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doc_第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doc_第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doc_第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doc_第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 新添加的题型 (共4题;共28分)1. (13分)(2011莆田)古诗文背诵。(1)问君何能尔,_。(陶渊明饮酒(其五)(2)天街小雨润如酥,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_ ,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_ , _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6)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7)杜甫望岳中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两句诗是:_ , _。(8)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_ , _。”(论语十则),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9)请你把所给诗句的最后一个字作为衔接句的第一个字,进行“古诗接力”(五言、七言均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_ , _。2. (5分)西游记具体写了四十来个故事。作者想像丰富,妙笔生花,许多故事给读者印象极深。请概述某一故事,并说说从中你受到的启示。 3. (5分)用下列词语写一句话。心惊肉跳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信心大增4. (5分)(2015山东菏泽)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以“留在 _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作家冯骥才在日历中写到:“记忆依靠载体。一个城市的记忆留在它历史的街区与建筑上,一个人的记忆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历上。”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5. (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飘(y)_澄净的音符优美地蹦跳着、流淌着,在我周围的空间里发出晶莹透明的回声。徐缓(yu)_扬、如歌如诉的琴声,轻轻(ku)_击听者的心,使人如历梦幻,眼前仿佛出现许多遥远而迷人的故事,你是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你在这些故事中(chng)_徉,在这些故事中飘飞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6. (5分)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 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_望其旗靡(曹刿论战)_轻寡人与(唐雎不辱使命_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_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_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7分)7. (27分)(2012宜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林清玄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这阕词,写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篙、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所以能深记这阕词,主要是爱极了最后的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那么,“清欢”是什么呢?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也不同于“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的落寞遗憾。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领略过千百种人生。可是,享受“清欢”就难了!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我们想在路边好好地散个步,可是人声车声不断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没有纯然安静的一刻。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不可得。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菜最大的特色。我们有时只想和朋友啜一盅茶,饮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约会的地方,即便是山中或海边。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秽和杂乱。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厅去乱唱一气,是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是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来: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一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明,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一分高雅。”此言极是。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注】因命题需要,本试卷所选文段均有删改,特此说明。(1)请从文中选择适当的词语或句子为本文命题。 (2)请参照前面的句子,在第自然段的横线上仿写一句话。 (3)请将下边句子中空缺的名词各归原位。备选名词:A身 B鼻 C耳 D舌句 子: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_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_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_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_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4)请用“清”组成三个不同的双音节词,来分别解释作者在第段中所向往的“清欢”具体指什么。“清欢”在第段中具体指_ , 在第段中具体指_ , 在第段中具体指_。 (5)清朝画家盛大士说:人“多一分机智”,即“少一分高雅”。难道说“机智”和“高雅”是彼此对立、互不相容的吗?请你说说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6)积累链接: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最后两句以飞旋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请你默写出这两句诗。 8. (3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美丽如初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 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 “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1)请在第段中找出,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的原因。(2)第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3)纵观全文,找出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4)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5)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6)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9. (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度已失期:估计B . 为天下唱:通“倡”,首发C . 陈胜佐之:辅佐D .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诈骗(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发闯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野芳发而幽香B . 扶苏以数谏故 广故数言欲亡C . 怅恨久之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 . 不以物喜 扶苏以数谏故(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译文:(那些)拥有土地的人笑着回答说:“你当雇工给人干活儿,怎么会富贵呢?”B .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译文:(他们)就在一块丝绸上用朱砂写上“陈胜王”的字样,并把它放置在别人捕到的鱼的肚子当中。C .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译文:攻打陈县时,陈的郡守、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领兵跟义军在城门口交战。D .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译文:现在如果把我们这支队伍冒充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部下),号召天下民众起义,(那么)该会有很多响应的人。(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涉世家选材精当,重点突出。详写起义的准备和发动过程,略写少时与人佣耕、起义军的发展壮大、农民政权的建立等B . 陈胜年轻时就有远大的抱负。他所说的“鸿鹄之志”,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来看,就是要反抗秦王朝的暴虐统治,摆脱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C . 陈涉世家一文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运动的实质,就是反抗资产阶级的压迫。D . 陈涉世家一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充分表现了陈胜的组织领导才干。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诗歌首联通过回忆,叙述了诗人_的遭遇。颔联采用_的写法,表现了诗人归来后看到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与洒脱。请结合划线诗句,试作简要赏析。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