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指导手册_第1页
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指导手册_第2页
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指导手册_第3页
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指导手册_第4页
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指导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国铁塔标准化建设管理丛书 3 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指导手册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分场景建设指导手册 v1 0v1 0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建设维护部建设维护部 II 前言 本丛书的编制目的 是通过标准化建设管理 做到高效率 低成本 高质量 打 造技术最好 成本最低 项目管理能力最强 素质能力最高的专业队伍 本手册介绍了大型场馆 交通枢纽 地铁 大型建筑物等场景的建设方案 明确 了上述各场景建设的如下内容 各类场景的覆盖范围及目标 各类场景的覆盖范围及目标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 重点关注的内容 重点关注的内容 本手册起草单位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手册供建设维护序列人员参考使用 不作为设计单位设计 施工单位施工的依据 I 目目 录录 一 常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式一 常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式 1 1 1 11 1室内分布系统主要器件室内分布系统主要器件 1 1 21 2无源分布系统无源分布系统 4 1 31 3有源分布系统有源分布系统 5 1 41 4泄漏电缆分布系统泄漏电缆分布系统 7 二 室内分布系统场景建设方案二 室内分布系统场景建设方案 8 8 2 12 1网络制式及频率网络制式及频率 8 2 22 2各通信系统间干扰分析各通信系统间干扰分析 9 2 3 多系统共建典型方案多系统共建典型方案 12 2 42 4大型场馆大型场馆 17 2 4 1 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 17 2 4 2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 20 II 2 4 3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 23 2 4 4 重点关注的内容 25 2 52 5交通枢纽交通枢纽 26 2 5 1 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 26 2 5 2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 28 2 5 3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 34 2 5 4 重点关注的内容 36 2 62 6地铁地铁 37 2 6 1 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 37 2 6 2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 38 2 6 3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 41 2 6 4 重点关注的内容 42 2 72 7大型建筑物大型建筑物 44 2 7 1 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 44 III 2 7 2 主要的室分系统建设方式 46 2 7 3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 51 2 7 4 重点关注的内容 52 2 7 5 造价分析 54 2 82 8典型案例典型案例 55 2 8 1 项目概况 55 2 8 2 组网方案 57 2 8 3 小区划分 58 2 8 4 干扰分析 67 2 8 5 系统扩展性 71 2 8 6 其它注意事项 72 1 一 常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式一 常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式 1 11 1 室内分布系统主要器件室内分布系统主要器件 类型类型外观举例外观举例类型类型外观举例外观举例 馈线 馈线 主要类型有 1 4 1 2 7 8 5 4 13 8 等馈线 最常用是 1 2 7 8 功分器 功分器 是等功率分 配器件 常见的有二 功分器 三功分器 四功分器等 泄漏电缆 泄漏电缆 是一种具有 优良导引辐射性能的传 输线 是一种开有八字 槽的同轴电缆 兼有普 通电缆和天线的作用 合路器 合路器 能将两个或 