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DC 细胞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呈递细胞 其膜表面高度表达 MHCI 和 MHCII 类分子 在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能刺激初始型 T 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 熟 2 DC 摄取抗原的途径与其他 APC 不同 主要通过巨吞饮作用 吞噬作用和受体介导的 内吞作用等 3 条途径摄取抗原 未成熟的 DC 细胞主要任务是识别并捕获抗原 成熟的 DC 细胞的主要任务是抗原提呈 外源性抗原进入体内 被未成熟 DC 捕获后 加工成抗原多 肽 这些多肽被呈递给 MHC II 类复合物 内源性抗原 首先被蛋白酶分解为多肽 然后 在内质网上组装成稳定的 MHC I 类符合无 在提呈到 DC 表面 3 在识别抗原提呈细胞的刺激信号后 CD4 T 细胞开始活化 分裂 分化为效应细胞 根据细胞因子产生的不同和功能的不同 效应 CD4 T 细胞可分为 Th1 和 Th2 Th17 和 Treg 细胞 Th1 细胞产生 IFN 参与细胞免疫应答 Th2 细胞产生 IL 4 IL 15 IL10 和 IL 13 等细胞因子 参与体液免疫应答 此外 CD4 T 细胞还参与辅助 CD8 T 细胞的免疫 应答和记忆性 CD8 T 细胞的形成 4 在大多数组织中 DC 以不成熟形式存在 主要发挥着 哨卫 的作用 有强大的摄取 抗原的功能 DC 成熟后 其抗原捕获能力迅速下降 已捕获的抗原经其加工 处理后可 迅速与其胞质内的 MHC II 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 MHCII 复合体 表达于 DC 表面 同时表 达高水平的协同刺激因子 如 CD80 CD86 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 等 5 CD4 T 细胞活化需要有双信号刺激 即其抗原识别受体 TCR 与抗原呈递细胞上 的抗原多肽 MHCII 符合物结合后 可通过 CD3 复合分子传递第一信号 CD4 T 细胞上其 它辅助分子如 CD2 LFA 1 CD4 及 CD28 等分子可与 APC 上相应的配体分子如 LFA 3 ICAM 1 MHCII 及 B7 分子等结合 不仅增强了 CD4 T 细胞与 APC 之间的黏附作用 同时可向 CD4 T 细胞传递协同刺激信号使之活化并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它们既能促进 CD4 T 细胞克隆的扩增又是 CTH 反应的分子基础 6 CD8 是细胞毒性 T 细胞表面的标记物 而 CD4 标志的 T 细胞是通过激活其他免疫细胞 来达到对抗原的免疫清除作用的 7 CD4 分子包含 4 个 Ig 相似性结构域 其中 D1 结构域与 IgV 相似 同时 D1 结构域也 是与 MHCII 复合体结合的结构域 D1 结构域与 MHCII 复合体上的 2 结构域结合 8 CD4 和 T 细胞受体的结合激活 MHCII 多肽复合物 9 MHCI 类分子提呈抗原 特别是病毒 多肽 传递信息给 CD8 标志的细胞毒性 T 细胞 10 MHCI 类分子常表达在有核细胞中 但在肝细胞中和无核细胞 如血红细胞 中表达 量低 MHCII 类分子常表达在 B 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中 当 CD4 T 细胞识 别并于 B 淋巴细胞表面的 MHCII 类分子结合 能激活 B 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与巨 噬细胞结合会激活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作用 11 内源性抗原 被蛋白酶分解为多肽 然后运送到内质网参与组装成 MHC 1 类分子 然后被运送到细胞表面 这种多肽 MHCI 类分子复合物会被 CD8 T 细胞所识别 外源性 抗原进入体内 被未成熟 DC 捕获后 加工成抗原多肽 这些多肽被呈递给 DC 表面的 MHC II 类分子 形成多肽 MHCII 类复合物 这种复合物能够被 CD4 T 细胞所识别 12 内源性多肽通过 TAP1 和 TAP2 形成的多肽转运蛋白转运进入内质网参与多肽 MHCI 类复合物 也只有当多肽 MHCI 分子结合后 MHC 复合物才能从内质网中释放出来并运 送到细胞表面 13 MHC II 类分子先被转运到内质网膜上 然后以形成囊泡的形式转运到细胞膜表面 病 原体被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等以细胞内吞的作用吞进细胞 形成内涵体 然后随着内涵 体的发展 内涵体微环境逐渐偏于酸性 同时激活一些蛋白酶水解酶 最终形成溶酶体 将抗原分解成多肽小段 含有多肽小段的囊泡与运载 MHC II 类分子的小泡融合 多肽小 段结合到 MHC II 类分子上 形成抗原 MHCII 类复合物经由胞内小泡转运到细胞膜表面 14 在巨噬细胞 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B 细胞或者其他抗原呈递细胞中 MHC II 类分子 在胞内酸性囊泡中与抗原多肽小段相结合形成多肽 MHCII 复合物并由囊泡转运到细胞膜表 面 将这些肽段表达给 CD4 T 细胞 