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补结构综述.doc_第1页
动补结构综述.doc_第2页
动补结构综述.doc_第3页
动补结构综述.doc_第4页
动补结构综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补结构综述 内容摘要:动补结构是汉语中比较特殊而且非常重要的结构。通过对不同教材有关动补结构的论述的认真分析与比较,整理关于动补结构的一些定位,初步发现其中的某些不同并进行了浅层的探讨。本文主要就动补结构的界定、动补结构的形式特征、汉语动补结构的起源时间、动补与动宾结构的区别及其分类情况等方面做以综述。关键词:动补结构 综述 形式特征 区别 语义分类正文:关于动补结构,很多教材都有相关论述,但因其论述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异。本篇综述基于以下教材: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1979年);朱德熙语法讲义(1982年);刑公畹现代汉语教程(1992)年;范晓汉语的句子类型(1995年);陈昌来现代汉语句子(2000年);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2001年);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下册(2002年)。同时参考引用了杨晶金匮要略的动补结构(2008年)一文的相关内容。以上教材中,赵元任本在讲述复合词和句法类型两部分时分别提到动补结构;朱德熙本,刑公畹本,邵敬敏本是在短语类型或词组部分论述;而范晓本,陈昌来本及黄廖本均是在句式或句法成分部分讲到动补结构以及补语。虽然以上教材是从词,词组,句子三个不同层面对动补结构做了不同的研究,但基于词,词组,句子三者构造原则的基本一致性,故此其对动补结构的分析 ,其内部应该是一致的。下面,将各本的观点做以下综述,意在找出其共同之处,对比其不同之处,并对相关内容做以简要分析:一动补结构的界定:现代汉语多从意义上对动补结构进行界定。例如: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认为:动补短语:由中心动词和补语两个成分组成,补语附加在中心语的后头,期间是补充关系。有的补语之前有“得”。胡裕树现代汉语中认为,后补词组由两个部分组成,后一部分补充说明前一部分。二动补结构的形式特征:赵元任本在对动补复合词进行形式特征的分析时,主要涉及到其语音特征,可扩展性,补语后带“了”等方面的论述。赵元任本认为,动补结构体现在语音方面,一般是重音在补语部分,例如:“变坏”,“延长”。如果补语是双音节而第二个音节是轻声,重音在第一音节,否则在第二音节,例如:扫干净,变回头。 根据是否具备可扩展性,动补复合词表现在形式上有凝固的复合词,如:改良,说破等;可带中缀的复合词,即能在中间插入得和不的,例如:完成,超过等;可扩展的复合词,例如:吃饱(吃得太饱,吃得不很饱)。在谈到补语后边带“了”时,他认为,动补复合词之后一般可以带后缀“了”,但在其否定式,进行式,无定过去式,命令式,趋向补语,可能式补语,引语形式以及作修饰语的动补复合词中不能带了。对于动补结构中动词和补语的特征,赵元任本认为:动补结构里的动词几乎可以是任何动词,而常用的结果补语,大概形容词多于动作动词。同时特别强调:名词不做动补复合词的补语。刑公畹本在论述“述补词组和述语,补语”时认为:述语和补语之间结构上,意义上联系紧密,中间没有语音停顿,书面上不出现逗号。对于补语的组成材料,他认为,各类谓词和副词,介词,以及各类谓词性词组都可以充当补语。例如:惊跑了(动词),收拾干净(形容词),长得怎样(代词),好得很(副词),生于1881年(介词0,气得直跺脚(动词短语),改变得非常大(形容词短语),快活得好像雪天的小狗(动宾短语),痛得昏迷过去(动补短语),气得脸色煞白(主谓短语)。范晓本在“动补谓语句的形式特点”中提到:动补谓语句中的谓语动词可以是不及物动词,如:他走累了,张大爷笑得特别开心;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如:我说了他几次,机器磨坏了。动补谓语句中的补语也是非常丰富多样的。1. 形容词性词语长作补语。例如:饭已经煮熟了腿都站酸了2. 动词性词语也长作补语。例如:他跌伤了。他的文章写得缺少激情。3. 动量词构成的数量短语也常作补语。例如:老师对他看了一眼她急急忙忙地说了一遍。4主谓短语也可以做补语。例如:小孩闹得人无法睡觉。太阳晒得泊油路发软。5某些副词有时也可作补语。例如:她对动画片喜欢得很。