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源学校经典诵读案例】: 朝读经典 照亮人生 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经验材料 湖北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 陈昌学中国上下五千年悠久而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无数古圣先贤,风流人物,仁人志士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考、探索与总结。他们凝集在中华经典诗文之中,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凝结,更是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情感、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中华经典诗文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把这些中华经典诗文称之为“国学”。国学之所以称为“经典”,就在于它具有两个特性,即传统与权威。传统,是因为它经过了历史烟云的洗涤,经受了历史的检验。而权威,是因为它的精神内涵贴近真理的恒常性。诗经、老子、孟子、庄子、弟子规离骚、左传、史记、唐诗宋词等等,都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可以说,每一个炎黄子孙血管里流淌的精神血液都可以在这些经典里找到注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正在发生急剧转型。各种思潮不断涌现,人们的价值取向不断多元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变革导致人们的信仰,从注重理想向强调实际的方向发展,从注重义务向强调权利的方向演变,从注重集体向强调个体转变。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诚信缺失、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问题不断出现。这些信号,都需要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弥补当前的精神缺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让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显得尤为必要!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传播速度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流行文化、世俗文化开始冲击校园文化。经典诗文离我们学生越来越远,浮躁功利的情绪越来越多,回归经典阅读显得尤其迫切与重要。今天,我们强调诵读经典诗文,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就是要在完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三位一体”基本任务的同时,教育学生弘扬民族文化,践行传统美德,学习古人精神,让孩子们在诵读经典诗文当中启迪心灵,滋养人文精神,陶冶情操,塑造优良品质,吸取做人的精神力量。唯有如此,我们才可能记住我们血脉的印记,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的民族才可能不失去自己雄厚的文化根基。 一、【背景与概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具有强大的文化力,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责任。这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的大背景。早在2010年,国家教育部、国家语委会发出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我们麻城思源实验学校虽然是一所年轻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但自2012年建校以来,学校就特别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校园科技体艺节、诗词朗诵会、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并将经典诵读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我校将经典诵读与“麻城市4610德育教育”有机整合在一起,积极申报国家级“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课题并成功立项,2013年还被评为湖北省课题研究先进单位。2014年和2015年,我校连续两届代表湖北省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获殊荣。2015年,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湖北电视台发出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朝读经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通知后,我校更是积极响应,迅速在全校掀起了深入开展诵读经典活动。一年来,全校师生全员参与,热情高涨,深刻体味到了传统经典的文化魅力,校园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已经形成了一支强大的诵读队伍。二、【特色与创新】近年来,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中,我校也逐步探索积累了一点创新经验,开发了一些特色活动。(一)营造良好环境,让经典诵读有氛围 思源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处处受到文化熏陶。我校是麻城市政府主办,香港言爱基金会捐资援建的一所新型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寄宿制学校。