以上的信号合成一路 信号输出 分同频合 路器和多频合路器 2 耦合器 耦合器 一种非等功 率分配的功率分配器 件 作用是将信号不 均匀地分成 2 份 常 见的有 6dB 10dB 15dB 20 dB 30dB 和 40dB 等 POIPOI 是在多系统共 享分布链路中 将多 路移动信号下行合路 输出 接收上行信号 分路输出至相应接收 机的一种设备 类型类型外观举例外观举例 全向吸顶天线鞭状天线定向板状天线八木天线 天线天线 3 其它其它衰减器负载连接头 4 1 2 无源分布系统无源分布系统 分布系统分布系统无源分布系统无源分布系统项目项目参数描述参数描述 2W2W 50W50W 2 2 3 3 6 6 1010 20d20d B B 5 定义定义 通过耦合器 功分器 合路器等无源器件进行分路 经由馈线将信 号尽可能平均地分配到每一付分散安装在建筑物各个区域的低功率 天线上 从而实现室内信号的均匀分布 解决室内信号覆盖差的问 题 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故障率低 由于系统主要由一系列无源器件组成 几乎不存在器件 的故障 系统容量大 无源电分布系统的容量主要由信号源的载频数决定 由于所有的无源器件均具有较高的功率容限 很容易组成大容量的 室内分布系统 扩容也十分方便 优缺点优缺点 优点 分布系统无需供电 故障率低 系统扩展方便 扩容方便 缺点 信号源不加任何干放 覆盖范围有限 信信号号源源耦耦合合器器 耦耦合合器器 二二功功分分器器 三三功功分分器器 信信号号分分布布系系统统 合合路路器器 适用场景适用场景 1 应用于容量受限场景 如会展中心 体育场馆 交通枢纽等人员 密集区域 2 小范围区域覆盖 如宾馆酒店 超市等 建筑面积在 20000 平方 米以下 3 也适用于短距离 1000 米左右 的公路隧道 6 1 3 有源分布系统有源分布系统 分布系统分布系统光纤分布系统光纤分布系统项目项目参数描述参数描述 定义定义 传统光纤分布系统 传统光纤分布系统 由近端机 远端机和天馈线组 成 把基站直接耦合的射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利 用光纤传输到分布在建筑物各个区域的远端单元 再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经放大器放大后通过天 线对室内各区域进行覆盖 新型光纤分布系统 新型光纤分布系统 由接入控制单元 近端扩展单元 远端单元三部分组成 接入单元 从基站耦合射频信号 并转成数字射频信 号 通过光纤传至扩展单元 扩展单元 实现将接入单元传来的数字射频信号分路 并通过五类线或者网线传至多个远端单元 远端单元 实现系统射频信号的覆盖 远端单元采用 光纤复合缆直流供电或者 POE 供电 1 传统光纤分布系统 近近端端机机信信号号源源 远远端端机机 远远端端机机 远远端端机机 远远端端机机 主要主要 特点特点 服务范围大 有源设备能有效增加射频信号的功率 进一步扩大服务区域 工程实施方便 布线比同轴电缆方便 适合于远距离 信号传输 7 优缺点优缺点优点 该方式集成度高 节省远端安装空间 易协 调易安装 可连接更多的天线 覆盖范围更大 缺点 有源器件工作没有无源器件稳定 要维护的 点多 稳定性差 系统成本较高 由于干线放大器 一般都是带选放大的 在引入其他频段的信号源时 须在干线放大器等节点增加支路分别放大 系统的 兼容性较差 2 新型光纤分布系统 信信号号源源 信信号号源源 适用适用 场景场景 1 适用于布线复杂或者覆盖受限的场景 如大型的 宾馆酒店 商务楼宇 住宅楼宇 建筑面积在 60000 平方米以上 2 适用于中长距离 1000 米以上 的公路隧道 8 1 41 4 泄漏电缆分布系统泄漏电缆分布系统 分布系统分布系统泄漏电缆分布系统泄漏电缆分布系统项目项目参数描述参数描述 定义定义 泄漏电缆分布系统系统主要由泄漏电缆 功 分耦合器件组成 泄漏电缆属于无源器件 是一种特殊的同轴 电缆 既可用作信号的传输 又可代替天线 把信号均匀发射到自由空间 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信号覆盖均匀 信号源通过泄漏电缆把信号 传送到建筑物内各个区域 同时通过泄漏电 缆外导体上的一系列开口 在外导体上产生 表面电流 从而在电缆开口处横截面上形成 电磁场 把信号沿电缆纵向均匀地发射出去 和接收回来 优缺点优缺点 优点 信号覆盖均匀 缺点 造价高 适用场景适用场景 适用于隧道 地铁 高速电梯等天馈分布系 统难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9 二 室内分布系统场景建设方案二 室内分布系统场景建设方案 网络制式及频率网络制式及频率 10 2 22 2 各通信系统间干扰分析各通信系统间干扰分析 1 1 干扰分析 干扰分析 干扰主要包括杂散干扰 互调干扰 阻塞干扰 需重点关注的干扰如下 干扰主要包括杂散干扰 互调干扰 阻塞干扰 需重点关注的干扰如下 电信CDMA800二次谐波干扰联通FDD1800频段 电信FDD2100与电信FDD1800三阶互调影响2345 2370频段 尤其2360 2370干扰较大 移动F频段与联通FDD1800下行频率三阶互调干扰WCDMA上行频段 移动F频段与电信FDD1800下行频段三阶互调干扰移动F频段 联通FDD1800频段和电信FDD1800下行频段三阶互调干扰F频段 2 2 多系统共建干扰规避 多系统共建干扰规避 各个运营商对网络容量 覆盖方式 使用频谱等环节存在不同的需求 涉及到 的系统较多 共建时需特别关注多系统间 干扰问题 系统间干扰主要包括杂散干扰 阻塞 11 干扰 互调干扰 规避系统间干扰的主要方法包括 采用多系统接入 POI 采用高品质器件 提高端口隔离度 