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生物竞赛必备 水生生物汇总生物竞赛必备 水生生物汇总 浮游藻类介绍浮游藻类介绍 浮游植物 phytoplankton 是一个生态学概念 是指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 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 有些种藻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繁殖 使水体呈 现色彩 这一现象称为 水华 water bloom 有些藻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 形成 赤潮 red tide 一 藻类主要特征一 藻类主要特征 藻类是一群无胚 具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状体孢子植物 二 形态构造二 形态构造 藻类藻体形态多种多样 有单细胞体 群体 多细胞体 单细胞体种类大多营浮游生 活 为小型或微型藻类 藻体常为球形 椭球形 圆柱形 纺锤形 纤维形 新月形等 群体类型的种类常呈球状 片状 丝状 树枝状或不规则团块状 丝状体又可分为由单列 细胞组成的不分枝丝状体和呈有分枝的异丝性丝状体 分枝以侧面相互愈合而成盘状假薄 壁组织 藻体细胞结构都可分化为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部分 后者包括细胞质和细胞核 原生 质内有色素或色素体 蛋白核 同化产物等 三 藻类生殖方式三 藻类生殖方式 生殖是指由母体增生新个体的能力 也可称为繁殖 其生殖方式可分为 营养生殖 vegetative reproduction 细胞分裂是最常见的一种营养生殖 无性生殖 asexual propagation 通过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来进行生殖 即孢子生 殖 有性生殖 sexual propagation 有性生殖是由雄配子和雌配子结合成为一个合子 四 藻类的生活史四 藻类的生活史 藻类生活史包括 1 营养生殖型 2 无性生殖型 3 有性生殖型 4 无性和有性生殖混合型 4 种类型 五 分类五 分类 藻类在植物界属于低等植物 藻类学家一般将藻类共分 11 个门 其顺序如下 1 蓝藻门 Cyanophyta 2 金藻门 Chrysophyta 3 黄藻门 Xanthophyta 4 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 5 甲藻门 Pyrrophyta 6 隐藻门 Cryptophyta 7 裸藻门 Euglenophyta 8 绿藻门 Chlorophyta 9 轮藻门 Charophyta 10 褐藻门 Fhaeophyta 11 红藻门 Rhodophyta 浮游藻类一般多见于前八个门 轮藻 褐藻和红藻门主要是大型藻类 六 生态分布和意义六 生态分布和意义 一 生态分布 根据藻类生活环境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可分为三大生态类群 1 浮游藻类 Phytoplankton 又称浮游植物 2 底栖藻类 营固着或附着生活的藻类 3 流水中的藻类 由底栖和浮游的藻类组成能在急流中生活和繁殖 二 生态意义 1 藻类的渔业和工农业价值 2 藻类可作为水污染的指示生物 3 2 藻类的医药和食用价值 1 蓝藻门 蓝藻门 Cyanophyta 一 形态构造一 形态构造 1 细胞壁由纤维素 内层 和果胶质 外层 组成 细胞外有的具胶被或胶鞘 2 无色素体 色素均匀地散在细胞周围的原生质内 3 同化产物主要是蓝藻淀粉 Cyanophycean starch 4 无细胞核 只具核质而无核仁和核膜 属原核生物 称为蓝细菌 Cyanobacteria 5 繁殖方式主要为营养繁殖和孢子繁殖 未发现有性繁殖 可产生的孢子有 内生孢子 外生孢子 厚壁孢子 休眠孢子 藻殖孢 营养繁殖常见为细胞分裂 特殊为藻殖孢繁殖 二 生殖二 生殖 