好久没见女儿了,我心里想极了。6.介宾短语也可作补语。例如:汽车停在马路上了。小李出生于1980年。这里与刑公畹本不一致之处在于:刑公畹本在论述动词后的介词短语时说“中学教学语法体现视为动补词组,本书不采用这种分析方法,主要考虑到这个结构体中,“动词+介词”有较强的整体性,语音停顿在动+介之后,而不在动+介之间”【1】对此,黄廖本则概而言之:“补语可以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2】这与范晓本应该是保持了一致。三动补结构的起源时间:对此,以上各本均未提及,但在整个语言研究领域,这并非空白。杨晶金匮要略的动补结构一文中认为,汉语动补式起源的时间,主要有“先秦说”、“两汉说”和“魏晋说”等,汉语史界尚难定论。文中通过对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动补结构的研究分析,进一步论证动补结构这一重要的语法形式至少在汉代已出现并趋成熟。四动补结构与动宾结构的区别: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都在动词之后。对于动补结构与动宾结构的区别,赵元任本,朱德熙本,刑公畹本和黄廖本等均有所论述,但其中也表现出了不同。赵元任本只略提一句“有一类特殊的宾语曾被认为补语(例如黎锦熙国语文法)就是等号性动词之后的和兼语式里边的”。【3】如:那是我,娶她为妻等。并没有具体分析补语和宾语的不同。朱德熙本则从补语与宾语的不同词性及作用做了简要限定,具体描述如下:宾语可以是体词性成分,也可以是谓词性成分;补语只能是谓词性成分,不能是体词性成分。从意念上说,宾语的作用在于提出与动作相关的事物(受事,与事,工具等),补语的作用在于说明动作的结果或状态。刑公畹本则在此基础上做了以下三方面的补充而使之更趋明确,全面:1 词组充当宾语,动宾之间不能出现得字;而词组在充当补语时,动补之间必须出现得字。(表否定的可能补语除外)。比较:我听说他心脏病又犯了。他忙得心脏病又犯了。2.动宾结构中的动词一般可用肯定,否定的形式提出疑问,而动补结构的动词不具备这种性质。例如:看电视 (看不看电视)看清楚(看不看清楚)4. 宾语有时可移至动词前,构成把字句。例如:我写完论文了我把论文写完了。而补语的位置则不能移动,只能出现在动词后面。黄廖本则认为,对于补语和宾语的划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 看关系。例如:“喜欢安静”和“考虑清楚”都是动词+形容词,但前者的“安静”可回答“喜欢什么”的问题,是宾语;后者的“清楚”只能回答“考虑得怎样”的问题,是“考虑”结果补语。2. 看成分的词性。就量词而言,量词短语里如用物量词,一般是宾语;如果用动量词,就是补语。例如“看几本”和“看几遍”就是动宾结构和动补结构的区别。3. 某些表示时间的成分既可能作补语,也可能作宾语,而作宾语的往往可以变换成“把”字句。这一点与刑公畹本的观点是一致的。综而观之,在补语与宾语的区别这一问题上,各本基本上是在已有观点的基础上或作以深入分析,或作以补充完善而使之更为明确,更具可操作性。五动补结构的分类。对动补结构的分类基于对补语的不同分类。赵元任本分为自由的补语和粘着的补语。朱德熙本、刑公畹本则称之为组合式动补结构和粘合式动补结构。此外,根据补语与动词的意义关系,讲补语分为结果,状态,程度,趋向,可能五种类型。范晓本则从句子的角度,以同样的分类标准将动补谓语句分为七类,比朱本与刑本多了数量补语和时地补语两种类型。陈昌来本则要而言之,从形式上分为带得和不带得得;从语义上沿用了范晓本的分类方法。邵敬敏本则将两种分类标准合而用之,根据带不带标志得的情况,将补语分为数量,情态,结果,趋向,可能和程度六种。删去了范本,陈本中所列的时地补语。黄廖本侧重语义类别论述了补语的七种类型,肯定了时地补语在补语中的位置。下面对各教材中有关动补结构或补语的分类所述内容做以综合论述。(1) 根据补语与前面动词之间的连结形式,可分为粘合式(粘着的补语)和组合式(自由的补语)。这一点,赵元任本与后来的朱德熙本,刑公畹本虽然命名不同,但其实质应该是一致的。关于这两种格式的区别,刑公畹本分析如下:1. 粘合式的直接成分联系紧密(有的语法书称之为短语词),补语结构简单,一般是一个词,不能随意扩展,也不能用结构比较复杂的词组替换。组合式中的补语比较自由,活跃,可以随意扩展。比较:粘合式 组合式累病了 累得病了累病又重了 累得病又重了累得了一场病 累得得了一场病累心脏病发作了 累得心脏病发作了2. 粘合式的动补词组后可带宾语,组合式则不能。比较:粘合式 组合式哭肿了眼睛 哭得肿了眼睛排好了队伍 排得好了队伍来晚十分钟 来得晚十分钟3. 粘合式的否定形式是在动词前加否定词“没”“别”;组合式的否定形式是在补语前加否定词“不”。