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员工培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1页
某企业员工培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2页
某企业员工培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3页
某企业员工培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4页
某企业员工培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键词 企业 员工 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11 届本 科毕业论文 设计 Abstract Employee training as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staff with knowledge and skill the update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spirit increased discover and cultivation code of conduct and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of regulations and strengthe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With the coming of knowledge economy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is growing performance staff quality competition and intellectual ability of competition Early high quality staff become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 the inevitable choice but to compete in the enterprise staff training practice the influence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due to various will often staff training enterprise development positioning for nourishment training work into the efficiency good without time training have time training benefits and bad dilemma So for enterprise that how to correctly positioning employee training and carried out is a challenging and creative work Keywords enterprise employees and training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 论文 设计 目 录 一 引言 1 二 文献回顾 1 一 国内研究现状 1 二 国外研究现状 3 三 A 企业员工培训机制分 析 4 一 A 企业现状分析 4 二 A 企业人员现状 5 三 A 企业人员培训现状及 存在问题 6 四 A 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的 解决对策 12 一 树立正确的培训 理念和指导思想 12 二 管理者要加大 对培训的支持力度 12 三 建立制式培 训系统 12 四 企业培训方式创 新 13 五 完善兼职讲师队伍 14 六 对培训过程进行监督和 建立完善培训效果评估机制 14 五 结论 14 致谢 18 附录 A 企业员工 培训状况调查问卷 19 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1 一 引言 企业培训是 指企业或针对企业开展的一种提高人员素质 能力 工作 绩效 和对组织的贡献 而实施的有计划 有系统的培养和 训练活动 目标就在于使 得员工的知识 技能 工作方法 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价值观得到改善和提高 从而发挥出 最大的潜力提高个人和组织的业绩 推动组织和个人的不 断进步 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重发展 在企业竞争日益 表现为人才竞争的今天 培训无疑是企业提高员工素质并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培训有利于提高企业的 劳动生产率 有利于 满足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有利 于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是员工的最大福 利 通过建立有 效的培训机制 建立完善的评估制度 维持企业的向心力 提 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 使企业在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而 人才的竞争一方面在于企业能否得到优秀 的人才 另一方 面更在于企业能否用好现有的人才 能否最大限度地培训 开发 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 