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预防接种反应_第1页
疑似预防接种反应_第2页
疑似预防接种反应_第3页
疑似预防接种反应_第4页
疑似预防接种反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及补偿,南昌市疾控中心彭时辉,主要内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调查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处理江西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第一部分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调查 (AEFI报告调查),AEFI报告调查,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卫生部、国家药监局2010年94号文件 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一)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定义,AEFI报告调查,1、病例的发生与预防接种存在合理的时间关联性,即必须是在预防接种后发生。2、受种者机体发生一定的组织器官或功能方面的损害。3、病例在就诊时接诊医生怀疑病例的发生与预防接种有关。,AEFI含义,AEFI报告调查,(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原因,AEFI报告调查,谁报告?报告什么?向谁报告?,(三)AEFI报告,AEFI报告调查,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AEFI报告调查,报告程序-行政报告,AEFI报告调查,报告程序-网络直报,信息来源,网络直报,AEFI报告调查,AEFI报告范围,AEFI报告调查,1.AEFI报卡-48小时内,AEFI报告调查,2.群体性AEFI登记表-2小时内,AEFI报告调查,调查诊断,(1)核实报告 (2)现场调查 (3)资料收集 (4)诊断分类,AEFI报告调查,(1)核实报告,接到AEFI报告后,应当核实AEFI的基本情况、发生时间和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初步临床诊断、疫苗接种等,完善相关资料,做好深入调查的准备工作,AEFI报告调查,(2)调查-1,除明确诊断的一般反应(如单纯发热、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等)外的AEFI均需调查,AEFI报告调查,(2)调查-2,应当在接到报告后48小时内组织开展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并在调查开始后3日内初步完成AEFI个案调查表(附表3)的填写,并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AEFI报告调查,(2)调查-3,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由市级或省级CDC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AEFI报告调查,(2)调查-4,对于死亡或群体性AEFI,同时还应当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查,AEFI报告调查,(3)资 料收集-1,临床资料:了解病人的既往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史、既往健康状况(如有无基础疾病等)、家族史、过敏史掌握病人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已采取的治疗措施和效果等资料必要时对病人进行访视和临床检查对于死因不明需要进行尸体解剖检查的病例,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尸检,AEFI报告调查,(3)资料收集-2,预防接种资料:疫苗进货渠道、供货单位的资质证明、疫苗购销记录;疫苗运输条件和过程、疫苗贮存条件和冰箱温度记录、疫苗送达基层接种单位前的贮存情况;疫苗的种类、生产企业、批号、出厂日期、有效期、来源(包括分发、供应或销售单位)、领取日期、同批次疫苗的感官性状接种服务组织形式、接种现场情况、接种时间和地点、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的资质;接种实施情况、接种部位、途径、剂次和剂量、打开的疫苗何时用完;安全注射情况、注射器材的来源、注射操作是否规范;接种同批次疫苗其他人员的反应情况、当地相关疾病发病情况,AEFI报告调查,3.调查表-非一般反应调查开始后3日内,AEFI报告调查,4. 调查报告-调查开始后7日内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对社会有重大影响AEFI,网络直报,AEFI报告调查,(4)诊断分类,谁调查谁诊断应当在调查结束后30天内尽早作出诊断结论。调查诊断专家组应当依据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结合临床表现、医学检查结果和疫苗质量检验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调查诊断结论怀疑疫苗有质量问题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相关疫苗质量进行检验,出具检验结果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药品检验机构应当及时将疫苗质量检测结果向CDC反馈,AEFI报告调查,AEFI分类,AEFI报告调查,1.