避免互调干扰 采用空间隔离 上下行分开或者干扰系统单独布放一路 2 2 各运营商频段引入建议 各运营商频段引入建议 运营运营 商商 引入系统引入系统频段频段 E E 频段频段 组合组合 F F 频段频段 组合组合 GSM900890 909 935 954MHz DCS18001710 1730 1805 1825MHz TD LTE F 频段 1880 1920MHz 移动 TD LTE E 频段 2320 2370MHz GSM900909 915 954 960MHz 12 E频段组合 包括移动 GSM900 DCS1800 TD LTE2300 联通 SDR DCS1800 FDD1800 联通WCDMA2100 电信 CDMA800 FDD2100 FDD1800 建议电信建议电信LTELTE优先优先采用采用2 1G2 1G频段 频段 LTE1 8GLTE1 8G频段频段预留预留 则可通过双缆实现 则可通过双缆实现MIMOMIMO双通道部署双通道部署干干 扰最小扰最小 F频段组合 包含移动GSM900 DCS1800 TD LTE1900 联通SDR DCS1800 FDD1800 联通WCDMA2100 电信CDMA800 FDD2100 FDD1800 DCS18001735 1745 1830 1840MHz LTE1 8G 1745 1765MHz 1840 1860MHz WCDMA1940 1955 2130 2145MHz CDMA800825 835 870 880MHz LTE1 8G1860 1875MHz 1765 1780 电信 LTE2 1G1920 1935MHz 2110 2125 13 F F频段干扰频段干扰只只能够通过能够通过更高更高互调抑制标准的互调抑制标准的POIPOI 150dBc 150dBc 实现 总部已完成 实现 总部已完成9 9口高品质口高品质POIPOI 产品开发 同时满足产品开发 同时满足E E频段及频段及F F频段组合使用需求 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多系统合路后各系频段组合使用需求 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多系统合路后各系 统均可正常工作 统均可正常工作 2 32 3 多系统共建典型方案多系统共建典型方案 1 1 多系统室内分布系统 多系统室内分布系统 项目项目使用场景使用场景方案示意图方案示意图 14 项目项目使用场景使用场景方案示意图方案示意图 单缆方案单缆方案 主要适用于合路的多 路信源互调干扰较小 或者可以规避的情形 TX RX TX RX P PO OI I TX RX 信源1 信源n 写字楼1层天线阵 写字楼2层天线阵 写字楼3层天线阵 写字楼4层天线阵 信 信源 源分 分布 布系 系统 统 15 项目项目使用场景使用场景方案示意图方案示意图 双缆方案双缆方案 LTELTE SISOSISO 对于只有 FDD 系统合 路的场景 室内分布 系统采用双路 一路 专用于发射 另一路 专用于接收 两路系 统间可通过空间隔离 在上行链路接收到下 行发射链路产生的三 阶互调产物大大减弱 RX RX P PO OI I 上上行行 RX 信源1 信源n 站厅RX天线阵 站台RX天线阵 站厅TX天线阵 站台TX天线阵 信信源源分分布布系系统统 TX TX P PO OI I 下下行行 TX 上上行行隧隧道道 下下行行隧隧道道 RX泄漏电缆 TX泄漏电缆 RX泄漏电缆 TX泄漏电缆 16 项目项目使用场景使用场景方案示意图方案示意图 双缆方案双缆方案 LTELTE MIMOMIMO 对于非 LTE 的 FDD 制 式 如 GSM CDMA DCS WCD MA 等系统 采用收发 分离 对于 LTE 制式 如 TDD LTE 和 FDD LTE 系统 可采用 MIMO 技 术 提高系统容量和 用户速率 TX RX RX TX RX RX P PO OI I 通通道道1 1 TX RX RX 信源1 信源n 写字楼1层通道1天线阵 写字楼2层通道1天线阵 写字楼3层通道1天线阵 写字楼4层通道1天线阵 信信源源分分布布系系统统 TX RX TX TX RX TX P PO OI I 通通道道2 2 TX RX TX 信源1 信源n 写字楼1层通道2天线阵 写字楼2层通道2天线阵 写字楼3层通道2天线阵 写字楼4层通道2天线阵 17 2 2 多系统共建典型方案 多系统共建典型方案 项目项目方案描述方案描述方案示意图方案示意图 2G 3G 4G 除 TD S 以外 所有频 率都接入 2G 3G 4G 都采用上下行分缆建设 MIMO 双通道布放时 需根据干扰分 析确定线缆数量 运营 商1分布式天馈系统 运营 商2 运营 商3 POI POI分布式天馈系统 无源分布无源分布 系统 三系统 三 家运营商家运营商 共建共建 采用总部标准 9 口 POI 进行合路 可抑制多系统干扰 2G 3G 采用上下行分缆 4G 采用合 缆 实现 MIMO 双通道 18 电信与联通共建 双缆建设 其中一路 2G 3G 4G 合 缆建设 另一路 4G 独占 采用高品质合路器 无源分布无源分布 系统 二系统 二 家运营商家运营商 共建共建 其它两家共建 采用 POI 设备 2G 3G 采用上下行分缆 4G 根据各系统间干扰分析考虑是否 引入 MIMO 有源分布有源分布 系统系统 采用光纤分布系统 有源分布系统多是采用射频信号放 大方式处理 会引入噪声 性能有 待观察 行业标准制定中 需建设独立监控 要考虑后续平滑接入综合网管 建议根据场景需求 运营商接受程 度进行试点 MAU MEU 接入单元 外接天线型 一体美化型 扩展单元远端单元 2G 3G LTE MIMO 2G 3G LTE MIMO LTE 3G2G 2G 3G LTE MIMO 路灯美化型 19 