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的50条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_第1页
收集的50条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_第2页
收集的50条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_第3页
收集的50条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集的收集的 50 条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条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 1 轻型钢结构住宅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宜为 Q235 B 钢 Q345 B 钢 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 碳素结构钢 GB T700 和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 T1591 的规定 当采用 其他牌号的钢材时 尚应符合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2 轻钢 承重 结构采用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 伸长率 屈服强度以及硫 磷含量的合 格保证 对焊接承重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和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对有抗震设 防要求的承重结构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0 85 伸长率 不应小于 20 3 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六角头螺栓 GB T5782 和 六角头螺栓 C 级 GB T5780 的规定 4 高强度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GB T1228 钢结构用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母 GB T1229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 GB T1230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 六角头螺栓 大六角螺母 垫圈技术条件 GB T1231 或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 副技术条件 GB T3632 的规定 5 锚栓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 碳素结构钢 GB T700 中规定 Q235 钢或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 钢 GB T1591 中规定的 Q345 钢制成 6 不配钢筋的纤维水泥类板材和不配钢筋的水泥加气发泡类板材不得用于楼板及楼梯间和 人流通道的墙体 7 水泥加气发泡类板材中配置的钢筋 或钢构件或钢丝网 应经有效的防腐处理 且钢筋 的粘结强度不应小于 1 0MPa 8 楼板用水泥加气发泡类材料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应低于 6 0MPa 9 楼板用钢丝网水泥板的钢丝网应进行镀锌处理 其规格应采用直径不宜小于 0 9mm 网 格尺寸不大于 20mmx20mm 的冷拔低碳钢丝编织网 钢丝的抗拉强度不应低于 450MPa 10 楼板用定向刨花板 OSB 不应低于 2 级 甲醛释放限量为 1 级 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 定向刨花板 LY T 1580 的规定 11 轻型钢结构住宅的轻质围护材料宜采用水泥基的复合型多功能轻质材料 也可以是水泥 加气发泡类材料 轻质混凝土空心材料 轻钢龙骨复合墙体材料等 维护材料产品的干密 度不宜超过 800kg m 12 预制的轻质外墙板和屋面板必须进行等效的荷载设计组合承载力试验 受弯承载力检验 系数不应小于 1 35 连接承载力检验系数不应小于 1 5 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作用下 板受弯挠度最大值不应超过板跨度的 1 200 且不应出现裂缝 13 用于外墙或屋面的水泥基板材应配钢筋网或钢丝网增强 板边应有企口 水泥加气发泡 类墙体材料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宜低 4 0MPa 14 外墙材料或屋面材料用于采暖地区的抗冻性 在一般环境中抗冻标号不应低于 D15 干 湿交替环境中不应低于 D25 外墙材料或屋面材料的软化系数不应小于 0 65 15 安装外墙板的金属连接件宜采用铝合金材料 有条件时也可采用不锈钢材料 若用低碳 钢或低合金高强度材 料应做有效的防腐处理 16 外墙板连接件的壁厚 用采用低碳钢低合金高强度材料时 在低层住宅的不宜小于 3 0mm 多层的不宜小于 4 0mm 用铝合金材料时相应再加厚 1 0mm 17 屋面板与檩条连接的自攻钉不宜小于 ST6 3 18 用于墙板嵌缝粘结材料的抗拉强度不应低于墙板基材的抗拉强度 其性能应可靠 嵌缝 胶条或胶片宜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或氯丁橡胶 19 非承重的轻钢龙骨壁厚不宜小于 0 5mm 双面热浸镀锌量不应小于 100g m 双面镀锌 层厚度不应小于 14 m 且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用轻钢龙骨 GB T11981 的 规定 自钻自攻螺钉不宜小于 ST4 2 且应符合 自攻自钻螺钉 GB T15856 1 4 的规定 20 蒙皮用定向刨花板 OSB 不宜低于 2 级 甲醛释放限量应为 1 级 蒙皮用钢丝网水泥 板的厚度不宜小于 15mm 水泥纤维板 或水泥压力板 挤出板等 应配置钢丝网增强 蒙皮用石膏板的厚度不宜小于 12mm 并应具有一定的防水及耐火性能 21 保温材料应当采用发泡聚苯乙烯板 EPS 挤塑聚苯乙烯板 XPS 聚氨酯硬泡体板材 PU 等有机泡沫塑料作为轻型钢结构住宅的保温隔热材料时 保温隔热系统整体应具有 合理的防火构造措施 22 外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 K 和热惰性指数 D 应符合当地节能指标 空气声计权隔声 量不小于 40dB 外围护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0 75h 外围护结构应采取有效的防潮 防雨水措施 