不良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AEFI报告调查,严重异常反应,严重AEFI,导致死亡;危及生命;导致永久或显著的伤残或器官功能损伤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局部过敏坏死反应(Arthus反应)热性惊厥、癫痫、臂丛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脑病、脑炎和脑膜炎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卡介苗骨髓炎 、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晕厥、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全身化脓性感染其他,AEFI报告调查,2.疫苗质量事故,疫苗质量不合格:指疫苗毒株、纯度、生产工艺、疫苗中的附加物、外源性因子、疫苗出厂前检定等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疫苗生产规范或标准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AEFI报告调查,3.接种事故,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AEFI报告调查,4.偶合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不是由疫苗的固有性质引起的,常见偶合症急性传染病内科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婴儿窒息或猝死,AEFI报告调查,5.心因性反应,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反应不是由疫苗的固有性质引起的,第二部分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原则,AEFI处理,处置原则-1,(一)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依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受种者一次性补偿。(二)当受种方、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有争议时,按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AEFI处理,处置原则-2,(三)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以及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规定处理。(四)建立媒体沟通机制,引导媒体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作出客观报道,澄清事实真相。开展与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沟通,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原因、事件处置的相关政策等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AEFI处理,AEFI的调查诊断要求,对需要进行调查诊断的,县级CDC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诊断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重大社会影响AEFI由市级或省级CDC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调查诊断结论应当在调查结束后30天内尽早作出怀疑疫苗质量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相关疫苗质量进行检验,出具检验结果报告,及时将检测结果向相关CDC反馈,AEFI处理,调查诊断专家组的组成,临床专家变态反应专家神经内科专家感染科专家精神心理专家其他内科专家病理解剖学专家疫苗或免疫学专家疫苗研究专家疫苗检定专家疫苗质量监管专家,免疫规划或流行病学专家免疫规划针对疾病防治专家对免疫规划熟悉的流行病学专家异常反应监测处理专家法学专家,AEFI处理,AEFI的诊断分析步骤,第一步:澄清临床诊断第二步:分析原因疫苗本身特性疫苗质量问题接种实施过程中的因素 受种人本身存在的疾病(复发或加重)受种人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潜伏期或前驱期受种人心理因素,AEFI处理,AEFI诊断分析应考虑的因素,AEFI,疫苗本质因素,疫苗使用因素,个体因素,接种对象不当,禁忌症掌握不严,接种部位途径不正确,接种剂量、剂次过多,误用与剂型不符的疫苗或稀释液,疫苗运输储存不当,使用时未检查或摇匀,不安全注射,健康状况,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精神因素,疫苗毒株,疫苗纯度与均匀度,疫苗生产工艺,疫苗中的附加物,污染外源性性因子,疫苗制造中的差错,药物,AEFI处理,AEFI诊断分析的原则,因果判断的主要原则时间关联性生物学合理性特异性因果判断的必要资料该疫苗的特性、成分、工艺等该疫苗真正的不良反应、反应种类、发生间隔、反应发生率等该疫苗不可能引起的反应或疾病该临床疾病的发病机理、主要病因、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诊断标准、基础发病率等该疫苗与该反应因果关联的研究文献(个案报道的研究文献引用要慎重),AEFI处理,AEFI的分类,AEFI处理,AEFI处置,AEFI的救治异常反应的补偿异常反应的鉴定疫苗质量事故处理