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30分)1.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 , 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 , 钟鼓不修 , 子女不饬 , 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注】夏后伯启、有扈:古代人名。浅:狭,窄小。教:教化。张:乐器上弦。修:设置。饬:谨慎,恭敬。(1)文中“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中“善”的意思是_。 (2)下列对“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夏后伯启与有扈氏攻打甘泽却没有取得胜利,大臣们请求再次出兵攻打。B . 夏后伯启与有扈氏攻打甘泽却没有取得胜利,六位大臣请求再次出兵攻打C . 夏后伯启与有扈氏在甘泽作战却没有取得胜利,大臣们请求再次出兵攻打。D . 夏后伯启与有扈氏在甘泽作战却没有取得胜利,六位大臣请求再次出兵攻打。(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 (22分)(2017长沙)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了个题。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行九。幼与诸兄从先外祖滋生公读书,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馀,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宾从辄满座。吾母脱簪珥,治酒浆,盘罍间未尝有俭色。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选自(将士铨忠雅堂集)【注释】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先府君:指作者已逝去的父亲。囊箧萧然:这里是“钱物都用空了”的意思。 铨:作者将世铨自称。 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戚党:亲戚和乡党。 吟哦声:读书的声调。 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 扑之:责打我。(铨自指)(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家益落/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B . 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 . 先府君苟有过/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D . 听而后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2)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文言虚词的含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母授以礼记周记毛诗A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B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C . 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D .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隆中对)(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4)你如何评价母亲“垂涕扑之”的举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段中母亲的哪些行为举动是值得我们称赞的。3. (19分)阅读下面文言选段,按要求完成各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下面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 又何间焉(参与,动词)B . 必以信(相信,动词)C . 虽不能察(即使,连词)D . 公将鼓之(击鼓,名称活用为动词)(2)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B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C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D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B . 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C . 本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D . 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4)将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4.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西湖梦寻九溪在烟霞岭西,龙井山南。其水屈曲洄环,九折而出,故称九溪。其地径路崎岖,草木蔚秀,人烟旷绝,幽阒静悄,别有天地,自非人间。溪下为十八涧,地故深邃,即缁流非遗世绝俗者,不能久居。按志,涧内有李岩寺、宋阳和王梅园、梅花径等迹,今都湮没无存。而地复辽远,僻处江干,老于西湖者,各名胜地寻讨无遗,问及九溪十八涧,皆茫然不能置对。(节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阒(q):形容寂静。缁(z)流:僧徒,僧众。缁,黑色。僧尼多穿黑衣。(1)解释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不能久居_问及九溪十八涧_(2)翻译句子。 其水屈曲洄环,九折而出,故称九溪。(3)九溪十八涧景色天然,少有匠心,身临其境,尘襟为之一洗,更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受。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九溪十八涧是一处人迹罕见的世外之地? 5.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韩)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 , 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太史公日: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注】鞅鞅:闷闷不乐。绛、灌:指周勃、灌婴。血食:享受祭品。(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畏忌,嫉妒)B . 如我能将几何(将军)C . 臣多多而益善耳(更加)D . 何为为我禽(被)(2)对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B .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C .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D .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4)作者认为韩信招汉王嫉恨的关键原因是什么?文中主要写了哪两件事体现他的这种性格? 6.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勝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援疑质理_益慕圣贤之道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之所以最终有所成就是因为他刻苦学习。B .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难,来告诫马生要珍惜好的学习机会,刻苦学习。C . 作者向马生说这些话是因自己作为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有资格教训他。D . 本文讲的是马生作为一个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访作者,是作者告诫他要珍惜好的学习机会,不要像太学里的某些人一样,游手好闲。7. (12分)阅读下面两篇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长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_(2)或以钱币乞之_(3)不能称前时之闻_(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蒙辞以军中多务。 或以钱币乞之。B . 但当涉猎 但闻屏障中抚尺C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贤于材人远矣D . 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4)读了上面两篇短文,对于学习,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其中一篇短文谈谈。8. (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湖中人鸟声俱绝 _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是金陵人,客此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痴人“奇”在不顾天寒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B .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说明为一体。C .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深化意境,从侧面表现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D .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作者采用了宽视野,远镜头,营造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连成一片,白茫茫浑然难辨,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9.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四海之众,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殆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节选自汉书)【注】秉:执掌。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殆:大概。中人:中等资质的人。英俊:杰出人物。(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故虽有名马/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B . 食不饱,力不足/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C . 策之不以其道/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D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2处。 殆 开 之 不 广 取 之 不 明 劝 之 不 笃。(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陛下秉四海之众,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4)“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甲】文第一段的内容,说说文中末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5)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甲】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_;【乙】文用_的论证方法,强调_。