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全)_第1页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全)_第2页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全)_第3页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全)_第4页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常见的装置 全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常见的装置 全 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赵美荣赵美荣 序号装置实验操作 图 1 用凸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到白磷 使 白磷燃烧 一段时间后 白磷燃烧 燃烧完毕 待冷却至室温 打开弹 簧夹 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瓶内 图 2 闭合电源开关 电阻丝发热 温度 达到 40 时白磷燃烧 产生大量 白烟 装置冷却后 由于左侧中氧气被消 耗 气体压强减小 水会在左侧中 上升 且上升到 1 刻度处 图 3 先关闭弹簧夹 a 将螺旋状的铜丝 在酒精灯的灼烧后迅速插入大试管 接触试管底部的过量的白磷 然后 立即塞紧橡皮塞 由于白磷的着火点低 白磷燃烧 产生大量的白烟 燃烧完毕 待冷却至室温 打开弹 簧夹 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瓶内 图 4 用水浴加热的办法使白磷燃烧 足 以使白磷着火燃烧 燃烧完毕 待冷却至室温 打开弹 簧夹 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瓶内 图 5 在一封闭的试管内放一颗白磷 用 酒精灯微微加热白磷 白磷燃烧 有大量白烟生成 注射器被推向外 侧 右侧 待装置冷却 注射器逐渐向内侧 左侧 移动 根据注射器停止时 的位置 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图 6 在一端封闭的粗玻璃管内放一颗白 磷 用胶塞塞住 并推入到玻璃管 中部 记下位置 用酒精灯微微加热白磷 白磷燃烧 有大量白烟生成 胶塞被推向外侧 右侧 待装置冷却 胶塞逐渐向内侧 左 侧 移动 根据胶塞停止时的位置 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图 7 用生石灰和水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使 白磷燃烧 烧杯上方玻璃管 预先固定好 中部 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 活塞左端 管内密封有空气 活塞右端的玻璃 管口跟空气连通 实验开始前活塞 处在刻度 5 cm 处 图 8 在一个耐热活塞的底部放一小块 足量 白磷 然后迅速将活塞下 压 使空气内能增大 温度达到 40 白磷燃烧 产生大量白烟 冷却至 原来温度时 松开手 活塞最终将 回到刻度 4 处 图 10 在一玻璃管的两端 通过橡皮塞装 上两只注射器 玻璃管内装几团细 的铜丝 把一个注射器内的空气体 积调到 50mL 的位置 另一只注射 器不留空气加热玻璃管的铜丝部位 待铜丝被灼热后 把注射管缓慢地 以 2 3 次 分的速度左右推动 大约 3 4min 之后停止加热 待玻 璃管冷却至室温后 注射器内空气 减少 图 11 在滴管中盛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将燃着的硫粉迅速插入集气瓶内 硫粉燃烧 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燃烧完毕 待冷却至室温 打开弹 簧夹 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瓶内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湖北省教研室组长 杨国安 亲爱的同学 很高兴与你见面了 老师要告诉你一个小秘密 在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里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可重要啦 这不 近几年来在各省市中考试题中 频繁出现 本文中的例 3 就是我出的一道中考题 遗憾的是 当年我市考生平均得分率只 有 41 现在 你一定很想知道 怎样才能掌握这一考点 老师告诉你 掌握这一考点有秘决 一是你要深入理解实验原理 二是你要有流畅的解题思路 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深入理解实验原理深入理解实验原理 对于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 以下几点需要你认真研读 深入理解 这是你正确解答这 类题目的基础 实验原理 利用物质在密闭容器里燃烧或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物质 把容器里空气中的氧气耗尽 根据气体体积的减少量来确定氧气的含量 实验药品 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必须是易与氧气反应且没有 气体生成的物质 如红磷 或白磷 等 不能用木炭 硫来代替红磷 或白磷 木炭 硫燃烧的产物 是气体 且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恰好 等于生成的气体的体积 密闭体系内气体的压强几乎没有变化 实验装置 如图 1 所示 当然 也可用其他合理装置 实验步骤 1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 用于溶解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同时吸收燃烧产生的热 有 利于瓶内降温 把集气瓶剩余容积划分为 5 等分 并做上记号 2 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 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 立即伸入瓶中并 把塞子塞紧 观察红磷燃烧时的现象 3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 打开止水夹 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时发出黄白色火焰 同时放出热量 随着反应的进行 瓶内充满白烟 待集 气瓶冷却到室温时 打开止水夹 烧杯中的水被吸进集气瓶中 进水的体积恰好近似于集 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 1 5 