接种事故处理媒体沟通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沟通,AEFI处理,无菌性脓肿,临床表现,注射局部红晕,形成硬结局部肿胀、疼痛轻者针眼处流脓重者形成溃疡未破溃前有波动感轻者自行吸收重者破溃排脓,有时深部溃烂形成脓腔,长期不愈,处置原则,干热敷,促进脓肿吸收脓肿未破溃:抽脓,不宜切开排脓脓肿破溃或空腔:切开排脓,扩创剔除坏死组织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冲洗伤口,引流通畅,AEFI处理,过敏反应,临床类型,过敏性皮疹荨麻疹大疱型多形红斑麻疹/猩红热样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阿瑟氏反应血管性水肿,处置原则,停用可疑、相似疫苗多喝水或输液,促进致敏物质排出抗过敏药或解毒药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支持疗法,AEFI处理,荨麻疹,接种后数h数d发生皮肤瘙痒水肿性红斑、风疹团皮疹大小不等,色淡红或深红,周围苍白色,压之褪色,边缘不整反复或成批出现,此起彼伏,速起速退,不留痕迹重者融合成片,奇痒,AEFI处理,麻疹样皮疹,接种后612d斑丘疹,隆起皮肤表面,色鲜红或暗红耳后、面部、四肢或躯干多少不均,散在或融合成片,AEFI处理,过敏性休克,发病机理,型变态反应过敏体质儿童含有微量鸡胚细胞、小牛血清等致敏原的疫苗周围循环衰竭症侯群,临床经过,接种后数min30min (个别12h)全身发痒、局部或全身皮肤红疹或荨麻疹、水肿胸闷、气急、面色苍白和呼吸困难喉头水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四肢发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昏迷救治不当,可致死亡,AEFI处理,血管性水肿,接种不久或最迟1-2天内急性局限性水肿无痛性肿胀皮肤紧张发亮、瘙痒、灼热境界不明显,淡红色或较苍白,质地软不可凹陷性水肿逐渐扩大,可至整个上肢眼睑、口唇、包皮、肢端等部位也常发生常伴荨麻疹出现急、消退快不留永久损害,不留痕迹,AEFI处理,过敏性紫癜(HSP),接种疫苗17d起病急,接种部位紫癜病理改变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关节炎及肾脏损害皮肤紫癜下肢、臀部多见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初为红色斑疹或荨麻疹样丘疹,大小不等,压之褪色数h为深紫色红斑,中心点状出血或融成片状,稍凸出皮肤,压不褪色,可为出血性疱疹1-4w自然消退,部分数d内甚至数年内反复出现可伴头面部、手足皮肤血管性水肿,AEFI处理,HSP病因,致敏原感染、食物、药物、花粉、虫咬及预防接种等大多数病例查不到多数患者在发病前13周有上感史国外回顾性研究33.5% 42%:呼吸道感染0.2%1.3%:接种疫苗(流感疫苗、MMR等)31% 61.9%:病因不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可能是病因之一HSP患儿(特别是腹型)Hp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对感染Hp的HSP患儿进行抗Hp治疗可减少HSP复发,AEFI处理,HSP流行病学特点,儿童多发年龄:平均6岁,75%8岁,90%10岁性别:1.091.8:1 地区差异捷克:儿童发生率10.2/10万台湾:17岁以下儿童年发生率12.9/10万英国:17岁以下儿童年发生率为20.4/10万亚裔24.0/10万、黑人.2/10万、白人17.8/10万全年均发生,春秋冬季多,夏季少聚集或流行罕见,AEFI处理,阿瑟氏(Arthus)反应,重复多次注射注射局部发生急性炎症7-10天局部组织变硬明显红肿,轻者直径5.0cm以上,重者扩展整个上臂一般持续3-4d,不留痕迹个别重者轻度坏死、深部组织变硬最严重者局部组织、皮肤和肌肉坏死和溃烂,AEFI处理,脊灰疫苗相关病例(VAPP),服苗者VAPP服用活疫苗(多见于首剂服苗)后435天内发热,640天出现AFP,无明显感觉丧失,临床诊断符合脊灰麻痹后未再服用脊灰活疫苗,粪便标本只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服苗接触者VAPP 与服脊灰活疫苗者在服苗后35天内有密切接触史,接触后660天出现AFP,符合脊灰的临床诊断麻痹后未再服脊灰活疫苗,粪便中只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AEFI处理,案例分析,案例简介基本情况男,2001年7月23日生2001年10月2日口服OPV1剂临床表现2001年10月20日麻痹左上肢、右下肢轻微运动左下肢、右上肢正常麻痹前有发热、腹泻、三天内注射史有肢体感觉障碍粪便标本2001年10月24、25日采集双份省实验室分离:脊灰病毒II型国家实验室鉴定:脊灰病毒II型疫苗株,专家诊断临床检查双下肢肌张力低下,肌力左侧I级,右侧II级膝腱反射双侧消失,跟腱反射左侧消失,右侧活跃左侧足下垂明显左上肢正常,右上肢肌力II级,肱二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亢进 