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脏腑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脏腑,2,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3,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共同的生理功能特点:能化生和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满而不能实,藏而不泻,4,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5,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似腑非腑;似脏非脏。,6,脏腑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7,脏腑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8,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9,五脏,10,11,心,心居于胸腔,膈膜之上,有心包卫护于外。心为神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君主之官”。,12,心,位于胸腔之内,隔膜之上,两肺之间,脊柱之前,形似倒垂未开之莲花,外有心包护卫。,位置:,13,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并与舌、面等有联系,心与小肠互为表里。,14,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心脏的正常搏动,在中医学理论中认为主要依赖于心气。,15,生理: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病理:失眠、多梦、健忘、精神不振、谵妄、昏迷等。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关系密切。,(2) 心藏神,即心主神志,神,广义:人体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 即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狭义: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16,在中医学的藏象学说中,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归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17,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体合脉:全身的血脉均归属于心其华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气血的盛衰,可以从面部色泽的变化而显露出来,18,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窍。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觉,表达语言。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功能,19,20,概述,肺居胸腔,左右各一,肺有分叶,左二 右三,共五叶。 在诸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华盖”。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 肺与大肠相为表里。经肺系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窍。,21,其主要生理功能有: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22,主气 主呼吸之气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主一身之气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的调节。司呼吸 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具有呼吸功能。 生理: 呼吸通畅,均匀,卫外能力强。 病理: 呼吸气短,喘促,易外感。,1.主气,司呼吸,23,2、肺主宣发和肃降,概念: 肺主宣发 肺主肃降,24,体现在三个方面 肺的气化作用,将浊气排出体外肺气扩散运动,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肺气布散功能,将卫气散至全身体表,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布散的作用,25,肺能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将清气和水谷精微、津液向下布散 肃清肺和呼吸道异物。,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26,3.通调水道概念:是指肺通过宣发与肃降调节体内水液的运行、输布及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与肺的宣发肃降有关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失常出现病理改变,27,4.肺的在窍、在体,肺开窍于鼻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28,脾,概述脾位于中焦,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和胃相为表里。两者均是主要的消化器官。“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29,位置:脾位于中焦,在左膈之下,形如镰刀。 