蓝藻类的繁殖方法在藻类中最简单 没有有性生殖 也没有具鞭毛的生殖细胞 通常 以营养细胞分裂为主 此外尚有段殖体 hormogonia 厚壁孢子 akinete 异形胞 hete rocysts 内生孢子 endospore 外生孢子 exospore 等 三 分类三 分类 蓝藻门下设一纲 即蓝藻纲 Cyanophyceae 也称粘藻纲 Myxophyceae 或裂殖藻纲 Schizophyceae 包括色球藻目 管胞藻目 瘤皮藻目 颤藻目 念珠藻目和多列藻目 包括色球藻目 管胞藻目 瘤皮藻目 颤藻目 念珠藻目和多列藻目 一 色球藻目 Chroococcales 细胞球形 卵形 圆柱形 纤维形等 单细胞种类较少 一般形成球状 平板状 团块状或立方形群体 群体中的细胞包被在共同的胶质衣鞘里 衣鞘常有层理 繁殖以细胞分裂为主 群体类型还能以碎裂解体而增殖 浮游或附在水中 其他物体上 是淡水中重要的浮游藻类 1 蓝纤维藻属 Dactylococcopsis 2 色球藻属 蓝球藻 Chroococcus 3 粘杆藻属 Gloeothece 4 聚球藻属 Synechococcus 5 平裂藻属 Merismopedia 裂面藻 6 腔球藻属 Coelosphaerium 囊球藻 7 束球藻属 Gomphosphaeria 楔形藻属 8 微囊藻属 Microcystis 微胞藻 二 颤藻目 Oscillatoriaceae 植物体为单列丝状体 无异形胞和厚壁孢子 段殖体的形 成及丝状体的裂断是颤藻类的主要繁殖方法 衣鞘厚或薄 质地均匀或有层理 透明或有 各种色彩 丝状体一般无分枝或形成交叉的相背的分枝或由于公共的胶质衣鞘的反复分叉 而成为复杂的分枝系 丝状体末端决不延长成为毛状 颤藻属 Oscillatoria 螺旋藻属 Spirulina 席藻属 Phormidium 胶鞘藻 鞘丝藻属 Lyngbya 束毛藻属 Trichodesmius 三 念珠藻目 Nostocales 本目主要由单列细胞所组成的丝状体 只有极少数为多列细 胞所组成 整个丝状体直径均匀一致 有的有基部和顶部的分化 即在丝状体的基部或中 段以后 其细胞的直径逐渐狭小 最后成为毛状体 或自丝状体中段处 向两端逐渐狭小 形成前后两端的毛 丝状体宜或作规则或不规则地蛹旋绕曲 胶质鞘有的十分 水化 有的十分坚固 透明无色或呈种种色彩 质地匀一或有层理 异形胞的存在为本目主要特征之一异形胞的存在为本目主要特征之一 少数种属无异形胞 异形胞在藻丝上的位置各不 相同 但一定的种属其位置十分稳定 繁殖方法有丝状体的断裂 段殖体和厚壁泡子 细胞 分裂仅为丝状体长度的增长 拟鱼腥藻属 Anabaenopsis 拟项圈藻 鱼腥藻属 Anabaena 项圈藻 念珠藻属 Nostoc 尖头藻属 Raphidiopsis 束丝藻属 Aphanizomenon 蓝针藻 3 四 生态分布及意义四 生态分布及意义 2 金藻门 金藻门 Chrysophyta 一 形态构造一 形态构造 1 多数金藻为裸露的运动个体 具二条鞭毛 个别具一条或三条鞭毛 有些种类在表 质上具有硅质化鳞片 小刺或囊壳 有些种类含有许多硅质 钙质 有的硅质可特化成类 似骨骼的构造 2 光合色素有叶绿素 a c 胡萝卜素 此外还有副色素 这些副色素总称为金藻 素 phycochrysin 色素体 1 2 个 片状 侧生 3 贮存物质为白糖素和油 白糖素又称白糖体 为光亮而不透明的球体 常位于细胞 后端 4 细胞核一个 具鞭毛的种类 鞭毛基部有 1 2 个伸缩泡 二 生殖二 生殖 三 分类三 分类 本门常设金藻纲 Chrysophyceae 一纲 可分 5 个目 即金 胞 藻目 根金藻目 金金 胞 藻目 根金藻目 金 囊藻目 金枝藻目和金球藻目五个目 囊藻目 金枝藻目和金球藻目五个目 1 金胞藻目 Chrysomonadales 又称金鞭藻目 金藻目 具鞭毛能运动 单细胞或定形群体 细胞裸露或外具硅质 钙质的鳞片或囊壳 钙板金藻属 Gephyrocapsa 鱼鳞藻属 Mallomonas 锥囊藻属 Dinobryor 单鞭金藻属 Chromulina 棕鞭藻属 Ochromonas 黄群藻属 Synura 等鞭金藻属 Isochrysis 硅鞭金藻属 Distephanus 三毛金藻属 Prymnesium 2 金囊藻目 Chrysocapsales 金囊藻 