学校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设施齐全,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文化建设以“仁爱”为中心:爱心碑、文化雕塑、校徽标识等都包含了爱的元素,教学楼以中国传统文化和麻城地域文化为主要内容,从一楼到五楼走廊以宣传栏的形式每层展示一个教育主题:铭爱、感恩、兢业、志学和象贤。学校每栋建筑物都有蕴含深意的命名:“励学楼”、“博雅堂”、“籍汇阁”、“晓行轩”、“栖霞阁”,营造了唯美的氛围,处处彰显出人文关怀。班级文化建设也是独具特色,精彩纷呈。每间寝、教室都由学生自主命名,班名、班训、班级愿景、班级个性文化展示特色鲜明,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用经典名句、诗文故事打造“孝善文化”。绿化带中标牌有诗词改编的提示语。利用教学楼墙壁、校园的空间和角落,用诗词名句装点学校的每个角落。教室文化墙固定一个版块为“每周一诗”,班级黑板报长期留有诵读专栏,各班设立班级图书角,教育环境体现班级特色,重在搭建平台,营造诵读氛围。学校广播站每天就播放“古诗联唱”,每周精心编播一期“诗文赏析”广播节目,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引领同学们亲近经典,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二)激发诵读兴趣,让经典诵读有动力学校积极进行校本课题经典诵读特色教学的研讨。由教务处牵头,发动语文教师,全体师生参与,以“诵经典、明道理、树新风、悟人生”为指导思想推广此项工作,并将此项校本教研纳入优秀教师评比之中。学校每天早晨20分钟为经典诵读时间,下午有诵读活动课,每周设置诵读赏析课和图书阅览课。2015年起,我们创新模式,每周七天朝读晚诵,分别有课外阅读、好书交流、经典练笔、精彩导读、合作背诵、拓展展示等阶梯式的诵读内容和形式。每天清晨,孩子们手不释卷;夕会时间,诵读经典、书声琅琅,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检查中适当指导,提高学生诵读的有效性。(3) 开展多种活动,让经典诵读有载体形式多样、活动激趣让活动成为学生诵读经典的多维载体1、班级诵读。经典诵读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有些枯燥乏味。教师只有变换各种方式指导学生熟读,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我们常用的方法有: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小组领读;“小老师”带读、学生齐读;还有师生对读,生生对读、男女生对读;诗文诗意交替读、古今诗文对照读等。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韵律美和意蕴美。2、兴趣小组。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其中建立经典诵读班。在诵读班中,由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朗诵名篇,赏析诗文,学生都有保留节目,经常在班级和学校活动中开展;每学期学校还编排大型的主题诵读节目,在学校素质成果展演和各级竞赛中大显身手。3、竞赛平台。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校园科技体艺节、读书节活动。在节会期间,各班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的阅读写读书笔记、创编童谣、编写手抄报、办黑板报等活动,并开展“诗词诵读比赛”、“经典诵读展示会”、“诗文知识竞答”、“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评、诗词配画评选等竞赛活动,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经典诵读比赛,通过活动,检测诵读效果,激发诵读经典的热情。4、教师参与。为使诵读活动真正落到实处,2016年,我校又将经典诵读校本教研、参与经典诵读活动纳入教师工作绩效考核当中。在逐梦校刊中,开辟“朝读经典”栏目,刊载师生征文和经典诗文,供学生学习赏析。申报“中华经典诗词进校园”省级科研课题,编订中华经典诗词读本校本教材,让经典走进校园。(4) 建立激励机制,让经典诵读成常态 采取多重评价、擂台晋级的形式,建立激励机制。学校依照“熟读成诵”的特点,对学生经典诵读的参与、完成的量和质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相结合,采取“每周评价”、“每月评价”、“每学年评价”、“弹性评价”方式。每周班级考核、每月阅读课学校展演、每期全校评选“书香班级”和“经典诵读之星”称号,实行奖励表彰。学校还会不定期组织学生参加麻城市级的“书香麻城”读书活动。三、【成果及影响】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在学生身上也发现了一些令人惊喜的变化: (一)开发了一套校本教材 我校2013年确定了以诗三百+四书五经选文+弟子规为内容的经典诵读套餐。组织语文组骨干教师精心选文,编撰了一本中华文化集萃校本教材心香苑,在小学部高年级、初中部七八年级发放启用。2017年,为教科研课题的开展,又开发编撰了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诗词学生读本。 (二)成就了一门校本课程 自2013年至今,我们以阅读课为阵地,以校本教材为依据,由专、兼职教师进行诗词和国学教学,如通过课内比教学的活动平台,以“诵读经典诗词 沐浴人文光辉”为主题进行诗词教学研究,以每日诵读和每期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教师考核为保障,使朝读经典成为我校一大亮点。2013年,学校经典诵读课题实验中期报告获省级一等奖。在2016年元旦文艺汇演中,709班学生自编自导的中国梦 民族魂节目获得了全校优秀节目一等奖。在2016年5月举行的经典诵读征文中,七年级大批学生作文被选入市级评选。 (三)奠定了一定古诗文功底我校编写的校本教材心香苑,共分为论语二十章、唐宋诗词经典、古文名篇赏读三部分,根据难易程度分解到小学部、初中部共九个学期进行赏析、诵读和背记,由语文老师负责督促完成,课外阅读也分为十个学期进行,由语文老师通过阅读课督促完成。