大型场馆大型场馆 2 4 12 4 1 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 类类 型型 代表场馆代表场馆场景特点场景特点外观外观覆盖范围覆盖范围数据需求数据需求 体体 育育 场场 国家体育 场 鸟巢 广东奥林 匹克体育中 心体育场 深圳大运 中心体育场 半开放式 主体为钢 筋混凝土结构 建筑 物举架高 内部空旷 隔断很少 无线传播 环境较好 场馆内用 户集中于看台区域 看台区的无线网络问 题一般表现为容量受 限 包括看台区 中 央草坪 仅开闭 幕式主场馆 贵宾区 贵宾接 待厅 会议室 包厢等 媒体 区 文字处理间 新闻发布厅等 交通层 功能房 双通道 MIMO 覆 盖区域 看台区 贵宾区 媒体区 中央草坪 20 类类 型型 代表场馆代表场馆场景特点场景特点外观外观覆盖范围覆盖范围数据需求数据需求 体体 育育 馆馆 深圳大运 中心体育馆 游泳馆 广州体育 馆 全封闭式 场馆内部 挑高 隔断较少 场 馆内用户集中于看台 区域 受室外宏站干 扰的程度较轻 看台 区同时兼有容量受限 和覆盖受限两种问题 设备层 无毒无 害的临时办公场 所 地下停车 场和所有非观光 电梯 单通道非 MIMO 覆 盖区域 交通层 功能房 设备层 地下停车 场和所有 非观光电 梯 21 类类 型型 代表场馆代表场馆场景特点场景特点外观外观覆盖范围覆盖范围数据需求数据需求 会会 展展 中中 心心 广州琶洲 会展中心 深圳会展 中心 主体多为钢筋混凝土 结构 内部用轻质墙 隔断分割成多个展位 此类场景建筑物举架 较高 内部空旷 无 线传播环境较好 用 户相对分散 展馆内 同时兼有干扰受限和 覆盖受限两种问题 包括展览区 休 息区 会议厅 地下停车场和所 有非观光电梯 双通道 MIMO 覆 盖区域 展览区 休息区 会议厅 单通道非 MIMO 覆 盖区域 地下停车 场和所有 非观光电 梯 22 2 4 22 4 2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 类型类型类型类型典型方案典型方案 无源无源 分布分布 系统系统 POI 无源分布系统方式 机房 根据规模选择若 干机房 分布系统 全部采用无 源分布系统 根据各系统干扰分析设 置分布系统通道数量 运营 商1分布式天馈系统 运营 商2 运营 商3 POI POI分布式天馈系统 MIMO 双通道区域 非 MIMO 区域 23 有源有源 分布分布 系统系统 采用光纤分布系统 机房 选择 1 2 个机房 分布系统 采用光纤分 布系统 未端再采用线 缆 类型类型方案描述方案描述案例案例 场馆看台 场馆看台面积很大 需根据 业务量预测进行小区划分 场馆看台可采用赋形天线进 行覆盖 赋形天线安装在场 馆顶棚的马道附近钢梁的位 置 以合适角度覆盖看台目 标区域 赋形天线安装在顶棚 的马道以及横梁上 24 场馆其他 区域 场馆其他区域如贵宾区 功 能房 地下停车场等可以将 普通定向壁挂天线或全向吸 顶天线覆盖 贵宾区 功能房等区域 对 于房间纵深超过 4 米的情况 建议天线进房间实现覆盖 天线的安装间距约为 10 16 米 会展中心 展厅 采用空间立体小区划分的形 式 通过垂直 水平两个方 面划分小区 通常采用普通定向壁挂天线 进行覆盖 天线可安装于顶 棚的横梁上 或者展览厅两 端的柱子上 其他区域如休息区 地下停 车场等可以将普通定向壁挂 天线或全向吸顶天线覆盖 壁挂 板状 天线 25 2 4 32 4 3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 项目项目方案描述方案描述 机房需求机房需求 及及 外电引入外电引入 体育场看台小区数量多 建议在环在环 场至少选取场至少选取 4 4 个分布均匀的位置用个分布均匀的位置用 于机房建设 于机房建设 会展中心则按照场馆规模选取机房 机房均匀分布各层靠近线槽或管井 的位置 机房面积机房面积 每个机房的面积建议 20 30 平方米左右 净高高于 2700 mm 机房承重机房承重 需满足所有通信设备承载要求 建议机房选用一层或地下室或承重好 又不容易水淹位置 天线安装天线安装 要求要求 需要报送所有安装在顶棚龙骨上的设备重量 并由专业人员评估赋形天线等设备的安装可靠性 以及抗风压能力 是否需要加装天线防坠落的保护措施 26 GPSGPS 安装安装 方式方式 GPS 天线必须安装在较空旷位置并保持垂直 GPS 天线上方 90 度范围内 或至少南向 45 度 应 无建筑物遮挡 同时 建议 GPS 天线应尽量远离周围尺寸大于 200mm 的金属物 1 5m 以上 在条 件许可时尽量大于 2m 每个机房至少需为每个运营商配置 1 套 GPS 天馈 并通过功分器实现同一运营商内部各个 BBU 的 GPS 接入需求 每个 GPS 天线安装位置必须隔离 1 5 米以上 线缆路由线缆路由 要求要求 线缆路由要求严格做到三线分离 即信号线 电源线 地线需按建筑物的三线路由设计要求进 行布放 线缆槽道线缆槽道 要求要求 场馆 体育馆内部的馈线线槽可利用原有场馆 体育馆的线槽 也可采用专用的线槽 线槽建 议大于 200 200 场馆展厅 体育馆看台的馈线安装要求有特殊要求 需按场馆或体育馆建设方 要求建设 27 2 4 42 4 4 重点关注的内容重点关注的内容 项目项目方案描述方案描述 GPSGPS 线缆路线缆路 由由 一般情况下 GPS 馈线的长度建议不超过 200 米 最长不超过 300 米 当超过 200 米但不超过 300 米时 需考虑中间增加 GPS 干放的安装及供电条件 线缆要求线缆要求 场馆要求不同专业分开 线缆一般要求安装在镀锌铁槽 外部传输光缆引至机房 机房通信设 备至各楼宇弱电井或楼道设备安装位置需贯通 接地要求接地要求无需重新建设地网 机房总地线排可连接至大型场馆的综合接地网 空调要求空调要求 空调室外机安装位置 