比较: 粘合式 组合式肯定式 否定式 肯定式 否定式摆整齐 没摆整齐 摆得整齐 摆得不整齐 长高了 没长高 长得高了 长得不高来晚了 别来晚了 来得晚了 来得不晚朱德熙本没有这方面的具体分析。(二)以语义类别为补语的分类依据,这是在除赵任远本之外的其他教材中所共同采用的。不同之处在于各教材最终得出的结果不同。朱德熙本分为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可能补语,状态补语和程度补语五类。这也是其后各教材分类中毫无争议的五种最基本的补语类型。综合各教材的讲述,整理如下:1. 结果补语这种补语意在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与中心语动词有因果关系。含结果补语的动补结构一般称为“动结式”。充当结果补语的词语,大多数是形容词,其中又以单音节的居多,双音节的只有“清楚”、“明白”、“干净”、“整齐”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少数用动词,常见的有:走、跑、动、掉、断、吹、翻、成、倒、死、病、哭、疯、笑、崩、见、懂、通、穿等。带结果补语的动补结构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动词,后头可以带动词后缀“了”或“过,同时有及物与不及物的区别。需要注意的是,动补结构之为及物的或不及物的跟动词的及物不及物并无必然联系。例如:“哭”是不及物动词,可动补结构“哭哑”却是及物的,因为可以说“哭哑了嗓子”。反之,“买”是及物动词,可是动补结构“买贵了”却是不及物的,因为只能说“这件衣服买贵了”,而不能说成“买贵了这件衣服”。2. 趋向补语由趋向动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或者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变化情况。如:登上(山顶)、拿出来(一本书)、吵起来了、明白过来了。这类有动词和趋向补语构成的结构可称为“动趋式”。 趋向补语的特点:(1)正常情况下读轻声。(2)不需要后缀“了”。动趋式结构中的动词大部分都是动作动词,充当趋向补语的词语,都是表示趋向的动词,这些动词包括单音节的如: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开以及由它们复合而成的双音节趋向动词如:上来、下去、进来、上去、过去、开去、回来等。复合的趋向动词作补语是,动词和补语之间可插入“了”构成“动了趋”式,如:站了起来,跑了上去。3. 可能补语可能补语表示主、客观条件或情理上是否容许实现某种动作的结果或趋向。由动词和可能补语构成的动补结构可称为“可能式”。如:看得见,进得去、拿得出来。刑公畹本和范晓本均对可能式的结构有以下归纳:(1)“动+得/不+补”式这是可能补语中最常见、最基本的一类。例如:说不出来 挤得进去其中,“动+不+补”式占绝大多数(表示不可能),而“动得补”式所占比重很小。(2)“动+得/不+了”式例如:干不了 吃得了这一结构中的补语都表示动作有没有实现的条件或可能性。(3)“动+得”式和“动+不得”式这类可能式也表示主客观条件是否容许实现某种动作。例如:去不得 做得 吃不得 此类也是以否定式居多。4. 状态补语刑公畹本、邵敬敏本称 “情态补语”,范晓本、陈昌来本称“情状补语”,应是同一意思。状态补语意在补充说明动作或有关事物的情貌、状态。动词与补语中间都有结构助词“得”。由动词跟状态补语构成的动补结构可称为“动得式”。(1) 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形容词短语作状态补语A B擦得亮 擦得锃亮打扮得漂亮 打扮得漂漂亮亮写得工整 写得工工整整A组的补语为性质形容词,B组为状态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这两组的补语在语义和语法功能上有区别:A式是断言,B式是描写了;A式是静态的,B式是动态的;A式补语前可以加“不“表示否定,B式不行;B式可扩展成把字句,A式不行;B式可作状语,A式不行;B式可受“早就、已经、连忙、马上”一类时间副词的修饰,A式不受这一类副词的修饰;B式可跟“把、被、给”等介词连用,A式不行。这些在朱德熙本和刑公畹本中得到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同时,在朱德熙本和范晓本中还提到:动得式的补语是单个形容词时,往往会引起和可能式的混淆而产生歧义。例如:这孩子长得高。可通过其否定形式及疑问形式做以区别。