10. (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 , 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 , 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 , 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注】虎丘:苏州名胜。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钩月矶:在虎丘山顶。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虽乘奔御风_属引凄异_尝秋夜坐钓月矶_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3)用“/”为下面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不 复 饮 酒 亦 不 复 谈 以 静 意 对 之(4)下列各组划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沿溯阻绝/哀转久绝B . 素湍绿潭/调素琴C . 惟闻女叹息/时闻风铎D . 欣然起行/然终不若山空人静(5)【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文章中各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11. (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游沙湖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注】庞安常:名安时,字安常,宋代蕲水人。世代从医,颇有名气。王逸少: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为年老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已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_溪水西流_下临兰溪_是日剧饮而归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A .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B . 以钱覆其口(卖油翁)C . 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D . 自康乐以来(答谢中中书)(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4)本文与记承天寺夜游都是苏轼贬官黄州时所写,记承天寺夜游写了两个“闲人”,本文写了两个“异人”,但两文所展露的作者的情感是一致的,请结合本文说说这种情感是什么。 12. (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乙)仪与苏秦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又有魏人公孙衍者,号曰犀首,亦以谈说显名。其馀苏代、苏厉、周最、楼缓之徒,纷纭遍于天下,务以辩诈相高,不可胜纪。而仪、秦、衍最著。孟子论之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扬子法言曰:或问:“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馀年,是夫?”曰:“诈人也。圣人恶诸。”曰:“孔子读而仪、秦行,何如也?”曰:“甚矣凤鸣而鸷翰也!”“然则子贡不为欤?”曰:“乱而不解,子贡耻诸。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或曰:“仪、秦其才矣乎,迹不蹈已?”曰:“昔在任人,帝而难之,不以才矣。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注:凤鸣而鸷翰:凤鸣,指凤凰打鸣、吟唱。鸷:凶猛的鸟,翰:指鸟的羽毛。资治通鉴周纪三周赧王五年(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词的含义。 必敬必戒 _富贵不能淫 _是恶足以为_圣人恶诸_(2)翻译下列句子。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3)(甲)文中“岂不诚大丈夫哉?”在(乙)文中表述为“岂不大丈夫哉!”,你觉得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 强烈,为什么? (4)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有哪些标准?(摘要原文即可) (5)近日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则微信,你觉得有没有道理;根据甲文请你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13. (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丙)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注】垩:,石灰(一说白色的土)。慢:通“墁”,玷污。(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意思。 请循其本 _非梧桐不止 _匠石运斤成风_(2)翻译下列句子。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3)请根据语境完成对话。 (小樱):感觉庄子和惠子关系挺好的呀,为什么惠子会担心庄子来拜访他呢?好朋友聚会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吗?(小华):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他们虽是好朋友,也会观点不同,理想不同呀。例如,他们一起在濠梁之上游玩,看鱼的心态不一样,庄子是_,而惠子客观理性。庄子把梁国宰相看作“_”(原文),由此看出庄子是一个_的人。而且惠子死后,庄子感叹“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还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_的人。(4)我们发现庄子里出现了许多我们熟悉的成语,结合课本和所学知识,你还能说出三个吗? (材料链接)材料一: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朝三暮四”材料二: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东施效颦”材料三: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贻笑大方”14.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白频洲五亭记(节选)白居易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 , 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后又数十载,萎芜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三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咸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时予守宫在洛,杨君寄书赍图,请予为记。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 , 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选自白居易集【注】霅(zh)溪:溪名。柳恽:人名。鞠:皆,尽 岫(xi):山峰。赍(j):送。滥觞: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牧舒:在舒州时做州牧(官职名)。(1)解释句子中划线词。 洲一名白蘋_花繁鸟啼之旦 _盖是境也_(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大 凡 地 有 胜 境 得 人 而 后 发 人 有 心 匠 得 物 而 后 开(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开水香之夕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B . 守柳恽于此赋诗云 货恶其弃于地也C . 乃疏四渠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 . 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策之不以其道(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意思。 游者相顾,咸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白居易在洛阳为官时,应好友杨君的盛情邀约而写的一篇“记”。B . “花繁鸟啼之旦,开水香之夕”一句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表现五亭景色之美。C . 作者将柳恽、颜真卿二人与杨君进行对比,意在对杨君进行褒扬。D . 文章记叙白频洲的由来,描写胜景,探求有此胜景的原因,叙议结合。(6)“记”这种古代文体通过记事、记物、写景来表达情感或见解。本文体现了白居易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15. (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选自世说新语)【注释】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1)为句中加下划线字选择最合适的义项。 原文义项正确选项尝月下戏A.曾经 B.经历 C.品尝,辨别滋味_若令月中无物A.好像 B.你 C.如果_不然A.的样子 B.这样 C.然而,可是 _(2)选出与“人语之曰”中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 . 学而时习之B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 . 曲肱而枕之D . 日月之行(3)翻译文中划线句。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4)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甲文和乙文均选自世说新语中的言语篇,请结合选文,说说谢道韫和徐孺子的回答有何共同的“妙处”? 16. (16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 , 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半导体封装载板与刚性印制板异质界面热膨胀系数失配引发的应力失效分析
- 医疗级光学刻度牌的量子点涂层技术突破与生物相容性争议
- 医疗AI诊断设备配套耗材标准化缺失引发的跨机构数据共享与质控危机
- 区块链技术赋能制版版权确权与防伪体系构建
- 动态负载下分布式能源分配的博弈模型构建难题
- 2025年度广东省茂名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度保定市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含答案)
- 车间班长安全培训
- 物流行业2025年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研究
- 家具配件厂报警响应流程管理规章
- GB/T 8295-2008天然橡胶和胶乳铜含量的测定光度法
- GB/T 19960.1-2005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 生产作业管理讲义
- 二年级上册《树之歌》优秀课件
-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初中音乐《快乐的女战士》《水草舞》课件
- 战现场急救技术教案
- 易制毒化学品岗位责任制度
- 气力输送计算
- 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 公共关系学授课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