是要争的 好 威信越低 越争不到 但该争的时候还是要争的 11 11 无为无不为无为无不为 注 这是老子道家思想的核心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 而是大有作为 但注 这是老子道家思想的核心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 而是大有作为 但 不该你为的时候千万不要为 该为的时候一定不要错过机会 千方百计地为 不该你为的时候千万不要为 该为的时候一定不要错过机会 千方百计地为 12 12 欲断不断 反受其乱欲断不断 反受其乱 注 这是道家的话 意思是 该果断决策的时候就要果断决策 不然的注 这是道家的话 意思是 该果断决策的时候就要果断决策 不然的 话 反而要受其害 话 反而要受其害 13 13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注 这是道家的思想 意思是要以无所作为的想法治理天下 这里所说注 这是道家的思想 意思是要以无所作为的想法治理天下 这里所说 的的 无所作为无所作为 主要是指统治者不要多欲 不要侵扰百姓 动用民力 去干那 主要是指统治者不要多欲 不要侵扰百姓 动用民力 去干那 些不必要干或暂时可以不干的事 如修宫殿 修长城 逞大国威风 发兵攻打些不必要干或暂时可以不干的事 如修宫殿 修长城 逞大国威风 发兵攻打 邻国 等等 因为那样动用民力太多 影响农业生产 例如修宫殿 从北方运邻国 等等 因为那样动用民力太多 影响农业生产 例如修宫殿 从北方运 来一根特大的木料 需要来一根特大的木料 需要 500500 多人用多人用 3 3 个多月的时间 我国古代人口很少 汉个多月的时间 我国古代人口很少 汉 代全国只有代全国只有 20002000 多万人 唐代极盛时期 也只有多万人 唐代极盛时期 也只有 60006000 多万人 因此 一干那多万人 因此 一干那 5 些修宫殿 修长城 发兵攻打邻国之类的事 青壮从军旅 老弱疲转输 人口些修宫殿 修长城 发兵攻打邻国之类的事 青壮从军旅 老弱疲转输 人口 减少 土地荒芜 老百姓就苦不堪言 应该叫人民群众老老实实休养生息 发减少 土地荒芜 老百姓就苦不堪言 应该叫人民群众老老实实休养生息 发 展生产 安居乐业 繁殖人口 凡改朝换代 历经多年战乱以后 由于青壮年展生产 安居乐业 繁殖人口 凡改朝换代 历经多年战乱以后 由于青壮年 死伤太多 特别需要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 刘邦建立汉朝以后 即实行这种政死伤太多 特别需要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 刘邦建立汉朝以后 即实行这种政 策 与民休息策 与民休息 6060 多年 终于国富兵强 多年 终于国富兵强 14 14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注 这是老子的话 意思是说 能全面地不带偏见地了解并正确对待别注 这是老子的话 意思是说 能全面地不带偏见地了解并正确对待别 人的人 才算是智者 能真正了解自己并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人 才算是明白的人的人 才算是智者 能真正了解自己并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人 才算是明白的 人 人 15 15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脱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脱 注 这是注 这是 道德经道德经 中的话 其意是 善于建功立业的人不会中途动摇 中的话 其意是 善于建功立业的人不会中途动摇 善于保持功业的人不会丧失时机 善于保持功业的人不会丧失时机 16 16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注 这是注 这是 道德经道德经 中的话 其意是 千里的行程从脚下开始 老子的中的话 其意是 千里的行程从脚下开始 老子的 这句话包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发展观 这句话包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发展观 17 17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注 这是注 这是 道德经道德经 中的话 其意是 在事情快要结束时还像开始时那中的话 其意是 在事情快要结束时还像开始时那 样谨慎 就不会有失败的事 人在一生中 谨慎这两个字是最重要的 当官的样谨慎 就不会有失败的事 人在一生中 