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讲 犯罪主体,分配学时:3学时。教学目的:明确犯罪主体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刑事责任能力及其制约因素,了解自然人犯罪的特殊主体和单位犯罪的概念、特征。教学方法:讲授法、演讲法。,第一节 犯罪主体的概念和特征一、 犯罪主体的概念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及单位。二、犯罪主体的特征1. 犯罪主体是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犯罪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进行的犯罪行为。我国旧刑法中没有单位犯罪,新刑法在总则中首次规定了单位犯罪。2.犯罪主体是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和单位。3.犯罪主体是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者单位。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犯罪主体的分类,单位犯罪主体,自然人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刑法规定不要求以特殊身份作为要件的主体,特殊主体:刑法规定以特殊身份作为要件的主体,某甲,男,生于1995年2月13日,某初中二年级学生。2009年2月11日,正值学校放寒假,某甲来到自己读书的中学,见本校初一学生某乙(女,13岁)独自一人在校值班室内,遂起歹念,将某乙骗至防空洞内进行猥亵,某乙进行反抗,并说要将此事告诉老师。某甲用石头将某乙砸昏后,又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在某乙的喉部、胸部和腹部连刺20余刀,并割掉某乙的舌头,挖出某乙的双眼,致某乙当场死亡。,第二节 刑事责任能力一 、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1.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作用和后果,并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包括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两方面的内容。刑事责任能力的本质,是行为人在行为时具备相对的自由意志能力。刑事责任能力是犯罪能力和承担责任能力的统一,但归根结底是承担责任的能力。2、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辨认能力控制能力。辨认能力: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意义、性质、作用、后果的分辨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指行为人决定自己是否实施特定行为的能力。,刑事责任能力中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一方面,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控制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刑事责任能力的存在,要求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必须齐备,缺一不可。,3、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一般说来,影响和决定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程度的,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人的知识和智力成熟程度;人的精神状况,即人的大脑功能正常与否。,4、刑事责任能力的分级:一般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和无刑事责任能力三个阶段。前者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无刑事责任能力实施的侵害行为不构成犯罪,也不承担刑事责任;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但因其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有所减弱,所以承担刑事责任时应从宽处罚。二、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1. 两者的关系年龄大小与刑事责任能力的大小成正比。刑事责任年龄: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刑事责任年龄是刑事责任能力的下位概念。,2. 我国刑法中的刑事责任年龄法学界对此有三分法和四分法之争。三分法(1)无刑事责任年龄阶段:14周岁以下;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均不负刑事责任。确有必要,可由政府收容教养.资料库李天一寻衅滋事被劳教.doc(2)相对刑事责任阶段:1416周岁;只对刑法规定的八种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3)完全刑事责任阶段:16周岁以上;对所以得犯罪行为均承担刑事责任四分法:,3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 (1)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根据我国刑法的明文规定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刑事责任年龄中的“年龄”应该是实足年龄。实足年龄应该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1周岁以12个月计算,每满12个月为满1周岁,而且是过了几周岁生日,从第2天起,才认为已满几周岁。,(三)精神与刑事责任能力根据精神病人的具体情况,刑法上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 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心神丧失)无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的处理无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1)应当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2)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治疗。,认定行为人是否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标准:(1)医学标准:亦称生物学标准,即实施危害行为的人从医学上被判定是精神病人,这需要由精神病医学专家作出鉴定。(2)心理学标准:亦称法学标准,是指从心理学、法学的角度看,患有精神病的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丧失了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第二、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心神耗弱)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也必须具备医学标准和法学标准,即精神病人在其精神病理的支配下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但行为时其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只是有所减弱,而没有完全丧失。是否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也必须经过法定的鉴定程序的鉴定。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决定从宽处罚的量刑幅度时,应以疾病对行为人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影响程度为依据。,第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有一些人虽然患有精神病并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但其行为并非在其精神病理的支配之下实施,或者并未因其患有精神病而使其认识能力或控制能力丧失或减弱,这种人仍然应当承担全部刑事责任,他们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主要包括:精神正常时期的间歇型精神病人,和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人。