注意事项 1 装置不能漏气 2 红磷要过量 以保证瓶内的氧气耗完 3 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并塞紧塞子 不能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4 止水夹要夹紧 防止红磷燃烧时气体膨胀使瓶中气体从导管逸出 5 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时再打开止水夹 防止瓶内气温高于外界气温 使进入瓶内 的水减少 领悟解题思路领悟解题思路 以上内容是你正确解题的基础 接下来 需要你积极领悟解题思路 寻找解题突破口 只有思路流畅 你才能在平时考试或中考中游刃有余 总体思路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有多种 但其原理只有一种 这就是利用足量 的某物质与密闭容器里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通过观察进水的体积或活塞移动的体积 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例例 1 1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装置如图 1 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待燃烧停止 白烟消失并冷却后 打开止水夹 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 总容积的 1 5 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填 2 点即 可 如将红磷换成炭粉 实验能否成功 填 能 或 不能 原因是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 是容易与氧气反应且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 如红磷在密 闭容器中燃烧 消耗了容器里的氧气 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 木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气体 木炭消耗氧气的体积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 相同 密闭体系内气体的压强变化很小 测定的氧气的含量小于实际含量 或是装置有问题 或是操作有问题 如装置漏气 红磷的量不足 止水夹未夹紧 装置未冷却到室温就开始读数等 答案答案 红磷 氧气五氧化二磷 装置漏气 红磷的量不足 不能 炭粉虽然消耗了氧气 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气体 瓶内压强变化很小 水基本不能进入集气瓶中 例例 2 2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 用图 2 所示的装置粗略测定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活塞可左右滑动 实验前活塞处在刻度 10cm 处 已知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最低温 度为 40 回答下列问题 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是 白磷着火燃烧 活塞先向 移动 填 左 或 右 下同 后向 移动 实验结束 恢复到常温后 活塞应停在约 填整数 cm 处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烧杯中的沸水使白磷的温度上升 当白磷的温度达到 40 时 白磷着火燃烧 白磷 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使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受热膨胀 活塞右移 当膨胀的体积不及消耗的氧 气的体积时 活塞左移 由于空气中的氧气约占总体积的 1 5 所以 待装置冷却至室温 活塞最后停在刻度 约为 8cm 的位置上 答案答案 右 左 8 例例 3 3 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设计了如图 3 所 示的实验装置 该同学在 金属梯 的每一步的凹处放置一颗 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 用放大镜会聚 6V 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 的一步 金属梯 处的白磷上 回答下列问题 一段时间后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金属梯 的每一步上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的一步 金属梯 处放一大 颗白磷相比 优点是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放大镜会聚 6V 手电筒光 使金属梯最下端凹处的白磷的温度升高 白磷着火燃烧 白 磷燃烧放出的热量 使金属梯上各步凹处的白磷由下往上依次燃烧 由于试管中的氧气逐 渐减少 试管内气体的压强也逐渐减小 试管内的水位逐渐上升 当氧气全部耗尽时 水 面不再上升 金属梯上各步凹处放置一颗小白磷 可增大白磷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尽可能多地消耗 试管里的氧气 答案答案 白磷像 上楼梯 般依次燃烧 开始时冒白烟 燃烧快停止时在倒置试管的上部出 现黄烟 试管内的水位先下降 然后上升到一定位置后恒定不动 尽可能多地消耗试管内的氧气 例例 4 4 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一 位同学应用上述反应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他选 用的仪器如图 4 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和铁丝球应该如何放置 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实验要进行一周左右的时间 才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你知道时间较长的原因吗 思路分析思路分析 在密闭容器内 细铁丝与潮湿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使容器内的氧气耗尽 容 器内气体压强小于容器外的大气压 水进入容器 铁生锈的速度很慢 为了将试管中的氧气全部耗尽 需要较长的时间 答案答案 把细铁丝放在倒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