谨慎这两个字是最重要的 当官的 特别是当大官的人 能做到特别是当大官的人 能做到 慎终如始慎终如始 的人是很少的 的人是很少的 18 18 哀兵必胜哀兵必胜 注 这是注 这是 道德经道德经 中的话 原文是 中的话 原文是 抗兵相若 哀者胜 抗兵相若 哀者胜 其意是 其意是 6 两军相对抗 两军相对抗 哀哀 受到人民群众同情 支持 的那一方能取得胜利 毛泽东 受到人民群众同情 支持 的那一方能取得胜利 毛泽东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曾引用这句话说明发动人民 依靠人民的重要性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曾引用这句话说明发动人民 依靠人民的重要性 19 19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注 这是注 这是 道德经道德经 中的话 其意是 踮着脚跟站 站不长久 老是跨中的话 其意是 踮着脚跟站 站不长久 老是跨 大步走 走不远 企 踮着脚跟站的意思 大步走 走不远 企 踮着脚跟站的意思 20 20 柔弱胜刚强柔弱胜刚强 注 这是注 这是 道德经道德经 中的话 其意是 柔弱的能够战胜刚强的 但以柔中的话 其意是 柔弱的能够战胜刚强的 但以柔 克刚是有条件的 需要把握好时机 制定和实行正确的策略 得到人民群众的克刚是有条件的 需要把握好时机 制定和实行正确的策略 得到人民群众的 拥护 老子说 拥护 老子说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水是世间最柔弱的 但滴水水是世间最柔弱的 但滴水 能够穿石 毛泽东指导中国革命 汲取了老子这一思想的精华 能够穿石 毛泽东指导中国革命 汲取了老子这一思想的精华 21 21 治大国如烹小鲜治大国如烹小鲜 注 这是注 这是 道德经道德经 中的话 其意是 治理一个大国 要像煎小鱼那样中的话 其意是 治理一个大国 要像煎小鱼那样 谨慎 美国前总统里根对这句话非常欣赏 谨慎 美国前总统里根对这句话非常欣赏 22 22 天下之难作于易 天下之大作于细天下之难作于易 天下之大作于细 注 这是注 这是 道德经道德经 中的话 其意是 天下的难事都是从易处做起的 中的话 其意是 天下的难事都是从易处做起的 天下的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 老子说 天下的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的 老子说 圣人终不为大 故能成其大 圣人终不为大 故能成其大 其意其意 是 圣人始终不做大事 偏偏能成其大事 是 圣人始终不做大事 偏偏能成其大事 23 23 轻诺必寡信轻诺必寡信 注 这是注 这是 道德经道德经 中的话 其意是 轻易允诺别人的要求 必然很少中的话 其意是 轻易允诺别人的要求 必然很少 兑现 兑现 7 24 24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注 这是注 这是 道德经道德经 中的话 其意是 天网无边 它的网眼虽然稀疏 中的话 其意是 天网无边 它的网眼虽然稀疏 可是什么也漏不掉 可是什么也漏不掉 25 25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注 真实的话不漂亮 漂亮的话不真实 能听进不漂亮的真实的话 是注 真实的话不漂亮 漂亮的话不真实 能听进不漂亮的真实的话 是 真正有水平的表现 古人把这一条作为衡量皇帝是否圣明的重要标准 陈云说 真正有水平的表现 古人把这一条作为衡量皇帝是否圣明的重要标准 陈云说 领导身边一定要有几个敢说真话的人 领导身边一定要有几个敢说真话的人 26 26 善者不辩 辨者不善善者不辩 辨者不善 注 这是注 这是 道德经道德经 中的话 其意是 善良的人不巧说 巧说的人不善中的话 其意是 善良的人不巧说 巧说的人不善 良 良 27 27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注 真懂的人不卖弄渊博 卖弄渊博的人不真懂 注 真懂的人不卖弄渊博 卖弄渊博的人不真懂 28 28 福兮祸所依福兮祸所依 祸兮福所伏祸兮福所伏 注 这是注 这是 道德经道德经 中的话 其意是 福里隐藏着祸 祸里包含着福 中的话 其意是 福里隐藏着祸 祸里包含着福 这两句话里充满了我国古代朴素的相反相成的辩证法 早在商末周初 姜子牙这两句话里充满了我国古代朴素的相反相成的辩证法 早在商末周初 姜子牙 所处的年代 所处的年代 我国古代思想家就认识到 祸与福 兴与亡 成与败 快与慢 我国古代思想家就认识到 祸与福 兴与亡 成与败 快与慢 平与陂 等等 都是相反相成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 都是互相转化的 汉代贾平与陂 