,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主要种类有:1)各种类型的神经官能症;2)各种人格障碍式变态人格(包括器质性人格障碍);3)性变态;4)情绪反应(未达到精神病程度的反应性精神障碍);5)未达到精神病程度的成瘾药物中毒与戒断反应;6)轻躁狂与轻性抑郁症;7)生理性醉酒与单纯慢性酒精中毒;8)脑震荡后遗症、癫痫性心境恶劣以及其他未达到精神病程度的精神疾病;9)轻微精神发育不全,等等。,(四)健康与刑事责任能力聋哑人、盲人生理缺陷患者也有可能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聋哑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本条的适用对象有两类:一是既聋又哑的人,即同时完全丧失听力和语言功能者,其中主要是先天聋哑和幼年聋哑者。二是盲人,即双目均丧失视力者,主要也是指先天和幼年丧失视力者。,在适用本条时需要注意:首先,聋哑人和盲人不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他们对于自己危害社会的行为应该承担刑事责任。其次,聋哑人和盲人由于生理功能的丧失导致其对具体犯罪行为的辨认控制能力有影响时,可以从宽处罚。最后,对聋哑人和盲人犯罪不是绝对的从宽处罚,对其只能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五)醉酒与刑事责任能力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里的醉酒指生理性醉酒。醉酒分为生理性醉酒和病理性醉酒,病理性醉酒是精神病的一种,适用关于精神病的规定。,1、生理醉酒:称普遍醉酒、单纯性醉酒,简称醉酒,是通常最多见的一种急性酒精中毒,是指一次大量饮酒后导致精神过度兴奋甚至神志不清的情况。现代医学和精神病学都认为,生理醉酒不是精神病。我国刑法理论认为,行为人在生理醉酒的状态下还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因而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应该承担刑事责任。生理醉酒人犯罪应当负完全的刑事责任。,2、病理醉酒属于精神病的范畴,病理醉酒人的行为紊乱、记忆缺失、出现意识障碍,并伴有幻觉、错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且其行为通常具有攻击性。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首次饮酒会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能认定为犯罪。,原因自由行为:指具有责任能力的行为人,故意或者过失使自己一时陷入丧失或者尚未完全丧失责任能力的状态,并在该状态下实施了符合客观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行为人在明知自己有病理醉酒的历史,预见到自己饮酒后会实施危害行为,从而造成危害结果的,或者由于饮酒过失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原因行为:使自己陷入丧失或者尚未完全丧失责任能力状态的行为;结果行为:在该状态下实施的符合客观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我国刑法中对刑事责任能力程度的规定:1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凡年满18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且智力与知识发展正常的人,都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醉酒的人均具备辨认和控制能力,因而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2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简称完全无责任能力或无责任能力,指行为人没有刑法意义上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包括两类:一类是不满14周岁的人;一类是行为时因精神病而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3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也称相对有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仅限于对刑法所明文规定的某些严重犯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其他危害行为无刑事责任能力。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4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又称限制刑事责任能力、限定刑事责任能力、部分刑事责任能力,减轻刑事责任能力是指因年龄、精神状况、生理功能缺陷等原因,行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时,虽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其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减弱或降低,从而刑法规定减轻其刑事责任的情况。,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人有四种:(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3)又聋又哑的人;(4)盲人。,第三节 特殊主体概述一般意义上的身份指人的出身、地位和资格,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指刑法所规定的影响刑事责任的大小和有无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位或状态。以犯罪主体是否要求具备特定的身份为标准,可以把犯罪主体分为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一般主体指只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即可构成的犯罪主体,这种犯罪主体不要求具备特定身份。而所谓特殊主体,就是除了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外还必须具备特定身份才能构成的犯罪主体。刑法理论中通常把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构成条件或刑罚加减根据的犯罪称为身份犯。,正确理解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的含义,应当注意:(1)特殊身份必须是在行为人开始实施危害行为时就已经具有的特殊资格或者已经形成的特殊地位或状,行为人在实施行为后才形成的特殊资格、特殊地位或状态,并不属于特殊身份。(2)作为犯罪主体要件的特殊身份,仅仅是针对犯罪的实行犯而言的,至于教唆犯和帮助犯,并不受特殊身份的限制。,(二)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分类1自然身份与法定身份自然身份:指因自然因素所形成的身份。如基于性别形成的男女身份。再如,基于血缘形成的亲属身份。法定身份:指基于法律而形成的身份,如军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等。如贪污罪、受贿罪等犯罪只有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构成,徇私枉法罪、私放在押人员罪等犯罪只能由司法工作人员实施。,2定罪身份与量刑身份定罪身份:即决定刑事责任存在与否的身份,又称为犯罪构成要件的身份。量刑身份:即影响刑事责任大小的身份,又称为影响刑罚轻重的身份。,(三)我国刑法中特殊身份的类型1以特定职务为内容的特殊身份。如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邮政工作人员;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海关工作人员;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动植物检疫机关的检疫人员;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国家工作人员:刑法第93条。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犯罪的主体。包括四种人员:A、在国家机关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机关包括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B、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C、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D、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一般认为包括人大代表、陪审员、国家机关的实习学生、合同警察、接受国家机关委托行使行政处罚权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等。