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题一试题一 长度 温度的测量长度 温度的测量 一 实验目的 一 实验目的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 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并正确记录测 量结果 二 实验器材 二 实验器材 木制直尺1 分度值lmm 木制直尺2 分度值lcm 物理课本 实验用温度计 烧杯 1个 温水 抹布 三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三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评 分 标 准满分得分 1 检查器材 观察各刻度尺的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并记录 记录结果错 1 2 个扣 0 5 分 全错扣 1 分 1 分 2 用合适的 木制直尺测 物理课本长 1 选择合适的木制直尺 1 分 2 使尺的刻度线贴近贴近课本 尺与课本长边平行 1 分 3 使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课本长边的一端对 齐 然后观察另一端所对的刻度线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1 分 4 记录测量结果 要有数值和单位 1 分 4 分 3 检查器材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并记录1 分 4 用温度计 测水的温度 1 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 不 要碰到烧杯底或烧杯侧壁 1 分 2 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 续留在水中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 分 3 记录测量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1 分 3 分 5 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并复位1 分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监考教师 监考教师 得分 得分 试题一试题一 长度 温度的测量长度 温度的测量 学校 学校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 一 1 检查器材 木制直尺 1 的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木制直尺 2 的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 实验记录 物理课本长 二 实验用温度计的量程 分度值 水的温度 试题二试题二 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一 实验目的 一 实验目的 练习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二 实验器材 二 实验器材 铁架台 木质刻度尺 固定在铁架台上 分度值为1mm 弹簧测力计 量程 5N 分度值O 1N 细绳 滑轮 1个 钩码 5个 三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三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评 分 标 准 满 分 得 分 1 检查器材 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分度值 指针是否指零刻线 观 察并记录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 每个记录 0 5 分 1 分 2 测量钩码 的重力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所选钩码的重力 并记录 1 分 3 组装器材 检查刻度尺固定的是否牢固 将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作为动滑轮 使用 并把钩码挂在滑轮下面的挂钩上 1 分 4 测量拉力 钩码升高的 高度 绳端 移动的距离 1 将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子的自由端 观察钩码和绳端在刻度尺 上所对应的刻度 1 分 2 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待示数稳定后读出并记录拉 力的大小 可重复做直至能准确读取数据 1 分 3 再次观察钩码和绳端在刻度尺上所对应的刻度 并计算出钩 码上升的高度和绳端移动的距离并记录 1 分 3 分 5 计算机械 效率 根据公式和记录的数据 分别计算出有用功 总功和机械效率 3 分 6 整理器材 把器材轻放回原位 1 分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监考教师 监考教师 得分 得分 试题二试题二 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学校 学校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 一 1 检查器材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分度值 指针是否指零刻线 刻度尺的量程 分度值 试验 次数 钩码重 G N 钩码提升 的高度 h m 有用功 W有 J 拉力 F N 绳端移动 距离 s m 总功 W总 J 机械效 率 1 2 实验中应 拉弹簧测力计 试题三试题三 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一 实验目的 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二 实验器材 杠杆 分度值1cm 两端有调节螺母 支架 钩码 5 10个 标明每一钩码质 量为50g 三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评 分 标 准满分得分 1 检查器材 观察并记录杠杆上的分度值和每个钩码的质量 记录结果 每空 0 5 分 1 分 2 调节杠杆 平衡 把杠杆放在支架上 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 使杠杆在水平位 置平衡 1 分 3 测动力 阻力 动 力臂 阻 力臂 1 在杠杆支点两边挂不同数量的钩码 调节钩码的位置 使 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1 分 2 计算并记录动力 阻力 1 分 3 观察并记录动力臂 阻力臂 1 分 4 改变动力 阻力或动力臂 阻力臂 使杠杆重新在水平 位 置平衡 并记录数据 2 分 记录结果每空 0 5 分 5 分 4 总结实验 结论 1 计算并记录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1 分 记录 结果错一空扣 0 3 分 错三个以上不得分 2 总结并记录杠杆平衡条件 1 分 2 分 5 整理器材 将钩码放人盒内 杠杆从支架上取下放回原处 1 分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监考教师 监考教师 得分 得分 试题三试题三 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学校 学校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实验记录 1 检查实验器材 杠杆的分度值 每一个钩码的质量 2 记录实验数据及实验结论 实验次数 动力 N 动力臂 cm 动力 动力 臂 N cm 阻力 N 阻力臂 cm 阻力 阻力 臂 N cm 1 2 杠杆平衡的条件 杠杆平衡的条件 试题四试题四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 实验目的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二 实验器材 三支蜡烛 其中两支相同 火柴 平面镜 玻璃板 支座 刻度尺 白纸 污物瓶 桶 或 成套平面镜成像实验器 三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评 