等等 都是相反相成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 都是互相转化的 汉代贾 谊说 谊说 祸之与福 何异纠缠 祸之与福 何异纠缠 其意是 祸与福就像两根绳子缠在一起一样 其意是 祸与福就像两根绳子缠在一起一样 他还举例说 他还举例说 斯游遂成 卒被五刑 傅说服刑 遂相武丁 斯游遂成 卒被五刑 傅说服刑 遂相武丁 这里所说的这里所说的 斯斯 指李斯 他西去秦国辅佐秦始皇成就统一中国大业 后来被五马分尸处死 傅指李斯 他西去秦国辅佐秦始皇成就统一中国大业 后来被五马分尸处死 傅 说 音悦 被抓去服劳役 后来当了武丁 夏代中兴之王 的宰相 说 音悦 被抓去服劳役 后来当了武丁 夏代中兴之王 的宰相 现在 不论是地方的还是军队的干部 晋升快快慢慢都是正常的 连续提现在 不论是地方的还是军队的干部 晋升快快慢慢都是正常的 连续提 8 几级 就意味着下一步可能要慢了 多年提不起来 就意味着下一步可能要提几级 就意味着下一步可能要慢了 多年提不起来 就意味着下一步可能要提 了 了 29 29 水至清则无鱼水至清则无鱼 注 这是庄子的话 全文是 注 这是庄子的话 全文是 水至清则无鱼 政至察则民乖 水至清则无鱼 政至察则民乖 其意是 其意是 水太清了 反而没有鱼了 国家的法律太严了 老百姓反而会行为不正常 乖 水太清了 反而没有鱼了 国家的法律太严了 老百姓反而会行为不正常 乖 是 性情 行为 不正常的意思 是 性情 行为 不正常的意思 这句话讲得很辩证 干什么事都要把握好度 为官要清廉 但也要讲人情 这句话讲得很辩证 干什么事都要把握好度 为官要清廉 但也要讲人情 清廉过分了 就脱离群众了 清廉过分了 就脱离群众了 30 30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注 这是孟子的话 其意是 凡做一个事情 预先周密计划 就会成功 注 这是孟子的话 其意是 凡做一个事情 预先周密计划 就会成功 预先没有计划或计划不周 就会失败 毛泽东在它的文章中曾引用这句话 预先没有计划或计划不周 就会失败 毛泽东在它的文章中曾引用这句话 31 31 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注 刘邦最先说的这句话 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以后 在洛阳宴请群注 刘邦最先说的这句话 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以后 在洛阳宴请群 臣 问大家为什么他能战胜项羽 高起 王陵等人说 陛下派人攻城略地 战臣 问大家为什么他能战胜项羽 高起 王陵等人说 陛下派人攻城略地 战 果与大家共享 该立功的立功 该赏赐的赏赐 项羽妒贤嫉能 有功者害之 果与大家共享 该立功的立功 该赏赐的赏赐 项羽妒贤嫉能 有功者害之 贤者疑之 战胜而不舆人功 得地而不舆人利 此所以失天下也 刘邦说 贤者疑之 战胜而不舆人功 得地而不舆人利 此所以失天下也 刘邦说 公知其一 未知其二 夫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 填国公知其一 未知其二 夫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 填国 家 抚百姓 给饷餽 不绝粮道 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众 战必胜 攻必取 家 抚百姓 给饷餽 不绝粮道 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众 战必胜 攻必取 吾不如韩信 三人皆人傑 吾能用之 此我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吾不如韩信 三人皆人傑 吾能用之 此我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 不能用 此所以为我禽 同擒 也 不能用 此所以为我禽 同擒 也 汉书汉书 高帝纪高帝纪 32 32 汉初三杰汉初三杰 9 注 就是上一段刘邦所说的三个人 张良 韩信和肖何 注 就是上一段刘邦所说的三个人 张良 韩信和肖何 33 33 韩信用兵 多多益善韩信用兵 多多益善 如讲 如讲 韩信用兵韩信用兵 就是 就是 多多益善多多益善 的意的意 思 思 注 刘邦曾与韩信讨论用兵打仗的问题 刘邦问韩信 注 刘邦曾与韩信讨论用兵打仗的问题 刘邦问韩信 您看我能用多少您看我能用多少 兵 兵 韩信回答 韩信回答 十万 十万 刘邦又问 刘邦又问 那您能用多少兵呢 那您能用多少兵呢 韩信回答 韩信回答 多多益善 多多益善 越多越好 刘邦说 越多越好 刘邦说 看起来 我没有您的水平高 那为什么看起来 我没有您的水平高 那为什么 您为我所擒呢 您为我所擒呢 