,要正确理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含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002年12月28日的立法解释规定,“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所以,这些人员也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2003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干部应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2003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所谓委派,即委任、派遣,其形式多种多样,如任命、指派、提名、批准等。不论被委派人的身份如何,只要是接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代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在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工作,都可以认定为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2000年4月29日立法解释: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下列7种行政管理工作时,也是国家工作人员:救灾、抢险、防汛、优抚、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土地征用补偿费的管理;代征、代缴税款;有关计划生育、户籍、征兵工作;协助基层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司法工作人员(刑法第94条):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2)军人(刑法第450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有军籍的学员;武警部队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有军籍的学员;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国家军事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各级军官同时也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员:包括从事合法职业的人员和从事非法职业的人员两类。3.具有特定法律地位的人员:如证人、鉴定人、记录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依法被关押的罪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等。4.自然身份:包括两种:男子,强奸罪、奸淫幼女罪、嫖宿幼女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男子;家庭成员,如虐待罪、遗弃罪等。,第四节 单位犯罪主体一、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以前理论界称为“法人犯罪”,后者的范围较窄。单位除了法人外,还包括合伙、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公司的筹备组织、公司的清算组织等在内,但它们都不是法人。1犯罪主体体必须是单位,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1)这些单位必须是依法成立的合法单位。(2)必须是独立的单位,而不能是单位的内部机构。2.行为必须经过单位决策程序的批准。3.必须实施了犯罪行为,该种行为符合刑法第13条规定的犯罪的特征。4.必须有处罚单位犯罪的明确的分则性规定。,二、单位犯罪的处罚有两种方式。(1)单罚制,以处罚单位内部的自然人代替对犯罪单位的处罚,如我国刑法第137条第2款的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第240条的强迫劳动罪等;(2)双罚制,既处罚犯罪的单位,也处罚单位内部参与了单位犯罪的自然人。我国刑法多都采用这种方式。也就是说,对于单位犯罪的处罚,以双罚制为原则,以单罚制为例外。,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问题。根据2001年1月21日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在单位实施的犯罪中起决定、批准、授意、纵容、指挥等作用的人员,一般是单位的主管负责人,包括法定代表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在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犯罪并起较大作用的人员,既可以是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也可以是单位的职工,包括聘任、雇用的人员。,一、单项选择题1.张某,15周岁,在绑架他人之后将人质残忍的伤害,张某的行为( )。A.构成绑架罪B.构成故意杀人罪C.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D.不负刑事责任,2.甲醉酒驾驶自己的汽车,超速行驶导致2名行人死亡。甲对此结果( )。A.应当负刑事责任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不负刑事责任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不满 14 周岁的人实施放火行为的,( ) 。 A.构成放火罪,但不负刑事责任 B.构成放火罪且应负刑事责任,但免予刑事处罚 C.不构成犯罪,所以不负刑事责任 D.待其满 14 周岁后应追究刑事责任,但应从宽处罚,4.对于单位犯罪 ( ) 。A.以单罚制为原则,双罚制例外B.以双罚制为原则,单罚制为例外C.一律实行单罚制 D.一律实行双罚制,5.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A.可以从轻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6.下列何种犯罪的主体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 )A.伪证罪 B.诬告陷害罪C.贪污罪 D.非法拘禁罪7.甲于1984年3月5日出生,到( )才算已满14周岁。 A.1998年3月4日 B.1998年3月5日 C.1998年3月6日 D.1997年3月5日,8.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务计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盗窃罪B.抢劫罪C.绑架罪D.抢劫罪、绑架罪,9.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公司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则某甲( )。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稀江西稀士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西安市雁塔区第三小学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法学概论考试的内容框架与试题及答案
- 系统设计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2024年黑龙江大庆大同区养老服务中心招聘真题
- 企业合规管理的总结与对策计划
- 2024年连云港市灌云县公安局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安徽省退役军人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鸡东县司法局招聘民调解员笔试真题
- 2024年河南事业单位联考招聘笔试真题
- 老年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 企业员工保密协议书范本
- 美国文学概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吉林师范大学
- 公司内部责任追究制度
-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公开课教学课件
- 年产12万吨石英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满二十四节气课件
- 2024年金华浦江县粮食收储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培训
- 公路水运检测师培训课件
- 咸阳亨通电力集团笔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