各班通过夕会诵读、课前诵读、家庭诵读、读写结合、互背互查、小组比赛等形式,让经典在学生中入脑入心,为他们奠定了一定的古诗文功底,播下了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种子。 (四)培养了一批学生的君子气质 通过实施经典诵读活动,学校逐渐形成了一种读经典、诵经典的文化氛围。校本教材中的国学文化,祖国的书法艺术,师生各类书画作品,比比皆是,再加上校园广播台每周播放的中外经典音乐处处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文化气息。学生置身于民族文化与现代意识的交融中,慢慢学会了懂礼仪、讲文明的道理,他们的气质也悄然地发生着改变。 (五)造就了一群教师的文化学习意识 通过经典诵读实践,师生全员参与,老师们看到了学生无论在记忆力、学习习惯,还是语言表达、行为气质,都有可圈可点的成效,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道德修养得到了完善,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语感培养等语文素养提高了。与学生同诵读、同讲解,共同沐浴经典文化的洗礼,老师们也日有所悟,由开始的陌生、被动变得亲近和主动。学校藉此出现了一支积极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实践者。四、【经验与反思】开展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在诵读经典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经典诵读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抓好古诗文诵读活动,领导高度重视是前提,老师积极参与是基础,调动学生兴趣是关键,家长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首先应该提高思想认识,让学生产生读经典、学国学的兴趣。其次,学校要制定周密的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然后,开展国学经典读书活动的形式要尽量多样化,做到形式活泼、寓教于乐。最后,国学经典读书活动要有完善的考核奖励评价制度,以确保活动有始有终,富有实效。与市实验二小比,我们感觉还做得不够。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困惑表现在:一、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单靠上级简单行政命令,一开始的效果难免差强人意。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主动参与意识不足,茫然甚至拒绝。部分教师对国学经典的认识也是片断式的、零碎的,亟需“补课”。加之老师日常工作量大,压力大,部分教师不愿意去承担诵读经典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临时性工作。有些教师敷衍了事,得过且过,认为进行国学教育对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没有什么帮助。家长也漠不关心。既然不考,做了又有什么用呢?学生看惯了各种光怪陆离的小儿书和电视动画节目,对这些拗口生僻的经典辞章也“不待见”。二、经典诵读是一项灵魂工程,贵在扎实,难在坚持;经典诵读重在激发兴趣,不宜急功近利,应着眼长远,不可为了完成诵读任务而诵读。因此,要形成一种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学生阅读经典,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尽管学校投入了一些资金,花费了精力,采取了一些激励办法,但远远不够。不仅仅是学校,更需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层面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三、“经典诵读”与当前的语文教学和考试评价结合程度不够。经典诵读活动怎样和目前繁重的课业负担巧妙结合?如何使课程真正收到实效而不加重学生负担?古诗文指导的形式如何切实有效?课堂教学怎样指导,跟各个学科如何有效结合与渗透?这也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四、古诗文比较生涩难懂,学生反复诵读,虽然可以背诵,但是遗忘也快。如何巩固,形成长久的文化积淀,教师感觉困惑。教师在引领、导读、拓展等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汇编
- 2026年安徽省滁州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万博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含答案
- 2026年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带答案
- 会计中级备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以直接考核方式定向招聘服务基层项目人员11人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6年赣西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5广西来宾市象州县以直接考核方式定向招聘服务基层项目人员20人参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必刷)
- 偏瘫患者的护理
- 房屋租赁培训课件
- 祠堂管理制度规章制度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的说课稿
- 动画类职业规划书
- 债务转移二方协议书
- 脑血管造影术后病人护理查房
- 氮气(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 中石油职称英语通用教材
- 安庆银山(新华)220kV输变电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C100-操作说明中文版-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