15 MHC II 类分子在内质网中形成的时候会有一个 CLIP 分子结合在其抗原结合位点上 同时会有一段 Invariant chain 与 CLIP 结合 稳定 CLIP 与 MHC II 分子的结合 防止其他 多肽与 MHC II 的抗原多肽结合位点结合 当 MHC II 分子向细胞膜表面运输的过程中 其转运囊泡中的 PH 值降低 Invariant chain 因酸性的增加而降解 只留下 CLIP 当含有抗 原多肽的酸性囊泡与含有 MHC II 类分子的囊泡结合后 由于 MHC II 类分子上结合有 CLIP 所以抗原多肽无法与 MHC II 类分子结合 当 HLA DM 与 MHC II 结合时 CLIP 从 MHC II 类分子的结合位点上释放出来 抗原结合上去 HLA DM 与 MHC II 分子分离 抗原多肽 MHC II 复合物被囊泡运输到细胞膜表面并呈递出来 16 TCR 对抗原的识别同时受限于 MHC 分子的结构和抗原分子的结构 如图所示 第二 和第三种情况下 T 细胞都不能有效识别抗原 17 树突状细胞会表达一种 CD1 分子 这种 CD1 分子也能够呈递抗原给 T 细胞 这种 CD1 分子和 MHC I 类分子很相似 但可以通过两个特征将其区分出来 第一个特征是 CD1 分子虽然在组成和结构上很相似 但其行为特征又和 MHC II 类分子很像 CD1 与抗 原多肽特异性结合场所是在囊泡中 第二个特征是 CD1 分子具有一个疏水性通道能够和 抗原多肽的疏水性烷基结合 T 细胞识别由 CD1 分子呈递出来的抗原后不表达 CD4 或者 CD8 分子 18 功能性 TCR 受体复合物是由多种抗原识别蛋白和特定的信号蛋白分子组成的 包括 TCR 二聚体分子 与 TCR 分子相连接的 CD3 分子和一个又两条 链组成的二聚体 信号蛋白 每个 CD3 分子的每条链都含有一个具有酪氨酸激活位点 ITAM 而每条 链有三个 如图所示 19 当 T 细胞识别到特异性抗原后 ITAM 和 T Cell 受体的酪氨酸被磷酸化 如图所示 CD4 或者 CD8 结合受体与 MHC I 或者 MHC II 分子结合后通过与非受体激酶结合协助启 动 TCR 受体信号 Lck 与 CD4 或者 CD8 细胞质内结构域结合是 T 细胞受体 ITAM 磷酸化 的首要应答激酶 Lck 与 CD4 的结合会导致 ITAM 的磷酸化 从而磷酸化激活 ZAP 70 蛋 白激酶 ZAP 10 蛋白激酶接着会激活胞内其它信号分子 20 T 细胞在胸腺中的选择性发育过程中 Lck 对于 T 细胞受体信号的传导是非常重要的 21 Lck 的活性受到酪氨酸磷酸化以及去磷酸化的调节 当 Lck 的酪氨酸残基被磷酸化后 Lck 的激酶活性受到抑制 当 Lck 酪氨酸残基去磷酸化后 Lck 的连结区域被其 SH3 结构 域释放出来 进而可以磷酸化并激活 ITAM 如图所示 22 当 ZAP 10 激酶被 ITAM 激活后 能够通过 ItK 磷酸化并激活 PLC 被激活的 PLC 会裂解产生第二信使二酰甘油 DAG 和肌醇三磷酸 IP3 23 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表面含有 B7 1 和 B7 2 配体 能够和 T 细胞表面的共刺激 蛋白 CD28 结合 使 CD28 磷酸化并激活 PI 3 激酶 诱导产生 PIP3 PIP3 能促使 PDK 和 Akt 聚集在一起 磷酸化 PKD 从而激活 Akt PIP3 也能够聚集 Itk 从而使 PLC 裂解 如图所示 24 25 当 T 细胞识别自身抗原的时候 一般会启动凋亡基因 使 T 细胞凋亡 而当 T 细胞识 别外来抗原的时候 T 细胞会增殖分化成效应 T 细胞 26 未成熟 CD4 T 细胞的表面标记蛋白是 CD4 CD62L CD45RA CD5 其细胞内标 记蛋白是 Lck ZAP 70 LKLF 记忆 CD4 T 细胞的表面标记蛋白是 CD4 CD45RO CD44 其细胞内蛋白有 Lck ZAP 70 效应 CD4 T 细胞的表面标记蛋 白有 CD4 CD45RO CD44hi Fas FasL 效应 CD8 T 细胞表面标记蛋白有 FasL Fas CD8 和 CD44hi 其细胞内蛋白有 IFN granzyme perforin 27 Navie T 细胞是未与抗原相互反应识别之前的成熟 T 淋巴细胞 当 navie T 细胞与抗原 接触之后 其自身会增殖分化成效应 T 细胞 当 navie CD4 T 细胞与抗原多肽相互识别之 后 会增殖分化成多种效应 CD4 T 细胞 行驶不同的免疫功能 主要的效应 CD4 T 细胞 有 TH1 TH2 TH17 这些细胞能够激活其靶标免疫细胞如吞噬细胞 B 淋巴细胞发挥功能 Navie CD8 T 细胞识别抗原后分化成效应 CD8 T 细胞 直接杀死受感染的细胞 如图所示 为效应 T 细胞的种类及其功能 28 Navie T 细胞识别特异性抗原之后 先进性克隆增殖在分化成效应 T 细胞和记忆 T 细 胞发挥免疫功能 这个阶段一般需要几天时间 29 树突状细胞吸收 提取 呈递抗原的方式如图所示 30 树突状细胞识吞噬及呈递抗原的过程 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表面表达有 CCR1 CCR2 CCR5 CCR6 等特异性细胞因子受体 这些受体是树突状细胞进入免疫阻 织的基础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还表达有 DEC 205 等吞噬性受体 介导树突状细胞摄取抗原 的能力 当树突状细胞与抗原接触时 激活细胞表面的 TLRs 树突状细胞向熟化 同时表 达 CCR7 