3 根金藻目 金钟藻 四 生态分布及意义四 生态分布及意义 金藻类多分布于淡水中 大多生活在透明度较大 温度较低 有机质含量低的水体中 3 黄藻门 黄藻门 Xanthophyta 一 形态构造一 形态构造 1 体制 黄藻植物体有单细胞 群体 多细胞丝状体和多核管状体 2 细胞壁 黄藻类的细胞壁主要成份是果胶化合物 有的种类含有少量的硅质和纤维 质 少数种类细胞壁含有大量的纤维素 单细胞或群体的细胞壁 多数由 形的二节片 套合而成 丝状体或管状的细胞壁 由 H 形的二节片套合而成 个别种类细胞壁无节片构 造 3 色素和色素体 黄藻的光合作用色素主要成份是叶绿素 a c e 胡萝卜素和叶 黄素 无叶绿素 b 叶绿素 c 也大为减少 同时也缺乏墨角藻黄素这一辅助色素 黄藻死 体含叶绿素 e 色素体 1 个或多个 盘状 片状 少数带状或杯状 呈黄绿色或黄褐色 4 同化产物 贮存物质为油滴及白糖素 5 运动的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 具 2 条不等长鞭毛 长鞭毛约为短鞭毛的 4 6 倍 长鞭 毛上有发达的侧生细毛 4 二 生殖二 生殖 三 分类三 分类 黄藻门包括黄藻纲 Xanthophyceae 和绿胞藻纲 Chloromonadaphyceae 黄藻纲常见有异黄藻纲常见有异 丝藻目和异球藻目 绿胞藻纲仅有绿胞藻目 丝藻目和异球藻目 绿胞藻纲仅有绿胞藻目 一说 一说 6 6 目 目 一 黄藻纲 1 异球藻目 Chrysomonadales 植物体为单细胞 定形或不定形群体 细胞壁由相等或不 相等的 2 个 形节片套合而成 少数种类无节片结构 色素体 1 至多个 细胞核 1 至多个 1 拟气球藻属 Botrydiopsis 2 异胶藻属 Heterogloea 3 海球藻属 Halosphaera 4 黄管藻属 Ophiocytium 2 异丝藻目 Chrysocapsales 黄丝藻属 Tribonema 二 绿胞藻纲 植物体为单细胞的鞭毛藻类 无真正的细胞壁 外层只有柔嫩的周质 因此能变形 光合作用色素有叶绿素 a 一胡萝卜素和三种叶黄素 绿胞藻目 膝口藻属 Gonyostomum 四 生态分布及意义四 生态分布及意义 4 硅藻门 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 一一 形态结构 形态结构 植物细胞壁富含硅质 硅质壁上具有排列规则花纹 点纹 线纹 孔纹 肋纹 细胞 壁无色 透明 细胞壁的构造像一个盒子 分为上壳和下壳 二 生殖二 生殖 硅藻类的生殖有营养生殖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三种方式 营养生殖 复大孢子 复大孢子的形成方式有无性和有性两种 三 分类三 分类 根据壳的形状和花纹排列方式 硅藻门分成 2 个纲 中心硅藻纲 Centriae 和羽纹硅藻 纲 Pennatae 中心硅藻纲分为圆筛藻目 根管藻目和盒形藻目 羽纹硅藻纲分为无壳缝目 中心硅藻纲分为圆筛藻目 根管藻目和盒形藻目 羽纹硅藻纲分为无壳缝目 双壳缝目 管壳缝目 单壳缝目和短壳缝目 双壳缝目 管壳缝目 单壳缝目和短壳缝目 一 中心硅藻纲 花纹辐射对称排列 细胞圆盘形 圆柱形或三角形 多角形等 细胞外面常有突起和 刺毛 没有壳缝或假壳缝 不能运动 中心硅藻大多分布海水中 淡水种类很少 本纲分 成三个目 1 圆筛藻目 Coscinodiscales 单细胞 或以壳面相连成链状或靠胶质丝连成链状 或埋于胶 质内 细胞常为圆形 鼓形或圆柱形 透镜形等 横断面圆形 壳缘平滑 有的种类壳缘 具小刺 常见属直链藻属 Melosira 圆筛藻属 Coscinodiscus 小环藻属 Cyclotella 海链藻 属 Thalassiosira 指管藻属 Dactyliosolen 冠盖藻属 Stephanopyxis 辐杆藻属 Bacteriastrum 漂流藻属 Planktoniella 娄氏藻属 Lauderia 凸盘链藻属 骨条藻属 Skeletonema 细柱藻属 Leptocylindrus 环毛藻属 Corethron 2 根管藻目 Rhizosoleniales 细胞壳面大多椭圆形 少数圆形 贯壳轴伸长而呈管状 常 有各种形状的间生带 壳面突起呈半球形 