并挖掘出企业潜在的人力资源 在过去 企业比较重视 的是围绕优秀人才的吸收 引进 招聘的竞争 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展 开愈演愈烈的 竞争 现阶段 企业间竞争的另一个重点区域 企业培 训工作 已为众多成功企业所重视 从一定程度上讲 企业 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 竞争的背后关键是培训的竞争 二 文献回顾 一 国内研究现状 缺乏培训文化主要表 现为培训计划缺乏系统性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缺乏 培 训需求调查和培训效果的考核 忽略员工个人培训需求分 析 没有明确的培训 计划 更谈不上长远的培训规划 只 注意员工参加培训课程的数量 而不注重员 工培训的实际 效果 对培训效果的检验仅局限于培训过程 对培训效果 进行测评 的方法单一缺乏对培训效果的考核 刘晓广 2008 年 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公司领导人对员工培训 是越来越重视 然而 大部 分企业对培训的效果总不满意 很多的培训费给浪费了 无论培训师 培训组织 者 还 是受训学员 都要为结果而战 客户 企业 只为结果买 单 否则 就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2 要自己为培训买单 蒋小华 2010 年 培训力 度低 理论与实际脱离 形式单一 国内大多数企业培训 仍停留于培 训 浅水区 没有深入 且企业在确定培 训项目和内容时存在主观性 首先 培训方案的设计没有 从组织的实际需要出发 而是主观制定企业培训方案 抑 或照搬其他企业培训方案 其次 企业在选择培训项 目时 不能制定全面的培 训方案 偏重了某一方面的培 训忽视相应的辅助培训 最后 培训形式单一 方 法陈旧 朱志凡 2010 年 由于培训费全部由企业承担 员工在 培训前后工资水平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或者变化不大 员 工在培训期间的工资水平也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更多的员 工 将培训当做企业发给他们的福利 培训与否对自己的物 质利益甚至职业生涯关 系也不大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培训 的效果 陈晓燕 2009 年 培训内容华而不实 与实际 需求严重脱节 目前 我国的许多培训机构并不 专业 培 训课程并没有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 培训 l 方式呆板 缺乏 系统性和时 效性 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的方法单一 缺乏 对培训效果的考核 造成了培训与 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赵华 2010 年 性格决定命运 思路决定出路 想 做好员工培训工作 首先从企业管理 者角度必须对企业培 训的意义予以重新认识 要转变企业领导人 培训无用 和 培训万能 的观念 其次是改变员工的 培训是福利 和 培训是负担 的观 念 要让员工真正认识到培训既是 员工应该得到的权利 也是员工必须尽到的义 务 闫涛 2009 年 建立内部的培训师队伍 扩大内训培养内部培训 师队伍乃是解决企业内训质 量的最关键事件 首先需要建 立一个制度体系保障其运行 二是建立公司内部 的资源库 三是建立培训师培养管理办法 为培训师队伍的成长壮大 提供保障 四 鼓励公司高层领导走上培训师行列 并将 其列为职业经理人的一项职责 为 广大员工起个表率带头 作用 营造知识分享的氛围 高先桃 2010 年 坚持以 人为本 以培养本质安全为重点 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促进职工 安全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 管理体制 办学方式 的改革创新 积极探索落实安全 生产主体责任 为企业的 健康发展储备好各种层次的人才 肖长华 2010 年 建 立和完善企业的培训制度规章制度是培训的行为准则 系 统而协调的培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论文 设 计 3 训制度是培训成功而高效的开展并步入良性运行轨道 的保证 培训制度包括内部 制度和外部制度 邓莉 2009 年 企业建立有效而完善的培训体系 可以保证培训 管理者巩固和衡量员工的培 训效果 可以改善企业为了培 训而培训的现象 避免培训的盲目性和临时性 可 以让培 训做得更系统更长久 它是帮助企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 重要工具 李 秀玲 2010 年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国 外企业培训效果评估在运用到我国企业培训效果的评估上 适应性和操作 性都需要改善 国外的企业不论在制度和运 作上都比较成熟 有比较完备的人力 资源培训和开发的体 系 国外企业对培训效果的评估上 无论是人力 物力 财 力以及流程方面都是相对成熟的 国外企业培训效果评 估的模型和方法 需要我 们根据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来进 行改进才能更好的为我国企业培训效果评估服 务 袁凌 朱瑞娟 2004 年 产 学 研 合作模式愈加盛行 国 外一些公司在加强企业职工培训时 很注意与高校的联合 与协作 美国教育理事会的调查证实 早在 1984 年就有半 数的高校在企业公司开设课程 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就与麻 省理工学院 斯坦福 大学等 37 所高等院校合作 高校为 其培训研究生 在法国 企业职工在高校学 习的时间从 