屋面防水不应低于三级 23 外墙板应优先采用整体外包的安装方式 防止结构热桥 当采用墙板镶嵌填充式或 砌 块填充砌筑式外墙体时 外露结构部位应做外保温隔热处理 并使结构内表面温度不应 低 于空气露点温度 外墙体可采用双层中空形式 内层镶嵌在钢框架内 外层包裹悬挂在钢 结构外侧 24 内墙应满足分隔空间的要求 其主要技术性能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 1 隔声性能 空 气声计权隔声量 分户墙不小于 40dB 分室墙不小于 35dB 2 耐火极限 低层建筑的楼 梯间隔墙 分户墙不小于 1 00h 多层的不应小于 1 50h 低层建筑的分室墙不应小于 0 25h 多层的不应小与 0 50h 25 住宅的起居室 卧室内允许噪声级 A 声级 昼间应不大于 50dB 夜间应不大于 40dB 26 住宅声环境设计包括 1 住宅平面布局中管道井 风机 电梯井道及机房不应与主要使 用房间如起居室 卧室和书房等相邻 当无法避免时 应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震措施 2 楼板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 40dB 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不大于 75 dB 3 外窗的空气 声集权隔声量不应小于 30dB 户门不应小于 25dB 27 普通住宅的层高不宜高于 2 80 米 卧室 起居室 厅 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 2 40 米 厨房 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 2 20 米 28 室内楼梯的净宽不宜小于 0 75 米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 22 米 高度不应大于 0 20 米 扇形踏步转角距扶手边 0 25 米处的宽度不应小于 0 22 米 29 轻型钢结构住宅结构设计应执行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 的规定 一般应采用设计基准期为 50 年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结构重要性系数为 1 0 30 基础形式可根据住宅层数 地质状况 地域特点等因素 优先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也可 采用条形基础 有地下室的可采用筏板基础 必要时也可采用桩基础 31 基础底面应有素混凝土垫层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 30mm 有地下水时宜适 当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32 采用轻钢龙骨复合墙板做围护墙体时 龙骨应与上下导轨用自攻钉连接 并应符合下列 要求 1 导轨的壁厚不宜小于 1 5mm 2 导轨与主体结构连接的自攻钉不宜小 ST5 5 双排 且间距不宜超过 600mm 33 采用预制轻质复合保温板做屋面时 檩条的间距及其承载力设计与板型有关 应按产品 性能专门设计 屋檐挑板长度应按照产品使用说明进行设计 屋面板与檩条连接用自攻钉 不宜小于 ST6 3 且当屋面坡度大于 30 度时还应附加防滑连接件 34 轻型钢结构住宅主体钢结构耐火等级 低层为四级 多层为三级 35 建筑防雷和接地系统应利用钢结构体系实施 设备或电气管线应有塑料绝缘套管保护 36 当采用预制圆孔板或配筋的水泥发泡类楼板时 板与钢梁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50MM 并 应有可靠连接 采用焊接的应对焊缝进行防腐处理 37 当采用 OSB 板或钢丝网水泥板等薄型钢板时 板与钢梁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30mm 采用自 攻螺钉连接时 规格不宜小于 ST5 5 长度应穿透钢梁翼缘板不少于 3 圈螺纹 间距对 OSB 板不宜大于 300mm 对钢丝网水泥板应在板四角固定 38 楼板安装应平整 相邻板面高差不宜超过 3mm 39 管线 插座 开关盒的安装应先固定 然后用粘结材料填实 粘牢 平整 40 轻质砌块墙体与钢柱相接处 每 600mm 高度应采用拉接钢筋拉接 拉接长度不宜小于 1 0m 当墙长度大于 5m 时 应设构造柱 砌筑外墙时 还应在墙顶每 1500mm 采用拉接 件与梁底拉接 41 龙骨的安装应按放线位置固定上下槽型导轨到主体结构 如上下钢梁或楼板 上 固定 槽型 道轨应采用六角头带法兰盘的自攻钉 直径不宜小于 ST5 5 间距不宜大于 600mm 钉长应满足穿透钢梁翼板后外露不小于 3 圈螺纹 42 安装面板时 宜用不小于 ST5 5 的平头自攻螺钉从板中部向板的四边固定 钉头略埋入 板内 钉眼宜用石膏腻子抹平 钉长应满足穿透龙骨壁板后外露不小于 3 圈螺纹 43 屋面板与檩条当采用自攻螺钉连接时 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螺钉直径仅不宜小于 ST6 3 2 螺钉长度应穿透檩条外露不少于 3 圈螺丝 3 螺钉帽应加扩大垫片 44 屋架应垂直支承在下面的墙架柱上 最小搁置长度为 40mm 屋架构件与支承墙架柱形 心的偏差宜小于 15mm 45 屋面梁或屋架的上弦悬挑水平距离不宜大于 600mm 悬挑长度大于 600mm 时 应采取 其它必要的措施 46 三角形屋架的屋面梁与屋脊梁之间的连接角钢的规格不小于 50mm 50mm 至少用 4 个 ST4 8 的自攻螺钉相连 并均匀地布置在屋脊梁的全高度上 连接角钢的厚度不小于与 之连接的斜梁厚度 屋脊梁可用 C 型或 U 型截面构件组合而成 其截面高度和厚度不小于 与之连接的斜梁的截面高度和厚度 47 吊顶梁的上翼缘支撑和当屋面梁的跨度大于 2 4m 时 屋面梁的下翼缘支撑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最小厚度为 0 6mm 的 C 型或 U 型截面构件 2 最小截面为 40mm 0 75mm 的钢带 安装上翼缘支撑的方向与吊顶梁垂直 C 型和 U 型截面构件或者钢带应至少用一个 ST4 2 的螺钉与每一个梁的上翼缘连接 至少用 2 个 ST4 2 的螺钉与刚性撑杆连接 48 构件包装应符合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 大型组装单元一般不包装而使用专用集运架 小 构件需要包装时 不同种类 不同规格的产品应分类包括 包装内应包括产品清单及相关 文件和标识 需要包装的小构件应成捆包装 长度小于 4m 时应捆两道 长度大于 4m 时 每增加 2 米加捆一道 面板应根据所选材料不同 按照生产厂家及国家有关规程要求进行 包装 49 所有结构构件宜在仓库内贮存 并采取防潮措施 在室外存放时 必须有严格的防雨和 防潮措施 构件存放时应集中水平存放 应有采取防止变形 碰撞或损伤的措施 屋面 板 楼面板 墙板应根据生产厂家的要求贮存堆放 不能产生塑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