锥形 斜锥形等 末端常有小刺 常见属根管 藻属 Rhizosolenia 3 盒形藻目 Biddulphiales 单细胞或形成链状群体 细胞形状像一袋面粉或小盒子状 各 角隅常有突起 有的还具小刺 壳面椭圆形或多角形 大部分在海洋中营浮游生活 有的 种类能分泌胶质 营回着生活 淡水种类极少 常见属角毛藻属 Chaetoceros 半管藻属 5 HeMIaulus 四棘藻属 Atthetas 弯角藻属 Eucampia 盒形藻属 Biddulphia 双尾藻属 Ditylum 三角藻属 Triceratium 二 羽纹硅藻纲 1 无壳缝目 脆杆藻 针杆藻 星杆藻 平板藻 等片藻 2 双壳缝目 双眉藻 桥弯藻 异极藻 布纹藻 羽纹藻 舟形藻 3 管壳缝目 波纹藻 双菱藻 4 单壳缝目 卵形藻 曲壳藻 5 短壳缝目 短缝藻 四 生态分布和意义四 生态分布和意义 1 硅藻的饵料意义 硅藻的饵料意义 2 常见赤潮硅藻简介 常见赤潮硅藻简介 3 硅藻的工业价值硅藻的工业价值 5 甲藻门 甲藻门 Pyrrophyta 一 形态构造一 形态构造 1 体制 甲藻为单细胞 少数为丝状体或单细胞连成的各种群体 2 形态 具 2 条鞭毛 可运动 细胞呈球形 卵形 针形至多角形等 有背腹之分 背腹扁平或左右侧扁 细胞前后端有的具角状突起 有些种类细胞可连成群体 3 细胞壁构造 纵裂甲藻类 细胞壁由左右二片组成 无纵沟和横沟 横裂甲藻类 细胞裸露或具纤维素细胞壁 细胞壁由许多小板片组成 板片有时具角 刺或乳头状突起 板片表面常具孔纹 大多数种类具一条横沟和一条纵沟 二 生殖二 生殖 三 分类三 分类 仅一纲甲藻纲 Pyrrophyceae 下分为横裂甲藻亚纲 Dinokontae 和纵裂甲藻亚纲 Desmokontae 纵裂甲藻亚纲分为纵裂甲藻目和原甲藻目 横裂甲藻亚纲分纵裂甲藻亚纲分为纵裂甲藻目和原甲藻目 横裂甲藻亚纲分 5 5 个目 最重要个目 最重要 的是多甲藻目 的是多甲藻目 多甲藻目 薄甲藻属 Glenodinium 多甲藻属 Peridinium 角藻属 Cranium 四 生态分布及意义四 生态分布及意义 甲藻同硅藻一样 也是海洋小型浮游动物的重要饵料之一 某些甲藻是形成赤潮的主 要生物 对渔业危害很大 6 隐藻门 隐藻门 Cryptophyta 一 形态构造一 形态构造 隐藻为单细胞 大部分种类细胞不具纤维素细胞壁 细胞外有一层周质体 柔软或坚 固 多数种类具有鞭毛 能运动 细胞长椭圆形或卵形 前端较宽 钝圆或斜向平截 有 背腹之分 侧面观背面隆起 腹面平直或凹入 前端偏于一侧具有向后延伸的纵沟 有的 种类具有 1 条口沟 自前端向后延伸 纵沟或口沟两侧常具有多个棒状的刺丝泡 鞭毛 2 条 略等长 自腹侧前端伸出或生于侧面 6 隐藻的光合作用色素有叶绿素 a c 胡萝卜素等 还有藻胆素 色素体 1 2 个 大型叶状 隐藻的颜色变化较大 多为黄绿色 黄褐色 也有蓝绿色 绿色或红色的 有 的种类无色素体 藻体无色 隐藻的贮存物质为淀粉 无色种类具有 1 个大的白糖素 含 有淀粉粒 二 生殖二 生殖 三 分类三 分类 此门仅此门仅 1 纲 隐藻纲纲 隐藻纲 Cryptophyceae 分 科 我国记载仅 分 科 我国记载仅 1 科 科 隐鞭藻科 Cryptomonadaceae 单细胞 细胞不对称 有背腹之分 具 2 条鞭毛 多数 种类具色素体 少数无 具纵沟和口沟 刺丝泡位口沟处或细胞周边 1 蓝隐藻属 Chroomonas 2 隐藻属 Cryptomonas 3 红胞藻属 Rhodomonas 4 缘胞藻属 Chilomonas 5 蓝胞藻属 Cyanomonas 四 生态分布及意义四 生态分布及意义 隐藻在海洋浮游生物群落中占有一定地位 隐藻喜生于有机物和氮丰富的水体 隐藻 是水肥的标志 7 裸藻门 裸藻门 Euglenophyta 一 形态构造一 形态构造 多数裸藻为单细胞 具鞭毛的运动个体 仅少数种类具胶质柄 营固着生活 细胞呈 纺缍形 圆柱形 卵圆形等 细胞裸露 无细胞壁 细胞质外层特化为表质 表质较坚硬 的种类 细胞可保持一定形态 表质柔软的种类 细胞常会变形 表质光滑或具纵行 螺 旋形的线纹 点纹或肋纹 有的种类细胞外具囊壳 囊壳常因铁质沉淀多少 而呈现不同 的颜色 囊壳表面或光滑无纹饰或常具各种纹饰 裸藻细胞构造较复杂 细胞前端由胞口与外界相通 