刘邦用计捉拿了韩信 解除了韩信的兵权 韩信说 刘邦用计捉拿了韩信 解除了韩信的兵权 韩信说 我善我善 将兵 君善将将将兵 君善将将 这里的 这里的 将将 是动词 是是动词 是 统率统率 驾驭驾驭 的意思 韩信的的意思 韩信的 意思是 我韩信善于统率军队打仗 您刘邦善于驾驭手下的将帅 意思是 我韩信善于统率军队打仗 您刘邦善于驾驭手下的将帅 34 34 韩信善将兵 刘邦善将将韩信善将兵 刘邦善将将 见上注 见上注 35 35 成也肖何 败也肖何成也肖何 败也肖何 注 韩信是肖何推荐给刘邦的 当了大将军 建功立业 名扬后世 韩注 韩信是肖何推荐给刘邦的 当了大将军 建功立业 名扬后世 韩 信被刘邦解除兵权以后 愤愤不平 不愿上朝 后来趁刘邦带兵出去平定谋反信被刘邦解除兵权以后 愤愤不平 不愿上朝 后来趁刘邦带兵出去平定谋反 之乱时 策划政变 肖何给吕后定计 抓住了韩信并将其处死 之乱时 策划政变 肖何给吕后定计 抓住了韩信并将其处死 36 36 肖规曹随肖规曹随 注 肖指肖何 曹指曹参 刘邦发动起义时 这俩人都是沛县的县吏注 肖指肖何 曹指曹参 刘邦发动起义时 这俩人都是沛县的县吏 相当于现在的县直科级干部 相当于现在的县直科级干部 他俩人跟随刘邦起义打天下 立下赫赫功劳 他俩人跟随刘邦起义打天下 立下赫赫功劳 刘邦建国后 肖何被封为刘邦建国后 肖何被封为 功高第一功高第一 任相国 宰相 任相国 宰相 他主持制定了一系列 他主持制定了一系列 治国安邦的法律 法规 刘邦死后 肖何辅佐刘邦的儿子孝惠 汉惠帝 治国安邦的法律 法规 刘邦死后 肖何辅佐刘邦的儿子孝惠 汉惠帝 肖何 肖何 死后 曹参继之为相 由于他信奉老子死后 曹参继之为相 由于他信奉老子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的思想 成天不问事 汉的思想 成天不问事 汉 惠帝不太满意 叫曹参的儿子劝劝他父亲 结果叫曹参揍了一顿 汉惠帝知道惠帝不太满意 叫曹参的儿子劝劝他父亲 结果叫曹参揍了一顿 汉惠帝知道 10 后很生气 责问曹参为什么这样 曹参反过来问汉惠帝 后很生气 责问曹参为什么这样 曹参反过来问汉惠帝 您觉得您与高皇帝您觉得您与高皇帝 刘邦 相比如何 刘邦 相比如何 汉惠帝说 汉惠帝说 我怎能比得上高皇帝呢 我怎能比得上高皇帝呢 曹参又问 曹参又问 您看我与肖相国比又怎样呢 您看我与肖相国比又怎样呢 汉惠帝说 汉惠帝说 似也不如也 似也不如也 曹参说 曹参说 那好那好 了 您不如高皇帝 我不如肖相国 他们都已经把法律 法规制定得好好的 了 您不如高皇帝 我不如肖相国 他们都已经把法律 法规制定得好好的 我们按着办不就行了吗 我们按着办不就行了吗 汉惠帝点头称善 当时天下大治 人民安居乐业 汉惠帝点头称善 当时天下大治 人民安居乐业 百姓歌之曰 老百姓歌颂说 百姓歌之曰 老百姓歌颂说 肖何定法 明若划一 曹参守之 坐宁勿失 肖何定法 明若划一 曹参守之 坐宁勿失 这就是这就是 萧规曹随萧规曹随 的来历 的来历 37 37 文景之治文景之治 注 注 文文 指汉文帝 刘邦的儿子刘恒 指汉文帝 刘邦的儿子刘恒 景景 指汉景帝 汉文帝刘恒指汉景帝 汉文帝刘恒 的儿子刘启 的儿子刘启 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以后 由于长期战乱 人口减少 土地荒芜 国家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以后 由于长期战乱 人口减少 土地荒芜 国家 很穷 连皇帝都找不到四匹一样颜色的马驾车 一斗米价值万钱 刘邦实行很穷 连皇帝都找不到四匹一样颜色的马驾车 一斗米价值万钱 刘邦实行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与民休息的政策 恢复生产 繁殖人口 刘邦的儿子孝惠帝以及与民休息的政策 恢复生产 繁殖人口 刘邦的儿子孝惠帝以及 孝惠帝的母亲吕后 也实行同样的政策 刘恒 刘恒也是刘邦的儿子 其母薄孝惠帝的母亲吕后 也实行同样的政策 刘恒 刘恒也是刘邦的儿子 其母薄 太后 即位后 继续与民休息 他的儿子汉景帝刘启也是如此 文帝 景帝在太后 即位后 继续与民休息 他的儿子汉景帝刘启也是如此 文帝 景帝在 位位 4040 年 社会经济大大发展起来了 粮食多得吃不完 国家粮仓也放不下 一年 社会经济大大发展起来了 粮食多得吃不完 国家粮仓也放不下 一 斗米只值五百钱 人口也大大增加 国家养马斗米只值五百钱 人口也大大增加 国家养马 3030 万匹 史称万匹 史称 文景之治文景之治 38 38 陈 平 丞相不知粮谷之数陈 平 丞相不知粮谷之数 注 陈平是刘邦手下著名的谋臣 仅次于张良 刘邦死后 其子汉惠帝注 陈平是刘邦手下著名的谋臣 仅次于张良 刘邦死后 其子汉惠帝 无能 吕后 刘邦的皇后 汉惠帝之母 掌权 史称无能 吕后 刘邦的皇后 汉惠帝之母 掌权 史称 吕后专政吕后专政 起用了她的 起用了她的 娘家侄吕禄 吕产 吕台等当了朝中的重臣 