分 标 准满分得分 1 选用器材 能正确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1 分 2 实验探究 1 在桌上铺一张白纸 把玻璃板竖立在支座上 放在白纸 上 面 1分 2 点燃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记录蜡烛的位置 观察玻 璃 板后面出现的烛焰的像 并把手伸过去感知手上有无烛焰的像 1分 3 选另一支 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直到 蜡烛和像重合 记录像的位置 1分 4 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 的距离 做好记录 1分 5 用同样的方法改变蜡烛的位置 再进行观察 测量 做 好 记录 2分 记录结果每空0 5分 6 正确总结并填写实验结论 2 分 实验结论中三个空对 一个给 1 分 全队给 2 分 8 分 3 整理器材 探究完毕把器材放回原处 火柴梗放入污物瓶 桶 中 1 分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监考教师 监考教师 得分 得分 试题四试题四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校 学校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1 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实验次数第 1 次第 2 次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cm 2 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像与物体的大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试题五试题五 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 实验目的 观察凸透镜成像情况 二 实验器材 光具座 凸透镜 标明焦距10cm 凹透镜 标明焦距 光屏 蜡烛 固定在光 具座的左端 火柴 污物瓶 桶 三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评 分 标 准满分 得分 1 检查器材 正确识别凸透镜并记录凸透镜的焦距 1 分 2 在光具座上安 装 调试器材 将凸透镜 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 调节凸透镜 中 心 光屏中心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 分 2 分 3 观察物距大于 二倍焦距时的成 像情况 1 移动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 1 分 2 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明亮 清晰的像 观察并记录 成 像情况 1 分 2 分 4 观察物体在一 至二倍焦距之间 时的成像情况 1 移动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 1 倍焦距与 2 倍焦距之间 1 分 2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 清晰的像 观察并记录 成 像情况 1 分 2 分 5 观察物距小于 焦距时的成像情 况 1 移动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 1 分 2 移动光屏观察光屏上能否出现明亮 清晰的像 眼睛放 在光屏一侧 透过凸透镜观察并记录成像情况 1 分 2 分 6 整理器材 熄灭蜡烛 将仪器恢复原状 放回原处 火柴梗放人污物瓶 桶 中 1 分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监考教师 监考教师 得分 得分 试题五试题五 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观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校 学校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实验记录 1 检查器材 凸透镜的焦距 2 记录实验现象 物距范围 成像情况 放大或缩小 倒立或正立 实像或虚像 物距大于 2 倍焦距 u 2f 物距在 1 至 2 倍焦距之间 2f u f 物距小于焦距 u f 试题六 用天平称水的质量 一 实验目的 一 实验目的 用托盘天平称水的质量 二 实验器材 二 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 最大称量200g 感量 即标尺的分度值 O 2g 砝码 镊子 烧 杯二个 一大一小 并在小烧杯上注明其质量 水 不超过100g 三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三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评 分 标 准 满分 得分 1 检查器材 观察并记录天平的最大称量 感量 即标尺的分度值 砝 码 镊子是否齐全 记录结果中三个空对一个或两个给 0 5 分 全对给 1 分 1 分 2 调节天平 横梁平衡 1 把天平放在视线正前方的水平桌面上 砝码放在天平右 侧 左手制动天平 右手用镊子把游码拨到零刻线处 1 分 2 正视分度盘 左手制动天平 右手调节平衡螺母 直到 指 针指到分度盘中央或左右摆动幅度 格数 相等 1 分 2 分 3 观察并记 录烧杯的质量 观察小烧杯的质量 并记录 1 分 4 称烧杯和 水的总质 量 算出 水的质量 1 向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后 把小烧杯放到天平左盘中 1 分 2 用镊子向天平右盘加 减砝码 经估测 先放大砝码 后放小砝码 1 分 3 正视分度盘 左手制动天平 右手用镊子拨动游码 直 至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动格数相等 1 分 4 算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并记录结果 1 分 5 算出水的质量 并记录结果 1 分 5 分 5 整理器材 左手制动天平 右手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中 把游码拨回零 刻度线处 取下烧杯 将器材放回原处 1 分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监考教师 监考教师 得分 得分 试题六试题六 用天平称水的质量用天平称水的质量 学校 学校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1 检查器材 天平的最大量程是 感量 砝码 镊子是否齐全 2 记录数据 烧杯的质量 g 烧杯和水的质量 g 水的质量 g 试题七试题七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一 实验目的 一 实验目的 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二 实验器材 二 实验器材 长木板 弹簧测力计 量程5N 分度值O 1N 长方体木块 带槽 1个 钩码 5个 毛巾一块 三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三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评 分 标 准 满分 得分 1 检查器材 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分度值 指针是否指零刻线 记录结果对一个或两个给 1 分 全对给 2 分 2 分 2 探究滑动 摩擦力与压力 大小和接触面 粗糙程度的关 系 1 将木块放在长木板上 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大致 做匀速直线运动 拉力的方向大致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一 致 读出拉力的大小并记录 读数时 视线要与测力计的刻度 面板垂直 可重复做 直至能准确读出数据 2分 2 在木块上放上合适的钩码 重复上述操作 2分 3 保持压力大小不变 