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A卷.doc_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A卷.doc_第2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A卷.doc_第3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A卷.doc_第4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执拗(ni) 锡箔(b) 家酪(bi) 鸡毛掸(dn)子B . 女佣(yng) 扶掖(y) 鄙(b)夷 周道如砥(d)C . 脊(j)梁 拆(ci)散 诘(ji)责 踌躇(ch)满志D . 逻辑(j) 蠕(r)动 蓦(m)然 囊(nng)萤映雪2. (2分)对下列句子中划线“之”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代词,指被佣耕这件事)B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C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去、往)D .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代词,他,指代项燕)3. (2分)下列对课文陈涉世家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开头用佣耕时佣者与陈涉对比,表现陈涉胸有大志,不甘佣耕地位,揭示他日后发动农民起义的思想基础。B . 戍卒大泽乡遇雨,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好像带有偶然性;下文写陈胜、吴广谋划起事,揭示了这种必然性。C . 写问卜,丹书置鱼腹、夜火狐鸣;写起义前的周密计划和舆论准备;然后写“定计杀尉”,揭开了起义的序幕。D . 最后写起义的发展过程及详写起义的结果,与开头照应。4. (2分)下列“之”的用法与例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例句:非天质之卑A .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B . 不必若余之手录C .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D .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5. (2分)选出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A .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B .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C . 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D .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癫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力所吞。二、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48分)6. (10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街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以上语段选自_(时期)_(人名)名篇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3)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语段第节描述了作者登楼时所见的美景及由此产生的想象。B . 作者以阴雨之景写“悲”,以晴和之景写“喜”,情景交融。C . 语段中的“迁客骚人”指“去国怀乡”之人及“渔歌互答”之人。D . 作者详写“览物之情”是为了强调自己情随境迁的感慨。7. (16分)阅读我以为,回答问题。【甲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注释】炳烛:点烛。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及鲁肃过寻阳_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恐已暮矣_ 盲臣安敢戏君乎_(2)下列划线词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是( )例:炳烛之明A . 以我酌油知之B . 友人惭,下车引之C . 两狼之并驱如故D . 夫君子之行(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8. (2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阻断三处)诸 将 远 戍 遣 妻 问 劳 其 家 死 事 者 哭 之 而 育 其 孤。(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或:或者。B .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 以:用来。C . 凡有所举 举:行动。D . 东南民力竭矣 竭:用尽。(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5)岳飞是古代名将,请结合本文,说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