3 个月至 1 2 年长短不一 唐宁玉 刘帮成 2002 年 IBM 被光荣地冠之以 教育产业蓝色巨人 的桂冠 她的 终身教育体系似乎 要渗透到职工的血液里去 彻底地将公 司的方针灌输到人们的心里 影响和改造 职工的个性和气 质 使职工的举手投足都体现出作为一个 IBM 人的风采 罗桂 芳 2010 年 在发展实用性的培训计划的关键因 素是 它必须考虑持续培训 大多数计 划未能尽到一个 一次性事件和方法的可用性这个培训 此外 提供的培训 仅是 有限的 因为它包含在可用性测试的培训 没有这 些条件 一时间事件或仅限 于可用性测试的培训 就足够 了 如果可用性是要成为组织文化根深蒂固的一 部分 H Frank Cervone 2005 年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11 届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4 三 A 企业员工培训机制分析 一 A 企业现状分析 1 企业简介 A 企业是中国太平洋人寿保 险股份有限公司海盐支公司 是中国太平洋人 寿保险股份 有限公司旗下的四级分支机构 中国太平洋保险以 做一 家负责任的 保险公司 为使命 以 诚信天下 稳健一生 追求卓越 为企业核心价值观 以 推动和实现可持续的 价值增长 为经营理念 不断为客户 股东 员工 社会 和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 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面向未来 中国太平洋保险推 动实施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的战略转 型 努力建设 专注保险主业 价值持续增 长 具有国际 竞争力的一流保险金融服务集团 A 公司在上级公司的领 导下取 得优异的成绩 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职能 在海盐 地区具有良好的知名度与美 誉度 企业共有人员 115 名 2 企业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情况 如下图 1 所示 图 1 企业的组织结构图 3 人员构成 企业现有区经理 1 名 2 名组训 部经理 2 名 主任 10 名 普通营销员 100 名 该公司的组织架构有其特殊性 很多职能部门比如人力资 源部 财务 区经理 部经理 部经理 主任 主任 主任 业务 员 业务员 业务员 组训 部经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5 部等是直接由上级公司管控的 企业员工年龄结构比例情况 如下图 2 所示 0 00 20 00 40 00 60 00 80 00 100 00 人员结构比例 0 94 1 74 1 74 8 77 86 90 区经理 组训 部经理 主任 业务员 图 2 人员构成比例图 二 A 企业人员现状 1 员工年 龄结构 企业员工年龄结构比例情况 如下图 3 所示 0 00 20 00 40 00 60 00 年龄结构 1 75 8 69 52 17 37 39 20 30 岁 30 40 岁 40 50 岁 50 岁以上 图 3 年龄结 构图 从年龄构成上看 人员中 50 岁以上的人员比例占到 了 37 20 30 岁和 30 40 年轻人最少 而 40 50 岁人数 最多 年龄层次比例不合适 人员年龄普遍 偏大 对新事 物 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 在认识上存在较大差异 这 样不利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6 于人员之间的沟通 2 学历构成 企业人员学历比例情况 如下图 4 所示 0 00 20 00 40 00 60 00 80 00 100 00 受教育程度 88 69 8 69 2 62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学 图 4 员工学历比例图 保险行业至今都属于朝阳行业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还会有一个快速的发展 过程 受教育程 度整体偏低 学历水平将不能满足在行业间的发展 必须 提高 现有员工的素质水平 在招聘新员工时要注意一些高 学历员工的引进 这也将 是公司未来的一个趋势 三 A 企业人员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 1 A 企业人员培训现状 该企业目前仅针对培训课程制定出内容 兼职讲师管理制 度不完善 而在 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管理体系上几乎没有 什么涉及 培训课程主要有 1 新人系列包括创业说 明会 岗前培训 代资考培训 衔接训练 2 业务员 系列包括转正培训 提升一和提升二 3 主任系列包 括主任养成课程 主任晋升课程和主任轮训 4 部经 理系列包括部经理养成课程 部经理晋升课程和部经理轮 训 5 兼职讲师系列包括种子讲师授权培训和讲师研 修班 兼职讲师制度的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11 届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7 1 建立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内部兼 职讲师 他们了解企业的情况 并具有 较高的业务技能 文化素养和理论知识水平 2 企业缺乏对兼讲的管理 和激励 对兼讲的使用率太低 基本上处于废 置状态 经过一定的调查和访谈得知 A 企业培训经费缺乏 企业 没有专门的培训 经费 培训经费是由个险部根据培训费用 的使用情况拨出 相比较平安人寿具 有专门的培训经费 并且在费用的使用上培训费用占比是最多的 体现企业对 培训并不是很重视 2 A 企业人员培训现状调查 为了了 