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SC财务管理模式_第1页
FSSC财务管理模式_第2页
FSSC财务管理模式_第3页
FSSC财务管理模式_第4页
FSSC财务管理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模式 适合的财务人员类型适合的财务人员类型 来源 中国会计视野 作者 李燕翔 日期 2014 03 24 编辑 admin5 发送给好友 打 印 收藏 返回首页 今年在视野职业规划版碰到不少朋友都在议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简称FSSC 的 岗位像 输入工 枯燥无聊不值得去 其实凡事都有正反两面 故在此我以我之前供 职过的某美资企业制造业企业为例 分享一些我对 FSSC 的认知 以及我认为什么人去 那里工作会对自身职业发展有益 首先 我想先说两件事 第一 是 ERP 系统 因为 FSSC 其实是 ERP 系统催生的 而 ERP 系统的应用又严重影响了企业组织和流程的变革 没有业务 财务紧密衔接的 ERP 系统 没有基于业务循环的业务 财务一体化的流程 FSSC 就无法运转 第二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日趋提升的今天 一家用了财务系统软件的公司基本存在一个普遍的 现象 即会计岗位的分工是跟着财务系统的模块而设的 这多半也是为了符合不相容职 责分离的内控原则 所以了解 FSSC 是怎么回事 就需要对 ERP 系统及其各子模块间的 关系有基本的理解 并且要明白 ERP 不等于 ERP 系统 上上 E ER RP P 之之前前 我刚加入这家美 资制造工厂时 它在外方母公司的整体集团架构中隶属 某事业部 的 全球制造运营中心 它初期财务部门的架构和很多单一实体企业的财务职能很像 即财务总监几乎负责财务相关的所有职能 下辖会计科 成本科 财务分析科 会计科 负责所有非生产加工业务的核算 工厂特有的生产成本与存货流转的核算与分析由成本 科负责 财务分析科负责工厂的财务分析 成本中心 除了这个工厂的财务部 另有 一个事业部财务分析部门 专门负责中国区事业部的财务分析 利润中心 因此如果 只看会计职能的话 这个时期财务部门的会计科是只服务这一家工厂 游离在集团整体 的 FSSC 之外的 最初这家公司用的是 ORACLE 非 ERP 的财务系统 只包括 AP 应付账款 FA 固定资产 GL 总账 三个模块 生产部门用的是公司自主开发的生产物料系统 从与会计分录无关的生产订单计划 物料需求预测 材料采购 库存管理 物料清单的 签发与变更 质量管理 到与会计分录有关的生产成本与存货流转交易 均在生产系统 里记录操作 而且与 ORACLE 系统没有关联 此时期的会计科只有 AP 组 负责 AP 模 块 和几名总账会计 所有与付款和固定资产无关的业务都是由总账会计与成本科在线 下完成核算汇总并填制转账凭证后录入 GL 模块的 此时会计科的会计们需要手工校验 业务部门传来的各种合同与单据 遇到不懂这些纸质资料反映出来的业务性质的话 会计不知道该怎么做分录 都会去找业务部门问清来龙去脉 所以那时的会计科是真的 在理解业务后做 会计 那时的会计科懂得会计的任务 确认与计量 上上 E ER RP P 之之后后 随着集团 ERP 项目的推广 中国区所有分支机构的 ORACLE ERP 系统相继上线 我工作的这家公司也不例外 除了生产运营依然沿用原生产系统以外 公司的非生产业 务全部在 ERP 系统中处理 各模块间的集成与关联程度一下上了一个大台阶 我公司财 务部的会计科不论是在岗位分工还是核算方法上都相应改变 增加了销售订单管理OM 模块 AR 模块 销售库存 INV 模块 工作流 WORKFLOW 模块与费用报销 iExpense 模块 并且都与业务模块关联 因此 在这个运营实体的价值 链活动中 产 供 储 销这几 大环节中 除了 产 以外所有职能发生的经营活动几乎都能在ERP 线上解决 工厂 原有的生产与物料管理系统也与 ORACLE ERP 建立了信息传送接口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ERP 系统初始化两年后的会计科已具备了脱离原工厂财务部并 入集团 FSSC 组织的基础 于是为契合 ERP 不同模块的责任 会计科的分组基本具备了 ERP 管理环境中 基于业务循环 的雏形 一一 岗岗位位分分组组变变化化 原 AP 组改称 P2P 从采购到付款业务循环 Procure to Pay 负责 AP WORKFLOW iExpense 三个 ERP 模块 主要业务是非生产型采购业务发票校验和员 工费用报销发票审核 所有业务的付款 