比较:肯定形式 否定形式 疑问形式 动补格式长得高1 长不高 长得高长不高 可能式长得高2 长得不高 长得高不高 动得式另外,表情状的动补结构可以扩展。例如:“长得高 长得很高 长得相当高”而可能式动补结构则不能。(2) 动词和动词词组作状态补语。例如:a 高兴得笑了 吓得跑了 b 疼得直哭 逼得走投无路a组是动词作状态补语,必须加“了”,b组是动词词组作状态补语,则无此限制。(3) 主谓结构作状态补语例如: 笑得气都喘不过来了 气得他直哆嗦这在朱德熙本中有极为详尽的对比分析。刑公畹本还补充列举了由指代谓词的代词和成语、惯用语作状态补语的两种情况。(4) 指代谓词的代词作状态补语例如:瘦的这样儿 急得那样 谈得怎么样(5) 成语、惯用语作状态补语例如:静得鸦雀无声 忙得不亦乐乎 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各本教材一致显示,状态补语应该是补语中最生动、最丰富的一类。5. 程度补语程度补语是补充说明动作或变化的程度的。例如:找遍了 来迟了 想得要命这类由动词跟表示程度的补语构成的动补结构可称为“动度式”。充当程度补语的词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一些、一点”等。(1) 不带“得”的程度补语例如:高兴极了 脏死了 乐坏了这些动补词组单说时要加上“了”。同时要注意同结果补语的区别:比较: 湿透了恨透了 摔死了脏死了 撞坏了乐坏了 (2) 带“得”的程度补语例如: 辛苦得很 堵得慌 疼得厉害这些程度补语中,除“厉害”之外(如疼得不厉害),都没有否定形式。刑公畹本的以上论述,在范晓本中基本得到了体现。 除过以上五种最基本的补语类型外,范晓本、陈昌来本及黄廖本又论述到数量补语和时地补语两种类型。邵敬敏本则只提到数量补语,而没有时地补语的提法。6. 数量补语邵敬敏本对数量补语的定义是:不能带“得”,由量词结构说明动作的次数或动作延续的时间。例如: 敲了三下 回来一趟 等一分钟黄廖本对此做了具体分类:(1) 动量补语用表动量的量词短语充当,用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例如:看了几遍、走了一趟、看上几眼;(2) 时量补语用表时量的量词短语充当,用来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也就是时量、时段。例如:住了三天、等了一会儿、挂了一天。范晓本认为,这种由动词跟数量补语构成的动补结构可称为“动量式”。7. 时地补语黄廖本也称时间处所补语。指用于补充和说明动作发生的时间或处所的补语。例如:写于五年前、走到黑板前、射向夜空。此类动补结构的补语均是由介词跟表示时间或处所的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因此在范晓本中将其合称“动介式”。各教材除在以上几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一致与差异之外,还在某些细节上各有其独到之处。赵元任本对动补结构的论述,无论在“复合词”部分,还是在“句法类型”部分,都好像特别强调结合语音特征的分析。同时,他归纳出了常用补语表,并将对趋向补语的分析,借助德语的可分离前缀作以对照来说明其相同的作用。另外,有关补语的重复现象,也得到了相关分析。朱德熙本在趋向补语的分析中,讨论到了包含复合趋向补语的动补结构所带宾语的位置情况;在主谓结构作状态补语的格式分析中,对比了主谓结构作补语与述补结构内部带宾语两种格式的细微差别;后面还讨论了补语的引申意义以及述补结构的紧缩形式。刑公畹本在概述补语的构成时,特意强调动词+介词结构不应视为动补结构;同时列举了补语在句中同各成分的关系的三中情况;在朱本的基础上,又补充了由指代谓词的代词及成语、惯用语充当的状态补语的两种类型;归纳出了可能补语的三种类型,这一点在其后的范晓本中得到了肯定与沿用。范晓本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对含不同类型补语的动补结构给予“动 式”的命名;同时,在对动补谓语句的语义分析中,讲到了动补谓语句的动核结构,涉及到了补语的语义指向问题,这与刑公畹本中所谈到的补语只句中同各成分的关系似乎属于同一问题范畴;对补语的分类,范晓本在五类的基础上补充了数量和时地补语而使之更趋完整。陈昌来本对动补结构的讲述及其简略,各类只以一例说明,别无其他。邵敬敏本对动补结构的分类种唯独缺少时地补语一类,这是否表明邵本认同刑公畹本“动+介不应视为动补词组”的说法,不得而知。其后所列举的述补词组要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