吕后死后 周勃 沛县人 沛县娘家侄吕禄 吕产 吕台等当了朝中的重臣 吕后死后 周勃 沛县人 沛县 有个有个 五里三诸侯五里三诸侯 其中一个诸侯就是周勃 其中一个诸侯就是周勃 陈平等人发动政变 消灭了吕 陈平等人发动政变 消灭了吕 家的势力 迎立刘邦的儿子刘恒当了汉文帝 周勃当右丞相 陈平当左丞相家的势力 迎立刘邦的儿子刘恒当了汉文帝 周勃当右丞相 陈平当左丞相 古代右为上 左为下 古代右为上 左为下 11 又一次汉文帝临朝 问右丞相周勃 又一次汉文帝临朝 问右丞相周勃 一岁收粟几何 一岁收粟几何 一年收多少粮食 一年收多少粮食 周勃回答不上来 因为周勃是个大老粗 吹鼓手出身 周勃回答不上来 因为周勃是个大老粗 吹鼓手出身 实际上当不了丞相 汉 实际上当不了丞相 汉 文帝又问 文帝又问 一岁决狱几何 一岁决狱几何 一年能断多少人命官司 周勃又回答不上来 一年能断多少人命官司 周勃又回答不上来 紧张得背上的汗都出来了 右丞相回答不上来 汉文帝就问左丞相陈平 陈平紧张得背上的汗都出来了 右丞相回答不上来 汉文帝就问左丞相陈平 陈平 回答 回答 各有主者 各有主者 这些事都有专门分管的人 汉文帝又问 这些事都有专门分管的人 汉文帝又问 主者为谁乎 主者为谁乎 陈平回答 陈平回答 陛下问收粟多少 责治粟内史 问决狱 责廷尉 陛下问收粟多少 责治粟内史 问决狱 责廷尉 意思是说 意思是说 陛下如果问收多少粮食 就问治粟内史 相当于现在的分管农业的副总理 陛下如果问收多少粮食 就问治粟内史 相当于现在的分管农业的副总理 如 如 果问断多少人命官司 就问廷尉 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果问断多少人命官司 就问廷尉 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汉文帝说 汉文帝说 各有主者 然君主者为谁乎 各有主者 然君主者为谁乎 都有分管的人 您管什么事呢 陈平回答 都有分管的人 您管什么事呢 陈平回答 上佐天子理阴阳 顺四时 下遂万物之宜 外填抚四夷诸侯 内亲附百姓 上佐天子理阴阳 顺四时 下遂万物之宜 外填抚四夷诸侯 内亲附百姓 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意思是说 我的职责是 辅佐陛下搞好天文历法 季意思是说 我的职责是 辅佐陛下搞好天文历法 季 节气候的事 古代以农业为主 天文历法 季节气候搞准非常重要 就是现在 节气候的事 古代以农业为主 天文历法 季节气候搞准非常重要 就是现在 温家宝副总理也要考虑七八月份长江会不会发洪水 温家宝副总理也要考虑七八月份长江会不会发洪水 以使万物生长顺利 五谷 以使万物生长顺利 五谷 丰登 要管外交方面的事 搞好周边国家的睦邻关系 对内治理好各个郡县 丰登 要管外交方面的事 搞好周边国家的睦邻关系 对内治理好各个郡县 使老百姓安定团结 要管干部 选贤任能 使他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汉文帝使老百姓安定团结 要管干部 选贤任能 使他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汉文帝 听了以后 点头称赞 陈平在这里讲的实际上就是科学管理的道理 听了以后 点头称赞 陈平在这里讲的实际上就是科学管理的道理 39 39 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 注 丙吉是西汉中期汉宣帝时的丞相 有一次他带人下乡视察 见到打注 丙吉是西汉中期汉宣帝时的丞相 有一次他带人下乡视察 见到打 群架的 有死有伤 丙吉不管 扬长而去 后来 丙吉看到有人追牛 那头牛群架的 有死有伤 丙吉不管 扬长而去 后来 丙吉看到有人追牛 那头牛 大口大口地喘气 引起了丙吉的注意 他叫人去问赶牛人 跑了多远路了 随大口大口地喘气 引起了丙吉的注意 他叫人去问赶牛人 跑了多远路了 随 行的人不理解 问丙吉丞相 刚才人命关天 您不管 现在看到老牛喘粗气 行的人不理解 问丙吉丞相 刚才人命关天 您不管 现在看到老牛喘粗气 您却很关心 为什么呢 丙吉说 您却很关心 为什么呢 丙吉说 老百姓打群架 是长安令 首都长安市的老百姓打群架 是长安令 首都长安市的 市长 管的事 该罚的罚 该打的打 由他办就行了 现在是早春 牛不该这市长 管的事 该罚的罚 该打的打 由他办就行了 现在是早春 牛不该这 样喘气 如果牛跑的不远 这样喘气就说明气候反常 事关农业生产的大事 样喘气 如果牛跑的不远 这样喘气就说明气候反常 事关农业生产的大事 所以我要管 所以我要管 丙吉还说 丙吉还说 丞相不亲小事 丞相不过问那些小事 丞相不亲小事 丞相不过问那些小事 随行的人随行的人 12 听了以后非常佩服 听了以后非常佩服 40 40 不忍背汉不忍背汉 注 这是韩信说的话 经肖何推荐 刘邦重用韩信 拜他为大将军 韩注 这是韩信说的话 经肖何推荐 刘邦重用韩信 拜他为大将军 