与供应商和开户银行对账 出纳也编在这个组 原总账会计分成 2 个组 O2C 从销售订单到收款业务循环 Order to Cash 负责 OM 和 AR 两个模块 主要业务是销售订单审核与销售收入确认 应收账款催收与核销 与客户对账 A2R 从会计科目到财务报告 Account to Report 负责 FA GL INV 三个模 块 主要业务是固定资产核算 FA 销售部门库存核算 INV GL 模块的维护与 月末关账 GL 模块里兼做工资核算与集团内部往来核算 合并上报集团各类管理报表 二二 会会计计核核算算方方法法和和单单据据信信息息流流的的变变化化 从销售到收款的会计凭证不再在总账模块录入 所有销售发票的开具 销售收入确 认和销售成本的结转都由 OM 模块负责人核准一笔发货交易而触发产生 所有应收账款 核销也全在 AR 模块处理 采购方面 非生产型材料的采购 即采购的商品不需进入生 产管理系统记录材料库存 从需求部门填采购申请 到采购部门寻找供应商 下采购 订单再到需求部门收货确认 包括服务 整个流程都是业务部门在ERP 系统线上完 成 员工费用报销也是个人在 iExpense 模块里填写费用报告 扫描发票原件 做为附 件提交的 此外 工作流 WORKFLOW 模块的上线使所有单据的审批都能在线上完成 AP 会计可以在 AP 模块里关联业务模块的单据执行发票校验 月末未付的费用计提项也 由 AP 模块根据 无发票收货单 列表运行 待计提项列表 如果 待计提列表 在 AP 模块中被核准 即自动产生预提分录 预提分录涉及的借方科目已由ERP 项目 组在后台设置好 这样当业务部门提交收货确认和员工提交的费用报告被核准时 都可 以在 AP 模块的 待计提列表 产生预提分录时自动分配记入预设的借方科目 三三 月月末末结结账账事事务务的的变变化化 ERP 上线后的另一大变化是会计科月末结账的时间压力加大 且灵活性降低 全公 司所有业务部门都有一个感觉 截止时点 这个词太重了 以前的 ORACLE 系统是我们这家子公司自行管理开关账 且没有业务模块 业务与 财务间的单据传递是线下的 所以子模块什么时候过账到GL 什么时候关账 会计科 经理可以自行决定 甚至子 模块关了后如果发现漏做或错做了交易 还可以重新打开会 计期间修改 只需满足集团要求的财务数据与报表上报期限即可 而上 ERP 以后要遵从集团 全球关账时间表 因为 ERP 系统要发挥它信息实时共享 的功效 必须要求更高程度的全球性整合 所以不论财务系统还是业务系统 集团下发 的全球结账时间表中 每个子模块都有截止和关闭时间要求 关闭后录入的记录都自动 进入下一会计期间 对财务系统来说 重新打开原会计期间修改需得到区域FSSC 的 批准 并且若非特别的理由 这种申请一般不会被批准 由于子模块关闭的灵活性降低 所以尽管结账期没有变化 但会计科的人都觉得比以前压力大许多 而且在美国上市公 司都需遵从的 萨班斯法案框架 SOX404 下 ERP 系统的线上操作流程被鉴定是控制有 效的 不在子模块内处理的都属于线下交易 通常被视为有控制风险的例外事项 因此 每月截止日那天 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为了减少线下 例外事项 都要把所有业务 赶在子模块关闭前输入完毕 四四 会会计计人人员员思思维维的的变变化化 以 P2P 为例 ERP 上线后会计人员思维发生了变化 AP 会计不用象以前一样收集 好每笔业务的原始凭证 也不用自行判断这笔业务该借什么科目 他们只需要关注贷方 即 应付账款 或 其它应付款 在新型的 ERP 环境中 P2P 组的工作思维变成 我关注的是公司的流动负债 不逾期也不提早地支付 而不是某一笔业务如何做会计 分录 因此月末计提未付费用时 每笔费用该借记哪个科目 他们只能参照AP 模 块出具的 待计提项报告 至于这报告中显示的基于 ERP 系统预设的默认会计科目 是否正确 P2P 组的会计们慢慢没有感觉了 因为原来的纸质原始凭证都不需要了 以 前不懂业务怎么做账 可以问填原始凭证 的业务人员 可以在询问业务部门后在原始凭 证上手工标注 而现在一切业务信息都在 ERP 系统被 标准化 了 不懂只能问电脑 因为即使你问业务人员 他也不知道你说的会计科目是什么 我公司财务部的会计科最终依照集团指示脱离工厂财务总监的管辖转到中国区 FSSC 新组建的 P2P O2C A2R 组的会计要服务包括工厂在内所有中国区分子公司的会 计核算 原来一起工作相熟的会计们转到FSSC 以后 我和留任工厂财务部的财务分析 经理及事业部财务分析员们都明显感觉自己的工作量增加了 每到月末 都要处理大量 来自 FSSC 团队的邮件询问 哪些费用要计提 计提的话做到哪个科目里 哪些线下交 易又缺少哪些数据 等等 似乎我们这些被定义为不做账的财务分析一到结账的时候就 变成会计支持 