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脾的位置与生理功能,30,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 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 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以维 持其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31,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的作用。 饮食物胃(受纳和腐熟)小肠(分清,水谷精微 肺 输布和营养全身 糟粕大肠。,别浊),脾,脾转输与散精,宣发,肃降,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谷,32,生理:气血生化有源,精力充沛,壮实。病理:气血生化不足,腹胀、纳差、便溏、消瘦等。,33,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排泄作用。,肺宣发到皮毛汗,肾与膀胱尿液,多余的水,生理:脾气健旺,水液运行正常病理:水液内停 湿、痰、饮、,水 肿,运化水液,34,(2)脾主升清,水谷精微,脾气上升,化生气血,维持内脏正常位置,生理:水谷精微吸收和输布正常。病理: 气血生化无源,头晕,乏力,腹泻。 内脏下垂:脱肛等。,指脾气以升为顺。,头目,心、肺,35,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 生理:气固摄血液功能正常,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发生出血。 病理:即脾不统血,出现各种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肌衄等。,(3)脾 统 血,36,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四肢肌肉的壮实与功能的发挥与脾气的运化功能有关。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饮食、口味与脾运化功能有关;口唇的色泽与脾气的健运、气血的充足与否有关。,2. 脾的在体、在窍,37,38,肝,概述:肝位于上腹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藏血,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与胆本身直接相连,又互为表里。肝的经脉循行于胁肋、小腹和外生殖器等部位,故这些部位的病症多从肝论治。,39,肝的生理与病理,位置:位于膈下,腹腔之右上方,右胁之内。主要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肝藏血。,40,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调畅气机调达情志助脾运化,(1)肝主疏泄 指肝具有主升、主动的生理特性,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41,是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人动 血运于全身 人静 血归于肝生理:肝藏血功能正常,血调节功能正常。病理:肝血不足 肝血妄行 各种出血,如吐血、衄血、咯血, 或月经过多、崩漏。,不能养筋: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不能养目:两目干涩昏花, 或为夜盲,(2) 肝藏血,42,肝的在窍、在体、其华,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43,44,肾,概述肾位于腰部,“腰者,肾之府”。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在五行属水,与膀胱互为表里。生理功能: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主水;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45,位置: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 外形椭圆,弯曲,因其位于腰部,故说:“腰者肾之府。”,46,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1)藏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的来源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后天之精:来源于食物中的水谷精微。,47, 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肾精决定机体的生、长、壮、老、已。齿、骨、发是观察肾中精气的外候。,精的主要生理功能,48,先天之精,肾气平均,肾精衰竭,肾气盛,天癸至,天癸绝,肾气衰,出生,幼年,青春,中年,老年前,老年,死亡,肾气渐盛,肾气渐衰,生 长,壮,老 已,49,小儿生长发育迟缓。,青年生殖器官发育不良,性成熟迟缓。,中年性机能减退,或出现早衰。,老年衰老加快。,病 理,肾精不足,50,肾阳:主一身之阳,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 推动和温煦作用。肾阴:主一身之阴,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具 有滋养、濡润作用。,肾阴,肾阳,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51,病 理,肾阳虚,肾阴虚,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脉无力而迟; 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生理功能低下)腰酸腿软、阴部清冷、小便清 长、生殖功能减退。 心烦意乱、五心烦热、口干咽燥、 脉细数、舌干红少苔等; (津液减少) 腰酸腿软、阳事易举、遗精、早泄 等。,52,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肺、脾、肾三脏起着主要作用,其中肾中精气的气化作用,又是重要的环节。,水胃 小肠 脾 肺 皮毛,运化,宣发,肾 膀胱 尿,肃降,气化,大肠,粪,汗,(2) 肾主水是指肾脏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53,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清气,防止呼吸表浅,调节呼吸的作用。