临床诊断非典型性脊髓炎(右侧肢体、左侧下肢横断性脊髓炎)疫苗病毒阳性OPV口服后,肠道排出病毒长达数周或更长时间服苗22、23天采集粪便标本,仍处于肠道排出病毒期内,调查结论:偶合症,AEFI处理,BCG淋巴结炎,临床表现接种后2-6个月接种部位同侧或腋下同侧局部淋巴结肿大超过1cm或发生脓疡破溃淋巴结可一个或数个肿大抗酸杆菌阳性,BCG株淋巴结组织检查呈结核病变治疗淋巴结肿大口服异烟肼或加用利福平用异烟肼粉末或加利福平涂敷大龄儿童可链霉素局部封闭脓疡破溃趋势及早切开,对氨基水杨酸油膏纱条或利福平纱条引流脓疡自发破溃,用对氨基水杨酸软膏或利福平粉剂涂敷,AEFI处理,癔症,临床表现,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头痛、头晕、恶心、面色苍白或潮红、出冷汗、肢冷、阵发性腹痛运动障碍:阵发性抽搐、下肢活动障碍,四肢强直感觉障碍:肢麻、肢痛、喉头异物感视觉障碍:视觉模糊、一过性复视或一过性失明精神障碍:翻滚、嚎叫、哭闹其它:阵发性嗜睡,处置原则,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如丧失知觉,促其苏醒苏醒后酌情给予镇静剂暗示治疗物理治疗尽可能在门诊治疗发作频繁不合作者,请精神神经科医生会诊处理,AEFI处理,群发性癔症,临床特点,急性群体发病暗示性强发作短暂反复发作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不符,无阳性体征女性、年长儿童居多同一区域,同一环境、同一年龄组、同一精神刺激、同一时间发作预后良好,防治对策及措施,宣传教育,预防为主排除干扰,疏散病人避免医疗行为的刺激疏导为主,暗示治疗仔细观察,处理适度,AEFI处理,案例分析,某年6月17日小学接种甲肝疫苗1名12岁女生接种后2-3min头晕、胸闷、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麻木等症状当晚收治相似症状学生23名,7-12岁次日其它学校住院学生数迅速上升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气喘、四肢麻木为主部分学生心率减慢个别学生四肢抽搐很多学生心肌血清酶升高,调查结论:群发性癔症,AEFI处理,偶合症,常见偶合症,急性传染病内科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婴儿窒息或猝死,鉴别与处置,接种灭活疫苗,不可能引起相应疾病接种活疫苗,需结合临床资料、病原学及其它检查原因不明或多因素,由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诊断明确偶合症诊断后,向受种者耐心解释,AEFI处理,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病因,病毒感染呼吸系统病变致使呼吸驱动力下降导致肺泡换气不足和缺氧呼吸道阻塞,肺表面活性物质消耗增加而致肺泡萎缩,通气换气障碍心血管系统病变胃食道返流辅酶A脱氧酶缺乏,脂肪代谢异常家族遗传因素免疫缺陷其它:如母服鸦片、吸烟、分娩时产程短、有窒息或羊水污染及宫内感染等,临床特点,多见于1月龄至1岁的婴儿,尤以24月龄常见,其中90%死于6月龄前,男性稍多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春、秋末和冬初人工喂养儿多于母乳喂养儿,早产儿多于足月产儿,尤其出生体重1900g者病前多有轻度上感,或轻度发育异常在睡眠中突然死亡,有的病例有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缺氧等,AEFI处理,维生素K缺乏,发病机理与临床特点,发病机理VitK激活体内凝血因子VitK缺乏:凝血障碍、人体出血,颅内出血,死亡体内凝血酶原降低30%时有出血倾向,减少至20%自发性出血临床特点突然发病,烦躁不安、异常吵闹,特殊尖叫多有嗜睡、昏迷、呕吐、全身抽搐颅内出血、肌内注射部位出血不止可伴皮肤瘀斑、鼻出血、消化道出血、肺出血晚发性VitK缺乏2周-3月龄,1月龄母乳喂养儿多发病率410/万活产儿农村多发,颅内出血最常见,预防措施,新生儿出生后lh开始,每次口服VitK2mg,共10次,每次间隔10d,或给乳母每次口服10mgVitK,共10次,每次间隔10d孕妇多食用富含VitK的食物必要时妊娠34周后口服VitK1,每日20mg,每天1次,至分娩乳母未使用VitK者,建议检测有无VitK缺乏;如缺乏,及时补充,AEFI处理,预防接种突发死亡的处理,稳定家长情绪,缓解矛盾,避免形成对峙立即赴死者家中对家长表示关心和慰问,了解情况,尽快调查处理召集当地行政领导和死者家长所在单位领导,通报事情经过和处理原则,协助做好死者家长工作,避免谈论死亡与预防接种关系的敏感话题向家长解释,死因须经调查后由诊断专家组确认对家长少承诺,少表态妥善保存尸体,力争尸检提高效率,切忌久拖不决尽量保护施种者,第三部分 江西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江西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AEFI补偿,3.1 制订依据:,1、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医疗事故处理条例3、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卫生部令第60号)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AEFI补偿,3.2 制订必要性,(1)2008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即在原免费接种5种疫苗防7种病的基础上,扩大至14种疫苗防15种病。其中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每名每年儿童接种22剂次,按我省65万出生儿童计算,共接种1430万剂次,而异常反应的发生概率根据文件报导为100万份之1,加上每年强化接种,比如2009年强化接种,麻疹疫苗为全省1400万剂次,乙肝疫苗428.6万剂次,还有流感疫苗接种等。(2)条例自实施以来,各地上报的异常反应一直没有得到落实,此次麻疹强化后家长集中到厅里上访,要求解决补偿费用。,AEFI补偿,3.3 主要内容,共分为四章39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理与补偿,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和人性化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诊断准确、治疗及时、补偿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