ERP 上线后 不同模块间信息流输送频繁了 中间科目多了 各种子模 块产出的报表也多了 我们事业部财务人员为了确保经营分析的数据更有质量 需要做 很多 FSSC 人员不关注的数据核对清查工作 把不同表的总计对上 对不上要查原因 必要时还要找 FSSC 调账 反正结果就是 FSSC 的会计越来越 不懂 会计了 事业部 财务人员越来越 懂 会计了 改改变变的的实实质质 以上是我以前公司的会计职能从单一实体的会计科到服务多家实体的FSSC 的演变 上述种种变革说明 FSSC 是公司 专业化 财务管理模式 它在 ERP 的技术 流程的 变革中应运而生 它要求会计关注的是 业务循环 和从前端业务到后端财务的整个 流程步骤衔接的顺畅 而不再关注事后对单笔业务交易的会计记录 后者大部分可由 ERP 系统完成 这样 FSSC 的会计们处理交易到出财务报表的效率才会大幅提高 会计 职能的总人数才会减少 所以理解业务交易性质的职责在一定程度上落到了事业部财务 身上 因此 我一直认为没有会计经验的人是不宜直接去做财务计划分析的 因为没有会 计经验便不懂得自己分析依赖的数据的产出过程 以及何种数据是质量合格可供分析的 此外 在多实体集团企业内 ERP 的上线可以倒逼业务流程再造和标准化主数据 客观 上也降低了会计判断一笔交易如何做账的难度 因此 一个集团型企业若采取这种管理 模式 本来就是向财务职员传递一个信息 你不是 全才 你要有更 专业 的角 色定位 如果你在 FSSC 工作 你的目标就是效率和控制 而深入理解业务 支持经营 决策 那是事业部财务的职责 有人质疑建立 FSSC 以后会计越来越不懂做账 那么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否质量下降 抛开 ERP 系统上线前对各业务类型会计科目的预设是否恰当不谈 假设确实系统由于设 置不当出现记账错误 以上文中提到的 P2P 会计月末预提时不关心借方科目的情况为 例 谁更应该关心这些借方科目 费用 应该负责各部门预算的人最关心 固定资产 应该负责资本性支出预算的人最关心 存货 应该是工厂物流部门最关心 因此在一个 绩效考核体系全面严谨的公司 不需要会计去关心这些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 如果会 计或 ERP 系统记错了科目 自有人来关心和追着他调 但前提是这个绩效考核体系中指 标的计算口径必须与财务会计科目一致 这也是为什么先进企业的各业务部门绩效评价 和分析报告的编制常由财务部门负责的原因 所以FSSC 绝不是只和 ERP 系统和业务流 程标准化有关 想要提高效率的同时又不降低质量 需要加固或者提升其它某个管理 体系 它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 你你适适合合 F FS SS SC C 吗吗 说了这么多 我可以尝试挖掘一下什么人适合去FSSC 工作了 FSSC 做为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一种新兴模式 对于没有经验的会计新人来讲 做这种岗位缺乏对 会计分录 的直观认识 但如果对于之前有会计经验的人 特别是 在单一实体单位做过多 个会计岗或全盘账 来说 进入 FSSC 可以更系统地了解大型规 范的企业是如何自动化 标准化 高效率地管理所有业务循环 处理记录海量交易 最 终产出会计报表的 由于共享服务中心 ERP 系统是在全公司内广泛应用 在这种环境 负责多个实体的交易记录 会比原来在单一实体做会计对公司业务流程有更体系化的认 知 如果在单一运营实体做会计 就如同我原来工作的 那家美资工厂初期时财务部门 会计科的情形 每个 岗负责一个模块 或者财务系统上线模块不足以覆盖所有业务 很 多交易以及凡是子模块里错记 漏记的全在GL 里录入 而且业务部门的模块及其跟财 务系统的集成都很可能非常离散 但在世界先进企业的共享服务中心ERP 系统更具备 财务与业务无缝衔接 的特点 前端业务部 门每个步骤的操作 即使不产生会计分 录 例如建立物料代码或客户档案主数据 都会对最终财务系统的某个分录或某个分 析报表有影响 而且所有原始凭证都由 ERP 系统的操作触发并关联其他单据 在单一实体那种 不完整 的信息管理环境中 很多时候仍需要执行 事后控制 例如月末结账发现什么地方不对了 缺什么单了 才到业务部门索要 因此如果之前 有单一实体的会计经验 再到 ERP 管理成熟先进的公司的 FSSC 做会计 对这两种不同 成熟度的管理环境的比较认知会很明显 这种认知对于丰富财务管理知识本身就是一种 成长和积累 在 FSSC 工作的价值不是 象传统的制单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