空调室外机至主机冷气管长度不宜超 15 米 同时要考虑室外机散热及 主机排水 室外机要安装防盗笼并做好安全防护 天线安装天线安装上 下行天线采用单极化天线 空间间距约 1 5 米 28 2 42 4 交通枢纽交通枢纽 2 5 12 5 1 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 类型类型场景特点场景特点外观外观覆盖范围覆盖范围数据需求数据需求 机场机场 属开阔式封闭场景 其中航站 楼多采用钢结构 玻璃幕墙方式 穿透损耗较小 覆盖面积大 候机楼内人流量非常大 高端 用户较多 语音和数据业务需 求均较高 包括航站楼各功能 区域 停机坪等公 共活动区域 双通道 MIMO 覆盖区 域 航站楼的 VIP 候 机室 出票大厅 候 机厅 商业区域 安 检厅 员工办公室等 单通道非 MIMO 覆盖 区域 行李托运处 设备间 29 类型类型场景特点场景特点外观外观覆盖范围覆盖范围数据需求数据需求 火车火车 站站 汽车汽车 站站 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筋 混凝土结构外加玻璃幕墙 售 票处和候车室通常是一个比较 空阔的大空间 基本无阻挡 隔断 吊顶距离地面位置较高 用户人流量很大 语音和数据 业务需求高 节假日具有突发 性超高业务量 包括候车室与 VIP 区 售票处 行包 托运处 停车场等 公共区域 双通道 MIMO 覆盖区 域 候车室与 VIP 区 售票处等 单通道非 MIMO 覆盖 区域 行包托运处 停车场等 30 2 5 22 5 2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 类型类型类型类型典型方案典型方案 无源分无源分 布系统布系统 POI 无源分布系统方 式 机房 根据规模选择 若干机房 分布系统 全部采用 无源分布系统 根据各系统干扰分析 设置分布系统通道数 量 运营 商1分布式天馈系统 运营 商2 运营 商3 POI POI分布式天馈系统 MIMO 双通道区域 非 MIMO 区域 31 有源分有源分 布系统布系统 采用光纤分布系统 机房 根据规模设置 1 2 个机房 分布系统 采用光纤 分布系统 未端再采 用线缆 MAU MEU 接入单元 外接天线型 一体美化型 扩展单元远端单元 2G 3G LTE MIMO 2G 3G LTE MIMO LTE 3G2G 2G 3G LTE MIMO 路灯美化型 1 机场覆盖方案 机场覆盖方案 类型类型方案描述方案描述案例案例 值机值机 厅 厅 候机候机 厅厅 吊顶较低时可采用新型全向吸顶天线覆盖 吊顶较高 8 米以上 则使用定向板 状天线或赋形天线进行覆盖 32 行李行李 厅 厅 登机登机 连廊连廊 采用定向板状天线或定向壁挂天线覆 盖 房间 房间 商铺 商铺 VIPVIP 候候 机区机区 及办及办 公区公区 对于纵深较深的房间 有隔断的商铺 VIP 候机室及办公区 将全向吸顶天 线尽可能安装在房间内 采用暗装方 式 无法进入房间可安装在房间门口外吊 顶上 33 旅客旅客 捷运捷运 系统系统 采用对数周期天线或泄漏电缆覆盖 对数周期天线 在捷运系统路径上选 择天线安装位置 如连接两侧候机厅 的廊桥上 小功率覆盖车厢内部 泄漏电缆 类似地铁隧道 将电缆挂 装在捷运系统轨道侧面 与车窗等高 电梯电梯 采用定向壁挂天线安装在电梯井道内 主瓣方向朝上或者下覆盖 如不能在电梯井道内布放天线 可在电梯厅口布放定向吸顶天线 主瓣方向朝向电梯轿厢 如为观光电梯 在电梯厅口布放全向吸 顶天线即可 停机停机 坪坪 若无法通过宏站覆盖 可采用 RRU 拉远或室分外引结合美化天线兼顾覆盖 34 2 火车站 汽车站 类型类型方案描述方案描述案例案例 候车候车 厅 厅 售票售票 处处 吊顶较低时可采用新 型全向吸顶天线覆盖 吊顶较高 8 米以上 则建议使用定向板状 天线或赋形天线进行 覆盖 使用定向板状天线向 外辐射覆盖周边候车 区域 35 过道过道 进出站台的过道处 可采用全向吸顶天线 覆盖 铁路出入口过道天线 注意安放在铁路站台 斜坡出入口处 以便 过渡切换 站台站台 有的立体车站 室分需要覆盖站台 此区域一般比较空旷 穿透损耗比较小 突发性的高话务量 高流量比较平凡 该区域网络经常要和铁路的专网切换 覆盖很重要 一般采用壁挂天线覆盖 36 2 5 32 5 3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 项目项目方案描述方案描述 机房需求机房需求 大型国际航站楼一般要设置 2 3 个共享机房 小型航站楼一般设置 1 2 个共享机房 每个火车 站或汽车站一般设置 1 2 个共享机房 机房内应配有制冷空调设备或具备制冷空调安装条件 机房面积机房面积 机房面积建议在 20 30 平方 净高高于 2700 mm 机房承重机房承重 机房地面承重不低于 600 公斤 平方米 或加固可以满足承重要求 建议机房选用一层或地下室 或承重好 又不容易水淹位置 外电引入外电引入 要求一路不小于三类的市电电源 站内交流负荷按远期 30kW 考虑 GPSGPS 安装安装 方式方式 GPS 天线必须安装在较空旷位置并保持垂直 GPS 天线上方 90 度范围内 或至少南向 45 度 应 无建筑物遮挡 同时 建议 GPS 天线应尽量远离周围尺寸大于 200mm 的金属物 1 5m 以上 在条 件许可时尽量大于 2m 每个机房至少需为每个运营商配置 1 套 GPS 天馈 并通过功分器实现同一运营商内部各个 BBU 37 的 GPS 接入需求 每个 GPS 天线安装位置必须隔离 1 5 米以上 线缆路由线缆路由 要求要求 线缆路由要求严格做到三线分离 即信号线 电源线 地线需按建筑物的三线路由设计要求进 行布放 线缆槽道线缆槽道 要求要求 航站楼 车站的馈线线槽可采用专用的线槽 线槽建议 