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美学史原著导读1、 庄子約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人。莊子之生卒年月已不可詳考,史記稱其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曾在家鄉做過管理漆園的小官,在職不久就歸隱了。莊子一生貧苦,但卻不願意做官,楚威王聞知莊子很有才能,派人專門請莊子做楚國的宰相,被莊子斷然拒絕了。其思想主要保存在莊子一書中。 2、 无为道的自然本性是自然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二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五章) 3、 鼓盆而歌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4、 重言庄子一书,“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庄子寓言篇)重言是借重古代先哲或当代名人的话,来压抑时论的。庄子有时借重黄帝,有时借重老聃,有时借重孔子。历史上的人物不够用,他另造出许多古代的“乌有先生”来,让他们谈道说法,互相辩论,或褒或贬,没有一定,让这些先哲时贤为自己代言。5、 心斋心斋,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意为打扫屋子里的杂物才可以放更多的东西,放下只为更好的拿起。中国战国时期庄子的哲学用语。庄子人间世有寓言说:颜回向孔子请教游说专横独断的卫国国君的方法,孔子叫他先做到“心斋”,并指出这不是祭祀之斋,而是精神上的斋戒。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6、 得之于手而应于心【解释】得:获得,领悟;应:适应。领悟到要领,做起来顺手。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应。【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7、 得兔而忘蹄原指领会了深妙的义理,表达它的言语可以忘掉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8、 齐物论“齐物论”,即整齐万物之论。庄子提倡齐一万事万物,在他看来,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与动物是无差别的,正确与错误是无差别的,一切事物都是这样。本篇表现的是庄子对世俗的否定,和对无差别的自由境界的向往。庄子认为,要达到无差别的精神自由之境,就必须超脱世俗观念的束缚,忘掉物我之别,忘掉是非之辩。9、 唯道集虚人间世云:“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何为虚?即灵台无一物也。人秉受于大道的心,本来是静的;感于物而动,染于物而有尘。修真关键是修此心。只有做到了灵台明净,方能合于大道。是以南华经有“心斋”之法,教人涤除玄览,澡雪精神。复归于朴素之心,冥合于无为之道。1、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相对主义的观点辨析.庄子的这句话的意思是:细微的东西和更渺小的东西相比具有大的属性,人们眼中巍峨的泰山和广阔的宇宙相比就显得很小;年幼夭折的孩子和稍纵即逝的生命相比却是长寿,而彭祖的百岁却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他认为大小、寿夭、彼此的差别只是相对的,他否认相对而言的大小、寿夭、彼此之中有绝对,有本质的差别.最后,庄子得出了万物之间、万物与人都是没有差别的,用相对主义消融了事物间的差异.2、 大巧若拙思想的美学意义大巧若拙是中国美学的重要命题。这一命题包含去机心重偶然、去机巧重天然、去机锋重淡然等内容,体现出中国美学师造化、轻人工的理论倾向。中国美学还将拙视为生命存养之方,强调回复生命的本然境界,它是传统美学颐养心性理论的组成部分。中国美学民族特点的形成与这一命题有密切关系,它对中国美学的历史发展也有影响作用。大巧若拙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哲学美学命题,这一命题着重凸显巧和拙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一种古朴、天真、自然而然之美。本文试图通过对巧与大巧、大巧与拙的概念进行深入辨析,进一步揭示大巧若拙的美学内涵。老子是中国第一个大智若愚的语言大师。老子不是“美”和“巧”的反对者,他所推崇的是更为精深、更具丰富内涵的“大美”和“大巧”,“正言若反”模糊恢谐”是老子重要的语言修辞手段,亦是深层修辞(艺术语言)的审美特征。3、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4、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真正的遗忘。指忘德。庄子德充符:“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郭象 注:“生则爱之,死则弃之。故德者,世之所不忘也;形者,理之所不存也。故夫忘形者,非忘也;不忘形而忘德者,乃诚忘也。”德充符中通过许多寓言说明了这个道理。卫国的哀骀(ti)它是一个奇丑的人,“以恶(丑)骇天下”,然而“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鲁哀公和他相处不过数月就想请他当宰相。庄子以文学的夸张笔法,描写了这个奇丑者得到了包括妇女在内的许多人的爱慕,同时又借孔丘之口说明了他之所以得到爱慕的原因:“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而所谓“使其形者”就是精神。人们之所以爱这个奇丑的人物,就是爱他的“全德”,爱他的精神美。“闉(yn)趾支离无脤(shn)”“瓮盎大瘿(yng)”都是一些腰弯及于脚趾、形体残缺没有嘴唇、身上长着像盆瓮一样大的瘤子的奇丑人物,然而前者说卫灵公,后者说齐桓公,都得到了赏识和喜爱,以至卫灵公、齐桓公看起那些形体齐全的人来,反而觉得“其脰(du)肩肩(瘦小样子)”,矮小可怜了。庄子认为,这是“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缘故。这些奇丑人物,由于他们有人格精神上的美,所以人们就忘掉了他们形体的丑陋,看上去反而比形体健全的人更加高大了。庄子看到了人的内在精神美能够压倒和克服外在形体的丑,“形骸之外”的美高于“形骸之内”的美。在追求着个体人格自由的庄子眼里,就连汲汲于仁义、不懂得自然无为之道的孔子,虽然形体健全,但较之于被砍掉了一只脚,却懂得自然无为之道的“兀者叔山”,在精神上是遭受了无可解救的“天刑”的。