受体 介导树突状细胞摄取抗原 CCR7 蛋白进而促使树突状细胞向淋巴组织的 转移同时导致了 G 共表达分子 B7 和 MHC 分子 通过 B7 和 MHC 分子进而激活 T 淋巴细 胞 31 树突状细胞激活 navie T 细胞需要三种信号的参与 第一种是抗原多肽 MHC 复合物与 T 细胞受体的结合 第二种是 T 细胞表面的 CD28 与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 B7 分子结合 第 三种是细胞因子和白介素 12 等信号分子的参与 如图所示 32 CTLA 4 能够与 B7 分子结合 阻止第二种信号的传递 使 navie T 细胞无法被激活 Navie T cells will only respond to antigen when the antigen presenting cell presents both a specific antigen to the T cell receptor and a B7 molecule to CD28 on the T cell 33 在 navie T 细胞识别抗原呈递细胞表面抗原复合物的时候 如果没有以上两种信号的共 刺激会导致 T 细胞功能失活和克隆失效 即使当出现了共刺激之后也不能回复 T 细胞的效 应功能 当效应 T 细胞激活其靶标细胞的时候不需要共刺激条件 34 的 以下是例子 GBM gliblastoma multifome 是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 癌干样细胞可能在肿瘤的形成 发 展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目前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肿瘤免疫疗法是通过抗原呈递细胞疫苗 利用 CSC 抗原激活抗原特异性 T 细胞应答 这中方法包好两个重要的步骤 第一是树突状 细胞的体内成熟和抗原的摄取 同时在淋巴结中体外转移和进行抗原呈递 成熟的树突状 细胞经皮内注射给病人 其目的是通过体外注射抗原呈递细胞在体内激活长效性 CD4 和 CD8 T 细胞 对肿瘤进行治疗 1 从胶质细胞瘤衍生物中获取癌干样细胞 2 从健康捐献者的外周血中获取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3 用凋亡灭活的癌干样细胞诱导人树突状细胞的成熟 4 鼠胶质瘤细胞抗原的制备和树突状细胞的培养 用抗 CD11c CD14 CD80 CD86 和 MHC II 类分子的抗体标记树突状细胞 荧光观 察分选出树突状细胞 因为人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表达 CD80 CD86 等共激活分子 5 多肽和人白细胞抗原的合成 用高通量液相层析法和质谱仪鉴定和纯化实验中所用到的多肽 6 四聚体的染色 特异性 CTL 克隆 CD8 T 细胞用流式细胞分析缓冲液重悬 然后用抗 CD8 单克隆抗体处理 用无荧光活性的细胞分选缓冲液洗 然后进行流式细胞分选 7 T 细胞活化和细胞毒性 T 细胞的分析 观察干扰素 的生成 流式细胞仪筛选分析 CD69 和 MHCII 8 实时反转录 PCR ELISA 和 FACS 分析 DC 细胞用流式细胞缓冲液冲洗后用异硫氰酸 荧光素染色 黄色粉末 有吸湿性 能与各种抗体蛋白结合 结合后的抗体不丧失与一定抗 原结合的特异性 并在碱性溶液中仍有强烈绿色荧光 加酸后析出沉淀 荧光消失 微溶 于丙酮 乙醚和石油醚 或者用藻红蛋白结合抗体染色 9 结果 1 成胶质细胞瘤癌干样细胞肿瘤相关性抗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并购合同协议模板
- 2025江苏大丰和顺电子有限公司闲置资产转让合同
- 2025标准雇佣合同模板
- 建材店内搞活动策划方案
- 2025年隆昌市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的(49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版上海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招聘社区工作者10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咨询方案对比怎么写范文
- 三爱主题活动策划方案设计
- 2025年数字化零售行业电商平台发展与社交电商模式研究报告
- 板块六 学案40 赏析意象(景象)与意境-分析内涵品象悟境
- 村集体山林管理办法
- 数独教学课件
- 海绵印拓画课件
- 2025年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知识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惯性导航行业投资现状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轻型卒中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耳机品质协议书范本
- 2025版VI设计合同范本
-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一等奖教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