300mm 300mm 在小车站或过道 无法提 供专用线槽时 可以考虑与弱电共用线槽 38 2 5 42 5 4 重点关注的内容重点关注的内容 项目项目方案描述方案描述 机房位置选取机房位置选取 原则原则 交通枢纽设置的共享机房分布尽量均匀分布 机房尽量选取的平层中间位置 并且要求靠近线 井位置 RRU 就近安装于覆盖区域 可安装在弱电井或楼层的弱电房 覆盖 BBU 机房附近区域的 RRU 可 以统一安装于 BBU 机房中 GPSGPS 线缆路由线缆路由 一般情况下 GPS 馈线的长度建议不超过 200 米 最长不超过 300 米 当超过 200 米但不超过 300 米时 需考虑中间增加 GPS 干放的安装及供电条件 天线安装要求天线安装要求交通枢纽的天线安装于天花吊顶下方 上 下行天线采用单极化天线 空间间距约 1 5 米 空调要求空调要求 空调室外机安装位置 空调室外机至主机冷气管长度不宜超 15 米 同时要考虑室外机散热及主 机排水 室外机要安装防盗笼并做好安全防护 39 2 52 5 地铁地铁 2 6 12 6 1 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 类型类型场景特点场景特点外观外观覆盖范围覆盖范围数据需求数据需求 地铁地铁 地铁属开全封闭场景 用户 人流量很大 特别是上下班 的高峰期 具有非常高的突 发业务 包括站厅层 站 台层 设备层 地铁商业街 换 乘通道 区间隧 道等公共活动区 域 双通道 MIMO 覆盖区域 车站站厅 地铁商业 街等 单通道非 MIMO 覆盖区 域 区间隧道 站台 等 40 类型类型场景特点场景特点外观外观覆盖范围覆盖范围数据需求数据需求 站厅站台隧道 41 2 6 22 6 2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方式 整体方案整体方案案例案例 机房 每个车站设置 1 个机房 站厅 站台覆盖采用 POI 无源分布系统 通过全向 定向天线覆盖 隧道内断点可采用 POI 无源分布系统 也可选用光 纤分布系统 通过泄漏电缆覆盖 站厅优先采用 E 频段组合 隧道中国移动优先采用 F 频段 规避与 E 频段与警用 列控专网的干扰 42 类型类型方案描述方案描述案例案例 信源信源 采用 BBU RRU 分布式基站 在沿线 站点的通信机房内安装 BBU 设备 RRU 信源设备则与 POI 设备关联规 划 在站点通信机房或区间隧道中 安装以及接入 短距离隧道中间不放中继设备 较 长隧道中间增加有源设备作为中继 设备 站厅站厅 采用全向天线或定向天线覆盖 43 类型类型方案描述方案描述案例案例 站台站台 采用全向天线或定向天线覆盖 隧道隧道 采用泄漏电缆代替天线来发送和接 收无线信号 泄漏电缆通过电缆外导体的一系列 开口 在外导体上产生表面电流 从而在电缆开口处横截面上形成电 磁场 这些开口就相当于一系列的 天线 起到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作用 传输传输 传输接入的规划必须一次到位 前期需考虑各站点的成环及 BBU 与 RRU 之间的光纤需求 通常考 虑布放 2 条 96 芯以上的光纤 具体数量在设计阶段由传输和无线专业共同确定 44 2 6 32 6 3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 项目项目方案描述方案描述 机房需求机房需求 每个车站设置 1 个共享机房 净高高于 2700 mm 机房内应配有制冷空调设备或具备制冷空调安装条件 机房面积机房面积机房面积建议在 30 40 平方 净高高于 2700 mm 机房承重机房承重机房地面承重不低于 600 公斤 平方米 或加固可以满足承重要求 外电引入外电引入要求一路不小于三类的市电电源 站内交流负荷按远期 30kW 考虑 GPSGPS 安装安装 方式方式 GPS 天线必须安装在较空旷位置并保持垂直 GPS 天线上方 90 度范围内 或至少南向 45 度 应 无建筑物遮挡 同时 建议 GPS 天线应尽量远离周围尺寸大于 200mm 的金属物 1 5m 以上 在条 件许可时尽量大于 2m 每个机房至少需为每个运营商配置 1 套 GPS 天馈 并通过功分器实现同一运营商内部各个 BBU 的 GPS 接入需求 每个 GPS 天线安装位置必须隔离 1 5 米以上 45 线缆路由线缆路由 要求要求 线缆路由要求严格做到三线分离 即信号线 电源线 地线需按建筑物的三线路由设计要求进行布 放 线缆槽道线缆槽道 要求要求 站厅 站台的馈线线槽可采用专用的线槽 线槽建议 300mm 300mm 隧道内漏缆采用挂件安装 防雷接地防雷接地 方式方式 设备的接地系统必须采用联合接地方式 与地铁内通信专网等共用地网 2 6 42 6 4 重点关注的内容重点关注的内容 项目项目方案描述方案描述 机房位置选取机房位置选取 原则原则 各车站设置一个机房 用于安装各运营商的 BBU 传输设备 机房内 POI 等 机房尽量选取 靠近站台或站厅中间的位置 并且要求靠近线井位置 RRU 就近安装于覆盖区域 若 BBU 机房比较靠近覆盖区域中心 则覆盖站厅 站台的 RRU 可 以统一安装于 BBU 机房中 若 BBU 机房在覆盖区域一侧或离覆盖区域较远 则 RRU 需安装于 机房外尽量靠覆盖区域中心 隧道内 RRU 需安装于隧道断点处 并且与漏缆同一侧 46 GPSGPS 线缆路由线缆路由 一般情况下 GPS 馈线的长度建议不超过 200 米 最长不超过 300 米 当超过 200 米但不超 过 300 米时 需考虑中间增加 GPS 干放的安装及供电条件 天线安装要求天线安装要求 站厅 站台的天线安装于天花吊顶下方 上 下行天线采用单极化天线 空间间距约 1 5 米 隧道漏缆安装隧道漏缆安装 要求要求 泄漏电缆必须安装于弱电及信号线一侧 