,生理:肾气充足 肾主纳气 呼吸均匀, 吸气有一定深度。病理:肾气亏虚 肾不纳气 呼吸表浅, 动则气喘,呼多吸少。,(3) 肾主纳气,54,肾在窍、在体、其华,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55,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肺与脾肺与肝肺与肾肝与脾肝与肾脾与肾,56,心与肺,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57,心血瘀阻,胸闷、心率改变、口唇青紫,肺气虚肺失宣降,肺心病,58,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运不畅,肺失宣发肃降,咳嗽、气促,59,心与脾,二者关系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60,思虑过度,耗伤心血,脾运不振,食欲不振、疲倦乏力,61,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利,脾不统血,血液外溢,,心血虚,心无所主,心脾两虚症状,62,心与肝,心主血,肝藏血。心行血功能正常,则血液供应充分,肝有所藏;肝藏血功能失常,心无所主,血液运行也会受影响。临床上常见心血虚与肝血虚同时出现的病例。,63,肝病症状,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燥易怒,心悸、失眠,心病表现,64,心与肾,心位居于上属阳,五行属火;肾位居于下属阴,五行属水。,心,肾,肾水,心火,65,心肾之间的这种正常的相互帮助、相互制约的关系,被称为:,心肾相交,66,肾水不足,心烦、失眠、多梦、遗精,心阳过亢,水不制火,67,心阳不振,心火不能下温肾水,肾水凌心,心悸、水肿,68,肺与脾,肺与脾的关系主要涉及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方面。,69,脾气虚损,肺气不足,疲乏倦怠,少气懒言,70,脾虚运化失调,痰饮水湿内停,肺失宣降,咳嗽喘息,71,肺气虚衰,无法通调水道,水湿内停,腹胀、便溏、水肿,72,肺与肝,肺与肝的关系主要涉及气机的调节。,肺气肃降,肝气升发,升降协调,则气机通畅。,73,肝升太过,肺降不及,气火上逆,胁痛、易怒、咳逆、咯血,肝火犯肺,74,肺失清肃,燥热内停,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咳嗽、胸胁胀满、头晕头痛,影响及肝,75,肺与肾,肺与肾的关系主要涉及津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方面。,76,肺失宣降,肾气化失调,影响水液代谢,尿少、水肿、喘促、喘逆,通调水道失职,累及于肾,77,肾气虚损,摄纳无权,呼多吸少,活动后症状加剧,气浮于上,78,肝与脾,肝与脾的关系主要涉及饮食的消化和血液的生成、贮藏及运行。,79,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功能,肝脾不和,抑郁、胸闷、腹胀、腹泻、便溏,80,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肝胆疏泄不利,黄疸,81,肝与肾,肝与肾的关系主要是精和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82,肝藏血,肾藏精。肝血需要肾精的滋养,肾精又依赖于肝血的化生。精血同源,或肝肾同源。,肾精亏损,肝血不足,83,肝之疏泄,肾之封藏,女子的月经来潮和男子的泄精功能,84,脾与肾,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二者的关系是先后天相互滋养的关系。,85,肾阳不足,脾阳不振,腹部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水肿,脾肾阳虚,86,六腑,87,(一) 胆,生理:肝主疏泄 : 胆汁排泄正常 , 脾胃运化健旺。 贮存和排泄胆汁: 胆汁的排泄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88,病 理,肝失疏泄,胆汁上逆:口苦、呕吐黄绿苦水。,胆汁外溢:黄疸(目黄、身黄、尿黄)。,胆汁郁滞 :胸胁胀满疼痛、食欲不振,厌食油腻、腹胀、便溏等。,89,(二)胃,又称胃脘,分上、中、下三部。,主受纳,腐熟水谷:接受和初步消化食物。,病理:胃脘胀痛,纳呆厌食,嗳腐食积,或多食善饥等。,90,2. 主通降,以降为和:胃气以通畅下降为顺。病理: 胃失通降 ,浊气上蒸 口臭,胃气上逆 恶心、呕吐、嗳气、呃逆,91,(三)小 肠,主受盛和化物: 病理:腹胀、腹痛、便溏等。2. 泌别清浊: 将食物分为精华和糟粕的功能。病理:小便短少、泄泻、便溏等。,92,(四)大 肠,病理:传导功能失常,大肠湿热:腹痛、下痢、 里 急后重。大肠实热:便秘。大肠虚寒:腹痛、肠鸣、泄泻,传化糟粕,93,(五)膀 胱,膀胱的开合受肾的气化作用调节。,病理:开合失调,尿多、遗尿、失禁。尿少,尿潴留等。,贮尿和排尿,94,(六)三焦,脏腑之外、躯体之内的整个体腔,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部分,总称三焦。,95,1. 主要生理功能, 通行原气:原气以三焦为通道到达全身。气机不畅:胸闷、腹胀、腹痛 水液运行的道路:水道不通:尿少、水肿、痰饮,96,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2. 三焦部位划分及其生理功能特点,97,脏腑之间相互联系举例,例一:食物及水液代谢过程,食物及水 胃(受纳、腐熟),肝主疏泄(调节),脾(运化),肺 全身,宣 发,肃降,肾(气化) 膀胱,尿,排出,主降,小肠(分别清浊),清,大肠 大便,进一步吸收,浊,98,例二:血液生成及循环,水谷精微 脾运化 血,肾中精气 肾气化,生成,肝藏血,主疏泄,(调节),脾统血,(摄血),心主血脉,(推动),肺朝百脉,(助心行血),生成,脏腑之间相互联系举例,99,脏与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腑的关系是阴阳表里的关系。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之间通过经脉形成相互络属的关系。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 肝与胆 肾与膀胱,100,心与小肠,心与小肠通过手少阴心经及手太阳小肠经互相络属,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