【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丑中之美 阅读答案】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丑中之美 阅读答案。在庄子看来,这种精神上的刑残比肉体上的刑残更加可悲。庄子一点也不忽视形体的美,但更加重视精神的美。这种对于人的精神美的高度重视和追求,后来在魏晋时期的美学中得到了发展。 5、 通天下一气耳典源庄子集释卷七下外篇知北游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1 译文生是死的同类,死是生的开始,谁能知道它们的端绪!人的诞生,是气的聚合,气的聚合形成生命,气的离散便是死亡。如果死与生是同类相属的,那么对于死亡我又忧患什么呢?所以,万物说到底是同一的。这样,把那些所谓美好的东西看作是神奇,把那些所谓讨厌的东西看作是臭腐,而臭腐的东西可以再转化为神奇,神奇的东西可以再转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只不过同是气罢了。圣人也因此看重万物同一的特点。释义“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意谓同一事物,其是非美丑,随人之好恶而异。后以之谓化无用为有用;化废为宝。6、 庄子的至乐说“至乐”是首句中的两个字,意思是最大的快乐。人生在世什么是最大的快乐呢?人应怎样对待生和死呢?篇文的内容就在于讨论、回答这样的问题。全文自然分成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至“人也孰能得无为哉”,连续五句提问后,列举并逐一批评了世人对苦和乐的看法,指出从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快乐,所谓“至乐”也就是“无乐”。第二部分至“故止也”,写庄子妻子死时鼓盆而歌的故事,借庄子的口指出人的死生乃是气的聚合与流散,犹如四季的更替。第三部分至“我又何恶焉”,指出“死生如昼夜”,人只能顺应这一自然变化。第四部分至“复为人间之劳乎”,借髑髅之口写出人生在世的拘累和劳苦。第五部分至“是之谓条达而福持”,借孔子之口讲述一个寓言故事,指出人为的强求只能造下灾祸,一切都得任其自然。第六部分至“予果欢乎”,指出人的死生都不足以忧愁与欢乐。余下为第七部分,写物种的演变,这一演变的过程当然是不科学的,没有根据的,其目的在于说明万物从“机”产生,又回到“机”,人也不例外;从而照应了首段,人生在世无所谓“至乐”,人的死与生也只是一种自然的变化。1、道家哲学极其审美影响2、“梓庆削木为鐻”对艺术创作的启示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曰,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滑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庄子是老子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学识渊博,司马迁说他“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崇尚自然、反对人为是他文艺思想的核心。他讲到一系列的工匠技艺的故事,如庖丁解牛、梓庆为鐻、津人操舟、吕梁丈夫蹈水、佝偻承蜩等,以阐述文学艺术创作的的“虚静”和“与物同化”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者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创作出与自然相合、与天工同化的出神入化的作品。本文提出了“心斋”的概念,就是心灵没有任何外界的干扰和杂念,进入“无待”的境界。梓庆依三个步骤依次淡忘了利、名、我,才能以我的自然和木的自然相应合,以天观天,以天合天,做出了鬼斧神工的钟架。这也是人们行为的最高境界。3、山林与,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山林呢,还是旷野呢?这都使我感到无限欢乐啊!可是欢乐还未消逝,悲哀又接着到来。悲哀与欢乐的到来,我无法阻挡,悲哀与欢乐的离去,我也不可能制止。可悲啊,世上的人们只不过是外物临时栖息的旅舍罢了。人们知道遇上了什么却不知道遇不上什么,能够做自身能力所及却不能做自身能力所不及的事。不知道与不能够,本来就是人们所不可回避的,一定要避开自己所不能避开的事,难道不可悲吗!最好的言论是什么也没说,最好的行动是什么也没做。要想把每个人所知道的各种认识全都等同起来,那就实在是浅陋了。”4、庄子认识论(心物关系)及其美学关联。齊物論3-1 以道观物与以物观物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知天地之爲稊米也,知豪末之爲丘山也,則差數睹矣。(莊子秋水)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爲一。(莊子齊物論) 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大山爲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口腔咨询师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说课稿
- 全国粤教清华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3节《体验智能助手》教学设计
- 高级催乳师考试卷及答案
- 我的学习习惯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二年级上册-浙教版
- 保健食品基础知识培训
- 本册综合说课稿小学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上册湘美版
- 31.《我能行》 教学设计-心理健康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 2025年家政服务与管理人才高级职业能力与面试题解答
- 口播类知识文案培训内容课件
- 肿瘤患者家庭肠内营养护理
- 《拒绝沉迷手机远离“垃圾快乐”》班会课件
- 沉井顶管施工方案
- 锅炉设备更换技术方案
- 班次调度冲突解决
- 管理会计学 第10版 课件 第1、2章 管理会计概论、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
- 领导科学之领导用人(经典)
- 大米先生管理制度
- 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PPT
-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解读
- GB/T 42695-2023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木棉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