解企业目前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了解其在培训方面的 真实想法 并从中吸取好的建议 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 满 足员工的培训需求 在上级培 训部的帮助下进行了有关企 业员工培训状况的问卷调查 详见附录一 共发放 100 份问卷 问卷当场填写 当场收回 问卷采用不记名填写 方式 要求员工 积极支持 本着认真 负责和客观的态度 完成问卷 同时为了深入挖掘员工的 真实想法 获得企业 培训现状最直接的诊断资料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 还 进行了大量的面谈 几个主要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下所示 1 在培训方式上 该企业采用的单一的课堂式培训 统 一的课程材料 常年不进行变更 对于培训者影响其培训 激情 而且这样的培训方式容易让员 工感到厌烦 对于培 训的效果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2 对于以往员工培训的 内容 如下图 5 所示 0 20 40 60 培训内容 50 30 20 技能培训 素质培训 心理培训 图 5 以往培训内 容比例图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8 从图 5 中可以看出 现阶段企业非常注重人员技能培训 这主要是因为员 工的学历较低 而且年龄偏大的缘故 学 习新事物的能力较差 需要大量的技 能培训来增强其工作 的专业性 而员工的素质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保证 通过 心理素质培训增强员工的素质 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心理培训是加强员 工的心理建设 消除其不良情绪 同时 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 有利于企业 良好的氛围建造 员工迫切提高的能力上的反映情况 如下图 6 所示 0 10 20 30 40 希望培训内容 10 20 30 40 发现 分析 用人 控制 沟通能力 专业知识 图 6 员工迫切提 高的能力 员工的培训应该侧重于沟通能力和业务能力 这 主要是因为保险行业的特 殊性所导致的 保险是推销的 无形商品 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和与人沟通 的能力 同时也应向他们灌输企业管理经营的基本理念和战略管理 思想 促使 他们能够正确地理解领导意图和公司规划 有 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才能促进企 业长足的发展 3 对 于员工培训的效果 如下图 7 所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9 0 20 40 60 效果 20 60 20 非常有帮助 有些帮助 没什么帮助 图 7 员工培 训的效果 对于培训效果 总的看来好像效果不错 对 80 的人都产生了一定的帮助 但是其实状况并不好 因为只 有 20 的人认为培训的内容对自己非常有帮助 会主动希 望去参加培训 60 的人认为有些帮助 他们对于培训的态 度是认为 可有可无的 员工培训主观的积极性不高 4 对于员工的培训周期 如下图 8 所示 0 10 20 30 40 50 60 培训周期 30 60 10 0 一月一次 三 月一次 半年一次 一年以上 图 8 培训周期比例图 从图 7 8 中可以看出培训周期相对较频繁 但大部分人对于培 训态度不是 积极的 这说明员工的培训态度和培训的内容 有问题 所以在以后的培训中要 更加注重调动员工培训的 积极性 让其切身的感受到培训对自己成长的必要性 同 时努力丰富培训的内容 增加培训的形式 吸引员工参加 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10 5 对于员工培训的考核与评估 如下图 10 所示 0 10 20 30 40 评估方式 40 40 20 培训内容考试 考查 绩效的考察 投资收益评估 图 10 培训考核与评估 方式 在培训的考核与评估方式上 培训内容的考试 考查 仍占相当比重 这样 的考核方式虽然很直接 及时 但是 对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促进作用不大 而且 更多的是员工在 以后工作中对培训内容的应用很少 因此培训后对于工作 的实 质性帮助并不明显 3 员工培训中的问题 1 缺 乏正确的培训理念和指导思想 由于培训并不能直接产生于 经济效益 是只见 投入 不见 产出 的 亏 本买卖 出于节约成本理念 能省则省 尤其是见于培训了员工要 么 跳槽 要么要求 加薪 的两难境地 这些原因造成 保险公司的管理者对待培训的随 意性比较大 不能从公司 战略的角度来看待培训 过分强调短期效应 使得培 训缺 乏长期 系统的战略支技 往往流于形式 培训的首要目 的应该是满足公 司长期发展的需要 然而企业领导对培训 定位不清 并不是十分清楚企业人力 瓶颈所在 也没有认 真分析企业的困境是否通过培训就可以解决 只是简单地 认为培训就是组织理论学习 教会员工基本的岗位技能和 知识 无需与企业的 长期发展目标联系起来 以至于将培 训变成一种盲目的应急式 救火式工作 无法将培训与员 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 达不到真 正激 励员工的目的 更谈不上将培训制度融入企业文化之 中 同时 在这种观念引 导之下 企业往往会忽视对管理 层和决策领导的培训 忽略培训的潜在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11 2 缺乏各层级管理 者对培训的支持力度 员工培训如果离开各层级管理者的支 持 培训效果就很难保证 因为培训 的很多工作 特别是 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效果的跟踪都离不开一线管理者的支 