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重复上述实验 2分 6 分 3 整理器材 正确填写实验结论 并整理器材 所填写的结论每个结论1分 有一处错误该结论不得分 2 分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监考教师 监考教师 得分 得分 试题七试题七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学校 学校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 1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分度值 指针是否指零刻线 2 实验 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 实验 增加钩码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 实验 保持压力大小不变 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 3 实验结论 实验 说明了 在 相同的情况下 滑动摩擦力越 大 实验 说明了 在 相同的情况下 滑动摩擦力越 大 上述实验表明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和 有关 试题八试题八 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并计算密度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并计算密度 一 实验目的 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并计算固体的密度 二 实验器材 量筒1 量程lOOml 分度值为lml 量筒2 分度值为2ml或5m1 烧杯 水 用细绳拴好的适当大小的石块 或铁块 铝块 橡胶块等 标明被测物体的质量 三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评 分 标 准满分得分 1 检查器材 l 观察并记录量筒的量程及分度值 1 分 2 检查细绳拴石块是否牢固 观察标签 将石块的质量填 入 表格 1 分 2 分 2 测水的体 积 1 选择合适的量筒 并向量筒中倒人适量的水 读数 视 线 要与水的凹液面底部相平 1 分 2 记录水的体积 1 分 2 分 3 测水和石 块的总体积 1 手拿细绳 将石块轻轻放人量筒中 水能浸没石块且水 面 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 1 分 2 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 读数时 视线要与水的凹液面 底部相平 1 分 3 记录水和石块的总体积 1 分 3 分 4 计算石块 的体积 密度 1 计算石块的体积 并记录结果 1 分 2 计算石块的密度 并记录结果 1 分 2 分 5 整理器材 将石块从量筒中取出 将水倒回烧杯 将器材放回原处 1 分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监考教师 监考教师 得分 得分 试题八试题八 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并计算密度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并计算密度 学校 学校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实验记录 1 检查器材 量筒 1 的量程 分度值 量筒 2 的量程 分度值 2 记录数据 石块的质量 g 水的体积 cm 水和石块的总 体积 cm 石块的体积 cm 石块的密度 g cm 试题九试题九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一 实验目的 一 实验目的 会正确连接电路 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二 实验器材 二 实验器材 电压表 量程0 3V O 15V 电流表 量程 O O 6A 0 3A 待测电阻 约为10 开关 导线若干 导线 使用插片插头 电池组 二节干电池串联 滑动变阻器 电路图 三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三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评 分 标 准 满分 得分 1 检查器材 检查电压表 电流表的指针是否指零 确定并记录电压表 电 流表的所用量程及分度值 开关是否断开 记录结果中错一个扣 0 3 分 错 3 个以上不得分 1 分 2 按电路图 组装并检 查电路 按电路图将实物电路组装好 1 电压表接线柱接对 正负接线柱 量程都要接对 1 分 2 电流表接线柱接对 正负接线柱 量程都要接对 1 分 3 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 接线柱接对 所接线路与电路图对应 1 分 3 分 3 调节滑动 变阻器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1 分 4 调节测量 电压 电流 闭合开关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观察并记录电压表 电流表 的示数 1 分 1 分 5 调节测量 电压 电流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观察并记录电压表 电流表的示数 断开开关 1 分 1 分 6 计算电阻 并填写结论 1 计算并记录每次所测电阻的阻值 1 分 2 求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1 分 2 分 7 整理器材 使器材恢复原状 1 分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监考教师 监考教师 得分 得分 试题九试题九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学校 学校 班级 班级 姓名 姓名 1 检查器材 电压表所用的量程 分度值 电流表所用的量程 分度值 开关是否断开 2 记录数据 实验次数第 1 次第 2 次 电压 U V 电流 I A 电阻 R 3 结论 待测电阻的阻值大小为 试题十试题十 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一 实验目的 一 实验目的 会正确连接电路 会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二 实验器材 二 实验器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宠物医疗合同:宠物健康服务协议
- 2025版住宅小区围墙铁栅栏施工合同
- 2025电子商务平台会员积分管理与兑换合同
-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下第七章 溶液说课稿 (17份打包)
- 2017秋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4章同步说课稿:4.4.1遗传的物质基础
- 2025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全国)内能及内能的应用(第1期)解析版
- 蔬菜养护知识培训课件
- 编创 春天的声音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沪教版
- 2025年道路工程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新版PEP3下全册教案
- 肝损伤健康宣教
- 防火巡查记录表防火检查记录表
-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 通信工作危险源辨识预控
- 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进度和成果汇报课件
- 公墓建设规划方案设计
- 简单的逻辑学
- 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监督综合表
- 应届毕业生培训方案课件
- 2023柔性棚洞防护结构技术规程
- 浙江工业大学学生综合测评分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