胞口下狭形颈部为胞咽 胞咽下 方膨大为贮蓄泡 贮蓄泡周围有 1 至几个伸缩泡 有些无色素的种类 胞咽附近有呈棒状的杆状器 鞭毛 1 条或 2 条 罕为 3 条 有的种 类细胞前端具一桔红色眼点 多数种类无眼点 裸藻的色素有叶绿素 a b 和 胡萝卜素等 植物体大多呈绿色 少数种类具特殊 的裸藻红素 Euglenarhodine 植物体呈血红色 色素体形状一般为盘状 片状或星芒状 蛋白核或有或无 贮存物质为副淀粉 裸藻淀粉 有些种类也有脂肪 副淀粉是一种遇碘不变色的非水 溶性多糖类 反光性很强 具同心层理结构 有球形 盘形 环形 杆形或其它形状 二 生殖二 生殖 三 分类三 分类 仅 1 纲裸藻纲 Euglenopbyceae 下设 1 1 目裸藻目目裸藻目 EuglenalesEuglenales 根据色素体 眼点 杆状器等基部构造以及营养方式 可分为 4 科即裸藻科 Euglenaceae 柄裸藻科 Colaciaceae 变胞藻科 Astasiaceae 和袋鞭藻科 Peraremaceae 一说 一说 2 2 目 目 裸藻目 裸藻 扁裸藻 囊裸藻 柄裸藻目 柄裸藻属 四 生态分布及意义四 生态分布及意义 裸藻类主要分布淡水水体 多喜欢生活在含有机物质丰富的静水小水体中 在阳光充 足的温暖季节 常大量生殖 7 8 绿藻门 绿藻门 Chlorophyta 一 形态构造一 形态构造 1 绝大多数都有细胞壁 细胞壁内层为纤维素 外层为果胶质 表面平滑 或具颗粒 孔纹 瘤 刺毛等构造 细胞核一个 少数种类多个 具核仁和核膜 2 色素成分与高等植物相似 有叶绿素 a b 叶黄素和 胡萝卜素和 胡萝卜素 叶绿素占优势 因而植物体呈绿色 故名绿藻 色素位于色素体内 色素体形态多种 有 盘状 杯状 星状 带状和板状等 且常具一至多个蛋白核 色素体和蛋白核的形状 数 目和排列方式常为分类的依据 3 同化产物为淀粉 呈颗粒状 4 运动的细胞常具二条顶生 等长的鞭毛 少数为 4 条 极少数为 1 6 或 8 条 有的 生殖细胞具一轮顶生的鞭毛 在鞭毛着生的基部 一般都具有二个伸缩泡 眼点一个 橘 红色 位于细胞的前部侧面 绿藻种类多 体型复杂 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单细胞类型 如衣藻 小球藻 2 群体类型 如空球藻 盘星藻 3 胶群体类型 胶囊藻 4 丝状体类型 水绵 刚毛 藻 5 膜状体类型 石莼 浒苔 6 异丝体类型 毛枝藻 7 管状体类型 松藻 二 生殖二 生殖 有营养繁殖 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3 种 细胞分裂是常见的繁殖方式 此外还有游泳 孢子 似亲孢子等 有性生殖除同配 异配和卵式生殖外 还有接合生殖 三 分类三 分类 分为两个纲 即绿藻纲 Chlorophyceae 和接合藻纲 Conjugatophyceae 绿藻纲种类能运 动细胞和生殖细胞具鞭毛 能游动 有性生殖为同配 异配和卵配 但不为接合生殖 接 合藻纲的种类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均无鞭毛 不能游动 有性生殖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接合 生殖 由营养细胞形成可变形的配子相接合 产生接合孢子 绿藻纲常见有团藻目 四孢绿藻纲常见有团藻目 四孢 藻目 绿球藻目 刚毛藻目 鞘藻目 丝藻目和管藻目藻目 绿球藻目 刚毛藻目 鞘藻目 丝藻目和管藻目 7 个目 接合藻纲包括鼓藻目 双个目 接合藻纲包括鼓藻目 双 星藻目和中带藻目星藻目和中带藻目 3 个目 个目 一 绿藻纲 Chlorophyceae 1 团藻目 Volvocales 团藻目是绿藻门中唯一的营养细胞具鞭毛并能活泼运动的一目 团 藻目种类很多 几乎都是淡水产 1 衣藻属 Chlamydomonas 2 红球藻属 Haematococcus 3 塔胞藻属 Pyramidomonas 4 盘藻属 Gonium 5 杂球藻属 Pleodorina 6 绿梭藻属 Chlorogonium 7 扁藻属 Platymonas 8 卡德藻属 Carteria 9 空球藻属 Eudorina 10 团藻属 Volvox 11 盐藻属 