漏缆高度必须提前与地铁总设计方沟通 泄漏电 缆的高度建议位于列车车窗上沿与下沿高度之间 使得泄漏电缆的信号能够通过车窗辐射进入 列车 位于站台的区间的漏缆 由于站台一般有广告牌 所以上 下行通信漏缆通常分别安装于 广告牌上方和下方 公网漏缆与专用 警用漏缆的距离要求同上 47 2 62 6 大型建筑大型建筑物物 2 7 12 7 1 场景特点场景特点及覆盖目标及覆盖目标 类型类型特点特点外观外观覆盖范围覆盖范围数据需求数据需求 标志标志 性建性建 筑筑 标志性建筑也称地标性建筑 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象征 标志性建筑包括顶级写字楼 超五星级酒店 高端服务式公 寓 高档商场 旅游观光 国 际会议中心等功能综合性建筑 物 对语音或数据需求非常高 对 应裙楼区商场 购物区步行流 动性大 此类场景周围高楼林 立 无线传播环境复杂 且建 筑面积大 聚集着各种不同小 场景 建设难度大 党政机关楼宇可参考此类场景 星级酒店 写字楼 高端服务式公寓 高档商场 国际会 议中心 裙楼区商 场 购物区步行 停车场及电梯等公 共活动区域 双通道 MIMO 覆 盖区域 建筑的 写字楼 高端服 务式公寓 高档 商场 国际会议 中心等 单通道非 MIMO 覆盖区域 地下 停车场 电梯 设备层 48 类型类型特点特点外观外观覆盖范围覆盖范围数据需求数据需求 大型大型 宾馆宾馆 酒店酒店 大型宾馆酒店主要指四星级以 上宾馆酒店 宾馆酒店一般楼层较高 电梯 较多 低层为地下停车场 咖 啡厅 餐厅和会议室 高层为 客房 室内隔墙较多 双通道 MIMO 覆 盖区域 酒店的 大堂 会议室 餐厅 咖啡厅 单通道非 MIMO 覆盖区域 客房 地下停车场 电 梯 设备层 49 2 7 22 7 2 主要的室分系统建设方式主要的室分系统建设方式 1 1 整体规划解决方案 整体规划解决方案 类型类型方案描述方案描述案例案例 信源 覆盖方式一 POI 无源分布系统 采用 BBU RRU 分布式基站 BBU 设备统一安 装机房内 RRU 信源设备则与 POI 设备关联规划 在建筑物内合适弱电井或设备间安装以及接入 覆盖方式二 光纤分布系统 采用宏基站作为信源 信源及光纤分布系统 主控单元统一安装机房内 扩展单元及远端单元 设备关联规划 在建筑物内合适弱电井或设备间 安装以及接入 BBU 1 RRU 1 RRU n POI 分布系统 BBU n RRU 1 RRU n POI 分布系统 靠天面机房 一体化机柜 线井 小区1 小区2 50 整体方 案 方式一 POI 无源分布系统 对于单通道覆盖区域 采用 2G 3G 4G 收 发合缆方式 采用高品质 POI 150dBc 加 高品质器件满足干扰抑制 对于 MIMO 双通道覆盖的区域 优先引导 客户引入 E 频率组合 2G 3G 系统可采用收发 分缆方式 4G 采用收发合缆方式 若各运营 商接入频率为 F 频率组合 或者所有频率 应沟通明确租金与系统数量直接相关 如运 营商坚持应予以满足 采用标准 9 口 POI 双 缆方案 方式二 光纤分布系统 天线布放思路与覆盖方式一基本一致 但大宴会厅 会议室 大套间可以采用小功率一体化远端单元直接 覆盖 其余区域采用大功率室内分布型远端单元 无 源分布系统覆盖 51 2 2 覆盖方式 覆盖方式 类型方案描述案例 酒店大堂 会议室 餐 厅 咖啡厅 等公众区域 对于房间纵深超过 4 米的情况 建议天线进房间实现覆盖 天线布放间距约在 10 米左右 对于较为开阔的可视环境 全向天线覆盖半径建议为 10 16 米 客房 客房较大时 建议天线布放 在房间内 不能装进房间的 天线应安装在门口 窗户位 置 使天线尽量只穿透 1 堵 墙覆盖 天线密度建议 6 10 米 即 1 5 2 房间 五星级酒店建议 1 个房间布 放 1 副天线 52 写字楼等平 层覆盖 对于办公区 普通会议室 走廊 电梯厅适宜采用全向吸顶天线进行覆盖 靠近窗边信号容易泄漏区域采用定向天线从窗边往内打覆盖 吊顶超过 8 米的大堂 会议室适宜采用板状天线或壁挂天线覆盖 进深超过 10 米的开阔办公区 会议室 套房应将天线设置在房间内部 电梯按运行速度 分为低速电梯 V 1 0m s 中速电梯 1 0m s V 2 0m s 高速电梯 2 0m s V 4 0m s 超高速电梯 V 4 0m s 等四级 电梯覆盖 高速 超高速电梯 由于电 梯高速运行产生较大的风压 一般采用安全性相对较高的 泄漏电缆的覆盖方式 53 低速电梯及中速电梯 电梯一般使用板状定向天线 朝电梯厅方向进行覆盖 可 根据实际情况 3 5 层布放一 副天线 对于多部电梯并排的 不同 的电梯井内的天线应错开楼 层覆盖 使覆盖更全面 地下车库 地下车库是较为开阔的可视 环境 全向天线覆盖半径建 议为 10 16 米 54 2 7 32 7 3 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配套通用的建设模式 项目项目方案描述方案描述 机房需求机房需求 三家原有共享 1 个机房 一般选取靠天面的位置设置机房 用于安装各运营商的电源设备 传 输设备 ODF 架 POI 无线主设备的 BBU 及部分 RRU 机房地面承重不低于 600 公斤 平方米 或加固可以满足承重要求 净高高于 2700 mm 机房内应配有制冷空调设备或具备制冷空调安装条件 机房面积机房面积 机房面积建议 25 平方左右 净高高于 2700 mm 机房承重机房承重 机房地面承重不低于 600 公斤 平方米 或加固可以满足承重要求 外电引入外电引入 要求一路不小于三类的市电电源 站内交流负荷按远期 30kW 考虑 GPSGPS 安装安装 方式方式 GPS 天线必须安装在较空旷位置并保持垂直 GPS 天线上方 90 度范围内 或至少南向 45 度 应 无建筑物遮挡 同时 建议 GPS 