韩 信充分发挥他的统帅才能 连续攻灭了魏国 赵国 齐国 这时 有名的辩士信充分发挥他的统帅才能 连续攻灭了魏国 赵国 齐国 这时 有名的辩士 蒯通劝他拥兵自重 蒯通说 蒯通劝他拥兵自重 蒯通说 当今形势 您助楚则楚胜 助汉则汉胜 不助当今形势 您助楚则楚胜 助汉则汉胜 不助 楚不助汉则三足鼎立 楚不助汉则三足鼎立 韩信犹豫不决 说 韩信犹豫不决 说 不忍背汉 不忍背汉 后来吕后 肖何设后来吕后 肖何设 计杀了韩信 临刑前 韩信说 计杀了韩信 临刑前 韩信说 悔不听蒯通之言 悔不听蒯通之言 其实 韩信被杀是有原因其实 韩信被杀是有原因 的 他用兵如神 功高如山 理应十分谨慎 狡兔死 走狗烹 高鸟尽 藏良的 他用兵如神 功高如山 理应十分谨慎 狡兔死 走狗烹 高鸟尽 藏良 弓 敌国破 谋臣亡 自古已有遗训 韩信料敌合变 出奇无穷 攻无不克 弓 敌国破 谋臣亡 自古已有遗训 韩信料敌合变 出奇无穷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但是 他只精通孙吴兵法 没有研究道家的学说 他被削去兵权以战无不胜 但是 他只精通孙吴兵法 没有研究道家的学说 他被削去兵权以 后 郁郁不得志 信中常怀不满 不去上朝 羞与降灌等同列 降指降侯周勃 后 郁郁不得志 信中常怀不满 不去上朝 羞与降灌等同列 降指降侯周勃 灌指灌婴 都是刘邦手下的武将 与韩信当然是不能比的 韩信觉得上朝与他灌指灌婴 都是刘邦手下的武将 与韩信当然是不能比的 韩信觉得上朝与他 们站在一起 实在是有失身份 们站在一起 实在是有失身份 最后发展到谋反 吕后 肖何就除掉了他 最后发展到谋反 吕后 肖何就除掉了他 41 41 各为其主各为其主 注 韩信临刑前说 注 韩信临刑前说 悔不听蒯通之言 悔不听蒯通之言 刘邦听说非常恼火 派人把蒯刘邦听说非常恼火 派人把蒯 通抓来 愤怒地问他 通抓来 愤怒地问他 你为什么劝韩信背叛我呢 你为什么劝韩信背叛我呢 蒯通说 蒯通说 狗吠各为其狗吠各为其 主 当初我只知道有韩信 不知道有陛下 陛下既然要打天下 坐天下 为何主 当初我只知道有韩信 不知道有陛下 陛下既然要打天下 坐天下 为何 要杀有才的人才呢 要杀有才的人才呢 刘邦听了 消了气 不但没有杀蒯通 反而用他作为智刘邦听了 消了气 不但没有杀蒯通 反而用他作为智 囊 囊 42 42 狡兔死 走狗烹 高鸟尽 藏良弓 敌国破 谋臣亡狡兔死 走狗烹 高鸟尽 藏良弓 敌国破 谋臣亡 注 这是一句古训 最早见自范蠡语 历史上的帝王 打天下时 千方注 这是一句古训 最早见自范蠡语 历史上的帝王 打天下时 千方 百计搜罗人才 对部下也能以诚相待 一旦取得胜利 他就害怕文臣武将们 百计搜罗人才 对部下也能以诚相待 一旦取得胜利 他就害怕文臣武将们 特别是哪些谋深韬远的文臣武将威胁他的统治地位 想办法除掉他们 最明显特别是哪些谋深韬远的文臣武将威胁他的统治地位 想办法除掉他们 最明显 13 的是朱元璋 他对谁都不放心 那些对他忠心耿耿 立下汗马功劳的文臣武将 的是朱元璋 他对谁都不放心 那些对他忠心耿耿 立下汗马功劳的文臣武将 一个个都被他除掉了 刘伯温 朱的主要谋士 一个个都被他除掉了 刘伯温 朱的主要谋士 徐达 朱的老乡 最信赖的大徐达 朱的老乡 最信赖的大 将军 将军 李善长 朱的老乡 主要谋士 李善长 朱的老乡 主要谋士 汤和 朱的老乡 与朱从小在一起放汤和 朱的老乡 与朱从小在一起放 牛 牛 廖永忠 朱的老乡 廖永忠 朱的老乡 兰玉 等等 他都不放心 有的被杀 有的被逐 兰玉 等等 他都不放心 有的被杀 有的被逐 有的解甲归田 有的装疯卖傻 火焚庆功楼是传说 历史上没有此事 有的解甲归田 有的装疯卖傻 火焚庆功楼是传说 历史上没有此事 但也有的帝王并非如此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突出的代表 他当皇帝后仍然但也有的帝王并非如此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突出的代表 他当皇帝后仍然 重用那些文臣武将 如房玄龄 杜如晦 长孙无忌 张玄素 戴胄 李靖 李重用那些文臣武将 如房玄龄 杜如晦 长孙无忌 张玄素 戴胄 李靖 李 世勣 尉迟敬德 张亮 侯君集 秦琼 程知节 咬金 等等 就连敌对阵营世勣 尉迟敬德 张亮 侯君集 秦琼 程知节 咬金 等等 就连敌对阵营 的人才 他也破格录用 如魏征 王珪 本来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的人 玄的人才 他也破格录用 如魏征 王珪 本来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的人 玄 武门之变后 李世民杀掉李建成 重用魏征 王珪 武门之变后 李世民杀掉李建成 重用魏征 王珪 43 43 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 注 这是赵匡胤干的事 