Dunaliella 12 翼膜藻属 Pteromonas 13 桑椹藻属 Pyrobotrys 14 实球藻属 Pandorina 2 四孢藻目 Tetrasporales 常见属四孢藻属 Tetraspora 球囊藻属 Sphaerocystis 胶囊藻属 Gloeocystis 和四集藻属 Palmella 3 绿球藻目 Chlorococcales 本目细胞的形态变化很大 圆形 长形 柱形 针形 多角 形等等 单细胞体或由一定或不定数目细胞结合成星形 球形 空心球形 平板状等群体 8 绝大多数的种类细胞是单核的 色素体一个杯状或盘状多个 侧生 细胞壁上常生有各种 突起和刺或胶质物等 这些都是适于浮游生活的细胞结构 本目主要特征在于缺乏营养细 胞的分裂作用 而以动孢子或不动孢子 往往是似亲孢子 进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率如 有存在时是同配 异配或卵配 1 小球藻属 Chlorella 2 四角藻属 Tetraedron 3 微绿球藻属 Nannochloris 4 蹄形藻属 Kirchneriella 5 绿球藻属 Chlorococcum 6 月牙藻属 Selenastrum 7 小椿藻属 Characium 8 弓形藻属 Schroederia 9 纤维藻 Ankistrodesmus 10 网球藻 Dictyosphaerium 11 盘星藻属 Pediastrum 12 卵囊藻属 Oocysti 13 四球藻属 Westella 14 集星藻属 Actinastrum 15 栅藻属 Scenedesmus 16 微芒藻属 Micractinium 17 十字藻属 Crucigenia 18 水网藻属 Hydrodictyon 19 空星藻 Coelastrum 4 刚毛藻目 Cladophorales 常见属有刚毛藻属 Cladophola 基枝藻属 Basicladia 5 鞘藻目 Oedogoniales 常见种类有鞘藻属 Oedogonium 6 丝藻目 Ulotrichales 常见种类有浒苔属 Enteromorpha 礁膜属 Monostroma 石莼属 Ulva 溪菜属 Prasiola 毛枝藻属 Stigeoclonium 竹枝藻属 Draparnaldia 丝藻 Ulothrix 7 管藻目 Siphorales 常见种类有蕨藻属 Cauleupa 松藻属 Codium 和无隔藻属 Vaaucheria 二 接合藻纲 Conjugatophyceae 1 鼓藻目 鼓藻属 新月鼓藻属 2 双星藻目 水棉属 3 中带藻目 四 生态分布及意义四 生态分布及意义 绿藻约 90 生于淡水 仅约 10 在海水中生活 其中管藻目多为海生种类 而接合藻 纲和鞘藻目则只生活于淡水或内陆水中 淡水中的绿藻不仅种类多 其生活范围十分广 淡水绿藻是淡水水体中藻类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绿球藻目的种类 是鱼池浮 游生物的主要组成分 在作为滤食性鱼类的饵料 或是鱼池生物环境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 用 同时在水环境保护方面 刚毛藻 水网藻 水绵等丝状绿藻可在管理不善的养殖池塘 大量发生 是养殖池塘的害藻 海产底栖的石莼等种类具有较大经济价值 9 轮藻门 轮藻门 Charophyta 分类分类 1 目 轮藻目目 轮藻目 丽藻属 轮藻属 10 褐藻门 褐藻门 Fhaeophyta 海带海带 11 红藻门 红藻门 Rhodophyta 紫菜属紫菜属 9 浮游动物介绍浮游动物介绍 浮游动物 zooplankton 是指水中营异养生活的浮游生物 其种类组成极其复杂 包 括无脊椎动物的大部分门类 既从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到较高等的尾索动物 同时还包括许 多无脊椎动物的幼虫 不过在养殖业和生态系统结构 功能和生物生产力研究中占有重要不过在养殖业和生态系统结构 功能和生物生产力研究中占有重要 地位的一般有原生动物 地位的一般有原生动物 Protozoa 轮虫 轮虫 Rotifera 枝角类 枝角类 Cladocera 和桡足类和桡足类 