持和帮助 而企业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实施保障体系 甚至还未设立培训 部 培训师也是兼职 各层级管理者对 自己在培训工作中的职责不明确 所以 在团队建设中 还 有很多管理人员认为员工技能缺乏和绩效低下是因为培训 工 作做的不好 跟他们毫无关系 甚至推卸责任 而且企 业还有大量的日常事务 管理者往往以日常事务繁忙为借 口来挤压培训时间 造成培训质量下降 3 培训更多 的是应试性培训 缺乏制式培训的支撑 从上面调查问卷 得出的一些结论我们可以看出 虽然该企业培训频率比较 高 但培训效果确不理想 很重要的原因是该企业没有一 个统一的培训体系支 撑 更多的是针对临时情况的应试性 培训 缺乏一个对员工培训长远的规划即 没有制式培训的 支 我们打个比方 制式培训像是饭 而应试培训像是点 心 不吃饭只吃点心人的身体早晚会垮掉的 最为合理的 培训应该是以制式培训为 基础 偶尔根据特殊需要进行应 试性培训 这样企业的培训才能健康发展 4 企业培 训方法单一 在企业培训方法上 该企业大多采用最简单的 课堂式教学 单纯的理论灌 输 企业从组织架构上没有单 独的培训部 培训师不仅仅就是单独做培训一项 工作 其 他事务占据了培训师的很多时间 导致培训师没有更多的 时间去创新 培训师也还习惯于单纯的理论教授 没有熟 练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企业培训与实际相脱 节 从而产生枯燥 效果不好的弊病 使员工失去对企业 培训的兴趣 企业培训效率低下 5 没有相对稳定的 培训师队伍 每个企业无论是在技术上 工艺上还是管理上 等都有其独特之处 所以这 并不是由社会上的培训资源就 能完全满足企业的培训需要 企业虽然设置了兼 职讲师制 度 但过于流行形式 并没有很好的利用 疏于对兼职讲 师的管理 平时又疏于对培训教材的开发和对积累的经验 进行总结 培训时教材东拼西凑 难以保证培训效果 6 缺乏对培训过程的监督和培训效果的评估 人力资源 管理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12 培训过程的监督 和培训效果的评估是培训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且有没 有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 或者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的 方法单一 效果评估 工作仅仅停留在培训后的简单考试上 而事后又不再做跟踪调查 使培训与实 际需求脱节 培训 是否成功 能否为企业带来预期收益 不得而知 这样不 仅 仅不能达到考评培训效果促进培训工作 对培训上的巨 大投入也不能收到预期 的回报 培训结束就意味着培训者 与公司 与被培训者脱离了关系 缺乏严格 的监督制度及 效果反馈系统 如此循环使受训者的工作技能 工作行为 工作 态度改进不大 并导致受训者丧失再次受训的信心和 兴趣 这也是为什么图 7 有 80 的人对培训持无所谓态度 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四 A 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 树立正确的培训理念和指导思想 要充分认识到企业 培训工作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 是完成企业战略重 要 的一环 彻底转变企业培训是一种浪费人力 物力 财力 的观念 必须树立 企业培训是企业的一种投资的行为 是 使企业获得长期综合效益的行为 保证 对企业培训工作的 资金投入 企业的管理者也要从思想上对培训认真重视起 来 同时 教育引导企业员工树立终生学习 全员学习的 观念 激发员工的学习热 情和自觉性 二 管理者要 加大对培训的支持力度 管理者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培训的效 果 因此首先是管理者从思想认识到培 训的重要性 其次 管理者从态度和政策上加大对培训的支持力度 设立独立 的 培训部门 建立一批专职的培训人员 同时明确管理者 在培训中的职责 三 建立制式培训系统 制式培训系 统的建立对企业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该企业遇到了一 个瓶 颈增员难 增员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人的留存率 很低 比较制式培训做的 很好的兄弟企业我们可以看到这 些企业的新人留存率很高 这也然我们真正认 识到了建立 制式培训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下面是我针对制式培训 系统自己 的一些想法 1 新人制式培训流程 见图 1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13 图 11 新 人制式培训流程 根据该企业的实际 由于该企业之前没有 任何制式培训体系 所以制式培 训体系刚刚建立不能非常 的完善 而且企业现在的员工大都是有几年工龄的老 员 这部分人的特点是 流动性低 对培训的态度不积极 这 样为了让制式培 训系统更好的建立 首先应用于新员当中 新员加入公司有强烈的培训需求 而且可以通过培训让其 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提高其专业技能 更好保证新人 的 留存 2 制式培训系统要精细化打造 首先要时间固定 所谓的制式培训就是像制度一样固定下来 这是很重要 的 一点 如果缺乏时间固定那制式培训也将不复存在 其次 制式培训内容精细 化 从新人班开办开始 我们就要像建 立一个家庭一样的来呵护这个家庭 让 新员时时刻刻体会 到我们的关心和用心 四 企业培训方式创新 企业培 训方式的老化是导致参加企业培训的员工对企业培训缺乏 兴趣和企 开班频率 2011 年两月一期 参训要求 已 转正 3 