赵匡胤本来是后周皇帝 唐朝以后是后梁 后注 这是赵匡胤干的事 赵匡胤本来是后周皇帝 唐朝以后是后梁 后 唐 后晋 后汉 后周五个朝代 周世宗手下的大将 殿前都检验 唐 后晋 后汉 后周五个朝代 周世宗手下的大将 殿前都检验 跟随周世 跟随周世 宗建功立业 羽翼逐渐丰满 周世宗死后 幼子继位 赵匡胤看时机成熟 在宗建功立业 羽翼逐渐丰满 周世宗死后 幼子继位 赵匡胤看时机成熟 在 陈桥驿 开封南 发动兵变 授意赵普等人把黄袍 皇帝穿黄袍 披到他身上 陈桥驿 开封南 发动兵变 授意赵普等人把黄袍 皇帝穿黄袍 披到他身上 篡夺了后周的政权 建立了宋朝 他是皇帝 宋太祖 篡夺了后周的政权 建立了宋朝 他是皇帝 宋太祖 他当皇帝后 对那几个 他当皇帝后 对那几个 披黄袍披黄袍 的人特别不放心 有一次 他请这几个人喝酒 喝到似醉非醉的时的人特别不放心 有一次 他请这几个人喝酒 喝到似醉非醉的时 候 赵匡胤佯装大醉 说 候 赵匡胤佯装大醉 说 假如有一天 别人把黄袍披到你们身上 那就麻假如有一天 别人把黄袍披到你们身上 那就麻 烦了 烦了 吓得这几个人第二天都把将印交还给赵匡胤了 吓得这几个人第二天都把将印交还给赵匡胤了 44 44 房谋杜断房谋杜断 注 房指房玄龄 杜指杜如晦 这两个人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臣 辅注 房指房玄龄 杜指杜如晦 这两个人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臣 辅 佐唐太宗打天下 治天下 房玄龄善于谋划 主意很多 但不善于决断 杜如佐唐太宗打天下 治天下 房玄龄善于谋划 主意很多 但不善于决断 杜如 晦在出谋划策方面不如房玄龄 但善于决断 所以史称晦在出谋划策方面不如房玄龄 但善于决断 所以史称 房谋杜断房谋杜断 14 45 45 载舟覆舟载舟覆舟 注 这是唐朝魏征的话 他把老百姓比喻为水 以皇帝为代表的统治者注 这是唐朝魏征的话 他把老百姓比喻为水 以皇帝为代表的统治者 比喻为舟船 老百姓像水一样 可以把统治者这个比喻为舟船 老百姓像水一样 可以把统治者这个 船船 浮起来 但也可把这浮起来 但也可把这 个个 船船 翻掉 唐太宗亲眼目睹农民起义推翻了隋王朝 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巨翻掉 唐太宗亲眼目睹农民起义推翻了隋王朝 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巨 大力量 魏征说的这句话始终在他的耳边回响 这是唐太宗成为英明帝王的重大力量 魏征说的这句话始终在他的耳边回响 这是唐太宗成为英明帝王的重 要原因 要原因 46 46 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 注 这是唐朝魏征的话 唐太宗曾经问魏征 注 这是唐朝魏征的话 唐太宗曾经问魏征 人君 皇帝自称 怎样人君 皇帝自称 怎样 才能明 怎样会暗 才能明 怎样会暗 魏征说 魏征说 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 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 这里所说的兼听 就这里所说的兼听 就 是听听双方或各方面的意见 偏听就是只听单方面的意见 毛泽东在他的文章是听听双方或各方面的意见 偏听就是只听单方面的意见 毛泽东在他的文章 中曾引用过这句话 中曾引用过这句话 4747 太宗以机敏数御世勣 世勣亦以机心而事君 太宗以机敏数御世勣 世勣亦以机心而事君 注 李世勣原名徐世勣 字茂公 即瓦岗寨的徐茂公 跟随李密领导农注 李世勣原名徐世勣 字茂公 即瓦岗寨的徐茂公 跟随李密领导农 民起义 失败后归顺李世民 是唐初著名的军事家 曾配合李靖彻底击败唐朝民起义 失败后归顺李世民 是唐初著名的军事家 曾配合李靖彻底击败唐朝 北面的主要敌国突厥 由于他军事才能高超 功劳显赫 唐太宗赐他姓李 所北面的主要敌国突厥 由于他军事才能高超 功劳显赫 唐太宗赐他姓李 所 以叫李世勣 为避李世民以叫李世勣 为避李世民 世世 字讳 又叫李勣 唐太宗说 字讳 又叫李勣 唐太宗说 吾以李勣守边 吾以李勣守边 胜过万里长城 胜过万里长城 唐太宗临死时 李靖 房玄龄等贞观老臣大部分都不在了 而唐太宗临死时 李靖 房玄龄等贞观老臣大部分都不在了 而 李世勣正当壮年 唐太宗认为 这个人如果忠于他的儿子李治 是栋梁之才 李世勣正当壮年 唐太宗认为 这个人如果忠于他的儿子李治 是栋梁之才 反之 则是个危险人物 唐太宗临死前十天 决定最后一次考验李世勣 突然反之 则是个危险人物 唐太宗临死前十天 决定最后一次考验李世勣 突然 决定把他贬到叠州 今青海东南境 去当都督 然后给李治说 李 世 勣才决定把他贬到叠州 今青海东南境 去当都督 然后给李治说 李 世 勣才 智有余 但智有余 但 你对他无恩 恐他对你不怀服 我现在把他贬下去 