Copepoda 四大类 四大类 原原 生生 动动 物物 一 概述一 概述 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的低等动物 或由其形成的简单群体 它们每一个体在生理上是独 立的有机体 都具有多细胞动物所具有的一切主要特征 即以其各种特化的胞器 Organelles 或类器官 如伪足 鞭毛 纤毛 吸管 胞口 胞肛 伸缩泡等 来完成运 动 摄食 新陈代谢 感应性 生长 发育 生殖以及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等 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1 原生动物的体形各异 一般都很微小 最小的只有 2 3 m 一般多在 10 200 m 之间 但海洋中有孔虫的个别种类可达 10cm 原生动物分布比较广泛 凡是有水存在的地 方几乎都有其存在 2 原生动物体内分化出具有执行各种特殊生理机能的胞器 如 鞭毛 胞口 伸缩泡 等 使原生动物的有机结构相当复杂 但仍保持着单细胞的特征 二 分类二 分类 一般将原生动物分为 5 5 纲 鞭毛纲 纲 鞭毛纲 MastigophoraMastigophora 肉足纲 肉足纲 SarcodinaSarcodina 纤毛纲 纤毛纲 Ciliatea Ciliatea 孢子纲 孢子纲 SporozoaSporozoa 和吸管虫纲 和吸管虫纲 SuctoriaSuctoria 其中鞭毛纲已在前面藻类部分讲述 孢子纲大多是寄生生活的 故此处仅介绍肉足纲 和纤毛纲中饵料生物和生态意义较大的常见种类以及吸管虫纲的代表种类 一 肉足虫纲 以伪足做运动和摄食胞器 大多数种类体外没有坚实的皮膜 任何部位均可形成伪足 一些种类有外壳 壳上有开孔 伪足由此处伸出 分为根足亚纲和辐足亚纲 根足亚纲下分为根足亚纲和辐足亚纲 根足亚纲下 分变形虫目 表壳虫目 分变形虫目 表壳虫目 网足目和有孔虫目网足目和有孔虫目 辐足亚纲下分太阳虫目 辐足亚纲下分太阳虫目和放射虫目和放射虫目 1 变形虫目 Amoebida 叶状伪足 细胞裸露无壳 体无定形 变形虫属 Amoeba 2 表壳目 Arcellinida 叶状伪足 细胞外具壳 壳的形状结构稳定 1 表壳虫属 Arcelle 2 砂壳虫属 Difflugia 3 网足目 Gromiide 如鳞壳虫 Euglypha 10 4 有孔虫目 Foraminifera 如抱球虫 Globigerinoides 5 太阳虫目 Actinophryida 身体呈圆球形 轴状伪足辐射排列 体内无硅质针存在 体外无或有胶质膜 1 太阳虫属 Actinophrys 2 光球虫属 Actinosphaerium 3 棘球虫属 Acanthosphaera 4 刺胞虫属 Acanthocystis 6 放射虫目 Radiolaria 细胞质明显地分为内外质两层 内外层之间有中间囊隔开 伪 足具轴丝 辐射状排列于身体的周围 外壳硅质 壳面常有雕刻花纹 全部海产 有许多 种类具有发光能力 等棘虫属 Acanthometra 二 纤毛纲 以纤毛为运动胞器 通常具胞口 细胞核分化为大核和小核两种 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常见的为 全毛目 全毛目 HolotrichaHolotricha 缘毛目 缘毛目 PeritrichidaPeritrichida 旋毛目 旋毛目 StylonychiaStylonychia 1 全毛目 Holotricha 体纤毛单一类型 均匀分布于身体表面 仅在口缘附近的纤 毛较其它部位为长 无唇带 1 板壳虫属 Coleps 2 栉毛虫属 Didinium 3 焰毛虫属 Askenasia 4 肾形虫属 Colpoda 5 膜袋虫属 Cyclidium 6 四膜虫属 Tetrahynena 7 斜管虫属 Chilodonella 8 草履虫属 Paramecium 2 缘毛目 Peritrichida 缺少体纤毛 口纤毛特化成小膜口缘区 唇带 包围口周 围 反时针旋转 1 钟虫属 Vorticella 2 单缩虫属 Carchesium 3 聚缩虫属 Zoothamnium 4 盖虫 Opercularia 5 