天线应尽量远离周围尺寸大于 200mm 的金属物 1 5m 以上 在条 件许可时尽量大于 2m 每个机房至少需为每个运营商配置 1 套 GPS 天馈 并通过功分器实现同一运营商内部各个 BBU 55 的 GPS 接入需求 每个 GPS 天线安装位置必须隔离 1 5 米以上 线缆路由线缆路由 要求要求 线缆路由要求严格做到三线分离 即信号线 电源线 地线需按建筑物的三线路由设计要求进 行布放 馈线 光纤及电源线经走弱电井 杜绝走强电井及排水井 线缆槽道线缆槽道 要求要求 地下室馈线线槽需根据天线布点确定 一般要求大于 100 100mm 即可 弱电井建议采用走线架 如采用线槽要求 200 100mm 防雷接地防雷接地 方式方式 设备的接地系统必须采用联合接地方式 机房总地线排可连接至大楼综合接地网 2 7 42 7 4 重点关注的内容重点关注的内容 项目项目方案描述方案描述 机房位置选取机房位置选取 原则原则 机房位置应具备线缆引入的能力 以便外电 传输 分布系统信号线缆能引入机房 机房位 置优选靠近天面的房间 机房位置应防滴水 防强震 高温 防火 防机械损坏 无强电 强磁 强腐蚀性 56 机房尽量选取便于维护及发电方便位置 且尽量靠近线井位置 空调室外机安装位置 空调室外机至主机冷气管长度不宜超 15 米 同时要考虑室外机散热 及主机排水 室外机要安装防盗笼并做好安全防护 GPSGPS 线缆路由线缆路由 一般情况下 GPS 馈线的长度建议不超过 200 米 最长不超过 300 米 当超过 200 米但不超 过 300 米时 需考虑中间增加 GPS 干放的安装及供电条件 馈线布放要求馈线布放要求 馈线布放一律使用弱电井走线 杜绝使用强电井 避免使用风管或水管管井 在业主没要去 套管情况下 尽量不提套管布放 器件安装要求器件安装要求 各运营商的 RRU POI 等合路器件和远端单元 尽量安装在馈线走线的线井内 一般为挂墙 安装 安装位置应便于调测 维护和散热需要 确保无强电 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 有源设备一律不能安装天花内 主干功分器件尽量安装于弱电井 尽量避免安装于天花内 漏缆安装要求漏缆安装要求 泄漏电缆通常采用 7 8 泄漏电缆 泄漏电缆应安装在井道一侧中间位置 泄漏电缆的安装要保证足够的安全 泄漏电缆末端应加装八木天线或功率负载 57 天线安装天线安装 上 下行天线采用单极化天线 空间间距约 1 5 米 58 2 7 52 7 5 造价分析造价分析 由于各地各站点建设情况不同 方案千差万别等原因 室内分布系统的造价差别非常大 以下造价仅供参考 一家建设 三家共建 不含信源 备注 造价分析 单路 双路 单路 双路 59 标志性建筑每平方 米 元 5 8 10 15 8 15 12 25 60 2 82 8 典型案例典型案例 2 8 12 8 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 1 地铁 地铁 1 1 2 2 号线总体规划号线总体规划 总长约 64 9 公里 共设车站 48 座 其中 1 号线 22 座车站 2 号线 28 座车站 其中南关岭 站 西安路为换乘站 地铁一号线一期地铁一号线一期 含二期东段含二期东段 自姚家 经南关岭 至终点会展中心 约 18 公里 设隧道 15 条 车站 16 座 均为地下站 面积为 256135 平方米 地铁二号线一期 地铁二号线一期 自辛寨子 经西安路汇聚点 至终点东 海公园站 约 25 公里 设隧道 19 条 设车站 20 座 均为地下站 面积为 203328 平方米 不含汇聚点西安路 2 2 网络接入系统 网络接入系统 61 本系统需支持以下通信的语音和 或数据业务 接入室内覆盖系统的各系统的频段范围如下 下行下行上行上行 序号序号系统系统 频段 频段 MHzMHz 频段 频段 MHzMHz 1 电信 CDMA800 870 880825 835 2 移动 GSM900 930 954885 909 3 移动 DCS1800 1805 18301710 1735 4 联通 SDR 1830 18651735 1770 5 电信 FDD LTE 2 1 2110 21251920 1935 6 联通 WCDMA 2130 21651940 1975 7 移动 TD LTE E 2320 23702320 2370 8 移动 TD LTE F 1885 19151885 1915 9 电信 FDD LTE 预留 1865 18801770 1785 注 移动 TD LTE E 用于站厅 移动 TD LTE F 用于隧道 3 3 重点考虑的因素 重点考虑的因素 62 为确保本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和通信质量 需对以下问题进行了重点考虑 1 公网各系统间干扰问题 2 公网与列控系统 警用专网的干扰问题 3 切换问题 包括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在各小区间的切换 行人出入地铁站的切换 4 上下行平衡问题 5 系统兼容性问题 2 8 22 8 2 组网方案组网方案 整体方案整体方案区域区域方案描述方案描述 采用 POI 无源分布系统 上 下行分路覆 盖的方案 站厅 站台采用全向天线 定向天线 分布系统 隧道采用漏缆覆盖 1 POI 设计 按远期实现双通道 MIMO 的接入频段及端口需求设计 2 分布系统 全部采用无源分布系统 上 下行分路覆盖 隧道内功率不足采用新增 RRU 信源解决 站厅站厅 63 站台站台 3 机房 每个车站设置 1 个机房 用于 安装各运营商 BBU 设备 传输设备 电源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