天 转正培训 提升 1 提升 2 开班频率 2011 年每月两期 参训对象 参加创说会后 1 周内 3 天 开 班频率 2011 年每季一期 参训要求 签约第 4 6 个月 业务员 2 天 新人岗前 开班频率 2011 年每季一期 参 训要求 签约第 6 8 个月业务员 3 天 关怀班 人力资 源管理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14 业培训较难取 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 该企业还采取的是 你说我 听 的 主讲式 课堂式 企业培训模式 这种传统的企业培 训方式单一 枯燥 往往不 能激发职工的热情和学习积极 性 对于提高被企业培训者的分析问题 解决问 题的技能 水平帮助不是很明显 企业培训效果不显着 在企业培训 方式上 应 根据企业培训的对象不同 层次不同可采用讨 论式 实物式 竞赛式等多种方 法增加互动性 实用性 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 完 善兼职讲师队伍 充分发挥兼职讲师的作用 让其成为企业 培训的靓丽风景线 对原有的讲 师队伍进行重新整合 补 充新的讲师 完善对讲师的培养和培训体系 定期选 拔和 对兼职讲师进行培训 建立完善的兼职讲师制度 对兼职 讲师进行激励和 考核 六 对培训过程进行监督和建 立完善培训效果评估机制 应全面掌握并控制培训的质量 对不合格的培训 应该及时找到失误的地 方进行纠正 逐 步提高员工对培训项目以及组织培训部门的满意度 同时 总结 工作中成功的亮点 本着不断改进培训质量的原则 把培训工作越办越好 建 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机制 观 察学员反映 检查学员学习结果 衡量培训前 后学员的工 作表现和衡量学员的业绩变化 五 结论 综上所述 从 众多学者的研究来看 我国的企业培训越来越被企业所重 视 但在现实当中我国的企业培训还是处在一个初级的阶 段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需很多提高的地方 本次在 A 企业的实习当中 学习到很多知识 同时也看到该企业 在培训当中 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这样一篇论文来 体现在这两个月的实习中的所想 所思 当然有很多需要改 进和补充的地方 需要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多的去学 习 培训问题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性问题 它涉及到组织的 各个方面 值得 我们从各个纬度去深入的研究 可是由于 篇幅的限制和本人学识不深 对于一 些问题没能继续深入 剖析 遗漏了很多重要内容 但是不足以影响本文提及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15 推行相 关培训手段的必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11 届本科毕 业论文 设计 16 参考文献 1 周健 林森 企业培训的重点 与难点 J 企业研究 2009 1 P68 69 2 王辉 王婧 我国民营 企业培训问题及对策探析 基于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的研 究 J 渤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6 P102 106 3 刘晓广 我国企业培训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J 商场现代化 2008 2 P321 322 4 蒋小华 企业培训只为结果买单 J 中 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8 P66 5 朱志凡 国际企业培训理 念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J 消费导刊 2010 4 P42 6 陈晓燕 企业培训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刍议 J 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 2009 9 P61 62 7 赵华 企业培训重在创新 J 中国人力资 源社会保障 2010 4 P32 33 8 骆梅柳 AECT05 定义对我 国企业信息化培训的启示 J 软件导刊 教育技 术 2010 3 P24 25 9 闫涛 浅谈做好企业员工培训应关注的因素 J 商 情 教育经济研究 2009 34 P54 10 张晨 培训的七大困惑 J 印刷经理人 2009 10 P50 11 范晓姝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 升企业培训绩效 J 企业技术开发 2010 3 P135 12 高先 桃 浅谈中小型企业培训效果的提升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7 P24 25 13 肖长华 企业培训机制创新的研究与思 考 J 现代企业文化 2010 14 P93 94 14 邓莉 企业培训问 题研究 J 中国煤碳 2009 12 P76 77 15 刘国颖 杨玉霞 科 学的培训体系企业发展的永动机 J 魅力中国 2010 10 P74 16 李秀玲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提高企业培训效果 J 现代 制造技术与装 备 2010 1 P77 78 17 张瑛杰 解决企业培 训难题的关键 J 时代经贸 2010 5 P86 87 18 李五四 张翔 云 知识管理下企业培训模式的改革与功能创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