累枝虫属 Epistylis 3 旋毛目 Stylonychia 胞口周围的纤毛十分发达 形成围绕胞器的口缘膜 其运动 时做顺时针方向旋转 多营浮游生活 1 旋口虫属 Spirostomum 2 喇叭虫属 Stentor 3 弹跳虫属 Halterria 4 侠盗虫属 Strobilidium 5 急游虫属 Strombidium 6 麻铃虫属 Leprotintinnus 7 拟铃壳虫属 Tintionnopsis 8 类铃虫属 Codonellopsis 9 网纹虫属 Favella 10 游仆虫属 Euplotes 11 尖毛虫属 Oxytricha 12 棘尾虫属 Stylonychia 13 筒壳虫属 Tintinnidium 三 吸管虫纲 成体纤毛完全消失 仅幼体时期体表具纤毛 成体具有吮吸功能的 吸管 构造 成体 以柄固着在其他动植物或其它物体上 不能移动 种类不多 没有胞口 动物性营养 利 用吸管 触手 以小型纤毛虫为食 轮轮 虫虫 一 概述一 概述 轮虫是轮形动物门的一群小形多细胞动物 一般体长 100 300 m 轮虫最主要的形态 特征有 3 点 1 身体前端或靠近前端存在一个有纤毛的特殊区域 叫做头冠 头冠 CoronaCorona 或轮盘或轮盘 其上的纤毛经常摆动 形如毡轮 故名轮虫 2 在口腔或口管下面的咽喉部分 有一个膨大的咀嚼囊 Mastax 囊内有很发达的肌肉 并有一套由砧板和槌板组成的咀嚼 器 Trophi 3 排泄系统是一对原肾管 分列于假体腔两侧 管之末端有焰茎球 二 分类二 分类 轮虫隶属轮形动物门 Phylum Rotifera 轮虫纲 Rotifera 下分 2 2 个目个目 5 个亚目 约 2500 种 一 双巢目双巢目 Digononta 11 蛭态亚目 Bdelloidea 卵巢成对 旋轮虫型头冠 枝型咀嚼器 躯干具 假节 可呈套筒式伸缩 尚未发现 雄体与休眠卵 通常营底栖生活或附着生活 1 轮虫属 Rotaria 2 旋轮虫属 Philodina 二 单巢目单巢目 Monogononta 卵巢单一 非枝型咀嚼器 有侧触手 身体虽能伸缩变动 但不能做套筒式的伸缩 许多种类发现雄体和休眠卵 1 臂尾轮属 Brachionus 2 龟甲轮属 Keratella 3 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械仪表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兴义抖音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年过程校验仪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庆典环卫发言稿
- 全面小康的蓝图课件
- 护理培训课件表格
- 光泽疫情防控知识培训课件
- 新学期校园安全发言稿
- 光学全息课件
- 云南省文山州第一中学招聘笔试真题2024
- GB/T 13477.8-2017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8部分:拉伸粘结性的测定
- GA/T 1499-2018卷帘门安全性要求
- GA/T 1359-201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资产安全管理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 荨麻疹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课件
- 急性肾盂肾炎教学查房课件
- 玻璃边部应力对切割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查房
- 市政道路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
- 田径校本教材--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讲稿
- 机电安装施工界面划分电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