我死了以后你再起用他当你对他无恩 恐他对你不怀服 我现在把他贬下去 我死了以后你再起用他当 仆射 宰相 仆射 宰相 如果发现他有异心 就把他杀掉 李世勣十分精明机敏 他一眼 如果发现他有异心 就把他杀掉 李世勣十分精明机敏 他一眼 就看出了唐太宗的用心 二话没说 连家都没有回 就到叠州上任去了 唐太就看出了唐太宗的用心 二话没说 连家都没有回 就到叠州上任去了 唐太 15 宗死后不久 唐高宗李治就起用他了 成为国家的栋梁 宗死后不久 唐高宗李治就起用他了 成为国家的栋梁 48 48 诸葛一生惟谨慎 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一生惟谨慎 吕端大事不糊涂 注 诸葛亮治国 率军打仗 非常谨慎 不敢冒大的风险 吕端是北宋注 诸葛亮治国 率军打仗 非常谨慎 不敢冒大的风险 吕端是北宋 太宗 赵匡胤的弟弟 时的宰相 宋太宗评价他太宗 赵匡胤的弟弟 时的宰相 宋太宗评价他 小事糊涂 大事不糊涂小事糊涂 大事不糊涂 太 太 宗死后 内侍王继恩阴谋废掉太子 另立别人 被吕端发现 挫败了王继恩的宗死后 内侍王继恩阴谋废掉太子 另立别人 被吕端发现 挫败了王继恩的 阴谋 证实了宋太宗的评价 毛泽东曾用这句话评价叶剑英 阴谋 证实了宋太宗的评价 毛泽东曾用这句话评价叶剑英 49 49 多问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多问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注 这是西汉时期汉武帝的宰相公孙弘的话 其意是 喜欢问 经常问 注 这是西汉时期汉武帝的宰相公孙弘的话 其意是 喜欢问 经常问 就接近知道了 办事尽力而为 就接近仁至义尽了 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就接近知道了 办事尽力而为 就接近仁至义尽了 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50 50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注 司马懿和司马师 司马昭父子掌握魏国大权以后 取代曹氏只是时注 司马懿和司马师 司马昭父子掌握魏国大权以后 取代曹氏只是时 间问题 特别是灭蜀以后 当时司马懿 司马师已故 间问题 特别是灭蜀以后 当时司马懿 司马师已故 魏主曹奂就只能任其摆 魏主曹奂就只能任其摆 布了 司马昭很快就会废掉魏主曹奂 立他儿子司马炎当皇帝 天下人谁都知布了 司马昭很快就会废掉魏主曹奂 立他儿子司马炎当皇帝 天下人谁都知 道 路人皆知 道 路人皆知 公元 公元 265265 年 司马昭病死 其子司马炎废魏 建立了新的王朝年 司马昭病死 其子司马炎废魏 建立了新的王朝 西晋 西晋 5151 犯颜直谏犯颜直谏 注 犯即侵犯 颜指颜面 即脸面 犯颜就是不顾对方的面子 直谏就是注 犯即侵犯 颜指颜面 即脸面 犯颜就是不顾对方的面子 直谏就是 当面直接提建议 犯颜直谏就是不顾对方的脸面当面直接提建议 大臣敢不敢当面直接提建议 犯颜直谏就是不顾对方的脸面当面直接提建议 大臣敢不敢 犯颜直谏 皇帝能不能接受大臣好的建议 是政治是否清明的一个重要表现 犯颜直谏 皇帝能不能接受大臣好的建议 是政治是否清明的一个重要表现 古人说 大臣不避重诛而犯颜直谏 主上才能算无遗策 古代政治家把能否纳古人说 大臣不避重诛而犯颜直谏 主上才能算无遗策 古代政治家把能否纳 谏作为衡量皇帝是否圣明的主要标准之一 唐太宗是历史上著名的帝王 文治谏作为衡量皇帝是否圣明的主要标准之一 唐太宗是历史上著名的帝王 文治 武功 马背上打天下 他非常善于纳谏 魏征 王珪 戴胄 张玄素 长孙无武功 马背上打天下 他非常善于纳谏 魏征 王珪 戴胄 张玄素 长孙无 16 忌 诸遂良等人都敢犯颜直谏 有一次 唐太宗决定在洛阳修建一座行宫 当忌 诸遂良等人都敢犯颜直谏 有一次 唐太宗决定在洛阳修建一座行宫 当 时由于统一战争刚结束 修建这一行宫需动用大量民力 大臣们几乎都反对 时由于统一战争刚结束 修建这一行宫需动用大量民力 大臣们几乎都反对 但唐太宗非修建不可 张玄素说 但唐太宗非修建不可 张玄素说 陛下如果非修建行宫不可 那我看陛下连陛下如果非修建行宫不可 那我看陛下连 隋炀帝都不如 隋炀帝都不如 唐太宗听了非常恼火 反讥说 唐太宗听了非常恼火 反讥说 连隋炀帝都不如 那与桀连隋炀帝都不如 那与桀 纣比又如何呢 纣比又如何呢 张玄素壮了壮胆 说 张玄素壮了壮胆 说 陛下如果非修建行宫不可 拿我看陛下如果非修建行宫不可 拿我看 陛下连桀纣也不如 陛下连桀纣也不如 唐太宗怒火中伤 但他这时他已认识到修建行宫确实是唐太宗怒火中伤 但他这时他已认识到修建行宫确实是 失策了 不然的话 大臣们是不会这样坚决反对的 于是他压了压火 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